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7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acterial infections in cirrhosis: A critical review and practical guidance 被引量:27
1
作者 Chalermrat Bunchorntavakul Naichaya Chamroonkul Disaya Chavalitdhamrong 《World Journal of Hepatology》 CAS 2016年第6期307-321,共15页
Bacterial infection is common and accounts for majo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cirrhosis.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are immunocompromised and increased susceptibility to develop spontaneous bacterial infections, hospit... Bacterial infection is common and accounts for majo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cirrhosis.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are immunocompromised and increased susceptibility to develop spontaneous bacterial infections, 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s, and a variety of infections from uncommon pathogens. Once infection develops, the excessive response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on a pre-existing hemodynamic dysfunction in cirrhosis further predispose the development of serious complications such as shock,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renal failure, and death. 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 and bacteremia are common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irrhosis, and are important prognostic landmarks in the natural history of cirrhosis. Notably,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s from resistant bacteria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healthcare-associated settings. Serum biomarkers such as procalcitonin may help to improve the diagnosis of bacterial infection. Preventive measures(e.g., avoidance, antibiotic prophylaxis, and vaccination), early recognition, and proper management are required in order to minimiz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f infections in cirrh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teria Infection SEPSIS BACTEREMIA Liver CIRRHOSIS VACCINATION spontaneous peritonitis Immune DYSFUNCTION
下载PDF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对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8
2
作者 丁道献 朱贤勇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5期549-551,共3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对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SBP)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乙肝后肝硬化SBP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予以保肝利尿、降血氨、降低门脉压、抗感染、补充白蛋白和营...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对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SBP)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乙肝后肝硬化SBP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予以保肝利尿、降血氨、降低门脉压、抗感染、补充白蛋白和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2.0 g/次,2次/d,连用2周。对照组患者除不使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余治疗同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DAO和D-Lac水平的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血清DAO和D-Lac水平均较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73.53%)(χ2=5.31,P<0.05)。结论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辅助治疗肝硬化SBP患者具有较好疗效,具有良好肠黏膜屏障保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 肠黏膜屏障
原文传递
Pathogen profile and drug resistance analysis of spontaneous peritonitis in cirrhotic patients 被引量:16
3
作者 Yong-Tao Li Cheng-Bo Yu +2 位作者 Jian-Rong Huang Zheng-Ji Qin Lan-Juan L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5年第36期10409-10417,共9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micro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rug resistance in liver cirrhosis patients with spontaneous peritonitis.METHODS: We analyzed the data of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and abdominal infecti... AIM: To investigate the micro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rug resistance in liver cirrhosis patients with spontaneous peritonitis.METHODS: We analyzed the data of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and abdominal infection at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between January 2011 and December 2013. Pathogens present in the ascites were identified,and their sensitivity to various antibiotics was determined. RESULTS: We isolated 306 pathogenic bacteria from 288 cases: In 178 cases,the infection was caused by gram-negative strains(58.2%); in 85 cases,grampositive strains(27.8%); in 9 cases,fungi(2.9%); and in 16 cases,more than one pathogen. The main pathogens were Escherichia coli(E. coli)(24.2%),Klebsiella pneumoniae(18.9%),Enterococcus spp.