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花米草入侵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1
作者 解雪峰 孙晓敏 +3 位作者 吴涛 蒋国俊 濮励杰 项琦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119-2128,共10页
滨海湿地受海、陆生态系统的交互影响,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带和敏感区。互花米草是全球海岸带最为成功的外来入侵物种,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已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对已有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揭示了互花米草入侵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 滨海湿地受海、陆生态系统的交互影响,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带和敏感区。互花米草是全球海岸带最为成功的外来入侵物种,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已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对已有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揭示了互花米草入侵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磷循环及土壤重金属迁移)和入侵地生物群落(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研究的重点提出了展望:加强互花米草入侵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影响机制研究;重点关注全球变化背景下互花米草群落与湿地环境互馈耦合;开展长时序定位监测,厘清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对互米草不同入侵阶段的响应差异,以期对互花米草的生态利用和治理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 物质循环 重金属 生物群落
原文传递
外来种互花米草对中国海滨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价及对策 被引量:36
2
作者 袁红伟 李守中 +1 位作者 郑怀舟 方舟易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2-128,共7页
互花米草是出于保滩护岸的目的被引入中国的,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滨海湿地重要的植被,对原有的湿地生态系统产生了重要影响。结合目前的资料和研究成果,介绍了互花米草的基本特征和在中国的引种扩散过程;从生物学条件、自然因素、人为因素... 互花米草是出于保滩护岸的目的被引入中国的,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滨海湿地重要的植被,对原有的湿地生态系统产生了重要影响。结合目前的资料和研究成果,介绍了互花米草的基本特征和在中国的引种扩散过程;从生物学条件、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等角度分析其在中国的扩散原因;探讨互花米草在中国滨海湿地的生态功能,评价其对滨海湿地环境、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总体等方面的影响;综诉当前控制措施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相应的对策。提出对互花米草生态功能的评价要因时因地进行,关于其生态效益、控制措施和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需进一步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海滨湿地 影响与评价 对策
下载PDF
互花米草盐沼土壤有机碳库组分及结构特征 被引量:35
3
作者 杭子清 王国祥 +2 位作者 刘金娥 王刚 王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4175-4182,共8页
在江苏盐城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盐沼建立以下样地:光滩(Mudflat)、互花米草建群1a(S.alterniflora flat 2011)、5a(S.alterniflora flat 2007)、12a(S.alterniflora flat 2000)、23a(S.alterniflora flat 1989)以及碱蓬(Sua... 