期刊文献+
共找到657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 被引量:232
1
作者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修订联合专家委员会 李建军 +1 位作者 赵水平 高润霖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7-271,共35页
以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为主的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我国城乡居民第一位死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是ASCVD的致病... 以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为主的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我国城乡居民第一位死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是ASCVD的致病性危险因素。面对我国ASCVD疾病负担不断上升的趋势,血脂管理刻不容缓。近几年世界范围内血脂领域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国血脂指南的修订势在必行。由于人群血脂合适水平随ASCVD危险分层的级别不同而异,在没有危险因素的人群中,所谓“正常”的LDL-C水平对ASCVD超(极)高危患者而言则属明显升高。因此,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经认真讨论后,决定将“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改为“血脂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新指南)。新指南仍推荐LDL-C作为血脂干预的首要靶点,以危险分层确定其目标值。推荐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以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作为起始药物治疗,必要时联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或(和)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抑制剂的达标策略。新指南涵盖了从儿童到老年全生命周期的血脂管理建议。旨在通过本指南指导临床实践,全面提升我国血脂管理水平,推进ASCVD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心血管疾病 血脂 管理 他汀类药物 联合治疗 指南
下载PDF
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再分析DYSIS-China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75
2
作者 赵旺 叶平 +1 位作者 胡大一 赵水平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0年第1期55-61,共7页
目的探讨中国血脂异常患者降脂治疗后血脂状况和特征。方法应用《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的标准对DYSIS-China数据库进行再分析。DYSIS-China数据库共纳入25317例接受至少1种降脂药物治疗至少3个月的中国血脂异常患... 目的探讨中国血脂异常患者降脂治疗后血脂状况和特征。方法应用《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的标准对DYSIS-China数据库进行再分析。DYSIS-China数据库共纳入25317例接受至少1种降脂药物治疗至少3个月的中国血脂异常患者。对这些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HDL-C)达标率,以及血脂水平与目标值之间的差距等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中国血脂异常患者中96.6%为高危和极高危,总体LDL-C达标率仅为37.3%。极高危、高危、中危和低危患者的LDL-C达标率分别为26.9%、44.1%、78.5%和99.7%。东北地区LDL-C达标率和非-HDL-C达标率低于其他地区。就诊三级医院和心血管内科的患者的LDL-C和非-HDL-C达标率高于其他级别的医院和科室。LDL-C水平距离目标值的平均差距在极高危和高危患者中分别是39.7 mg/dl和33.9 mg/dl。87.7%的患者使用他汀单药治疗,最常用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以中等强度的辛伐他汀20~40 mg/d或等价他汀为主。结论中国血脂异常患者经降脂治疗后LDL-C达标率仍然很低,尤其是高危和极高危患者的LDL-C与目标值之间仍然存在巨大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冠状动脉疾病 降脂治疗 DYSIS-China 他汀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在中国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现状调查 被引量:48
3
作者 李静 蒋立新 +6 位作者 李希 冯芳 CHEN Yi-ping CHEN Zheng-ming LANDRAY Martin ARMITAGE Jane CHEN Fang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48-351,共4页
目的:了解国内冠心病患者他汀类药物的使用现状,分析与用药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借助一项关于调脂治疗的国际多中心大规模临床试验在中国实施之际,于2007-06至2007-12在10座城市的39家三级医院中对符合条件的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利用... 目的:了解国内冠心病患者他汀类药物的使用现状,分析与用药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借助一项关于调脂治疗的国际多中心大规模临床试验在中国实施之际,于2007-06至2007-12在10座城市的39家三级医院中对符合条件的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利用电子问卷采集临床资料,对其中的他汀类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共计8161例,其中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比例仅为54.1%(4416/8161),服药患者中19.8%(877/4416)持续用药时间明显短于其罹患冠心病的病史时间。患心肌梗死(56.8%对43.1%)、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9.3%对53.3%)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70.5%对38.1%)的患者较之否者服用他汀类药比例高,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冠心病患者他汀使用率低于非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38.1%对5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种他汀类药物中,辛伐他汀20~39mg和阿托伐他汀10~19mg使用最为广泛,分别占服用他汀类药物总数的23.9%(1056/4416)和23.3%(1031/4416)。结论:国内冠心病患者目前他汀类药物的使用状况存在明显不足,说明这方面的循证医学证据还亟待转化为科学规范的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冠心病 二级预防 现状调查
下载PDF
Effect of pre-procedural statin therapy on myocardial no-reflow follow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 meta analysis 被引量:36
4