(11.1%),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7.5%). Of the 306 isolated pathogens,99 caused nosocomial infections and 207 caused community-acquired andother infections. The E. coli and K. pneumoniae strains produced more 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 in case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than non-nosocomial infections(62.5% vs 38%,P < 0.013; 36.8% vs 12.8%,P < 0.034,respectively). The sensitivity to individual antibiotics differed between nosocomial and non-nosocomial infections: Piperacillin/tazobactam was significantly more effective against non-nosocomial E. coli infections(4% vs 20.8%,P < 0.021). Nitrofurantoin had stronger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Enterococcus species causing non-nosocomial infections(36.4% vs 86.3%,P < 0.009).CONCLUSION: The majority of pathogens that cause abdominal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are gram-negative,and drug resistanc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nosocomial infections than in non-nosocomial infe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ER CIRRHOSIS spontaneous peritonitis DRUG sensi
下载PDF
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病原菌及PGE2、D-二聚体、NGAL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15
4
作者 周艳兰 宋志韬 +2 位作者 龚晶 杨帅龙 周彪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3076-3079,共4页
目的探究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病原分布及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D-二聚体、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对其诊断效能评价。方法选择华中科技大学... 目的探究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病原分布及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D-二聚体、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对其诊断效能评价。方法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消化科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SBP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SBP组,选择同期医院收治的肝硬化无SBP患者60例作为对照,纳入非SBP组。对SBP组患者腹水病原培养结果进行调查。比较两组PGE2、D-二聚体及NGAL水平。结果80例肝硬化合并SBP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33株,检出率41.25%。革兰阴性菌占57.58%,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各菌株中检出较多;SBP组血浆中PGE2浓度低于非SBP组,D-二聚体、NGAL浓度高于非SB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分析结果表明,血浆PGE2、D-二聚体及NGAL水平对于肝硬化患者发生SBP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其Cut-off值分别为36.88、1.12、26.34。结论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感染病原以革兰阴性菌为主,PGE2、D-二聚体、NGAL对其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自发性腹膜炎 病原分布 前列腺素E2 D-二聚体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原文传递
益生菌预防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的疗效 被引量:13
5
作者 周红宇 周国华 +1 位作者 陈叶青 颜君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1年第4期292-294,共3页
目的探讨预防肝硬化腹水并自发性膜腹炎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肝硬化腹水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共43例,随机分为益生菌组15例,抗生素组15例,对照组13例。三组患者住院后均给予抗感染、护肝、利尿、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10~14 d。此后,益生... 目的探讨预防肝硬化腹水并自发性膜腹炎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肝硬化腹水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共43例,随机分为益生菌组15例,抗生素组15例,对照组13例。三组患者住院后均给予抗感染、护肝、利尿、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10~14 d。此后,益生菌组给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0.63 g/d,6个月;抗生素组给予诺氟沙星胶囊200 mg,口服,每日1次;对照组未做特殊处理。三组均于用药内6个月进行定期复查,评价其有效率、自发性腹膜炎再发率及小肠细菌过生长情况。结果 (1)疗效:6个月内益生菌组总有效率为86.7%,再生率为13.3%,抗生素组有效率为93.3%,再发率为6.7%;对照组自发性腹膜炎再发率为46.2%。益生菌组与抗生素组的总有效率、再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小肠细菌过生长情况:治疗前后对照组阳性率无变化,益生菌组及抗生素组阳性率显著下降(P〈0.05),益生菌组与抗生素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生菌组下降率与抗生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及抗生素在预防和治疗自发性腹膜炎方面均有良好疗效,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自发性腹膜炎 小肠细菌过生长 益生菌
下载PDF
慢性肝病合并腹腔感染40例临床及药敏实验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娟 郭雁宾 +2 位作者 牛爱秋 宋艳华 孙桂珍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02-304,共3页
研究慢性肝病合并自发性腹膜炎临床诊断标准、致病菌分布及抗生素耐药情况 ;选择细菌培养阳性、诊断确切的 4 0例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和抗生素耐药性分析 ;①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均呈不典型表现 ,诊断应综合分析... 研究慢性肝病合并自发性腹膜炎临床诊断标准、致病菌分布及抗生素耐药情况 ;选择细菌培养阳性、诊断确切的 4 0例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和抗生素耐药性分析 ;①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均呈不典型表现 ,诊断应综合分析。②由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所致者分别占 17 5 %和 82 5 % ,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分别占 4 7 5 %和 5 2 5 % ,优势菌为大肠杆菌 ,占 35 %。③常用抗生素对常见细菌尚无耐药性的有利福平、头孢氨噻肟、头孢三嗪、头孢拉定、氨曲南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和氧哌嗪青霉素的耐药性明显增加达 30 %~ 4 7 5 % ;但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应用可以使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提高近一倍。④自发性腹膜炎中可能存在MRSA和MRSE ,对去甲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大部分葡萄球菌对第一代头孢菌素、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仍敏感。应严密观察抗菌素的耐药性变化 ,合理使用抗生素 ,非MRSA、MRSE不应滥用万古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敏实验 慢性肝病 自发性腹膜炎 耐药菌 合并症 诊断标准
下载PDF
乙肝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PCT和HBP与IL-7表达水平 被引量:11
7
作者 胡艳艳 叶晓云 俞巧燕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4-187,共4页
