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分析不同复位方式对恢复伤椎椎前高度的机制和差异。方法 采用 15具湿润脊柱标本( T11~ L 3),运用 Gepstein等改良方法制造 L 1压缩骨折模型。标本分组,并分别在过伸牵拉、纵向牵引、器械加压三种方式下复位,观察椎前高度、...目的 分析不同复位方式对恢复伤椎椎前高度的机制和差异。方法 采用 15具湿润脊柱标本( T11~ L 3),运用 Gepstein等改良方法制造 L 1压缩骨折模型。标本分组,并分别在过伸牵拉、纵向牵引、器械加压三种方式下复位,观察椎前高度、前纵韧带应变值、伤椎上下椎间隙高度的变化。结果 在三种复位过程中都存在椎前高度恢复平台期;在试验载荷最大值时椎前高度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05);过伸复位中椎前高度是先增加后停滞,器械复位中椎前高度是先停滞后增加。结论 L 1骨折后在不同复位方式的复位过程中椎前高度不是无限制的增加,复位后期椎前高度都明显受到脊柱解剖结构的制约,因此在临床治疗或器械改进时,充分了解这些特点非常有益。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 分析不同复位方式对恢复伤椎椎前高度的机制和差异。方法 采用 15具湿润脊柱标本( T11~ L 3),运用 Gepstein等改良方法制造 L 1压缩骨折模型。标本分组,并分别在过伸牵拉、纵向牵引、器械加压三种方式下复位,观察椎前高度、前纵韧带应变值、伤椎上下椎间隙高度的变化。结果 在三种复位过程中都存在椎前高度恢复平台期;在试验载荷最大值时椎前高度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05);过伸复位中椎前高度是先增加后停滞,器械复位中椎前高度是先停滞后增加。结论 L 1骨折后在不同复位方式的复位过程中椎前高度不是无限制的增加,复位后期椎前高度都明显受到脊柱解剖结构的制约,因此在临床治疗或器械改进时,充分了解这些特点非常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