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5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饥饿对养殖鲈鱼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43
1
作者 钱云霞 陈惠群 孙江飞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3-137,共5页
设定不同饥饿时间研究养殖鲈鱼 (Lateolabraxjaponicus)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的变化。实验进行 4周 ,每周取样。结果表明 ,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分别在饥饿 2周、2周和 4周开始显著下降 ,而红细胞脆性和沉降率则分别在饥... 设定不同饥饿时间研究养殖鲈鱼 (Lateolabraxjaponicus)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的变化。实验进行 4周 ,每周取样。结果表明 ,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分别在饥饿 2周、2周和 4周开始显著下降 ,而红细胞脆性和沉降率则分别在饥饿 1周和 3周显著上升 ;血糖浓度在饥饿第 1周显著下降 ,以后几周则较为恒定 ;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在饥饿 1周和 2周时均有上升 ,3周后开始下降 ;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均在饥饿 3周开始显著下降 ;Na+ 和Cl 浓度在饥饿 3周显著上升 ,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力分别在饥饿 2周和 1周时显著下降。饥饿对K+ 、Ca2 + 浓度和碱性磷酸酶活力没有影响。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对饥饿时间的回归分析表明 ,均以 3次多项式的R2 值为最大 ,其中又以白蛋白和血红蛋白的R2 值最大 ,分别为 0 .92 2和 0 .90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鲈鱼 饥饿 血液 生理指标 生化指标
下载PDF
南方鲇继饥饿后的恢复生长 被引量:132
2
作者 邓利 张波 谢小军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7-173,共7页
1996年1月至4月在27.5℃条件下,对南方鲇幼鱼(初始体重:73.65±9.82g)进行了不同时间的饥饿处理后再供食的恢复生长实验。实验鱼饥饿60d后,鱼体比能值、蛋白质含量及脂肪含量明显下降,灰分含量及含水量明显上升。分别将饥... 1996年1月至4月在27.5℃条件下,对南方鲇幼鱼(初始体重:73.65±9.82g)进行了不同时间的饥饿处理后再供食的恢复生长实验。实验鱼饥饿60d后,鱼体比能值、蛋白质含量及脂肪含量明显下降,灰分含量及含水量明显上升。分别将饥饿处理0(对照)、10、20、30、40、50和60d的南方鲇再恢复喂食,在饱足摄食水平下生长20d。各饥饿处理组的鱼体化学组成及比能值均接近,并恢复到对照生长组水平。饥饿处理50d组的干重及能量生长率,湿重、干重及能量摄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相应值。通过讨论认为:(1)饥饿处理50d的南方鲇在恢复生长过程中产生了显著的补偿效应;(2)该补偿现象主要因摄食水平显著升高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能量学 饥饿 恢复生长 南方鲇
下载PDF
饥饿对真鲷生长及生化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13
3
作者 张波 孙耀 唐启升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06-210,共5页
