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amage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boring pests in Artemisia ordosica 被引量:3
1
作者 ZONG Shi-xiang LUO You-qing +4 位作者 CUI Ya-qin WANG Jian-wei YAN Wei LIU Ai-jie Kari HELIOVAARA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09年第1期24-27,共4页
The population density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three major boring pests, Holcocerus artemisiae, Sphenoptera sp. and Adosopius sp. were studied in their host plant Artemisia ordosica.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rvae ofH. ... The population density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three major boring pests, Holcocerus artemisiae, Sphenoptera sp. and Adosopius sp. were studied in their host plant Artemisia ordosica.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rvae ofH. artemisiae mainly bore the rhizome ofA. ordosica, but also the larvae of Sphenoptera sp. and Adosopius sp. bore the rhizome of A. ordosica. The adults of Sphenoptera sp. and Adosopius sp. feed on the leaves of A. ordosica as a nutritional supplemen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larvae of three pests in their host plant is completely different. H. artemisiae and Sphenoptera sp. are distributed in the whole A. ordosica plant. The newly hatched larvae first feed on the phloem and xylem of stem and then burrow to the roots before the winter of the same year. However, ,4dosopius sp. is distributed mainly in the roots. The newly hatched larvae move from the phloem to the xylem, and gradually damage the lower part of the trunk. The larvae of the three pests sometimes coexist in a single A. ordosica plant. However, the probability of the coexistence of the three pests is very small. The highest probability of coexistence of two pests was observed in Sphenoptera sp. and H. artemisiae, while the probability of coexistence of Sphenoptera sp. and Adosopius sp. as well as H. artemisiae and Adosopius sp. was smaller. The reasons for coexistence or its avoidance are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amount of food provided nor the volume of larval living space in a single A. ordosica plant, but also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kinds of larvae and 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emisia ordosica Holcocerus artemisiae sphenoptera sp. Adosopius sp. damage characteristics population ecology
下载PDF
应用SPSS软件识别沙蒿尖翅吉丁虫龄
2
作者 巴依尔 萨日娜 +2 位作者 李晔民 胡晨阳 姚艳芳 《林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7期52-53,共2页
沙蒿是阿拉善左旗荒漠化地区飞播治沙造林演替初期的先锋树种,沙蒿尖翅吉丁(Sphenoptera sp.)是一种危害沙蒿的蛀干类害虫,幼虫通过蛀食沙蒿根茎枝干,逐渐使植株长势衰弱,枝叶枯黄,甚至死亡。为研究沙蒿尖翅吉丁害虫并运用科学手段加以... 沙蒿是阿拉善左旗荒漠化地区飞播治沙造林演替初期的先锋树种,沙蒿尖翅吉丁(Sphenoptera sp.)是一种危害沙蒿的蛀干类害虫,幼虫通过蛀食沙蒿根茎枝干,逐渐使植株长势衰弱,枝叶枯黄,甚至死亡。为研究沙蒿尖翅吉丁害虫并运用科学手段加以防治,确定最佳防治时期,我们根据沙蒿尖翅吉丁生活史,从3月下旬幼虫期开始到8月下旬,每隔5 d采集30头幼虫,在电镜下测量幼虫头壳宽,用SPSS软件采用K-均值聚类算法,确定不同时期沙蒿尖翅吉丁幼虫龄期,通过识别虫龄,最终得出最佳的防治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蒿尖翅吉丁 sphenoptera sp. 虫龄 识别
原文传递
沙蒿尖翅吉丁幼虫危害特性和空间格局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曾凡勇 王涛 宗世祥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3-226,共4页
油蒿(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为菊科蒿属半灌木,具有耐旱、耐瘠薄、抗风蚀、喜沙埋、结实丰富、采种容易、生长迅速、固沙作用强等特点,是我国重要的荒漠灌木林植物,在荒漠化防治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改... 油蒿(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为菊科蒿属半灌木,具有耐旱、耐瘠薄、抗风蚀、喜沙埋、结实丰富、采种容易、生长迅速、固沙作用强等特点,是我国重要的荒漠灌木林植物,在荒漠化防治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灾害性天气频发,我国内蒙古、宁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蒿尖翅吉丁 幼虫 危害特性 空间格局 地统计学
