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红外相机数据的贵州高原山地环境野猪生境选择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杨光美 郭群毅 +4 位作者 杨雄威 彭彩淳 张明明 胡灿实 粟海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49-1460,共12页
近年来野猪(Sus scrofa)在我国南方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中种群数量激增、生态影响强烈,是人兽冲突的典型代表,然而对其生境选择规律仍缺乏深入研究。利用2015年7月至2020年1月的长时红外相机监测数据,对贵州高原几处环境中野猪的生境选择... 近年来野猪(Sus scrofa)在我国南方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中种群数量激增、生态影响强烈,是人兽冲突的典型代表,然而对其生境选择规律仍缺乏深入研究。利用2015年7月至2020年1月的长时红外相机监测数据,对贵州高原几处环境中野猪的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共得到野猪利用样方201个,非利用样方121个。(1)Vanderploeg和Scavia选择指数分析表明,野猪喜爱活动于坡度≤20°、乔木郁闭度>0.8和草本盖度为0.2—0.4的生境类型;不喜爱的生境类型为海拔>1600 m,坡度>25°,草本盖度<0.1,距道路距离≤100 m。(2)野猪生境资源选择函数为Logit(P)=3.226-海拔×0.002-坡度×0.161+乔木郁闭度×2.078+灌木平均高×0.401+草本盖度×3.566+距道路距离×0.001+距居民点距离×0.0003,选择概率为P=e^(logit(p))/(1+e^(logit(p))),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模型的预测精度为87.8%,能够较好预测野猪的生境选择。(3)利用Mann-Whitey U和Chi-Square Test检验不同样区2组样方之间野猪对各生境因子的选择差异表明,野猪的生境选择性还受到地形地貌、植被类型和人为干扰等因素影响。研究可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华南地区野猪生态学研究,助力野猪冲突管理及科学保护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猪 生境选择 空间利用 红外相机 贵州高原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站域商业空间使用分析及规划建议 被引量:7
2
作者 袁铭 庄宇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1-96,共6页
研究围绕轨道交通站域的空间使用问题,基于城市设计的视角,从站域基本背景、使用者特征、空间使用分布和空间使用状态四个方面建立空间使用的分析方法,并选取上海三个典型站域作为调查样本,对商业空间使用进行分析,通过比较揭示其空间... 研究围绕轨道交通站域的空间使用问题,基于城市设计的视角,从站域基本背景、使用者特征、空间使用分布和空间使用状态四个方面建立空间使用的分析方法,并选取上海三个典型站域作为调查样本,对商业空间使用进行分析,通过比较揭示其空间分布特征和使用状态的影响因素,最后针对未来站域商业空间使用的优化提出策略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站域 空间使用 分析方法 分布 状态
下载PDF
地震对野生大熊猫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晋东 李玉杰 黄金燕 《四川林业科技》 2015年第4期111-115,共5页
大熊猫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地震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对大熊猫的影响得到保护、管理和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3年的芦山地震发生后,科研人员结合3 S技术与野外调查等研究手段,从不同角度开展了大量地震对大熊... 大熊猫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地震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对大熊猫的影响得到保护、管理和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3年的芦山地震发生后,科研人员结合3 S技术与野外调查等研究手段,从不同角度开展了大量地震对大熊猫影响研究工作。本文针对地震灾害对大熊猫生境的破坏与生境恢复过程,大熊猫行为响应与适应模式特征,及地震对大熊猫保护区周边社区的影响等研究进行综述,并对下一步需开展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地震 栖息地 空间利用 活动模式
下载PDF
论展览温室室内空间的优化利用设计--以重庆市植物园展览温室景观设计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魏勇军 秦华 周倩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6-130,共5页
结合重庆市植物园展览温室景观设计,分析并阐述了展览温室空间利用的影响因素及相应的景观设计手法,总结了通过景观设计实现展览温室空间优化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
关键词 展览温室 空间利用 优化 景观设计
下载PDF
高校图书馆空间选择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昝栋 刘青 《图书馆研究》 2016年第3期21-26,共6页
通过定义18个具有代表性的空间属性,以问卷的形式就图书馆空间选择的习惯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学科背景的人群进行调研,分析读者选择图书馆空间所关注的空间属性信息,以期为改善和提升图书馆的空间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学习空间 空间规划 空间利用 图书馆设计
下载PDF