作者 LI Xiang-dong YANG Yue-jin HAO Yong-chen YANG Ying ZHAO Jing-lin DOU Ke-fei GU Dong-fe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9期1755-1760,共6页
Background Successful revascularization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especially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 does not always mean optimal myocardial reperfusion in a portion of patients because of no-r... Background Successful revascularization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especially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 does not always mean optimal myocardial reperfusion in a portion of patients because of no-reflow phenomenon. We hypothesized that statins might attenuate the incidence of myocardial no-reflow when used before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summarize the evidence of pre-procedural statin therapy to reduce myocardial no-reflow after PCI. Methods We searched the MEDLINE, Cochrane, and clinicaltrials.gov databases from inception to October 2012 for clinical trials that examined statin therapy before PCI. We required that studies initiated statins before PCI and reported myocardial no-reflow. A DerSimonian-Laird model was used to construct random-effects summary risk ratios. Results In all, 7 studies with 3086 patients met our selection criteria. The use of pre-procedural statins significantly reduced post-procedural no-reflow by 4.2% in all PCI patients (risk ratio (RR) 0.56,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0.35 to 0.90, P=0.016), and attenuated by 5.0% in non-STEMI patients (RR 0.41, 95% CI 0.18 to 0.94, P=0.035). This benefit was mainly observed in the early or acute intensive statin therapy populations (RR 0.43, 95% CI 0.26 to 0.71, P=0.001). Conclusions Acute intensive statin therapy before PCI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hazard of post-procedural no-reflow phenomenon. The routine use of statins before PCI should be conside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NO-REFLOW
原文传递
他汀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信号挖掘与评价——基于美国OpenFDA公共数据开放项目的数据挖掘研究 被引量:36
5
作者 蒙龙 唐学文 +3 位作者 季欢欢 宋林 牛晓东 贾运涛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4-248,共5页
目的:挖掘他汀类药物(普伐他汀、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的安全警戒信号,从不良反应(ADR)信号角度比较6种药物在安全性上的差异。方法: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对2004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的FDA公共数... 目的:挖掘他汀类药物(普伐他汀、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的安全警戒信号,从不良反应(ADR)信号角度比较6种药物在安全性上的差异。方法: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对2004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的FDA公共数据开放项目数据库中他汀药物的肌肉、肝胆、肾脏以及神经4个系统的重点ADR报告进行风险信号挖掘。结果:在此期间OpenFDA数据库的ADR报告数为7 108 870例,他汀类药物的ADR报告数为295 810例。辛伐他汀和氟伐他汀的肌肉系统风险信号强度相对其他药物更高,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的肌肉系统风险信号强度相对较低。氟伐他汀发生肝胆、肾脏系统ADR的系统风险信号强度相对其他药物更高,洛伐他汀的肝胆、肾脏系统风险信号强度相对较低。氟伐他汀的神经系统风险信号相对其他药物更低。结论:本文分析比较了他汀类药物的ADR信号风险。对Open FDA进行数据挖掘可以了解他汀类药物的ADR情况,为该类药物的安全使用提供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 信号 数据挖掘 药物警戒
原文传递
早期他汀治疗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及短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5
6
作者 陈霓红 周俊山 +3 位作者 施洪超 赵红东 蒋伏平 刘宇凯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他汀治疗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93例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分为早期他汀治疗组(72例)和溶栓后他汀治疗组(121例)。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溶栓前及溶栓后6 h、12 h... 目的探讨早期他汀治疗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93例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分为早期他汀治疗组(72例)和溶栓后他汀治疗组(121例)。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溶栓前及溶栓后6 h、12 h、24 h、72 h的血浆MMP-9水平。第7 d和第90 d时采用mRS评分评价患者的预后,并比较两组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结果溶栓后他汀治疗组及早期治疗组性别、年龄、溶栓时间窗、血压、既往史、实验室检查、NIHSS评分、TOAST分型及OCSP卒中分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溶栓前血浆MMP-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溶栓后他汀治疗组比较,早期他汀治疗组溶栓后6 h、12 h、24 h及72 h的MMP-9水平均显著降低(t=2.64,t=-9.85,t=-8.88,t=-5.62;均P<0.01)。早期他汀治疗组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早期他汀治疗组第7 d及第90 d mRS评分预后良好的比率显著高于溶栓后他汀治疗组(均P<0.05)。结论早期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的MMP-9水平有抑制作用,不增加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风险,可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RT-PA静脉溶栓 他汀类药物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他汀类药物应用现状调查 被引量:31
