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却猪肉中腐败菌的分离、初步鉴定与初始菌相分析 被引量:40
1
作者 马俪珍 南庆贤 戴瑞彤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39-43,共5页
对导致冷却猪肉腐败的主要微生物进行了分离与初步鉴定,以作为优选天然防腐剂的供试菌,并对来源不同的冷却猪肉的初始菌相进行了分析比较,以为进一步采取有效的保鲜措施,延长冷却猪肉的货架期提供理论依据.实验从冷却猪肉上初步分离出... 对导致冷却猪肉腐败的主要微生物进行了分离与初步鉴定,以作为优选天然防腐剂的供试菌,并对来源不同的冷却猪肉的初始菌相进行了分析比较,以为进一步采取有效的保鲜措施,延长冷却猪肉的货架期提供理论依据.实验从冷却猪肉上初步分离出乳酸菌2株,肠杆菌科和假单胞菌属菌株各3株,微球菌属、葡萄球菌属菌株各1株,热死环丝菌和酵母菌各1株.冷却肉上各种腐败菌的比例为:假单胞菌属在25%~26%之间,乳酸菌在20%~21%之间,微球菌和葡萄球菌属占12%~15%,热死环丝菌占12%~13%,酵母菌和霉菌占5%~7%,只有肠杆菌科差异较大,在19%~25%之间.冷却肉上的初始菌相中以假单胞菌属为优势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猪肉 腐败菌 分离 菌相分析
下载PDF
微生物与肉类食品的腐败 被引量:30
2
作者 孙承锋 戴瑞彤 +1 位作者 曲富春 陈斌 《肉类研究》 2001年第1期32-35,共4页
腐败微生物的大量增殖是造成肉类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本文综述了肉类食品中主要腐败微生物的种类及其特性 。
关键词 腐败菌 货架期 肉制品 微生物 致腐能力
下载PDF
微波杀菌在酱牛肉保鲜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孙承锋 南庆贤 牛天贵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1-13,共3页
对酱牛肉中主要的腐败菌进行了分离与初步鉴定 ,并通过对腐败菌在微波加热条件下的死亡特性的研究 ,探讨了微波杀菌应用于酱牛肉保鲜的可行性。研究表明 ,酱牛肉中的主要腐败菌属于葡萄球菌属、肠杆菌科与假单胞菌属。微波加热温度达到 ... 对酱牛肉中主要的腐败菌进行了分离与初步鉴定 ,并通过对腐败菌在微波加热条件下的死亡特性的研究 ,探讨了微波杀菌应用于酱牛肉保鲜的可行性。研究表明 ,酱牛肉中的主要腐败菌属于葡萄球菌属、肠杆菌科与假单胞菌属。微波加热温度达到 5 0~ 6 0℃时 ,可以杀死大部分腐败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败菌 保鲜 微波杀菌 酱牛肉
下载PDF
冷鲜鸡腿肉中优势腐败菌的分离鉴定及腐败能力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高磊 谢晶 +3 位作者 叶藻 张宁 汪逸麟 高忱岳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8-53,共6页
为了有针对性地控制冷鲜鸡中微生物污染,用平板划线分离和感官评价方法对变质冷鲜鸡中的优势腐败菌进行分离筛选。再将传统的微生物生理生化鉴定方法与16S r DNA序列分析方法相结合,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对分离筛选出的进行鉴定。最后将... 为了有针对性地控制冷鲜鸡中微生物污染,用平板划线分离和感官评价方法对变质冷鲜鸡中的优势腐败菌进行分离筛选。再将传统的微生物生理生化鉴定方法与16S r DNA序列分析方法相结合,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对分离筛选出的进行鉴定。最后将各优势腐败菌重新接种至灭菌肉块于4℃贮藏,分别在第1、2、4、6、8天测定各组接种肉块的菌落总数和挥发性盐基氮(TVB-N),并以TVB-N产量因子(YTVB-N)探讨各优势腐败菌的腐败能力。结果表明:经选择性培养基划线分离和感官评价方法,接种肉块共筛选得到5株优势腐败菌即J3、S1、M3、V1和J1,鉴定结果分别为:Pseudomonas pseudoalcaligenes、Brochothrix thermosphacta、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Serratia grimesii。进一步研究其腐败特性,接种优势腐败菌的肉块在4℃贮藏过程中,通过计算YTVB-N发现:J3的腐败能力最强,而V1的腐败能力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鲜鸡腿肉 分离 鉴定 腐败菌 腐败能力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冷杀菌对生鲜牛肉主要腐败菌及生物胺抑制效应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黄明明 乔维维 +1 位作者 章建浩 王佳媚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23,共7页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冷杀菌对气调包装V(O_2)∶V(CO_2)∶V(N_2)=35%∶35%∶30%生鲜牛肉在72kV条件下处理85 s,4℃条件下贮藏10 d,分析牛肉冷藏过程菌落总数、主要腐败菌属、挥发性盐基氮、硫代巴比妥酸值和主要生物胺含量变化,研究CPCS处...