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呼吸训练器大负荷吸气肌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运动耐力及呼吸困难程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杨艳梅 金正慧 陈翠 《中国医学装备》 2018年第7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深呼吸训练器大负荷吸气肌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运动耐力及呼吸困难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稳定期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深呼吸训练器低负荷(9 cmH_2O... 目的:探讨采用深呼吸训练器大负荷吸气肌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运动耐力及呼吸困难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稳定期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深呼吸训练器低负荷(9 cmH_2O)吸气肌阻力训练;观察组采用深呼吸训练器大负荷(最大吸气压60%)吸气肌训练,每日早晚各15 min,每周6 d,训练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耐力6 min步行距离(6 MWD)和计步器步数、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会(mMRC)呼吸困难量表评分及肺功能。结果:观察组训练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运动耐力(6 MWD和计步器步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65,t=13.254,t=12.845;P<0.05);观察组训练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mMRC呼吸困难评分明显优于训练前,且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65,t=4.021,t=4.325;P<0.05);观察组训练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及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之比(FEV1/FVC%)明显优于训练前(F=3.265,F=2.985,F=2.963;P<0.05),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74,F=3.146,F=3.271;P<0.05)。结论:对稳定期COPD患者采用深呼吸训练器大负荷吸气肌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和减轻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 深呼吸训练器 吸气肌训练 运动耐力 呼吸困难
下载PDF
肌内效贴布贴扎配合稳定肌训练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 被引量:9
2
作者 章志超 熊键 +2 位作者 李祖虹 李进华 马艳 《江苏医药》 CAS 2017年第20期1457-1460,共4页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布贴扎配合稳定肌训练治疗颈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2周常规物理因子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物理因子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肌内效贴布贴扎治疗配合颈部稳定肌训练。治疗前...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布贴扎配合稳定肌训练治疗颈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2周常规物理因子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物理因子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肌内效贴布贴扎治疗配合颈部稳定肌训练。治疗前后采用VAS疼痛评分及颈部功能不良指数(NDI)评分评估患者疼痛及颈椎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VAS疼痛评分和N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用传统物理因子治疗比较,加用肌内效贴布贴扎配合颈部稳定肌训练更能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疼痛症状及颈部功能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内效贴布 稳定肌训练 颈椎病
原文传递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管理结合稳定肌训练在颈椎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娜 朱莉萍 张洁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1期99-100,共2页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管理结合稳定肌训练在颈椎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稳...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管理结合稳定肌训练在颈椎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稳定肌训练。比较两组的颈椎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颈椎活动度及CASCS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管理结合稳定肌训练可改善颈椎病患者的颈椎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平台 健康管理 稳定肌训练 颈椎病
下载PDF
“三步五法”推拿结合稳定肌训练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德生 沈杰 +2 位作者 柯丽 宣以道 陈和木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2年第11期2141-2145,共5页
目的:探讨“三步五法”推拿结合稳定肌训练应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和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CS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稳定肌训练治疗,观... 目的:探讨“三步五法”推拿结合稳定肌训练应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和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CS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稳定肌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三步五法”推拿治疗,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疼痛程度(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颈椎关节活动度及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时间平均流速(TMFV)、收缩期血流速度(PS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33%vs70.00%)(P<0.05)。治疗后,两组肩颈背痛、颈肌肉痛、上肢麻木评分和VAS、NDI评分及PI、RI均降低,后伸度、前屈度、旋转度、TMFV、PSV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肩颈背痛、颈肌肉痛、上肢麻木评分和VAS、NDI评分及PI、R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后伸度、前屈度、旋转度、TMFV、PS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步五法”推拿结合稳定肌训练治疗CSR患者疗效显著,可能通过提高痛阀缓解了肩颈部疼痛、力量训练增加了颈椎稳定性以及椎动脉血液循环改善而起到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临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三步五法推拿 稳定肌训练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 血流动力学指标
下载PDF
稳定肌训练在中青年颈椎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彭碧婷 戴英林 李冰娜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8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稳定肌训练在中青年颈椎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中青年颈椎病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施以传统康复训练方式,试验组在传统基础上施以稳定肌训练,对患者... 目的探讨稳定肌训练在中青年颈椎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中青年颈椎病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施以传统康复训练方式,试验组在传统基础上施以稳定肌训练,对患者护理前及护理6个月后的疼痛(VAS)评分、颈椎废用指数、颈部活动度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颈椎废用指数、颈部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6个月后,试验组的VAS评分、颈椎废用指数明显降低,颈部活动度明显提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定肌训练在中青年颈椎病防治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肌训练 中青年 颈椎病 颈椎废用指数 颈部活动度
