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LBI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彦芬 苏利娜 王力 《北京测绘》 2010年第4期23-25,共3页
至今,VLBI技术经过迅猛发展,先后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传统VLBI、实时和准实时VLBI以及空间VLBI。本文分别介绍这三种VLBI技术的定义及其特点,通过对比分析其优缺点,展望VLBI技术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 传统vlbi 实时vlbi 空间vlbi
下载PDF
空间甚长基线射电干涉测量 被引量:2
2
作者 沈志强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05年第5期1-6,共6页
本文从干涉原理在天文学中的应用出发,简短回顾了从地面到空间的射电干涉测量历史,概述了世界上第一代空间VLBI计划(VSOP)及其研究成果,展望了未来空间VLBI发展趋势。
关键词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 空间vlbi VSOP 空间vlbi 射电干涉测量 长基线 干涉原理 研究成果 发展趋势 天文学 第一代
下载PDF
基于GPU集群的空间VLBI射电源条纹搜索研究
3
作者 段学铭 童力 +1 位作者 郑为民 张娟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4-505,共12页
探月工程四期将发射嫦娥七号“鹊桥二号”中继星,搭载4.2 m口径的抛物面望远镜,与地面射电望远镜构成首个月轨空间VLBI。空间VLBI受中继星轨道扰动和星载设备时延等因素影响,射电源的预报时延模型无法引导相关处理机正常工作,需通过基... 探月工程四期将发射嫦娥七号“鹊桥二号”中继星,搭载4.2 m口径的抛物面望远镜,与地面射电望远镜构成首个月轨空间VLBI。空间VLBI受中继星轨道扰动和星载设备时延等因素影响,射电源的预报时延模型无法引导相关处理机正常工作,需通过基于实测信号条纹搜索的方法找到符合要求的高精度时延模型。为此,提出一种基于GPU集群的空间VLBI射电源条纹搜索算法,研究在GPU集群上负载均衡的任务分配方法,并行实现相关处理模块和残余值搜索模块。通过RadioAstron 1 min观测数据验证,相较于目前CPU集群平台,GPU集群处理速度提升了27.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vlbi 条纹搜索 GPU集群 相关处理
下载PDF
空间VLBI观测量估计大地测量参数的模拟计算 被引量:4
4
作者 魏二虎 刘经南 +1 位作者 李征航 施闯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75-878,共4页
介绍了研究空间VLBI在大地测量等领域应用的意义,探讨了空间VLBI的观测量类型、观测模型及其涉及的大地测量所关心的参数;并采用1980~2004年的VLBI观测数据进行了计算,对大地测量所关心的几种参数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空间vlbi 观测模型 大地测量参数
下载PDF
空间VLBI对月球大地测量参数的可估计性 被引量:4
5
作者 魏二虎 刘经南 +1 位作者 严韦 潘培鲸 《测绘信息与工程》 2008年第1期1-3,共3页
针对深空探测备受关注的背景,探讨了空间VLBI技术对月球大地测量参数的可估性,重点分析了不同参考系下的坐标转换问题和月球大地测量参数的估计结果,为解算月球大地测量参数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空间vlbi 月球参考框架 时间延迟 时间延迟率
下载PDF
空间VLBI数据记录格式RDF解析与数据解码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浩 张娟 +2 位作者 刘磊 郑为民 芮萍 《天文研究与技术》 CSCD 2020年第2期163-170,共8页
空间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VLBI)由于基线更长,在相同的观测频率下,可获得比地基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更高的分辨率.我国正在推进空间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科学与技术研究.俄罗斯RadioAstron空间甚长基线干涉测... 空间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VLBI)由于基线更长,在相同的观测频率下,可获得比地基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更高的分辨率.我国正在推进空间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科学与技术研究.俄罗斯RadioAstron空间甚长基线干涉测量项目于2018年结束,其成功经验可以借鉴.该项目采用不同于常规地面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的专用数据格式RDF(RadioAstron Data Format)记录观测数据,利用配备的星载或地面上行氢原子频标提供频率基准,数据经采集量化后传输至地面站,打上时标并记录于硬盘.为处理RadioAstron数据,分析了RDF格式,完成了RDF数据解码及相关处理,然后对比分析了Mark5B、VDIF等地面甚长基线干涉测量通用数据格式和RDF格式的特点,为我国未来空间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数据格式设计与处理积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vlbi RDF格式 数据解码 Mark5B
下载PDF
我国空间VLBI背景型号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庆会 仲伟业 +6 位作者 史俊 王锦清 吴亚军 马小飞 曹志宇 朱人杰 李斌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3-91,共9页
