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6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和CT动态扫描对小肝癌强化特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2
1
作者 严福华 周康荣 +5 位作者 沈继章 曾蒙苏 杨军 吴东 龚静山 施卫斌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13-416,共4页
目的 前瞻性比较研究小肝癌 (SHCC)在动态MR和螺旋CT多期扫描中的强化特征 ,探讨MR优于螺旋CT的原因。方法  5 3例SHCC患者 ,均行螺旋CT和MR动态增强扫描。螺旋CT全肝平扫后分别行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的增强扫描。MR行SE序列和FMPS... 目的 前瞻性比较研究小肝癌 (SHCC)在动态MR和螺旋CT多期扫描中的强化特征 ,探讨MR优于螺旋CT的原因。方法  5 3例SHCC患者 ,均行螺旋CT和MR动态增强扫描。螺旋CT全肝平扫后分别行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的增强扫描。MR行SE序列和FMPSPGR序列动态增强多期扫描。结果  5 3例患者共发现病灶 76个 ,MR和CT动脉期扫描分别有 6 9个病灶和 49个病灶有明显强化。SHCC在MR和CT动脉期 门脉期 延迟期扫描中的典型表现为高 低 低信号 (密度 )和高 等 低信号 (密度 ) ;不典型的表现为高 高 高信号 (密度 )、高 等 等信号 (密度 )和低 低 低信号 (密度 )。结论 动态MR和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均可显示SHCC的强化特征。MR动脉期扫描更能充分反映SHCC富血供的特点 ;在定性诊断方面 ,结合SE序列上的一些信号特征 ,MR更优于螺旋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诊断 肝细胞癌 动态MR 螺旋ct
原文传递
螺旋CT、能谱CT和MRI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比较 被引量:47
2
作者 王宝玲 周连新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467-470,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CT、能谱CT和MRI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比较。方法选取47例疑似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螺旋CT、能谱CT和MRI诊断,比较不同扫描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47例患者经三种扫描方法检查,发现能谱CT诊断的真阳性患者36例(76.59%),常规CT... 目的探讨螺旋CT、能谱CT和MRI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比较。方法选取47例疑似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螺旋CT、能谱CT和MRI诊断,比较不同扫描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47例患者经三种扫描方法检查,发现能谱CT诊断的真阳性患者36例(76.59%),常规CT为30例(63.83%),MRI为34例(72.34%),三种方法诊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8例胆管细胞癌患者中,MRI诊断7例,能谱CT和螺旋CT检查均为4例;能谱CT扫描和MRI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92.3%和89.2%,均优于常规CT(76.6%,P<0.05),能谱CT诊断的准确率为72.5%,MRI为69.7%,常规CT为50.0%(P<0.05);此外,能谱CT扫描曲线下面积(AUC)大于常规CT或MRI(t=7.69,t=9.03,P<0.05);在小于1 cm的肝癌中,常规CT、能谱CT和MRI扫描的灵敏度分别为53.13%,90.63%和90.63%,MRI扫描和能谱CT均高于常规CT扫描(P<0.05)。结论能谱CT扫描和MRI在诊断原发性肝癌方面,其灵敏度和准确率均优于螺旋CT扫描,在诊断小肝癌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势,MRI在诊断胆管细胞癌方面优于能谱CT或螺旋CT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能谱ct 螺旋ct MRI 诊断
下载PDF
多层螺旋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肝脏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初步研究 被引量:39
3
作者 史丽静 田建明 +4 位作者 王培军 毕永民 田军 李树平 李燕玲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9期522-525,共4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肝脏灌注成像技术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8例接受多层螺旋CT肝脏灌注成像检查,其中20例为无明显肝脏疾病的志愿者,17例肝硬化患者,11例肝癌患者。计算各组受检者的各项灌注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1)肝...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肝脏灌注成像技术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8例接受多层螺旋CT肝脏灌注成像检查,其中20例为无明显肝脏疾病的志愿者,17例肝硬化患者,11例肝癌患者。计算各组受检者的各项灌注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1)肝硬化组与正常组相比,门静脉灌流量(HPP,ml·min^(-1)·ml^(-1))与门静脉灌流指数(PPI)明显减低(HPP:0.49±0.19与0.60±0.16,P=0.038;PPI:0.58±0.14与0.67±0.06,P=0.015),门静脉与肝动脉灌流比率(HPP/HAP)亦明显减低(1.63±0.87与2.12±0.65,P=0.04),肝动脉灌流指数升高(0.42±0.14与0.33±0.06,P=0.015),提示肝硬化时门静脉的灌流量减少,门静脉血流在肝脏血供中的比例减少,而动脉的灌流比重增加。(2)肝癌组的肝动脉灌流量明显高于正常组与肝硬化组(F=11.71,P<0.0001),而HPP明显下降(F=22.84,P<0.0001),HPP/HAP也明显减小(F=20.67,P<0.0001),说明肝癌主要由动脉供血,动脉、门静脉两部分对其供血的比例与正常肝和肝硬化相反。结论 多层螺旋CT肝脏灌注可分别评价肝脏动脉、门静脉的灌注情况,以灌注特点及测得的灌注指标反映肝脏病变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且此方法具有无创性和可重复性,在肝脏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 肝脏灌注成像 临床应用 肝硬化 肝癌
