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9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哌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5
1
作者 郭艳辉 王俊科 +1 位作者 许国忠 虞建刚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不同剂量罗哌卡因注入犬的蛛网膜下腔后,脊髓、神经根早期超微结构及脊髓组织钙含量的变化。方法 杂种犬18只,雌雄兼有,体重10kg左右。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对照组6只,生理盐水2ml;B组6只,0.5%罗哌卡因2ml(10mg),C组6...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不同剂量罗哌卡因注入犬的蛛网膜下腔后,脊髓、神经根早期超微结构及脊髓组织钙含量的变化。方法 杂种犬18只,雌雄兼有,体重10kg左右。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对照组6只,生理盐水2ml;B组6只,0.5%罗哌卡因2ml(10mg),C组6只,1%罗哌卡因2ml(20mg)。动物麻醉后以氯胺酮、芬太尼间断静脉注射维持麻醉。于L3-4穿刺,注入生理盐水或罗哌卡因。于注药后3h,迅速处死动物后,取L1-2脊髓及神经根,每组随机取1mm3脊髓前角组织和神经根,固定于2.5%戊二醛磷酸缓冲液中行透射电镜观察脊髓及神经根超微结构的改变。并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脊髓组织钙含量。结果(1)C组脊髓组织钙离子含量明显高于A、B两组。(2)A、B两组电镜标本正常,神经膜完整,脊髓标本显示线粒体、内质网完整。C组神经膜分层,部分断裂,脊髓组织线粒体肿胀,部分空泡变性,内质网肿胀。结论 1%浓度的罗哌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可以造成脊髓缺血损伤,所以应用于蛛网膜下腔还需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 超微结构 罗哌卡因 蛛网膜下腔阻滞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超微病理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1
2
作者 蔡钦林 黄云钟 +2 位作者 杨文 党耕町 张之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6年第6期254-256,共3页
采用经C4、C5椎体置入螺钉、缓慢多次加压的方式造成23只兔颈脊髓腹侧的慢性压迫,椎管侵占率达30%~78%(平均为54%)。经4个月的观察,对其中8只兔进行了超微病理变化的研究。结果发现:轻度压迫时,脊髓前角神经元... 采用经C4、C5椎体置入螺钉、缓慢多次加压的方式造成23只兔颈脊髓腹侧的慢性压迫,椎管侵占率达30%~78%(平均为54%)。经4个月的观察,对其中8只兔进行了超微病理变化的研究。结果发现:轻度压迫时,脊髓前角神经元萎缩,白质内以神经纤维脱髓鞘改变为主;随着压迫的加重,前角神经元脱失,神经纤维脱髓鞘进一步加重,轴索变性、坏死,导致不可逆性损害。本研究为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脊髓病 压迫性颈脊髓病 超微病理 病理 实验
下载PDF
间断鞘内注射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大鼠脊髓及神经根早期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0
3
作者 孙志华 郭曲练 邹望远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3-287,共5页
目的观察鞘内间断注射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大鼠脊髓、神经根早期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按改良Yaksh法置入导管至脊髓腰段鞘内8 cm。随机分为4组(n=6):N 组(对照组)经导管注入0.9%氯化钠40μl,每1.5 h一次,共3次。R1、R2、R... 目的观察鞘内间断注射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大鼠脊髓、神经根早期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按改良Yaksh法置入导管至脊髓腰段鞘内8 cm。随机分为4组(n=6):N 组(对照组)经导管注入0.9%氯化钠40μl,每1.5 h一次,共3次。R1、R2、R3注药方式同N组,分别注入0.5%、0.75%、1%罗哌卡因40μl。各组在注药后6 h取腰膨大处1mm3脊髓及神经根,电镜下观察其早期超微结构变化。结果N、R1、R2组脊髓、神经根早期超微结构基本正常。R3组大多数神经元细胞固缩,大多数粗面内质网扩张,线粒体及内质网结构模糊,有少数神经元细胞完全变性;部分有髓神经纤维变性,板层结构疏松;雪旺氏细胞固缩。与R3组比较,N、R1、R2组神经元胞质空泡形成或变性评分、灰质内空泡评分、髓鞘丢失断裂评分、内、外轴膜清晰度评分及神经根空泡变性评分均降低(P<0.05),而灰质内出血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R1、R2组间以上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5、0.7%罗哌卡因间断鞘内注射对大鼠脊髓、神经根超微结构无明显影响,1%罗哌卡因则可造成脊髓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鞘内注射 罗哌卡因 大鼠 脊髓 神经根 超微结构 麻醉
原文传递
督脉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干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30
4
作者 崔晓军 李伊为 +3 位作者 陈东风 张进 黎晖 沈逸萍 《解剖学研究》 CAS 2002年第3期180-183,共4页
