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句法:基于空间形态的城市规划管理 被引量:38
1
作者 杨滔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32,共6页
通过回顾空间句法发展的背景及其核心理念,辨析两种不同的空间管理活动,即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分布的管理,以及空间建构本身的管理。然后,探索了空间句法方法是否可应用到城市规划管理之中,并认为空间句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规划管... 通过回顾空间句法发展的背景及其核心理念,辨析两种不同的空间管理活动,即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分布的管理,以及空间建构本身的管理。然后,探索了空间句法方法是否可应用到城市规划管理之中,并认为空间句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规划管理中难以描述的空间布局问题,有助于从空间使用的角度去挖掘空间结构背后的社会经济内涵,从而促进了利益相关方就空间占据和空间建构形成基本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句法 城市规划管理 形态 空间占据 空间建构
下载PDF
乡村空间营造的逻辑——基于文化与社会空间理论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36
2
作者 孟莹 张冠增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3-29,共7页
基于乡村文化、社会、环境与能动者的关系视角,按照空间营造理论,把乡村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空间形成过程中文化、社会等结构性要素的相互作用,阐述了乡村空间营造的结构层级、不同层级的构成以及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围绕乡村空间营... 基于乡村文化、社会、环境与能动者的关系视角,按照空间营造理论,把乡村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空间形成过程中文化、社会等结构性要素的相互作用,阐述了乡村空间营造的结构层级、不同层级的构成以及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围绕乡村空间营造实践,分析了乡村主体的价值取向和空间的文化意义,提出正是乡村内生的文化价值体系,与土地制度及管理方式一起,形塑了空间的文化属性和文化的空间结构。同时,针对空间营造的社会过程,指出乡村主体与其他主体在自组织方式基础上,与财产继承关系、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一起形塑了空间社会属性和社会空间结构。最后指出空间营造的核心是乡村文化价值的营造,主体和客体在认知方面的统一才有利于乡村社会文化空间的保护和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规划 空间营造 规划实践 社会过程
下载PDF
基于CAIV的武器装备费效分析与指标决策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谭云涛 郭波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8-53,共6页
美军的"以费用为独立变量"的采办策略强调武器装备的经济可承受性和性能指标、费用之间的权衡.借鉴其思想,论文首先分析了传统费效分析方法的建模思想,然后研究了如何建立装备的"权衡空间",并提出了新的费用效能分... 美军的"以费用为独立变量"的采办策略强调武器装备的经济可承受性和性能指标、费用之间的权衡.借鉴其思想,论文首先分析了传统费效分析方法的建模思想,然后研究了如何建立装备的"权衡空间",并提出了新的费用效能分析方法,使其能够在决策时综合权衡装备性能与费用,根据决策准则和权衡空间找出最优的性能指标方案.最后通过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演示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费用为独立变量 经济可承受性 费用效能分析 权衡空间 决策
原文传递
庭院空间的植物造景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玲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5-77,共3页
本文着重从植物的春夏秋冬四季生长周期的时序变化、植物组合配置方式以及植物形象美的传统比德等特征,阐述运用植物来创造庭院景观的时空性及其意境美。
关键词 庭院空间 植物造景 造景
下载PDF
基于非表征理论大运河空间营造的两种路径——以大运河(北京段)为例 被引量:13
5
作者 周尚意 纪凤仪 成志芬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4期24-30,共7页
