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舌针联合会厌通络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包安安 陈娟 +2 位作者 蔡惠连 程南方 卢咏梅 《山东中医杂志》 2023年第6期608-611,632,共5页
目的:观察舌针联合会厌通络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患者7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舌针联合会厌通络汤治疗,连... 目的:观察舌针联合会厌通络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患者7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舌针联合会厌通络汤治疗,连续治疗4周。采用饮水试验、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量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后,饮水试验结果显示,观察组吞咽功能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SSA评分均较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分均较前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显效率69.44%,对照组总有效率82.93%、显效率34.1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舌针联合会厌通络汤能够改善IS患者吞咽功能,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针 会厌通络汤 缺血性脑卒中 吞咽障碍 饮水试验 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量表 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
下载PDF
CSICU患者拔管后发生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蒋伟 张伟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616-619,623,共5页
目的探讨心脏大血管外科重症监护病房(CSICU)拔管后患者出现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评估拔管后吞咽困难的风险,为预防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后吞咽困难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于2020年9月—2021年10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CSICU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 目的探讨心脏大血管外科重症监护病房(CSICU)拔管后患者出现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评估拔管后吞咽困难的风险,为预防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后吞咽困难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于2020年9月—2021年10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CSICU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通过筛选排除后选取274例患者入组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为出现拔管后吞咽困难的患者,共有79例;对照组为未出现吞咽困难的患者,共有195名。收集分析所有患者入院时的一般资料和临床特征,对所有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结果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中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CSICU患者拔管后吞咽困难的独立危险因素。最后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对于拔管后吞咽困难具有预测价值的变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估II(APACHEII)评分、CS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带管时间、拔管时心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中APACHEII评分、CS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拔管时心率和诊断类型都符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拟合方程。ROC曲线分析APACHEⅡ评分、CS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拔管时心率中,APACHEⅡ评分的预测效能最大,AUC为0.908。CSICU停留时间(AUC=0.889)、机械通气时间(AUC=0.813)和拔管时心率(AUC=0.692)的预测效能依次递减。结论对于CSICU患者,APACHEⅡ评分、CS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拔管时心率均是CSICU患者出现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因此所有需要插管进行机械通气的CSICU患者都应考虑有吞咽困难的风险,应对CSICU患者进行吞咽困难的系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大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 吞咽困难 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
下载PDF
预见性干预辅助标准吞咽评估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战红 郭莉娜 魏晓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19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究预见性干预辅助标准吞咽评估(SSA)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 目的探究预见性干预辅助标准吞咽评估(SSA)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SSA及预见性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对疾病、心理、生活、康复护理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SSA、Burke评分显著降低,VESS评分显著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总胆固醇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干预辅助SSA可明显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及营养相关指标,有效缩短住院时间,且患者经济负担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标准吞咽评估 预见性干预 吞咽功能
下载PDF
标准吞咽功能评估及预见性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32
4
作者 林霞 刘月玲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2期97-100,148,共5页
目的探究标准吞咽功能评估及预见性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7月我科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探究标准吞咽功能评估及预见性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7月我科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及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吞咽能力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患者出现窒息的情况、护理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生吸入性肺炎的人数为4例(7.84%),对照组发生吸入性肺炎的人数为15例(29.41%)。两组比较,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8.63%。两组比较,观察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费用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0%,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8.2%,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的比对照组的要高,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观察组患者发生窒息的情况为9.8%,对照组的为31.3%,对照组患者发生窒息的情况明显的比观察组的要多,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吞咽功能评估及预见性护理可明显提高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产生,促进患者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吞咽功能评估 预见性护理 老年脑卒中 吞咽障碍 康复
下载PDF
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在吞咽障碍患者胃管拔管时机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5
作者 陈曦 范柏林 凌慧芬 《现代临床护理》 2016年第2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在吞咽障碍患者胃管拔管时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12月选取本科室鼻饲留置胃管吞咽障碍患者100例,采用简单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目的探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在吞咽障碍患者胃管拔管时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12月选取本科室鼻饲留置胃管吞咽障碍患者100例,采用简单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误吸知识预防宣教,根据医嘱拔除胃管。观察组患者每周应用SSA评价量表进行吞咽功能及误吸风险评估,根据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情况及误吸风险评分,采取针对性功能锻炼及确定拔管时机。比较两组患者拔除胃管后再次置管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再次置管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鼻饲吞咽障碍患者使用SSA评价量表进行吞咽功能及误吸风险评估,根据患者误吸风险评分实施针对性功能锻炼,并确立拔管时机,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再次置管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 吞咽障碍 胃管
下载PDF
常见吞咽障碍筛查工具应用进展 被引量:26
6
作者 阮顺莉 陈茜 《医学综述》 2018年第2期316-320,共5页
