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oLTE语音质量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姜先贵 李勇辉 +1 位作者 朱斌 徐乐西 《邮电设计技术》 2015年第10期51-55,共5页
近些年,OTT语音业务迅猛发展,新业务层出不穷,运营商也根据自身网络演进推出VoLTE语音业务,但VoLTE语音相比OTT语音是否更具有优势是大家关注的问题。首先介绍了VoLTE网络架构、VoLTE优化关键技术,并研究语音质量评估的方法以及影响语... 近些年,OTT语音业务迅猛发展,新业务层出不穷,运营商也根据自身网络演进推出VoLTE语音业务,但VoLTE语音相比OTT语音是否更具有优势是大家关注的问题。首先介绍了VoLTE网络架构、VoLTE优化关键技术,并研究语音质量评估的方法以及影响语音的主要因素,然后通过实验数据分析VoLTE语音与OTT语音在MOS评分、呼叫建立时延、流量占用等方面的对比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LTE IMS 语音质量 MOS
下载PDF
喉全切除术食管发音机制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徐文 韩德民 +4 位作者 侯丽珍 张丽 王树峰 黄志刚 于振坤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10,T001,共5页
目的 探讨喉全切除术后食管言语的特点。方法 对北京同仁医院 40例训练食管发音患者的嗓音声学、言语、形态特征及发音时食管压力变化进行分析 ,以 5 0例健康男性作为对照。结果 食管发音不良 8例 ,发音良好 32例。发音不良者黏膜痉... 目的 探讨喉全切除术后食管言语的特点。方法 对北京同仁医院 40例训练食管发音患者的嗓音声学、言语、形态特征及发音时食管压力变化进行分析 ,以 5 0例健康男性作为对照。结果 食管发音不良 8例 ,发音良好 32例。发音不良者黏膜痉挛 ,气流无法送出 ;发音基频小于 6 0Hz无法评估。发音良好者食管入口黏膜松弛 ,振动明显 ;其嗓音声学特征与健康对照差异有显著性(P值 <0 0 5或 <0 0 1)。食管发音不良者训练发音年龄、言语清晰度、速度、呼吸发音协调程度与发音良好者差异有显著性 (P值 <0 0 5或 <0 0 1)。食管发音时食管上、中段压力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值 <0 0 5或 <0 0 1) ,其中发音不良者压力增加更为明显 ,特别是食管中段压力。结论 食管发音声道振动及动力器官均与正常发音存在本质区别 ,通过代偿机制瞬间发音可达良好效果 ,但在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切除术 语音质量 食管发音
下载PDF
48例喉全切除气管断端膜样部食管吻合分流发音重建术长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3
作者 尚耀东 周永青 +3 位作者 陶振峰 吴彦桥 汤晓义 李琦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6,共5页
目的 研究喉全切除气管断端膜样部食管吻合分流发音重建术的长期疗效。方法 利用自制的随访表 ,对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48例患者做长期随访 ,其中喉癌行喉全切除发音重建术 46例 ,下咽癌行喉全切除发音重建术 2例。观察他们的发音和吞... 目的 研究喉全切除气管断端膜样部食管吻合分流发音重建术的长期疗效。方法 利用自制的随访表 ,对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48例患者做长期随访 ,其中喉癌行喉全切除发音重建术 46例 ,下咽癌行喉全切除发音重建术 2例。观察他们的发音和吞咽情况 ,并对手术并发症和生存率做了统计分析。结果  35例无喉者的言语水平接近正常喉言语水平 ,他们的最大发音时程较长、听距较远、言语可懂度高、较流利。 5例发音效果较差 ,但言语可懂度仍高。发音成功率 83 3% (4 0 / 48)。成功组中 ,40 0 %无喉言语者 (16 / 40 )有不影响正常进食的轻微误吸。另 8例不能发音 ,也没有误吸。气管瘘口、气管 食管分流口感染和咽瘘是影响发音重建成功的重要因素。生存率与单纯喉全切除术相当。结论 该术式一期完成 ,操作简单 ,发音成功率高 ,一些病例虽有轻微误吸 ,但不影响正常进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全切除术 食管吻合分流 发音重建术 TE 疗效 气管断端膜样部
下载PDF
基于人耳听觉模型的语音质量客观评价方法 被引量:19
4
作者 李云鸿 胡修林 张蕴玉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3-65,共3页
将人耳听觉模型应用于语音质量客观评价 ,用听觉模型对语音作处理得到近似的短时语音频谱 ,在此基础上得到谱距离作为语音质量的评判标准 .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与主观评价结果的相关度达到 0 .
