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院特殊门诊病案资料分析及对医疗资源优化的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梁力中 张展辉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17年第6期54-57,共4页
目的调查我院特殊门诊病人治疗和用药情况,据此探讨分级诊疗的成效并提出优化医疗资源和缓解就医压力的建议。方法我院特殊门诊病人的病案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疾病诊断和处方等,并对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我院特殊门诊病人地区... 目的调查我院特殊门诊病人治疗和用药情况,据此探讨分级诊疗的成效并提出优化医疗资源和缓解就医压力的建议。方法我院特殊门诊病人的病案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疾病诊断和处方等,并对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我院特殊门诊病人地区分布以霞山(44.9%)、吴川(12.4%)、廉江(8.3%)和遂溪(7.5%)为主;特殊门诊病人发病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尿毒症(35.5%)、高血压(16.0%)和冠心病(13.1%);用药主要以硫酸氢氯吡格雷片(21.6%)、阿托伐他汀钙胶囊(17.9%)和拜阿司匹灵(12.9%)等为主,药品金额占比以硫酸氢氯吡格雷片(40.4%)、阿托伐他汀钙胶囊(20.1%)、格列齐特缓释片(8.6%)为主。诊疗项目以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血路、血液透析和血常规为主,诊疗项目金额占比以血液净化装置和血液透析最高。结论我院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存在问题,建议将特殊门诊治疗慢性病的药品和医疗项目下放到患者就近的基层医院,以实现便民、惠民和利民,同时建立上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支持和合作的医疗联合体模式,从而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门诊 分级诊疗 医疗资源 医疗联合体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诊疗门诊管理模式现状分析 被引量:34
2
作者 陆秉 姚革 +1 位作者 是俊凤 潘晨麟 《现代医院管理》 2016年第1期67-68,83,共3页
随着医学学科的不断细分,传统的诊疗模式存在的自身局限性,容易造成患者盲目就医和多次往返就医。多学科协作诊疗已成为国际医学领域积极倡导的重要医学新模式,其能给患者提供更加全面、针对的诊疗,综合性医院开展多学科协作诊疗势在必... 随着医学学科的不断细分,传统的诊疗模式存在的自身局限性,容易造成患者盲目就医和多次往返就医。多学科协作诊疗已成为国际医学领域积极倡导的重要医学新模式,其能给患者提供更加全面、针对的诊疗,综合性医院开展多学科协作诊疗势在必行。笔者通过对上海新华医院的多学科协作诊疗门诊服务管理模式现状进行分析,总结运行模式的得与失,为我国今后多学科协作门诊诊疗的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治疗 诊疗模式 门诊管理 层级预约制 特需门诊
下载PDF
专家门诊亚专科化及专病门诊优化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昊 许春红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专家门诊亚专科化及专病门诊优化对学科发展及患者就诊的影响。方法 2011年及2014年分别对老年医学科及普通外科专家门诊实行亚专科化,并在2013—2014年对专病门诊进行优化,比较调整前后门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亚专科化后,两... 目的探讨专家门诊亚专科化及专病门诊优化对学科发展及患者就诊的影响。方法 2011年及2014年分别对老年医学科及普通外科专家门诊实行亚专科化,并在2013—2014年对专病门诊进行优化,比较调整前后门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亚专科化后,两个专科的专家门诊量分别增长了63.0%和5.6%,均高于医院同期平均水平(经χ2检验,P=0.000)。普通外科4级手术率达34.9%,高于2013年同期(经χ2检验,P=0.000),挂号错误率也明显下降(经χ2检验,P=0.000)。2014年底专病门诊增至38个,其中联合专病门诊7个,门诊量增长了36.5%,高于同期专病门诊数量及医院门诊量的增长率(经χ2检验,P=0.000)。结论专家门诊的亚专科化及充分发挥专病门诊的作用是促进学科建设、提升医院影响力、方便患者就诊的有效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门诊 亚专科 专病门诊 优化
下载PDF
江苏省某三甲综合医院专病门诊运行情况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许春红 朱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2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讨江苏省某三甲综合医院专病门诊运行情况。方法利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对该院专病门诊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该院专病门诊量逐年递增,年专病门诊量与年普通门诊量、年门诊次数、医生人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 目的探讨江苏省某三甲综合医院专病门诊运行情况。方法利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对该院专病门诊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该院专病门诊量逐年递增,年专病门诊量与年普通门诊量、年门诊次数、医生人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7、0.934、0.916(P<0.05),说明三者高度相关。结论应通过择优设置,加大专病门诊人力资源整合,进一步提高医院专病门诊管理水平,扩大相应学科建设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病门诊 相关性分析 时间序列分析
下载PDF