下载PDF
沙蒿钻蛀性害虫初步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赵建兴 马兰 张永奇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1-124,共4页
沙蒿是内蒙古西部荒漠草原的重要植物。近年来由于害虫为害,沙蒿死亡严重。危害沙蒿的害虫中以钻蛀为害的种类较多且为害较重,是导致沙蒿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根据2009年5月的实地调查,对沙蒿大粒象、沙蒿木蠹蛾、沙蒿圆吉丁虫的幼... 沙蒿是内蒙古西部荒漠草原的重要植物。近年来由于害虫为害,沙蒿死亡严重。危害沙蒿的害虫中以钻蛀为害的种类较多且为害较重,是导致沙蒿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根据2009年5月的实地调查,对沙蒿大粒象、沙蒿木蠹蛾、沙蒿圆吉丁虫的幼虫形态、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且对沙蒿的受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另外进一步对沙蒿吉丁虫分布型进行了研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蒿 沙蒿大粒象 沙蒿线角蠹蛾 沙蒿吉丁虫 空间分布型
下载PDF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沙蒿尖翅吉丁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胡晨阳 周惠玉 +4 位作者 张翠华 姚燕芳 杨芹 刘丽伟 李琳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9年第1期42-43,共2页
沙蒿尖翅吉丁为沙蒿的一种毁灭性蛀干害虫,寄主为白沙蒿,在阿拉善左旗一年一代,以幼虫在浅层木质部蛀建蛀道越冬,第2年4月开始化蛹。5月底到7月底为成虫期和卵期,为防治适期。
关键词 白沙蒿 沙蒿尖翅吉丁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沙蒿尖翅吉丁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建伟 李月华 +2 位作者 韩卫东 骆有庆 宗世祥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1-146,共6页
沙蒿尖翅吉丁Sphenoptera sp.是黑沙蒿上主要的钻蛀性害虫,引起沙蒿长势下降甚至死亡。对其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征的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在宁夏1年发生1代,以各龄幼虫在被害沙蒿根部越冬。老熟幼虫于4月中下旬开始化蛹,成虫始见于5... 沙蒿尖翅吉丁Sphenoptera sp.是黑沙蒿上主要的钻蛀性害虫,引起沙蒿长势下降甚至死亡。对其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征的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在宁夏1年发生1代,以各龄幼虫在被害沙蒿根部越冬。老熟幼虫于4月中下旬开始化蛹,成虫始见于5月上旬,羽化期有两个高峰,分别是5、6月下旬。成虫羽化后并不马上离开蛹室,2~3d后咬出羽化孔,钻出蛹室。成虫需取食沙蒿叶片补充营养,2~7d后开始交尾,集中在13:00-16:30,雌雄成虫均可多次交尾。幼虫常多头聚集危害同一株沙蒿。大多数老熟幼虫在距坑道端部5mm处的根部化蛹,少数在直径为5~8mm的较粗的枝条内化蛹。沙蒿尖翅吉丁幼虫期有2种寄生性天敌,蛹期和成虫期各有1种寄生性天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蒿尖翅吉丁 形态和生物学特征 天敌
原文传递
油蒿主要钻蛀性害虫的危害特性调查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明琪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8期92-93,共2页
对油蒿上3种主要钻蛀性害虫的危害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沙蒿木蠹蛾主要以幼虫蛀食油蒿的根茎部,而沙蒿圆吉丁和沙蒿大粒象除以幼虫危害根茎部以外,还以成虫取食油蒿叶片作为营养补充。3种害虫的幼虫在油蒿上的分布位置完全不同... 对油蒿上3种主要钻蛀性害虫的危害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沙蒿木蠹蛾主要以幼虫蛀食油蒿的根茎部,而沙蒿圆吉丁和沙蒿大粒象除以幼虫危害根茎部以外,还以成虫取食油蒿叶片作为营养补充。3种害虫的幼虫在油蒿上的分布位置完全不同,沙蒿木蠹蛾和沙蒿圆吉丁在整株油蒿上均有分布,初孵幼虫首先取食茎部的韧皮部和木质部,于同年入冬前转移至根部危害;而沙蒿大粒象则主要分布在根部,初孵幼虫从韧皮部到木质部,逐渐向下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蒿 沙蒿木蠹蛾 沙蒿圆吉丁 沙蒿大粒象 危害特征
下载PDF
我国新上升的四种吉丁甲科蛀干害虫记述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小艺 曹亮明 杨忠岐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79-1087,共9页
【目的】 为准确识别和鉴定目前国内新上升的4种吉丁甲科蛀干害虫,便于生产上对其开展有效的监测和防治。【方法】 将收集到的标本通过比对文献以及与国内外同行讨论、标本检视、生物学危害特征观察等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对... 【目的】 为准确识别和鉴定目前国内新上升的4种吉丁甲科蛀干害虫,便于生产上对其开展有效的监测和防治。【方法】 将收集到的标本通过比对文献以及与国内外同行讨论、标本检视、生物学危害特征观察等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对中国新记录的沙蒿尖翅吉丁Sphenoptera sp.和柠条窄吉丁Agrilus sp.鉴定到种,对栎窄吉丁Agrilus cyaneoniger Saunders体色多型现象进行了描述,对弗氏窄吉丁Agrilus fleischeri Obenberger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再描述,并根据4种吉丁甲科害虫生物学特性和危害特征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建议。【结论】 沙蒿尖翅吉丁学名为Sphenoptera canescens Motschulsky,柠条窄吉丁学名为Agrilus unguiculosus Obenberger;栎窄吉丁体二色型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南方分布的主要为全体黑色型;弗氏窄吉丁的分布范围在不断扩大。对这些具有潜在高风险的蛀干类吉丁甲害虫,加强检疫和营林措施防止其扩散传播是非常必要的,保护天敌有助于抑制其种群数量快速上升,局部暴发时采取化学防治也是必要的应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蒿尖翅吉丁 柠条窄吉丁 栎窄吉丁 弗氏窄吉丁 形态特征 防治建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