关键词 语音质量 听觉模型 客观处理
下载PDF
食管发音对无喉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吕春梅 边学 +6 位作者 徐震纲 唐平章 屠规益 殷玉林 王红 吴秀玲 杨燕美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53-356,共4页
目的探讨无喉患者术后躯体康复对生存质量(qualty of life)的影响。方法对49例喉全切除术后进行食管发音训练成功的患者,分别在训练前和食管发音后3个月,用头颈肿瘤行为状态量表(performance status scale for head and neck cancer pat... 目的探讨无喉患者术后躯体康复对生存质量(qualty of life)的影响。方法对49例喉全切除术后进行食管发音训练成功的患者,分别在训练前和食管发音后3个月,用头颈肿瘤行为状态量表(performance status scale for head and neck cancer patients,PSS-HN),癌症治疗功能评估调查问卷(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head and neck,FACT-H&N)进行生存质量评估。结果喉全切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在食管发音训练前 PSS-HN 量表和 FACT-H&N 问卷的评分为131.4和90.6分,均低于标准(分别300分和1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53.673、67.44,P 值均<0.001)。在运用食管发音后 PSS-HN 量表、FACT-H&N 问卷的评分均比训练前提高,分别为240.4和103.7分,与训练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18.209、21.389,P 值均<0.001)。结论无喉患者可以通过术后躯体的康复及食管发音训练来提高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切除术 言语 食管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励-协夫曼言语治疗对中国帕金森病患者言语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咏雪 谭茗丹 +4 位作者 范豪 李婧婷 徐智勤 卞瑞豪 陈曦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5-248,共4页
目的探讨标准化的励-协夫曼言语治疗(LSVT)训练改善中国帕金森病(PD)患者言语障碍和生活质量的有效性。方法本研究纳入16例中国PD患者,采用标准化的LSVT对其进行为期4周的训练。训练前、后,采用PRAAT软件分析PD患者的声学数据,采用日本G... 目的探讨标准化的励-协夫曼言语治疗(LSVT)训练改善中国帕金森病(PD)患者言语障碍和生活质量的有效性。方法本研究纳入16例中国PD患者,采用标准化的LSVT对其进行为期4周的训练。训练前、后,采用PRAAT软件分析PD患者的声学数据,采用日本GRBAS嗓音量表评定患者的嗓音质量,采用嗓音障碍指数(VHI)量表对患者言语障碍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评估。结果经过4周LSVT训练,PD患者的发声、嗓音及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声学分析显示,训练后元音最长发音时间由(11.93±6.81)s增加到(17.50±6.25)s;元音发声音量从(69.91±7.61)dB增加到(76.12±6.07)dB,阅读音量从(64.82±3.77)dB增加到(70.40±5.41)dB,独白音量从(61.44±4.58)dB增加到(64.29±4.70)dB。GRBAS评定显示,总嘶哑度评分从(1.93±0.77)分减少到(1.25±0.93)分。VHI量表评分显示,总嗓音障碍指数由(66.87±18.61)分降低到(49.87±21.21)分,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LSVT训练能够显著增加PD患者最长发音时间、提高音量、改善嗓音质量、降低嗓音障碍指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适宜在临床应用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励-协夫曼言语治疗 帕金森病 言语障碍 嗓音质量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言语训练配合“颞三针”治疗中风后构音障碍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7
作者 杨玲 郭耀光 +1 位作者 李德华 王锦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6期1425-1428,共4页
目的:探讨言语训练配合"颞三针"治疗中风后构音障碍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中风后构音障碍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各40例。联合组采用言语训练配合"颞三针";颞... 目的:探讨言语训练配合"颞三针"治疗中风后构音障碍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中风后构音障碍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各40例。联合组采用言语训练配合"颞三针";颞三针组采用"颞三针";言语训练组采用言语训练。观察比较3组治疗后言语功能、Frenchay构音评定、临床疗效、生命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言语功能均较颞三针组、言语训练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1.763,P=0.002);治疗后联合组Frenchay构音障碍程度明显较颞三针组、言语训练组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1.635,P=0.002);治疗后,联合组显效率为47.50%优于颞三针组、言语训练组(20.00%,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6,χ~2=5.49,P<0.05);联合组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优于颞三针组、言语训练组(65.00%,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5,χ~2=12.62,P<0.01);治疗后,3组患者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和社会关系等的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四个领域评分升高的幅度较颞三针组、言语训练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言语训练配合"颞三针"治疗中风后构音障碍患者有助于促进患者构音障碍的恢复,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训练 颞三针 中风 构音障碍 临床疗效 生命质量
