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物理改性研究 被引量:41
1
作者 张梅 周瑞宝 +1 位作者 米宏伟 周平 《粮食与油脂》 2003年第8期3-5,共3页
采用物理方法对大豆浓缩蛋白进行改性,在提高大豆浓缩蛋白溶解性条件下,得出物理改性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100℃、pH值9.0、时间6min、蛋白质浓度1:9;测定改性前后大豆浓缩蛋白的NSI,乳化性,乳化稳定性等变化。结果表明,改性后大豆浓缩... 采用物理方法对大豆浓缩蛋白进行改性,在提高大豆浓缩蛋白溶解性条件下,得出物理改性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100℃、pH值9.0、时间6min、蛋白质浓度1:9;测定改性前后大豆浓缩蛋白的NSI,乳化性,乳化稳定性等变化。结果表明,改性后大豆浓缩蛋白溶解性有明显增加,大豆蛋白功能特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浓缩蛋白 物理改性 功能特性 工艺条件 加热-均质改性
下载PDF
超声波对醇法大豆浓缩蛋白乳化性的影响 被引量:40
2
作者 孙冰玉 石彦国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0-63,共4页
为改善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的功能特性,采用超声波技术对醇法大豆浓缩蛋白进行物理改性。通过单因素试验,针对乳化性进行研究,得出最佳影响范围,然后进行正交试验方差分析,最终得出超声波技术提高醇法大豆浓缩蛋白乳化性最佳工艺条件:固液... 为改善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的功能特性,采用超声波技术对醇法大豆浓缩蛋白进行物理改性。通过单因素试验,针对乳化性进行研究,得出最佳影响范围,然后进行正交试验方差分析,最终得出超声波技术提高醇法大豆浓缩蛋白乳化性最佳工艺条件:固液比为1∶9、功率密度为0.6 W/cm2、时间为5m in,可提高乳化活力171.4%,乳化稳定性13.0%。利用电子显微镜扫描仪观察改性前后大豆蛋白,证明超声波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的乳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浓缩蛋白 超声波 乳化性
下载PDF
微波辐射对大豆浓缩蛋白溶解性的影响 被引量:29
3
作者 熊犍 冯凌凌 叶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7-110,共4页
蛋白质的溶解性对其发挥功能性质具有重大的意义。文中的目的是研究微波辐射时间和功率对大豆浓缩蛋白(SPC)溶解性的影响,并固定微波辐射时间和功率,考查巯基乙醇浓度和表面活性剂对SPC溶解性的影响,以期得到浓缩蛋白溶解最好的条件。
关键词 微波 大豆浓缩蛋白 氪溶指数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大豆浓缩蛋白替代鱼粉对大菱鲆摄食、生长及体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28
4
作者 刘兴旺 艾庆辉 +2 位作者 麦康森 刘付志国 徐玮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1-98,共8页
研究了大豆浓缩蛋白(SPC)替代鱼粉对大菱鲆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5种饲料分别含有0、12.0%、25.0%、37.0%和49.5%的SPC以替代相应的鱼粉,并分别添加0、0.83%、1.65%、2.48%和3.30%的必需氨基酸混合物(L-lysine... 研究了大豆浓缩蛋白(SPC)替代鱼粉对大菱鲆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5种饲料分别含有0、12.0%、25.0%、37.0%和49.5%的SPC以替代相应的鱼粉,并分别添加0、0.83%、1.65%、2.48%和3.30%的必需氨基酸混合物(L-lysine:DL-methionine:L-leucine:L-valine:L-threonine=18:6:3:2.5:2)以平衡各组饲料的氨基酸组成。每种饲料投喂3个水族箱(300L),每个水族箱放养实验鱼16尾,实验鱼初始体质量为(31.1±0.1)g。经过9周生长实验,结果显示随着饲料中SPC替代水平的升高,大菱鲆摄食率、特定生长率均显著下降(P〈0.001)。然而,当使用0~37.0%的SPC替代鱼粉时,各处理组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未出现显著差异(P〉0.05)。饲料中SPC替代鱼粉对大菱鲆鱼体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及灰分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各处理组干物质和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之间也未出现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SPC不能作为大菱鲆饲料中替代鱼粉的有效蛋白源,造成SPC替代效果较差的主要原因是其对大菱鲆饲料适口性的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大豆浓缩蛋白 鱼粉 替代 摄食生长