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冷杀菌对气调包装V(O_2)∶V(CO_2)∶V(N_2)=35%∶35%∶30%生鲜牛肉在72kV条件下处理85 s,4℃条件下贮藏10 d,分析牛肉冷藏过程菌落总数、主要腐败菌属、挥发性盐基氮、硫代巴比妥酸值和主要生物胺含量变化,研究CPCS处理对牛肉冷藏过程中安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CPCS会显著降低贮藏过程中牛肉中的菌落含量,贮藏10 d菌落总数为5.76lg(CFU/g)显著低于对照组7.46 lg(CFU/g),假单胞菌、热死索丝菌、乳酸菌微球菌和肠杆菌分别比对照组降低1.73、2.01、1.68、1.37、0.46 lg(CFU/g)。挥发性盐基氮和硫代巴比妥酸值含量缓慢升高,仍在可接受范围;生物胺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精胺、组胺和亚精胺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在第7天达到最大值并且比对照组分别下降了2.74、0.85、0.05 mg/kg,苯乙胺和腐胺含量在第10天达到最大值并且比对照组下降0.78和0.62 mg/kg。因此,低温等离子体冷杀菌能有效抑制牛肉中菌落总数、主要腐败菌生长和生物胺形成,保持其良好的安全和感官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冷杀菌 生鲜牛肉 腐败菌 生物胺
下载PDF
中温乳化香肠中一株优势腐败菌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3
6
作者 潘晓倩 赵燕 +5 位作者 张顺亮 赵冰 乔晓玲 陈文华 李家鹏 曲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3-98,共6页
以中温乳化香肠为研究对象,对其在25℃贮藏过程中的优势腐败菌进行分离鉴定,并通过管碟法和酶标比浊法测定肉制品中常用的7种防腐剂对腐败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中温乳化香肠在25℃贮藏第25天时,菌落总数已超过GB 2726—2005《熟肉制... 以中温乳化香肠为研究对象,对其在25℃贮藏过程中的优势腐败菌进行分离鉴定,并通过管碟法和酶标比浊法测定肉制品中常用的7种防腐剂对腐败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中温乳化香肠在25℃贮藏第25天时,菌落总数已超过GB 2726—2005《熟肉制品卫生标准》中规定的菌落数,从该腐败样品中分离得到1株优势腐败菌CMRC BC-1,根据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 DNA序列比对结果,该菌株被鉴定为凝结芽孢杆菌。7种防腐剂中,乳酸链球菌素(Nisin)对该菌株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添加量为0.1 g/L时,其抑制率达到99.05%;其余6种防腐剂除山梨酸钾外,在各自的最大添加量时对该菌株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温杀菌 乳化肠 腐败菌 分离鉴定 特性
下载PDF
不同防腐剂对3种模式腐败菌抑菌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2
7
作者 陈南南 徐歆 +3 位作者 商丰才 黄琴 陈有亮 李卫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研究食品防腐剂对腐败菌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不同防腐剂对藤黄微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结果:对于藤黄微球菌(G+),抑菌效果最好的是乳酸链球菌素(Nisin)与ε-聚赖氨酸,MIC均为12.5... 目的:研究食品防腐剂对腐败菌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不同防腐剂对藤黄微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结果:对于藤黄微球菌(G+),抑菌效果最好的是乳酸链球菌素(Nisin)与ε-聚赖氨酸,MIC均为12.5μg/mL;对于枯草芽孢杆菌(G+),抑菌效果最好的是丙酸钙、丁二酮、柠檬酸、柠檬醛和D-异抗坏血酸钠,MIC均为6.25μg/mL;对于大肠杆菌(G-),抑菌效果最好的是过氧化氢和丁二酮,MIC均为25μg/mL。结论:不同防腐剂对3种模式腐败菌的抑制效果有所差异,应复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腐剂 腐败菌 最小抑菌质量浓度 抑菌作用
