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氨酯海绵的预处理对网眼多孔陶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1
作者 姚秀敏 谭寿洪 黄政仁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15-1219,共5页
用聚氨酯海绵法制备网眼多孔陶瓷。研究了聚氨酯海绵的差热热重曲线及表面处理对网眼多孔陶瓷挂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氨酯海绵在700℃左右完全氧化分解。经过酸碱处理,再用羧甲基纤维素溶液、无机溶胶和聚碳硅烷溶液进行表面改性后... 用聚氨酯海绵法制备网眼多孔陶瓷。研究了聚氨酯海绵的差热热重曲线及表面处理对网眼多孔陶瓷挂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氨酯海绵在700℃左右完全氧化分解。经过酸碱处理,再用羧甲基纤维素溶液、无机溶胶和聚碳硅烷溶液进行表面改性后,聚氨酯海绵的孔筋表面粗糙度增大,同时改善了它与浆料的润湿性能,使浆料在聚氨酯海绵上的挂浆量增加。随着浆料在聚氨酯海绵上挂浆量的增加,网眼多孔陶瓷的体密度增大,制得的网眼多孔陶瓷的抗压强度增加。经无机溶胶表面改性处理的聚氨酯海绵制得的网眼多孔陶瓷的抗压强度为0.79 MPa,比用未经处理的海绵制得的多孔陶瓷(0.45 MPa)提高大约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海绵 多孔陶瓷 差热-热重分析 表面处理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三聚氰胺海绵的一步式协同超疏水改性及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帅卓 张骞 +3 位作者 刘宁 肖文艳 范雷倚 周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21-529,共9页
通过硝酸(HNO 3)实现两亲性三聚氰胺海绵(MS)的一步式协同超疏水改性,从而得到了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油水分离材料——硝酸改性三聚氰胺海绵(HMMS).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TG)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HMMS的结构、形貌和组... 通过硝酸(HNO 3)实现两亲性三聚氰胺海绵(MS)的一步式协同超疏水改性,从而得到了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油水分离材料——硝酸改性三聚氰胺海绵(HMMS).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TG)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HMMS的结构、形貌和组分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表面润湿性、机械性能、吸附性能和油水分离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MMS具有超疏水性,以及优异的机械性能、循环使用能力、选择性吸附能力,对油水混合物的连续分离效率可达6×10^6 L·m^-3·h^-1,并且可在苛刻的使用环境中保持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海绵 油水分离 吸附性能 表面改性 超疏水
下载PDF
甲基三氯硅烷改性密胺海绵吸油材料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高慧敏 袁琴 +3 位作者 陈玉婷 杨婉 童利文 吴江渝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35-39,共5页
石油泄漏已成为最严重的海洋污染问题,疏水型吸油海绵是有效的溢油清理材料之一.通过溶液浸渍法,利用甲基三氯硅烷对密胺海绵进行了改性,使其具有疏水亲油性.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水接触角对改性前后的密胺海绵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 石油泄漏已成为最严重的海洋污染问题,疏水型吸油海绵是有效的溢油清理材料之一.通过溶液浸渍法,利用甲基三氯硅烷对密胺海绵进行了改性,使其具有疏水亲油性.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水接触角对改性前后的密胺海绵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溶剂(甲苯、无水乙醇、乙醚、正己烷)及不同浸泡时间(0.5,1,5,15和30 min)对改性密胺海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改性条件为:密胺海绵在浓度为0.5%的甲基三氯硅烷的正己烷溶液中浸泡30 min,用二氯甲烷清洗并干燥.改性后密胺海绵骨架包覆有疏水的硅烷偶联剂,测得改性海绵水接触角为143°,吸柴油量为65 g/g.该吸油材料制备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实验操作简单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胺海绵 甲基三氯硅烷 表面改性 吸油材料
下载PDF