在江苏盐城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盐沼建立以下样地:光滩(Mudflat)、互花米草建群1a(S.alterniflora flat 2011)、5a(S.alterniflora flat 2007)、12a(S.alterniflora flat 2000)、23a(S.alterniflora flat 1989)以及碱蓬(Suaeda salsa flat 1989),采集表层土壤样品,分析土壤中的活性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特征,并利用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土壤总有机碳的结构图谱,研究互花米草盐沼土壤有机碳库组分及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互花米草建群后,盐沼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增加(P<0.05),在0.82—7.6 g/kg之间,各样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为:互花米草滩(5.57 g/kg)>碱蓬滩(2.4 g/kg)>光滩(1.05 g/kg);可溶性有机碳含量为:互花米草滩(36.08 mg/kg)>碱蓬滩(17.43 mg/kg)>光滩(6.92 mg/kg);微生物量碳含量为:互花米草滩(52.51 mg/kg)>碱蓬滩(18.27 mg/kg)>光滩(13.56 mg/kg)。互花米草建群后,土壤中活性碳库含量显著增加(P<0.05)。(2)土壤有机碳结构以烷氧碳和芳香碳为主,其中芳香碳的平均比例(35.85%)最高,其次为烷氧碳(32.83%)和羧基碳(20.62%),烷基碳的平均比例(10.36%)最低,其中建群5a的互花米草样地(SAF2007)土壤芳香碳、烷氧碳、烷基碳含量最高,建群23a的互花米草样地(SAF1989)土壤羧基碳含量最高。(3)互花米草盐沼土壤中烷基碳/烷氧碳为:SAF2007(0.44)>SSF1989(0.43)>SAF2000(0.28)>SAF2011(0.27)>SAF1989(0.22);疏水碳/亲水碳为:SAF2007(0.97)>SSF1989(0.87)>SAF2000(0.85)>SAF2011(0.83)>SAF1989(0.81)。烷基碳/烷氧碳在建群5a后达到最高值0.44,烷基化程度最高;疏水碳/亲水碳达到最高值0.97,土壤碳库稳定性高于其它样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土壤有机碳库 核磁共振 海滨湿地 有机碳结构
下载PDF
长江口九段沙盐沼湿地芦苇和互花米草生物量及碳储量 被引量:32
4
作者 刘钰 李秀珍 +4 位作者 闫中正 陈秀芝 何彦龙 郭文永 孙培英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129-2134,共6页
2010—2012年,采用野外采样和实验室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长江口九段沙芦苇、互花米草植被带生物量的季节动态和碳储存能力.结果表明:两种植物生物部分(地上、地下、枯立物生物量之和)的有机碳储量均为秋季最高、春季最低.地上活体... 2010—2012年,采用野外采样和实验室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长江口九段沙芦苇、互花米草植被带生物量的季节动态和碳储存能力.结果表明:两种植物生物部分(地上、地下、枯立物生物量之和)的有机碳储量均为秋季最高、春季最低.地上活体互花米草单位面积的平均碳储量(445.81g·m-2)高于芦苇(285.52g·m-2),芦苇枯立物的平均碳储量(203.15g·m-2)低于互花米草(315.28g·m-2),但芦苇区土壤表层(0~30cm)有机碳储量(1048.62g·m-2)约为互花米草区(583.33g·m-2)的2倍.芦苇区的碳储存能力(3212.96g·m-2)总体上高于互花米草区(2730.42g·m-2).表明保护芦苇群落对于维护盐沼湿地的碳汇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互花米草 枯立物 土壤 碳储量 九段沙湿地
原文传递
崇明东滩湿地营养盐与重金属的分布与累积 被引量:22
5
作者 全为民 李春鞠 +5 位作者 沈盎绿 钱蓓蕾 平仙隐 韩金娣 施利燕 陈亚瞿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324-3331,共8页
测定了崇明东滩湿地盐沼植物和沉积物中TN、TP、重金属Cu、Zn、Pb和Cd的含量,阐明了它们在湿地中的分布与累积特征,评估3种盐沼植物对营养盐和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并讨论了互花米草入侵对长江口湿地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海三棱镳草地... 测定了崇明东滩湿地盐沼植物和沉积物中TN、TP、重金属Cu、Zn、Pb和Cd的含量,阐明了它们在湿地中的分布与累积特征,评估3种盐沼植物对营养盐和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并讨论了互花米草入侵对长江口湿地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海三棱镳草地上部分的TN、Cu、Pb和Cd的含量均显著高于芦苇和互花米草(p<0·01),而地上部分TP和Zn却表现为:海三棱镳草和互花米草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芦苇(p<0·01)。东滩湿地沉积物中TN和重金属的分布与累积特征为:芦苇带>互花米草带>海三棱镳草带>光滩,即随着高程的增加,沉积物中TN和重金属的含量逐步上升;但沉积物中TP含量变化不大,基本维持在0·06%左右。基于盐沼植物地上部分的生物量,估算了3种盐沼植物地上部分的营养盐和重金属库,结果表明:互花米草地上部分的养分库和重金属库均大于芦苇和海三棱镳草,表明收获互花米草对环境的净化效果最佳,特别对磷的去除效率是最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东滩湿地 养分 重金属 累积