妊娠期用药咨询专科门诊的设立与运行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勇 黄晓英 《中国医药》 2013年第11期1656-1657,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开设妊娠期安全用药咨询专科门诊的运行模式。方法对临床药师妊娠期用药咨询专科门诊设立以来需要的知识储备、制度建设、软硬件要求、咨询内容、方法和技巧以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总结,形成一套值得参考的模式。结果按我...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开设妊娠期安全用药咨询专科门诊的运行模式。方法对临床药师妊娠期用药咨询专科门诊设立以来需要的知识储备、制度建设、软硬件要求、咨询内容、方法和技巧以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总结,形成一套值得参考的模式。结果按我院妊娠期用药咨询专科门诊的运行方式,患者满意度达99%。结论临床药师开设妊娠期用药咨询专科门诊,遵循良好的运行模式,可为患者解决顾虑,体现临床药师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用药咨询 专科门诊 临床药师
下载PDF
QCC在儿童医院特需门诊输液服务流程改进中的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莫霖 余璐 +5 位作者 王庆 黎万梅 舒苇麟 游静 李亮 张晓琴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探索品管圈活动(QCC)在儿童医院特需门诊输液服务流程改进中的效果与体会。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通过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目标设定、现状分析,制定输液各环节精细化流程并实施。结果:输液服务流程改进后患儿家长... 目的:探索品管圈活动(QCC)在儿童医院特需门诊输液服务流程改进中的效果与体会。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通过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目标设定、现状分析,制定输液各环节精细化流程并实施。结果:输液服务流程改进后患儿家长对输液各环节的满意度明显提升,患儿输液等候时间明显缩短,护士综合能力明显提高。结论:将QCC模式用于输液服务流程的改进,可以改善护理服务品质,提升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建立和谐的工作团队,提高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输液服务流程的改进 特需门诊 护理管理
下载PDF
18家三级医疗机构专病门诊运行情况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汪新 孙斌 杜凌燕 《中国医院管理》 2011年第12期20-21,共2页
目前三级医疗机构普遍进入发展瓶颈期,存在着许多制约其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升核心竞争力是每一个医院管理者在思考的问题。通过调查具有代表性的京、沪、穗3个地区共18家三级医疗机构计36个专病门诊运行情况,分析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原... 目前三级医疗机构普遍进入发展瓶颈期,存在着许多制约其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升核心竞争力是每一个医院管理者在思考的问题。通过调查具有代表性的京、沪、穗3个地区共18家三级医疗机构计36个专病门诊运行情况,分析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专病门诊 健康宣教 健康教育中心
下载PDF
专病门诊对脑卒中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龙秀英 曾倩 +5 位作者 宋春江 刘梅 李秋茹 钟晓闵 曾尚霞 王思迅 《中国药业》 CAS 2020年第24期26-29,共4页
目的︰评价卒中专病门诊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至2019年医院神经内科卒中专病门诊随访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76例,采用Essen卒中风险评分(ESRS)量表评价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风险,并分组。记录患者在... 目的︰评价卒中专病门诊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至2019年医院神经内科卒中专病门诊随访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76例,采用Essen卒中风险评分(ESRS)量表评价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风险,并分组。记录患者在卒中专病门诊随访期间使用抗栓药、他汀类药物、降压药、降糖药情况,分析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与脑卒中复发的情况。结果27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ESRS评分,1~2分75例(27.17%),3~6分201例(72.83%);抗血小板治疗率为97.46%,23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中16例(69.57%)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7例(30.43%)予华法林抗凝治疗,合并高血压患者使用降压药治疗率为88.80%(222/250),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治疗率为100.00%(107/107);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他汀类药物、降压药、降糖药用药依从患者比例分别为95.54%,85.71%,95.26%,96.86%,94.39%;脑卒中1年复发率为4.71%。结论卒中专病门诊的缺血性脑卒中以复发高危患者居多,应加强对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风险的评估。卒中专病门诊随访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抗栓药和他汀类药用药规范,降压药、降糖药治疗率均较高,卒中专病门诊随访能提高缺血性卒中患者二级预防服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复发 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 卒中专病门诊 二级预防 用药依从性