7
作者 蒋立新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25-928,共4页
目的 了解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他汀类药物的使用现状,分析影响用药的相关因素.方法 借助一项在中国实施的国际多中心大规模临床试验,从国内10个城市39家三级医院筛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585例,利用电子问卷采集基线资料,... 目的 了解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他汀类药物的使用现状,分析影响用药的相关因素.方法 借助一项在中国实施的国际多中心大规模临床试验,从国内10个城市39家三级医院筛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585例,利用电子问卷采集基线资料,对其中他汀类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 所有筛查的缺血性脑卒中对象均为他汀类药物适应症者,其中病史在3个月至2年内的患者占60%.研究结果表明,高达80%的调查对象并未服用他汀类药物,即使服药,仍有四分之一的患者用药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其罹患脑卒中的病史时间.合并冠心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他汀类药物使用的比例高于单纯脑卒中者3倍.其中以使用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最为广泛.结论 目前国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严重不足,应予以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他汀类药物 二级预防 现况调查
原文传递
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患者循环微小RNA-92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1
8
作者 王虹 陆红梅 +4 位作者 阳文辉 罗程 陆山河 周莹 林英忠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15-218,共4页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患者循环微小RNA-92a(miR-92a)的调节作用,评价miR-92a作为新血管内皮损伤治疗靶点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236例冠心病患者的血脂异常率、他汀类药物治疗率以及治疗后低密度脂蛋...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患者循环微小RNA-92a(miR-92a)的调节作用,评价miR-92a作为新血管内皮损伤治疗靶点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236例冠心病患者的血脂异常率、他汀类药物治疗率以及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率;多因素方差分析他汀类药物治疗对合并2型糖尿病(DM)冠心病患者LDL—C及循环miR-92a表达的影响,比较各组治疗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生率。结果冠心病非他汀类药物治疗患者LDL—C未达标率高达95.7%(112/117),应获得而未得到他汀类药物治疗者占47.5%(112/236);他汀类药物治疗者LDL—C达标率为27.7%(33/119)。冠心病他汀类药物治疗组LDL—C(mmol/L)显著低于非治疗组(2.457±0.802比3.218±1.130,z=-9.760,P=0.001),ACS发生率也显著低于非治疗组(33.6%比71.8%,x2=34.491,P=0.001)。在他汀类药物治疗组中,LDL—C达标者与未达标者ACS发生率无明显差异(33.3%比33.7%,×。=0.002,P=0.968)。稳定型心绞痛(SAP)合并DM患者循环miR一92a表达显著高于未合并DM者(0.492比-0.121,z=-3.038,P=0.002);他汀类药物治疗的SAP合并DM者循环miR-92a表达低于非治疗者(0.419比0.687,z=1.289,P=0.072);他汀类药物治疗的SAP未合并DM患者与非治疗者循环miR一92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32比-0.198,z=-0.614,P=0.539)。多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他汀类药物治疗是影响冠心病患者LDL-C水平的主要因素(F=22.863,P=0.001),合并DM是影响SAP患者循环miR-92a表达的主要因素(F=9.641,P=0.003)。结论他汀类药物通过调控循环miR-92a表达,对减轻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损伤可能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他汀类药物 糖尿病 微小RNA-92a 急性冠脉综合征
原文传递
脑梗死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评价 被引量:31
9
作者 王春雨 王海鹏 刘洁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第7期1087-1089,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自2011年6月-2013年6月本院诊治伴颈动脉斑块的脑梗死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方法分成两组,每组34例,予阿司匹林作对照组,予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作研究组,分...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自2011年6月-2013年6月本院诊治伴颈动脉斑块的脑梗死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方法分成两组,每组34例,予阿司匹林作对照组,予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作研究组,分析两组疗效、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的斑块面积情况。结果研究组有效率97.06%,比对照组82.35%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治疗后IMT和颈动脉斑块面积均比治疗前少,比较差异明显(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IMT和颈动脉斑块面积比对照组少,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伴有颈动脉斑块的脑梗死患者予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能明显提升患者疗效,并改善颈动脉斑块症状,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阿司匹林 他汀类药物 颈动脉斑块
下载PDF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9
10
作者 安硕研 樊朝美 李一石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331-1334,共4页