在 2 0℃条件下 ,对真鲷进行了不同时间的饥饿处理后再投饵的恢复生长实验。饥饿 1 5d的真鲷体重下降7.0 5 % ,鱼体水分含量略有上升 ,蛋白质含量和比能值略有下降 ,脂肪含量和灰分含量没有明显改变。这表明真鲷在饥饿过程中主要消耗蛋... 在 2 0℃条件下 ,对真鲷进行了不同时间的饥饿处理后再投饵的恢复生长实验。饥饿 1 5d的真鲷体重下降7.0 5 % ,鱼体水分含量略有上升 ,蛋白质含量和比能值略有下降 ,脂肪含量和灰分含量没有明显改变。这表明真鲷在饥饿过程中主要消耗蛋白质作为身体的能量来源。分别给饥饿处理 0 (对照 )、3、6、9、1 2和 1 5d的真鲷投饵 ,在饱足摄食的条件下生长 2周。各饥饿处理组的鱼体生化组成及比能值均接近 ,并恢复到对照组水平。饥饿 3、6d处理组在恢复生长中的特殊生长率、摄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而食物转化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饥饿9、1 2和 1 5d处理组的特殊生长率和食物转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而摄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真鲷幼鱼具有超补偿生长能力 ,短期饥饿的真鲷在恢复生长中通过显著提高摄食水平来达到补偿生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鲷 饥饿 补偿生长 生化组成 恢复生长
下载PDF
美国红鱼继饥饿后的补偿生长及其机制 被引量:113
4
作者 姜志强 贾泽梅 韩延波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7-72,共6页
对两种不同规格 (8.2 5± 0 .5 0g ,4 0 .4 1± 2 .4 5g)的美国红鱼分别在 18~ 2 0℃和 2 0~ 2 4℃条件下进行了不同饥饿时间处理后再恢复投喂实验。在实验的 30d内 ,两次实验结果均表现为饥饿 5d组的美国红鱼生长略快于对照... 对两种不同规格 (8.2 5± 0 .5 0g ,4 0 .4 1± 2 .4 5g)的美国红鱼分别在 18~ 2 0℃和 2 0~ 2 4℃条件下进行了不同饥饿时间处理后再恢复投喂实验。在实验的 30d内 ,两次实验结果均表现为饥饿 5d组的美国红鱼生长略快于对照组 ,而饥饿 10d和 15d的鱼在相同的时间内 ,体重的增加量未能赶上对照组。各组间生长虽有差别 ,但都未达到显著水平。饥饿使鱼体水分、灰分含量增加 ,脂肪含量下降 ,蛋白质含量变化不大 ,但各成分从恢复投喂到实验结束时又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各组间摄食量随饥饿时间延长而逐步下降 ,而饵料转换效率逐步上升。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 ,标准代谢率下降 ,而在恢复投喂之后又逐步回升至对照组水平。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红鱼 饥饿 补偿生长 机制 黑斑红鲈 鱼类养殖
下载PDF
饥饿和再投喂对草鱼鱼种生物化学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03
5
作者 沈文英 林浩然 +1 位作者 zsu.edu.cn 张为民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4期404-412,共9页
分析了饥饿15天和再投喂21天的草鱼鱼种肝脏和肌肉生物化学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1)饥饿降低白肌RNA/DNA比值、蛋白质含量和肝脏RNA/DNA比值,使肝脏蛋白质含量升高。再投喂后,肝脏RNA/DNA比值、蛋白质含量和白蛋白质含量均恢... 分析了饥饿15天和再投喂21天的草鱼鱼种肝脏和肌肉生物化学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1)饥饿降低白肌RNA/DNA比值、蛋白质含量和肝脏RNA/DNA比值,使肝脏蛋白质含量升高。再投喂后,肝脏RNA/DNA比值、蛋白质含量和白蛋白质含量均恢复至正常投喂组水平,白肌RNA/DNA比值升高并显著高于正常投喂组水平;(2)饥饿状态下,肝脏和肌肉的脂类含量降低,水含量升高;再投喂后,肝脏和肌肉的脂类含量升高并高于正常投喂组水平,而水含量降低,并低于正常投喂组水平;(3)饥饿草鱼鱼种的肝糖原含量和白肌糖原含量均低于正常投喂组;再投喂后肝糖原和白肌糖原含量均迅速恢复至正常投喂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饥饿 再投喂 生物化学组成 RNA/DNA比值
下载PDF
饥饿对南方鲶幼鱼血液的影响 被引量:73
6
作者 陈晓耘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2期167-169,176,共4页
