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7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sophageal cancer: Risk factors,screening and endoscopic treatment in Western and Eastern countries 被引量:135
1
作者 María José Domper Arnal ángel Ferrández Arenas ángel Lanas Arbelo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5年第26期7933-7943,共11页
Esophageal cancer is one of the most unknown and deadliest cancers worldwide,mainly because of its extremely aggressive nature and poor survival rate.Esophageal cancer is the 6th leading cause of death from cancer and... Esophageal cancer is one of the most unknown and deadliest cancers worldwide,mainly because of its extremely aggressive nature and poor survival rate.Esophageal cancer is the 6th leading cause of death from cancer and the 8th most common cancer in the world.The 5-year survival is around 15%-25%.There are clear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risk factors of both histological types that affect their incidence and distribution worldwide.There are areas of high incidence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ome areas in China) that meet the requirements for cost-effectiveness of endoscopy for early diagnosis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of those areas.In Europe and United States the predominant histologic subtype is adenocarcinoma.The role of early diagnosis of adenocarcinoma in Barrett's esophagus remains controversial.The differences in the therapeutic management of early esophageal carcinoma(high-grade dysplasia,T1 a,T1 b,N0) betwee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 may be explained by the number of cancers diagnosed at an early stage.In areas where the incidence is high(China and Japan among others) early diagnoses is more frequent and has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endoscopic techniques for definitive treatment that achieve very effective results with a minimum number of complications and preserv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esophag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ESOPHAGEAL cancer Adenocarcinoma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pidemiology Barrett'soesophagus SCREENING Early stage ENDOSCOPIC mucosalresection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ection
下载PDF
奈达铂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0
2
作者 张频 冯奉仪 +12 位作者 吴令英 胡毅 刘基崴 高亚杰 关晓倩 南克俊 索爱莉 王秀问 张茂宏 张文东 李朝午 张阳 赵金波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0-234,共5页
目的观察奈达铂(NDP)单药治疗头颈部鳞癌、非小细胞肺癌、食管癌、卵巢上皮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NDP与顺铂(DDP)联合化疗治疗上述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NDP单药组:NDP100mg/m2,第1天,每3周为1个周期,至少2个周期。联合化疗组:ND... 目的观察奈达铂(NDP)单药治疗头颈部鳞癌、非小细胞肺癌、食管癌、卵巢上皮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NDP与顺铂(DDP)联合化疗治疗上述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NDP单药组:NDP100mg/m2,第1天,每3周为1个周期,至少2个周期。联合化疗组:NDP80mg/m2,第1天,或DDP30mg/m2,第1~3天,分别联合5氟尿嘧啶(5Fu)、长春瑞滨(NVB)、长春花碱酰胺(VDS)+5Fu、紫杉醇(PTX)或环磷酰胺(CTX),每3周为1个周期,至少2个周期。结果NDP单药组37例,NDP联合化疗组139例,DDP联合化疗对照组61例。NDP单药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率为10.5%(2/19)。1例卵巢癌和1例头颈部鳞癌取得PR。对既往铂类药物治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和卵巢癌患者,NDP单药仍有一定疗效。NDP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头颈鳞癌和食管癌的有效率分别为33.9%(21/62)、44.8%(13/29)、20.0%(3/15)和18.2%(4/22),与DDP联合化疗对照组的结果相似。对初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DP联合化疗组的有效率(35.7%)优于DDP联合化疗对照组(17.1%,P=0.045)。单药NDP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贫血)、恶心和呕吐。NDP联合化疗组患者骨髓抑制、肾功能损害与DDP联合化疗对照组相似,呕吐反应明显轻于DDP联合化疗对照组,但肝功能损害比DDP联合化疗对照组明显。结论NDP单药对头颈鳞癌、非小细胞肺癌和卵巢癌有一定疗效。NDP联合化疗对头颈鳞癌、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和食管癌疗效肯定,胃肠反应较DDP联合化疗轻,治疗中应注意监测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达铂 头颈部肿瘤 鳞癌 非小细胞肺癌 食管肿瘤 卵巢肿瘤
原文传递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与CO_2激光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疗效比较 被引量:55
3
作者 双羽 李超 +1 位作者 黄永望 吴双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2-376,共5页