下载PDF
冰鲜肉中腐败菌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1
8
作者 曾晓房 林惠珍 +2 位作者 邝智祥 唐秀山 白卫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19550-19552,19558,共4页
综述了冰鲜肉中腐败菌的组成特点及生长代谢特点,分析了不同种类冰鲜肉(猪肉、羊肉、牛肉、鸭肉及鸡肉)的初始菌相构成及其冷藏过程中的消长规律,旨在为我国冰鲜肉防腐保鲜研究提供指导。
关键词 冰鲜肉 腐败菌 菌相变化 防腐
下载PDF
冷海水保藏下鲐鱼(Pneumatophorus japonicus)菌相变化规律及优势腐败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8
9
作者 郑振霄 周聃 +2 位作者 冯俊丽 金仁耀 戴志远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1-86,共6页
以冷海水保鲜的鲐鱼为研究对象,通过选择性培养基和16S r DNA序列分析法探究其在冷海水保鲜过程中的菌相变化,确定了鲐鱼在冷海水保鲜条件下的优势腐败菌,并通过MEGA5.2软件构建了贮藏末期代表菌株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冷海水保鲜鲐... 以冷海水保鲜的鲐鱼为研究对象,通过选择性培养基和16S r DNA序列分析法探究其在冷海水保鲜过程中的菌相变化,确定了鲐鱼在冷海水保鲜条件下的优势腐败菌,并通过MEGA5.2软件构建了贮藏末期代表菌株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冷海水保鲜鲐鱼样品在贮藏初期(第0 d)的微生物比较复杂,优势种群是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和嗜冷菌属(Psychrobacter sp.),还有少量的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 sp.)、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 sp.)、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anthracis)、枯草芽孢杆菌属(Brevibacterium sp.);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鲐鱼样品中的菌相逐渐变的单一,假单胞菌属迅速下降,希瓦氏菌属迅速增加;贮藏末期希瓦氏菌属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的比例迅速增加,其中希瓦氏菌属呈上升趋势且到贮藏后期数量占绝对优势,被确定为鲐鱼冷海水保鲜条件下的优势腐败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鲐鱼 16S RDNA 腐败菌 发育树
原文传递
0℃冷藏下三文鱼片菌相变化规律及特定腐败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李婷婷 丁婷 +3 位作者 邹朝阳 周凯 仪淑敏 励建荣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41,共6页
以冰鲜的三文鱼片为研究对象,利用形态学观察和16S r DNA序列分析法探究其在0℃冷藏过程中腐败菌的变化规律,并结合VITEK2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对其特定腐败菌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0℃冷藏三文鱼片在贮藏初期(第0 d)的腐败菌主要为... 以冰鲜的三文鱼片为研究对象,利用形态学观察和16S r DNA序列分析法探究其在0℃冷藏过程中腐败菌的变化规律,并结合VITEK2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对其特定腐败菌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0℃冷藏三文鱼片在贮藏初期(第0 d)的腐败菌主要为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sp.)、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片球菌属(Pediococcus sp.)、微球菌属(Micrococcus sp.)、气单胞菌属(Aeromonas sp.)、肉食杆菌属(Carnobacterium sp.)及部分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 sp.)。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腐败菌菌相逐渐单一,葡萄球菌属、片球菌属、微球菌属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气单胞菌属及鞘氨醇单胞菌属完全消失;肉食杆菌属变化较小,而假单胞菌属呈上升趋势且到贮存后期数量占绝对优势。腐败菌的PCR产物经测序后通过NCBI数据库比对,并经MEGA5.05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及微生物自动鉴定仪共同鉴定,确定荧光假单胞菌(Ps.Fluorescens)为冷藏三文鱼片的优势腐败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文鱼片 腐败菌 16S RDNA 发育树 荧光假单胞菌
