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4排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静秋 钟善刚 魏朝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经临床诊断或疑似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经临床诊断或疑似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情况(通畅、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闭塞)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98.4%,阳性率为63.7%,钙化病变的敏感度为96.0%,阳性率为61.2%。结论:64排螺旋CT冠脉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其影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狭窄的诊断能力比较强,诊断准确率高,具有无创检查、定位准确的优势,是诊断冠心病的理想检查方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冠脉动脉成像 冠状动脉狭窄病变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文娟 郭永芳 +1 位作者 李丹 安毅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1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CTA)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CTA检查后2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CAG结果为金标准,对CTA显示冠状动脉不同分支血管进行分级评估。结果:所评估目标血管共1290支,...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CTA)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CTA检查后2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CAG结果为金标准,对CTA显示冠状动脉不同分支血管进行分级评估。结果:所评估目标血管共1290支,CTA显示病变血管354支,CAG显示病变血管348支。CTA对于不同狭窄程度血管显示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轻度77.78%、98.43%、96.51%、65.89%、98.67%,中度85.51%、97.40%、96.12%、79.73%、98.25%,重度68.84%、97.74%、94.65%、78.51%、96.32%,且两种检查方法在判定冠状动脉不同狭窄程度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CTA对冠状动脉血管评估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作为临床冠心病筛查及血运重建后复查的首选检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体层摄影术 螺旋ct冠脉动脉成像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与DSA血管造影在疾病中诊断价值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5
3
作者 韩迎春 樊刚 +7 位作者 曹文广 张军晖 张世衡 苏宝珠 张宇 呼延佩 李斌 刘吉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1期56-58,98,共4页
目的探究分析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与DSA血管造影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筛选出我院心血管内科2011年2月-2014年8月收治的拟诊为冠心病且均行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MSCTA)与DSA血管造影检查的病患186例,回顾性统计分析全部病患的临床资... 目的探究分析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与DSA血管造影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筛选出我院心血管内科2011年2月-2014年8月收治的拟诊为冠心病且均行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MSCTA)与DSA血管造影检查的病患186例,回顾性统计分析全部病患的临床资料,以DSA为参照,比较分析DSA对狭窄冠脉数量、病变程度及内部斑块性质等的检出情况。结果 MSCTA各节段狭窄冠脉分支及相应狭窄程度冠脉检出率与DSA比较,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MSCT对斑块的检出数稍低于DSA,其中非钙化斑块与钙化斑块的检出率与DSA比较,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A对狭窄冠脉的确诊率与DSA相近,临床诊断效果肯定,能够准确直观的显示冠脉影像,且具有无创、安全的特点,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冠心病 狭窄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常规冠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的对比研究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黄永培 林良才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64 SCTCA)与常规冠脉造影(CAG)进行冠心病临床诊断的诊断准确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2月进行治疗的61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分别采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常规冠脉造影进行临床诊断,... 目的研究分析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64 SCTCA)与常规冠脉造影(CAG)进行冠心病临床诊断的诊断准确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2月进行治疗的61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分别采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常规冠脉造影进行临床诊断,观察分析采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冠心病患者的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中,敏感性为91.5%,特异性为96.2%。与CAG结果相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用于诊断冠心病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 冠脉造影 敏感性 特异性
下载PDF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多层螺旋C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8
5
作者 吴国 李滢 陈晓荣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2年第4期515-516,共2页
目的比较核素心肌灌注显像(SPECT)与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MSCT)诊断冠心病(CHD)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行SPECT与MSCT检查的拟诊CH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进行对比。结果SPECT敏感性为89.47%、特异性... 目的比较核素心肌灌注显像(SPECT)与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MSCT)诊断冠心病(CHD)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行SPECT与MSCT检查的拟诊CH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进行对比。结果SPECT敏感性为89.47%、特异性为94.12%、准确率为91.67%;MSCT敏感性为84.21%、特异性为94.12%、准确率为88.89%,两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1.265,1.668,2.005,1.526,1.889,均P〉0.05)。结论SPECT与MSCT诊断CHD有高度的一致性,两种检查方法结合应用可提高对CHD的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
原文传递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与常规冠脉造影的准确度对比 被引量:8
6
作者 申洪宪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1期88-91,共4页