目的比较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与CO2激光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0月~2012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104例早期声门型喉癌(Tis、T1a、T1b)患者,其中64例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等离子组),40例行CO2激光切除术(CO2... 目的比较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与CO2激光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0月~2012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104例早期声门型喉癌(Tis、T1a、T1b)患者,其中64例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等离子组),40例行CO2激光切除术(CO2激光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第二日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所有患者于术后一周、1个月及3个月行电子喉镜及嗓音声学分析,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等离子组平均手术时间为8.75±1.62min,CO2激光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1.82±1.51min,等离子组优于CO2激光组(P〈0.05)。术后第二日VAS评分等离子组(2.79±0.47分)与CO2激光组(2.96±0.64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等离子组术后1个月粘膜恢复情况好于CO2激光组(χ2=13.842,P〈0.05)。单因素重复测量分析结果显示:等离子组及CO2激光组术后嗓音声学指标jitter、shimmer、HNR随术后时间延长逐渐好转,在术后3个时间点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线性变化趋势。多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嗓音声学指标(jitter、shimmer、HNR)在术后3个时间点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离子组与CO2激光组术后3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侵及前联合复发率、前联合术后粘连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所有患者均未行气管切开术,术后无呛咳,无呼吸困难,无严重疼痛及咯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与CO2激光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均较安全、有效,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手术时间较CO2激光手术短,术后一月粘膜恢复及嗓音恢复均优于CO2激光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门型 喉癌 鳞状细胞癌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CO2激光
下载PDF
754例宫颈癌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47
4
作者 叶倩 饶金 +5 位作者 郜红艺 林隽宇 余志衡 桂月娥 李雅文 唐林国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3068-3070,共3页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宫颈癌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整理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07~2012年经病理确诊的754例宫颈癌的新发病历资料,运用χ2检验和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54例宫颈癌患者平均年龄为(45.98±9.73)岁,41~5...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宫颈癌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整理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07~2012年经病理确诊的754例宫颈癌的新发病历资料,运用χ2检验和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54例宫颈癌患者平均年龄为(45.98±9.73)岁,41~50岁组是宫颈癌发病的高峰,占41.25%,青年期宫颈癌占3.45%。近6年的宫颈癌发病平均年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鳞状细胞癌和子宫内膜样腺癌均在41~50岁年龄组构成比最高,分别占42.60%和48.80%,而宫颈黏液腺癌在31~40岁年龄组构成比最高(占36.70%)(P<0.05)。不同分化程度的宫颈癌平均年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州地区宫颈癌的平均发病年龄近年呈增长趋势,发病年龄与宫颈癌组织分型相关,与宫颈癌组织分化程度不相关。还需长期收集数据,以进一步探讨广州地区宫颈癌的流行病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鳞状细胞癌 腺癌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Endoscopic and surgical resection of T1a/T1b esophageal neoplasms: A systematic review 被引量:44
5
作者 George Sgourakis Ines Gockel Hauke La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3年第9期1424-1437,共14页
AIM: To investigate potential therapeutic recommendations for endoscopic and surgical resection of T1a/ T1b esophageal neoplasms. METHODS: A thorough search of electronic databases MEDLINE, Embase, Pubmed and Cochrane... AIM: To investigate potential therapeutic recommendations for endoscopic and surgical resection of T1a/ T1b esophageal neoplasms. METHODS: A thorough search of electronic databases MEDLINE, Embase, Pubmed and Cochrane Library, from 1997 up to January 2011 was performed. An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pooling the effects of outcomes of 4241 patients enrolled in 80 retrospective studies. For comparisons across studies, each reporting on only one endoscopic method, we used a random effects meta-regression of the log-odds of the outcome of treatment in each study. "Neural networks" as