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5例体细胞染色体正常的反复流产夫妇丈夫精子染色体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李运星 霍沛丹 马天根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2-94,共3页
为了解体细胞染色体正常的反复流产夫妇丈夫精子染色体改变,作者利用去透明带金黄地鼠卵诱导人精子单倍染色体形成的方法对15例反复流产夫妇丈夫精子染色体进行分析。共分析1512组单倍体核型,其中畸变核型发现95组,结构异常... 为了解体细胞染色体正常的反复流产夫妇丈夫精子染色体改变,作者利用去透明带金黄地鼠卵诱导人精子单倍染色体形成的方法对15例反复流产夫妇丈夫精子染色体进行分析。共分析1512组单倍体核型,其中畸变核型发现95组,结构异常54组,数目异常41组,畸变率为6.28%。卡方检验:与15例正常生育男性组的自然畸变率比较,X2=4.38,P<0.05,表明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在分类比较中,对照组与流产组的数目异常的X2=7.49,P<0.01,有显著性差异;而结构异常的X2=0.04,P>0.05.无统计学差异。精子染色体检查在流产病因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为诊断流产病因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精子 染色体 染色体畸变
原文传递
9例正常男性536个精子染色体核型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黄天华 黄建民 蔡敏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5-19,共5页
为获得我国正常男性单倍体遗传学基线资料,用人精子与去透明带金黄地鼠卵异种体外受精技术,对正常男性536个精子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染色体自发畸变精子率为8.02%.其中非整倍体率为了1.86%,结构畸变精子率为6... 为获得我国正常男性单倍体遗传学基线资料,用人精子与去透明带金黄地鼠卵异种体外受精技术,对正常男性536个精子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染色体自发畸变精子率为8.02%.其中非整倍体率为了1.86%,结构畸变精子率为6.16%。X—精子与Y—精子比例为50.56%:49.44%。在丹佛体制水平上,精子核型中随体联合呈随机分布,其频率为0.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染色体 自发畸变 染色体组型 男性
下载PDF
环磷酰胺体外对人精子诱变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练兵 蔡敏 +1 位作者 马明福 曾维三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69-371,共3页
目的 :探讨环磷酰胺 (CP)在体外测试系统中对人精子的诱变性。 方法 :使用不同浓度的CP与人精子和代谢活化酶作用 3h ,再与地鼠卵体外授精 ,研究精子染色体和 2细胞胚微核诱变作用。 结果 :CP有损伤精子染色体和诱发 2细胞胚微核作用... 目的 :探讨环磷酰胺 (CP)在体外测试系统中对人精子的诱变性。 方法 :使用不同浓度的CP与人精子和代谢活化酶作用 3h ,再与地鼠卵体外授精 ,研究精子染色体和 2细胞胚微核诱变作用。 结果 :CP有损伤精子染色体和诱发 2细胞胚微核作用。 结论 :CP在代谢活化酶作用的离体测试系统中 ,对人精子有诱变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 精子染色体 2细胞胚微核 体外代谢活化系统
下载PDF
人精子染色体制备方法的改良与应用
4
作者 王世雄 黄荣魁 +2 位作者 胡琴 李一峰 曹英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235-238,共4页
对80例正常人组进行精子染色体直接制备、G显带核型分析,成功率为62.5%,与Templado方法58.1%比较,P<0.05,有差异。精子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畸变率分别为2.3%和0%。另对46例临床对象进行精子染色体... 对80例正常人组进行精子染色体直接制备、G显带核型分析,成功率为62.5%,与Templado方法58.1%比较,P<0.05,有差异。精子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畸变率分别为2.3%和0%。另对46例临床对象进行精子染色体研究,精子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畸变率分别为:不育组15例,14.0%和4.8%;流产组26例,4.5%和2.4%,均较正常人组增加。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组5例,均发现中期Ⅰ易位型染色体的环状四价体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 制备技术 G显带核型 染色体显带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对精子染色体的影响 被引量:17