吞咽障碍是指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吞咽过程出现障碍,易引起患者营养吸收不良,同时也会大幅增加患者误吸风险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准确及时地筛查患者是否存在吞咽障碍就显得至关重要,这有利于患者进行后续治疗以及评估治疗效果,恢复患... 吞咽障碍是指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吞咽过程出现障碍,易引起患者营养吸收不良,同时也会大幅增加患者误吸风险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准确及时地筛查患者是否存在吞咽障碍就显得至关重要,这有利于患者进行后续治疗以及评估治疗效果,恢复患者康复。筛查吞咽障碍常需借助各种筛查工具。了解临床常用的吞咽试验类和饮水试验类筛查工具的使用方法、优缺点以及应用范围,可为临床吞咽障碍患者选取最合适的筛查工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视频透视吞咽功能检查 纤维鼻咽镜吞咽功能检查 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
下载PDF
基于标准吞咽功能评估下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3
7
作者 顾和燕 李冰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1517-1522,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标准吞咽功能评估下的康复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 目的:探讨基于标准吞咽功能评估下的康复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行基于标准吞咽功能评估下的康复训练。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训练前后吞咽功能恢复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训练后洼田氏饮水试验分级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训练后Burke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标准吞咽功能评估下的康复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可有效改善吞咽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吞咽功能评估 康复训练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基于动态吞咽功能评定及误吸风险分级下的吞咽功能训练在老年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8
作者 高书理 白亚娟 张晓宇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年第22期2987-2992,共6页
目的观察基于吞咽功能评定及误吸风险分级下的吞咽功能训练对老年吞咽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科收治的吞咽障碍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2018年1—12... 目的观察基于吞咽功能评定及误吸风险分级下的吞咽功能训练对老年吞咽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科收治的吞咽障碍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2018年1—12月住院的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1—12月住院的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吞咽功能障碍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动态吞咽功能评定及误吸风险分级下的吞咽功能训练,共6周。比较两组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及误吸风险等级、吞咽障碍指数问卷(DHI)评分、误吸和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结果185例患者中,3例未完成全部训练被剔除,最终对照组83例,观察组99例。对照组干预后的SSA评分和DHI中的误吸症状得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SA评分、DH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误吸风险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143,P<0.001);观察组的误吸率和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13.13%(13/99)和7.07%(7/99),对照组的误吸率和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25.30%(21/83)和18.07%(1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动态吞咽功能评定及误吸风险分级下的吞咽功能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老年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误吸和吸入性肺炎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吞咽障碍 标准吞咽功能评估 误吸 康复训练
原文传递
标准吞咽功能评估及预见性护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芳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105-105,108,共2页
目的:探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及预见性护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80例脑卒中患者在入院后的2 h内仅进行常规护理评估和单纯的康复训练;观察组80例脑卒中患者在入院后的2 h内不仅进行上述常规评估与护理,同时... 目的:探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及预见性护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80例脑卒中患者在入院后的2 h内仅进行常规护理评估和单纯的康复训练;观察组80例脑卒中患者在入院后的2 h内不仅进行上述常规评估与护理,同时还进行了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评估和早期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早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8.75%(79/80),高于对照组患者整体有效率87.50%(70/80)(P<0.05);观察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为8.75%(7/80),低于对照组23.75%(19/80)的发生率(P<0.05)。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开展标准吞咽功能评估并结合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的康复率有着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吞咽功能评估 预见性护理 吞咽障碍
下载PDF
益气养阴化痰方结合吞咽训练治疗气阴两虚夹痰型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陶庄 尹凯宁 +1 位作者 孙林娟 张允岭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8期1142-1144,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化痰方结合吞咽训练治疗气阴两虚夹痰型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的临床研究。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病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比较两组吞咽评价量表、中医证候积分表、Barthel量表、标准吞咽...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化痰方结合吞咽训练治疗气阴两虚夹痰型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的临床研究。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病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比较两组吞咽评价量表、中医证候积分表、Barthel量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评价结果。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中医证候量表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3周后,治疗组中医证候量表、吞咽评价表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益气养阴化痰方结合吞咽训练能有效改善病人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中医证候量表及吞咽评价量表评分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气阴两虚夹痰型 假性球麻痹 吞咽困难 益气养阴化痰方 康复训练 吞咽评价量表 中医证候积分表 Barthel量表 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
下载PDF
纤维鼻咽喉镜吞咽功能检查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摄食训练的指导价值 被引量:7
11
作者 潘维花 胡薇薇 宋裕如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2期41-48,共8页
目的分析纤维鼻咽喉镜吞咽功能检查(FEES)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摄食训练的指导价值。方法采用随机信封法将2019年1月-2021年1月北京市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和北京市丰台区南苑医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 目的分析纤维鼻咽喉镜吞咽功能检查(FEES)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摄食训练的指导价值。方法采用随机信封法将2019年1月-2021年1月北京市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和北京市丰台区南苑医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在阴性后进行摄食训练,观察组采用FEES,在阴性后进行摄食训练,最终观察组纳入55例,对照组纳入54例。比较治疗前1周和治疗后1周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误吸程度、吞咽功能评级和安全性指标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误吸和腹胀发生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_(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治疗后,两组患者误吸程度均较治疗前减轻,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采用FEES,在阴性后进行摄食训练,能够有效改善动脉血气状态及吞咽功能,减轻误吸程度,降低误吸、肺炎和腹胀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标准吞咽功能评估 纤维鼻咽喉镜吞咽功能检查 摄食训练
下载PDF
标准吞咽功能评估下吞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研究
12