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空间营造是北京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的实践手段之一。目前大运河流经的地区,多以博物馆、不可移动的文物遗迹保护单位、遗产公园等作为空间营造形式。大运河文化带的空间营造应当体现哪些大运河文化?从何处发掘大运... 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空间营造是北京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的实践手段之一。目前大运河流经的地区,多以博物馆、不可移动的文物遗迹保护单位、遗产公园等作为空间营造形式。大运河文化带的空间营造应当体现哪些大运河文化?从何处发掘大运河文化?我们以大运河(北京段)为例,收集相关文献,开展实地调查,并运用非表征理论开展分析,得出结论如下:第一,大运河文化既需要从历史文献的表征文化中发掘,也需要从非表征文化中发掘,否则就会忽视日常生活文化的重要性。第二,应将日常生活中的非表征文化转换为表征文化,进而指导大运河文化带的空间营造。第三,应在大运河沿岸营造优美的开敞空间,使之成为人们依水而乐的日常生活空间,进而让大运河在城市文明建设中发挥广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运河 表征 非表征 空间营造
下载PDF
新媒介文本的叙事特征和叙事空间探析——以微博新闻文本为例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铭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9-87,共9页
新媒介研究迄今很少探讨用户如何理解呈现在他们面前的非常零散但又纷繁复杂的文本。微博新闻等新媒介文本通常并不完整、清晰地呈现传统叙事所应包含的全部要素和信息,因此其空间表征往往是含混、不具体的,需要用户通过创造性阅读,才... 新媒介研究迄今很少探讨用户如何理解呈现在他们面前的非常零散但又纷繁复杂的文本。微博新闻等新媒介文本通常并不完整、清晰地呈现传统叙事所应包含的全部要素和信息,因此其空间表征往往是含混、不具体的,需要用户通过创造性阅读,才能将初期浅显、不完整的叙事逐步转变成可理解的、连贯的、有意义的叙事。本文以微博新闻文本为例,阐述其叙事结构特征及叙事空间,着重探析用户主体性对微博新闻叙事建构的必要性,以期为理解新媒介文本的叙事机制提供新的思考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新闻 叙事空间 用户参与 新媒介 意义建构 数字叙事
下载PDF
城市:重大事件与事件空间 被引量:9
7
作者 唐可清 潘佳力 《时代建筑》 2008年第4期6-10,共5页
文章通过重大事件与事件空间的关系,讨论由重大事件所催生的城市形象、身份、生活与变迁的话题。经济作为普遍的动力催生了现代城市的"事件制造"、"图像制造"、甚至"故事制造",在这个基础上,人对城市空... 文章通过重大事件与事件空间的关系,讨论由重大事件所催生的城市形象、身份、生活与变迁的话题。经济作为普遍的动力催生了现代城市的"事件制造"、"图像制造"、甚至"故事制造",在这个基础上,人对城市空间的理解转化为一种图像经验。事件空间,作为重大事件所遗留下的痕迹,可以看作是事件后续效应的起点,它源于事件,又引发新的事件。然而,重大事件的效应也有时被过高估计,"溢出效应"以及邻近城市之间的竞争或事件空间效率不高的后续利用,都在整体上削弱了重大事件对城市的正面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事件空间,这一现代"场所",随着图像、事件以及故事正被快速而大量地制造着。它们作为重大事件的见证者或是背景被留存下来,成为了城市整体结构中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事件 事件空间 图像制造 场所制造
下载PDF
面向数字技术的乡村社会文化地理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王敏 罗志伟 +1 位作者 方彦圳 杨晓婷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99-509,共11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日渐兴起和发展,地方日常生活实践不可避免地受到数字技术的干预,社会空间组织也因此受到复杂的数字化影响。然而,尽管当前地理学研究已呈现出“数字转向”的趋势,但有关数字技术对乡村社会文化空间的研究议题仍有待进一... 随着数字技术的日渐兴起和发展,地方日常生活实践不可避免地受到数字技术的干预,社会空间组织也因此受到复杂的数字化影响。然而,尽管当前地理学研究已呈现出“数字转向”的趋势,但有关数字技术对乡村社会文化空间的研究议题仍有待进一步拓展。基于此,论文通过梳理数字技术地理的研究理论演化,探讨在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社会文化地理的重要价值,围绕空间治理、地方营造和时间性3个主要的研究议题梳理了面向数字技术应用的乡村社会文化地理研究路径,探讨数字技术对乡村发展可能存在的干预潜力。论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探讨未来数字技术相关研究议题在社会文化地理研究中的拓展方向,以期呼吁学界更多地审视数字技术嵌入而引起的乡村社会空间重构,为乡村全面振兴的未来发展战略提供建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乡村 空间治理 地方营造 时间性
原文传递
基于突变理论的城市空间拓展决策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申金山 吕康娟 张晓阳 《河南科学》 2005年第6期835-838,共4页
