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3篇文章
< 1 2 9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地发展权、空间管制与规划协同 被引量:207
1
作者 林坚 许超诣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6-34,共9页
我国空间规划体系呈现多元化状态,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四类空间规划各具特点,共同发展趋势是强化空间管制。各自职能分工上,城乡规划是"一书三证管建设"、土地规划是"三线两界保资... 我国空间规划体系呈现多元化状态,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四类空间规划各具特点,共同发展趋势是强化空间管制。各自职能分工上,城乡规划是"一书三证管建设"、土地规划是"三线两界保资源"、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政策区划管协调"、生态功能区划是"功能分区保本底",实质都是基于土地发展权的空间管制。结合我国土地所有制的特点,业已形成"隐性"、"国有"的两级土地发展权体系,直接影响各类空间规划的"责""权"定位。现阶段,空间规划协调难问题突出,走向规划协同是大趋势,关键在于共同责任下的协作配合,城乡规划也应加强层级衔接,明晰工作者角色定位,重视土地权益,关注乡村地区以及各类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规划 土地发展权 空间管制 规划协同
下载PDF
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述评 被引量:114
2
作者 张子凯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0-14,共5页
列斐伏尔的《空间的生产》一书是当代关于空间问题的最为重要的著作之一。他提出一种独特的社会空间理论,用社会和历史来解读空间,又用空间来解读社会和历史,并使用"空间实践——空间的表征——表征的空间"的"回溯式进步... 列斐伏尔的《空间的生产》一书是当代关于空间问题的最为重要的著作之一。他提出一种独特的社会空间理论,用社会和历史来解读空间,又用空间来解读社会和历史,并使用"空间实践——空间的表征——表征的空间"的"回溯式进步"来强调社会——历史——空间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这是对于西方传统认识论的反叛,又是对于马克思辩证法的空间化尝试,也是列斐伏尔自己理论发展一脉相承的产物,将自己的理论指向于"空间革命"——重建一个差异性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的生产 列斐伏尔 空间实践 空间的表征 再现性空间 空间革命
下载PDF
地理大数据挖掘的本质 被引量:94
3
作者 裴韬 刘亚溪 +4 位作者 郭思慧 舒华 杜云艳 马廷 周成虎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86-598,共13页
针对地理大数据的内在本质以及地理大数据挖掘对于地理学研究的意义,本文解释了地理大数据的含义,并在大数据"5V"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粒度、广度、密度、偏度和精度等"5度"的特征,揭示了地理大数据的本质特点。在此... 针对地理大数据的内在本质以及地理大数据挖掘对于地理学研究的意义,本文解释了地理大数据的含义,并在大数据"5V"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粒度、广度、密度、偏度和精度等"5度"的特征,揭示了地理大数据的本质特点。在此基础上,从地理大数据的表达方式、地理大数据挖掘的目标、地理模式的叠加与尺度性、地理大数据挖掘与地理学的关系等4个方面阐述了地理大数据挖掘的本质与作用,并从挖掘目标的角度对地理大数据挖掘方法进行分类。未来地理大数据挖掘的研究将面临地理大数据的聚合、挖掘结果的有效性评价以及发现有价值的知识而非常识等几方面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模式 空间关系 空间分布 流空间 时空异质性 知识发现
原文传递
场所艺术与空间科学 被引量:75
4
作者 比尔·希利尔 杨滔(译) 《世界建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4-34,共11页
城市这个庞然巨物由于有了人的活动而变得生机盎然。城市实体和人的活动是如何联系的?俨然有序的城市是如何从人类生活的历史长河中突现的?城市物质形态又是如何与居民的经济、社会以及认知活动相关联的?在宏观的层面上,城市是作为一个... 城市这个庞然巨物由于有了人的活动而变得生机盎然。城市实体和人的活动是如何联系的?俨然有序的城市是如何从人类生活的历史长河中突现的?城市物质形态又是如何与居民的经济、社会以及认知活动相关联的?在宏观的层面上,城市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运作的,而每一个个体又是在另一个层面上体验它的,这样我们就陷入了看似矛盾的两种视角来看城市:客观而相对抽象的整体视角以及现象学的局部视角。本文从空间句法出发,希望建立一种城市生长理论,以此来调和上述两极分化的观点。它的立足点就是把城市看成空间网络,并把空间看成物质性城市、体验的城市、社会经济的城市和认知的城市的共同媒介。因此,从空间的角度来看,作为物体的城市和作为体验的城市就合二为一了。我们应该如何从空间角度来讨论城市?我将首先解释我研究空间的基点,那就是空间句法,解释它是如何作为一种空间理论和研究方法运用在科研和设计实践中的。其次,我将阐述我们如何用空间句法来发现人类理解、体验以及利用空间的主要特征。借助这种自足的空间理论以及人类理解空间的理论,我们可以勾画出在两个阶段中城市生长的理论,一是人类聚集建筑物的过程是如何形成城市特色空间形态的,二是聚集的建筑物是如何通过影响人类的活动而成为赋有生气的城市的。总之,城市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的产品。它们特有的形态和功能反映了人类是什么以及我们能如何生存。这也许就是城市是最伟大的艺术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网络 城市生长过程 轴线分析 线段角度分析 空间 艺术 科学