测定了饥饿组与对照组南方鲶幼鱼的血液生理指标及生化指标 ,结果表明 :饥饿使南方鲶幼鱼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显著减少 ,血细胞体积增大 ;饥饿鱼血液中的血糖、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及Na+ ,K+ ,Cl-等物... 测定了饥饿组与对照组南方鲶幼鱼的血液生理指标及生化指标 ,结果表明 :饥饿使南方鲶幼鱼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显著减少 ,血细胞体积增大 ;饥饿鱼血液中的血糖、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及Na+ ,K+ ,Cl-等物质的浓度低于正常鱼 ;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鲶 饥饿 血液指标 生化指标 幼鱼
下载PDF
水产动物继饥饿或营养不足后的补偿生长研究进展 被引量:70
7
作者 吴立新 董双林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943-946,共4页
综述了水产动物继饥饿或营养不足后的补偿生长研究进展 ,其中包括补偿生长的程度、影响因素、生理学机制、补偿生长研究的实验设计、补偿生长过程中生长率和生化组成的变化及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
关键词 水产动物 饥饿 营养不足 补偿生长
下载PDF
饥饿和补偿生长对史氏鲟幼鱼摄食、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67
8
作者 高露姣 陈立侨 宋兵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9-284,共6页
报道了饥饿和再投喂对史氏鲟幼鱼摄食、生长以及生化组成的影响。22±2℃条件下,随着饥饿时间延长,幼鱼白肌的RNA/DNA比值不断减小,体重逐渐下降,后者与同期对照组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饥饿7d,鱼的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 报道了饥饿和再投喂对史氏鲟幼鱼摄食、生长以及生化组成的影响。22±2℃条件下,随着饥饿时间延长,幼鱼白肌的RNA/DNA比值不断减小,体重逐渐下降,后者与同期对照组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饥饿7d,鱼的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显著降低(P<0.05),但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则出现不同程度的回升;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分别在饥饿14d和21d时下降幅度最大,提示史氏鲟幼鱼动用储存物质的顺序依次是糖原、脂肪和蛋白质。而饥饿过程中鱼体水分和灰分含量则有所上升。恢复投食后,饥饿幼鱼的摄食强度增大,生长加快,其中7d、14d饥饿组幼鱼的RNA/DNA比值达到或接近正常投喂组水平,但21d饥饿组的比值仍明显低于正常投喂组(P<0.05)。恢复投食30d后,7d和14d饥饿组幼鱼体重接近对照组(P>0.05),21d饥饿组的终体重未能赶上对照组(P<0.05),这表明史氏鲟幼鱼的补偿生长随饥饿时间不同而异。试验结束时,各处理组鱼体生化组成与正常投喂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氏鲟 幼鱼 饥饿 再投喂 生长 生化组成 RNA/DNA比值
下载PDF
施氏鲟幼鱼的饥饿和补偿生长研究——对消化器官结构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9
9
作者 高露姣 陈立侨 +1 位作者 赵晓勤 庄平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13-419,共7页
