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佳新教授运用针刺夹脊穴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证经验
1
作者 栗烨凡 郑佳新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6期57-60,共4页
郑佳新教授结合多年临床实践,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是以肝肾亏虚为本,气血不荣而痛,外伤及感受风寒湿等邪气为标,气血不通而痛。在治疗过程中,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发病机制,灵活配合运用针刺夹脊穴后配合手法复位等综合疗法... 郑佳新教授结合多年临床实践,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是以肝肾亏虚为本,气血不荣而痛,外伤及感受风寒湿等邪气为标,气血不通而痛。在治疗过程中,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发病机制,灵活配合运用针刺夹脊穴后配合手法复位等综合疗法,对缓解患者疼痛具有很好疗效。通过跟师学习、查阅文献及相关书籍等方式,总结郑佳新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经验,后附验案一则加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刺 夹脊穴 手法复位
下载PDF
电针刺激对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功能独立性评定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顾旭东 姚云海 +3 位作者 顾敏 付建明 任芸 尹汉奎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刺激疗法对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的生活独立功能的影响,为脊髓损伤患者寻求一条有效的康复治疗途径。方法:62例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被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接受电针刺激加运动治疗、作业治疗;对照组30例,接受单纯性运动治...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刺激疗法对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的生活独立功能的影响,为脊髓损伤患者寻求一条有效的康复治疗途径。方法:62例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被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接受电针刺激加运动治疗、作业治疗;对照组30例,接受单纯性运动治疗、作业治疗。在治疗前后进行功能独立性评定。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功能独立性积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而治疗组治疗后的分值97.78±19.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分值87.53±16.67(P<0.05)。同样,治疗组的住院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刺激加运动与作业治疗的综合康复手段能明显改善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的生活独立能力,且能科学地提高住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脊髓损伤 针刺疗法 康复 功能独立性评定
下载PDF
截瘫三联针法对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感觉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文春 王倩 +5 位作者 庞日朝 赵娟妮 王彧 田恬 柏玲 张安仁 《四川中医》 2012年第5期105-109,共5页
目的:客观评价"截瘫三联针"法对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感觉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共48例符合研究标准的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训练。治疗组... 目的:客观评价"截瘫三联针"法对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感觉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共48例符合研究标准的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截瘫三联针"法,对照组采用目前常用体针穴位针刺。两组每日治疗1次,1个月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休息2天,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1个月、2个月、3个月、随访时(全部疗程结束后1个月)分别进行ASIA感觉(针刺觉、轻触觉)评分、ASIA运动评分。统计分析中,以针刺觉评分、轻触觉评分、运动评分为因变量分别拟合最优多水平模型,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的针刺觉评分、轻触觉评分、运动评分随着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两组间针刺觉、轻触觉、运动评分在几个评定时间点的比较,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增长趋势看,在观察的4个月内,所有患者的针刺觉、轻触觉和运动评分有呈增长的趋势,但是趋势不为线性,而且增长呈先快后慢的趋势即抛物线形式增长;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的针刺觉、轻触觉和运动评分没有差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平均变化趋势相同。其中,针刺觉的回归模型方程为y(估计值)=78.467+3.799time-0.640time2,轻触觉的回归模型方程为回归模型:y(估计值)=76.943+2.803time-0.487time2,运动评分的回归模型方程为y(估计值)=58.556+4.415time-0.659time2。即说明两组的治疗效果在针刺觉、轻触觉和运动评分方面没有任何差异。结论:"截瘫三联针"法和常用体针法均能改善外伤性胸腰段SCI患者的感觉功能、运动功能,但两种方法在改善感觉、运动功能方面没有疗效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电针 康复训练 截瘫三联针法 运动点
下载PDF
腕踝针结合夹脊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相关头晕症状的影响
4
作者 李前辉 杨紫芳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368-371,共4页
目的:探讨腕踝针结合夹脊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相关头晕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189例伴有眩晕症状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63)、对照1组(n=63)、对照2组(n=63)。对照1组接受夹脊针治疗,对照2组接受腕踝针治疗,观... 目的:探讨腕踝针结合夹脊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相关头晕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189例伴有眩晕症状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63)、对照1组(n=63)、对照2组(n=63)。对照1组接受夹脊针治疗,对照2组接受腕踝针治疗,观察组接受夹脊针联合腕踝针治疗,3组均每间隔1 d进行1次,10次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3组治疗前后头晕症状改善、神经因子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3组汉化眩晕症状量表(VSS-C)评分比较,观察组(38.27±4.58)分<对照2组(40.86±4.37)分<对照1组(43.33±4.64)分;3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观察组[1.00(1.00,1.00)分]<对照2组[1.00(1.00,2.00)分]<对照1组[2.00(1.00,2.00)分](P<0.05);3组5-羟色胺(5-HT)比较,观察组(151.26±10.54)nmol·10^(-9)<对照2组(158.84±11.05)nmol·10^(-9)<对照1组(162.53±12.46)nmol·10^(-9);3组γ-氨基丁酸(GABA)均下降,观察组(20.36±3.11)μmol·L^(-1)<对照2组(23.45±4.24)μmol·L^(-1)<对照1组(25.23±4.74)μmol·L^(-1)(P<0.05);3组神经根型颈椎病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67.52±2.83)分>对照2组(64.56±3.16)分>对照1组(63.35±3.32)分(P<0.05)。结论:腕踝针结合夹脊针治疗可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相关头晕症状患者病情,促进神经因子水平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腕踝针 夹脊针 头晕
下载PDF
脊针穴位针灸在腰部疼痛中的治疗效果评价
5
作者 李丽 蔡守良 +1 位作者 李小华 陈松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9期190-194,共5页
目的探讨脊针穴位针灸在腰部疼痛中的治疗效果评价。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顺昌县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腰部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腰背功能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脊... 目的探讨脊针穴位针灸在腰部疼痛中的治疗效果评价。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顺昌县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腰部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腰背功能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脊针穴位针灸,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疼痛及腰背功能、腰背肌力、炎性及疼痛因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00%(47/50),高于对照组的76.00%(3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53,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Roland-Morris(Roland-Morris Disability Questionnaire,RMDQ)分别为(2.56±0.72)分、(18.12±3.21)分与(9.31±2.5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41±1.03)分、(24.37±3.48)分与(12.90±3.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09、9.335、5.403,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腰背肌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与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均低于对照组,内啡肽(β-endorphin,β-E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脊针穴位针灸在腰部疼痛中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减少炎性及疼痛介质的释放,有效增强腰背肌力,改善腰背功能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部疼痛 脊针穴位针灸 治疗效果 腰部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