空间VLBI阵即发射两个射电望远镜至空间,以形成较完备的UV覆盖和良好的成图能力.我国空间VLBI于2012年入选中国科学院背景型号研究项目,以进一步凝练科学目标和攻克关键技术.经过三年的研究,凝练出的我国空间VLBI的主要科学目标为:超大... 空间VLBI阵即发射两个射电望远镜至空间,以形成较完备的UV覆盖和良好的成图能力.我国空间VLBI于2012年入选中国科学院背景型号研究项目,以进一步凝练科学目标和攻克关键技术.经过三年的研究,凝练出的我国空间VLBI的主要科学目标为:超大质量黑洞的直接成像,精确测量中央超大黑洞的质量,研究活动星系核巨大能源之谜,研究喷流的形成、加速和准直机制等.在关键技术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设计了实现?45?(3σ)的高精度高稳定度姿态控制方案.设计并研发了满足Q波段观测的10 m口径高精度星载可展开天线.研发了噪声温度K波段约30 K、Q波段约60 K的星载致冷接收机样机和最大带宽512 MHz的星载天文数据处理器样机.明确了星上高稳定频率基准的两种实现方案,确定了能够满足Q波段观测干涉损失小于0.01的主动型星载氢钟、研发了地面氢钟信号上传的基准信号闭环传输实验系统.科学目标的凝练和关键技术研究的进展为空间VLBI的立项打下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vlbi 可展开天线 高精度指向 星载氢钟 致冷接收机
原文传递
用于深空探测任务的先进通信与导航体制(英文) 被引量:2
8
作者 冯礼和 平劲松 《航天器工程》 2011年第1期57-62,共6页
介绍了一套用于深空探测的先进通信与导航体制。在综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相关研究进展、讨论这套体制中的关键特征技术的同时,文章利用飞行在地月平动点L3/L4/L5的晕轨道上的中继通信和跟踪卫星,建议了一种超长距离干涉测量(ELBI)技术... 介绍了一套用于深空探测的先进通信与导航体制。在综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相关研究进展、讨论这套体制中的关键特征技术的同时,文章利用飞行在地月平动点L3/L4/L5的晕轨道上的中继通信和跟踪卫星,建议了一种超长距离干涉测量(ELBI)技术。探讨了ELBI技术对先进通信与导航体制进行增强的可能性和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中继与跟踪卫星 深空通信与导航 晕轨道 地月L4/L5拉格朗日平动点 空间vlbi
下载PDF
System Design for the Event Horizon Imaging Experiment Using the PECMEO Concept 被引量:1
9
作者 KUDRIASHOV Volodymyr MARTIN-NEIRA Manuel +4 位作者 BARAT Itziar MARTIN IGLESIAS Pertonilo DAGANZO-EUSEBIO Elena ALAGHA Nader VALENTA Vaclav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0-266,共17页
The concept for space interferometry from Polar or Equatorial Circular Medium Earth Orbits(the PECMEO concept) is a promising way to acquire the image of the"shadow"of the event horizon of Sagittarius A*with... The concept for space interferometry from Polar or Equatorial Circular Medium Earth Orbits(the PECMEO concept) is a promising way to acquire the image of the"shadow"of the event horizon of Sagittarius A*with an angular resolution of circa 5 microarcseconds. The concept is intended to decrease the size of the main reflector of the instrument to about 3 m using a precise orbit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 navigation, inter-satellite range and range-rate measurements, and data from the Attitude and Orbit Determination System (AODS). The paper provides the current progress on the definition of the subsystems required for the concept on the basis of simulations, radio regulations, and available technology. The paper proposes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localization of the phase centre of the main reflector. The paper provides information about the visibility of GNSS satellites and the needed accuracies of the AODS. The paper proposes the frequency plan for the instrument and its Inter-Satellite Links (ISLs).The concepts for measurement of range and range-rate using ISLs (as well as for the data exchange at these ISLs) are presented. The block diagram of the interferometer is described and its sensitivity is estimated. The link budget for both ISLs is given as well as their critical components. The calculated measurement quality factors are given. The paper shows the expected performance of the sub-systems of the interferometer.