5
作者 黄建民 黄天华 +9 位作者 邱焕英 邱杰文 方小武 陈晓红 庄天罡 蔡树深 王永华 刘鸿禧 杨风霞 刘卫东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9年第2期72-74,共3页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精子与去透明带金黄地鼠卵受精制备染色体,并以HBV 全长DNA 作探针对精子染色体进行荧光原位杂交。结果发现慢性迁延型肝炎患者、慢性活动型肝炎患者和HBV 携带者的精子染色体畸变率分别为12-33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精子与去透明带金黄地鼠卵受精制备染色体,并以HBV 全长DNA 作探针对精子染色体进行荧光原位杂交。结果发现慢性迁延型肝炎患者、慢性活动型肝炎患者和HBV 携带者的精子染色体畸变率分别为12-33 % (9/73) 、16-18% (11/68) 和15-48 %(13/48),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精子畸变率(4 .35% ,5/115) 。进一步FISH 显示,在1 例慢性迁延型肝炎患者的精子染色体上有特异荧光信号。研究结果表明,HBV 能导致精子染色体不稳定性,并在患者精子染色体上整合,其整合特点是:整合位点是随机的,且大多为多位点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人精子染色体 染色体畸变
下载PDF
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检测人精子染色体非整倍体率 被引量:13
6
作者 郑履康 刘胜勤 +1 位作者 邓丽霞 张桥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检测人精子染色体非整倍体率。方法采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取少量精标本经洗后制片,用二硫苏糖醇(DTT)和二碘水杨酸锂(LIS)处理,使精子头部染色质去凝集。然后,与生物素标记的α卫星X染色体特异DN... 目的检测人精子染色体非整倍体率。方法采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取少量精标本经洗后制片,用二硫苏糖醇(DTT)和二碘水杨酸锂(LIS)处理,使精子头部染色质去凝集。然后,与生物素标记的α卫星X染色体特异DNA探针(DXZ1)和地高辛标记的α卫星Y染色体特异DNA探针(DYZ3)进行原位杂交。用CY3-链亲和素、山羊抗链亲和素检测X染色体探针杂交信号;用鼠抗地高辛抗体、与荧光素结合的兔抗鼠抗体检测Y染色体探针杂交信号。结果在Nikon荧光显微镜下可以清楚看到精子头部的杂交信号,头部有1个红色荧光杂交信号的精子为X染色体精子(X精子),有1个绿色荧光杂交信号的精子为Y染色体精子(Y精子)。精子头部有2个荧光杂交信号的精子为染色体数目异常精子。若用1条常染色体探针和1条性染色体探针进行FISH,可以区别头部有2个相同颜色荧光杂交信号的精子属非整倍体精子或二倍体精子。结论双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可以用于测定接触致突变剂和非整倍体诱导剂后,人精子染色体非整倍体率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色荧光 原位杂交 精子染色体 非整倍体率 FISH
原文传递
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人精子染色体非整倍体率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郑履康 邓丽霞 张桥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8年第5期267-272,共6页
本研究建立了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并测定了十名正常健康男子精子X染色体非整倍体率。取少量精液经洗后制片,用二梳苏糖醇(DTT)和二碘水杨酸锂(LIS)处理,使精子头部紧密的染色质去凝集,然后与生物素标记的α-... 本研究建立了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并测定了十名正常健康男子精子X染色体非整倍体率。取少量精液经洗后制片,用二梳苏糖醇(DTT)和二碘水杨酸锂(LIS)处理,使精子头部紧密的染色质去凝集,然后与生物素标记的α-卫星X染色体特异DNA探针(DXZ1)作原位杂交;用Cy3-链亲和素检测杂交信号。结果在荧光显微镜下可清楚见到带有红色杂交点信号的X精子。杂交率平均为4862%(4754%-4936%)。此值与X精子占50%的理论值差别无显著性。总共计数55453个X精子,X染色体双体率为006%;此结果与国外一些学者先前报导的结果一致,本研究提供的正常人X精子双体率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人精子染色体 非整倍体率