a data mining technique was employed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prediction model of lymph node status in superficial submucosal esophageal carcinoma. Another data mining technique, the "feature selection and root cause analysis",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most impor-tant predictors of local recurrence and metachronous cancer development in endoscopically resected patients, and lymph node positivity in squamous carcinoma (SCC) and adenocarcinoma (ADC) separately in surgically resected patients. RESULTS: Endoscopically resected patients: Low grade dysplasia was observed in 4% of patients, high grade dysplasia in 14.6%, carcinoma in situ in 19%, mucosal cancer in 54%, and submucosal cancer in 16% of patien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and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 for the following parameters: complications, patients submitted to surgery, positive margins, lymph node positivity, local recurrence and metachronous cancer. With regard to piecemeal resection, ESD performed better since the number of cases was significantly less [coefficient: -7.709438, 95%CI: (-11.03803, -4.380844), P < 0.001]; hence local recurrence rat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coefficient: -4.033528, 95%CI: (-6.151498, -1.915559),P < 0.01]. A higher rate of esophageal stenosis was observed following ESD [coefficient: 7.322266, 95%CI: (3.810146, 10.83439), P < 0.001]. A significantly greater number of SCC patients w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FICIAL ESOPHAGEAL cancer ENDOSCOPIC resection Mucosal infiltration SUBMUCOSAL involvement Recurrent tumor Controversies in treatment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denocarcinoma Lymphatic invasion Vascular invasion SUBMUCOSAL LAYER SUPERFICIAL SUBMUCOSAL LAYER Middle third SUBMUCOSAL LAYER Deep third SUBMUCOSAL LAYER ESOPHAGEAL cancer ENDOSCOPIC GASTROINTESTINAL surgical procedures ENDOSCOPIC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Dysplasia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6
作者 乐胜兵 吴密璐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5期840-843,共4页
研究发现非小细胞肺癌与多种致癌突变密切相关,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重排以及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扩增等。本文从腺癌和鳞状细胞癌两个亚型入手,分别介绍了非小细胞肺癌潜在的分子靶点及其抑制剂,包括EGFR抑制剂、AL... 研究发现非小细胞肺癌与多种致癌突变密切相关,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重排以及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扩增等。本文从腺癌和鳞状细胞癌两个亚型入手,分别介绍了非小细胞肺癌潜在的分子靶点及其抑制剂,包括EGFR抑制剂、ALK抑制剂、ROS1抑制剂、c-MET抑制剂、RAS抑制剂、BRAF抑制剂、HER-2抑制剂、NTRK1抑制剂、RET抑制剂、MEK1抑制剂、PI3K抑制剂、FGFR1抑制剂、DDR2抑制剂及IGF-1R抑制剂。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用药和靶向治疗药物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腺癌 鳞状细胞癌 肿瘤驱动基因 分子靶点 驱动基因相关抑制剂
下载PDF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与胸腹腔镜联合辅助食管癌根治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5
7
作者 张晓彬 杨煜 +3 位作者 叶波 孙益峰 郭旭峰 李志刚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44-849,共6页
目的:比较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食管癌根治术与胸腹腔镜联合辅助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1月至2016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收治的116例行微创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目的:比较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食管癌根治术与胸腹腔镜联合辅助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1月至2016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收治的116例行微创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116例患者中,58例患者行胸腹腔镜联合辅助食管癌根治术,设为胸腹腔镜联合组;58例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食管癌根治术,设为机器人组。所有患者采用右胸部左颈部腹正中三切口手术入路,并行胸部腹部二野淋巴结清扫术,经辅助切口完成消化道重建。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情况。(2)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生存及肿瘤复发、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3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1)手术及术后情况: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患者。胸腹腔镜联合组患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总住院时间分别为(2.8±2.2)枚、13 d(9~131 d),机器人组分别为(4.8±3.7)枚、11 d(7~81 d),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80,Z=2.361, P〈0.05)。胸腹腔镜联合组患者总手术时间、术后总体并发症、吻合口瘘、喉返神经损伤、胸腔积液、肺部感染、呼吸衰竭、乳糜胸、心律不齐、气管食管瘘分别为(276±61)min,24、15、7、6、5、4、2、1、0例,机器人组分别为(261±50)min,21、8、10、4、2、2、1、1、1例,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96,χ^2=0.327,2.657,0.620,0.438,1.368,0.703,0.342,1.009,P〉0.05)。部分患者术后同时发生多种并发症。吻合口瘘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癌 根治术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 胸腔镜检查 腹腔镜检查