原文传递
螺旋CT与高频彩超对非典型急性阑尾炎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45
4
作者 陈海燕 黄娟 +2 位作者 廖方勇 魏晓燕 尤志勇 《西部医学》 2015年第4期595-597,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与高频彩超应用于非典型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60例临床拟诊为急性阑尾炎,但症状不典型患者的病历资料,术前均行螺旋CT与高频彩超检查,以手术-病检结果为金标准,将螺旋CT与高频彩超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分... 目的探讨螺旋CT与高频彩超应用于非典型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60例临床拟诊为急性阑尾炎,但症状不典型患者的病历资料,术前均行螺旋CT与高频彩超检查,以手术-病检结果为金标准,将螺旋CT与高频彩超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诊断正常阑尾20例,急性阑尾炎40例(其中水肿性15例,蜂窝织炎性15例,坏疽性10例)。CT诊断非典型急性阑尾炎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2.5%、85.0%和90.0%,均明显高于高频彩超的74.3%、44.0%和61.7%(P<0.05);CT诊断水肿性及蜂窝织炎性阑尾炎的敏感性分别为86.7%、93.3%,明显高于高频彩超的40.7%、66.7%(P<0.05);而两种检查方法对坏疽性阑尾炎诊断的敏感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螺旋CT较高频彩超在非典型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中更具优势。对于症状不典型,但临床疑诊急性阑尾炎的患者,可行螺旋CT检查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高频彩超 不典型症状 急性阑尾炎 筛查
下载PDF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与肾透明细胞癌的螺旋CT诊断鉴别 被引量:42
5
作者 徐晓晨 甘卫东 +8 位作者 李笑弓 张古田 刘铁石 姚林方 屈峰 连惠波 张士伟 燕翔 郭宏骞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评价螺旋CT扫描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和肾透明细胞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和肾透明细胞癌的24例患者的螺旋CT资料。其中Xp11.2易位/TFE... 目的评价螺旋CT扫描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和肾透明细胞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和肾透明细胞癌的24例患者的螺旋CT资料。其中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和肾透明细胞癌各12例。结果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组和肾透明细胞癌组的平均CT值增强量(即增强扫描动脉相肿瘤最大横截面平均CT值-平扫相上肿瘤最大横截面平均CT值)分别为(31.75±14.73)Hu和(88.30±31.91)Hu,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性肾癌的CT增强幅度明显小于肾透明细胞癌(P<0.01)。结论观察病灶的CT值,可以帮助医师初步确定术前肿瘤的病理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p11.2 TFE3 肾透明细胞癌 螺旋ct ct
下载PDF
肺栓塞患者行多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42
6
作者 莫云海 冉隆富 +2 位作者 杜涛明 程培 陈馨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探究对肺栓塞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某院接收的40例被疑诊为肺栓塞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多层螺旋CT检查;并以溶栓治疗效果以及多种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CT检查准确性进行评价。结果肺叶动脉显示数198支、... 目的探究对肺栓塞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某院接收的40例被疑诊为肺栓塞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多层螺旋CT检查;并以溶栓治疗效果以及多种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CT检查准确性进行评价。结果肺叶动脉显示数198支、栓塞数为69支,栓塞率为34.84%,肺段动脉显示数为639支,栓塞数为258支,栓塞率为40.38%,主肺动脉显示数为76支,栓塞数为18支,栓塞率为23.68%,亚段动脉显示数为1934支,栓塞数为92支,栓塞率为4.76%,其他分支动脉显示数为4587支,栓塞数为40支,栓塞率为0.87%;40例被疑诊为肺栓塞患者由多种检查结果最后被明确诊断为肺栓塞的患者40例,而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显示检查出肺栓塞37例,3例漏诊。CT敏感度为92.5%。结论在肺栓塞患者中应用多层螺旋CT检查,扫描其肺动脉与其分支,显示结果清晰,且肺动脉栓塞诊断特异性与敏感性较高,与动脉造影技术相比对患者机体无创伤性,临床上可当做肺栓塞影像学检查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螺旋ct 诊断价值