下载PDF
吸烟对人精子染色体畸变率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海珠 黄艳仪 +5 位作者 廖宝平 陈元本 孙筱放 郑育红 吴敬之 史哲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7年第2期1-3,共3页
采用人精子与去透明带的金黄地鼠卵离体受精制备出人精子染色体标本,对23例吸烟5-14年的男性及23例无吸烟史的正常男性进行了精子染色体畸变率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畸变率为4.13%,吸烟组畸变率为7.32%,两者经统计... 采用人精子与去透明带的金黄地鼠卵离体受精制备出人精子染色体标本,对23例吸烟5-14年的男性及23例无吸烟史的正常男性进行了精子染色体畸变率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畸变率为4.13%,吸烟组畸变率为7.32%,两者经统计学分析P<0.05,各不同吸烟史小组与正常对照组畸变率比较均为P<0.05,本实验为进一步探讨吸烟为人类生殖细胞遗传物质的影响提供了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精子染色体 染色体畸变
下载PDF
一种快速稳定的人精子核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建立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浩 张昌军 +2 位作者 王华 罗清炳 刘海湘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207-209,i003,共4页
目的:建立快速稳定的人精子核双色荧光原位杂交的实验方法。方法:采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 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方法取精子标本用EDTA/PBS液处理,再用二硫苏糖醇(DTT)使精子去凝集,甲醇/冰醋酸固定后制片,变性后... 目的:建立快速稳定的人精子核双色荧光原位杂交的实验方法。方法:采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 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方法取精子标本用EDTA/PBS液处理,再用二硫苏糖醇(DTT)使精子去凝集,甲醇/冰醋酸固定后制片,变性后与双色荧光直接标记(CEP X、Y)探针杂交。结果: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标本背景清晰,精子头部染成蓝色,边界清楚,头部有1个绿色荧光信号的精子为 X精子,有 1 个红色荧光信号的精子为 Y精子。精子头部有2个或2个以上信号的精子为染色体数目异常精子。结论:本方法具有快速、稳定、荧光信号强、易分辨等优点,可用于人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率的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人精子染色体 非整倍体
下载PDF
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罗伯逊易位携带者的精子染色体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永章 竺海波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 :探讨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D FISH)检测罗伯逊易位携带者的精子染色体的实验方法和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荧光原位杂交 (FISH)技术 ,以Biotin标记的 13q 14 .3特异性探针和以Digoxigenin标记的 14 q11.1特异性探针对 2例罗伯... 目的 :探讨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D FISH)检测罗伯逊易位携带者的精子染色体的实验方法和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荧光原位杂交 (FISH)技术 ,以Biotin标记的 13q 14 .3特异性探针和以Digoxigenin标记的 14 q11.1特异性探针对 2例罗伯逊易位携带者精子标本进行原位杂交 ,并统计精子间期核 13、14号染色体的杂交信号颗粒数量。 