下载PDF
语音合成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浩杰 杜利民 《微计算机应用》 2007年第7期726-730,共5页
阐述了语音合成的内涵和框架,对语音合成技术的算法和韵律研究现状做了系统的总结,分析了该领域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并介绍了基于谐波噪声内核的合成系统的实现。最后对高质量语音合成系统的属性做了阐述,对未来的发展做了展望。
关键词 语音合成 综述 高质量
下载PDF
语音质量客观评价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薇 胡智奇 +1 位作者 尚秋峰 戚银城 《电力系统通信》 2009年第4期64-67,71,共5页
语音质量评价是语音处理系统研发中的重要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日益庞杂的语音系统进行测评。文章阐述了语音质量客观评价方法在语音通信技术中的作用,介绍了语音质量的2种客观评价方法,对当前主要语音质量客观评价方法的分类进行了说明,... 语音质量评价是语音处理系统研发中的重要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日益庞杂的语音系统进行测评。文章阐述了语音质量客观评价方法在语音通信技术中的作用,介绍了语音质量的2种客观评价方法,对当前主要语音质量客观评价方法的分类进行了说明,并就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质量 主观评价 客观评价 感知模型
下载PDF
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失语患者言语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敏 张文静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24期173-175,共3页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失语患者言语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160例脑卒中失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性护理)与对照...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失语患者言语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160例脑卒中失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性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8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言语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完全依从占比、临床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失语患者的护理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性护理模式 脑卒中失语 言语康复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语后聋人工耳蜗植入者言语识别与生活质量评价 被引量:10
11
作者 董瑞娟 刘博 +4 位作者 王硕 周芸 亓贝尔 陈雪清 李靖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对语后聋成年人工耳蜗植入者的言语识别能力和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12例植入手术半年以上的语后聋人工耳蜗植入者,男性5例,女性7例。应用噪声下普通话言语测试系统(Mandarin Hearing in Noise Test,M... 目的对语后聋成年人工耳蜗植入者的言语识别能力和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12例植入手术半年以上的语后聋人工耳蜗植入者,男性5例,女性7例。应用噪声下普通话言语测试系统(Mandarin Hearing in Noise Test,MHINT)评估植入者在安静条件下和噪声条件下的言语识识别能力,其噪声条件下测试以每一个体在安静条件下所得言语识别率的50%为标准,获得该标准下的信噪比;应用Nijmegen人工耳蜗植入量表(Nijmegen Cochlear Implantation Questionnaire,NCIQ)评价植入者的术后生活质量。结果所有植入者术后言语识别率和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①安静条件下平均言语识别率为63.5±26.6%;②噪声条件下的平均信噪比为10.3±3.7dB;③NCIQ总分及基本声音感知、高级声音感知、言语功能、自信心、活动能力和交流能力等六个子维度得分均有改善(P<0.05);④NCIQ总分及各子维度得分与言语测试结果间均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语后聋成年人工耳蜗植入者术后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改善,其自我主观评价明显优于言语识别能力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植入物 言语测试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基于EEMD数据预处理和DNN的语音增强算法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建明 梁志成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6-103,共8页
提出了基于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EEMD)预处理和深度神经网络的语音增强算法,首先将带噪语音信号和纯净语音信号进行EEMD分解,获得一组频率从高到低的本征模态函数IMF分量,然后从各IMF中提取时域的信号特征,组成特征向量,输入神经网络... 提出了基于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EEMD)预处理和深度神经网络的语音增强算法,首先将带噪语音信号和纯净语音信号进行EEMD分解,获得一组频率从高到低的本征模态函数IMF分量,然后从各IMF中提取时域的信号特征,组成特征向量,输入神经网络中进行训练。实验表明:该算法与经典无监督算法比,无需任何假设条件,可以较好地学习带噪语音和纯净语音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在语音质量和可懂度方面优势明显,显示了深度神经网络在语音增强方面的独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增强 EEMD分解 语音信号特征提取 深度神经网络 语音质量 可懂度