下载PDF
CT肺血管成像分析肺栓塞程度及右心功能的价值 被引量:41
7
作者 王建国 王辰 +7 位作者 郭佑民 郭晓娟 刘敏 杨媛华 翟振国 朱力 郭玉林 马红霞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探讨CT肺血管成像(CTPA)评价肺栓塞程度及右心功能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012例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肺栓塞279例,非肺栓塞733例。以CTPA作为肺栓塞的诊断标准,分析肺栓塞和非肺栓塞患者之间的右心功能参数的差异;分析肺栓塞的CT肺动... 目的:探讨CT肺血管成像(CTPA)评价肺栓塞程度及右心功能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012例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肺栓塞279例,非肺栓塞733例。以CTPA作为肺栓塞的诊断标准,分析肺栓塞和非肺栓塞患者之间的右心功能参数的差异;分析肺栓塞的CT肺动脉栓塞指数,并探讨其与右心功能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对右心功能参数的分析发现,肺栓塞与非肺栓塞患者间有显著性差异。肺栓塞患者的Qanadli栓塞指数明显高于Mastora栓塞指数,并高度相关。肺动脉栓塞指数与部分右心功能参数间的相关性弱。结论:CTPA可以反映肺栓塞后肺动脉的阻塞程度和右心功能的改变,但肺动脉阻塞程度不能准确地反映右心功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螺旋ct 右心功能
下载PDF
活动性及非活动性肺结核CT征象对不同类型肺结核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40
8
作者 张强军 张晓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活动性及非活动性肺结核CT征象在新发、复发及慢性肺结核中的表现。方法以我院放射科收治的148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45例新发型结核患者(A组)、53例复发型结核患者(B组)以及50例慢性结核者(C组),根据其临床资料进行回... 目的探讨活动性及非活动性肺结核CT征象在新发、复发及慢性肺结核中的表现。方法以我院放射科收治的148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45例新发型结核患者(A组)、53例复发型结核患者(B组)以及50例慢性结核者(C组),根据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组、B组活动性CT征象(树芽征、肺实变、毛玻璃阴影、节段性分布小叶中心结节影)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组,后壁空洞检出率低于C组,差异显著(P<0.05);A组活动性CT征象与B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C组非活动性CT征象(肺气肿、支气管聚拢迂曲、纤维条索影、钙化)的检出率明显高于A组、B组,差异显著(P<0.05);B组非活动性CT征象检出率高于A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活动性及非活动性肺结核CT征象在新发、复发及慢性肺结核中的表现均存在显著差异,其征象具有一定的特征性,通过对活动性及非活动性肺结核CT征象进行分析,可对临床诊治肺结核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新发型肺结核 复发型肺结核 慢性肺结核
下载PDF
低剂量螺旋CT对有症状患者胸部检查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9
9
作者 李秋芬 李保银 +1 位作者 袁卫国 张富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低剂量与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对有症状患者胸部检查的差异,探讨对不同症状患者进行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对有胸部症状的120例患者同时进行低剂量30mAs和常规剂量120mAs螺旋CT扫描,从发现病灶、病灶内部结构显示... 目的:对比观察低剂量与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对有症状患者胸部检查的差异,探讨对不同症状患者进行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对有胸部症状的120例患者同时进行低剂量30mAs和常规剂量120mAs螺旋CT扫描,从发现病灶、病灶内部结构显示以及病灶定性等方面进行比较观察。对发现病变但不能定性者加做病灶局部靶扫描或高分辨扫描。结果:两种扫描方案对病灶的检出、病灶内部结构显示及病灶定性均无显著差异。薄层靶扫描或高分辨扫描可提高定性诊断率。结论:低剂量与常规剂量螺旋CT对有症状患者胸部检查具有相同价值,低剂量全肺扫描加病变部位靶扫描是胸部CT检查的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 低剂量 螺旋ct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39
10
作者 肖睿 唐强 +3 位作者 李伟 刘峰 刘勇 单旭彬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523-525,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4年38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例,手术前均行X线摄片,而后行螺旋CT三维重建并与手术对照。螺旋CT的扫描参数为层厚2~5mm,床速3~5mm,重建间距1.5~3mm。结果所有...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4年38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例,手术前均行X线摄片,而后行螺旋CT三维重建并与手术对照。螺旋CT的扫描参数为层厚2~5mm,床速3~5mm,重建间距1.5~3mm。结果所有病例螺旋CT三维重建明确地显示了骨折,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折的分型和碎骨的描述上较平片优越,与手术中所见一致。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能够更为精确地显示胫骨平台的骨折情况,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螺旋ct 三维重建