下载PDF
互花米草入侵对闽江河口芦苇湿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22
6
作者 王宝霞 曾从盛 +2 位作者 陈丹 王维奇 张林海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0年第5期114-118,共5页
以闽江河口鳝鱼滩湿地为研究区域,选取芦苇和互花米草为研究对象,对其根际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储量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芦苇和互花米草0~60 cm根际土壤有机碳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15.54和17.16 g/kg,表层... 以闽江河口鳝鱼滩湿地为研究区域,选取芦苇和互花米草为研究对象,对其根际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储量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芦苇和互花米草0~60 cm根际土壤有机碳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15.54和17.16 g/kg,表层(0~10 cm)有机碳质量分数最大,分别为19.69和22.02 g/kg;芦苇和互花米草0~60 cm根际土壤有机碳储量总和分别为6 794.20和8 231.48 t/km2,芦苇根际土壤有机碳储量在30~40 cm达到最大,而互花米草为0~10 cm有机碳储量最大;互花米草的入侵增加了芦苇湿地根际土壤碳质量分数和储量;2种植物根际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含水量和盐度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从闽江河口互花米草入侵的角度提出了管理该湿地的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芦苇 互花米草 湿地 入侵 闽江河口湿地
下载PDF
互花米草对苏北滨海湿地表土有机碳更新的影响 被引量:21
7
作者 张耀鸿 张富存 +4 位作者 周晓冬 谢晓金 王小巍 李强 雷俊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1-276,共6页
自互花米草引入苏北滨海湿地后,逐渐替代本土植物盐蒿并形成单一植被的互花米草湿地.选择苏北地区盐蒿湿地及不同生长年限的互花米草湿地,采集其表层土壤样品,分别测定全土和分离的土壤粒径组分中总有机碳及δ13C值,分析湿地土壤有机碳... 自互花米草引入苏北滨海湿地后,逐渐替代本土植物盐蒿并形成单一植被的互花米草湿地.选择苏北地区盐蒿湿地及不同生长年限的互花米草湿地,采集其表层土壤样品,分别测定全土和分离的土壤粒径组分中总有机碳及δ13C值,分析湿地土壤有机碳浓度及其同位素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互花米草引入盐蒿湿地后,表层土壤有机碳浓度显著增加(增量达70%),且随着互花米草生长时间延长而明显增加.与盐蒿湿地相比,互花米草湿地土壤中大团聚体(>250μm)和微团聚体组分(53~250μm)有机碳浓度均显著增加,而粉粒组分(2~53μm)则无明显变化.互花米草湿地土壤原状土及各粒径组分的δ13C值均明显高于盐蒿土壤,源于互花米草的新碳在各粒径组分中均有分布,但主要富集在大团聚体组分中,占该组分总碳的31%~43%,说明互花米草生长对土壤有机碳浓度增加主要反映在粗粒径组分中,而对粉、黏粒组分则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13C值 互花米草 滨海湿地 有机碳更新
下载PDF
互花米草入侵对河口湿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尹晓雷 陈桂香 +3 位作者 王纯 王晓彤 阳祥 王维奇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186-2194,共9页
河口湿地是遭受互花米草入侵的主要区域,为了探究互花米草入侵对河口湿地土壤真菌的影响,以秋茄湿地、芦苇湿地,白骨壤湿地3种典型的湿地为研究对象,借助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土壤真菌丰富度及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白骨壤湿地受到... 河口湿地是遭受互花米草入侵的主要区域,为了探究互花米草入侵对河口湿地土壤真菌的影响,以秋茄湿地、芦苇湿地,白骨壤湿地3种典型的湿地为研究对象,借助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土壤真菌丰富度及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白骨壤湿地受到入侵后,土壤盐度、含水量、容重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p<0.05);②子囊菌门(Ascomycota)相对丰度在互花米草入侵红树林湿地和芦苇湿地后变化均较大,秋茄湿地土壤组织胞浆菌属(Histoplasma)相对丰度降低;芦苇湿地土壤假丝酵母菌属(Pseudeurotium)相对丰度有所增加;③互花米草入侵白骨壤湿地后,土壤真菌多样性升高;互花米草入侵秋茄和芦苇湿地后,土壤真菌多样性降低;④互花米草入侵白骨壤湿地和芦苇湿地后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差异最大;⑤环境因子能够影响湿地土壤中真菌的相对丰度,Talaromyces的相对丰度与土壤盐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Penicillium的相对丰度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Pseudeurotium、Toxicocladosporium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p<0.01).