结果 :在显微镜下可见精子头部有以Biotin标记的 13q 14 .3特异性探针显示 1个绿色杂交信号 ,以Digoxi genin标记的 14 q11.1特异性探针显示 1个红色杂交信号 ,间期核背景经DAPI复染显示蓝色 ;共统计 30 0 0个精子间期核 ,显示 1个绿色 1个红色杂交信号的精子为 13q/ 14q ,占39.33% ;显示 1个绿色 2个红色杂交信号为 13q/ 14q ,14q ,占 11.5 7% ;仅显示 1个绿色杂交信号为 13q/ ,占 9.2 7% ;显示 2个绿色 1个红色杂交信号为 13q ,13q/ 14 q ,占12 .87% ;仅显示 1个红色杂交信号为 / 14 q ,占9.87% ;显示 2个绿色 2个红色杂交信号为 13q ,13q/ 14q ,14 q ,占12 .2 6 %。 结论 :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染色体结构异常患者的精子 ,可以分析其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离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色荧光原位杂交 携带者 罗伯逊易位 人精子染色体 DNA特异性探针
下载PDF
双色FISH检测人精子染色体非整倍体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欣洁 孙筱放 +2 位作者 黄艳仪 廖宝平 陈元本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2年第3期6-7,共2页
目的 建立用双色FISH检测人精子染色体非整倍体的方法。方法 采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 (FISH)方法取适量精子标本用EDTA/PBS处理 ,然后用二硫苏糖醇 (DTT) ,使精子去凝集。固定后滴片 ,然后与双色荧光直接标记探针杂交。结果 在OLYMPUS... 目的 建立用双色FISH检测人精子染色体非整倍体的方法。方法 采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 (FISH)方法取适量精子标本用EDTA/PBS处理 ,然后用二硫苏糖醇 (DTT) ,使精子去凝集。固定后滴片 ,然后与双色荧光直接标记探针杂交。结果 在OLYMPUS荧光显微镜下可以清楚看到精子头部的蓝色杂交信号 ,头部有 1个绿色荧光杂交信号的精子为X染色体精子 (X精子 ) ,有 1个红色荧光杂交信号的精子为Y染色体精子 (Y精子 )。精子头部有 2个荧光杂交信号的精子为染色体数目异常精子。结论 双色荧光原位杂交 (FISH)方法可以用于测定人精子染色体非整倍体率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人精子染色体 非整倍体
下载PDF
特殊复杂染色体重排1例男性携带者的遗传学分析与PGT-SR助孕结局
12
作者 刘顿 董云巧 +4 位作者 陈创奇 于行素 燕瑾 刘风华 张曦倩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7期627-633,共7页
目的:探讨1例特殊染色体复杂重排(CCR)男性携带者的临床特征、遗传学特征与胚胎植入前染色体结构重排筛查(PGT-SR)的助孕结局。方法:通过改良高分辨G显带技术和低深度高通量全基因组测序技术(WGLCS)分别对该男性患者的细胞染色体核型和... 目的:探讨1例特殊染色体复杂重排(CCR)男性携带者的临床特征、遗传学特征与胚胎植入前染色体结构重排筛查(PGT-SR)的助孕结局。方法:通过改良高分辨G显带技术和低深度高通量全基因组测序技术(WGLCS)分别对该男性患者的细胞染色体核型和分子核型进行分析。此外,利用二代测序技术(NGS)对该男性患者进行单精子染色体拷贝数(CNV)分析和PGT-SR助孕。结果:该男性患者核型为:46,XY,der(5)inv(5)(q14.3q23.2)t(5;14;11)(q23.2;q31.1;q21),der(11)t(5;14;11);der(14)t(5;14;11),其易位断点位于基因间区。单精子测序结果显示该男性精子中20.0%(7/35)为正常单倍体。PGT-SR结果显示正常/平衡的胚胎比率为25.0%(4/16),经过2次冷冻的单囊胚移植后,夫妇成功活产一健康男婴。此外,对已报道的男性CCRs携带者进行了文献回顾,总结了其正常/平衡精子比率和PGT-SR结局。结论:本研究提示男性CCRs携带者的正常单倍体精子比率可能高于理论预测,通过PGT-SR可有效改善其妊娠结局,在遗传咨询方面为他们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染色体重排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单精子染色体拷贝数 遗传咨询
下载PDF
牛分离精子对其IVF胚胎染色体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明 陆阳清 卢克焕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8-101,共4页