目的探究乙肝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腹水降钙素原(PCT),肝素结合蛋白(HBP),白细胞介素-7(IL-7)表达水平对肝功能,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浙江金华广福肿瘤医院2017年1月一2019年7月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12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合... 目的探究乙肝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腹水降钙素原(PCT),肝素结合蛋白(HBP),白细胞介素-7(IL-7)表达水平对肝功能,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浙江金华广福肿瘤医院2017年1月一2019年7月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12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48例为研究组,单纯腹水患者7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腹水PCT、HBP、IL-7水平,并分析研究组患者腹水PCT、HBP、IL-7不同表达水平与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肠道屏障功能[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ET),D-乳酸(D-Lac)]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腹水PCT、HBP水平分别为(1.04±0.28)ng/ml,(90.26±21.47)ng/ml均高于对照组,IL-7(788,43±176.52)pg/ml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腹水PCT HBP水平与肝功能指标ALT、AST呈正相关,与ALB呈负相关,IL-7水平与ALT,AST呈负相关,与ALB呈正相关(均P<0.05);腹水PCT,HBP水平与肠道屏障功能指标DAO、ET,D-Lac呈正相关,IL-7水平与DAO、ET、D-Lac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腹水PCT、HBP、IL-7与肝功能,肠道屏障功能密切相关,有助于临床及时确诊﹐为判断病情提供有效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肝硬化 自发性腹膜炎 降钙素原 肝素结合蛋白 白细胞介素-7
原文传递
失代偿期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红玲 瞿婷婷 李世波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3252-3254,共3页
目的了解失代偿期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研究数据。方法对147例失代偿期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腹水标本进行病原菌检测和药敏试验,并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治疗后评价... 目的了解失代偿期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研究数据。方法对147例失代偿期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腹水标本进行病原菌检测和药敏试验,并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治疗后评价治疗效果;采用SPSS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腹水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16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14株占70.81%,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33株占20.49%,以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为主,真菌14株占8.70%,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为0,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治疗后,显效41例、好转51例、无效5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2.59%。结论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不明显,进展快、预后差、病死率高,其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对于失代偿期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治疗,应进行腹水标本的采集和病原菌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敏感抗菌药物,有利于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代偿期肝硬化腹水 自发性腹膜炎 药敏试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乳果糖联合金双歧对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肠道微生态及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田翀 田泽敏 廖世平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1193-1198,共6页
目的探讨乳果糖联合金双歧对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SBP)患者肠道微生态及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医院收治的60例肝硬化合并SBP患者,采用信封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3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治疗,联合组在... 目的探讨乳果糖联合金双歧对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SBP)患者肠道微生态及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医院收治的60例肝硬化合并SBP患者,采用信封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3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乳果糖联合金双歧治疗。采集两组患者粪便样本,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检测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并应用定量PCR技术检测肠道优势菌群相对量;采用口服糖分子探针乳果糖(LAC)、甘露醇(MAN)法评估治疗前后两组黏膜屏障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多样性(Shannon)指数和丰富度(Chao)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Shannon和Chao指数均高于常规组(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Shannon指数、Chao指数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而常规组无变化(均P>0.05)。治疗前2组乳杆菌、双歧杆菌、肠杆菌相对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双歧杆菌相对数量高于常规组(P<0.05),肠杆菌相对数量低于常规组(P<0.05),乳杆菌相对数量无变化(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联合组双歧杆菌相对数量增加(P<0.05),肠杆菌减少(P<0.05),乳杆菌无变化(P>0.05);治疗前后常规组肠道优势菌群数量均无变化(均P>0.05)。治疗前两组LAC、MAN排泄率及LAC/MA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LAC排泄率、LAC/MAN均低于常规组(均P<0.05),MAN排泄率高于常规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LAC排泄率、LAC/MAN均降低(均P<0.05),联合组MAN排泄率升高(P<0.05),常规组MAN排泄率无变化(P>0.05)。两组临床疗效等级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乳果糖联合金双歧辅助治疗肝硬化合并SBP,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改善黏膜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果糖 金双歧 肝硬化 自发性腹膜炎 肠道微生态 肠黏膜屏障功能
原文传递
肝硬化病人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情况与肝功能、自发性腹膜炎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0