本研究可为治理互花米草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的保育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入侵 真菌 多样性 群落结构 河口湿地
原文传递
胶州湾互花米草湿地氮、磷元素的垂直分布及季节变化 被引量:17
9
作者 苗萍 谢文霞 +2 位作者 于德爽 陈剑磊 宫健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33-1540,共8页
为了研究胶州湾互花米草湿地N、P的垂直分布及季节变化特征,分别于2015年4、7、9、10、11和12月对该区域互花米草湿地和光滩土壤全氮(TN)、铵态氮(NH_4^+-N)、全磷(TP)、速效磷(AP)、总有机碳(TOC),以及pH、盐度、含水量进行了测定.结... 为了研究胶州湾互花米草湿地N、P的垂直分布及季节变化特征,分别于2015年4、7、9、10、11和12月对该区域互花米草湿地和光滩土壤全氮(TN)、铵态氮(NH_4^+-N)、全磷(TP)、速效磷(AP)、总有机碳(TOC),以及pH、盐度、含水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胶州湾互花米草湿地土壤TN、NH_4^+-N、TP、AP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396 g·kg^(-1)、12.14mg·kg^(-1)、0.419 g·kg^(-1)、16.52mg·kg^(-1),光滩平均值分别为0.385 g·kg^(-1)、8.13mg·kg^(-1)、0.423g·kg^(-1)、19.57 mg·kg^(-1).总体来说,它们的含量随着土壤深度(0~60 cm)的增加逐渐降低;互花米草湿地N、P含量的季节变化明显,互花米草湿地土壤全氮含量在春季最高,秋季最低,而光滩土壤随着季节变化逐渐降低;二者土壤全磷含量的季节变化趋势相反,而速效磷含量的季节变化趋势一致;胶州湾互花米草湿地土壤TN、TP与土壤TOC含量呈显著相关,而在光滩土壤中无显著相关关系.pH、盐度显著影响互花米草湿地和光滩土壤N、P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湿地 全氮 铵态氮 全磷 速效磷
原文传递
机械法治理互花米草效果及其对滩涂土壤性状影响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谭芳林 《湿地科学》 CSCD 2008年第4期526-530,共5页
在福建泉州湾开展了刈割+机耕船方法(机械法)治理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试验,调查了该法治理互花米草的效果,并对互花米草治理迹地土壤的理化性状进行了监测,为互花米草治理迹地的再利用提供依据。2006年7月初对互花米草进行... 在福建泉州湾开展了刈割+机耕船方法(机械法)治理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试验,调查了该法治理互花米草的效果,并对互花米草治理迹地土壤的理化性状进行了监测,为互花米草治理迹地的再利用提供依据。2006年7月初对互花米草进行刈割,待其新萌生株生长至10~15cm后,用机耕船对滩涂进行高强度耕作,以充分破坏其根系,其后,如仍有零星新萌生株,则用人工踩踏使其深埋淤泥之中。近一年多的治理效果监测表明,该法治理迹地在第二年以后没有发现新萌生植株,治理效果理想;与未治理互花米草的草滩相比,治理一个月后,治理迹地的土壤容重减小了21.2%~23.5%,之后,土壤容重逐渐增大,但在治理后一年时的土壤容重仍小于未治理互花米草的滩涂;随着互花米草根系的逐渐死亡和分解,治理迹地中根系生物量呈明显下降趋势,且下降速率在治理后第二年的4月开始明显增大,至10月时残存根系基本分解完毕;在治理后13个月,治理迹地0~20cm和20~40cm土层土壤中水解氮比治理前分别提高了16.2%和11.7%,有效磷含量分别提高了11.9%和16.7%,全氮含量分别提高了16.4%和17.5%。由此可见,机械法治理互花米草效果十分理想,2006~2007年的治理成本约为7500~9000元/hm2,该方法为红树林等乡土植被的恢复及滩涂的再利用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刈割+机耕船方法 互花米草治理 滩涂性状
下载PDF
崇明东滩湿地不同潮汐带入侵植物互花米草根际细菌的多样性 被引量:16
11
作者 章振亚 丁陈利 肖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6636-6646,共11页