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的社区公园改造——以商丘市京港绿地的景观改造设计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张艳恒 酒江涛 +2 位作者 王艳想 刘董欢 苏金乐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3期72-76,90,共6页
在国家大力倡导建设海绵城市的背景下,通过以商丘市京港绿地的景观改造设计为案例,探讨融入海绵城市理念的社区公园的改造思路与方法,结合公园现状的分析和定位,在基于改造与设计的原则上,完成布局空间、海绵设施、景观元素等的改造设计... 在国家大力倡导建设海绵城市的背景下,通过以商丘市京港绿地的景观改造设计为案例,探讨融入海绵城市理念的社区公园的改造思路与方法,结合公园现状的分析和定位,在基于改造与设计的原则上,完成布局空间、海绵设施、景观元素等的改造设计,从而为商丘市乃至中原地区的社区公园景观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社区公园 景观改造 设计
下载PDF
三聚氰胺基疏水海绵的制备及其吸油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静静 李艳香 +2 位作者 李望良 王文辰 闻明科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4-545,共12页
采用单宁酸(TA)/Fe^(3+)复合物(TA/Fe^(3+))对三聚氰胺海绵(MS)进行预处理,然后通过生物蜡乳液浸渍法对三聚氰胺海绵进行疏水改性,制备了高吸油倍率的疏水三聚氰胺海绵(MS-TA/Fe^(3+)-Wax)。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 采用单宁酸(TA)/Fe^(3+)复合物(TA/Fe^(3+))对三聚氰胺海绵(MS)进行预处理,然后通过生物蜡乳液浸渍法对三聚氰胺海绵进行疏水改性,制备了高吸油倍率的疏水三聚氰胺海绵(MS-TA/Fe^(3+)-Wax)。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接触角测试等手段对三聚氰胺海绵改性前后样品进行微观形貌、结构组成和表面润湿性表征,并考察其对不同油品的吸油性能。结果表明:MS-TA/Fe^(3+)-Wax具有高度疏水性,水接触角可达141.5°;在常温常压条件下,MS-TA/Fe^(3+)-Wax对正辛烷、二氯甲烷、甲苯、柴油、泵油和菜籽油的吸油量为54.91~97.46 g/g,吸油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疏水改性的三聚氰胺海绵材料通过挤压解吸附可实现循环使用,在处理油-水污染物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海绵 疏水改性 生物蜡 油-水混合物 吸附 吸油性能 水接触角
下载PDF
三聚氰胺海绵疏水改性及在油水分离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何兰 高助威 +3 位作者 亓欣雨 李成欣 王世豪 刘钟馨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4-1000,共17页
海上溢油和工业油污泄漏频发,导致水体受到严重的污染破坏。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为使受油污染的水体得到高效的清洁保护,各种油水分离材料和方法应运而生。其中,三聚氰胺海绵具有独特的三维柔性结构以及其他优异的特性,使用不... 海上溢油和工业油污泄漏频发,导致水体受到严重的污染破坏。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为使受油污染的水体得到高效的清洁保护,各种油水分离材料和方法应运而生。其中,三聚氰胺海绵具有独特的三维柔性结构以及其他优异的特性,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疏水改性后被广泛应用于油水分离领域。本文概述了超润湿性表面油水分离的机理,讨论了三聚氰胺海绵在油水分离领域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近几年三聚氰胺海绵疏水改性的材料与方法以及改性后的一些特殊性质,如磁性、耐腐蚀性等。同时对各种材料与方法进行了分析评价,并对疏水改性三聚氰胺海绵在油水分离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推动低成本、高性能三聚氰胺海绵疏水改性技术在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海绵 油水分离 超润湿性 疏水改性 三维多孔材料
下载PDF
改性海绵的合成策略及其油水分离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杨晨曦 李娟 王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8-21,26,共5页
海上溢油问题及含油废水的排放对经济与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中,吸附法被认为是一种最为经济、高效和环保的方法。改性吸油海绵由于成本低、孔隙率高、设计灵活及三维骨架结构使其在油水混合物处理领域备受关注... 海上溢油问题及含油废水的排放对经济与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中,吸附法被认为是一种最为经济、高效和环保的方法。改性吸油海绵由于成本低、孔隙率高、设计灵活及三维骨架结构使其在油水混合物处理领域备受关注。然而,普通海绵由于其亲水-亲油性限制了油水处理中的应用。总结了为解决海绵此类问题而赋予海绵选择吸附性能及提高其吸附性的改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海绵 海面溢油 油水分离 改性策略