下载PDF
1990年以来广州市摊贩空间政治的规训机制 被引量:72
5
作者 黄耿志 薛德升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63-1075,共13页
近年来,针对某些群体的复仇型或后公正空间政治成为西方城市地理学理解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转型的重要理论。现有的研究注意到了这种空间政治嵌入地方的多样形态,但对其内含的对立性缺乏研究。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发生的现实空间矛盾为... 近年来,针对某些群体的复仇型或后公正空间政治成为西方城市地理学理解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转型的重要理论。现有的研究注意到了这种空间政治嵌入地方的多样形态,但对其内含的对立性缺乏研究。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发生的现实空间矛盾为开展我国背景下的公共空间政治研究提供了源泉。本文基于列菲弗尔的基本空间理论,采用结构—能动的分析路径,运用宏观的政策和制度分析与对典型案例的观察、半结构式访谈、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综合方法,以摊贩现象为切入点对90年代以来广州城市空间政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一种排斥性公共空间政治内在地包含了由结构性的规训与能动性的反规训构成的对立性,这一特性在广州表现为:①对摊贩的排斥性空间政治是作为解决发展的潜在危机而实施综合环境改善战略的组成部分而产生,并导致一种更为明显的"全景敞视主义"式规训机制的形成。②对立的空间通过摊贩日常式的伺机而动和温顺的不遵守与插曲式的个体暴力和集体行动而形成,结果战略空间被重构为以维持个体生存、摆脱贫困和追求自由为目的的工具空间。这种对立性在根源上是一种社会产物,而产生的实际冲突状况则将取决于空间发展观念及规训策略与反规训力量两者之间的对抗或协调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政治 对立空间 全景敞视主义 规训 摊贩 广州
原文传递
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开发结构解析 被引量:65
6
作者 樊杰 王亚飞 +1 位作者 陈东 周成虎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36-1344,共9页
本文从长江经济带在全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中的地位以及长江经济带开发空间结构的特征等两个层面,对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开发结构进行了解析。通过分析长江经济带在人口经济的集聚功能和长三角地区的辐射功能,以及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 本文从长江经济带在全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中的地位以及长江经济带开发空间结构的特征等两个层面,对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开发结构进行了解析。通过分析长江经济带在人口经济的集聚功能和长三角地区的辐射功能,以及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对中国国土空间结构组织的影响,论证了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地位。通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国土空间开发适宜程度、主体功能定位的数量结构、空间形态结构、以及成因和相互交叉分析,并结合与国家层面相应结构的比较研究,提出了长江经济带的空间格局特征。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长江经济带创新发展的要求,对未来长江经济带战略地位和空间结构演变及应对策略等新命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结构 点轴系统 主体功能区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创新空间 空间解析 长江经济带
原文传递
区域旅游景点空间分布格局及可达性评价——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为例 被引量:60
7
作者 朱磊 胡静 +3 位作者 周葆华 李亚娟 吕丽 贾垚焱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90-198,216,共10页
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内不同类别A级旅游景点的空间结构和可达性进行综合评价,并探究其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类别旅游景点均呈集聚型分布状态,人文景点集聚程度高于自然景点,且不同类型景点系统... 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内不同类别A级旅游景点的空间结构和可达性进行综合评价,并探究其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类别旅游景点均呈集聚型分布状态,人文景点集聚程度高于自然景点,且不同类型景点系统分形特征明显,存在局部围绕城市和交通线分布的情况,表现为'大集聚、小分散'的核心边缘分布格局。(2)示范区旅游景点的空间可达性整体较优,平均可达时间为22.55 min,但区域内可达性分布差异显著,呈现明显的交通指向性特征,自然景点的可达性要优于人文景点的可达性。(3)不同类别景点基于县域单元的整体可达性空间上呈集聚格局,可达性的热点区共同表现为以铜陵市、铜陵县、南陵县、繁昌县和青阳县为核心的圈层结构,冷点区域主要呈连续带状分布在示范区的西南部地区。(4)影响可达性的因素主要有旅游景点空间分布、交通路网结构的区域差异以及自然和人文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景点 空间格局 空间可达性 历史文化资源 交通轴线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