下载PDF
呼吸导引康复技术联合吸气肌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影响
6
作者 王艳红 李静 +3 位作者 杨建雅 李春芝 贺才榕 夏利敏 《社区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345-351,356,共8页
目的探讨呼吸导引康复技术联合吸气肌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01-01-2023-01-30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探讨呼吸导引康复技术联合吸气肌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01-01-2023-01-30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为呼吸导引组、吸气肌训练组和联合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西医基础治疗和健康教育,呼吸导引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呼吸导引康复技术,吸气肌训练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吸气肌训练,联合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呼吸导引康复技术联合吸气肌训练。比较3组患者呼吸困难程度[改良呼吸困难指数(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MRC)量表]、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用力肺活量(FVC)和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6MWD)、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临床症状积分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次数。结果干预后,3组患者呼吸困难mMRC分级、CAT评分、SGRQ评分、临床症状积分均较干预前降低,均P<0.05;FEV_(1)%、FVC、DLCO%、6MWD、SF-36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均P<0.05。干预后,联合组患者呼吸困难mMRC分级低于呼吸导引组和吸气肌训练组,均P<0.05;联合组患者FEV_(1)%为(85.18±9.03)%,高于呼吸导引组(78.34±9.33)%和吸气肌训练组(77.37±8.46)%,F=7.101,P=0.001;FVC为(2.35±0.37)L,高于呼吸导引组(2.05±0.22)L和吸气肌训练组(2.10±0.29)L,F=8.969,P<0.001;DLCO%为(78.78±8.05)%,高于呼吸导引组(72.28±7.35)%和吸气肌训练组(70.26±7.58)%,F=9.953,P<0.001;6MWD为(386.39±15.73)m,高于呼吸导引组(313.48±14.56)m和吸气肌训练组(310.57±13.04)m,F=256.012,P<0.001;SF-36量表评分为(86.39±7.85)分,高于呼吸导引组(73.48±8.04)分和吸气肌训练组(75.57±8.47)分,F=21.447,P<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呼吸导引康复技术 吸气肌训练 活动耐力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顶罐走康复机制与脊柱稳定性训练原理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华 姚新苗 周国庆 《康复学报》 2018年第4期70-72,共3页
顶罐走作为一种体育或游戏形式,可强化身体的平衡能力,有助于防治脊柱疾病。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方法,并运用脊柱运动学原理,分析顶罐走康复机制与脊柱稳定性训练原理的关联性。研究发现,顶罐走可以有效地调动并维持脊柱姿势的相关肌群,对... 顶罐走作为一种体育或游戏形式,可强化身体的平衡能力,有助于防治脊柱疾病。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方法,并运用脊柱运动学原理,分析顶罐走康复机制与脊柱稳定性训练原理的关联性。研究发现,顶罐走可以有效地调动并维持脊柱姿势的相关肌群,对颈椎深层肌群、胸部和腰部肌群产生影响,激发脊柱局部稳定肌群的活性;脊柱康复训练时运用顶罐或顶罐走方法,要以患者肌肉收缩的疲劳度为依据,循序渐进,同时注重特异性与个性化原则。顶罐走可以作为脊柱康复训练的个性化运动处方之一,在临床加以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罐走 局部稳定肌群 肌力训练 核心稳定性训练 脊柱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中医微调手法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部核心稳定肌群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5
8
作者 郑皓云 祝永刚 +3 位作者 柳根哲 彭亚 陈超 李春根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7期1180-1184,共5页
目的探讨中医微调手法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腰部核心稳定肌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9月本院骨科门诊收治的120例LD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 目的探讨中医微调手法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腰部核心稳定肌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9月本院骨科门诊收治的120例LD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联合腰椎间歇牵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微调手法推拿。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功能障碍、疼痛程度、肌肉厚度以及腰背伸肌群力学性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和腰背伸肌的峰力矩、平均功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腰背屈/腰背伸比值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腹横肌、多裂肌厚度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微调手法推拿应用于LDH可有效改善患者腰背伸肌生物力学性能,增加腹横肌、多裂肌厚度,同时能够减轻腰部疼痛,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微调手法推拿 腰椎间歇牵引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部核心稳定肌群功能 康复训练 腰背伸肌 生物力学性能
下载PDF
深呼吸训练器大负荷吸气肌训练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和运动耐力的影响 被引量:30
9
作者 李洁 刘蕊 陈葆青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第4期95-98,共4页
目的:分析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采用深呼吸训练器大负荷吸气肌训练对患者肺功能和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门诊治疗的稳定期COPD患者,根据训练负荷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深呼吸训练器低... 目的:分析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采用深呼吸训练器大负荷吸气肌训练对患者肺功能和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门诊治疗的稳定期COPD患者,根据训练负荷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深呼吸训练器低负荷吸气肌训练,观察组采用深呼吸训练器大负荷吸气肌训练,分析对比两组患者训练后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T淋巴细胞及亚群CD3^+、CD4^+及CD4^+/CD8^+水平以及6分钟步行试验(6MWD)距离、圣乔治呼吸问卷调查(SGRQ)评分和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等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6个月内急性加重次数和住院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7,t=4.246;P<0.05);两组治疗前肺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训练后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及FVC%pre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700,t=1.665,t=5.135,t=1.996;P<0.05);CD3^+、CD4^+及CD4^+/CD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训练后6MWD距离、SGRQ评分及CAT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应用深呼吸训练器大负荷吸气肌训练可改善患者肺功能,但对免疫功能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大负荷吸气肌训练 肺功能 运动耐力