下载PDF
杀菌方式对熟肉制品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5
5
作者 王明 李铁志 雷激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4-58,共5页
以熟肉制品为对象,研究不同杀菌方式对熟肉制品感官质量、质构特性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对其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联用分析,重点比较不同杀菌方式对产品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 以熟肉制品为对象,研究不同杀菌方式对熟肉制品感官质量、质构特性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对其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联用分析,重点比较不同杀菌方式对产品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熟肉制品经低温杀菌处理可获得较好的感官品质,高温杀菌显著降低熟肉制品的质构特性,且对其感官品质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未杀菌、低温杀菌和高温杀菌处理的熟肉制品分别检测出81,71和67种挥发性风味物质,采用低温杀菌对产品醇类、酮类、碳氢化合物及含硫化合物影响较小,高温杀菌处理使产品醛类、酮类、酯类、碳氢化合物及含硫化合物损失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肉制品 感官质量 质构特性 挥发性风味物质
原文传递
不同物理法改性醇洗大豆浓缩蛋白功能性及微观结构比较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田少君 杨敏 +1 位作者 郭兴凤 肖剑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7-31,共5页
采用超声波技术、水浴加热法和微波处理3种物理方法对醇洗大豆浓缩蛋白(ALSPC)改性,并对不同方法的改性产品的功能特性和微观结构作了比较。水浴加热法改性产品的溶解性、乳化性、起泡性和凝胶性比其他两种方法好,而持水性、吸油性及乳... 采用超声波技术、水浴加热法和微波处理3种物理方法对醇洗大豆浓缩蛋白(ALSPC)改性,并对不同方法的改性产品的功能特性和微观结构作了比较。水浴加热法改性产品的溶解性、乳化性、起泡性和凝胶性比其他两种方法好,而持水性、吸油性及乳化稳定性差别不大。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水浴加热改性产品蛋白质表面微观结构呈絮状聚集体,而超声波和微波改性产品蛋白质颗粒粒径较小,呈碎状小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浓缩蛋白 超声波 水浴 微波 功能性 微观结构
下载PDF
醇法大豆浓缩蛋白制取工艺的探讨 被引量:18
7
作者 黄友如 华欲飞 裘爱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0-52,共3页
采用稀浓乙醇两次浸出 ,一次脱溶的工艺生产醇法大豆浓缩蛋白 ;实验研究考察了乙醇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固液比对产品质量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 ,选择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为 :乙醇浓度 75 %、浸出温度 30℃、浸出时间 6 0min、固液... 采用稀浓乙醇两次浸出 ,一次脱溶的工艺生产醇法大豆浓缩蛋白 ;实验研究考察了乙醇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固液比对产品质量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 ,选择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为 :乙醇浓度 75 %、浸出温度 30℃、浸出时间 6 0min、固液比 1∶5。二次浸出工艺条件为 :乙醇浓度90 %、浸出温度 5 0℃、工作时间 30min、固液比 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法 大豆 浓缩 蛋白 制取工艺 乙醇 浸出 改进
下载PDF
大豆蛋白在面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余兵 任国谱 曾宇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9-51,共3页