目的探究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与常规冠脉造影的准确度。方法择取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48例,依据诊断方式不同划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74例,以作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冠脉造影诊断,研究组则采用25... 目的探究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与常规冠脉造影的准确度。方法择取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48例,依据诊断方式不同划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74例,以作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冠脉造影诊断,研究组则采用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诊断,分析两组诊断冠脉管腔狭窄程度,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冠脉血管中斑块性质,漏诊率及误诊率,诊断时间及诊断费用。结果研究组冠脉管腔狭窄Ⅰ级、Ⅱ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冠脉管腔狭窄Ⅲ级、Ⅳ级、Ⅴ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纤维斑块、钙化斑块、软斑块及混合斑块诊断准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误诊率、漏诊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诊断时间及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诊断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诊断冠心病等疾病采用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的敏感性强、特异性及准确度高,可有效诊断冠脉管腔狭窄程度及其中斑块性质,避免误诊及漏诊情况发生,值得在临床诊断中应用及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 常规冠脉造影 误诊与漏诊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巫志勇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22期92-93,共2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患者给予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进行冠脉主干以及主要的分支扫描造影,评价其在冠心病诊断中的灵敏程度和特异选择性。结果:CTA技术能够清晰识别冠脉主干以及主要分...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患者给予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进行冠脉主干以及主要的分支扫描造影,评价其在冠心病诊断中的灵敏程度和特异选择性。结果:CTA技术能够清晰识别冠脉主干以及主要分支处出现的钙化、狭窄等病变。诊断灵敏程度达到97%,特异选择性也高达98%,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均高达96%。其中,诊断灵敏度最高的部位为左主干,达到100%;其次为左前降支,灵敏度达到97%。结论:CTA可以很好地识别冠脉主干以及主要分支处出现的钙化、狭窄等病变,对冠心病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尤其在钙化病变诊断过程中,CTA明显优于SCA,已成为目前最理想的无创冠心病检查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 冠心病 应用价值 冠脉造影
下载PDF
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8
作者 黄恒青 岑炳奎 杨军克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18期2456-2458,共3页
目的分析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13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同时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为对照,分析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 目的分析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13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同时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为对照,分析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发现冠脉腔径狭窄≥50%的检出率为30.77%;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的检出率为27.88%,两种检查方法对冠脉腔径狭窄≥50%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为金标准,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发现冠状动脉狭窄(冠脉腔径狭窄≥50%)的敏感性为87.93%,特异性为92.67%。结论 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检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准确程度较高,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率接近冠脉造影,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内斑块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健 祝墡珠 赵琦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内斑块的诊断能力及冠脉内斑块与与冠状动脉狭窄和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06年接受MSCT冠状动脉成像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这两项检查的间隔时间不超过1个月)的113例...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内斑块的诊断能力及冠脉内斑块与与冠状动脉狭窄和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06年接受MSCT冠状动脉成像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这两项检查的间隔时间不超过1个月)的1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MSCT检查共发现软斑块74个,钙化斑块128个,混合斑块48个,以冠状动脉近段(67.6%)斑块数量最多,其次为中段(18.4%),伴相应冠状动脉分支血管不同程度狭窄。斑块位置、斑块类型与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无统计学意义。除年龄因素外,冠状动脉内有无斑块组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等)无统计学差异。在斑块类型和位置的诊断上,MSCT检查与冠状动脉内超声检查结果完全一致。结论:MSCT可以清晰地显示冠状动脉内斑块的情况,能及早检出不稳定斑块,发现冠状动脉狭窄前的早期冠状动脉病变,对预测和早期诊断冠心病有重要价值,能为临床合理治疗和预防猝死提供及时、重要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 多层螺旋ct 钙化斑块 软斑块
下载PDF
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炫生 刘卫其 +4 位作者 张励庭 袁勇 李芳云 刘辉来 吴惠玉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1期10-10,100,共2页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异同。方法入选112名患者采用256层螺旋CT重建237枚支架,评估再狭窄情况。结果 237枚支架中发现33例再狭窄;256层CT诊断支架内再狭窄的敏感性为93.94%,特异性为91.1...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异同。方法入选112名患者采用256层螺旋CT重建237枚支架,评估再狭窄情况。结果 237枚支架中发现33例再狭窄;256层CT诊断支架内再狭窄的敏感性为93.94%,特异性为91.18%,阳性预测值为63.27%,阴性预测值为98.94%,其中植入左主干和前降支近中段内支架的图像质量显著优于植入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内支架。结论 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支架内再狭窄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尤其可作为植入于左主干、前降支近中段内的单支架植入术后的随访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内再狭窄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256 层螺旋ct 冠状动脉成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评估心肌桥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党浩丹 吴俊凤 胡智军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29期115-116,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评价心肌桥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拟诊为冠心病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扫描的患者,评价其心肌桥的长度、厚度及其伴随的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并按心肌桥存在与否分为心肌桥组...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评价心肌桥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拟诊为冠心病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扫描的患者,评价其心肌桥的长度、厚度及其伴随的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并按心肌桥存在与否分为心肌桥组与无心肌桥组,比较两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结果 100例患者中30例发现心肌桥(30.0%),左前降支(LAD)段的发生率最高。LAD的心肌桥组与无心肌桥组相应节段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481,P<0.05)。结论心肌桥不能仅视为解剖变异,而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心肌桥可能是评估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畸形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患者行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安全性护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辛英 魏代香 李慧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第8期3-5,共3页