目的 观察督脉电针对脊髓损伤后大鼠脊髓巢蛋白 (Nestin)表达和后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于术后 1、7、14、2 1和 2 8d分别对大鼠进行Tarlov评分和斜板试验检查后肢功能后处死动物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 目的 观察督脉电针对脊髓损伤后大鼠脊髓巢蛋白 (Nestin)表达和后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于术后 1、7、14、2 1和 2 8d分别对大鼠进行Tarlov评分和斜板试验检查后肢功能后处死动物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的表达 ,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进行定量分析 ,观察督脉电针对脊髓损伤后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的影响。结果 脊髓损伤后第 1d ,在督脉电针组和单纯脊髓损伤组的损伤脊髓灰质中都可见到Nestin的表达。单纯脊髓损伤组在术后第 7、14、2 1和 2 8d ,Nestin阳性细胞数分别为 2 1 4 8± 7 83、11 78± 4 38和 9 18± 3 2 6 ,而督脉电针组分别为 30 6 9± 6 16、39 2 4± 6 83、2 6 4 9± 5 87和 2 2 30± 6 6 1,两组在 4个时间段上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增加的Nestin阳性细胞数与神经功能的改善平行。结论 提示督脉电针可减轻神经损伤症状和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干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督脉电针 脊髓损伤 神经干细胞 巢蛋白 细胞增殖
下载PDF
鞘内吗啡对切口疼痛模型大鼠脊髓背角P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36
5
作者 胡兴国 张云翔 +3 位作者 曾因明 钟敏 潘道波 段世明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663-665,共3页
目的 研究鞘内 (IT)吗啡对切口疼痛模型大鼠脊髓背角P物质 (SP)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 16只 ,随机分为四组 (每组 4只 ) :假手术组 (组Ⅰ )、术前 30minIT 0 9%氯化钠 2 0 μl组(对照组 ,组Ⅱ )、术后 30minIT吗啡 5 μg组 (组Ⅲ ... 目的 研究鞘内 (IT)吗啡对切口疼痛模型大鼠脊髓背角P物质 (SP)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 16只 ,随机分为四组 (每组 4只 ) :假手术组 (组Ⅰ )、术前 30minIT 0 9%氯化钠 2 0 μl组(对照组 ,组Ⅱ )、术后 30minIT吗啡 5 μg组 (组Ⅲ )和术前 30minIT吗啡 5 μg组 (组Ⅳ )。按Brennan法制成切口疼痛模型 ,以累积疼痛评分确定疼痛行为。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脊髓背角SP免疫反应 (SP LI)。结果 组Ⅲ和组Ⅳ大鼠的累积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组Ⅱ (P <0 0 1)。组Ⅱ大鼠术侧脊髓背角浅层SP LI物质积分光密度明显高于组Ⅰ及对侧 (对照组 :0 6 2± 0 0 7,假手术组 :0 40±0 0 9,P <0 0 1) ;与组Ⅱ比较 ,组Ⅳ的大鼠术侧脊髓背角浅层SP LI物质积分光密度 (0 37± 0 0 6 )明显降低 (P <0 0 1) ,但两用药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别。结论 在大鼠切口疼痛模型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疼痛 脊髓背角 鞘内吗啡 切口疼痛 实验研究 镇痛
原文传递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临床疾病诊治过程中更多的优势和价值 被引量:39
6
作者 刘建航 刘昊 +3 位作者 陈道云 徐志为 谢桂鑫 李锦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41-1247,共7页
背景: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是一项新兴的磁共振成像方法,由于其利用水分子在组织中自由扩散的原理揭示组织病变特点,常被用于检测神经系统细微结构的改变以及评价神经系统疾病的预后。目的:综述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的特征及临床应... 背景: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是一项新兴的磁共振成像方法,由于其利用水分子在组织中自由扩散的原理揭示组织病变特点,常被用于检测神经系统细微结构的改变以及评价神经系统疾病的预后。目的:综述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的特征及临床应用的作用。方法:第一作者以"弥散张量成像、各向异性参数、表观弥散系数、纤维示踪、白质、脑血管、脊髓、肌肉、椎间盘"为中文检索词,以"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FA,ADC,fibre tracing,DTT,white matter,cerebrovasculardiseases,spinalcord,muscle,intervertebraldisc"为英文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ELSEVIER数据库、EMBASE数据库、Springer数据库、IEEE、Wiley Online Library、Google Scholar和PubMed数据库中关于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的文章,共纳入41篇文献。