原文传递
螺旋CT三维重建在髋臼骨折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6
11
作者 苗延巍 伍建林 +2 位作者 郎志谨 宋清伟 宁殿秀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6期517-519,共3页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 (3DCT)对髋臼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3 3例髋臼骨折行单层螺旋CT(2 3例 )及多层螺旋CT(10例 )薄层容积扫描 ,并进行表面遮蔽显示法 (SSD)及容积再现法 (VR)三维重建 ,并对 2DCT和3DCT的结果进行分析、...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 (3DCT)对髋臼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3 3例髋臼骨折行单层螺旋CT(2 3例 )及多层螺旋CT(10例 )薄层容积扫描 ,并进行表面遮蔽显示法 (SSD)及容积再现法 (VR)三维重建 ,并对 2DCT和3DCT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3DCT能立体、直观、准确地评估髋臼骨折的形态、类型、移位及是否合并脱位等空间信息 ,但 3DCT对微小骨折的显示率低于 2DCT ,且存在着“假骨折”和“假孔”现象。结论  3DCT在显示髋臼骨折的空间关系上具有优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体层摄影术 螺旋ct 图像处理 髋臼骨折
下载PDF
16排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6
12
作者 陈英育 陈奕鹏 宋国亮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6期941-943,共3页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40例肺结核患者,均接受常规胸部CT扫描及低剂量CT扫描,比较常规剂量与低剂量CT扫描辐射剂量的差异,比较常规剂量与低剂量CT扫描...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40例肺结核患者,均接受常规胸部CT扫描及低剂量CT扫描,比较常规剂量与低剂量CT扫描辐射剂量的差异,比较常规剂量与低剂量CT扫描对肺结核病变特征的显示情况,包括病灶数目、毛刺、结节、空洞、实变、磨玻璃影、钙化及胸膜粘连。结果低剂量扫描CT剂量指数[(29.8±3.6)vs(43.2±6.3)]及剂量长度乘积[(34.3±4.2)m Gycm vs(138.7±27.6)m Gycm]均显著低于常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2.5%和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剂量CT扫描比较,低剂量CT扫描对病灶数目、结节、空洞、实变、钙化及胸膜粘连征象显示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剂量CT扫描对毛刺(38.0%vs 51.1%)及磨玻璃影(36.4%vs 49.6%)的显示率低于常规剂量CT扫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6排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能够显示肺结核病变特征,且具有辐射剂量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肺结核 低剂量 诊断
下载PDF
螺旋CT和磁共振在成人股骨头坏死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6
13
作者 薛向东 李波 +1 位作者 张燚 刘刚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223-225,共3页
目的比较螺旋计算机体层成像(CT)与磁共振成像(MRI)对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间宝鸡市第五人民医院62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螺旋CT与MRI影像学检查资料,比较两者对股骨头坏死的诊断阳性率、分期诊... 目的比较螺旋计算机体层成像(CT)与磁共振成像(MRI)对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间宝鸡市第五人民医院62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螺旋CT与MRI影像学检查资料,比较两者对股骨头坏死的诊断阳性率、分期诊断情况及各个分期阳性征象检出率。结果 62例患者共确诊股骨头坏死97髋,经螺旋CT检测共发现股骨头坏死86髋,诊断率为88.66%,Ⅰ、Ⅱ、Ⅲ期诊断率分别为0、37.11%和51.55%。MRI共诊断出股骨头坏死97髋,诊断率为100%,明显高于CT的诊断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Ⅰ、Ⅱ、Ⅲ期诊断率分别为11.34%、39.18%和49.48%,MRIⅠ期诊断率明显高于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下发现的86髋病变股骨头中,显示骨小梁结构模糊、斑片状高密度影共58髋,占67.44%,发现单一囊变共68髋,占79.07%;MRI下显示骨小梁结构模糊11髋,占11.34%,线样征共64髋,占65.68%,骨髓水肿共71髋,占73.2%,单一囊变共68髋,占70.1%。结论 MRI相对于螺旋CT对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磁共振 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 骨梗死
下载PDF
益气散聚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被引量:34
14
作者 娄少颖 刘毅 +5 位作者 马宇滢 陈海英 陈伟华 应健 何燕铭 王文健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8年第8期793-798,共6页