为了调查崇明东滩湿地入侵植物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在不同潮汐带和季节根际细菌的多样性与丰富度,以本地植物芦苇、海三棱藨草(P.australis和S.mariqueter)和光滩为对照实验研究,在崇明东滩湿地10样点采集根际土壤和光滩土... 为了调查崇明东滩湿地入侵植物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在不同潮汐带和季节根际细菌的多样性与丰富度,以本地植物芦苇、海三棱藨草(P.australis和S.mariqueter)和光滩为对照实验研究,在崇明东滩湿地10样点采集根际土壤和光滩土壤,通过PCR-DGGE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并结合传统培养方法对土壤细菌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东滩湿地不同潮汐带的植物根际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不同,在夏季中潮带的根际细菌丰富度(P=0.021<0.05)较高,各个潮带的植物根际细菌在夏秋季有高多样性,其中中潮带的植物根际细菌平均多样性指数最高(H=4.20)。在中潮带入侵物种互花米草根际细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要显著高于本地植物芦苇和海三棱藨草,其中海三棱藨草的根际细菌在夏季略高。崇明东滩湿地入侵植物互花米草根际细菌与本地植物相比较具有较高的多样性,而且外来种互花米草对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有着较强影响;入侵种互花米草根际细菌的高丰富度和多样性可能是其成功入侵东滩湿地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DGGE 多样性 入侵 湿地
下载PDF
崇明东滩湿地芦苇和互花米草N、P利用策略的生态化学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赵美霞 李德志 +3 位作者 潘宇 吕媛媛 高锦瑾 程立丽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5-722,共8页
测定了崇明东滩湿地典型植物群落内芦苇和互花米草各器官及土壤中的N、P含量和N:P,揭示了它们的季节性动态,并对其N、P利用对策进行了生态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植物的N、P含量差异显著且芦苇>互花米草;不同植物以及同一植... 测定了崇明东滩湿地典型植物群落内芦苇和互花米草各器官及土壤中的N、P含量和N:P,揭示了它们的季节性动态,并对其N、P利用对策进行了生态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植物的N、P含量差异显著且芦苇>互花米草;不同植物以及同一植物不同器官的N、P含量随生长节律发生明显变化;N、P含量的器官分配模式对于芦苇和互花米草均是叶>茎>根;两种植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N、P含量5月>9月>7月;芦苇N、P积累量>互花米草;2种植物地上部分N、P含量差异显著;互花米草生境土壤各月份N含量均高于芦苇生境土壤;P含量仅在5月份高于芦苇生境土壤,其它月份均低于芦苇生境土壤。芦苇叶片N含量与生境土壤N含量相关不显著,叶片P含量与土壤P含量显著正相关;互花米草叶片N含量与土壤N含量极显著正相关,叶片P含量与土壤P含量相关不显著。芦苇和互花米草叶片N:P与土壤N、P含量及N:P间相关均不显著。芦苇在生长初期和生长末期的N:P<14,表明其生长受到N限制;处于生长旺季时,14<N:P<16,表明其受到N、P共同限制。互花米草在各月份的N:P<14,说明其主要受到N限制。总体而言,N素是芦苇和互花米草净初级生产力的主要而经常性的限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互花米草 N、P含量 季节变化 土壤 崇明东滩湿地
下载PDF
江苏如东互花米草盐沼湿地重金属分布及其污染评价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龙辉 杜永芬 +2 位作者 王丹丹 高抒 高文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401-2410,共10页
为了解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对盐沼湿地环境的影响,于2010年7月在江苏如东潮间带,依据互花米草的有无及其长势设置站点,对表层沉积物的8种重金属含量、粒度组成、总有机碳进行分析,采用地累积指数法(Igeo)和Hkanson潜在生... 为了解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对盐沼湿地环境的影响,于2010年7月在江苏如东潮间带,依据互花米草的有无及其长势设置站点,对表层沉积物的8种重金属含量、粒度组成、总有机碳进行分析,采用地累积指数法(Igeo)和H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如东滩涂表层沉积物中Pb、Cd、As、Hg、Cr、Cu、Ni、Zn的平均含量低于海洋沉积物标准I类,其中Cd、Hg、Ni、Zn的含量高于中国大陆沉积物-浅海粉砂背景值.整体上,8种元素在米草覆盖区平均含量均高于邻近光滩.地累积指数显示该盐沼带重金属为无污染状态,而Hkanson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显示为低污染和中度污染的临界状态,风险指数为低;两方法均显示该区域污染以Cd和Hg最重.由海向陆随米草长势渐好(垂直岸线断面),As、Cu及Hg元素的含量、地累积指数、潜在生态风险系数呈渐增趋势;拓殖1年左右的米草斑块区内(平行岸线断面),8种元素在植被覆盖区的含量、污染程度及潜在生态风险均高于邻近无植被覆盖区.此外,斑块分布区中,Cd、Cu含量显著低于垂直断面的茂盛分布区.互花米草是大部分重金属污染物在沉积物中富集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且互花米草群落可阻滞污染物直接扩散入海,因而降低生态危害.互花米草对重金属分布的影响与米草的拓植年限、金属元素存在形态和来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互花米草 盐沼湿地 污染评价 江苏如东