结果与结论:弥散张量成像技术是一项尚待继续开发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通过计算组织内水分子自由扩散特征参数值,反映其扩散能力,继而能较准确地显示组织内部微观结构的表现,目前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应用的领域较为广泛,比如脊髓病变,阿尔茨海默病、癫痫及脑肿瘤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周围神经损伤,脑梗死等脑血管疾病,椎间盘退变,肌肉系统病变等方面,但技术开发程度还有很大空间,未来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肌肉纤维示踪、组织损伤评估等方面的研究尚有很大前景,有望成为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退行性疾病的无创性评价肌肉损伤的间接特征性的重要技术指标,从而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肌肉结构改变提供有力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弥散张量成像 脊髓 周围神经 扩散加权成像 各向异性参数 表观弥散系数 平均扩散率 轴向扩散率 径向扩散率 纤维示踪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调节慢性疼痛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37
7
作者 高永静 纪如荣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45-552,共8页
慢性疼痛是临床治疗上的难题之一,开发新的镇痛药物需要对慢性疼痛的产生和维持机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神经胶质细胞,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在慢性疼痛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星形胶质细... 慢性疼痛是临床治疗上的难题之一,开发新的镇痛药物需要对慢性疼痛的产生和维持机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神经胶质细胞,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在慢性疼痛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星形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数量最多、占据体积最大的细胞,在结构上与神经元突触紧密接触。而且,外周神经损伤、组织损伤、肿瘤浸润、关节炎等引起的慢性疼痛状态下,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比小胶质细胞呈现出更持久的活化,该活化与慢性疼痛行为密切相关。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可通过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激酶(MAPK)释放炎症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调节神经元的兴奋性,促进慢性疼痛的维持。本文对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参与慢性疼痛调节的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慢性疼痛 神经炎症反应 趋化因子 细胞因子 神经元 胶质细胞相互作用 脊髓
下载PDF
趋化因子介导的神经炎症反应和神经病理性疼痛 被引量:36
8
作者 高永静 张志军 曹德利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7-307,共11页
各种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的损伤或功能障碍致使全球数以百万计的人们患有神经性病理性疼痛。目前的方法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不佳且有副作用,需要开发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脊髓中胶质细胞(如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 各种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的损伤或功能障碍致使全球数以百万计的人们患有神经性病理性疼痛。目前的方法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不佳且有副作用,需要开发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脊髓中胶质细胞(如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能通过释放强效的神经调质,如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在神经性病理性疼痛的产生和维持中起重要作用。近期的证据显示,趋化因子是疼痛调控中的新成员。该文综述了一些趋化因子和受体(如CCL2/CCR2、CXCL1/CXCR2、CX3CL1/CX3CR1、CCL21/CXCR3)作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相互调控的介质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调节。靶向趋化因子介导的神经炎症反应将成为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神经炎症 胶质细胞 趋化因子 神经损伤 脊髓
原文传递
Electroacupuncture in the repair of spinal cord injury:inhibiting the Notch signaling pathway and promoting neural stem cell proliferation 被引量:33
9
作者 Xin Geng Tao Sun +3 位作者 Jing-hui Li Ning Zhao Yong Wang Hua-lin Y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3期394-403,共10页