下载PDF
某三甲医院门诊病人就诊需求的调研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付瑶 孙淑琴 +2 位作者 侯晓曼 朱志峰 郭静竹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95-897,共3页
目的及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对某三甲医院病人在就诊时就医院开设多种门诊形式的需求以及对其了解程度的分析,为进一步优化门诊就医流程,合理安排门诊医疗资源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结果:病人在不了解自身病情及医院门诊分科时,... 目的及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对某三甲医院病人在就诊时就医院开设多种门诊形式的需求以及对其了解程度的分析,为进一步优化门诊就医流程,合理安排门诊医疗资源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结果:病人在不了解自身病情及医院门诊分科时,不同科室病人对不同形式的门诊需求有统计学差异(χ2=112.090,P=0.000)。结论:不同科室的病人对不同形式的门诊需求有所不同。应加强对不同形式门诊优势的宣传,扩大病人对不同形式门诊的选择面。同时应根据病人需求和医院的条件适当增加门诊形式及种类,如增加专业、专病门诊的种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专家资源短缺与需求量大的矛盾,为广大百姓提供更加良好的就医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病人 专业门诊 专病门诊 专家门诊
下载PDF
某三级综合医院专病门诊诊疗工作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方沅湘 周君 王晓波 《中国医院管理》 2012年第6期32-33,共2页
目的了解某三级综合医院专病门诊的诊疗工作现状,分析专病门诊患者需求及管理模式的特点。方法对2008—2011年某三级综合医院专病门诊量进行描述性分析、线性回归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加强专病门诊管理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水平,简化... 目的了解某三级综合医院专病门诊的诊疗工作现状,分析专病门诊患者需求及管理模式的特点。方法对2008—2011年某三级综合医院专病门诊量进行描述性分析、线性回归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加强专病门诊管理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水平,简化门诊流程,实施疾病全程式规范化管理与治疗,提高门诊医疗服务效率。结论近年来专病门诊已逐渐成为门诊工作的增长点,为适应学科发展及患者需求,需不断规范对专病门诊的管理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医院 专病门诊 管理模式
下载PDF
某院特殊门诊抗高血压原研药与仿制药使用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洪林 朱九群 陈瑶 《中国药业》 CAS 2019年第10期90-93,共4页
目的降低医院特殊门诊抗高血压药费用,并为促进仿制药的替代使用提供证据支持。方法从医院信息系统提取2017年医院特殊门诊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数据,包括品种类别、药品名称、剂型、规格、包装、单价、使用数量及金额等指标,了解医院特殊... 目的降低医院特殊门诊抗高血压药费用,并为促进仿制药的替代使用提供证据支持。方法从医院信息系统提取2017年医院特殊门诊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数据,包括品种类别、药品名称、剂型、规格、包装、单价、使用数量及金额等指标,了解医院特殊门诊抗高血压原研药与仿制药的使用特点。结果 2017年医院特殊门诊抗高血压药物销售金额占比最高的类别为钙离子通道拮抗剂(CCB),最低为利尿剂,原研药销售金额占总销售金额的94. 86%;用药频度最高的为CCB,最低为复方制剂,其中原研药占比为87. 29%;原研药与仿制药DDC均值分别为3. 79元和2. 56元,原研药与仿制药价格比0. 92~3. 66,价格比均值1. 81; 2017年,5种抗高血压药以仿制药替代原研药的潜在节省费用总计为160. 26万元,费用节省率为38. 28%;医院与原研药配对的抗高血压仿制药较少,均未通过质量和疗效的一致性评价,且有2个品种的价格比原研药更高。结论医院特殊门诊抗高血压药原研药份额高,以质量和疗效有保障的仿制药替代原研药将节省大量药品费用。建议加快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合理制订仿制药与原研药的比价及其管理策略,并通过政策支持,鼓励使用仿制药,以节省医药费用支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门诊 抗高血压药 原研药 仿制药 药物经济学 合理用药 药房管理
下载PDF
“以人为本”理念在创新老年/特约门诊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玲 刘红 +2 位作者 刘姿 邹祎 林雪皎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355-358,共4页
目的根据老年/特约门诊病人的特点及健康需求,创新老年护理服务模式,提高病人就诊满意度。方法采用调查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定性访谈相结合收集数据,运用SPSS 16.0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老年/特约门诊病人健康状况欠佳,老年慢... 目的根据老年/特约门诊病人的特点及健康需求,创新老年护理服务模式,提高病人就诊满意度。方法采用调查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定性访谈相结合收集数据,运用SPSS 16.0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老年/特约门诊病人健康状况欠佳,老年慢性疾病患病率较高;我院老年病人多数学历高且多为退休机关干部,高度关注自身健康,对健康知识有强烈的需求;亲和力与服务态度是影响老年病人就诊满意度的重要因素。结论结合老年/特约门诊病人特点和需求,重视老年护理服务中的人文关怀,关注老年病人的生命质量,提供人性化老年护理服务,拓展优质护理服务项目是提高老年病人就医满意度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特约门诊 以人为本 优质护理服务 创新服务模式