下载PDF
不同改性沸石强化去除雨水径流氮磷机制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忱 骆辉 +1 位作者 曹馨月 荆肇乾 《净水技术》 CAS 2020年第6期141-149,共9页
为了更有效地去除初期雨水径流中氮磷等营养类污染物,文中采用钠铁、钠镧和钠锆作为改性材料制备3种不同类型的改性沸石,即钠锆改性沸石(Z/Na/Zr)、钠镧改性沸石(Z/Na/La)和钠铁改性沸石(Z/Na/Fe),并通过吸附等温线、动力学和热力学对... 为了更有效地去除初期雨水径流中氮磷等营养类污染物,文中采用钠铁、钠镧和钠锆作为改性材料制备3种不同类型的改性沸石,即钠锆改性沸石(Z/Na/Zr)、钠镧改性沸石(Z/Na/La)和钠铁改性沸石(Z/Na/Fe),并通过吸附等温线、动力学和热力学对比考察不同改性沸石对雨水径流中氨氮和磷酸盐吸附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改性沸石都可以很有效地吸附雨水中的氨氮和磷酸盐,且Z/Na/Zr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性能明显优于Z/Na/La和Z/Na/Fe。3种改性沸石对磷酸盐和氨氮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是吸热反应,温度的升高有利于进行吸附反应。从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角度来看,钠锆联合改性沸石可作为控制雨水径流氮磷污染的良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 海绵城市 铁改性 镧改性 锆改性
下载PDF
胶原基海绵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珠珠 王利强 《皮革与化工》 CAS 2018年第3期21-26,共6页
胶原是动物体内含量最多、分布最广的蛋白质,胶原蛋白海绵具有优良的组织相容性、低抗原性、吸水性能。由于胶原蛋白海绵本身存在降解速度快、机械性能较差等缺点,研究者针对其性能改善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将性能得到一定改善的胶原基海... 胶原是动物体内含量最多、分布最广的蛋白质,胶原蛋白海绵具有优良的组织相容性、低抗原性、吸水性能。由于胶原蛋白海绵本身存在降解速度快、机械性能较差等缺点,研究者针对其性能改善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将性能得到一定改善的胶原基海绵应用到医学等领域。本文综述了胶原基海绵改性工艺、冻干工艺的研究现状,以及在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 海绵 改性 自组装 冻干 应用
下载PDF
改性海绵铁用于含磷废水的处理
10
作者 雷若莹 王震 +4 位作者 张若男 张元栋 刘婷婷 徐征 蒋立先 《环境科技》 2024年第1期13-16,21,共5页
采用酸活化制备改性海绵铁,并对初始pH值、反应温度、共存阴离子等因素对除磷效果的影响进行讨论。结果表明,硫酸活化后的改性海绵铁表面呈花瓣状或珊瑚状粗糙结构,有效提高了其比表面积和孔容。在改性海绵铁投加量为6 g/L,总磷初始质... 采用酸活化制备改性海绵铁,并对初始pH值、反应温度、共存阴离子等因素对除磷效果的影响进行讨论。结果表明,硫酸活化后的改性海绵铁表面呈花瓣状或珊瑚状粗糙结构,有效提高了其比表面积和孔容。在改性海绵铁投加量为6 g/L,总磷初始质量浓度为5 mg/L,反应6 h条件下,酸改性海绵铁对总磷去除率达95%,较原来提高了19.6%。低pH值和高温有利于海绵铁吸附除磷,Cl^(-),SO_(4)^(2-)等共存阴离子则可加快除磷速率,但CO_(3)^(2-)的抑制效果较为显著。酸改性后的海绵铁具有较好的连续除磷能力,且未出现板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铁 改性 除磷
下载PDF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海绵的吸声性能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胜强 芮晓丽 +2 位作者 朱盼 张营 金秀英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1期142-146,共5页
为了改善聚氨酯海绵的吸声特性,采用有机硅改性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在制备的过程中,通过添加有机硅对聚氨酯海绵进行改性,对比了改性后与非改性材料的吸声性能,探究了其随频率变化的关系,测量并分析材料和空气层不同厚度时的吸声系... 为了改善聚氨酯海绵的吸声特性,采用有机硅改性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在制备的过程中,通过添加有机硅对聚氨酯海绵进行改性,对比了改性后与非改性材料的吸声性能,探究了其随频率变化的关系,测量并分析材料和空气层不同厚度时的吸声系数。通过实验深入探究了该材料对不同频段噪声吸声能力的差异以及材料和空气层不同厚度对材料吸声系数的影响,为该材料在汽车中的应用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海绵 有机硅改性 频率 厚度 吸声系数
下载PDF