作者 宋洁 张慧敏 王佳林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病人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肝功能和、自发性腹膜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01~2017-10期间我院收治的106例肝硬化病人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为此期间在我院进行体检人员106例。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乳果糖氢呼气试验,对小... 目的:探讨肝硬化病人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肝功能和、自发性腹膜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01~2017-10期间我院收治的106例肝硬化病人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为此期间在我院进行体检人员106例。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乳果糖氢呼气试验,对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进行检测;并检测受试者肝功能,包括总胆汁酸(TBA)、白蛋白(ALB)、血清胆固醇(CHO);根据自发性腹膜炎诊断标准对每位受试者进行诊断。通过ROC曲线曲线下面积分析肝硬化病人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肝功能、自发性腹膜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检出小肠细菌过度生长63例(59.43%),对照组仅检出2例(1.89%);研究组检出自发性腹膜炎43例(40.57%),对照组未检出自发性腹膜炎;研究组平均TBA为10.6±1.8μmol/L,平均ALB为34.6±3.9g/L,平均CHO为1.9±1.6mmol/L。研究组小肠过度生长阳性与肝功能减低、自发性腹膜炎阳性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对照组过度生长阳性与肝功能减低、自发性腹膜炎阳性均呈无相关性。结论:肝硬化病人小肠过度生长阳性与肝功能减低、自发性腹膜炎阳性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肝功能 自发性腹膜炎 ROC曲线
下载PDF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治疗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金强 李春达 +3 位作者 李富强 陆利明 方斌 金智华 《中华全科医学》 2021年第7期1131-1134,共4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spontaneous peritonitis,SBP)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选择2011年1月—2019年12月在绍兴市中心医院接受诊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20例,按是否并发自发性腹膜炎将其分为并发组和...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spontaneous peritonitis,SBP)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选择2011年1月—2019年12月在绍兴市中心医院接受诊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20例,按是否并发自发性腹膜炎将其分为并发组和未并发组,各60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并发组分为哌拉西林舒巴坦组和头孢曲松组,各30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消化道出血、SBP既往史、Child-Pugh改良分级评分(Child-Turcotte Pugh score)、总胆红素水平、血钠水平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有一定影响(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消化道出血、Child-Pugh改良分级评分、总胆红素水平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独立危险因素(OR=0.191、0.259、0.922,均P<0.05)。治疗后,哌拉西林舒巴坦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头孢曲松组(P<0.05);2组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哌拉西林舒巴坦组均明显低于头孢曲松组(均P<0.05)。结论消化道出血、Child-Pugh高分级、高总胆红素水平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失代偿期 自发性腹膜炎 哌拉西林舒巴坦
原文传递
乳果糖联合微生态制剂对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肠道菌群、肠黏膜屏障功能和肝功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磊熙 刘晨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期145-148,共4页
目的分析乳果糖联合微生态制剂对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肠道菌群、肠黏膜屏障功能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34例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入... 目的分析乳果糖联合微生态制剂对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肠道菌群、肠黏膜屏障功能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34例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保肝、营养支持、抗感染等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乳果糖和微生态制剂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均持续21 d。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肠黏膜屏障功能和肝功能,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21 d后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含量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均P<0.05),白念珠菌属含量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含量未见显著变化(P<0.05)。两组患者停药后3 d乳果糖排泄率、乳果糖/甘露醇排泄率比值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患者停药后3 d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21 d后,两组患者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AST、AL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乳果糖联合微生态制剂能够有效调节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肠道菌群,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和肝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果糖 微生态制剂 肝硬化 自发性腹膜炎 肠道菌群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的变化对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京京 苏云娟 +2 位作者 曹颖 王琦 谢雯 《中国医药》 2021年第8期1204-1208,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变化对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90 d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01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 目的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变化对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90 d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01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90 d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67例)和存活组(134例)。比较2组的性别、年龄、既往病史、入院当天或次日清晨实验室检查指标水平、NLR差值水平及肝硬化相关失代偿期并发症情况。根据患者入院1周后血清NLR水平及入院当天或次日清晨NLR水平计算NLR差值。分析患者90 d死亡的危险因素,评价NLR差值单独与联合其他危险因素对患者90 d死亡的预测能力。计算NLR差值最佳截断值,根据NLR差值最佳截断值分组,比较不同NLR差值组患者的90 d病死率。结果死亡组年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LR差值、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以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40 U/L、脓毒血症、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HRS)、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比例均高于存活组(均P <0.05)。2组其他基线临床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差值、AST> 40 U/L、MELD评分、HRS均为预测患者9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95%置信区间)分别为1.026 (1.008~1.045)、1.792(1.039~3.090)、1.077(1.032~1.123)、5.767(3.189~10.430),均P <0.05]。NLR差值+HRS预测患者90 d死亡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91,然后是NLR差值+AST> 40 U/L和NLR差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0、0.831。NLR差值的最佳截断值为1.32,201例患者中NLR差值≥1.32有114例(高NLR差值组),NLR差值<1.32有87例(低NLR差值组),高NLR差值组90 d肝病相关病死率高于低NLR差值组[50.9%(58/114)比10.3%(9/87)](P <0.001)。结论 NLR差值可用于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死亡风险,NLR差值联合HRS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代偿期肝硬化 自发性腹膜炎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死亡率