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localization of the main reflectors and the information about the availability of the GNSS satellites are based on the simulations results. The frequency plan is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PECMEO concept an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radio regulations.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defines the accuracies of the AODS, both the link budgets and the fundamental measurement accuracies for ISLs, and the sensitivity of the instrument. The paper provides input inform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rbit reconstruction filter and the whole PECMEO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TRUMENTATION TELESCOPE High ANGULAR RESOLUTION INTERFEROMETER space vlbi
下载PDF
一种用于空间VLBI的射电源条纹搜索算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晓娜 童力 +1 位作者 郑为民 张娟 《天文研究与技术》 CSCD 2022年第6期568-575,共8页
我国探月工程嫦娥七号将构建由中继星上4.1 m口径抛物面天线及地基射电望远镜组成的首个月地空间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 VLBI)试验系统。不同于地基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望远镜,受中继星轨道扰动和设备时延影... 我国探月工程嫦娥七号将构建由中继星上4.1 m口径抛物面天线及地基射电望远镜组成的首个月地空间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 VLBI)试验系统。不同于地基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望远镜,受中继星轨道扰动和设备时延影响,射电源预报时延模型和实际时延有时可能有较大差异,导致无法引导相关处理机正常工作,需要通过射电源条纹搜索方法寻找实际时延模型才能解决这一问题。由于4.1 m空间天线口径较小,接收信号能力弱,为提高信噪比,需要长时间积分,而线性时延模型无法保证长时间的时延精度。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空间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的射电源条纹搜索算法,首先通过建立时延和时延率的二维搜索网格,使用每个网格点对应的先验时延和时延率构建线性时延模型;再使用该线性时延模型对原始数据分时段相关处理;然后采用二维傅里叶变换搜索残余时延和时延率,确定最大相关幅度对应的网格点;最后使用该网格点的先验时延和时延率以及残余时延和时延率重构二次项时延模型。通过对RadioAstron空间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的地空基线实际数据处理,验证了该射电源条纹搜索算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vlbi 条纹搜索 时延模型 相关处理 射电源
下载PDF
A Cosmic Microscope to Probe the Universe from Present to Cosmic Dawn:Dual-element Lowfrequency Space VLBI Observatory
11
作者 AN Tao JAISWAL Sumit +2 位作者 MOHAN Prashanth ZHAO Zhen LAO Baoqiang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2-249,共8页
A space-based 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 (VLBI) program, named as the Cosmic Microscope, is proposed to involve dual VLBI telescopes in the space working together with giant ground-based telescopes (e.g., Squar... A space-based 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 (VLBI) program, named as the Cosmic Microscope, is proposed to involve dual VLBI telescopes in the space working together with giant ground-based telescopes (e.g., Square Kilometre Array, FAST, Arecibo) to image the low radio frequency Universe with the purpose of unraveling the compact structure of cosmic constituents including supermassive black holes and binaries, pulsars, astronomical masers and the underlying source, and exoplanets amongst others. The operational frequency bands are 30, 74, 330 and 1670 MHz, supporting broad