超分子凝胶剂对海绵的表面改性及油水分离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宋健 贾婧 +2 位作者 张宝浩 颜汝玉 张宝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31-336,共6页
频繁发生的有机污染物泄漏和海洋溢油事故对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开发具有高吸附量和可循环使用性能的吸附剂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提出了一种简便且低成本的方法,将超分子凝胶剂作为表面改性材料制备了凝胶剂改性的三聚氰胺海绵疏水... 频繁发生的有机污染物泄漏和海洋溢油事故对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开发具有高吸附量和可循环使用性能的吸附剂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提出了一种简便且低成本的方法,将超分子凝胶剂作为表面改性材料制备了凝胶剂改性的三聚氰胺海绵疏水性油品吸附材料.所制备的改性海绵具有良好的疏水性,水接触角为129°,能够从油水混合物中选择性地吸收油.此改性海绵表现出高吸收能力和出色的可回收性,对多种油品和有机溶剂的饱和吸附量为79.2~138.6 g/g,重复使用10次后吸附容量保持率大于93%,是用于油水分离的理想吸附材料.这项研究为溢油处理和环境修复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凝胶剂 三聚氰胺海绵 表面改性 油水分离
下载PDF
改性海绵亲油疏水材料在含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周柄男 丁秋炜 +2 位作者 张宇 张昕 滕大勇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24年第2期7-12,18,共7页
物理吸附分离技术作为油水分离的主要发展方向,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和环境友好等优点,海绵作为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多孔材料,具有很强吸附性能,可以作为亲油疏水吸附材料的基材。综述了聚氨酯和三聚氰胺海绵疏水改性的最新成果。从疏水... 物理吸附分离技术作为油水分离的主要发展方向,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和环境友好等优点,海绵作为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多孔材料,具有很强吸附性能,可以作为亲油疏水吸附材料的基材。综述了聚氨酯和三聚氰胺海绵疏水改性的最新成果。从疏水改性层的种类出发,介绍了硅烷表面改性、石墨烯改性和纳米材料改性3种改性海绵亲油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同时指出目前合成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改性层脱落、制备工艺复杂和难处理乳化油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吸附 油水分离 海绵 亲油疏水材料 疏水改性
下载PDF
聚氨酯超疏水海绵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的研究
14
作者 侯丹丹 伊卓 +3 位作者 张天宇 徐伟 许春梅 张增丽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07-211,共5页
针对油水选择性分离需求,采用木质素接枝长链烷烃制备木质素疏水改性剂,再通过简单的浸渍法制备了聚氨酯疏水海绵。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水接触角测试对海绵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对不同油类和有机溶剂的吸附能力进行测试,并进... 针对油水选择性分离需求,采用木质素接枝长链烷烃制备木质素疏水改性剂,再通过简单的浸渍法制备了聚氨酯疏水海绵。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水接触角测试对海绵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对不同油类和有机溶剂的吸附能力进行测试,并进行油水分离试验。结果表明:聚氨酯疏水海绵可吸附自身质量40~80倍的油和有机溶剂。疏水海绵对于油水混合物具有优异的选择性吸附能力,油水分离效率高达9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聚氨酯海绵 疏水改性 油水分离
下载PDF
柴油乳化剂改性聚氨酯海绵的油水分离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智红 杜国勇 《精细石油化工》 CAS 2023年第1期5-8,共4页
采用柴油乳化剂于180℃水热温度改性聚氨酯(PU)海绵,制得疏水吸油聚氨酯海绵。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水接触角表征测试分析了改性海绵表面物化特性,考察了其油水分离性能。结果表明:改性海绵经9次压缩后有良好的弹性,可... 采用柴油乳化剂于180℃水热温度改性聚氨酯(PU)海绵,制得疏水吸油聚氨酯海绵。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水接触角表征测试分析了改性海绵表面物化特性,考察了其油水分离性能。结果表明:改性海绵经9次压缩后有良好的弹性,可重复使用。同时,该海绵水接触角可达152.1°,具有超疏水超亲油性能,对煤油、柴油和菜籽油的吸油量可达63.95、69.81和67.62 g/g,且在不同pH值的水中具有广泛适应性,具备优良的油水分离性能。另外,经9次吸附-挤压循环后,该海绵对煤油、柴油和菜籽油的吸油量仍有其初始吸油量的97.28%、95.91%和94.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海绵 油水分离 改性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下载PDF