论中式木构建筑在现代民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林琳 《江西建材》 2023年第2期109-111,共3页
中式木构建筑无论是在文化内涵还是在设计形式方面,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格调。文中分析了中式木构建筑的历史发展特点及当今时代发展的不利处境,对古典中式木构建筑在当代低层民居建筑中的实践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传统中式木构建筑的现... 中式木构建筑无论是在文化内涵还是在设计形式方面,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格调。文中分析了中式木构建筑的历史发展特点及当今时代发展的不利处境,对古典中式木构建筑在当代低层民居建筑中的实践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传统中式木构建筑的现代更新与空间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式木构建筑 构造节点 风格特点 空间应用
下载PDF
圈养马来貘对室外运动场的选择利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崔多英 ChiaL.Tan +2 位作者 张金国 刘宁 车晓龙 《野生动物学报》 2014年第1期50-56,共7页
2013年8月,在北京动物园马来貘馆,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焦点动物取样法和全事件取样法,对5只马来貘的行为和室外运动场空间的选择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来貘在室外运动场主要使用草地、土地、深水水池和水泥地,较少使用浅水地面,... 2013年8月,在北京动物园马来貘馆,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焦点动物取样法和全事件取样法,对5只马来貘的行为和室外运动场空间的选择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来貘在室外运动场主要使用草地、土地、深水水池和水泥地,较少使用浅水地面,回避乱石地;运动型刻板行为多发生在门口或角落处的水泥地面上。为躲避游人干扰和日光暴晒,马来貘对室内的利用强度显著高于室外(P=0.011)。马来貘在室外运动场将较多的时间用于卧息、游泳和走动,其次是站立、刻板行为和采食,仅将很少的时间用于其他行为(包括饮水、排便、嗅闻、惊跳、跑动、张望、发声等)。根据此次研究和评估结果,建议改造室外运动场基底和围栏;设置深水游泳池、足够的树荫;动物轮换展出;改进饲喂方式,减少口部刻板行为和齿槽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貘 室外运动场空间利用 兽舍评估 动物福利
下载PDF
寒地滨水区广场热舒适与使用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郑婉营 梁静 《低温建筑技术》 2022年第2期52-57,共6页
提升户外活动环境品质与其使用水平是促进城市宜居性建设的重要过程。寒地气候对户外活动影响显著。作为最具吸引力的户外活动空间,城市滨水广场的建设需要重视对气候的回应。为探讨寒地城市滨水广场热环境如何指导户外活动空间设计,选... 提升户外活动环境品质与其使用水平是促进城市宜居性建设的重要过程。寒地气候对户外活动影响显著。作为最具吸引力的户外活动空间,城市滨水广场的建设需要重视对气候的回应。为探讨寒地城市滨水广场热环境如何指导户外活动空间设计,选取哈市两处滨水广场,采用微气候实测、问卷调查与记录等方法,研究其过渡季与冷季各类使用特征与局地热环境、受访热感觉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空间使用率作为使用特征量化标准,结合人体热舒适为寒地城市滨水户外活动空间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外热环境 空间使用 寒地气候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近20年中国古典园林空间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阮頔 陈楠 方程 《园林》 2021年第1期67-72,共6页
为更好地使用信息化手段完善古典园林新型游赏功能,文章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近20年中国古典园林空间使用情况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梳理空间研究在古典园林研究中的发展脉络,并基于发文阶段、高频关键词共现聚类以及高频关键词中介中心性... 为更好地使用信息化手段完善古典园林新型游赏功能,文章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近20年中国古典园林空间使用情况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梳理空间研究在古典园林研究中的发展脉络,并基于发文阶段、高频关键词共现聚类以及高频关键词中介中心性等内容,整体分析该领域的研究趋势,针对性探索其他领域在空间使用情况。结果发现,近20年来古典园林空间使用情况的研究日趋重视,主要有2大主题:⑴基于使用者视角的古典园林游憩体验及评价研究;⑵针对特定人群的古典园林游园行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空间使用 研究综述 知识图谱
下载PDF
基于聚散性时空特征的放射形商业街道广场空间优化探究——以重庆杨家坪广场为例
10
作者 王妍淇 周铁军 《建筑技艺》 2023年第6期78-81,共4页
为弥补放射形商业街道广场研究中着重三维空间而缺乏探讨时间维度的不足,通过研究重庆杨家坪放射形商业街道广场人群聚散的时空特征,建立4类典型聚散空间,为该类型广场的人流聚散平衡、商业效益提升、空间活力提高、交通需求优化提供新... 为弥补放射形商业街道广场研究中着重三维空间而缺乏探讨时间维度的不足,通过研究重庆杨家坪放射形商业街道广场人群聚散的时空特征,建立4类典型聚散空间,为该类型广场的人流聚散平衡、商业效益提升、空间活力提高、交通需求优化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散性 人流聚集 时空特征 空间使用 街道广场 商业街
下载PDF