随着造影剂使用的普遍化,造影剂肾病已成为第3位最常见的医源性肾损伤。本文就造影剂肾病的定义、流行病学、机制、预防及早期肾损害的指标等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造影剂肾病 急性肾损伤 水化 他汀类药物
原文传递
他汀类药物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依据和可能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1
作者 许富康 郭航远 邢杨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20-322,共3页
目的他汀类药物具有肯定的降脂作用,已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二级预防用药。大量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还具有降脂之外的抑制炎症反应、抗心室重塑、改善神经体液调节、抗心律失常、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氧化等作用。本文对他汀... 目的他汀类药物具有肯定的降脂作用,已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二级预防用药。大量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还具有降脂之外的抑制炎症反应、抗心室重塑、改善神经体液调节、抗心律失常、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氧化等作用。本文对他汀类药物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依据和可能机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 心肌病 扩张型 心力衰竭
下载PDF
Feedback regulation of cholesterol synthesis: sterol-accelerated ubiquitination and degradation of HMG CoA reductase 被引量:28
12
作者 Russell A DeBose-Boyd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6期609-621,共13页
3-Hydroxy-3-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 (HMG CoA) reductase produces mevalonate, an important intermediate in the synthesis of cholesterol and essential nonsterol isoprenoids. The reductase is subject to an exorbitant... 3-Hydroxy-3-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 (HMG CoA) reductase produces mevalonate, an important intermediate in the synthesis of cholesterol and essential nonsterol isoprenoids. The reductase is subject to an exorbitant amount of feedback control through multiple mechanisms that are mediated by sterol and nonsterol end-products of mevalonate metabolism. Here, I will discuss recent advances that shed light on one mechanism for control of reductase, which involves rapid degradation of the enzyme. Accumulation of certain sterols triggers binding of reductase to endoplasmic reticulum (ER) membrane proteins called Insig-1 and Insig-2. Reductase-Insig binding results in recruitment of a membrane-associated ubiquitin ligase called gp78, which initiates ubiquitination of reductase. This ubiquitination is an obligatory reaction for recognition and degradation of reductase from ER membranes by cytosolic 26S proteasomes. Thus, sterol-accelerated degradation of reductase represents an example of how a general cellular process (ER-associated degradation) is used to control an important metabolic pathway (cholesterol synthe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BIQUITINATION cholesterol synthesis feedback regulation HMG CoA reductase statin Scap-SREBP Insig ERassociated degradation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3
作者 常广磊 张冬颖 刘剑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9年第3期518-521,共4页
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已被充分证实,包括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氧化、抗炎、逆转心室重构和改善心脏功能等。但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尚无肯定结论。现就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进展尚存在的问... 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已被充分证实,包括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氧化、抗炎、逆转心室重构和改善心脏功能等。但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尚无肯定结论。现就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进展尚存在的问题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 心力衰竭 基础研究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患者心房颤动预防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27
14