原文传递
论教育研究中的空间转向 被引量:59
8
作者 田晓伟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18,共8页
社会科学研究的空间转向会对教育研究产生带动作用,这将使教育研究更加关注以空间作为研究本体、视角、方法和话语的重要性。空间不仅是教育活动与现象的容器,还具有教育生产和建构的意义,要描述、解释和解决教育问题必须具有相应的空... 社会科学研究的空间转向会对教育研究产生带动作用,这将使教育研究更加关注以空间作为研究本体、视角、方法和话语的重要性。空间不仅是教育活动与现象的容器,还具有教育生产和建构的意义,要描述、解释和解决教育问题必须具有相应的空间观念。教育研究亟须通过树立空间观念来实现空间转向,具体而言就是,在研究中让空间成为观察的角度、理解的向度和表述的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转向 教育研究 空间观念
原文传递
亨利·列斐伏尔研究 被引量:47
9
作者 汪原 《建筑师》 2005年第5期42-50,共9页
亨利·列斐伏尔是20世纪重要的思想理论家。本文通过对其主要思想的介绍和评论,试图阐明列斐伏尔关于日常生活批判和空间理论对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等学科的影响,揭示出现存的与空间相关的理论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
关键词 空间生产 空间实践 空间表象 表象空间
下载PDF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逻辑关系思辨 被引量:46
10
作者 左为 唐燕 陈冰晶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5-13,共9页
新时期我国管理和实施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需要探寻其基础逻辑,因此文章从认知层、对象层与方法层3个哲学维度梳理出8个逻辑关系,探讨基础逻辑对国土空间规划运作的影响及价值建构。研究发现,在认知层只有正本清源规划的实然性与应然性,... 新时期我国管理和实施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需要探寻其基础逻辑,因此文章从认知层、对象层与方法层3个哲学维度梳理出8个逻辑关系,探讨基础逻辑对国土空间规划运作的影响及价值建构。研究发现,在认知层只有正本清源规划的实然性与应然性,才能正确规范规划的行动逻辑与指导理念;在对象层,国土空间规划面向的是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其人地关系关乎人类与自然的相处、城市与乡村的统筹及国土空间规划的工作边界,对其整体与局部关系的把控有助于厘清规划问题与对象的逻辑层次,其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则反映国土空间系统问题关键的两端;在方法层,国土空间规划需重点调和开发与保护这对基本矛盾,重视刚性与弹性的有机统一及成本与效益的权衡,这是应对规划不确定性、保障规划实施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规划 国土空间 基础逻辑 认知思辨 价值建构
下载PDF
少数民族村寨文化变迁与空间重构——基于平等侗寨旅游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研究 被引量:45
11
作者 吴忠军 代猛 吴思睿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3-140,共8页
少数民族旅游特色小镇是少数民族村寨特色的集中展示地,是少数民族文化内涵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地区,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文化、经济等价值。基于此,文章以空间生产理论为基础,以平等侗寨的旅游特色小镇创建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 少数民族旅游特色小镇是少数民族村寨特色的集中展示地,是少数民族文化内涵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地区,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文化、经济等价值。基于此,文章以空间生产理论为基础,以平等侗寨的旅游特色小镇创建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旅游特色小镇的文化空间重构,为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生存和健康发展恢复适宜的空间环境,以提升少数民族的文化自觉精神,实现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从而造就我国少数民族旅游特色小镇文化空间发展的理想路径与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生产 文化空间 空间重构 特色小镇 平等侗寨
下载PDF
当代空间批评评析 被引量:42
12
作者 吴庆军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7年第2期46-49,共4页
空间批评是西方社会文化后现代化的产物,它是文化地理学吸收了文化研究等后现代理论后形成的一种文学批评方法。空间批评经历了早期的空间社会定位、中期的文化定位以及近年来的超空间属性研究等阶段。文本中的空间不再是静止的"容... 空间批评是西方社会文化后现代化的产物,它是文化地理学吸收了文化研究等后现代理论后形成的一种文学批评方法。空间批评经历了早期的空间社会定位、中期的文化定位以及近年来的超空间属性研究等阶段。文本中的空间不再是静止的"容器",而是一种蕴含多维文化信息的指涉系统,是一种隐喻。空间批评注重研究文本中空间的社会、文化及多种后现代属性,进而揭示文本中空间的多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批评 社会 文化 后现代 超空间 碎片化