下载PDF
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96例临床诊治探讨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天洪 陈婧 万雪梅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436-440,共5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诱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对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诱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及预后进行总结。结果:96例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诱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对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诱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及预后进行总结。结果:96例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中,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81例(84.3%),腹部压痛68例(70.8%),肠鸣音减弱63例(65.6%),反跳痛44例(45.8%),发热47例(49%),尿量减少46例(47.9%);血液检查:白细胞升高者44例(45.8%),降钙素原>0.5 ng/mL者92例(95.8%),血培养阳性者5例(5.2%);腹水检查:腹水白细胞≥500×106/L者79例(82.3%),PMN≥250×106/L者84例(87.5%),腹水培养阳性者36例(37.5%),腹水粘蛋白阳性者62例(64.6%),腹水白蛋白<10 g/L者57例(59.4%)。自发性腹膜炎腹水培养结果:其中36例腹水培养阳性,阳性率为37.5%。总体有效率为80.2%,血总胆红素<51μmol/L治疗有效率大于血总胆红素≥51μmol/L者(P <0.05);血钠≥135 mmol/L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135 mmol/L者;无并发症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有并发症者(P <0.05),其预后与血总胆红素高低、血钠水平、并发症有显著差异(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部分临床症状不典型,尽早行腹腔穿刺明确病情,尽早合理应用抗生素,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自发性腹膜炎 临床特点
下载PDF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辅助护肝药物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7
15
作者 林任萍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21期95-97,101,共4页
目的分析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辅助护肝药物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 目的分析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辅助护肝药物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保肝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及治疗结束半年后随访的自发性腹膜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高热、腹部压痛及反跳痛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比值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半年后随访,观察组患者的自发性腹膜炎复发率(22.0%)显著低于对照组(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辅助护肝药物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从而降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 护肝药物 肝硬化 自发性腹膜炎
下载PDF
替考拉宁治疗肝硬化患者肠球菌属感染致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龙琪 钟剑锋 +1 位作者 张春 王伟洪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6089-6090,共2页
目的:调查替考拉宁治疗肝硬化患者肠球菌属感染致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1月医院收治的73例肝硬化肠球菌属感染致自发性腹膜炎患者临床资料,均应用国产替考拉... 目的:调查替考拉宁治疗肝硬化患者肠球菌属感染致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1月医院收治的73例肝硬化肠球菌属感染致自发性腹膜炎患者临床资料,均应用国产替考拉宁治疗,疗程7~14 d ,观察其临床、细菌学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73例肝硬化肠球菌属感染致自发性腹膜炎患者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腹胀、腹围增加、尿少等;经替考拉宁治疗后,治愈39例,治愈率53.4%,显效25例,显效率34.2%,有效8例,有效率11.0%,无效1例,无效率1.4%,总有效率98.6%;73例患者无1例出现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肝硬化肠球菌属感染致自发性腹膜炎时应用替考拉宁临床效果佳、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考拉宁 肠球菌属 肝硬化 自发性腹膜炎
原文传递
肝硬化腹水相关实验室检查:从指南到临床实践
17
作者 黄宇文 丁惠国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4期1985-1990,1995,共7页
腹水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早期选择合适的腹水检查指标是临床医生作出最合适的个体化诊疗决策的依据,也是提高肝硬化腹水诊疗效果的重要基础。基于2023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修订的《肝硬化腹水诊疗指南(... 腹水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早期选择合适的腹水检查指标是临床医生作出最合适的个体化诊疗决策的依据,也是提高肝硬化腹水诊疗效果的重要基础。基于2023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修订的《肝硬化腹水诊疗指南(2023年版)》对肝硬化腹水、自发性腹膜炎、急性肾损伤-肝肾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提出的推荐性意见,该文对腹水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详细解读,重点叙述了及时腹腔穿刺进行腹水细胞学分析、总蛋白及清蛋白(血清-腹水清蛋白梯度)测定、腹水细菌与真菌培养、肾功能(血清肌酐、估计肾小球滤过率等)实验室检查的重要临床意义,总结了近年来有关腹水检查主要的新技术,如微滴式数字PCR方法、宏基因组二代测序,以及肾损伤新的标志物,如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肾损伤分子1等在肝硬化腹水及相关并发症诊疗中的应用前景。在未来,简便的随机尿Na^(+)/K^(+)测定或联合新的生物标志物在腹水临床管理中的意义值得重视。在临床工作中,仍需要临床医生充分理解与应用该指南推荐的意见,从实际出发:一方面,选择合理的腹水检查指标,为最合适的个体化诊疗决策提供证据;另一方面,也需要临床医生探索及验证新的生物标志物,不断提高对肝硬化腹水的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腹水 自发性腹膜炎 急性肾损伤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中药治疗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临床疗效观察
18