通过焙烤实验,研究比较了大豆蛋白对面包焙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通大豆蛋白在4%的用量下,对面包品质就有不良作用;但改性后的面包专用大豆蛋白粉(MSPF)的用量在8%,也表现出良好的作用。
关键词 面包 改性 大豆蛋白粉 大豆浓缩蛋白 大豆分离蛋白
原文传递
醇法大豆浓缩蛋白应用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顾玉兴 华欲飞 陈莹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8-50,共3页
叙述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的加工工艺、物理改性、挤压组织化应用技术的研究。
关键词 醇法 乙醇 浓缩蛋白 大豆浓缩蛋白 工艺
下载PDF
超滤法生产大豆浓缩蛋白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杨国龙 赵谋明 +1 位作者 杨晓泉 彭志英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20-124,共5页
采用商业聚砜平板膜生产大豆浓缩蛋白。脱脂豆粕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 ,pH8 0室温下搅拌 40min ,离心 ,上清液经超滤、冷冻干燥 ,得到大豆浓缩蛋白。蛋白质含量由 5 2 % (干基 )提高到 72 % (干基 )。蛋白质的回收率达到 90 %以上。根据... 采用商业聚砜平板膜生产大豆浓缩蛋白。脱脂豆粕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 ,pH8 0室温下搅拌 40min ,离心 ,上清液经超滤、冷冻干燥 ,得到大豆浓缩蛋白。蛋白质含量由 5 2 % (干基 )提高到 72 % (干基 )。蛋白质的回收率达到 90 %以上。根据浓差极化模型得到间歇式超滤浓缩蛋白质时的理论极限蛋白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浓缩蛋白 脱脂豆粕 超滤法 冷冻干燥 离心 蛋白质含量 超滤浓缩 聚砜 浓差极化 间歇式
下载PDF
功能性大豆浓缩蛋白性能测定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梅 周瑞宝 马智刚 《粮食与油脂》 2004年第4期21-23,共3页
实验研究功能性(物理和酶法改性)大豆浓缩蛋白(FSPC)的NSI值、乳化能力、凝胶性、持水性及吸油性等变化。结果表明,功能性大豆浓缩蛋白NSI值明显提高,大豆蛋白功能特性有不同程度提高和改善;FSPC应用试验,即乳化体凝胶强度试验表明,FSP... 实验研究功能性(物理和酶法改性)大豆浓缩蛋白(FSPC)的NSI值、乳化能力、凝胶性、持水性及吸油性等变化。结果表明,功能性大豆浓缩蛋白NSI值明显提高,大豆蛋白功能特性有不同程度提高和改善;FSPC应用试验,即乳化体凝胶强度试验表明,FSPCI(物理改性)大豆浓缩蛋白有较好凝胶、乳化、持油和持水性;而FSPC2(酶法改性)大豆浓缩蛋白有较好溶解、乳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浓缩蛋白 功能特性 测定 物理改性 酶法改性 NsI值 乳化能力
下载PDF
大豆蛋白在面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任国谱 曾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82-83,共2页
研究了添加大豆蛋白粉、改性大豆蛋白粉(面条专用)、大豆浓缩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对面条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通的大豆蛋白对面条品质有不良影响,但添加改性后的大豆蛋白粉,在6%的用量以内,对面团品质没有不良影响。
关键词 面条 大豆蛋白 大豆蛋白粉 大豆浓缩蛋白 大豆分离蛋白 品质改良
下载PDF
小麦蛋白替代鱼粉及大豆蛋白对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和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成艳波 张月星 +2 位作者 董智勇 路冰岩 王永超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6-114,共9页
本研究通过在低鱼粉型膨化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混合型小麦蛋白(GWT,由小麦蛋白、低筋面粉和牛磺酸分别以77.5%、20.5%和2.0%的比例混合而成),逐步替代饲料中低温干燥鱼粉(LT-FM)或大豆浓缩蛋白(SPC),饲喂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 本研究通过在低鱼粉型膨化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混合型小麦蛋白(GWT,由小麦蛋白、低筋面粉和牛磺酸分别以77.5%、20.5%和2.0%的比例混合而成),逐步替代饲料中低温干燥鱼粉(LT-FM)或大豆浓缩蛋白(SPC),饲喂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初始体重为(12.83±0.91)g]和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幼鱼[初始体重为(15.40±0.02)g]59 