原文传递
鲜切果蔬抗菌物质与抗菌包装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1
作者 刘勇 严志鹏 +1 位作者 陈杭君 邵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89-294,共6页
针对鲜切果蔬易出现腐败微生物和食源性致病菌生长繁殖的问题,文章综述了鲜切果蔬抗菌包装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果蔬中存在的腐败微生物和致病菌,介绍了3大类用于鲜切果蔬包装中的抗菌物质(有机抗菌剂、无机抗菌剂和天然抗菌剂),并详细... 针对鲜切果蔬易出现腐败微生物和食源性致病菌生长繁殖的问题,文章综述了鲜切果蔬抗菌包装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果蔬中存在的腐败微生物和致病菌,介绍了3大类用于鲜切果蔬包装中的抗菌物质(有机抗菌剂、无机抗菌剂和天然抗菌剂),并详细总结了3种抗菌包装的形式(抗菌涂层包装、抗菌薄膜包装和抗菌小袋包装)及其释放机制。鲜切果蔬抗菌包装与其他保鲜手段联用,将产生巨大的应用价值,抗菌包装也将朝着更加绿色、安全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果蔬 抗菌包装 腐败菌 食源性致病菌
下载PDF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鉴定啤酒腐败菌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徐岩 张丽苹 顾国贤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1-74,共4页
综述了PCR技术在啤酒腐败细菌鉴定方面的应用及最新进展 ;介绍了 3种PCR技术 ,特别讲述了利用这些技术对啤酒中乳酸菌的鉴定 ;并分析了PCR技术的局限性 ,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聚合酶 链式反应技术 腐败菌 鉴定 啤酒 PCR技术
下载PDF
冷却羊肉微生物菌群分析与鉴定 被引量:13
13
作者 诸永志 姚丽娅 +3 位作者 王道营 徐为民 汪志君 曹建民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124-126,共3页
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冷却羊肉中分离和初步鉴定出乳杆菌3株、假单胞菌属和肠杆菌科各2株,葡萄球菌属或微球菌属、热死环丝菌和酵母菌各1株。假单胞菌属、乳酸菌、葡萄球菌和微球菌、肠杆菌科、热死环丝菌是构成该品种冷却羊肉的主要微生... 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冷却羊肉中分离和初步鉴定出乳杆菌3株、假单胞菌属和肠杆菌科各2株,葡萄球菌属或微球菌属、热死环丝菌和酵母菌各1株。假单胞菌属、乳酸菌、葡萄球菌和微球菌、肠杆菌科、热死环丝菌是构成该品种冷却羊肉的主要微生物。假单胞菌属是该地区冷却羊肉中主要优势菌,而且在冷藏过程中呈缓慢上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羊肉 腐败菌 分析 鉴定
下载PDF
乳酸钠对肉及肉类食品中腐败菌和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4
作者 姚远 董庆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78-383,共6页
乳酸钠作为一种天然、无毒、稳定的食品防腐剂,在肉类工业中广泛应用,其在减少胴体污染、降低细菌总数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基于国内外研究进展,文章概括了乳酸钠的抑菌机理及抑菌效果影响因素,重点探讨了乳酸钠单独使用及与其他防腐剂... 乳酸钠作为一种天然、无毒、稳定的食品防腐剂,在肉类工业中广泛应用,其在减少胴体污染、降低细菌总数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基于国内外研究进展,文章概括了乳酸钠的抑菌机理及抑菌效果影响因素,重点探讨了乳酸钠单独使用及与其他防腐剂联用对肉及肉类食品中常见腐败菌和致病菌的抑制作用,例如铜绿假单胞菌、单增李斯特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等,从而延长肉及肉类食品的货架期。乳酸钠作为一种新型无毒无害肉及肉类食品防腐剂,正越来越受到食品行业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钠 食品防腐剂 抑制 腐败菌 致病菌
下载PDF
曲酸对冷鲜鸭肉中优势腐败菌的抑制作用及其抑菌机理 被引量:15