身势语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莉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92-94,共3页
人际间的交流分为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研究身势语是研究非言语交际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身势语存在着性差原则,正确理解性别差异,才能很好地进行人际交往。文章关注的是不同性别之间的身势语的差异,从身体姿势、空间语、面部表情、微... 人际间的交流分为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研究身势语是研究非言语交际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身势语存在着性差原则,正确理解性别差异,才能很好地进行人际交往。文章关注的是不同性别之间的身势语的差异,从身体姿势、空间语、面部表情、微笑、眼部表情和触摸六方面来陈述,并分析其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势语 空间语 微笑 眼部表情 触摸
下载PDF
繁殖—育幼期雌性大熊猫的空间利用与活动模式特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晋东 黄金燕 +3 位作者 周世强 Vanessa HULL 张和民 欧阳志云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1-430,共10页
繁殖期间的空间利用与活动模式特征是野生动物长期适应环境的具体表现,研究野生动物繁殖期间行为特征与策略是动物生态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基础问题之一。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我们利用内置记录活动水平传感器的GPS项圈记录了1只受孕、产... 繁殖期间的空间利用与活动模式特征是野生动物长期适应环境的具体表现,研究野生动物繁殖期间行为特征与策略是动物生态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基础问题之一。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我们利用内置记录活动水平传感器的GPS项圈记录了1只受孕、产仔并育幼的野生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的活动位点和活动水平。研究了该大熊猫各繁殖阶段(交配后期、产仔期和育幼期)的空间利用与活动模式特征。结果表明:在交配后期(2010年春季,即4-6月),雌性大熊猫活动空间范围较大为3.49 km^2,其日平均活动距离较大,活动水平也相对较强;在产仔期前后(2010年夏秋季,即7-10月),雌性大熊猫的活动范围明显缩小为0.42 km^2,日平均活动距离和活动水平都明显减低;自2010年冬季(2010年11月至2011年3月)开始雌性大熊猫带仔生活,其家域面积逐渐增大,且趋向稳定(0.84~1.19 km^2),日平均活动距离和活动水平都开始逐渐增大。雌性大熊猫在求偶交配、受孕、产仔和育幼过程中的空间利用与活动模式特征反映了大熊猫在繁殖期间的行为策略。本研究结果可为繁殖期间大熊猫及栖息地的保护管理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 空间利用 活动模式 GPS项圈
下载PDF
矸石山顶旋转皮带排矸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敬科 《煤炭与化工》 CAS 2016年第7期64-66,共3页
矸石山是矿井排矸系统的末端,一般采用翻矸架卸载,矸石依靠其自身的重力势能以自溜方式翻滚下滑,形成典型的"三棱"状自然堆积形态。其翻滚下滑顺畅程度取决于堆积角度,当下滑受阻时,需要前移翻矸架来获得足够的下滑坡度,保证... 矸石山是矿井排矸系统的末端,一般采用翻矸架卸载,矸石依靠其自身的重力势能以自溜方式翻滚下滑,形成典型的"三棱"状自然堆积形态。其翻滚下滑顺畅程度取决于堆积角度,当下滑受阻时,需要前移翻矸架来获得足够的下滑坡度,保证架前不出现矸石堆积现象;而移架周期取决于山顶高度,高度越高周期越长。2015年以来,受山顶高度降低和山体形态改变双重因素影响,大量矸石滞留山顶,一度成为制约矿井生产的瓶颈问题。通过旋转皮带排矸技术研究与应用,很好地解决了山顶矸石快速疏散和空闲空间利用问题,同时排矸成本也降到了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皮带 矸石排放 空间利用
下载PDF
基于空间使用的住宅可变户型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家流 《建筑与文化》 2017年第6期136-137,共2页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住宅的品质、空间提出了更多样化的要求,因此住宅的户型需要有相应的适应能力,才能匹配不断发展的社会和住户的需要。文章通过研究可变户型设计的原则和策略来提高住宅户型的灵活性与适应...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住宅的品质、空间提出了更多样化的要求,因此住宅的户型需要有相应的适应能力,才能匹配不断发展的社会和住户的需要。文章通过研究可变户型设计的原则和策略来提高住宅户型的灵活性与适应性,进而满足不同行为模式的居住者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使用 可变户型
下载PDF
POE理论下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研究与优化策略
15