原文传递
互花米草入侵对河口湿地沉积物重金属累积效应 被引量:10
14
作者 谢蓉蓉 吴如林 +3 位作者 唐晨 赖月婷 龚开晟 李家兵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38-1249,共12页
为了探究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对湿地沉积物重金属累积的效应,选择典型亚热带河口湿地(闽江鳝鱼滩湿地)中未被入侵的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群落A、互花米草入侵斑块边缘B以及互花米草入侵斑块中央C三个典型区10... 为了探究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对湿地沉积物重金属累积的效应,选择典型亚热带河口湿地(闽江鳝鱼滩湿地)中未被入侵的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群落A、互花米草入侵斑块边缘B以及互花米草入侵斑块中央C三个典型区10个不同深度的Co、Ni、Cu、As进行研究,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三个采样点Co、Ni、Cu、As含量均随着互花米草入侵过程显著增加,即C>B>A,相比入侵前增量分别达到26.31%、19.66%、50.79%和16.93%;(2)地累积指数法显示,研究区域Co、Ni、Cu为轻度污染状态,As则处在强污染向极强污染过渡状态;(3)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显示,研究区域Co、Ni、Cu的潜在生态风险轻微,As在A、B两点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很强,C点为极强。两种评价方法均显示互花米草的入侵将一定程度上加剧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的生态风险,区域内As污染需引起重视。进一步分析表明沉积物Co、Ni、Cu、As与总碳、总氮、碳氮比、容重和地上生物量呈显著相关,互花米草对湿地沉积物重金属累积的机制可能与其发达的地上生物量与地下密集的根系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重金属 湿地 沉积物 累积
原文传递
浙江滨海湿地互花米草生长性状对土壤化学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陆琳莹 邵学新 +3 位作者 杨慧 吴明 楼科勋 华克达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7-183,共7页
[目的]比较浙江滨海湿地互花米草的生长差异,探析土壤主要化学因子对其生长的影响,为滨海湿地互花米草有效管控提供参考。[方法]以杭州湾、象山港和乐清湾作为采样地点,调查测定互花米草种群密度、株高、基径和地上生物量等生长性状指... [目的]比较浙江滨海湿地互花米草的生长差异,探析土壤主要化学因子对其生长的影响,为滨海湿地互花米草有效管控提供参考。[方法]以杭州湾、象山港和乐清湾作为采样地点,调查测定互花米草种群密度、株高、基径和地上生物量等生长性状指标以及土壤pH、水溶性盐分、有机碳、全氮、全磷、有效氮和有效磷等化学因子,对各个生长性状指标及土壤化学因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互花米草种群密度、株高、基径、单株地上生物量及样方地上生物量均为杭州湾>象山港>乐清湾,乐清湾与象山港互花米草个体较矮小,种群较稀疏且两地差异不显著,而杭州湾互花米草则显著高于其它两地(P<0.01)。(2)乐清湾与象山港湿地土壤养分及盐度较高且两地差异不显著,而杭州湾湿地则显著低于其它两地(P<0.01)。(3)影响互花米草生长最主要的土壤化学因子是水溶性盐分,其次是土壤全氮、有效磷及pH。[结论]土壤化学因子影响浙江滨海湿地互花米草生长,土壤盐分浓度、养分含量在一定范围内促进互花米草生长,而高盐高养分则可能抑制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生长性状 土壤化学因子 滨海湿地
下载PDF
入侵种互花米草影响我国滨海湿地土壤生态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侯栋梁 何东进 +4 位作者 洪伟 游巍斌 巫丽芸 纪志荣 肖石红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5年第4期67-72,共6页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已成为我国海岸滩涂湿地生态系统最主要的入侵植物之一,对我国沿海湿地土壤生态系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究互花米草的入侵机理,选择滨海湿地土壤生态系统为切入点,拟从互花米草入侵我国滨海湿地...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已成为我国海岸滩涂湿地生态系统最主要的入侵植物之一,对我国沿海湿地土壤生态系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究互花米草的入侵机理,选择滨海湿地土壤生态系统为切入点,拟从互花米草入侵我国滨海湿地对土壤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土壤有机碳、土壤氮和重金属)和土壤生物(底栖动物和土壤微生物)两方面的影响进行归纳总结,阐明互花米草入侵后土壤生态系统的变化过程,并重点对互花米草入侵后土壤有机碳的增减变化进行系统梳理,为互花米草的生态治理和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滨海湿地 土壤生态系统 物质循环 土壤生物
