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失眠患者易损脑区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一项基于激活似然估计法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张琴 侯勇哲 +1 位作者 张伟 王琳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8-93,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技术研究原发性失眠(primary insomnia,PI)患者较为一致的易损脑区,从而揭示PI脑损伤可能的神经机制。材料与方法检索2022年4月7日之... 目的探讨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技术研究原发性失眠(primary insomnia,PI)患者较为一致的易损脑区,从而揭示PI脑损伤可能的神经机制。材料与方法检索2022年4月7日之前采用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nogeneity,ReHo)及低频振幅/比率低频振幅/动态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fraction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dynamic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fALFF/dALFF)分析方法探讨PI患者脑功能改变的文献,按照严格的纳排标准,采用激活似然估计法(activation likelihood estimation,ALE)对既往研究中PI患者相对于健康对照组(healthy controls,HCs)自发神经活动异常的脑区进行整合分析。结果共纳入19篇文献20个研究(PI 706例,HCs 681例)。结合ReHo及ALFF/fALFF/dALFF数据元分析结果显示,PI患者相对于HCs左侧梭状回和海马旁回活动增加(体素分别为3640、928 mm3,P<0.05),并未发现活动减低的脑区。单独ALFF数据元分析结果显示,PI患者相对于HCs左侧梭状回活动增加(体素为1360 mm3,P<0.05),并未发现活动减低的脑区。单独ReHo数据元分析结果显示,PI患者相对于HCs并未出现任何活动增高或减低的脑区。结论本文通过ALE元分析发现PI患者较为一致的易损脑区为左侧梭状回和海马旁回,这有助于进一步从神经病理学的角度理解PI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原发性失眠 META分析 激活似然估计法 自发神经活动 易损脑区
下载PDF
伴中央颞区棘波儿童自限性癫痫的静息态自发脑活动改变:基于激活似然估计的Meta分析
2
作者 栾超 刘婷 +5 位作者 林慧霞 杨逸昊 栗菲 张芷菡 梁斌基 李其富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817-1826,共10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激活似然估计的Meta分析,探究中央颞区棘波儿童自限性癫痫患儿(self-limited epilepsy with centrotemporal spikes,SeLECTS)的局部脑区功能变化特点。方法:通过系统检索中文及外文数据库,检索自建库开始至2024年1月25... 目的:本研究通过激活似然估计的Meta分析,探究中央颞区棘波儿童自限性癫痫患儿(self-limited epilepsy with centrotemporal spikes,SeLECTS)的局部脑区功能变化特点。方法:通过系统检索中文及外文数据库,检索自建库开始至2024年1月25日伴中央颞区棘波自限性癫痫患儿自发脑活动改变的文献,运用基于体素的Meta分析,对SeLECTS患儿与健康对照组局部脑区功能变化相关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整合分析。利用元回归分析的方法计算Meta结果与人口学变量和临床信息的相关性。结果:全效应Meta分析发现右侧中央前回自发脑活动升高。局部一致性Meta分析并未发现自发脑区活动的升高和减低。单独低频振幅和低频振幅分数Meta分析发现自发脑活动增加脑区包括右侧中央后回、左侧脑岛、右侧前扣带回,自发脑活动减低脑区包括左侧颞中回、左侧楔前叶、左侧枕中回。Meta-回归分析表明,SeLECTS患儿右侧中央前回的自发活动与年龄呈正相关。结论:SeLECTS患儿多个区域的脑区自发脑活动出现了异常,其功能改变的脑区可以帮助更好的解释SeLECTS的发病机制,在此基础上未来为进一步探索SeLECTS的影像学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中央颞区棘波儿童自限性癫痫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META分析 激活似然估计法 自发的神经活动
下载PDF
深部经颅磁刺激对抑郁症患者大脑自发神经活动的影响
3
作者 许月航 赵天宇 +8 位作者 刘不凡 卢文婷 任若佳 林泉 靳娜 黄凡凡 刘快快 白美娜 王学义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4年第9期647-653,共7页
目的探讨深部经颅磁刺激(d TMS)对抑郁症患者大脑自发神经活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4年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门诊或住院治疗的17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组,选取2021年9月—2023年8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健康... 目的探讨深部经颅磁刺激(d TMS)对抑郁症患者大脑自发神经活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4年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门诊或住院治疗的17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组,选取2021年9月—2023年8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10名健康者为对照组。研究组使用dTMS刺激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频率为18 Hz,刺激强度为静息运动阈值的120%;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2周,共计10次。收集受试者一般资料。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及焦虑情况,并采集受试者头颅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rs-fMRI)图像。使用分数低频振幅(fALFF)评估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及研究组治疗前与对照组的大脑自发神经活动变化。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评估研究组治疗前后的大脑自发神经活动变化,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临床症状与脑区自发神经活动的相关性。结果最终纳入研究组16例,对照组10名。研究组治疗后的HAMA总分、HAMD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的右中央旁小叶fALFF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6,P<0.05)。研究组经dTMS治疗后的左侧额中回、右内侧额上回fALFF值降低,右侧舌回、左侧舌回、右侧枕中回、右中央旁小叶fALFF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36、16.01、-11.07、-10.81、-10.19、-14.14,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治疗前的左侧舌回fALFF值与HAMA总分(r=-0.89,P=0.017)、焦虑/躯体因子得分(r=-0.96,P=0.002)呈负相关,治疗后左侧额中回fAFLL值下降与迟滞因子得分下降呈正相关(r=0.88,P=0.021)。结论抑郁症患者的额叶、舌叶和枕叶存在异常的自发神经活动,dTMS治疗后自发神经活动的平衡与抑郁焦虑和迟滞症状的改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深部经颅磁刺激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自发神经活动 分数低频振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