在20~24℃饲养条件下,研究了饥饿和再投喂对施氏鲟(Acipenserschrenckii)幼鱼主要消化器官结构和酶活性变化的影响。幼鱼分别饥饿0d(对照组)、7d、14d和21d,然后恢复投喂30d。结果表明,饥饿后,消化道管腔变窄,管腔壁变薄,胃和肠的皱褶... 在20~24℃饲养条件下,研究了饥饿和再投喂对施氏鲟(Acipenserschrenckii)幼鱼主要消化器官结构和酶活性变化的影响。幼鱼分别饥饿0d(对照组)、7d、14d和21d,然后恢复投喂30d。结果表明,饥饿后,消化道管腔变窄,管腔壁变薄,胃和肠的皱褶减少,变浅,肝脏出现萎缩现象,饥饿组与对照组鱼的比肝重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同时,饥饿组幼鱼的消化道上皮细胞高度下降,腺细胞缩小,肝细胞内脂滴减少。至饥饿后期,肠上皮细胞和肝细胞的线粒体出现肿胀和脊断裂现象,部分肝细胞核仁解体。恢复投喂30d后,除饥饿21d组外,饥饿7d和14d幼鱼的胃、肠和肝脏结构基本恢复至正常状态。饥饿对施氏鲟幼鱼的消化酶活性有明显影响,饥饿7d时,所测的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均有明显下降,但随饥饿时间的延长,不同的消化酶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分析结果还表明,胃中淀粉酶和脂肪酶只是对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起初步消化作用,它们对食物的消化作用不如胃蛋白酶重要,肝脏中则始终没检测到淀粉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氏鲟幼鱼 饥饿 再投喂 消化器官 形态结构 组织结构 消化酶活性
下载PDF
饥饿对于鲈肌肉、肝脏和血清主要生化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48
10
作者 杜震宇 刘永坚 +3 位作者 田丽霞 曹俊明 梁桂英 何建国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58-465,共8页
于 2 2 93± 2 15℃条件下 ,在室外水泥池 (3m× 2m× 1m)中对正常鲈 (2 85 2 6± 6 5 4 g)和患脂肪肝病鲈 (4 6 4 71± 5 4 2 2g)进行为期 9周的饥饿处理。分别在实验开始后第 0周、 3周、 5周、 7周和 9周... 于 2 2 93± 2 15℃条件下 ,在室外水泥池 (3m× 2m× 1m)中对正常鲈 (2 85 2 6± 6 5 4 g)和患脂肪肝病鲈 (4 6 4 71± 5 4 2 2g)进行为期 9周的饥饿处理。分别在实验开始后第 0周、 3周、 5周、 7周和 9周取样 ,以观察饥饿对于鲈内脏相对重量、肌肉肝脏和血清主要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 ,鲈对饥饿耐受能力较强 ,在饥饿时首先快速动用肠系膜脂肪和肌肉脂肪作为能量供应 ,而在整个饥饿阶段则主要以肌肉蛋白质作为能量来源 ,肝脏中能源物质在饥饿中并无明显减少 ,故不是鲈饥饿时的主要供能物质。饥饿时 ,肌肉和肝脏中的水分和脂肪含量呈现负相关 ,尤其在肝脏中表现明显。鲈血清中脂肪酶、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在饥饿中表现出周期性和阶段性的变化 ,其中正常鲈表现出有规律的波浪状图形 ,而脂肪肝病鲈则表现出山峰状图形 ,说明脂肪肝病鲈代谢机制不如正常鲈灵敏 ,9周的饥饿并不能减轻或消除鲈的脂肪肝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饥饿 肌肉 肝脏 血清 生化组成 脂肪肝
下载PDF
饥饿胁迫对吉富罗非鱼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8
11
作者 刘波 何庆国 +3 位作者 唐永凯 谢骏 戈贤平 徐跑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0-237,共8页
实验选取90吉富罗非鱼(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平均体质量137.18g,随机分为6个平行组,饥饿处理0d、7d、14d、21d,测定饥饿对鱼体的生长、血液生化指标、应激蛋白HSP70基因表达以及鱼体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饥饿0~21d过程中,随着... 