城市空间拓展具有自身的规律性、城市建设的特殊性与复杂性要求,需要综合考虑自然、技术、经济、生态环境、城市形态、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对周边的辐射作用等众多目标.本文首先依据城市空间拓展的各个目标,通过系统分析,按照逻辑关系... 城市空间拓展具有自身的规律性、城市建设的特殊性与复杂性要求,需要综合考虑自然、技术、经济、生态环境、城市形态、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对周边的辐射作用等众多目标.本文首先依据城市空间拓展的各个目标,通过系统分析,按照逻辑关系进行层次分解,构建了树状层次决策指标体系;用各个目标(指标)的主次顺序为控制变量,基于突变理论,建立了城市空间拓展的多目标决策模型.并结合郑州市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 拓展 突变论 决策
下载PDF
社区公共空间可持续设计——日常生活与场所营造案例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罗名君 萧嘉欣 《设计》 2020年第5期55-57,共3页
探索日常生活中的“无规则”和“无设计”的创意空间和人们的日常行为及策略,通过梳理公共空间的概念和场所营造案例寻找如何营造可持续的社区公共空间。通过文献分析和个案研究法,从城市使用者的角度探讨社区公共空间设计的现状问题以... 探索日常生活中的“无规则”和“无设计”的创意空间和人们的日常行为及策略,通过梳理公共空间的概念和场所营造案例寻找如何营造可持续的社区公共空间。通过文献分析和个案研究法,从城市使用者的角度探讨社区公共空间设计的现状问题以及机会点。场所营造是一个多方协作的过程。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中,需要为个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更大的空间。社区的可持续空间应是由不同的城市使用者共同构建的,它是包容的、多元的、弹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空间 可持续设计 包容性设计 场所营造 日常生活实践
下载PDF
徽州古村落水口空间环境预防功能及安全启示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益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3-101,共9页
水口空间是徽州古村落空间营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水口与水口空间的概念出发,基于犯罪学、环境心理学等角度,通过对空间位置与犯罪距离、空间层次与空间阻尼、区域空间与事态控制、空间形态与目标隐藏、环境印象与环境负荷的相... 水口空间是徽州古村落空间营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水口与水口空间的概念出发,基于犯罪学、环境心理学等角度,通过对空间位置与犯罪距离、空间层次与空间阻尼、区域空间与事态控制、空间形态与目标隐藏、环境印象与环境负荷的相关分析,总结了徽州古村落水口空间的环境预防功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于当代住区公共空间营造的安全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村落 水口 空间营造 犯罪预防 安全
下载PDF
旅游型城市公共空间特征及场所营造指向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为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巍 徐娜娜 王录仓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25-535,共11页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夏河县城市公共空间的更新建设,但也带来场所精神蜕变、识别性降低等一系列问题。在对夏河县进行社会调查、路网拓扑建模的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空间句法、核密度分析等方法对场所空...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夏河县城市公共空间的更新建设,但也带来场所精神蜕变、识别性降低等一系列问题。在对夏河县进行社会调查、路网拓扑建模的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空间句法、核密度分析等方法对场所空间品质、空间活力进行系统地探析,进而对场所单元、丛拉商业文化场所等5处公共场所组团提出了具体的营建策略,并提出场所系统的营造应从构筑系统化的场所、坚持多组团多策略的营造原则、从多主体进行场所营造、营造高通达性的场所、以热点场所单元策动场所组团和场所系统的营造等视角出发营造一个高品质、高活力的场所系统。同时,期望能够为旅游型城市公共空间的场所营造提供一套可借鉴的公共空间评价方法和营造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品质 空间活力 综合感知 空间句法 场所营造
下载PDF
空间生产视角下历史水系地方营造的日常性解读
13
作者 陈梦嫱 魏星 达婷 《城市建筑》 2024年第7期152-155,共4页