下载PDF
利用地理空间要素发展学生空间思维 被引量:40
13
作者 袁孝亭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2-67,共6页
空间形状和空间大小是地理空间要素的基本内容。联系空间形状进行教学,对于增强学生对空间形状的敏锐性,促进空间观察、空间分析综合、空间想象等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结合空间大小进行教学,对于向学生渗透"改变分析的空间尺度"认... 空间形状和空间大小是地理空间要素的基本内容。联系空间形状进行教学,对于增强学生对空间形状的敏锐性,促进空间观察、空间分析综合、空间想象等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结合空间大小进行教学,对于向学生渗透"改变分析的空间尺度"认识地球表层、按空间"大小"总结地理有序性规律的思想方法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空间要素 空间思维 空间形状 空间大小
下载PDF
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游憩空间形态特征分析——以南昌市主城区为例 被引量:41
14
作者 吴志军 田逢军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6-161,共6页
空间句法提供了从空间认知的视角定量分析城市游憩空间形态的理论和方法。以南昌市为例,采用空间句法分析了南昌市游憩空间形态的结构特征,解析了整体城市游憩空间形态的智能性水平,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南昌市游憩空间形态的认知影响因素... 空间句法提供了从空间认知的视角定量分析城市游憩空间形态的理论和方法。以南昌市为例,采用空间句法分析了南昌市游憩空间形态的结构特征,解析了整体城市游憩空间形态的智能性水平,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南昌市游憩空间形态的认知影响因素,为国内其它城市的游憩空间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游憩空间 空间认知 空间句法 南昌市
原文传递
基于HHT和CSSD的多域融合自适应脑电特征提取方法 被引量:36
15
作者 李明爱 崔燕 +1 位作者 杨金福 郝冬梅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479-2486,共8页
为改善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特征提取的自适应性和实时性,提出一种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HHT)与共空域子空间分解算法(CSSD)的特征提取方法(HCSSD).在对脑电信号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定义一种相对距离准则优选脑电极组合;计算脑电的Hilbert瞬... 为改善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特征提取的自适应性和实时性,提出一种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HHT)与共空域子空间分解算法(CSSD)的特征提取方法(HCSSD).在对脑电信号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定义一种相对距离准则优选脑电极组合;计算脑电的Hilbert瞬时能量谱和边际能量谱,以获取脑电的时-频特征,并基于CSSD提取其空域特征,采用串行特征融合策略得到脑电的时-频-空特征;设计学习矢量量化神经网络分类器,实现脑电数据分类.在训练集与测试集间隔一周且减少导联数量的情况下,基于HCSSD对左手小指和舌头的运动想象ECoG脑电数据的平均识别率为92%.实验结果表明:HCSSD在增强特征提取方法的自适应性、改善实时性的同时,提高了脑电信号识别率,为便携式BCI系统在康复领域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运动想象 希尔伯特-黄变换 共空域子空间分解 特征融合 自适应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 motor imagery (MI) hilbert-huang transform (HHT) common spatial sub-space decomposition (CSSD )
下载PDF
上海从业劳动力空间分布变动分析 被引量:32
16
作者 王桂新 魏星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0-210,共11页
根据地方专业化指数与负指数函数模型方法,利用上海市1996年和2001年两次基本单位普查基于工作地的从业劳动力数据,分别以不同圈层、区县及乡镇街道为基本地域单元,系统地考察了1996~2001年间上海从业劳动力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动特征。... 根据地方专业化指数与负指数函数模型方法,利用上海市1996年和2001年两次基本单位普查基于工作地的从业劳动力数据,分别以不同圈层、区县及乡镇街道为基本地域单元,系统地考察了1996~2001年间上海从业劳动力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动特征。发现上海从业劳动力分布总体上呈都心区密度最高、由此向外依次降低的负指数函数分布的圈层结构模式。其变动呈现都心区密度下降、周边地区上升、从业劳动力由都心区逐步向周边地区扩散的均衡化趋势。第二、三产业从业劳动力的分布变动互不相同:第二产业主要表现为由中心城区向郊区扩散的较大范围的单向均衡化变动;第三产业从业劳动力空间分布的变动则相对更向中心城区集聚,表现为在距离市中心15km圈内由都心区向其边缘区扩散、15km圈以外地区特别是远郊区则反呈趋向中心城区的集中化变动。上海城市功能分异正向中心城区以“商”为主、郊区以“工”为主,空间模式由单中心结构向多中心结构演变。从业劳动力的这种空间分布模式及其变动趋势,基本符合大城市空间发展的一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从业劳动力 空间分布 城市空间