作者 孙小栋 白旭 《城市建筑》 2021年第3期41-43,共3页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场空间又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市中大量建成广场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变化及增长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改进是提升公共环境质量、使用程度的关键。使用后评价(POE)是...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场空间又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市中大量建成广场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变化及增长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改进是提升公共环境质量、使用程度的关键。使用后评价(POE)是系统描述和评价建成环境的实证性研究方法,本文以青岛五四广场为对象,运用POE中的实地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五四广场进行建成后环境使用分析。主要通过对广场的空间、植被、基础设施、人的活动方式等进行观察后的记录及分析得出一个相对理性的结果,然后对部分不足之处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E 广场空间 空间使用 基础设施
下载PDF
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中美空间语言对比研究
16
作者 郑少惠 《茂名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84-86,共3页
从文化价值取向与思维模式等不同角度,对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美两国空间语言中人际距离及方位座次这两个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期通过对"空间语言"跨国界的对比分析及建议,达到引导商务交际、减少文化冲突的目的。
关键词 跨文化商务交际 空间语言 价值取向 思维模式
下载PDF
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的思考 被引量:106
17
作者 林坚 武婷 +1 位作者 张叶笑 赵晔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200-2208,共9页
近年来,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已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国家战略部署层面,是一项带有全局意义的极其重要的改革任务。在系统梳理1949年以来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演变的基础上,重点总结中国以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主要特点,结果发现:贯彻落实... 近年来,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已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国家战略部署层面,是一项带有全局意义的极其重要的改革任务。在系统梳理1949年以来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演变的基础上,重点总结中国以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主要特点,结果发现:贯彻落实用途管制制度,关键是把握好规划编制、实施许可、监督管理三大环节,统筹陆域、海域两类国土空间,差别化管理建设与非建设两种活动。结合制度建设的前提,提出构建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的建议:(1)建立统一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控制线体系;(2)构建丰富有效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手段体系;(3)确立统一明晰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监管体系;(4)完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制度 统一
原文传递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改革逻辑及其规划响应路径 被引量:98
18
作者 张晓玲 吕晓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61-1272,共12页
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观背景下,系统梳理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起源、实施特点、成效与不足,重点解析土地用途管制向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转型的改革逻辑及其对国土空间规划的具体要求,为完善国土空间... 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观背景下,系统梳理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起源、实施特点、成效与不足,重点解析土地用途管制向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转型的改革逻辑及其对国土空间规划的具体要求,为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突出强调对耕地的保护,以新增建设用地为主要管控对象,建立了土地用途分类—规划—计划—审批—监管的完整管控链条,在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倒逼节约集约用地和提高依法依规用地意识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仍存在覆盖范围不全、管制刚性过强、生态用地管制乏力等不足。(2)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以生态文明建设为逻辑起点,通过单一地类保护向空间统筹转型、地类管制向空间管控转型、指标传导为主向指标与分区相结合转型、底线约束向约束与引导并重转型,构建面向全过程、多样化的管制规则体系,完善空间传导机制,进而实现所有国土空间全要素统一管制。(3)面对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时代需求,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应在系统性、整体性的规划管控指标体系、覆盖全域、上下衔接的规划分区体系、底线约束与激励引导相结合的规划实施弹性机制以及"全链条"管理机制等方面做出积极响应,进而实现不同层级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的统筹协调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用途管制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改革逻辑 国土空间规划 转型