作者 刘善淘 郭军 +1 位作者 莫健姣 刘革修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86-1191,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他汀类药物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心房颤动(房颤)新发或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检索Pubmed、CNKI数据库中关于他汀对冠心病房颤预后影响的临床试验,检索时间截止至2015年2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 目的:系统评价他汀类药物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心房颤动(房颤)新发或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检索Pubmed、CNKI数据库中关于他汀对冠心病房颤预后影响的临床试验,检索时间截止至2015年2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对纳入的试验进行质量评价,最后将提取的资料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检索和筛选,共纳入14篇临床试验,其中8篇为他汀对冠心病新发房颤的影响,3篇为他汀对冠心病合并房颤的房颤复发的影响,另外3篇为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包括合并或不合并房颤的所有冠心病患者)的房颤发生的影响。对不合并房颤的冠心病患者和合并房颤的冠心病患者分别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他汀治疗对冠心病新发房颤[OR=0.62,95%CI:(0.52,0.75),Z=4.99,P<0.00 001]和房颤复发[OR=0.15,95%CI:(0.08,0.27),Z=6.24,P<0.00 001]均有预防作用并能显著降低其发生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所有纳入的14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共207 868例患者,其中93 330(44.90%)例患者使用他汀治疗,Meta分析结果显示:他汀治疗组房颤发生率11.44%,对照组房颤发生率16.0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58,95%CI:(0.50,0.68),P<0.00 001],且结论的稳定性较好。结论:他汀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的房颤新发及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他汀治疗 冠心病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的效果 被引量:25
15
作者 袁秀 黄铮 +1 位作者 洪承路 范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08-1711,共4页
目的比较单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与依折麦布-他汀联合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诊断ACS并行PCI的患者126例,根据术后降脂策略分为3组:A组:中等强度他汀治疗组(47例),B组:... 目的比较单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与依折麦布-他汀联合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诊断ACS并行PCI的患者126例,根据术后降脂策略分为3组:A组:中等强度他汀治疗组(47例),B组:依折麦布联合中等强度他汀治疗组(38例),C组:强化他汀治疗组(41例)。分别比较3组患者在PCI后1个月和6个月血脂、肝酶、肌酐、肌酸激酶(CK)等水平以及血脂达标情况。随访12个月,观察比较患者复查造影的情况、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事件发生率等。结果 PCI术后1个月,3组血脂均有显著下降(P<0.05),3组胆固醇(TC)降低百分比分别为18.95%、35.61%、19.8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百分比分别为24.89%、39.56%、23.99%,B组TC和LDL-C的降低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均P<0.05);术后1个月B组LDL-C达标比例(65.8%)较A组(34.0%)及C组(31.7%)高(P<0.05)。PCI术后6个月B组LDL-c达标率(91.3%)仍较A组(79.4%)及C组(84.2%)显著偏高,但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CI术后12个月,B组MACE事件发生率均较A组及C组低(P<0.05),而C组副作用发生率较B组及A组明显升高(P<0.05);复查造影显示B组新生血管狭窄发生率较A组以及C组低(均P<0.05),3组间冠脉支架内再狭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依折麦布-他汀类药物联合降低TC和LDL-C程度较单用他汀(包括中强度他汀治疗以及强化他汀治疗)显著,且PCI术后1个月LDL-C达标率较单用他汀治疗高;术后12个月,联合治疗组MACE事件发生率较单用他汀组低,而副作用较少。他汀联合依折麦布联合治疗可能是ACS患者PCI术后二级预防CHD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 依折麦布 急性冠脉综合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负荷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5
16
作者 李平 黄翠娟 +3 位作者 甘剑挺 梁祥文 陈坚 王正东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32-735,共4页
目的探讨负荷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介入治疗(PC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1日至2013年4月1日入院的STEMI并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共203例,随机分为负荷剂量组(103例)和常规剂量组(100例),负荷量组PCI... 目的探讨负荷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介入治疗(PC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1日至2013年4月1日入院的STEMI并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共203例,随机分为负荷剂量组(103例)和常规剂量组(100例),负荷量组PCI治疗前口服瑞舒伐他汀钙20 mg,常规量组行PCI治疗前口服瑞舒伐他汀钙10 mg;2组术后均继续每天口服瑞舒伐他汀钙10 mg。比较2组术后心肌血流灌注、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以及患者术后1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结果心肌血流灌注负荷量组优于常规量组;2组介入手术24 h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MB(CKMB)、白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炎症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等生化指标均有所升高,但负荷量组各生化指标升高幅度均小于常规量组(P<0.05)。2组患者围手术期MACE的发生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随访显示所有患者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短期观察,负荷量瑞舒伐他汀与常规量比较,未能减少STEMI患者行PCI围手术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有更好的抗炎作用及改善介入治疗术后心肌血流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原文传递