原文传递
血清鳞癌相关抗原、糖类抗原125表达与宫颈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 被引量:33
8
作者 王金华 郑秀 +2 位作者 陈丽红 林莉 黄妍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546-1548,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血清鳞癌相关抗原(SCC-Ag)及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38例Ⅰ~Ⅳ期宫颈鳞癌患者的血清SCC-Ag及CA125水平,并对207例手术患者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析,探讨SCC-Ag及CA125表达水...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血清鳞癌相关抗原(SCC-Ag)及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38例Ⅰ~Ⅳ期宫颈鳞癌患者的血清SCC-Ag及CA125水平,并对207例手术患者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析,探讨SCC-Ag及CA125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分期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338例宫颈鳞癌患者中随着临床分期进展,SCC-Ag水平明显升高(P〈0.05),对207例手术患者中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析,发现SCC-Ag随着肿瘤体积的增大(P〈0.05)、淋巴结转移(P〈0.05)和肌层受侵深度的增加(P〈0.05),血清SCC-Ag值逐步升高,术后SCC-Ag水平明显下降(P〈0.05),且SCC-Ag在髂总淋巴结转移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仅盆腔淋巴结组。而CA125与宫颈鳞状细胞癌临床进展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清SCC-Ag可作为临床判断宫颈鳞癌分期及临床病理特征的重要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鳞状细胞癌 鳞癌相关抗原 糖类抗原125
原文传递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for superficial esophageal neoplasms 被引量:32
9
作者 Satoshi Ono Mitsuhiro Fujishiro Kazuhiko Koike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CAS 2012年第5期162-166,共5页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 is currently accepted as the major treatment modality for superficial neoplasms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including the esophagus.An important advantage of ESD is its effectiv...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 is currently accepted as the major treatment modality for superficial neoplasms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including the esophagus.An important advantage of ESD is its effectiveness in resecting lesions regardless of their size and severity of fibrosis.Based on excellent outcomes for esophageal neoplasms with a small likelihood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the number of ESD candidates has increased.On the other hand,ESD still requires highly skilled endoscopists due to technical difficulties.To avoid unnecessary complications including perforation and postoperative stricture,the indications for ESD require careful consideration and a full understanding of this modality.This article,in the highlight topic series,provides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the indication,procedure,outcome,complications and their prevention in ESD of superficial esophageal neoplas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ications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ophageal NEOPLASM INDICATION Outcom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下载PDF
食管鳞癌中Ezrin和CD44-v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6
10
作者 柴立勋 孙克林 +2 位作者 郭黎平 张宏图 陆士新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85-688,共4页