下载PDF
互花米草入侵对天津滨海湿地土壤可培养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霍玉珠 王银华 +3 位作者 王春萍 王丽霞 马成仓 郭宏宇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4-41,共8页
为了探究互花米草入侵对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在天津滨海湿地选取互花米草入侵程度不同的样地采集土样,分析不同样地间土壤可培养细菌和真菌数量、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差异,利用冗余分析研究细菌和真菌群落构成与... 为了探究互花米草入侵对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在天津滨海湿地选取互花米草入侵程度不同的样地采集土样,分析不同样地间土壤可培养细菌和真菌数量、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差异,利用冗余分析研究细菌和真菌群落构成与土壤理化因子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互花米草入侵程度对天津滨海湿地土壤可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数量、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均有显著影响,随着互花米草入侵程度的增加,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和多样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冗余分析结果显示,对细菌群落组成起主导作用的土壤因子为土壤铵态氮含量(解释度为45.80%)和土壤亚硝态氮含量(解释度为27.60%);对真菌群落组成起主导作用的土壤因子为土壤铵态氮含量(解释度为53.30%)、亚硝态氮含量(解释度为18.70%)、有效磷含量(解释度为10.10%).互花米草入侵将在长期内对天津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生物入侵 滨海湿地 土壤微生物群落 土壤理化因子
下载PDF
互花米草入侵对黄河口湿地土壤碳氮磷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展航 张树岩 +6 位作者 侯玉平 朱书玉 王立冬 施欣悦 李培广 韩广轩 谢宝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60-1369,共10页
互花米草入侵(Spartina alterniflora)严重威胁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为了探究不同入侵年限互花米草对土壤碳氮磷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在不同土层间的差异,选择黄河口盐沼互花米草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替代时间的方法,采集不... 互花米草入侵(Spartina alterniflora)严重威胁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为了探究不同入侵年限互花米草对土壤碳氮磷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在不同土层间的差异,选择黄河口盐沼互花米草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替代时间的方法,采集不同入侵年限互花米草湿地(SA3,2016年入侵;SA8,2011年入侵;SA13,2006年入侵)及邻近未入侵的光滩(SA0)的0—100 cm土壤,测定其总碳(TC)、总氮(TN)、总磷(TP)含量,分析互花米草入侵对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互花米草入侵显著提升了0—10 cm土壤TC和0—20 cm土壤TN含量,但对土壤TP含量影响很小;(2)SA3、SA8和SA13的0—10 cm土层TC含量分别比光滩高18.9%、27.6%和57.6%,TN含量分别比光滩高1.39、2.37和3.66倍;(3)互花米草入侵对土壤w_((C))/w_((N))的影响很小且没有明显规律,使浅层土壤的w_((C))/w_((P))和w_((N))/w_((P))增加,但降低了深层土壤的w_((C))/w_((P))和w_((N))/w_((P)),在0—10 cm土层,土壤w_((C))/w_((P))和w_((N))/w_((P))由大到小排序均依次为SA13>SA8>SA3>SA0,而在0—100 cm土层,土壤w_((C))/w_((N))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SA0>SA8>SA13>SA3,w_((C))/w_((P))依次为SA13>SA8>SA0>SA3,w_((N))/w_((P))依次为SA13>SA0>SA3>SA8。在0—100 cm土壤中,pH、电导率、容重、含水量是影响碳氮磷含量的重要环境因子,w_((C))/w_((N))与土壤环境因子没有显著相关性,而w_((C))/w_((P))和w_((N))/w_((P))受环境因子影响显著。综上,互花米草入侵改变了黄河口盐沼湿地土壤碳、氮含量,进而影响土壤养分资源配比的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黄河口 营养元素 生态化学计量 全碳 滨海湿地 入侵年限