下载PDF
基于稳定肌训练的延续性护理结合低碳水化合物膳食干预对颈椎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颈椎功能及血糖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贺惠琼 王莹 党建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稳定肌训练的延续性护理结合低碳水化合物膳食干预对颈椎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颈椎功能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颈椎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 目的 探讨基于稳定肌训练的延续性护理结合低碳水化合物膳食干预对颈椎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颈椎功能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颈椎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基于稳定肌训练的延续性护理结合低碳水化合物膳食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低于对照组,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前列腺素E2(PGE2)、多巴胺(DA)、P物质(S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稳定肌训练的延续性护理结合低碳水化合物膳食干预不仅能够促进颈椎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颈椎功能恢复,缓解疼痛程度,还能有效提高血糖控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稳定肌训练的延续性护理 低碳水化合物膳食干预 颈椎病 糖尿病 颈椎功能 血糖控制
下载PDF
长期家庭氧疗配合呼吸肌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霞 彭四萍 吴正义 《基层医学论坛》 2020年第20期2817-2819,共3页
目的探讨长期家庭氧疗配合呼吸肌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6月入住我院的COPD稳定期出院患者60例,按照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 目的探讨长期家庭氧疗配合呼吸肌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6月入住我院的COPD稳定期出院患者60例,按照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长期家庭氧疗配合呼吸肌训练,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变化、干预后的病情变化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急性发作次数、住院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SGR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进行长期家庭氧疗配合呼吸肌训练,可显著改善肺功能,降低急性发作次数及住院次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长期家庭氧疗 呼吸肌训练 肺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阈值负荷吸气肌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
12
作者 纪俊 韩青 蔡菡萏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1190-1194,共5页
目的探究阈值负荷吸气肌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2019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100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呼吸... 目的探究阈值负荷吸气肌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2019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100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呼吸训练,研究组予阈值负荷吸气肌训练。比较2组干预前后吸气肌功能、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及运动耐力。结果干预前,2组吸气肌[最大吸气压(MIP)和最大呼气压(MEP)]、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_(1)/FVC)和呼吸流量峰值(PEF)]、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运动耐力[改良版呼吸困难量表(mMRC)、6 min步行试验距离(6 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MIP、MEP、FVC、FEV_(1)、FEV_(1)/FVC、PEF和PaO_(2)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mMRC评分和PaCO_(2)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6MWT长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阈值负荷吸气肌训练,可提高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肌功能和肺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耐力,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阈值负荷吸气肌训练 呼吸肌 肺功能 动脉血气分析 运动耐力
下载PDF
心肺康复运动训练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军廷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16期51-54,共4页
目的分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心肺康复运动训练在改善肺功能中的积极作用。方法将2018年10月—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纳入研究,根据不同康复干预方法分为... 目的分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心肺康复运动训练在改善肺功能中的积极作用。方法将2018年10月—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纳入研究,根据不同康复干预方法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n=43)常规康复干预,研究组(n=43)给予心肺康复运动训练,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干预后血清IL-4、IL-21、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肺功能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包括PEF、FEV1、FEV1%pred水平(P<0.05);研究组康复干预质量评分、康复干预满意度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心肺康复运动训练效果明显,在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同时,改善肺功能水平,提高康复干预质量,对改善患者病情具有明显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心肺康复运动训练 COPD 肺功能 血清炎症因子 呼吸肌训练
下载PDF
调脊通督针法联合腰椎核心稳定肌群训练治疗6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贾军红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年第1期74-75,共2页
目的:探究调脊通督针法联合腰椎核心稳定肌群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3)与观察组(n=63)。对照组给予调脊通督针法治疗,观察组给予调... 目的:探究调脊通督针法联合腰椎核心稳定肌群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3)与观察组(n=63)。对照组给予调脊通督针法治疗,观察组给予调脊通督针法联合腰椎核心稳定肌群训练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65%与对照组79.37%相比,明显提高(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调脊通督针法联合腰椎核心稳定肌群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核心稳定肌群训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