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感染性休克致急性肾损伤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预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12
1
作者
李林
涂铭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496-498,共3页
目的:分析感染性休克致急性肾损伤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预后。方法:对2010年2月~2012年7月本院收治的86例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第28天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n=44)和死亡组(n=42)。结果:两组患...
目的:分析感染性休克致急性肾损伤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预后。方法:对2010年2月~2012年7月本院收治的86例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第28天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n=44)和死亡组(n=42)。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生存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肾功能指标明显优于死亡组(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致急性肾损伤时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会影响患者的预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可为临床判断患者的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急性肾损伤
血流动力学
预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延长美罗培南输液时间治疗脓毒症休克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
10
2
作者
付海英
黄马玉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0年第9期1081-1084,共4页
目的 探讨延长美罗培南输液时间治疗脓毒症休克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8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急诊科治疗的脓毒症休克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78例,根据美罗培南输液时间情况分为观察组...
目的 探讨延长美罗培南输液时间治疗脓毒症休克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8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急诊科治疗的脓毒症休克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78例,根据美罗培南输液时间情况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38),其中对照组给予美罗培南1.0 g,q8 h,输注30min,观察组给予美罗培南0.5g,q8h,输注3h,观察两组治疗疗效、序贯器官衰竭(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全身炎症反应(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core,SIRS)评分等.结果 观察组治疗疗效、细菌清除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其治疗总有效率和细菌完全清除率分别达到95.00%和80.00%;观察组治疗后SOFA和SIRS评分分别为(3.40±0.98)分和(3.20±0.8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和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分别为(203.02±76.42)mmol/L和(39.03±4.15)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长美罗培南输液时间治疗脓毒症休克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罗培南
输液时间
脓毒症休克
急性肾功能不全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ICCO监测在重症感染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
7
3
作者
肖水明
吴京兰
+6 位作者
张海钢
杨新民
周俊领
袁运生
庄瑞强
洪全球
阮红兵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2年第4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技术(PICCO)监测在重症感染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治疗(EGDT)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60例重症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PICCO监测技术进行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并根据监测指标指导患者液体复苏,记录患...
目的探讨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技术(PICCO)监测在重症感染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治疗(EGDT)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60例重症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PICCO监测技术进行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并根据监测指标指导患者液体复苏,记录患者HR、MAP、CVP、CI、SVV、ELWI、ITBI、GEDI液体复苏前后的变化。同时监测复苏前、复苏6 h及24 h后中心静脉血气分析、乳酸及碱剩余值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结果应用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发现MAP、CVP、CI、ITBI、GEDI均增高(P<0.05);SVV下降(P<0.05);而ELWI无明显增加(P>0.05)。复苏24 h乳酸清除率、ScvO_2、碱剩余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较复苏前有明显差异(P<0.01)。存活组EGDT达标比率远远高于死亡组。结论 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在重症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O
血流动力学监测
重症感染
感染性休克
早期液体复苏治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感染性休克致急性肾损伤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预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12
1
作者
李林
涂铭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二医院急诊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二医院消化科
出处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496-498,共3页
基金
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112210594)~~
文摘
目的:分析感染性休克致急性肾损伤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预后。方法:对2010年2月~2012年7月本院收治的86例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第28天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n=44)和死亡组(n=42)。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生存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肾功能指标明显优于死亡组(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致急性肾损伤时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会影响患者的预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可为临床判断患者的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急性肾损伤
血流动力学
预后
Keywords
sseptic
shock
Acute
renal
injury
Hemodynamic
Prognosis
分类号
R692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R631.4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延长美罗培南输液时间治疗脓毒症休克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
10
2
作者
付海英
黄马玉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急诊科
出处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0年第9期1081-1084,共4页
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编号:CNKW2018Y03)。
文摘
目的 探讨延长美罗培南输液时间治疗脓毒症休克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8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急诊科治疗的脓毒症休克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78例,根据美罗培南输液时间情况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38),其中对照组给予美罗培南1.0 g,q8 h,输注30min,观察组给予美罗培南0.5g,q8h,输注3h,观察两组治疗疗效、序贯器官衰竭(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全身炎症反应(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core,SIRS)评分等.结果 观察组治疗疗效、细菌清除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其治疗总有效率和细菌完全清除率分别达到95.00%和80.00%;观察组治疗后SOFA和SIRS评分分别为(3.40±0.98)分和(3.20±0.8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和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分别为(203.02±76.42)mmol/L和(39.03±4.15)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长美罗培南输液时间治疗脓毒症休克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使用.
关键词
美罗培南
输液时间
脓毒症休克
急性肾功能不全
临床效果
Keywords
Meropenem
Infusion
time
sseptic
shock
Acute
renal
insufficiency
Clinical
effects
分类号
R459.7 [医药卫生—急诊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ICCO监测在重症感染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
7
3
作者
肖水明
吴京兰
张海钢
杨新民
周俊领
袁运生
庄瑞强
洪全球
阮红兵
机构
广东医学院附属南山医院重症医学科
出处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2年第4期15-18,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技术(PICCO)监测在重症感染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治疗(EGDT)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60例重症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PICCO监测技术进行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并根据监测指标指导患者液体复苏,记录患者HR、MAP、CVP、CI、SVV、ELWI、ITBI、GEDI液体复苏前后的变化。同时监测复苏前、复苏6 h及24 h后中心静脉血气分析、乳酸及碱剩余值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结果应用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发现MAP、CVP、CI、ITBI、GEDI均增高(P<0.05);SVV下降(P<0.05);而ELWI无明显增加(P>0.05)。复苏24 h乳酸清除率、ScvO_2、碱剩余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较复苏前有明显差异(P<0.01)。存活组EGDT达标比率远远高于死亡组。结论 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在重症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PICCO
血流动力学监测
重症感染
感染性休克
早期液体复苏治疗
Keywords
PICCO
Hemodynamic
monitoring
Severe
infection
sseptic
shock
Early
fluid
resuscitation
分类号
R541.6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感染性休克致急性肾损伤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预后相关性研究
李林
涂铭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延长美罗培南输液时间治疗脓毒症休克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效果
付海英
黄马玉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0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PICCO监测在重症感染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肖水明
吴京兰
张海钢
杨新民
周俊领
袁运生
庄瑞强
洪全球
阮红兵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2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