下载PDF
黄河口互花米草对日本鳗草Zostera japonica的入侵生态效应 被引量:8
19
作者 马旭 王安东 +5 位作者 付守强 岳修鹏 邱冬冬 孙丽敏 汪方芳 崔保山 《环境生态学》 2020年第4期65-71,共7页
日本鳗草(Zostera japonica)是中国沿海潮间带较为常见的海草种类,随着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影响,面临着生境破碎化、种群退化的巨大威胁。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是当前中国滨海生态系统中突出的生态问题之一,对黄河... 日本鳗草(Zostera japonica)是中国沿海潮间带较为常见的海草种类,随着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影响,面临着生境破碎化、种群退化的巨大威胁。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是当前中国滨海生态系统中突出的生态问题之一,对黄河口日本鳗草种群带来巨大影响。通过野外控制实验发现,不同密度互花米草对其共生的日本鳗草植株个体和种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茎枝密度、茎枝高度和总生物分别下降了92.6%~99.9%、56.6%~78.7%、98%~100%。通过分类遥感影像得出,日本鳗草生境格局经历了2009年至2013年的扩张期至6.42 km^2,以及2013年至2017年的萎缩期,鳗草的生境面积下降为3.98 km^2。黄河口互花米草入侵日本鳗草生境规模由2009-2013年的0.32 km^2扩大到2013-2017年的1.77 km^2,占到日本鳗草生境总面积的27.55%。互花米草入侵对本地物种的生境侵占是导致日本鳗草种群退化的重要原因,因此对互花米草入侵的控制、防御以及日本鳗草的监测、保护与修复将是当前和未来中国滨海湿地海草床保护领域的重大研究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日本鳗草 生物入侵 黄河口 盐沼 滨海湿地
下载PDF
互花米草入侵对长江口九段沙湿地昆虫功能群组成特征及季节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潘卉 陈秀芝 +1 位作者 吴捷 张晶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7-83,共17页
【目的】揭示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对盐沼湿地昆虫不同功能群组成特征和时间动态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的不同季节,在不同的样点沿10 m长的样线,以扫网法对长江口九段沙湿地不同样点的互花米草、芦苇和藨草群落进行昆... 【目的】揭示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对盐沼湿地昆虫不同功能群组成特征和时间动态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的不同季节,在不同的样点沿10 m长的样线,以扫网法对长江口九段沙湿地不同样点的互花米草、芦苇和藨草群落进行昆虫采集。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比较不同植物群落中不同昆虫取食功能群物种丰富度、个体多度和季节动态的差异,采用非参数多维度排序方法分析植物生境对各昆虫功能群组成的影响,并用指示种分析方法分析不同昆虫的生境偏好。【结果】共采集昆虫72科,188种,10 338头。互花米草群落昆虫物种丰富度和个体多度显著低于芦苇群落,藨草群落昆虫物种丰富度与互花米草群落差异不显著,但昆虫个体数显著多于互花米草群落。不同昆虫功能群分别比较表明,植食昆虫物种数和个体数在互花米草和芦苇群落间差异不显著,藨草群落植食昆虫物种数最少但个体数量最多。芦苇群落捕食/寄生昆虫物种数和个体数均显著多于互花米草和藨草群落。腐食/菌食昆虫物种数和个体数在不同植物群落无显著差异。季节动态分析显示,不同昆虫功能群物种数和个体数在互花米草群落的峰值均出现在春季,而在芦苇和藨草群落中则具不同趋势。根据非参数多维度排序分析结果,互花米草入侵显著改变了昆虫的群落结构,并对不同昆虫功能群的物种组成均产生了显著影响。指示种分析方法结果进一步表明,偏好互花米草的昆虫物种数最少,主要为广食性植食昆虫。偏好芦苇分布的昆虫物种数最多,主要为捕食/寄生昆虫和专食性植食昆虫。偏好藨草的植食昆虫虽为广食性,但指示值较高。【结论】互花米草入侵降低了盐沼湿地的昆虫多样性,并显著改变了盐沼湿地昆虫功能群组成特征和季节动态。相比植食昆虫,天敌昆虫对互花米草入侵的影响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昆虫 功能群 季节动态 湿地 九段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