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垄作栽培对夏玉米根系和叶片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徐成忠 孔晓民 +1 位作者 王超 王法宏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103,共3页
研究了不同栽培方式对夏玉米根系及叶片生长发育和主要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垄作栽培夏玉米与传统平作栽培相比,根系发达,0~50cm土层各层次根系干重均增加;各叶位叶片宽度增加,长度基部1~5叶位缩短、中上部增加;各期叶面积系数... 研究了不同栽培方式对夏玉米根系及叶片生长发育和主要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垄作栽培夏玉米与传统平作栽培相比,根系发达,0~50cm土层各层次根系干重均增加;各叶位叶片宽度增加,长度基部1~5叶位缩短、中上部增加;各期叶面积系数都较大。垄作栽培比传统平作增产1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作栽培 夏玉米 根系 叶片 产量性状
下载PDF
旱地小麦黑膜全覆盖穴播栽培的效应与模式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立功 李国斌 +2 位作者 苏忠太 崔志峰 马建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1-50,共10页
本研究通过对黑膜、无色膜、垄作、平作、沟播等因素进行组合,探讨了旱地冬小麦地膜全覆盖穴播不同栽培模式的膜下茎和杂草发生规律、土壤温度和水分变化动态及增产增收效果。结果表明,小麦采用黑膜覆盖,自动出苗率比无色膜覆盖平均提高... 本研究通过对黑膜、无色膜、垄作、平作、沟播等因素进行组合,探讨了旱地冬小麦地膜全覆盖穴播不同栽培模式的膜下茎和杂草发生规律、土壤温度和水分变化动态及增产增收效果。结果表明,小麦采用黑膜覆盖,自动出苗率比无色膜覆盖平均提高63.73%,膜下茎密度和鲜重分别降低74%以上和98%左右,杂草盛发期的密度和鲜重分别比无色膜覆盖降低62.03%和96.70%,比露地栽培降低70.00%和92.93%。黑膜覆盖小麦全生育期0~25 cm土壤积温比无色膜覆盖降低108.8℃,比露地降低62.9℃,但在播种至拔节阶段,比露地增加72.8℃,拔节至成熟比露地降低135.7℃。水分利用效率黑膜覆盖比无色膜覆盖提高4.48%,比露地提高45.75%。黑膜覆盖比无色膜增产3.05%,比露地增产47.81%。3种起垄方式中,垄作比平作小麦自动出苗率平均提高44.00%,沟播则降低23.80%;膜下茎密度垄作降低35.59%以上,沟播增加25.64%以上;膜下茎鲜重垄作降低30.62%以上,沟播增加12.09%以上。垄作提高土壤积温90.5℃,沟播降低23.5℃;垄作增产3.24%,沟播增产4.90%。以黑色全膜垄作穴播为最佳模式,较全膜覆土穴播自动出苗率平均提高146.93%,膜下茎密度降低98.74%以上,杂草鲜重降低99.90%以上,全生育期增加土壤积温52.0℃,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0.75%,增产8.68%,节本4 020元·hm^(-2),增加纯收益5 422元·hm^(-2)。且膜面覆土量减少75%,易于清除残膜。其中通用垄沟半微垄模式具有宽窄行距的特点,较微垄模式增产3.89%,增收11.33%,并且适宜机械化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地膜 全覆盖 穴播 垄作 微垄 通用垄沟 自动出苗 冬小麦 旱地
下载PDF
全膜双垄沟播起垄施肥铺膜机的研制 被引量:27
3
作者 史增录 赵武云 +2 位作者 马海军 蒋五洋 柴守玺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9-174,共6页