下载PDF
气管食管裂隙状瘘发音重建术的声学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金国威 杨彩虹 +5 位作者 徐开旭 徐增瑞 李少诚 陈杰 张建新 张作礼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5-228,共4页
目的 客观评价气管食管裂隙状瘘发音重建术后的发音效果 ,并以此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对喉全切除术后Ⅰ期与Ⅱ期气管食管裂隙状瘘发音患者、食管发音患者、安装Blom Singer发音钮患者以及健康人分别进行语音测试 ,分析 7项客观声学参... 目的 客观评价气管食管裂隙状瘘发音重建术后的发音效果 ,并以此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对喉全切除术后Ⅰ期与Ⅱ期气管食管裂隙状瘘发音患者、食管发音患者、安装Blom Singer发音钮患者以及健康人分别进行语音测试 ,分析 7项客观声学参数 ,比较发音效果。结果 经统计学t检验 ,气管食管裂隙状瘘语音最长发音时间短于健康人 ,明显长于食管音 ,但和Blom Singer发音钮语音差异无显著性 ;其声音的强度和健康人及Blom Singer发音钮差异无显著性 ,明显高于食管音 ;其基频明显低于健康人 ;其频率微扰和振幅微扰明显高于健康人 ,而明显低于食管发音 ,与Blom Singer发音钮语音差异无显著性 ;其共振峰频率和能量仅在F1共振峰能量上明显高于食管音 ,其余各频率上差异均无显著性。虽然喉全切除Ⅰ期气管食管裂隙状瘘发音重建术中制作帽状气室 ,而Ⅱ期发音重建术中不制作帽状气室 ,但两者语音声学分析各参数间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气管食管瘘语音比食管音接近健康人语音 ,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气管食管裂隙状瘘发音重建术中不制作帽状气室不影响术后的发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食管裂隙状瘘 发音重建术 帽状气室 喉癌 喉全切除术
下载PDF
VoLTE语音质量评估的POLQA算法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明 《移动通信》 2016年第15期20-25,共6页
为了研究POLQA算法在Vo LTE语音质量评估中的表现,首先介绍了POLQA算法的原理,然后通过Vo LTE语音实测法,对比了POLQA算法和PESQ算法的评分差异以及影响POLQA评分结果的相关因素。测试结果表明,POLQA评分结果优于PESQ但会受到语料、网... 为了研究POLQA算法在Vo LTE语音质量评估中的表现,首先介绍了POLQA算法的原理,然后通过Vo LTE语音实测法,对比了POLQA算法和PESQ算法的评分差异以及影响POLQA评分结果的相关因素。测试结果表明,POLQA评分结果优于PESQ但会受到语料、网络制式、话音回落2G等情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 PESQ POLQA VoLTE 语音质量
下载PDF
亚隆人际动力团体模式干预对舌癌手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丽 郑晓丹 +2 位作者 安静 高先连 叶海春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亚隆人际动力团体模式对舌癌手术患者心理状态、语音清晰度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0例舌癌手术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分别于术前1d、术后2周、1个月、3个月和... 目的探讨亚隆人际动力团体模式对舌癌手术患者心理状态、语音清晰度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0例舌癌手术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分别于术前1d、术后2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给予亚隆人际动力团体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语音清晰度及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不同时间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语音清晰度及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亚隆人际动力团体模式可有效减少舌癌手术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语音清晰度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癌 亚隆人际动力团体模式 焦虑 抑郁 语音清晰度 生存质量
下载PDF
大龄语前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长期康复效果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贤霖 冯永 +2 位作者 陈红胜 陆小净 贺楚峰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91-796,共6页
目的探讨大龄语前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听力、言语、生活质量等方面的长期康复效果。方法选取了68例2012年-2016年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单侧人工耳蜗植入术的语前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7岁及7岁以上患者34例,为本... 目的探讨大龄语前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听力、言语、生活质量等方面的长期康复效果。方法选取了68例2012年-2016年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单侧人工耳蜗植入术的语前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7岁及7岁以上患者34例,为本次研究的研究组(A组),6岁及6岁以下患者34例,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B组)。利用CAP量表、SIR量表、声场听阈、言语识别率以及生活质量相关问卷等对其术后听力、言语、生活质量等方面进行长期随访观察。结果所有植入人工耳蜗的患者术后2年均可观察到听觉言语能力及生活质量的提高。两组患者术后2年的声场听阈无明显差异。术后24个月CAP得分、SIR得分及言语识别率方面,低龄对照组均要优于大龄研究组;但术后3个月及6个月的CAP评分以及3个月的SIR评分,研究组要优于对照组。结论大龄语前聋患者植入人工耳蜗后可以获得听觉、言语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提高。因此术前进行听力、心理、期待值等多方面综合评估,人工耳蜗植入也能成为大龄语前聋患者改善听觉言语障碍及日常生活的有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 大龄语前聋患者 听觉能力 言语能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化痰通络方联合温针疗法治疗中风后言语不利临床评价 被引量:7