作者 姜彦宇 吴百灵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160-163,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湿热水停型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一组是对照组,另一组是试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克肟治疗,试验组在西医...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湿热水停型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一组是对照组,另一组是试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克肟治疗,试验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方剂。对2组病人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相关症状的变化、实验室指标的改善和中医症状积分进行了观察和对比。结果:试验组有效率(90.00%)与对照组有效率(77.50%)相比,有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症状缓解所需时间更短(P<0.05);试验组各项实验室指标均好于对照组;前者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后者。结论:中药治疗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有显著疗效,与单纯使用西医治疗相比,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减轻患者的疼痛,缩短患者病程,应该得到很好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腹膜炎 中西医结合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卡维地洛联合益生菌预防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消化道出血和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研究
19
作者 刘芳 郑森元 冯娟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01-404,408,共5页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联合益生菌预防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消化道出血和自发性腹膜炎的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9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8例(50.0%)和研究组48例(50.0%),对...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联合益生菌预防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消化道出血和自发性腹膜炎的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9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8例(50.0%)和研究组48例(50.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普萘洛尔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卡维地洛+益生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肠黏膜屏障功能、炎症因子以及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两组患者随访2年无消化道出血事件生存率和无自发性腹膜炎事件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以及总胆红素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并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以上指标明显低于同一时间点的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以及D-乳酸菌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并且明显低于同一时间点的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以及白介素-6(IL-6)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并且明显低于同一时间点的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门静脉主干内径、门静脉最大血流速度以及门静脉平均流速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并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以上指标明显低于同一时间点的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随访2年无消化道出血事件生存率和无自发性腹膜炎事件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维地洛联合益生菌治疗能够显著降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自发性腹膜炎和消化道出血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维地洛 益生菌 乙型肝炎 肝硬化失代偿期 消化道出血 自发性腹膜炎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临床诊断模型的构建和应用
20
作者 魏红艳 王远珍 +3 位作者 常丽仙 木唤 刘春云 刘立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9期3718-3725,共8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和评价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择于2012年0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首次住院的153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是否合并自发性腹膜炎分为感染组和...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和评价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择于2012年0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首次住院的153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是否合并自发性腹膜炎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首先利用单因素和Lasso回归分析筛选变量,然后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发生自发性腹膜炎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最后利用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临床决策曲线(clinical 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临床影响曲线(clinical impact curve,CIC)对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评价。结果:纳入的153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有365例合并自发性腹膜炎为感染组,1173例未合并自发性腹膜炎为对照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感染组在饮酒、吸烟、CNLC分期、Child-Pugh分级、门静脉癌栓、腹水量、WBC、Hb、LYM、NE、TBil、GGT、AST、ALT、ALB、GLO、Cr、UA、AFP、CEA、PIVKA-Ⅱ、PCT、SAA、IL-6、CRP、IL-4、CD3、CD4、CD8等方面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这些变量纳入Lasso回归进行变量的筛选,筛选出的变量有6个,分别是Child-Pugh分级、门静脉癌栓、腹水量、WBC、ALB、CRP。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原发性肝癌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影响因素为Child-Pugh分级、门静脉癌栓、腹水量、WBC、CRP,利用这5个变量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后对预测模型进行评价,绘制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50,灵敏度为0.789,特异度为0.744,绘制的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基本吻合,平均绝对误差为0.01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影响因素为Child-Pugh分级、门静脉癌栓、腹水量、WBC、CRP,利用这五个变量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经评价发现这五个变量预测自发性腹膜炎的准确性较高,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自发性腹膜炎 影响因素 诊断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