目的:观察中药益气散聚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7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益气散聚方组39例和安慰剂对照组28例。分别予益气散聚方和安慰剂治疗3个月,观察治... 目的:观察中药益气散聚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7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益气散聚方组39例和安慰剂对照组28例。分别予益气散聚方和安慰剂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脾CT比值、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for insulin resistance,HOMA2-IR)、肝功能、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血脂等方面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益气散聚方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肝脾CT比值明显上升,BMI、HOMA2-IR水平下降,肝功能好转,TNF-α、hs-CRP和血脂水平明显下降,与安慰剂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益气散聚方组总有效率为94.87%。结论:中药益气散聚方治疗NAFLD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益气散聚颗粒 螺旋ct检查 胰岛素抵抗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6
15
作者 刘连荣 范勇 +1 位作者 赵新骞 邢志珩 《临床肺科杂志》 2012年第3期441-443,共3页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经16层螺旋CT确诊的肺栓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患者共累及224支肺动脉及其分支,其中肺动脉干1支,左、右肺动脉共9支,叶动脉45支,段动脉78支,亚段动脉...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经16层螺旋CT确诊的肺栓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患者共累及224支肺动脉及其分支,其中肺动脉干1支,左、右肺动脉共9支,叶动脉45支,段动脉78支,亚段动脉及以下动脉分支91支。肺栓塞的CT表现:①直接征象:中心型充盈缺损、偏心型充盈缺损、附壁血栓、完全阻塞型充盈缺损。②间接征象:肺野透过度增高,肺纹理稀疏、细小,肺动脉高压,肺梗死,主、肺动脉增宽,右心室增大,心包积液、胸腔积液等。结论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一种快捷、无创、安全、可靠的影像诊断方法,对及时诊断和治疗肺动脉栓塞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螺旋ct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重建对上颈椎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5
16
作者 朱岩 向卫国 +1 位作者 梁文杰 王奕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54-256,I0005,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上颈椎损伤的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总结26例寰枢椎损伤病例。统计骨折分类,诊断正确率,CT扫描参数,后期处理方法。着重观察上颈椎骨折的部位,椎体序列,椎体高度,骨折线,椎体附件骨折和旋转/脱位等的CT表现,...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上颈椎损伤的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总结26例寰枢椎损伤病例。统计骨折分类,诊断正确率,CT扫描参数,后期处理方法。着重观察上颈椎骨折的部位,椎体序列,椎体高度,骨折线,椎体附件骨折和旋转/脱位等的CT表现,并评价3D重建图像的优势。[结果]26例中C1爆裂性骨折(Jefferson骨折)4例,其中1例合并C1、2脱位失稳;C2齿状突骨折17例,其中X线片漏诊1例;C2椎弓骨折(Hangman骨折)1例;单纯C1、2椎间失稳2例,其中X线片漏诊1例。枢椎椎体骨折,本组中2例,为椎体纵行骨折,骨折无明显移位。在26例寰枢椎骨折病例中,CT全部正确诊断,X线诊断正确17例,占65%,其中6例未能作出诊断,3例将寰枢椎骨折误诊为关节脱位。上颈椎即寰枢椎解剖结构复杂,有与其它颈椎不同的解剖学特征,螺旋CT三维重建能清晰显示上颈椎的解剖关系、椎管形态、骨折块移位情况以及与周围软组织的关系,特别对于C1爆裂性骨折、C2齿状突骨折、C1、2脱位可提供逼真立体影像信息,清晰地显示C1侧块移位的大小,C1、2间移位的程度,可将图像任意旋转,以不同角度观察或展现任意断面,观察骨折碎片移位,断端锐利及其与椎管的关系,评估颈枕间和C1、2椎间稳定性,对伤情评估,是否手术,选择手术方式和手术风险的评估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结论]上位颈椎骨折的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可更好显示骨折的情况,可作为上颈椎损伤临床术前诊断和治疗的影象学检查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骨折 螺旋ct 三维重建 多平面重建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监测早期肺癌动态进展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35
17
作者 邢雪莲 《临床肺科杂志》 2013年第3期411-412,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监测早期肺癌动态进展的价值。方法对300例早期肺癌患者密切随访,分析其普通CT及低剂量CT图像特点。结果 (1)在直径小于5 mm,5~10 mm及大于10 mm的早期肺癌诊断中,普通CT与低剂量CT诊断符合率间无统计...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监测早期肺癌动态进展的价值。方法对300例早期肺癌患者密切随访,分析其普通CT及低剂量CT图像特点。结果 (1)在直径小于5 mm,5~10 mm及大于10 mm的早期肺癌诊断中,普通CT与低剂量CT诊断符合率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随访过程中,31例病灶无明显变化,90例病灶径线变大。其中12例病灶出现转移。结论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能够早期发现肺癌病灶,对受检者辐射损伤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低剂量 肺癌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重建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35