不同改性剂对聚氨酯海绵亲油疏水改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志国 陈文亮 +3 位作者 滕东晓 马元 苏营雪 那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10-214,共5页
以聚醚多元醇C3050H为原料制备了聚氨酯海绵,同时分别以二甲基硅油、疏水性二氧化硅粉体材料等3种改性试剂对聚氨酯海绵进行了疏水改性。通过冷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静态接触角、力学拉伸等性能表征,对不同改性聚氨酯海绵对二... 以聚醚多元醇C3050H为原料制备了聚氨酯海绵,同时分别以二甲基硅油、疏水性二氧化硅粉体材料等3种改性试剂对聚氨酯海绵进行了疏水改性。通过冷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静态接触角、力学拉伸等性能表征,对不同改性聚氨酯海绵对二甲苯的吸油倍率及200次循环使用性能进行了测定比较。结果表明:3种改性聚氨酯海绵均具有良好的疏水亲油性,对二甲苯的初次吸附倍率分别为0.81g/cm^3 、0.90g/cm^3 和0.85g/cm^3 ,使用200次后,对二甲苯的吸附倍率分别为0.69g/cm^3 、0.82g/cm^3 和0.71g/cm^3 ,与初次吸附倍率相比,仅分别降低了14.8%、8.89%、16.5%,与水的静态接触角仅分别降低了3.56%、8.11%和4.17%,循环使用后依然保持了较好的亲油疏水性能。研制的3种改性聚氨酯海绵具有吸附倍率稳定、可循环使用、无二次污染的特性,可作为水体苯系物泄露时的应急处理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油疏水 聚氨酯海绵 改性 吸附倍率 苯系物
下载PDF
气凝胶型轻木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颖 黄艳辉 刘贤淼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99-207,共9页
轻木(Ochroma pyramidale)是一种天然生物质材料,具有成本低廉、含量丰富、可再生、可生物降解等优势,还具有密度低、质量轻、孔隙度高、生长速度快等特点。除此之外,它还具备多孔、层次化的物理结构,且尺寸稳定性好、容易加工。近年来... 轻木(Ochroma pyramidale)是一种天然生物质材料,具有成本低廉、含量丰富、可再生、可生物降解等优势,还具有密度低、质量轻、孔隙度高、生长速度快等特点。除此之外,它还具备多孔、层次化的物理结构,且尺寸稳定性好、容易加工。近年来,利用这些优点,采用简单有效的自上而下的处理方法,如细胞壁膨化、干燥等步骤,可以得到一种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力学性能优异且具备可调多级孔结构的海绵状材料。这种结构与传统气凝胶多孔道结构以及海绵的结构非常相似,因此将其称为气凝胶型轻木,也称为木海绵(WS),它不仅能克服传统气凝胶力学性能差、制备过程复杂、能源消耗高、环境友好性差等缺陷,而且通过一系列功能化处理,可被赋予多种新的功能,进而用于制备可生物降解的气凝胶型复合材料,并且有助于缓解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这使得轻木成为现阶段生物基气凝胶型复合材料研究者的新宠。本文从天然轻木的微观构造及化学成分出发,介绍了生物基气凝胶型轻木基复合材料的特点,归纳了其制备方法,详述了其现阶段在油水分离、透明材料、储能材料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最后针对气凝胶型轻木基复合材料在制备和应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气凝胶型轻木的高附加值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轻木 木海绵 气凝胶型复合材料 自上而下 功能化改性
下载PDF
The superhydrophobic sponge decorated with Ni-Co double layered oxides with thiol modification for continuous oil/water separation
18
作者 Xiaodong Yang Na Yang +4 位作者 Ziqiang Gong Feifei Peng Bin Jiang Yongli Sun Luhong Zha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2期296-305,共10页