d,研究其对2种鱼类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本研究配制8种等氮、等能饲料(粗蛋白:44.1%–45.6%、总能:21.5–22.0 MJ/kg),其中,对照组饲料以LT-FM(20.0%)和SPC(21.4%)为主蛋白源,6种实验饲料以GWT分别替代对照组饲料中33.3%、66.7%和100%的LT-FM或SPC蛋白,另配制1种实验饲料(联合替代组),用GWT替代对照组饲料中50%的LT-FM和SPC蛋白。结果显示,用GWT替代对照组饲料中的LT-FM对日本黄姑鱼血清总蛋白(TP)、甘油三酯(TG)和肝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降低了血清总胆固醇(TC)、葡萄糖(GLU)含量(P<0.05)。相较对照组,GWT高比例(66.7%和100%)替代LT-FM引起日本黄姑鱼血清SOD活性的显著升高(P<0.05)。GWT替代对照组饲料中LT-FM或(和)SPC均未对黑鲷幼鱼血清中的TP、TG、TC、GLU含量、肝脏MDA含量和血清SOD活性产生显著影响(P>0.05),而GWT完全替代LT-FM组、GWT替代33.3%和66.7%SPC组以及GWT联合替代组的黑鲷幼鱼肝脏SOD活性均显著上升(P<0.05)。总之,在本研究中,日本黄姑鱼相较黑鲷对低鱼粉饲料中鱼粉用量的进一步下降更为敏感,GWT高比例甚至完全替代LT-FM和SPC,未对黑鲷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抗氧化指标造成显著影响。本研究首次以小麦蛋白作为饲用蛋白源替代LT-FM和SPC在日本黄姑鱼和黑鲷中开展研究;实验采用低鱼粉型(20%)膨化实用饲料作为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黄姑鱼 黑鲷 小麦蛋白 低温干燥鱼粉 大豆蛋白 血清生化指标
下载PDF
低限度酶水解对醇法大豆浓缩蛋白分散性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艳 华欲飞 孔祥珍 《粮食与油脂》 2008年第6期20-23,共4页
以大豆浓缩蛋白分散时间和分散稳定时间为主要指标,研究大豆浓缩蛋白经过Alcalase酶低限度酶水解后,分散时间和分散稳定时间变化情况,并考察低限度酶水解对分子量分布影响。
关键词 大豆浓缩蛋白 分散性 低限度酶解
下载PDF
SPC溶解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熊犍 冯凌凌 叶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6-88,92,共4页
蛋白质的溶解性好坏对发挥其它功能性质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的目的是研究pH、离子强度、超声波、分散液浓度和水浴温度对SPC(大豆浓缩蛋白)溶解性的影响,以期得到SPC最佳的溶解条件。
关键词 大豆浓缩蛋白 氮溶指数 超声波
下载PDF
大豆浓缩蛋白溶液表观粘度的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冯凌凌 熊犍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7年第9期5-7,共3页
本文研究了pH值、温度、NaCl以及SDS对大豆浓缩蛋白(SPC)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NaCl和提高溶液的pH能使SPC的表观粘度升高,剪切速率的影响增加;添加SDS能降低SPC溶液在低剪切速率时的粘度,剪切速率的影响较小;SPC表观粘度随着温度... 本文研究了pH值、温度、NaCl以及SDS对大豆浓缩蛋白(SPC)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NaCl和提高溶液的pH能使SPC的表观粘度升高,剪切速率的影响增加;添加SDS能降低SPC溶液在低剪切速率时的粘度,剪切速率的影响较小;SPC表观粘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先是升高后再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浓缩蛋白 流变学 表观粘度
下载PDF
功能性大豆浓缩蛋白生产现状及前景展望 被引量:8
17
作者 赵琼 王祥河 +1 位作者 赵健 何雨青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4-177,共4页
功能性大豆浓缩蛋白是目前大豆蛋白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介绍功能性大豆浓缩蛋白的工艺、特点及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对比国内外发展的现状,指出功能性大豆浓缩蛋白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大豆浓缩蛋白 功能性大豆浓缩蛋白 生产 应用
下载PDF