下载PDF
玉米空间布局种植方式研究进展评述 被引量:34
17
作者 吴雪梅 陈源泉 +4 位作者 李宗新 史学朋 王彬彬 高旺盛 隋鹏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5-121,共7页
通过调配种植株距、行距改变玉米种植的空间布局,有助于改善田间微环境,提高光、热等资源的利用效率,是提高玉米产量较为可行的方法之一。在前人对空间种植方式改进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玉米主要空间布局种植方式,包括单株等行距种... 通过调配种植株距、行距改变玉米种植的空间布局,有助于改善田间微环境,提高光、热等资源的利用效率,是提高玉米产量较为可行的方法之一。在前人对空间种植方式改进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玉米主要空间布局种植方式,包括单株等行距种植、宽窄行种植、一穴多株种植及相邻行错位种植方式,对这4种种植方式的优、缺点以及由于空间微生境变化产生的竞争进行评述;分析不同空间布局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对下一步研究重点进行展望,为进一步完善玉米高产种植制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植方式 空间布局 行距 穴播
原文传递
西方行为地理学的研究历程及最新进展 被引量:33
18
作者 柴彦威 颜亚宁 冈本耕平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6,59,共7页
西方行为地理学诞生于地理学的计量革命浪潮,从个人行为角度理解地理空间及其形成,前后经历了发展、衰退与复兴的历程。近十多年,随着与心理学、GIS、时间地理学等的密切结合,西方行为地理学迎来了全新的阶段,其研究重点转向日常生活中... 西方行为地理学诞生于地理学的计量革命浪潮,从个人行为角度理解地理空间及其形成,前后经历了发展、衰退与复兴的历程。近十多年,随着与心理学、GIS、时间地理学等的密切结合,西方行为地理学迎来了全新的阶段,其研究重点转向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并在认知和决策两大领域生产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梳理196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行为地理学的研究历程,揭示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最新研究趋向与特色,以期对我国行为地理学研究给予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地理学 发展历程 空间认知 决策 生活空间
下载PDF
论学校空间的构成及其生产 被引量:31
19
作者 苏尚锋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34,共6页
学校空间的基本构成可分为固定空间、半固定空间和不定空间三个部分。作为固定空间的学校土地和建筑不能随意变动,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它的选定、设计与施工意味着学校空间的最初生产;学校中的半固定空间中以物质或文化形态出现的物品... 学校空间的基本构成可分为固定空间、半固定空间和不定空间三个部分。作为固定空间的学校土地和建筑不能随意变动,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它的选定、设计与施工意味着学校空间的最初生产;学校中的半固定空间中以物质或文化形态出现的物品或符号可以按照教育教学所需进行各种调整和变动,它是学校中人与物相互作用最丰富的场所;以身体为构成因素的不定空间则处于不断变化的形态之中,它是学校空间最富生产力的区位,是学校变革最根本力量的集聚地。始于固定空间的正向生产与始于不定空间的逆向生产交织进行,既可以对学校主体产生一种规训、监控、调教的作用,也可以为学校主体提供展示、反思、发展的舞台和条件。学校空间总是寓含着一种不断重构并再次生成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空间 空间构成 固定空间 半固定空间 不定空间
原文传递
甘肃省人口经济空间分异与关联研究 被引量:32
20
作者 刘娜 石培基 李博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9-187,共9页
通过分析甘肃省各县区1991-2011年人口和GDP数据,计算各县区的人口地理集中度、经济地理集中度、不一致指数和Moran’s I指数等,综合运用SPSS、GeoDA和ArcGIS软件,对甘肃省人口、经济的空间分异和关联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人口与... 通过分析甘肃省各县区1991-2011年人口和GDP数据,计算各县区的人口地理集中度、经济地理集中度、不一致指数和Moran’s I指数等,综合运用SPSS、GeoDA和ArcGIS软件,对甘肃省人口、经济的空间分异和关联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均呈西北低东南高,高值区围绕市区集聚的特点;甘肃省人口经济的地理联系密切,地理分布一致,但是两者之间又存在一定的偏差性,表现在人口地理集中度的空间差异远大于经济地理集中度的空间差异;人口与经济匹配关系在空间分布上由分散转变为集中,总体来说不断趋于协调;从相关指数来看,甘肃省大部分地区人口经济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较弱的相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 经济 空间分异 空间关联 甘肃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