17
作者 沈凤梅 肖婷婷 +2 位作者 张莎莎 宋永倩 张艳艳 《中国药业》 CAS 2020年第4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化痰通络方联合温针疗法治疗中风后言语不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中风后言语不利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西医治疗,同时进行语言功... 目的探讨化痰通络方联合温针疗法治疗中风后言语不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中风后言语不利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西医治疗,同时进行语言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增用化痰通络方联合温针疗法。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3%(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语言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6.67%比11.67%,P>0.05)。结论化痰通络方联合温针疗法治疗中风后言语不利能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及言语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言语不利 化痰通络方 温针疗法 语言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音频质量评价标准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晶 谢湘 +1 位作者 李婧欣 高麟鹏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14年第3期39-42,46,共5页
研究了语音和音频质量的主要评价方法——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基于两种方法的ITU-T和ITU-R音频质量评价标准,并对不同的标准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对音频质量评价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语音质量 音频质量 主观评价 客观评价 ITU-T ITU-R
下载PDF
言语联合强化下肢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乐萍 李倩倩 褚爱琼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480-483,共4页
目的探讨言语联合强化下肢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构音与下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10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常规组各60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治疗,训练组在常规组... 目的探讨言语联合强化下肢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构音与下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10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常规组各60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治疗,训练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予以言语联合强化下肢训练,对比两组患者下肢肌肉力量、肌张力、步行平衡能力、构音障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5次坐起试验指标、痉挛(Ashworth)评分、39项帕金森病调查表(PDQ39)评分均较前下降,且训练组低于常规组,两组6 m步速指标、功能性步态评价量表(FGA评分)、a级项数均较前上升,且训练组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言语联合强化下肢训练可改善帕金森病患者构音与下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训练 强化下肢训练 帕金森病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基于E-Model的VoIP语音质量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泽明 胡磊 +1 位作者 任久春 高传善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78-280,共3页
针对目前网络电话语音质量难以准确评价及预测的情况,基于E-Model对VoIP的语音质量进行预测。分析几个主要影响因素,如延时、丢包等对话音质量的影响,构建VoIP语音质量预测模型,将E-Model中未考虑到的抖动因素引入模型公式,着重考虑抖... 针对目前网络电话语音质量难以准确评价及预测的情况,基于E-Model对VoIP的语音质量进行预测。分析几个主要影响因素,如延时、丢包等对话音质量的影响,构建VoIP语音质量预测模型,将E-Model中未考虑到的抖动因素引入模型公式,着重考虑抖动缓冲区的大小对语音质量的影响。通过设计相关验证实验,证明该模型对VoIP语音质量的预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协议语音技术 抖动缓冲 语音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