science areas. The mission plans to launch two 30-m-diameter radio telescopes into 2 000 km×90 000 km elliptical orbits. The two telescopes can work in flexibly diverse modes,(i) Space-ground VLBI. The maximum space-ground baseline length is about100 000 km; it provides a high-dynamic-range imaging capacity with unprecedented high resolutions at low frequencies (0.3 mas at 1.67 GHz and 20 mas at 30 MHz) enabling studies of exoplanets and supermassive black hole binaries (which emit nanoHz gravitational waves),(ii) Space-space single-baseline VLBI. This unique baseline enables the detection of flaring hydroxyl masers, and more precise position measurement of pulsars and radio transients at mas level.(iii) Single dish mode, where each telescope can be used to monitor transient bursts and rapidly trigger follow-up VLBI observations. The large space telescope will also contribute in measuring and constraining the total angular power spectrum from the Epoch of Reionization. In short, the Cosmic Microscope offers astronomers the opportunity to conduct novel, frontier sci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ce vlbi RADIO interferometer Low-frequency RADIO astronomy Transient EXOPLANET
下载PDF
The Doppler Frequency Shift Calculation Model for Space VLBI
12
作者 郑勇 钱志瀚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3年第8期654-656,共3页
关键词 space vlbi SYNCHRONOUS DOPPLER FREQUENCY SHIFT
原文传递
Time Delay and Delay Rate Models for Space VLBI
13
作者 郑勇 钱志瀚 叶叔华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SCIE 1993年第10期1238-1241,共4页
Based on the relativistic time-space theory, we derived the space VLBI time delay and delay rate calculation models with an accuracy of 1 ps and 10^(-3) ps/s, respectively. The longest suitable baseline of the models ... Based on the relativistic time-space theory, we derived the space VLBI time delay and delay rate calculation models with an accuracy of 1 ps and 10^(-3) ps/s, respectively. The longest suitable baseline of the models is 4×10~5 km (Earth-Moon dis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O ASTRONOMY space vlbi time DELAY and DELAY rate.
原文传递
空间VLBI较差测量
14
作者 郑勇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1994年第4期252-256,共5页
本文探讨了空间VLBI较差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对类星体和脉冲星的较差测量进行了分析,列出了RADIOASTRON空间VLBI站可能观测到的脉冲星。
关键词 射电天文 空间vlbi 较差测量 类星体 脉冲星
下载PDF
利用空间VLBI技术建立参考系及联系
15
作者 郑勇 钱志瀚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1992年第3期19-22,共4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国际上空间VLBI的基本情况,进而对空间VLBI技术在参考系的建立和联系方面潜在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空间vlbi 参考系 联系
下载PDF
空间VLBI与天文地球动力学 被引量:7
16
作者 胡小工 钱志翰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77-186,共10页
介绍了空间VLBI的精密定轨及其在天文地球动力学应用研究中的最新进展.指出因为空间VLBI的时延和时延率观测量同时涉及到射电参考系、动力学参考系和地固参考系,所以特别适合于参考系的直接连接工作.对为评价参考系连接的精度而发展... 介绍了空间VLBI的精密定轨及其在天文地球动力学应用研究中的最新进展.指出因为空间VLBI的时延和时延率观测量同时涉及到射电参考系、动力学参考系和地固参考系,所以特别适合于参考系的直接连接工作.对为评价参考系连接的精度而发展的协方差分析理论也作了介绍,还分析了将时延和时延率资料用于精密定轨时遇到的困难及其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vlbi 精密定轨 参考系连接 天文地球动力学