15
作者 侯温甫 欧阳何一 +3 位作者 吴忌 韩千慧 周敏 王宏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78-285,共8页
以冷鲜鸭肉中优势腐败菌假单胞菌、气单胞菌、热杀索丝菌和具有致腐能力的病原微生物沙门氏菌为研究对象,采用抑菌圈直径、液体生长曲线和最小抑菌浓度评价曲酸的抑菌作用,分析曲酸对细胞膜和菌株胞内物质的影响,探索曲酸的抑菌机理。... 以冷鲜鸭肉中优势腐败菌假单胞菌、气单胞菌、热杀索丝菌和具有致腐能力的病原微生物沙门氏菌为研究对象,采用抑菌圈直径、液体生长曲线和最小抑菌浓度评价曲酸的抑菌作用,分析曲酸对细胞膜和菌株胞内物质的影响,探索曲酸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曲酸对4株菌株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其中热杀索丝菌对曲酸处理敏感,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0.5 mg/mL,液体体系下低质量浓度曲酸溶液处理即能完全抑制其生长;随着曲酸质量浓度增加,沙门氏菌、假单胞菌和气单胞菌的抑菌圈直径增加,对假单胞菌和气单胞菌的抑制尤为明显,其抑菌圈直径增加1倍以上;2.0 mg/mL曲酸处理在液体体系中能完全抑制上述3株菌株的生长。曲酸处理能够提高菌株细胞膜疏水性1~2倍,降低细胞膜表面的选择渗透性和破坏细胞膜结构,菌株培养液中Ca^(2+)、K^+、Mg^(2+)离子浓度增加;曲酸处理还可破坏呼吸链脱氢酶、促使β-半乳糖苷酶和碱性磷酸酶等内容物质泄漏、菌体细胞膜破裂形成孔洞。同时,曲酸处理引起菌株胞外蛋白质含量显著上升(P<0.05),胞内分子质量大于66.4 kDa和小于20 kDa的蛋白质减少。整体来看,曲酸抑制4株菌株的机理基本一致,主要是通过促进疏水物质暴露、破坏菌株相关酶和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同时干扰菌株蛋白质新陈代谢,从而抑制菌株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鲜鸭肉 曲酸 腐败菌 抑制作用 抑菌机理
下载PDF
淡水养殖罗非鱼中病原菌和腐败菌的分离与鉴定初探 被引量:14
16
作者 刘寿春 周康 +3 位作者 钟赛意 李平兰 马长伟 彭朝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27-331,共5页
本实验分析了刚捕获淡水养殖罗非鱼的体表黏液、腮、肠道、腐败肉和养殖池水的细菌菌相,结果表明,以上样品的菌落总数分别为1.0×103CFU/cm2、2.2×103CFU/g、1.4×105CFU/g、5.4×107CFU/g和2.6×104CFU/ml;共分离... 本实验分析了刚捕获淡水养殖罗非鱼的体表黏液、腮、肠道、腐败肉和养殖池水的细菌菌相,结果表明,以上样品的菌落总数分别为1.0×103CFU/cm2、2.2×103CFU/g、1.4×105CFU/g、5.4×107CFU/g和2.6×104CFU/ml;共分离出353株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池水和新鲜鱼体的优势菌为芽孢杆菌、肠杆菌科、弧菌科,其主导地位随样品不同而有所差异,还有少量假单胞菌属、肠球菌属、葡萄球菌属等。腐败肉中的菌相较单一,优势菌为洋葱假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和短芽孢杆菌,迟钝爱德华菌和克吕沃尔菌属少量。同时参照GB和SN标准对刚捕获罗非鱼的体表黏液、腮、肠道中病原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鱼体中检出大肠埃希氏菌、粪链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未检出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和溶血性链球菌等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菌相 病原菌 腐败菌
下载PDF
鱼类腐败菌腐败能力测定方法 被引量:12
17
作者 许振伟 许钟 +2 位作者 杨宪时 郭全友 李学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355-359,共5页
通过分析比较接种腐败菌的大黄鱼无菌鱼块和灭菌鱼汁,在贮藏中感官、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nitrogen,TVBN)、三甲胺(trimethylamine,TMA)和腐败菌的变化,以及腐败菌生长动力学参数和腐败代谢产物的产量因子(YTVBN/CFU和YTMA/... 