Electroacupuncture for the treatment of spinal cord iniury has a good dinical curative effect, but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is unclear. In our experiments, the spinal cord of adult Sprague-Daw- ley rats was clamped fo... Electroacupuncture for the treatment of spinal cord iniury has a good dinical curative effect, but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is unclear. In our experiments, the spinal cord of adult Sprague-Daw- ley rats was clamped for 60 seconds. Dazhui (GV14) and Mingmen (GV4) acupoints of rats were subjected to electroacupunctur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revealed that the expres- sion of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was apparently downregulated in rat models of spinal cord injury after electroacupuncture. 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electroacupuncture contributed to the proliferation of neural stem cells in rat injured spinal cord, and suppressed their differentiation into astrocytes.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and western blot assays showed that electroacupuncture inhibited activation of the Notch signaling pathway induced by spinal cord injury.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electroacupuncture repaired the injured spinal cord by suppressing the Notch signaling pathway and promoting the proliferation of endogenous neural stem cei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spinal cord electroacupuncture therapy neural stem cells notchsignaling pathway ASTROCYTES inflammation survival curve PROLIFERATION differentiation real-timequantitative PCR western blot assay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针刺对猫部分去传入脊髓Ⅱ板层可塑性的影响──电镜定量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董红心 吴良芳 保天然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10,共5页
既往研究已经表明针刺能促进脊髓的可塑性变化。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针刺引起可塑性变化的最小疗程以及是否对非针刺侧也有影响。10只猫切断一侧L1~L5、L7~S2背根及背根节,保留L6。术后电针刺激手术侧后肢L6神经支配范... 既往研究已经表明针刺能促进脊髓的可塑性变化。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针刺引起可塑性变化的最小疗程以及是否对非针刺侧也有影响。10只猫切断一侧L1~L5、L7~S2背根及背根节,保留L6。术后电针刺激手术侧后肢L6神经支配范围的足三里和悬钟,伏兔和三阴交穴位。用电镜定量方法计数针刺一疗程(5只)和二疗程(5只)对脊髓Ⅱ板层不同突触性终末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组动物对照侧两类突触性终末数与非针刺动物比无明显变化,实验侧背根来源的复合终末数分别为对照侧的45%与88%,二疗程组比一疗程组和非针刺动物都明显增加。非背根来源的简单终末数在二疗程组虽有增加,但增加幅度与非针刺动物一致。表明针刺促进备用根纤维可塑性变化在二疗程时才明显,而对非针刺侧却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第Ⅱ板层 可塑性 针刺
下载PDF
半椎板入路椎管内肿瘤显微切除术 被引量:32
11
作者 刘洪泉 孙印臣 +4 位作者 王立忠 王洪生 赵佩林 孙晓峰 于学洁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03-505,共3页
目的探讨经一侧半椎板入路在显微切除椎管肿瘤中的应用。方法经一侧半椎板显微切除69例椎管内肿瘤,其中神经鞘瘤31例,脊膜瘤19例,上皮样囊肿6例,蛛网膜囊肿4例,海绵状瘤3例,室管膜瘤2例,星形细胞瘤2例,髓母细胞瘤椎管转移2例。肿瘤位于... 目的探讨经一侧半椎板入路在显微切除椎管肿瘤中的应用。方法经一侧半椎板显微切除69例椎管内肿瘤,其中神经鞘瘤31例,脊膜瘤19例,上皮样囊肿6例,蛛网膜囊肿4例,海绵状瘤3例,室管膜瘤2例,星形细胞瘤2例,髓母细胞瘤椎管转移2例。肿瘤位于颈段19例,胸段34例,腰段16例。结果除2例髓内星形细胞瘤外,其余肿瘤均获全切,术后2周即可下床活动,随访期内(2-48个月)症状和体征均明显改善,无手术并发症和脊柱畸形。结论经一侧半椎板入路能够最大程度保留脊柱后部的肌肉、韧带和骨结构,有利于脊柱稳定性,具有手术创伤小、安全、卧床时间短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肿瘤 显微手术 半椎板