下载PDF
基层医疗机构特殊门诊糖尿病患者线上药学服务模式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浩 钟薇 伏箫燕 《中药与临床》 2020年第3期36-38,52,共4页
目的:探讨基层医疗机构慢病管理线.上药学服务模式。方法:研究主要针对特殊门诊糖尿病患者,以线上就诊开药、物流运输、线上科普、反复复提醒用药及自我血糖监测(Self-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SMBG)等医药服务内容为干预方式,统计... 目的:探讨基层医疗机构慢病管理线.上药学服务模式。方法:研究主要针对特殊门诊糖尿病患者,以线上就诊开药、物流运输、线上科普、反复复提醒用药及自我血糖监测(Self-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SMBG)等医药服务内容为干预方式,统计干预前后Morisky服药依从性得分,SMBG频率,就诊过程产生的费用及消耗时间等相关数据,最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依从性(P<0.0001)及SMBG频率(P<0.0001)显著提升,同时患者就诊过程所需时间(P<0.05)及费用(P<0.05)也呈降低趋势。结论:线上医药服务模式有利于保障药品供应、控制患者病情、降低额外就诊花费及时间,同时避免潜在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服务 特殊门诊 慢病管理 依从性 自我监测
下载PDF
专科护理为主导的早产儿出院后延续护理实践 被引量:3
14
作者 贾晓琴 黄朝梅 +1 位作者 谭瑞贞 何力 《全科护理》 2021年第26期3687-3690,共4页
目的:探讨护理特需门诊在早产儿出院后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住院治疗的160例早产儿及其照护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1月—2018年5月80例早产儿为对照组,通过普通规范门诊对出院后延续护理进行指导,2... 目的:探讨护理特需门诊在早产儿出院后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住院治疗的160例早产儿及其照护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1月—2018年5月80例早产儿为对照组,通过普通规范门诊对出院后延续护理进行指导,2018年6月—2018年12月80例早产儿为观察组,通过专科护理特需门诊对出院后延续护理提供指导。比较两组早产儿出院后30 d并发症发生情况、照护者综合照顾能力及早产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出院后30 d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照护者出院后30 d疾病相关知识、照顾技能、健康管理、应对策略评分均高于出院时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早产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早产儿出院后延续性护理中应用护理特需门诊能降低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照护者综合照顾能力,提升早产儿家属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延续性护理 护理特需门诊 照护者 并发症
下载PDF
PICC专科门诊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继华 侯庆先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7期1100-1102,1106,共4页
目的观察PICC专科门诊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接受PICC置管和维护的肿瘤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住科室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在入住科室进行PICC置管和维护,观察组在PICC专科门诊进... 目的观察PICC专科门诊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接受PICC置管和维护的肿瘤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住科室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在入住科室进行PICC置管和维护,观察组在PICC专科门诊进行PICC置管和维护,比较2组一针穿刺成功率、PICC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一针穿刺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肿瘤患者设立PICC专科门诊能够有效提高一针穿刺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并降低PICC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专科门诊 肿瘤 应用 效果分析
下载PDF
对特需门诊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毛丽丽 杨文静 《智慧健康》 2018年第24期139-140,共2页