北京提出“以河道复兴引领城市更新”,旨在通过历史水系地方营造带动滨水街区更新,发掘滨水街区日常生活图景有助于理解历史水系的空间生产过程。研究以北京历史水系玉河和三里河为例,基于空间生产理论,通过深度访谈和扎根分析,提出历... 北京提出“以河道复兴引领城市更新”,旨在通过历史水系地方营造带动滨水街区更新,发掘滨水街区日常生活图景有助于理解历史水系的空间生产过程。研究以北京历史水系玉河和三里河为例,基于空间生产理论,通过深度访谈和扎根分析,提出历史水系地方营造逻辑模型,发现历史水系地方营造分为景观恢复和特色营销两个阶段,且空间三元在不同阶段的主要关系有所变化;对日常图景进行解读,发现地方营建引导建立场所的秩序,地方建构过程的具身实践促进人—地和人—人关系的形成,两类过程共同推动历史水系的地方营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生产 历史水系 地方营造 日常实践
下载PDF
网红打卡地的数字化实践与新空间形态生产
14
作者 郭文 周尚意 +10 位作者 张敏 张骁鸣 艾少伟 李鹏 谢双玉 李亚娟 陈兴 张旭 余志远 李大伟 董皓平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27-1548,共22页
“淄博烧烤”“村超”“尔滨现象”“天水麻辣烫”“王婆说媒”“成都迪士尼”“伦敦金丝雀码头”等国内外现象级事件在网络的走红,塑造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网络技术新景观和社会空间新形态。网络技术和流量导向的新空间综合效应,使日常... “淄博烧烤”“村超”“尔滨现象”“天水麻辣烫”“王婆说媒”“成都迪士尼”“伦敦金丝雀码头”等国内外现象级事件在网络的走红,塑造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网络技术新景观和社会空间新形态。网络技术和流量导向的新空间综合效应,使日常生活、时空结构、社会组织形式、展开关系、地方性及其认同等发生了明确变化。以往人们针对此类现象的学术研究还不够充分,在新媒体技术促进网络社会变革并高频率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背景下,极有必要展开进一步的讨论。据此,组织了一批知名专家和中青年学者,围绕网红打卡地的数字化实践与新空间形态生产问题进行学术剖析。从不同层面展现学者们的理解与反思,在学术上有利于人们增进对网红现象的深度理解,在实践中能对网络技术应用、空间秩序引导、地方营造及社会经济发展等提供借鉴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红打卡地 数字化实践 空间生产 地方营造 地理新景观
下载PDF
Optimization of Group Multiattribute Decision-Making Model in Commercial Space Investment
15
作者 张一鸣 侯俊杰 钟少文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cience)》 EI 2023年第6期831-840,共10页
A group multiattribute decision-making model was proposed by implementing prospect theory,multi-attribute decision-making,group decision-making and entropy methods for the optimization in commercial space investment.F... A group multiattribute decision-making model was proposed by implementing prospect theory,multi-attribute decision-making,group decision-making and entropy methods for the optimization in commercial space investment.First,the decision-making function was decided using prospect theory by the preference of each expert to reach the comprehensive prospect value based on different investment options;second,expert decision weights were reached according to entropy method;third,the expert group decision-making information was congregated according to the group decision-making congregation algorithm to reach the most optimized investment option;finally,an example was given to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This model com-prehensively takes the advantages of many methods to congregate experts'experiences and avoid the subjective influences,thus providing a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approach for the commercial space inves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mercial space investment multiattribute decision-making group decision-making prospect theory entropy theory
