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助腹腔镜技术在复杂肝脾外科手术中的应用:附202例报告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鑫 张绍庚 +4 位作者 赖子森 陈永标 潘凡 何晓宇 赵德希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31-835,共5页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技术在复杂肝脾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2例肝或脾外科疾病进行手助腹腔镜手术,包括肝切除94例,脾切除29例,改良Sugiura术28例,肝脾联合切除4例,肝子宫联合切除1例,肝切除加胆总管取石术41例,脾切除加胆总管...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技术在复杂肝脾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2例肝或脾外科疾病进行手助腹腔镜手术,包括肝切除94例,脾切除29例,改良Sugiura术28例,肝脾联合切除4例,肝子宫联合切除1例,肝切除加胆总管取石术41例,脾切除加胆总管取石术5例。结果202例手助腹腔镜手术均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138±12)min,平均出血量(179±34)mL,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全组无死亡。术后平均住院(9.2±1.1)d。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应用手助腹腔镜技术行复杂肝脾外科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有减少创伤,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有效控制出血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外科手术 手助腹腔镜技术 肝切除/方法 脾切除/方法
原文传递
改良脾-肺固定术治疗布-加综合征:附126例报告 被引量:10
2
作者 党晓卫 马秀现 许培钦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884-886,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脾-肺固定术治疗布-加综合征(B—CS)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26例行改良脾-肺固定术B—C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94%(10/126),围手术病死率1.60%(2/126)。对86例术后患者进行了随访,平... 目的探讨改良脾-肺固定术治疗布-加综合征(B—CS)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26例行改良脾-肺固定术B—C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94%(10/126),围手术病死率1.60%(2/126)。对86例术后患者进行了随访,平均随访时间(7.8±1.2)(9个月~18年)年。总有效率83.7%(72/86),其中22例经彩色超声检查随访,16例行经皮脾穿刺脾门造影(造影时间为术后1个月至16年),均显示脾-肺间有不同口径和数量不等的侧支循环形成。无效或复发8例(9.30%)。死亡6例(7.00%),其中2例术后第2和第3年因肝性脑病死亡,2例于术后2年内再发上消化道大出血死亡,2例于术后并发肝癌死亡。结论改良脾-肺固定术能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控制(或预防)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缓解脾功能亢进。是一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值得推广的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静脉血栓形成/外科学 高血压 门静脉 脾切除术/方法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手助腹腔镜及开腹脾切除巨脾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8
3
作者 戴国清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80-1382,共3页
目的比较手助腹腔镜(HALS)和开腹切除(OP)巨脾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010年行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其中大于20 cm脾脏行HALS和OP的临床疗效。结果大于20 cm的巨脾切除术患者41例,21例为HALS手术,20例为开腹脾切除... 目的比较手助腹腔镜(HALS)和开腹切除(OP)巨脾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010年行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其中大于20 cm脾脏行HALS和OP的临床疗效。结果大于20 cm的巨脾切除术患者41例,21例为HALS手术,20例为开腹脾切除手术。HALS组的中转开腹率4.7%。HALS和OP组的平均出血量为227 mL和887 mL(P=0.01),平均输血为0和0.6单位(P<0.05)。HALS组的住院时间比OP显著为短(4.3 d vs.8.4 d)(P=0.001)。并发症发生率两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ALS是一项安全和有效的巨脾(大于20 cm)切除技术。相比开腹脾切除其住院时间更短,出血及输血更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替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术/方法 脾切除术 手助腹腔镜 巨脾
原文传递
利用腹腔镜技术改进开腹脾切除术的操作流程 被引量:6
4
作者 朱安龙 朴大勋 +3 位作者 侯彦伟 尹雪峰 许军 姜洪池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2-285,共4页
目的探讨将腹腔镜脾切除术的操作流程应用于开腹脾切除术的借鉴价值。方法总结以往的腹腔镜脾切除术,设计新的开腹脾切除术的流程(改进开腹脾切除术)。选择61例脾切除术病例,分为传统开腹组和改进手术组,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 目的探讨将腹腔镜脾切除术的操作流程应用于开腹脾切除术的借鉴价值。方法总结以往的腹腔镜脾切除术,设计新的开腹脾切除术的流程(改进开腹脾切除术)。选择61例脾切除术病例,分为传统开腹组和改进手术组,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费用和并发症,比较两组之间差异。结果传统手术组手术时间(97.3±23.6)min,术中出血量(264.4±46.6)mL,24 h引流量(285.5±76.5)mL。改进开腹手术组:手术时间(52±13.7)min,术中出血量(105.0±31.0)mL,24 h引流量(110.3±39.5)mL;上述指标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手术组无术中大出血和胰瘘发生,改进手术组的术中治疗费用较传统开腹组高(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后的开腹脾切除术在控制手术时间和出血风险上具有优势。合理地应用先进手术器械可以更好地实现微创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术/方法 腹腔镜外科手术 改良
原文传递
成人肝移植后发生持续性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预防措施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程龙宇 俞军 +7 位作者 张武 余松峰 谢尚奋 周琳 张珉 汤洒潇 章琳 郑树森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70-677,共8页
目的:分析肝移植术后持续性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探索减少该疾病发生的有效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2009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接受肝移植手术并符合纳入标准的128例患者资料,对移植前脾... 目的:分析肝移植术后持续性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探索减少该疾病发生的有效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2009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接受肝移植手术并符合纳入标准的128例患者资料,对移植前脾脏体积、术前门静脉直径、术前胃左静脉直径、术前和术后血小板、术前和术后白细胞、术前总胆红素水平及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筛选术后持续性血小板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对在2012—2013年期间部分术前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行肝移植同期脾动脉缩窄术,分析其术后持续性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结果:患者肝移植术前脾脏体积大于500 ml ( P=0.012, OR=2.789,95%可信区间:1.249~6.227)以及门静脉直径大于15 mm ( P =0.017, OR=3.124,95%可信区间:1.230~7.933)为术后持续性血小板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行肝移植同期脾动脉缩窄术的6例患者中仅1例(16.7%)在术后表现为持续性血小板减少,而对照组48例中32例(66.7%)术后存在持续性血小板减少,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患者肝移植术前脾脏体积大于500 ml以及门静脉直径大于15 mm可以作为肝移植术后持续性血小板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肝移植手术同期行脾动脉缩窄术以控制脾脏体积作为肝移植术后持续性血小板减少的预防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手术后期间 血小板减少/并发症 危险因素 体积描记术 脾/放射摄影术 脾动脉缩窄术/方法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