实验选取90吉富罗非鱼(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平均体质量137.18g,随机分为6个平行组,饥饿处理0d、7d、14d、21d,测定饥饿对鱼体的生长、血液生化指标、应激蛋白HSP70基因表达以及鱼体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饥饿0~21d过程中,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鱼体体质量、内脏质量、肝体比、内脏比、血清甘油三酯、血清一氧化氮浓度、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肝脏HSP70的mRNA水平、鱼体能量、肌肉粗脂肪、肝脏灰份、肠系膜脂肪含量等指标呈现下降的趋势,而血清丙二醛浓度呈现增加趋势,并且与饥饿前相比在饥饿21d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皮质醇与总蛋白浓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并且与饥饿前相比在饥饿7d时有显著性差异。饥饿0~21d过程中,鱼体肌肉水份、肝脏水份、肌肉粗蛋白、肝脏粗蛋白与粗脂肪等含量没有较大的变化。因此饥饿时吉富罗非鱼先动用体内储存的脂肪来满足鱼体需要,长期的饥饿有可能降低鱼体免疫与抗氧化能力,直接影响鱼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饥饿 血液指标 免疫指标 生化组成 HSP70基因表达
下载PDF
饥饿对南方鲇仔稚鱼消化系统的形态和组织学影响 被引量:46
12
作者 宋昭彬 何学福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5-160,共6页
在实验室饲养条件下,对南方鲇仔、稚鱼进行饥饿,观察了消化系统的形态和组织学变化。仔鱼肝脏萎缩,肠管缩短、变细,失去弯曲形状。组织学结构与功能明显衰退:肝组织变得疏松,细胞缩小,仔鱼肝细胞内无脂质积累,到饥饿后期,部分... 在实验室饲养条件下,对南方鲇仔、稚鱼进行饥饿,观察了消化系统的形态和组织学变化。仔鱼肝脏萎缩,肠管缩短、变细,失去弯曲形状。组织学结构与功能明显衰退:肝组织变得疏松,细胞缩小,仔鱼肝细胞内无脂质积累,到饥饿后期,部分细胞核仁解体;稚鱼肝细胞内贮存的脂质迅速消失,细胞由多角形变为圆形。胰脏组织变得致密,腺泡小叶分界不清,腺泡萎缩,其内分泌物减少或消失。消化道上皮细胞的高度下降,微绒毛退化,胃腺不发达,十二指肠及小肠上皮细胞内脂质空泡消失,直肠上皮细胞内嗜酸性颗粒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饥饿 消化系统 形态学 组织学 南方鲇
下载PDF
饥饿对养殖鲈蛋白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43
13
作者 钱云霞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7,共2页
对饥饿 1~ 4周的养殖鲈的比肝重、比胃重、比盲囊重和比肠重以及这些器官的蛋白酶活力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饥饿 1~ 4周对养殖鲈比胃重、比盲囊重和比肠重均没有影响 ,但比肝重显著下降 (p<0 0 1)。饥饿使胃、盲囊、肠道和... 对饥饿 1~ 4周的养殖鲈的比肝重、比胃重、比盲囊重和比肠重以及这些器官的蛋白酶活力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饥饿 1~ 4周对养殖鲈比胃重、比盲囊重和比肠重均没有影响 ,但比肝重显著下降 (p<0 0 1)。饥饿使胃、盲囊、肠道和肝脏的蛋白酶活力均有明显下降 ,饥饿 4周后 ,胃、盲囊、肠道和肝脏蛋白梅活力分别为正常组的 2 9 80 % ,2 4 14 % ,2 4 72 %和 14 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饥饿 比肝重 蛋白酶 养殖技术
下载PDF
南方鲇幼鱼胃和肝脏的组织结构及其在饥饿过程中的变化 被引量:39
14
作者 付世建 邓利 +2 位作者 张文兵 张耀光 谢小军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36-342,共7页
描述了南方鲇(Silurusmeridionalis)幼鱼的胃和肝脏的基本形态和组织结构及其在饥饿过程中的变化.发现随饥饿时间延长,胃粘膜皱褶高度、粘膜下层厚度、上皮细胞高度及胃腺厚度均有明显减少趋势.肌肉层厚度呈先... 描述了南方鲇(Silurusmeridionalis)幼鱼的胃和肝脏的基本形态和组织结构及其在饥饿过程中的变化.发现随饥饿时间延长,胃粘膜皱褶高度、粘膜下层厚度、上皮细胞高度及胃腺厚度均有明显减少趋势.肌肉层厚度呈先降后升再下降的趋势.饥饿过程中还发现各层组织,特别是肌肉层有结缔组织增生和崩溃疏松的现象.饥饿鱼肝脏的肝细胞体积明显减小,细胞索紊乱,细胞间隙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饥饿 南方鲇 组织学 肝脏 幼鱼