下载PDF
空间VLBI研究的现状和未来 被引量:7
17
作者 万同山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6-147,共12页
空间VLBI卫星VSOP/HALCA是日本宇航科学研究所(ISAS)的飞行任务(mission),已经在1997年2月升空。它拥有8m直径的射电望远镜,远地点达22000km。和地面的射电望远镜联合观测(干涉观测),其最高分辨率比地面VLBI提高了3倍。该项空... 空间VLBI卫星VSOP/HALCA是日本宇航科学研究所(ISAS)的飞行任务(mission),已经在1997年2月升空。它拥有8m直径的射电望远镜,远地点达22000km。和地面的射电望远镜联合观测(干涉观测),其最高分辨率比地面VLBI提高了3倍。该项空间VLBI观测由NASA的地面跟踪站支持。第一批VLBI图像已经在因特网上发表。RadioAstron项目由俄罗斯科学院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天文空间中心(ASC)启动,除卫星主要由俄罗斯研制外,其科学仪器有10多个国家参加研制。它也用NASA的地面跟踪站对卫星进行跟踪。RadioAstron具有10m射电望远镜,其远地点高度达70000km,最高分辨率可达30μas。其升空时间被安排在俄罗斯的高能卫星SpectrumX-Gamma和SpectrumUV之后。ARISE是第二代空间VLBI卫星,正在论证和研制当中。与VSOP和RadioAstron不同,其最高频段达86GHz,天线直径25~30m,并采用“吸附制冷”新技术,使总系统温度可达10~20K,而且寿命长。预计ARISE卫星有可能在2008年发射升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vlbi 航天器 仪器 干涉仪 天体物理
下载PDF
空间VLBI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8
作者 沈志强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7-134,共18页
评述了过去近三十年中空间VLBI的发展.其内容包括空间VLBI的简短发展历史,空间VLBI与地面VLBI的不同、空间VLBI的目前状况和空间VLBI的未来展望。着重介绍了作为首次空间VLBI的VSOP的各个方面情况,并给出了VSOP的连续谱、谱线普查样... 评述了过去近三十年中空间VLBI的发展.其内容包括空间VLBI的简短发展历史,空间VLBI与地面VLBI的不同、空间VLBI的目前状况和空间VLBI的未来展望。着重介绍了作为首次空间VLBI的VSOP的各个方面情况,并给出了VSOP的连续谱、谱线普查样本,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空间vlbi 干涉测量 研究现状
下载PDF
用于地月空间VLBI的望远镜信号合成增强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吕钢 刘磊 +2 位作者 张娟 郑为民 童力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7-116,共10页
在我国探月工程四期中,将利用地面望远镜和月球轨道射电望远镜共同组成的超长基线,开展X频段空间VLBI试验.由于地月基线长达400000 km, UV覆盖不均匀,不适合开展常规的VLBI成图观测,相关科学研究应充分利用地月基线高角分辨率的特点并... 在我国探月工程四期中,将利用地面望远镜和月球轨道射电望远镜共同组成的超长基线,开展X频段空间VLBI试验.由于地月基线长达400000 km, UV覆盖不均匀,不适合开展常规的VLBI成图观测,相关科学研究应充分利用地月基线高角分辨率的特点并充分考虑其基线灵敏度.该试验中的空间望远镜口径仅为4.2 m,相应的中国VLBI网所属X频段射电望远镜均为25–65 m的中等口径,且地月基线长度远超过地球直径.为尽可能提高地月基线灵敏度,本文提出利用国内多面中等口径地基VLBI望远镜参与地月基线观测,通过对相关处理机输出的各条地月基线VLBI互功率谱进行综合,将各个中等口径VLBI望远镜信号进行合成,达到一个100 m级的地基大口径望远镜与月球轨道小口径望远镜进行VLBI干涉的效果.本方法基本思路为,基于软件相关处理机的输出结果,通过对齐各基线的相位,补偿基线时延,对各条地月基线的互功率谱进行相干合成,从而达到提升信噪比的目的.基于此方法,我们利用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实测数据进行信号合成VLBI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进行基线的互功率谱合成,可以使基线信噪比有明显提升.此方法也可应用于未来其他有类似需求的空间VLBI数据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月空间vlbi 望远镜组阵 基线合成 软件相关处理机 基线信噪比
原文传递
测地空间VLBI单源观测的奇异性问题
20
作者 舒逢春 钱志瀚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 2001年第1期107-112,共6页
介绍了测地空间VLBI论证实验 (GEDEX)的观测方案、预期目标和已获得的实测资料概况 ,并对测地空间VLBI单源观测导致的奇异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检验。对空间VLBI地—空基线时延的解析表达式分析表明 ,空间VLBI天文测地参数的联合平差... 介绍了测地空间VLBI论证实验 (GEDEX)的观测方案、预期目标和已获得的实测资料概况 ,并对测地空间VLBI单源观测导致的奇异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检验。对空间VLBI地—空基线时延的解析表达式分析表明 ,空间VLBI天文测地参数的联合平差要求每次实验至少观测 3颗射电源。基于对法矩阵的数值检验 ,GEDEX实验的单源观测资料可用于定轨和解算地球定向参数(EOP) ,但用于地面VLBI站坐标测定时 ,地面站坐标与钟参数强相关。为了克服单源观测导致的奇异性 ,我们提出在VSOP卫星的观测过程中 ,增加地面站对其它射电源的观测 ;或者在资料处理中 ,延长观测资料的时间跨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vlbi VSOP卫星 空间测地 论证实验 奇异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