他汀类药物对高龄冠心病患者多种作用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彭丹丹 邱健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70岁以上高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经氟伐他汀(来适可80 mg)及瑞舒伐他汀(可定10 mg)治疗后,其血脂、炎症指标及肾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120例,随机(抽签方式)分为两组(A组... 目的探讨70岁以上高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经氟伐他汀(来适可80 mg)及瑞舒伐他汀(可定10 mg)治疗后,其血脂、炎症指标及肾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120例,随机(抽签方式)分为两组(A组和B组),每组60例;A组服用氟伐他汀,B组服用瑞舒伐他汀。比较两组介入治疗后72 h及随访4周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肌酐(creatinine,Cr)、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浓度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 GFR)。结果 A组与B组术后72 h与治疗前的LDL-C、Hcy、Cr、e GFR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4周的氟伐他汀及瑞舒伐他汀治疗后,冠心病各组患者的LDL-C、Hcy浓度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两组间LDL-C及Hcy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Cr、e GFR及CK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伐他汀及瑞舒伐他汀可有效降低血脂,同时具有抗炎作用,且安全性相当;但瑞舒伐他汀的降脂效果要强于氟伐他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同型半胱氨酸 肌酐 他汀类药物 炎症反应
下载PDF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24
18
作者 孙军平 徐向阳 吕刚 《医学综述》 2017年第13期2634-2638,共5页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OP)是现代社会常见病,其发病率越来越高。临床治疗DOP主要以治疗糖尿病原发病和治疗骨质疏松为主,在以控制血糖为前提下,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改善骨矿化。他汀类药物对骨质疏松症亦有保护作用,主要表现在能有...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OP)是现代社会常见病,其发病率越来越高。临床治疗DOP主要以治疗糖尿病原发病和治疗骨质疏松为主,在以控制血糖为前提下,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改善骨矿化。他汀类药物对骨质疏松症亦有保护作用,主要表现在能有效改善骨密度,增加骨量。有效的血糖控制与抗骨质疏松药联合应用能有效改善DOP不适症状,增加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风险。但目前对DOP的研究仍较为单一,期待在基因分子水平层面针对本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能有更多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骨质疏松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胰岛素 双膦酸盐 他汀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9
作者 廖开历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7期15-16,共2页
他汀药物是一类强有效的调脂药物,尤其是降低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还具有众多非降脂的药理效果,这使得他汀类药物的应用更加受到关注。本文... 他汀药物是一类强有效的调脂药物,尤其是降低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还具有众多非降脂的药理效果,这使得他汀类药物的应用更加受到关注。本文将对近年有关他汀类药物的治疗多效性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 作用机制 心血管疾病 进展
下载PDF
门诊特殊疾病管理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型糖尿病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及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罗晓露 黄艳丽 +1 位作者 冯双 沙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77-1282,共6页
背景随着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地和门诊特殊疾病管理政策的施行,大量2型糖尿病患者落地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患者能否通过门诊特殊疾病管理的办理影响其他汀类药物治疗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率仍是尚待回答的问题。目的评估门诊... 背景随着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地和门诊特殊疾病管理政策的施行,大量2型糖尿病患者落地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患者能否通过门诊特殊疾病管理的办理影响其他汀类药物治疗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率仍是尚待回答的问题。目的评估门诊特殊疾病管理对成都市武侯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型糖尿病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率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2017-06-15至2018-06-15成都市武侯区1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EPM)上在管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是否合并高血压、职业、文化程度、是否纳入门诊特殊疾病管理、是否使用他汀类药物以及LDL-C水平。采用步进法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LDL-C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0 593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5 184例(48.94%)患者纳入门诊特殊疾病管理。纳入门诊特殊疾病管理者与未纳入者性别、年龄、合并高血压比例、职业、文化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2 966例,他汀类药物治疗率为28.00%。纳入门诊特殊疾病管理者他汀类药物治疗率高于未纳入者,LDL-C水平低于未纳入者,LDL-C控制率高于未纳入者(P<0.05)。纳入门诊特殊疾病管理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者LDL-C水平低于未纳入门诊特殊疾病管理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者,LDL-C控制率高于未纳入门诊特殊疾病管理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者(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β=-0.077,95%CI(-0.122,-0.032)〕、年龄〔β=-0.005,95%CI(-0.007,-0.003)〕、BMI〔β=0.010,95%CI(0.003,0.017)〕、合并高血压〔β=-0.097,95%CI(-0.145,-0.049)〕、职业〔β=0.026,95%CI(0.009,0.042)〕、纳入门诊特殊疾病管理〔β=-0.160,95%CI(-0.209,-0.111)〕、使用他汀类药物〔β=-0.163,95%CI(-0.217,-0.108)〕是2型糖尿病患者LDL-C水平的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社区卫生服务 门诊特殊疾病管理 他汀类药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