下载PDF
鲤、鲢、鳙、草鱼苗和鱼种饥饿致死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39
15
作者 王吉桥 毛连菊 +1 位作者 姜静颖 于滨海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58-65,共8页
作者观测了全长6.6~177.6 mm的鲤、鲢、鳙、草鱼苗和鱼种的饥饿致死时间及饥饿死亡时皮肤和肠的组织学及亚微结构变化。在水温18.0~23.0℃时,这几种鱼苗50%饥饿致死时间为7.3~12.0d,耐饥饿力由强至弱依次为:鲤(10.4~12.0d)>鳙(9... 作者观测了全长6.6~177.6 mm的鲤、鲢、鳙、草鱼苗和鱼种的饥饿致死时间及饥饿死亡时皮肤和肠的组织学及亚微结构变化。在水温18.0~23.0℃时,这几种鱼苗50%饥饿致死时间为7.3~12.0d,耐饥饿力由强至弱依次为:鲤(10.4~12.0d)>鳙(9.6 d)>草鱼(8.8 d)>鲢(7.3d)。夏花至春片鱼种的50%饥饿致死时间为15~271d。水温与鱼的饥饿致死时间呈负相关。饥饿致死的鲤苗皮肤破裂,指纹状细胞界限不清,排列散乱,粘液细胞小,神经丘萎缩;鲢、鳙鱼苗肠粘膜细胞核和细胞器或肿胀或萎缩或溃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鱼种 饥饿
下载PDF
鳀鱼仔鱼饥饿试验及不可逆点的确定 被引量:49
16
作者 万瑞景 李显森 +1 位作者 庄志猛 蒙子宁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9-83,共5页
2000年6月26日8-10时在35°00′N、121°00′E周围海域利用大型浮游生物网采集了大量鳀鱼的天然受精卵,11时受精卵开始孵化,12时收集初孵仔鱼进行饥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培养水温为23.0~24.8℃条件下,鳀鱼仔鱼的混合营养期... 2000年6月26日8-10时在35°00′N、121°00′E周围海域利用大型浮游生物网采集了大量鳀鱼的天然受精卵,11时受精卵开始孵化,12时收集初孵仔鱼进行饥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培养水温为23.0~24.8℃条件下,鳀鱼仔鱼的混合营养期仅1d多时间;仔鱼的不可逆点发生在孵化后第6天。鳀鱼后期仔鱼发育阶段都具有胸角这一形态特征,其胸角不能作为鉴别健康仔鱼和饥饿仔鱼的依据。这一发现补充和完善了鱼类学上关于仔鱼胸角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鳀鱼 仔鱼 饥饿试验 不可逆点 早期存活机制 早期补充过程 胸角
下载PDF
饥饿和再投喂对美国红鱼消化器官组织学的影响 被引量:40
17
作者 李霞 姜志强 +1 位作者 谭晓珍 贾泽梅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1-214,共4页
用石蜡切片方法观察和分析饥饿和再投喂对美国红鱼(Sciaenopsocellatus)消化器官形态结构和组织学的影响。鱼样体重(8.25±0.5)g,体长(8.84±0.27)cm。从形态结构看,饥饿与再投喂前后食道无明显变化,而饥饿10、15d的实验鱼胃壁... 用石蜡切片方法观察和分析饥饿和再投喂对美国红鱼(Sciaenopsocellatus)消化器官形态结构和组织学的影响。鱼样体重(8.25±0.5)g,体长(8.84±0.27)cm。从形态结构看,饥饿与再投喂前后食道无明显变化,而饥饿10、15d的实验鱼胃壁变薄,幽门盲囊变小,肠管收缩,呈透明状,肝胰腺萎缩,呈姜黄色,胆管呈深绿色。从组织结构看,食道无明显变化;饥饿时间不同,各组织受损害和恢复程度不同。饥饿5d的实验鱼基本同对照组;而饥饿10、15d的实验鱼组织变化较明显:皱襞和上皮细胞高度均减少,分泌颗粒减少。胃腺细胞收缩,结构不完整;幽门盲囊长度和直径变小;肠直径变小,微绒毛退化;肝组织致密,肝细胞内脂滴减少,体积缩小;胰腺泡缩小,排列不规则。再投喂各主要结构均有所恢复,有些恢复到饥饿前水平,但大部分未能达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饥饿 再投喂 消化器官 组织学 美国红鱼 眼斑拟石首鱼 补偿生长
下载PDF
饥饿对黑鲷血清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以及白肌和肝脏脂肪、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3