目的探讨ezrin和CD44-v6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病理学分级等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进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检测71例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标本及癌旁正常上皮中ezrin和CC44-v6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 目的探讨ezrin和CD44-v6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病理学分级等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进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检测71例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标本及癌旁正常上皮中ezrin和CC44-v6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1例癌旁正常上皮中,ezrin表达阳性33例,CD44-v15表达阳性18例;71例食管鳞癌组织中,ezrin表达阳性64例,CD44-v6表达阳性58例。Ezrin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有淋巴结转移组ezrin强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CD44-v6的表达与肿瘤组织的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在淋巴结转移组CD44-v6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CD44-v6阳性表达组的ezrin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CD44-v6阴性表达组(P<0.05)。Ezrin与CD44-v6同时表达的48例患者中,淋巴结转移率高达60.0%,而ezrin与CD44-v6同时不表达的6例患者中,均无淋巴结转移。结论联合检测ezrin和CD44-v6的表达有助于综合判断食管鳞癌的恶性程度和转移潜能,ezrin有望成为判断肿瘤预后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癌 EZRIN CD44-V6 组织芯片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HE4、CA125、CA72-4、CA153、CA19-9、CYFRA21-1、TSH在妇科肿瘤诊断中的评价 被引量:30
11
作者 罗兵 董秋萍 +3 位作者 李涛 徐元宏 熊自忠 肖春红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人附睾蛋白4(HE4)、癌症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9-9(CA19-9)、细胞角蛋白21-1(CYFRA21-1)、促甲状腺激素(TSH)及联合检测在妇科肿瘤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14例妇科肿瘤患者... 目的探讨人附睾蛋白4(HE4)、癌症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9-9(CA19-9)、细胞角蛋白21-1(CYFRA21-1)、促甲状腺激素(TSH)及联合检测在妇科肿瘤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14例妇科肿瘤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者,ELISA法检测血清中HE4的表达,罗氏电化学发光方法检测血清中CA125、CA72-4、CA153、CA19-9、CYFRA21-1及TSH水平。结果腺癌中的HE4、CA125、CYFRA21-1、鳞癌中的HE4以及炎症反应中CA125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5);腺癌中CA125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平滑肌瘤、其他肿瘤和鳞癌(P<0.05);良、恶性肿瘤中HE4和CA125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5);恶性肿瘤中CYFRA21-1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良性疾病和正常对照,CY-FRA21-1在腺癌和炎症反应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125、CYFRA21-1有助于妇科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联合检测有助于妇科肿瘤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附睾蛋白4 鳞癌 腺癌 平滑肌瘤 炎症反应 妇科肿瘤
下载PDF
皮肤鳞状细胞癌300例临床及病理回顾分析 被引量:27
12
作者 董慧婷 张永红 +2 位作者 杨蕾 孙杨 李彦锋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75-277,共3页
目的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SCC)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00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的皮肤SCC首发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该院10年共确诊皮肤SCC300例,男女比例约为1.86∶1。50岁及以上者223... 目的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SCC)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00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的皮肤SCC首发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该院10年共确诊皮肤SCC300例,男女比例约为1.86∶1。50岁及以上者223例(74.33%),暴露部位170例(56.67%)。临床诊断正确者52例(17.33%);诊断为恶性肿瘤、肿物待查和非肿瘤者分别为179例(59.67%)、45例(15.00%)和24例(8.00%)。300例SCC中病理学分级为高分化(Ⅰ级者)173例(57.67%)、高中分化(Ⅰ~Ⅱ级)39例(13.00%)、中分化(Ⅱ级)54例(18.00%)、中低分化(Ⅱ~Ⅲ级)19例(6.33%)、低分化(Ⅲ级)15例(5.00%)。结论皮肤SCC在河南省及其毗邻地区是一种少见疾病。男性患者接近女性的两倍,好发于中老年人。暴露部位比非暴露部位多发,且好发于头面部及外阴生殖器部位。高中分化SCC较低分化者常见。支持日光照射和HPV感染是SCC致病原因的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 病理特征 性别分布 年龄分布 部位分布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3
作者 赵雷磊 张媛 +1 位作者 周金培 张惠斌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6-144,共9页
研究发现非小细胞肺癌形成与多种致癌突变密切相关,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重排以及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扩增等。本文从腺癌和鳞状细胞癌两个亚型的靶向治疗药物入手,分别介绍了非小细胞肺癌潜在的... 研究发现非小细胞肺癌形成与多种致癌突变密切相关,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重排以及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扩增等。本文从腺癌和鳞状细胞癌两个亚型的靶向治疗药物入手,分别介绍了非小细胞肺癌潜在的靶点及小分子抑制剂,包括EGFR抑制剂、ALK抑制剂、KRAS抑制剂、c-MET抑制剂、FGFR1抑制剂、PI3K抑制剂、BRAF抑制剂、ERBB2抑制剂以及DDR2抑制剂,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用药和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药物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腺癌 鳞状细胞癌 致癌突变 小分子抑制剂 靶向药物
下载PDF
食管鳞癌的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被引量:28
14