配饵中大豆浓缩蛋白不同含量对中华绒螯蟹氮、磷排泄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二超 于丰军 +4 位作者 陈立侨 郭慧 李康 蔡永久 蔡春芳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共3页
以鱼粉和大豆浓缩蛋白(SPC)为主要饵料蛋白源,配制了大豆浓缩蛋白水平分别为0%、11%、22%、33%、44%、56%的系列饵料,替代鱼粉的比例分别为0%、18.64%、37.93%、56.89%、77.19和100%。经70d投喂,测定中华绒螯蟹氨氮和活性磷酸盐排泄率... 以鱼粉和大豆浓缩蛋白(SPC)为主要饵料蛋白源,配制了大豆浓缩蛋白水平分别为0%、11%、22%、33%、44%、56%的系列饵料,替代鱼粉的比例分别为0%、18.64%、37.93%、56.89%、77.19和100%。经70d投喂,测定中华绒螯蟹氨氮和活性磷酸盐排泄率。结果表明,当SPC替代鱼粉的比例为0%~56.89%时,中华绒螯蟹的氨氮排泄率虽有所升高,但没有显著差异(P>0.05);SPC的替代比例超过56.89%时,中华绒螯蟹的氨氮排泄率则显著性升高(P<0.05);SPC替代鱼粉的比例与中华绒螯蟹氨氮排泄率的相关方程为y=0.1197x+0.168(R2=0.8131)。SPC替代鱼粉的比例与中华绒螯蟹活性磷酸盐排泄率成显著负相关,方程为y=-0.0739x+0.6246(R2=0.94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浓缩蛋白(SPC) 中华绒螯蟹 氨氮 活性磷酸盐 排泄率
下载PDF
微波对醇法大豆浓缩蛋白起泡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孙冰玉 石彦国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5-58,共4页
为改善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的功能特性,采用微波技术对醇法大豆浓缩蛋白进行物理改性。通过单因素试验,针对起泡性进行研究,得出最佳影响范围,然后进行正交试验方差分析,最终得出微波技术提高醇法大豆浓缩蛋白起泡性最佳工艺条件:固液比1∶... 为改善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的功能特性,采用微波技术对醇法大豆浓缩蛋白进行物理改性。通过单因素试验,针对起泡性进行研究,得出最佳影响范围,然后进行正交试验方差分析,最终得出微波技术提高醇法大豆浓缩蛋白起泡性最佳工艺条件:固液比1∶7、功率500W、时间2min、溶液高度2.0cm,在此条件下醇提大豆浓缩蛋白的起泡能力和起泡稳定性可分别提高83.5%和5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浓缩蛋白 微波 起泡性
下载PDF
棉籽浓缩蛋白替代大豆浓缩蛋白对仔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及粪便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和微生物α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金标 宋孝明 +1 位作者 李忠超 刘岭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256-4265,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棉籽浓缩蛋白替代大豆浓缩蛋白对仔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及粪便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和微生物α多样性的影响。选取24头哺乳母猪,随机分成2组,每组哺乳母猪的窝均仔猪头数为12头。2组哺乳母猪的... 本试验旨在研究棉籽浓缩蛋白替代大豆浓缩蛋白对仔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及粪便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和微生物α多样性的影响。选取24头哺乳母猪,随机分成2组,每组哺乳母猪的窝均仔猪头数为12头。2组哺乳母猪的仔猪从出生后第7天开始分别饲喂含3%大豆浓缩蛋白(SPC组)和3%棉籽浓缩蛋白(CPC组)的教槽料。所有仔猪平均断奶日龄为(24±3)日龄,断奶后持续饲喂7 d。试验期为24 d。结果表明:教槽料中添加3%棉籽浓缩蛋白替代大豆浓缩蛋白对仔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及粪便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和微生物α多样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在教槽料中添加3%棉籽浓缩蛋白等比例替代大豆浓缩蛋白对仔猪无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籽浓缩蛋白 大豆浓缩蛋白 仔猪 生长性能 消化率 微生物代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