采用传统的细胞遗传学方法,研究了由流式细胞仪分离的、染色未分离的及作为对照用的未染色未分离的分别来自于3头公牛的精子体外授精(in vitrofertilization,IVF)后产生的6~8d囊胚的染色体异常情况,以确定流式细胞仪分离精子的过程及... 采用传统的细胞遗传学方法,研究了由流式细胞仪分离的、染色未分离的及作为对照用的未染色未分离的分别来自于3头公牛的精子体外授精(in vitrofertilization,IVF)后产生的6~8d囊胚的染色体异常情况,以确定流式细胞仪分离精子的过程及染色对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影响。结果显示,分离精子、染色未分离精子和未染色未分离精子的胚胎中,染色体组成均出现异常,嵌合体胚胎分别占40.7%、35.8%和37.0%,三者染色体异常的比例无显著差异。胚胎染色体异常的频率在不同公牛之间存在差异(33.0%∶44.6%)(p<0.05)。结果证明,染料和分离过程不影响精子的DNA亦不影响胚胎的染色体组成;胚胎染色体异常的频率在不同公牛之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精子 染色体 流式细胞仪
下载PDF
^(60)Coγ射线全身照射与离体照射诱发人精子染色体畸变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傅宝华 吕玉民 +3 位作者 刘金荣 陈玉浩 任春仙 赵凤玲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8年第1期31-34,共4页
本文采用人精子染色体制备技术,分析了两名60Co事故性全身受照者照后6,7年的精子染色体畸变和用摸拟两受照者睾丸剂量离体照射后的健康人精子染色畸变。结果显示:在相同剂量点,离体照射组染色体畸变率显著高于全身受照组(P... 本文采用人精子染色体制备技术,分析了两名60Co事故性全身受照者照后6,7年的精子染色体畸变和用摸拟两受照者睾丸剂量离体照射后的健康人精子染色畸变。结果显示:在相同剂量点,离体照射组染色体畸变率显著高于全身受照组(P<001);两受照组均以断裂型畸变为主,但全身受照组重接型畸变的比例显著增高;全身受照组Y-精子与X-精子的比例显著增高(160∶1)。提示:生殖细胞在不同的发育阶段的遗传危害与对射线的敏感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精子染色体重接型畸变的检测对评价电离辐射效应具有一定意义。两受照组Y-精子与X-精子之比的差异提示辐射引进X连锁显性致死性突变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60 事故性全身照射 离体照射 精子 染色体畸变
下载PDF
t(10;17)(q24;p11.2)携带者精子染色体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运星 马天根 +1 位作者 陈园茶 霍沛丹 《遗传与疾病》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6-7,62+67,共2页
本文对1例t(10;17)(q24)p11.2)携带者精子单倍染色体进行了观察,共分析13组单倍染色体,并与国外已有报道的结果作比较。
关键词 相互易位 染色体 精子 流产
原文传递
DNA诱发损伤的修复与染色体畸变的研究——咖啡因对人精子染色体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余云香 黄天华 +2 位作者 黄建民 刘鸿禧 方小武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3-19,共7页
应用人精子去透明带卵异种体外受精技术,对第1次卵裂中期相的染色体畸变进行分析。实验分为对照、咖啡因后处理、丝裂霉素C(MMC)预处理、MMC预处理同时加咖啡因后处理4个组。咖啡因组、MMC组和MMC+咖啡因组染色体结... 应用人精子去透明带卵异种体外受精技术,对第1次卵裂中期相的染色体畸变进行分析。实验分为对照、咖啡因后处理、丝裂霉素C(MMC)预处理、MMC预处理同时加咖啡因后处理4个组。咖啡因组、MMC组和MMC+咖啡因组染色体结构畸变精子率依次为27.0%,23.0%和45.0%;断裂均数依次为0.72,0.60和1.65,各组上述参数均高于空白对照组(8.0%,0.14),差异非常显著(P<0.01,P<0.01)。与MMC组和咖啡因组相比较,MMC+咖啡因组诱发的染色体型和染色单体型畸变均明显增加,以染色体型畸变增加更为明显(P<0.01,P<0.01)。结果显示,咖啡因可诱发人精子染色体畸变并能通过抑制金黄地鼠卵母细胞的复制前和复制后修复系统,有效地增强MMC对人精子染色体的诱变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畸变 精子 咖啡因 修复 DNA
下载PDF
自然流产妇女的丈夫精子染色体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俊琳 王应雄 +1 位作者 刘学庆 翁亚光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9年第3期47-48,共2页