作者 司富春 岳静宇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944-1947,共4页
目的用聚类分析法探讨食管鳞癌的中医证候规律。方法采用临床调查表的方法,记录80例食管鳞癌患者的一般信息、主诉和四诊信息,建立80例患者的个人基本信息和中医证候信息条目数据库,并对其中医症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纳入统计分析... 目的用聚类分析法探讨食管鳞癌的中医证候规律。方法采用临床调查表的方法,记录80例食管鳞癌患者的一般信息、主诉和四诊信息,建立80例患者的个人基本信息和中医证候信息条目数据库,并对其中医症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纳入统计分析的食管鳞癌中医症状为74个,出现频率较多的是吞咽固体食物困难、面色萎黄、食欲减退、胸膈闷胀、薄白苔、脉滑、弦等。聚类分析得出痰气交阻证、气虚阳微证、津亏热结证、瘀血内结证4类证候。结论聚类分析可帮助进行食管鳞癌中医证候分类及初步确定证候诊断要点,为中医辨证论治食管鳞癌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鳞癌 证候 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食管癌变过程中肿瘤相关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27
15
作者 王立东 任景丽 +15 位作者 宋昕 申秋 郭涛 杜娴娟 李吉林 范宗民 秦豫培 郭军辉 樊慧 冯常炜 张延瑞 刘宾 李江曼 常志伟 常扶保 周福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观察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居民正常食管、癌前病变和癌组织中肿瘤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该地区居民食管癌变多阶段演进的分子基础。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来自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居民的正常食管(1400例)、癌前病变(基底细胞... 目的:观察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居民正常食管、癌前病变和癌组织中肿瘤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该地区居民食管癌变多阶段演进的分子基础。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来自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居民的正常食管(1400例)、癌前病变(基底细胞过度增生1679例,不典型增生826例,原位癌380例)和癌组织(鳞状细胞癌2788例)中65种肿瘤相关蛋白进行检测,对阳性表达频率及其与病变进展关系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随病变程度加重,P53、Rb、RARβ、TGF-β1、Survivin、Bcl-2、C-myc、MDM2、Id-1、NF-kβp50、polβ、P40、EGFR、sPLA2-Ⅱ A等14种蛋白表达升高,而P62、Koc、CyclinB1、IMP1、P21WAF1、XPC、MGMT、P16等8种蛋白表达下降。结论:上述蛋白有可能成为高危人群预警和早期发现的一组重要候选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蛋白表达 癌前病变 河南
下载PDF
应用IMAC3蛋白芯片分析食管鳞癌患者血清蛋白质谱的变化 被引量:20
16
作者 刘茶珍 朱佩云 +5 位作者 施民新 刘继斌 廖萍 项翠琴 张一心 王文静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2-278,共7页
背景与目的:血清蛋白指纹图谱技术有助于筛选与食管上皮癌变相关的分子变化。本研究通过比较食管鳞癌患者与正常对照血清蛋白表达谱的差异,筛选食管鳞癌相关血清蛋白标志物并建立诊断模型,同时探讨其在食管鳞癌血清学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背景与目的:血清蛋白指纹图谱技术有助于筛选与食管上皮癌变相关的分子变化。本研究通过比较食管鳞癌患者与正常对照血清蛋白表达谱的差异,筛选食管鳞癌相关血清蛋白标志物并建立诊断模型,同时探讨其在食管鳞癌血清学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68例食管鳞癌患者和44例正常对照的血清,其中建模型组90例(55例为食管鳞癌,35例为正常对照),盲法筛选组22例(13例为食管鳞癌,9例为正常对照)。采用固定金属亲和表面(immobilized metalaffinity capture,IMAC3)芯片,经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urface 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ry,SELDI-TOF-MS)测定得到蛋白质谱,通过Biomarker Wizard软件比较两组人群的血清蛋白质谱的差异,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决策树模型并进行盲法验证。结果:在质荷比(m/z)1.5~20ku范围内,共检测到78个有效蛋白峰,其中25个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建模型组的蛋白质谱数据,通过1000次随机抽样,得到1000个决策树。结合3倍交叉证实方法,构建了"食管鳞癌-正常对照"分组诊断的20个决策树模型。用这20个决策树来对22个盲法筛选样本进行归类预测,预测正确的样本为18个,盲法验证的灵敏度为92.31%,特异度为66.67%。结论:应用SELDI-TOF-MS技术可以筛选出食管鳞癌相关的血清蛋白标志,建立的决策树模型可以对食管鳞癌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 血清 肿瘤标志物 SELDI-TOF-MS 蛋白质组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在晚期肺鳞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6
17
作者 邢镨元 郝学志 +2 位作者 胡兴胜 王燕 李峻岭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70-674,共5页
背景与目的肺鳞癌是非小细胞肺癌常见的病理类型,晚期肺鳞癌是一种无法治愈的恶性肿瘤。抗血管生成药物与传统化疗联合能够为患者带来生存改善。本研究分析了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 背景与目的肺鳞癌是非小细胞肺癌常见的病理类型,晚期肺鳞癌是一种无法治愈的恶性肿瘤。抗血管生成药物与传统化疗联合能够为患者带来生存改善。本研究分析了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2011年11月-2015年5月采用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传统化疗方案治疗的15例晚期肺鳞癌患者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及无进展生存时间。结果 14例可评估患者中疗效评价最佳即为部分缓解5例(35.7%)、疾病稳定7例(50.0%)、疾病进展2例(14.3%),客观缓解率为35.7%,疾病控制率为85.7%,中位无进展生存为9.3个月。全组患者治疗耐受良好,3度不良反应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2/15,13.3%)和呕吐(1/15,6.7%),其余不良事件均为1度/2度。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鳞癌可取得较好的客观疗效并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鳞状细胞癌 抗血管生成药物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化疗
下载PDF
宫颈鳞癌组织中转移抑制基因KAI1/CD8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1
18