18
作者 柯君 马亚宁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5期55-58,共4页
目的分析螺旋CT三维重建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共6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已确诊,记录患者的螺旋CT三维重建以及CT平扫结果,与病理结果相比较,观察螺旋C... 目的分析螺旋CT三维重建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共6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已确诊,记录患者的螺旋CT三维重建以及CT平扫结果,与病理结果相比较,观察螺旋CT三维重建以及CT平扫结果的准确率。结果三维重建成像在与CT平扫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短毛刺征、空泡征以及分叶征等恶性征象的检出中,三维重建在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以及分叶征的检出率高于CT平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空泡征的检出情况比较,平扫检出阳性率高于三维重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重建的短毛刺征检出率稍高于CT平扫,但二者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重建成像对SPN良恶性的确诊准确率可高达80.30%,明显高于CT平扫的60.61%。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在分辨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中准确率较高,但仍有部分病变不能完全分辨,甚至可能出现误诊,要提高诊断率,需要应用增强、灌注等多种方法有机的结合,综合应用,提高准确率,取长补短,提高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三维重建成像 孤立性肺结节 良恶性诊断
下载PDF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采用MRI、螺旋CT以及DR三种检测方式对其分期诊断效果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3
19
作者 唐贤钧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12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采用MRI、螺旋CT以及DR三种检测方式对其分期诊断效果的对比分析,旨在总结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进行诊治的资料齐全的86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9...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采用MRI、螺旋CT以及DR三种检测方式对其分期诊断效果的对比分析,旨在总结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进行诊治的资料齐全的86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96个髋关节),所有患者髋关节处均经过MRI、螺旋CT、DR三种检测方式对其分期诊断,诊断结果与手术后病理学诊断结果相比较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三种检测方式阳性率之间的差异。结果本项研究结果显示,MRI检测诊断诊断的阳性率为96.88%(93/96);螺旋CT检测诊断的阳性率为85.42%(82/96);DR检测诊断的阳性率为66.67%(64/96)。因此MRI检测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阳性率最高,螺旋CT次之,DR检测的阳性率最低,MRI分别与螺旋CT和DR检测的阳性率之间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χ2=64.46,P<0.01;χ2=59.63,P<0.01)。结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MRI、螺旋CT以及DR三种检测方式中,MRI检测的阳性率最高,对临床分期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MRI 螺旋ct DR 分期诊断
下载PDF
肝癌的螺旋CT表现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30
20
作者 乔颖 马立公 +1 位作者 严福华 伍建初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64-165,共2页
目的 对 5 4例肝细胞性肝癌的螺旋CT双期扫描表现进行分析 ,探讨其在肝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全部病例行全肝平扫和增强扫描。注射造影剂后 2 5s开始肝动脉期扫描 ,70s开始门脉期扫描。观察全部病灶在双期增强扫描中的表... 目的 对 5 4例肝细胞性肝癌的螺旋CT双期扫描表现进行分析 ,探讨其在肝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全部病例行全肝平扫和增强扫描。注射造影剂后 2 5s开始肝动脉期扫描 ,70s开始门脉期扫描。观察全部病灶在双期增强扫描中的表现。结果 肝动脉期扫描共发现病灶 72个 ,其中 2 8个病灶表现为均匀强化 ,40个为不均匀强化 (其中 4个还可见到供血动脉 ) ,另有 4个无明显强化。门脉期扫描中发现 6 2个病灶 ,均为低密度 ,其中 8例可见到门脉癌栓形成 ,另有 7个病灶可见到假包膜形成。结论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可充分反映肝细胞性肝癌的特征 ,有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螺旋ct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