原文传递
大鼠脊髓慢性压迫性损伤实验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1
12
作者 梁益建 孙善全 +1 位作者 汪克建 余维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0-324,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新型大鼠脊髓慢性压迫实验动物模型,为探索脊髓受压后的病理生理机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大鼠脊柱解剖结构特点自行设计一种大鼠脊髓压迫器,用以制作大鼠慢性压迫模型。运用行为学、影像学、TTC、HE、Tunnel等方法,了解动... 目的:建立一种新型大鼠脊髓慢性压迫实验动物模型,为探索脊髓受压后的病理生理机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大鼠脊柱解剖结构特点自行设计一种大鼠脊髓压迫器,用以制作大鼠慢性压迫模型。运用行为学、影像学、TTC、HE、Tunnel等方法,了解动物行为学变化及受压节段脊髓病理学改变,以评价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脊髓压迫后渐次出现肌力减退、行动瘫痪;TTC结果显示,在各时段可见脊髓缺血范围与压迫时间及压迫强度相关;压迫后,脊髓出现组织水肿、神经元空泡化、白质疏网状改变及退行性变,以及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凋亡。结论:⑴用大鼠脊髓压迫器制作的大鼠脊髓慢性压迫缺血性损伤模型,具有方法简单、科学、重复性强等特点;⑵脊髓压迫程度可根据实验目的不同进行调节;⑶本实验为脊髓压迫性损伤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理想的动物试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损伤 慢性压迫模型 大鼠
下载PDF
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32
13
作者 单永治 凌锋 +1 位作者 李萌 支兴龙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7-289,共3页
目的 探讨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指导临床。 方法 回顾分析 2 3例脊髓髓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 ,并采用Aminoff&Logue评分标准评价患者术前术后的脊髓功能。 结果  2例患者拒绝手术而保... 目的 探讨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指导临床。 方法 回顾分析 2 3例脊髓髓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 ,并采用Aminoff&Logue评分标准评价患者术前术后的脊髓功能。 结果  2例患者拒绝手术而保守治疗 ,2 1例手术治疗 ,术后病理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血管瘤全切除 18例 ,次全切除 3例。术后患者症状好转 15例 ,无变化 4例 ,加重 2例 ,无手术死亡。 结论 MRI对脊髓海绵状血管瘤诊断的特异性高 ,手术治疗效果好 ,有症状者应积极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肿瘤 海绵状血管瘤 NMR 成像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脊髓中P物质参与电针镇痛的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边景檀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25-328,共4页
本研究发现,低频(2Hz)电针刺激时大鼠脊髓中P物质免疫活性(SP-ir)含量减少,中频(15Hz)、高频(100Hz)和变频(2/15Hz)刺激时SP-ir含量增多。脊髓蛛网膜下腔(i.t.)注射非肽类SP(NKI... 本研究发现,低频(2Hz)电针刺激时大鼠脊髓中P物质免疫活性(SP-ir)含量减少,中频(15Hz)、高频(100Hz)和变频(2/15Hz)刺激时SP-ir含量增多。脊髓蛛网膜下腔(i.t.)注射非肽类SP(NKI)受体拮抗剂CP96345和RP67580均能阻断中频、高频和变频的电针镇痛。i.t.注射阿片拮抗剂纳洛酮阻断低频和中频刺激时SP-ir含量的变化。结果提示,脊髓SP-ir在低频时释放减少,中频、高频和变频时释放增多有利于镇痛反应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P物质 针刺镇痛 电针镇痛
下载PDF
电针引起脊髓P物质释放的频率依赖性 被引量:25
15
作者 沈上 边景檀 +1 位作者 田津斌 韩济生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9-93,共5页
我室以往的研究表明,不同频率的电针可引起脊髓释放不同种类的阿片肽。本工作观察P物质(SP)释放的频率依赖性,电针频率选择2,4,8,15,30和100Hz,分别收集电针期间及电针前后各30min的脊髓灌流液,通过放射... 我室以往的研究表明,不同频率的电针可引起脊髓释放不同种类的阿片肽。本工作观察P物质(SP)释放的频率依赖性,电针频率选择2,4,8,15,30和100Hz,分别收集电针期间及电针前后各30min的脊髓灌流液,通过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大鼠电针有效组和电针无效组P物质免疫活性(SP-ir).结果如下:(1)电针有效组:2Hz引起SP-ir降低,与电针前相比,P<0.01;4Hz电针前后SP-ir比较,无统计学意义;8,15,30,100Hz时SP-ir均增加(P<0.01),其中15Hz时SP增加最多(P<0.001),表明刺激引起SP释放有频率依赖性。(2)电针无效组:不论应用何种频率,电针前后脊髓灌流液中SP-ir变化不大(均P>0.05)。提示,电针时脊髓液中SP含量变化与镇痛效果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镇痛 P物质 放射免疫分析
下载PDF