应用人精子与去透明带金黄地鼠卵受精技术制备人精子染色体标本。对10例有自然流产史妇女的丈夫共230个精子核型进行了分析,并与正常可育男性的210个核型对照。结果显示,流产组的精子染色体数目异常率为39%,与正常组相... 应用人精子与去透明带金黄地鼠卵受精技术制备人精子染色体标本。对10例有自然流产史妇女的丈夫共230个精子核型进行了分析,并与正常可育男性的210个核型对照。结果显示,流产组的精子染色体数目异常率为39%,与正常组相比(28%),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流产组中结构异常的断裂和无着丝粒断片的比率(60%;95%)显著性高于对照组(25%;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流产 精子 染色体分析 穿透试验
下载PDF
正常人240个人精子染色体核型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金荣 任春仙 +2 位作者 杨兆青 聂儒诚 贾瑞清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4年第6期34-37,共4页
应用人精子与去透明带金黄地鼠卵受精技术制备人精子染色体标本,对正常男性240个精子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数目畸变精子率为3.34%,结构畸变精子率为6.67%。所观察到的结构畸变类型为无着丝粒断片,染色体断裂、双... 应用人精子与去透明带金黄地鼠卵受精技术制备人精子染色体标本,对正常男性240个精子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数目畸变精子率为3.34%,结构畸变精子率为6.67%。所观察到的结构畸变类型为无着丝粒断片,染色体断裂、双着丝粒体、易位和染色单体断裂。在正常男性精子染色体组中,X一精子与Y一精子的比例为49.17%:50.83%;近端着丝粒染色体随体联合显随机分布,随体联合频率为0.096。对上述实验结果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男性 精子 染色体 染色体组型
下载PDF
用三色荧光原位杂交检测人精子染色体非整倍体率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虹 王波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3年第6期43-44,58,F0002,共4页
目的建立人精子间期核三色荧光原位杂交(tripl-color fluorescence in situhybr idizat ion)的实验方法。方法采用三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10例和正常精子标本进行间期核的原位杂交,并统计精子间期核13、16、18、21、22、X、Y染色体的杂... 目的建立人精子间期核三色荧光原位杂交(tripl-color fluorescence in situhybr idizat ion)的实验方法。方法采用三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10例和正常精子标本进行间期核的原位杂交,并统计精子间期核13、16、18、21、22、X、Y染色体的杂交信号数量。结果在显微镜下可见精子头部有杂交探针的信号,间期核背景经DAPI复染显示蓝色。结论本法具有荧光杂交信号直观易分辨、短时间内能大量分析精子数量和实验操作相对简便、结果准确可信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色荧光原位杂交 非整倍体率 人精子染色体
原文传递
^(60)Coγ射线诱发的小鼠精子染色体畸变与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的比较
20
作者 徐鸣 郑斯英 +1 位作者 高锦声 卢中燕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21-125,共5页
对不同剂量^(60)Co γ射线诱发的小鼠精子染色体畸变进行了研究,并对同剂量组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γ射线能诱发精子染色体产生畸变,随着射线剂量增加,精子染色体畸变率也相应增加,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将... 对不同剂量^(60)Co γ射线诱发的小鼠精子染色体畸变进行了研究,并对同剂量组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γ射线能诱发精子染色体产生畸变,随着射线剂量增加,精子染色体畸变率也相应增加,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将同剂量组精子染色体畸变与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比较发现,精子染色体畸变率及易位率均明显高于骨髓细胞,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射线 精子 染色体 畸变 钴60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