In this paper, the superhydrophobic polyurethane sponge(SS-PU) was facilely fabricated by etching with Jones reagent to bind the nanoparticles of Ni-Co double layered oxides(LDOs) on the surface, and following modific... In this paper, the superhydrophobic polyurethane sponge(SS-PU) was facilely fabricated by etching with Jones reagent to bind the nanoparticles of Ni-Co double layered oxides(LDOs) on the surface, and following modification with n-dodecyl mercaptan(DDT). This method provides a new strategy to fabricate superhydrophobic PU sponge with a water contact angle of 157° for absorbing oil with low cost and in large scale. It exhibits the strong absorption capacity and highly selective characteristic for various kinds of oils which can be recycled by simple squeezing. Besides, the as-prepared sponge can deal with the floating and underwater oils, indicating its application value in handling oil spills and domestic oily wastewater. The good self-cleaning ability shows the potential to clear the pollutants due to the ultralow adhesion to water. Especially, the most important point is that the superhydrophobic sponge can continuously and effectively separate the oil/water mixture against the condition of turbulent disturbance by using our designed device system, which exhibit its good superhydrophobicity, strong stability.Furthermore, the SS-PU still maintained stable absorption performance after 150 cycle tests without losing capacity obviously, showing excellent durability in long-term operation and significant potential as an efficient absorbent in large-scale dispose of oily 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hydrophobic sponge Ni-Co double layered oxides Thiol modification Oil absorption Oil/water separation
下载PDF
海绵城市改造示范区老旧城区雨水末端治理工程实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寅 郭荣华 曹利勇 《节能与环保》 2022年第5期57-59,共3页
雨水末端治理设施是一种区域性集中处理设施。这种措施可以控制比起自身大几百倍的汇水面积,因此极大地降低了单位面积雨水控制的成本,甚至低于分散式LID(低影响开发)措施。本文结合某市雨水末端治理工程实际案例,分析了雨水治理工程的... 雨水末端治理设施是一种区域性集中处理设施。这种措施可以控制比起自身大几百倍的汇水面积,因此极大地降低了单位面积雨水控制的成本,甚至低于分散式LID(低影响开发)措施。本文结合某市雨水末端治理工程实际案例,分析了雨水治理工程的实际效果,介绍了工程相关建设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旧城区 海绵改造 末端治理
下载PDF
丝瓜络的化学改性及其对铜离子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章聚宝 孙艳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期73-75,共3页
以丝瓜络为基础原料,经皂化和柠檬酸化后制备成化学改性的丝瓜络生物吸附剂,研究其对Cu^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pH为6.0、Cu^2+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吸附时间为2 h的条件下,该生物吸附剂对Cu^2+吸附率最高,为76.4%。吸附过程遵循... 以丝瓜络为基础原料,经皂化和柠檬酸化后制备成化学改性的丝瓜络生物吸附剂,研究其对Cu^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pH为6.0、Cu^2+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吸附时间为2 h的条件下,该生物吸附剂对Cu^2+吸附率最高,为76.4%。吸附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符合Langmuir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瓜络 化学改性 吸附性能 CU^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