通过分析比较接种腐败菌的大黄鱼无菌鱼块和灭菌鱼汁,在贮藏中感官、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nitrogen,TVBN)、三甲胺(trimethylamine,TMA)和腐败菌的变化,以及腐败菌生长动力学参数和腐败代谢产物的产量因子(YTVBN/CFU和YTMA/CFU),探讨无菌鱼块和灭菌鱼汁两种腐败能力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接种腐败希瓦氏菌的无菌鱼块和灭菌鱼汁的货架期分别为162h和132h,此时的TVBN含量分别为32.16mg/100g和29.64mg/100mL,TMA含量为9.31mg/100g和0.99mg/100mL,腐败希瓦氏菌菌数为8.67lg(CFU/g)和8.56lg(CFU/mL),产量因子YTVBN/CFU为2.58×10-10mg TVBN/CFU和1.98×10-10mL TVBN/CFU,产量因子YTMA/CFU为2.12×10-10mg TMA/CFU和1.27×10-11mL TMA/CFU。TMA作为接种鱼汁的理化指标是不可靠的,而TVBN可以作为接种鱼汁的理化指标。接种腐败希瓦氏菌的无菌鱼块和灭菌鱼汁产量因子YTVBN/CFU的相对误差为23.64%,因此灭菌鱼汁作为腐败菌腐败能力测定方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败菌 腐败能力 测定方法 无菌鱼块 灭菌鱼汁
下载PDF
冷鲜肉微生物种类及微生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8
作者 邓森荣 向蓉 +4 位作者 魏琦麟 康桦华 彭新宇 袁明贵 徐志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3期133-141,共9页
肉品安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预测肉品微生物的变化是监测食品货架期的基础,它根据食品微生物在不同加工技术、储藏和流通条件下的变化规律,通过建立模型和计算机处理,判断食品内主要致病菌和腐败菌生长或残存的动态变化,从而对食品... 肉品安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预测肉品微生物的变化是监测食品货架期的基础,它根据食品微生物在不同加工技术、储藏和流通条件下的变化规律,通过建立模型和计算机处理,判断食品内主要致病菌和腐败菌生长或残存的动态变化,从而对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作出快速评估和预测。生鲜肉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生产加工过程中微生物污染所致,不同的微生物在特定的条件下生长速率不同,因此不同冷鲜肉类上的特定腐败菌也有所不同。根据微生物在特定的肉类以及环境条件下的生长规律构建微生物预测模型,从而进行货架期预测。综述各种冷鲜肉上的腐败菌以及当前的微生物预测模型种类,并展望该领域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预测模型 冷鲜肉 腐败菌 贷架期
下载PDF
低温熏煮香肠中腐败菌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11
19
作者 钱昆 周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4-126,130,共4页
研究低温熏煮香肠中腐败菌相,分离出一株主要腐败菌,命名为NO.1A。利用生理生化检验和16SrDNA序列分析对该菌进行鉴定,结合生理生化检验结果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确定该菌为枯草芽孢杆菌。
关键词 低温熏煮香肠 腐败菌 16S RDNA 枯草芽孢杆菌
下载PDF
市售食用菌鲜品外源细菌的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琼英 高巍 +4 位作者 赵梦然 邬向丽 陈强 曲积彬 黄晨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80-85,共6页
目前,市售食用菌鲜品大多保藏于常温条件下,食用菌因营养丰富、表面组织鲜嫩而更易滋生外源微生物。以市售常温保藏的金针菇、杏鲍菇、蟹味菇鲜品为材料,分析货架期内其外源细菌数量、种类、群落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食用菌在货... 目前,市售食用菌鲜品大多保藏于常温条件下,食用菌因营养丰富、表面组织鲜嫩而更易滋生外源微生物。以市售常温保藏的金针菇、杏鲍菇、蟹味菇鲜品为材料,分析货架期内其外源细菌数量、种类、群落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食用菌在货架期内外源细菌数量明显增加,货架期5 d蟹味菇增长了29倍,金针菇、杏鲍菇分别增长了417、4 116倍。外源细菌种类及相对丰度在货架期呈动态变化,表现为优势菌在货架期1~5 d能够被检测到,蟹味菇假单胞菌属丰度增加和金针菇乳球菌属丰度降低。Shannon指数表明在货架期内,金针菇外源细菌多样性明显低于杏鲍菇和蟹味菇。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3种食用菌各自在不同货架期内菌群结构呈现相似性,蟹味菇和杏鲍菇外源细菌菌群结构存在一定的相似性,金针菇外源细菌菌群结构与蟹味菇和杏鲍菇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架期 高通量测序法 多样性 致病菌 腐败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