作者 熊樱 梁立治 +2 位作者 颜笑健 袁颂华 魏梅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0-115,共6页
背景与目的:转移抑制基因KAI1/CD82在多种肿瘤的浸润、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该基因与宫颈癌的关系的研究仍很不充分,因此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宫颈鳞癌中KAI1基因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Labelled stre... 背景与目的:转移抑制基因KAI1/CD82在多种肿瘤的浸润、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该基因与宫颈癌的关系的研究仍很不充分,因此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宫颈鳞癌中KAI1基因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Labelled streptovidin biotin staining)法检测99例宫颈鳞癌、2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穴CIN雪Ⅱ~Ⅲ级和18例正常宫颈组织中KAI1/CD82基因的表达,对检测结果与宫颈鳞癌各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宫颈鳞癌中KAI1阴性、弱、中、强表达依次为52.5%穴52/99雪、16.2%穴16/99雪、15.2%穴15/99雪、16.2%穴16/99雪,与正常宫颈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相比,KAI1在宫颈鳞癌的表达存在显著下调(P=0.000)。宫颈鳞癌中KAI1表达与FIGO分期、年龄、盆腔淋巴结转移、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宫颈肌层浸润深度、血清鳞癌抗原水平、宫颈肿瘤大小、大体类型均无相关(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显示KAI1表达与宫颈鳞癌的预后无相关(P>0.05)。结论:KAI1基因在宫颈鳞癌中表达下调,但与宫颈鳞癌临床分期等一系列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均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鳞状细胞癌 KAI1 免疫组化
下载PDF
HPV16型-E6、E7在食管鳞癌组织与非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1
19
作者 许春雷 千新来 +2 位作者 周小山 赵清正 李艳春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5-168,共4页
背景与目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特别是HPV16型与多种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分析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型E6、E7在食管正常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和癌组织中的表达,以探讨HPV1... 背景与目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特别是HPV16型与多种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分析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型E6、E7在食管正常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和癌组织中的表达,以探讨HPV16型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PicTureTM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70例食管癌切除标本上、下切缘的正常粘膜上皮组织、43例不典型增生组织以及18例癌组织中的HPV16型E6、E7蛋白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E6蛋白阳性率在正常食管粘膜上皮组织中为59.3%,在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中为88.4%,在癌组织中为83.3%;E7蛋白在上述3种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2.1%、90.7%和88.9%。与正常食管粘膜上皮相比,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和癌组织中E6、E7蛋白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HPV16型E6、E7蛋白在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同时表达即同步率为25.7%,而在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和癌组织中二者同步率分别为88.3%和83.3%。结论:HPV16型E6、E7蛋白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二者协同作用可能是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 E6 E7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皮肤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856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4
20
作者 刘梅 朱红 +1 位作者 尹新江 何春涤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99-1101,共3页
目的总结皮肤基底细胞癌和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病特点,为进一步提高皮肤恶性肿瘤的临床诊疗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皮肤科自1980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856例皮肤基底细胞癌和皮肤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494例皮肤基... 目的总结皮肤基底细胞癌和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病特点,为进一步提高皮肤恶性肿瘤的临床诊疗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皮肤科自1980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856例皮肤基底细胞癌和皮肤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494例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中,男260例,女234例;平均(60.88±21.32)岁,≥50岁者占83.00%;肿瘤个数为1个者420例(85.02%);发病部位位于光暴露部位的肿瘤数为543个(91.57%)。362例皮肤鳞癌患者中,男217例,女145例;平均(62.96±27.86)岁,≥50岁者占87.85%;肿瘤个数为1个者340例(93.92%);发病部位位于光暴露部位的肿瘤个数为365个(94.07%)。结论皮肤基底细胞癌和皮肤鳞状细胞癌是最常见的非黑素性皮肤恶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恶性肿瘤 基底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 统计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