目的研究特需门诊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本院特需门诊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了顺应全程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构建"十有"全程优质服务,提升义务人员综合素质,... 目的研究特需门诊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本院特需门诊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了顺应全程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构建"十有"全程优质服务,提升义务人员综合素质,在医院营造了优良的就医环境。对比这100例特需门诊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前后满意度。结果患者实施全程护理之前,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70%,实施后总体满意度为96%,前后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等候时间缩短,从原有的300 min降低到5-10 min,门诊量从原有的26544例增加到32123例。同时缺点率从原有的4例次降低到1例次。实施前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特需门诊患者结合需求对服务措施进行不断完善,为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提升特需门诊工作效率,值得广泛应用并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需门诊 全程优质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一体化管理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平先 许顶立 《心脏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365-367,共3页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是各种心血管疾病进展的最后阶段,随着对心血管疾病治疗方法的改进和人口寿命的延长,CHF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已成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建立医院—社区—病人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管理模式,能...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是各种心血管疾病进展的最后阶段,随着对心血管疾病治疗方法的改进和人口寿命的延长,CHF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已成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建立医院—社区—病人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减少再住院率,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病人管理 专科门诊
下载PDF
对住院和门诊癫患儿药学服务的实践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锐 周佳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2017年第5期334-338,共5页
目的:探索建立儿童抗癫药学专科服务在住院部和门诊部的服务模式。方法:汇总分析实施这项药学服务模式过程中,收集发现的该群体药物治疗现状及患儿家属关心的主要问题。结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药学部自2016年6月开设抗... 目的:探索建立儿童抗癫药学专科服务在住院部和门诊部的服务模式。方法:汇总分析实施这项药学服务模式过程中,收集发现的该群体药物治疗现状及患儿家属关心的主要问题。结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药学部自2016年6月开设抗癫门诊以来至2017年2月底,住院部完成50例药学服务,门诊总就诊量达240人次。通过门诊面对面交流发现,60%~70%癫患儿家属对患儿病情监测、服药方法及药物认识、癫疾病治疗要点认识、药品不良反应(ADRs)监测认识均不全面,其中,约5%的患儿家属对相关知识几乎完全不知,约25%的患儿家属对ADRs存在过度忧虑;急切换药或停药的家属比例高达26%。结论:相当一部分癫患儿家属在对抗癫药物治疗要点的认识上,以及自我用药安全监测上存在认识盲区。住院和门诊综合全面管理的专科药学服务模式对于更好帮助患儿家属理解药物治疗,打消对长期用药ADRs的过度顾虑,配合坚持长期药物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癫痫药物 住院专科药学服务 药学专科门诊
下载PDF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特殊疾病结算服务管理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靳以智 罗大刚 《华西医学》 CAS 2013年第12期1936-1938,共3页
探讨医疗保险制度下的门诊特殊疾病的结算服务方法,并针对结算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依据省、市两级门诊特殊疾病核算特点,采取扩充结算窗口、完善结算软件系统、强化人员业务培训等改进措施,提高结算服务速度和质量,为医疗保险门诊... 探讨医疗保险制度下的门诊特殊疾病的结算服务方法,并针对结算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依据省、市两级门诊特殊疾病核算特点,采取扩充结算窗口、完善结算软件系统、强化人员业务培训等改进措施,提高结算服务速度和质量,为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疾病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保险 门诊特殊疾病 结算服务
原文传递
基于特殊门诊改革构建基层信任医疗体系的探索
20
作者 梁力中 陈惠格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19期185-186,共2页
本文对特殊门诊实施改革的措施进行分析,探讨特殊门诊改革能够建立医疗信任的原因及信任医疗的建立对推动分级诊疗的积极意义。信任医疗体系建立后,能缓解三级医院接诊压力和药耗比压力,也能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实... 本文对特殊门诊实施改革的措施进行分析,探讨特殊门诊改革能够建立医疗信任的原因及信任医疗的建立对推动分级诊疗的积极意义。信任医疗体系建立后,能缓解三级医院接诊压力和药耗比压力,也能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实现"基层首诊"和"急慢分治"的目标,提高患者对医学的认知,逐步推进分级诊疗的建设。以特殊门诊为抓手,建立信任医疗,使所有慢病真正能下落到基层,实现急慢分治,更好落实分级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门诊 信任医疗 分级诊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