18
作者 邓利 张为民 林浩然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4-98,共5页
饥饿处理黑鲷 (Sparusmacrocephalus) 2、 5、 10、 15和 30d ,分别测定血清生长激素 (GH)和甲状腺激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 )浓度以及脂肪和蛋白质在白肌和肝脏中的含量 ;同时测量正常摄食动物的相应指标作为对照。数据分析结果显示 ... 饥饿处理黑鲷 (Sparusmacrocephalus) 2、 5、 10、 15和 30d ,分别测定血清生长激素 (GH)和甲状腺激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 )浓度以及脂肪和蛋白质在白肌和肝脏中的含量 ;同时测量正常摄食动物的相应指标作为对照。数据分析结果显示 :①饥饿 15d后血清GH水平显著升高 ,T3 水平显著降低 ;②饥饿 15d后白肌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 ,而脂肪含量则在饥饿 2d就降低 ,并维持此低水平 ;③肝脏脂肪含量在饥饿 10d后显著升高 ,而蛋白质呈不规则波动。GH水平升高能强化储能物质的转化 ,而T3 水平降低可降低代谢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鲷 饥饿 生长激素 甲状腺激素 贮能物质
下载PDF
不同饥饿程度的龟纹瓢虫成虫对烟蚜的捕食作用 被引量:33
19
作者 巫厚长 程遐年 邹运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5期749-752,共4页
试验研究了不同饥饿程度的龟纹瓢虫雌、雄成虫对烟蚜的捕食作用 .结果表明 ,不同饥饿程度的龟纹瓢虫雌、雄成虫对烟蚜捕食的功能反应均为HollingⅡ型 ,雌成虫的瞬间攻击率a大于雄成虫 ;不同饥饿程度的龟纹瓢虫雌、雄成虫在 2 4h内对烟... 试验研究了不同饥饿程度的龟纹瓢虫雌、雄成虫对烟蚜的捕食作用 .结果表明 ,不同饥饿程度的龟纹瓢虫雌、雄成虫对烟蚜捕食的功能反应均为HollingⅡ型 ,雌成虫的瞬间攻击率a大于雄成虫 ;不同饥饿程度的龟纹瓢虫雌、雄成虫在 2 4h内对烟蚜的捕食量差异不显著 ;雌成虫捕食量大于雄成虫 ;饥饿时间愈长 ,烟蚜密度愈大 ,雌雄成虫间捕食量差异愈显著 ;未饥饿的龟纹瓢虫雌、雄成虫在 2 4h内对烟蚜的捕食行为集中在 6 0 0~18 0 0 ,雌雄成虫间的捕食速度 (V)差异不显著 ;饥饿 48h的龟纹瓢虫雌、雄成虫在 2 4h内对烟蚜的捕食行为集中在试验开始后的 0~ 4h ,雌雄成虫间的捕食速度 (V)差异也不显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饥饿 龟纹瓢虫 成虫 烟蚜 捕食作用 烟草害虫
下载PDF
千年笛鲷幼鱼的饥饿和补偿生长 被引量:40
20
作者 区又君 刘泽伟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3-328,共6页
研究了在22.5~31.9℃条件下,千年笛鲷幼鱼在不同饥饿时间(0、2、4、6、9、11d)处理后再投喂的补偿生长。千年笛鲷幼鱼的体重在短时间(2~6d)的饥饿后下降不大,9d以上的饥饿可导致幼鱼的体重明显下降。经过饥饿11d后,鱼体蛋白质含量明... 研究了在22.5~31.9℃条件下,千年笛鲷幼鱼在不同饥饿时间(0、2、4、6、9、11d)处理后再投喂的补偿生长。千年笛鲷幼鱼的体重在短时间(2~6d)的饥饿后下降不大,9d以上的饥饿可导致幼鱼的体重明显下降。经过饥饿11d后,鱼体蛋白质含量明显下降,脂肪含量略有下降,灰分含量有所上升,水分含量明显上升,表明千年笛鲷幼鱼在饥饿过程中主要依靠消耗蛋白质作为能量来源。恢复投喂后,各组的鱼体生化组成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饥饿11d组鱼在恢复投喂后全部死亡,半致死时间为10~11d。结果表明:饥饿2d组的千年笛鲷幼鱼在恢复生长过程中具有超补偿生长能力,该补偿现象通过提高食物转化率达到;饥饿4d组幼鱼具有完全补偿生长能力;饥饿6d组幼鱼仅有部分补偿生长能力;饥饿9d组幼鱼不具有补偿生长能力;饥饿11d组幼鱼为饥饿致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年笛鲷 幼鱼 饥饿 补偿生长 致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