原文传递
“三区三线”为核心的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分区 被引量:80
19
作者 岳文泽 王田雨 甄延临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2-59,68,共9页
研究目的:面向国土空间规划,厘清“三区三线”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分区的逻辑关系,并提出管制分区的创新思路,推进以“三区三线”为核心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建设。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三区三线”以“双... 研究目的:面向国土空间规划,厘清“三区三线”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分区的逻辑关系,并提出管制分区的创新思路,推进以“三区三线”为核心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建设。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三区三线”以“双评价”为科学基点,是整合空间类规划分区的核心举措,是用途管制的重要抓手。(2)“三线”与“三区”的区别在于,“三线”兼具“功能区”和“管制区”的双重属性,而“三区”则侧重于“功能区”,因此需要在“三区”基础上,结合“三线”,建立统一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分区体系。(3)以“三区三线”为核心的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分区,首先,需要建立与空间规划体系相适应的、科学的“双评价”范式;其次,构建“适宜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三区”格局优化模型;最后,依据“划管结合”原则,综合考虑功能和管控的双重要求,提出功能区与管制区融合的分区思路。(4)分区管制策略重点回答“不能做什么”“可以做什么”“可以怎么做”等问题。研究结论:划定“三区三线”是为了建立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相协调的时空秩序,规范人类对空间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各种行为。今后在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分区的基础上,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可落地、易管理的空间用途管控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区三线” “双评价” 分区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下载PDF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内涵认知与体系构建 被引量:33
20
作者 杨壮壮 袁源 +2 位作者 王亚华 乔伟峰 林彤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共9页
研究目的:把握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内涵认知,构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与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在经历了空白、雏形、确立、发展、完善到统一的6个阶段变化后,其现实需求与发展目标也随之改变,现... 研究目的:把握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内涵认知,构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与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在经历了空白、雏形、确立、发展、完善到统一的6个阶段变化后,其现实需求与发展目标也随之改变,现阶段的管制需求主要是支撑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国土空间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落实国土空间规划,管制目标主要是规范国土空间开发秩序、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提升国土空间开发质量。(2)新时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构建可从计划管理、空间准入、用途转用、实施许可、监督管理等环节入手,其中计划管理、空间准入、用途转用是事前计划环节,实施许可是事中管理环节,监督管理是事后监管环节。研究结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作为一项系统性和综合性研究工作,应在国家层面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开展基础研究,深入了解各个环节的运行机制和各层级的实施机制、传导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生态文明 内涵认知 体系构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