运动对小鼠小脑皮质和脊髓内突触素年龄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2
16
作者 陈运才 姚志彬 +1 位作者 陈以慈 邝国壁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63-268,T008,共7页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研究C57BL/6J小鼠小脑皮质和脊髓内突触素(p38)的年龄变化以及长期适量运动(跑转笼)对突触素年龄变化的影响。以同年龄对照组心重/体重比率均值的2信标准差作为运动有效标准。结果显示...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研究C57BL/6J小鼠小脑皮质和脊髓内突触素(p38)的年龄变化以及长期适量运动(跑转笼)对突触素年龄变化的影响。以同年龄对照组心重/体重比率均值的2信标准差作为运动有效标准。结果显示,24月龄鼠小脑皮质Ⅰ、Ⅴ叶分子层突触素免疫反应产物光密度值(COD值)明显小于13月龄鼠(P<0.01),后者COD值小于5月龄鼠(P<0.01);L4~S1段脊髓灰质Ⅱ、Ⅴ、Ⅶ层,突触素年龄相关的变化不明显(P>0.05)。5月龄小鼠经过8和19个月运动后,小脑分子层突触素免疫反应产物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脊髓灰质Ⅱ、Ⅴ层只在19个月运动组显著增高(P<0.05,P<0.01)。表明从青年开始的长期适量运动能够防止随年龄增加的小脑皮质突触素的丢失,促进小脑皮质和脊髓灰质内突触素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素 小脑 皮质 脊髓 衰老
下载PDF
脊髓血管畸形的治疗和长期随访 被引量:31
17
作者 凌锋 张鸿祺 +6 位作者 李萌 支兴龙 缪中荣 张鹏 宋庆斌 苏敏实 谭可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目的总结本组收治的脊柱脊髓血管畸形中的脊髓血管畸形的治疗情况和长期的疗效随访。方法自1986年至2003年3月期间,共收治了脊柱脊髓血管畸形549例。其中病变位于硬膜下的被称作脊髓血管畸形,共323例。在统一的脊髓功能评分、功能状况... 目的总结本组收治的脊柱脊髓血管畸形中的脊髓血管畸形的治疗情况和长期的疗效随访。方法自1986年至2003年3月期间,共收治了脊柱脊髓血管畸形549例。其中病变位于硬膜下的被称作脊髓血管畸形,共323例。在统一的脊髓功能评分、功能状况、功能疗效、病变消失程度的影像结果、综合疗效的标准上,对于脊柱脊髓血管畸形的治疗后和随访结果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平均26个月的临床和影像的随访,脊髓血管畸形的总体长期治愈好转率为82.2%,95%以上的病变消失率为62.6%。结论根据脊髓血管畸形的特征和各病种的特性,并通过对脊髓血管的功能解剖的深入理解,明确病变的治疗靶点,合理地应用手术和栓塞治疗手段,可以达到较好的解剖治愈率。本组的治疗结果优于其他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血管畸形 治疗 动静脉瘘 脊柱 脊髓
原文传递
葛根素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4
18
作者 桑韩飞 张英民 +3 位作者 徐礼鲜 王强 计根林 吴明春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14-417,共4页
目的 研究葛根素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方法  2 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缺血组 (A组 ,n= 10 )及葛根素组 (B组 ,n=10 ) ,夹闭腹主动脉肾下段 2 0min,建立兔脊髓腰尾段缺血模型 . B组于夹闭前 10 min静脉注射葛根素 30 m... 目的 研究葛根素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方法  2 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缺血组 (A组 ,n= 10 )及葛根素组 (B组 ,n=10 ) ,夹闭腹主动脉肾下段 2 0min,建立兔脊髓腰尾段缺血模型 . B组于夹闭前 10 min静脉注射葛根素 30 m g· kg- 1 ,A组则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 .测定夹闭前、后及再灌注后血浆中丙二醛 (MDA)浓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 ;再灌注 4,8,12 ,2 4及 48h分别对动物后肢运动功能评分 ;再灌注 48h后 ,处死动物 ,制作切片 ,观察其组织病理学变化 .结果 缺血及再灌注后 B组MDA值明显低于 A组 (P<0 .0 5 ) ,而 SOD活性明显高于 A组 (P<0 .0 5 ) ;再灌注后 4,8,12 ,2 4及 48h时的神经功能评分 B组明显高于 A组 (P<0 .0 5 ) ;光镜下 ,与 A组相比 ,B组脊髓组织损伤显著减轻 ,形态基本正常的前角细胞较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缺血 再灌注损伤 葛根素 保护作用
下载PDF
Early neurosurgical intervention of spinal cord contusion: an analysis of 30 cases 被引量:29
19
作者 ZHU Hui FENG Ya-ping +4 位作者 Young Wise YOU Si-wei SHEN Xue-feng LIU Yan-sheng JU Go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24期2473-2478,共6页