作者 陈思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20期145-149,共5页
目的研究根据标准吞咽功能评估结果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施加吞咽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60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及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标准... 目的研究根据标准吞咽功能评估结果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施加吞咽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60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及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下吞咽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效果、康复训练前后营养指标、康复训练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康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观察组总康复率为96.67%,对照组总康复率为76.67%。康复训练前,两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甘油三酯、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康复训练后,观察组血清白蛋白(39.22±1.92)g/L、血红蛋白(107.11±6.12)g/L、前白蛋白(0.32±0.01)g/L、转铁蛋白(2.77±0.21)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23±1.21)、(95.31±6.21)、(0.24±0.03)、(2.54±0.25)g/L,甘油三酯(1.42±0.51)mmol/L低于对照组的(1.65±0.32)mmol/L(P<0.05)。观察组康复训练后不良事件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的23.33%(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而言,标准吞咽功能评估下行吞咽康复训练能够满足患者需求,对改善患者相关症状有一定帮助,故而可推广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吞咽功能评估 吞咽康复训练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康复效果
下载PDF
标准吞咽功能评估及饮食管理对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雷丽敏 文春兰 谢桂娟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20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 探究标准吞咽功能评估与饮食管理对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70例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标准吞咽功能评估与饮食管理... 目的 探究标准吞咽功能评估与饮食管理对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70例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标准吞咽功能评估与饮食管理,两组均干预8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康复效果、吞咽功能恢复情况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临床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Burke评分及SSA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标准吞咽功能评估与饮食管理应用于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可提高临床康复效果,促进其吞咽功能恢复,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管理 标准吞咽功能评估 吞咽障碍 脑卒中 康复
下载PDF
肌内效贴联合头部带针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超男 宋丰军 《新中医》 CAS 2019年第7期225-227,共3页
目的:研究肌内效贴联合头部带针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D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DAS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均采用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肌内效贴联合头部带针治疗,连续治疗4周... 目的:研究肌内效贴联合头部带针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D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DAS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均采用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肌内效贴联合头部带针治疗,连续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量表(SSA)评分,并评价综合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2.5%,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1周、2周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Ⅰ-Ⅴ级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各期SSA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2周、4周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肌内效贴联合头部带针治疗配合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能够提升DAS患者吞咽功能,提升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肌内效贴 头部带针 洼田饮水试验 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
原文传递
基于标准吞咽功能评估的分级护理在颅脑外伤术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君 吕文凤 雷丽君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9期161-163,167,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的分级护理在颅脑外伤术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150例颅脑外伤术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 目的:观察基于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的分级护理在颅脑外伤术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150例颅脑外伤术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SSA的分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营养指标[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白蛋白(ALB)]水平、生命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PA、TRF、ALB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和情感职能等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67%(74/75),高于对照组的86.67%(6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SSA的分级护理应用于颅脑外伤术后吞咽障碍患者可提高营养指标水平、生命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吞咽障碍 标准吞咽功能评估 分级护理 营养 生命质量
下载PDF
基于标准吞咽功能评估的分层护理结合冰柠檬酸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表面肌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姚乐乐 罗宏丹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33期170-172,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标准吞咽功能评估的分层护理结合冰柠檬酸刺激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 目的探讨基于标准吞咽功能评估的分层护理结合冰柠檬酸刺激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标准吞咽功能评估的分层护理结合冰柠檬酸刺激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自主进食时间、实际进食比例及进食平均振幅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吞咽功能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平均振幅值(AEMG)低于对照组,持续时间(t)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标准吞咽功能评估的分层护理结合冰柠檬酸刺激干预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进食情况,促进吞咽功能恢复,改善表面肌电图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标准吞咽功能评估的分层护理 冰柠檬酸刺激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下载PDF
基于标准吞咽功能评估下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
17
作者 赵志鹏 《中国标准化》 2023年第12期277-280,共4页
目的:评价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基于标准吞咽功能评估的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脑卒中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基于标准吞咽功能评估下的康复训练护理,对比组间患者的临床效果和营养状况。结果:观... 目的:评价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基于标准吞咽功能评估的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脑卒中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基于标准吞咽功能评估下的康复训练护理,对比组间患者的临床效果和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营养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基于标准吞咽功能评估的康复训练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和营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标准吞咽功能评估 康复训练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