原文传递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体育场馆的展示空间设计 被引量:4
16
作者 韩玉婷 孙晨 《设计》 2016年第5期150-151,共2页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体育场馆可运用一系列二维与三维的计算机软件,结合学校主题特色,来满足人们获得信息需求的展示空间设计。提出从工具选择、三维模型制作、视频剪辑等方面多元地进行体育场馆的展示空间设计,以寻求"人与环境"...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体育场馆可运用一系列二维与三维的计算机软件,结合学校主题特色,来满足人们获得信息需求的展示空间设计。提出从工具选择、三维模型制作、视频剪辑等方面多元地进行体育场馆的展示空间设计,以寻求"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 高校体育场馆 展示空间 模型制作
下载PDF
赛博空间的战术机动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金星 陈哨东 王芳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共6页
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未来作战环境和作战需求,对赛博空间战术机动的概念、分类,以及赛博空间作战力量的特征做相应的概述;针对赛博空间中战术机动的特点,对赛博空间和陆、海、天、空等传统作战空间战术机动的融合难点、可能性做... 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未来作战环境和作战需求,对赛博空间战术机动的概念、分类,以及赛博空间作战力量的特征做相应的概述;针对赛博空间中战术机动的特点,对赛博空间和陆、海、天、空等传统作战空间战术机动的融合难点、可能性做相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博空间 战术机动 融合 指挥控制 决策
下载PDF
信息时代下的校园非正式学习空间建构——以广酒学院校园规划为例
18
作者 苏平 魏天崎 何小欣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4期17-20,共4页
信息时代下高校教育模式的持续变革推动了非正式学习等自主学习行为的普遍发展,这对于校园规划中非正式学习空间的策划和设计提出了全新的需求。通过分析校园中的非正式学习行为特征,文章提出校园规划中的非正式学习空间定位:即以“功... 信息时代下高校教育模式的持续变革推动了非正式学习等自主学习行为的普遍发展,这对于校园规划中非正式学习空间的策划和设计提出了全新的需求。通过分析校园中的非正式学习行为特征,文章提出校园规划中的非正式学习空间定位:即以“功能配置-空间结构-场所营造”为代表的“宏观-中观-微观”层次;并以广东酒店管理学院的校园规划实践为例,从多层次的非正式学习功能体系、共享式的非正式学习空间布局和个性化的非正式学习场所营造这三个方面,分析校园规划定位指导下的设计策略及其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式学习 校园规划 功能配置 空间结构 场所营造
下载PDF
展陈体验的营造与反思——以彭祖文化中心为例
19
作者 彭一名 郑斌 《设计》 2023年第4期17-19,共3页
展陈设计越来越注重对于观众体验感的获得,如何在不同的建筑体内运用适宜手段塑造体验感,在当下与未来是值得深入研究与实践的话题。彭祖文化中心的展陈营造,除了满足观展需求,亦实践探索了体验感多维度营造的可行性。从展陈内容与观众... 展陈设计越来越注重对于观众体验感的获得,如何在不同的建筑体内运用适宜手段塑造体验感,在当下与未来是值得深入研究与实践的话题。彭祖文化中心的展陈营造,除了满足观展需求,亦实践探索了体验感多维度营造的可行性。从展陈内容与观众感知出发,通过主题提炼、空间营造、互动设备、视觉体系等多手段结合,架构了独属彭祖文化中心的展陈体验闭环。虽然在营造上仍存在多方面的提升空间,但为日后的展陈完善与探索提供了实践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陈设计 展陈空间 展陈内容 体验感 营造
下载PDF
空间的力量:博物馆空间构建的三重转向——《构建博物馆:叙事、建筑与展览》书评
20
作者 黄婷婷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23年第3期75-83,共9页
随着博物馆空间受到学界和业界关注,探索空间的力量成为核心挑战之一。论文集《构建博物馆:叙事、建筑与展览》(Museum Making:Narratives,Architectures,Exhibitions)分为“叙事—空间—身份”“叙事—感知—具身”“叙事—媒介—媒介... 随着博物馆空间受到学界和业界关注,探索空间的力量成为核心挑战之一。论文集《构建博物馆:叙事、建筑与展览》(Museum Making:Narratives,Architectures,Exhibitions)分为“叙事—空间—身份”“叙事—感知—具身”“叙事—媒介—媒介化”三大部分,揭示博物馆领域的空间能力与潜力。为剖析博物馆空间构建的发展意义与路径,全书凝练了博物馆空间构建的三重转向:从建筑到空间的观念转向,从空间到空间叙事的话语转向,从空间叙事到空间体验的功能转向。三重转向分别揭示了博物馆空间的概念性、结构性与阐释性力量,为我国博物馆空间的专业化构建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空间 空间构建 空间叙事 空间体验 空间阐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