目的探究分析糖尿病合并心血管患者行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安全性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8月于该院收治的208例行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两... 目的探究分析糖尿病合并心血管患者行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安全性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8月于该院收治的208例行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4例冠状动脉成像期间给予一般指导,观察组104例冠状动脉成像期间给予安全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104例的冠状动脉成像一次成功率95.2%、检查时间5 min内比例93.3%、心率过快发生率4.8%与对照组的冠状动脉成像一次成功率75.0%、检查时间5 min内比例76.9%、心率过快发生率17.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04例的图像质量(1级、2级、3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空腹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04例的护理满意度98.1%大于对照组的82.7%(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心血管患者行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时给予安全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成像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提高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 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 一般指导 安全性护理
下载PDF
25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联合血清Hcy、NT-proBNP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价值分析
13
作者 黄秀秀 侯芬 +3 位作者 罗慕晴 李平 向忱洁 李波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2年第22期4290-4293,4375,共5页
目的:探讨25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联合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取同期健... 目的:探讨25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联合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25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阳性率及成像特征,检测并对比两组血清Hcy、NT-pro BNP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25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联合血清Hcy、NT-proBNP诊断冠心病的效能。结果:研究组25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阳性率高于对照组,且轻度、中度以及重度狭窄人数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91例阳性患者中73例为右优势型冠状动脉,3例为左优势型冠状动脉,15例为均势型冠状动脉;32例为单支病变,50例为双支病变,9例为多支病变;17处位于右冠状动脉,5处位于左主干,38处位于左前降支,31处位于左旋支。研究组血清Hcy、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25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联合血清Hcy、NT-pro BNP诊断冠心病的曲线下面积为0.863,高于上述三项单独检测的0.673、0.649、0.655。结论:25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联合血清Hcy、NT-proBNP可有效提高冠心病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25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 HCY NT-PROBNP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受心率影响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杨靖宏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25期142-143,共2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心率(HR)变化对于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冠心病(CHB)患者110例,均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根据患者的HR变化进行分组,A组HR变化0~3次/min,B组HR变化4~8次/min,C组HR变化9~20次/min,D...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心率(HR)变化对于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冠心病(CHB)患者110例,均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根据患者的HR变化进行分组,A组HR变化0~3次/min,B组HR变化4~8次/min,C组HR变化9~20次/min,D组HR变化>20次/min,对比4组患者的CT影像质量。结果:D组的影像质量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患者,若心率改变>20次/min,其CT影像质量显著下降,同时RCA2段影像质量受心率变化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 心率
下载PDF
心电编辑技术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中心电信号异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5
作者 杨尚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20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心电编辑技术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中心电信号异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心内科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之间收治1200例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心电编辑技术处理后心电信号异... 目的:探讨心电编辑技术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中心电信号异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心内科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之间收治1200例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心电编辑技术处理后心电信号异常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左优势型冠脉患者4例,均衡性冠脉患者4例,右优势型冠脉患者36例。经过心电编辑后,多数的中断和模糊冠脉都恢复连续和清晰状态,阶段型伪影影响明显减少,冠脉节段可评估率提高为96%(626/650)以上。结论: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中应用心电编辑技术,有助于提高冠脉节段的可评估性,保证临床检查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编辑技术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 心电信号异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