Background The incidence of spinal injury with spinal cord contusion is high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is now growing in China. Furthermore, spinal cord injury happens mostly in young people who have a long life expe... Background The incidence of spinal injury with spinal cord contusion is high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is now growing in China. Furthermore, spinal cord injury happens mostly in young people who have a long life expectance. A large number of patients thus are wheelchair bound for the rest of their lives. Therefore, spinal cord injury has aroused great concern worldwide. Despite great efforts, recovery from spinal cord injury remains unsatisfactory. Based on the pathology of spinal cord contusion, an idea of early neurosurgical intervention has been formulated in this study. Methods A total of 30 patients with "complete" spinal cord injury or classified as 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 (ASIA)-A were studied. Orthopedic treatment of the injured vertebra(e), internal fixation of the vertebral column, and bilateral laminectomy for epidural decompression were followed directly by neurosurgical management, including separation of the arachnoid adhesion to restore cerebrospinal fluid flow and debridement of the spinal cord necrotic tissue with concomitant intramedullary decompression. Rehabilitation started 17 days after the operation. The final outcome was evaluated after 3 months of rehabilitation. Pearson chi-square analysis was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recovered some ability to walk. The least recovered patients were able to walk with a wheeled weight support and help in stabilizing the weight bearing knee joint (12 cases, 40%). Thirteen patients (43%) were able to walk with a pair of crutches, a stick or without any support. The timing of the operation after injury was important. An optimal operation time window was identified at 4-14 days after injury. Conclusions Early neurosurgical intervention of spinal cord contusion followed by rehabilita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locomotion of the patients. It is a new idea of a therapeutic approach for spinal cord contusion and has been proven to be very successfu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nal cord CONTUSION NEUROSURGERY REHABILITATION
原文传递
硬脊膜动静脉瘘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29
20
作者 李萌 张鸿祺 +5 位作者 支兴龙 陈革 单永治 陈文劲 吴浩 凌锋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 总结硬脊膜动静脉瘘的诊治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脊髓MRI和血管造影确诊的 110例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 结果 本组患者首选经全椎板切除入路夹闭瘘口至脊髓表面的引流静脉 61例 ,经半椎板切除入路手术 3 7... 目的 总结硬脊膜动静脉瘘的诊治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脊髓MRI和血管造影确诊的 110例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 结果 本组患者首选经全椎板切除入路夹闭瘘口至脊髓表面的引流静脉 61例 ,经半椎板切除入路手术 3 7例 ,经血管内栓塞 12例 ,栓塞后复发再手术 3例。患者术后采用了抗凝、血液稀释、早期康复等辅助治疗。 10 6例患者术后复查脊髓血管造影证实瘘口全部闭塞。 89例复查脊髓MRI显示髓周血管流空信号全部消失 ,其中 74例髓内T2高信号消失、15例缩小。术后 98例患者获随访 ,随访时间 3~ 12 0个月 ,5 4例症状完全消失 ,3 4例症状改善 ,10例无变化 ,其中 3例栓塞 1~ 5年后瘘口再通而手术。 结论 硬脊膜动静脉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预后良好。经单侧半椎板切除入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动静脉瘘 脊髓 诊断 临床方案 硬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