针对全膜双垄沟播种植的农艺要求,研制了一种起垄施肥铺膜机,可完成起垄、施肥、喷药、铺膜和覆土压膜联合作业。用旋耕方式整地起垄,覆土装置实现地膜纵向两边均匀覆土和地膜横向间隔覆土。采用旋耕前喷药和铺膜前施肥的作业方式,保证... 针对全膜双垄沟播种植的农艺要求,研制了一种起垄施肥铺膜机,可完成起垄、施肥、喷药、铺膜和覆土压膜联合作业。用旋耕方式整地起垄,覆土装置实现地膜纵向两边均匀覆土和地膜横向间隔覆土。采用旋耕前喷药和铺膜前施肥的作业方式,保证药效和肥效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试验表明,垄面光滑,无明显缺陷且覆土后的地膜无机械破膜现象。膜横向覆土距离的平均值为102 cm,纵向覆土厚度和宽度的平均值为5.1 cm和11.4 cm,大垄的垄宽和垄高的平均值分别为69.3 cm和14.9 cm,小垄的垄宽和垄高的平均值为40.5 cm和15.2 cm,满足全膜双垄沟播种植农艺要求。覆土的厚度、宽度的变异系数分别为4.83%和7.52%,大垄宽度、高度的变异系数为1.22%和2.14%,小垄宽度、高度的变异系数为2.26%和1.58%,符合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膜双垄沟播 起垄 施肥 铺膜机
下载PDF
播期和种植模式对冬小麦氮转运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余梦 谷晓博 +3 位作者 李援农 陈朋朋 杨金宇 李昱鹏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7-36,共10页
通过大田试验,探索不同播期[正常播(D0:10月14日)、晚播(D1:10月21日;D2:10月28日)]和种植模式[垄沟全覆膜(RM)、平作全覆膜(FM)和平作不覆膜(NM)]对冬小麦各器官干质量、氮素积累量、氮素转运率、氮素对籽粒的贡献率和产量的影响,为适... 通过大田试验,探索不同播期[正常播(D0:10月14日)、晚播(D1:10月21日;D2:10月28日)]和种植模式[垄沟全覆膜(RM)、平作全覆膜(FM)和平作不覆膜(NM)]对冬小麦各器官干质量、氮素积累量、氮素转运率、氮素对籽粒的贡献率和产量的影响,为适当安排播期以应对农时过紧、秋雨延迟以及气候变化,实现我国冬小麦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适当推迟播期(D1)总体上可以增加冬小麦开花期叶片、茎的干质量,开花期和成熟期叶片的氮素积累量,叶片的氮素转运率(55.4%)及氮素对籽粒的贡献率(104.2%),但降低了穗粒数、有效穗数和产量。同一播期下,与NM处理相比,RM和FM处理总体上增加了冬小麦植株各时期干质量,改善了穗部性状,提高了产量,以RM处理提高幅度更大。其中,RM处理主要提高叶片氮素积累量,FM处理增加茎氮素积累量,两者都增加了有效穗数和产量。RMD0处理冬小麦穗粒数最多,NMD0处理千粒质量最大,FMD0处理有效穗数最多,较NMD0处理增加54.4%。与NMD0处理相比,RM和FM模式下所有处理的产量均显著提高,以FMD0处理最高,提高74.9%;RMD0、RMD2、RMD1处理次之,分别提高61.3%、46.2%、44.6%。综上,正常播期采用平作全覆膜或晚播结合垄沟全覆膜种植模式均可保证冬小麦的高产、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平作 垄作 覆膜 氮素转运 产量 冬小麦
下载PDF
2BLZ-2型垄上镇压式精密播种机的研制与试验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庆福 栾文辉 +3 位作者 田耘 王景利 袁月明 侯季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5-176,共2页
2BL Z- 2型垄上镇压式精密播种机 ,设计安装了组合式仿形传动轮 ,集仿形传动作用为一体。采用了组合内窝孔式玉米排种器 ,实现精密播种。设置了两组弹簧 ,以保证播深一致及实现镇压力可调。通过田间作业试验和技术性能分析 ,证明该机具... 2BL Z- 2型垄上镇压式精密播种机 ,设计安装了组合式仿形传动轮 ,集仿形传动作用为一体。采用了组合内窝孔式玉米排种器 ,实现精密播种。设置了两组弹簧 ,以保证播深一致及实现镇压力可调。通过田间作业试验和技术性能分析 ,证明该机具有良好的工作质量和可靠的技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上精密播种机 仿形轮 垄用镇压器
下载PDF
小麦机械化匀播无垄栽培理论与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马洪元 李勇 《中国农机装备》 2024年第1期42-45,共4页
小麦是我国北方地区种植率较高的农作物之一,随着机械化技术的发展,小麦种植也从传统的人工种植向机械化方向发展。随着对机械化匀播无垄栽培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其作为一种新型种植技术,在农作物种植与发展方面有着显著优势。对小麦机械... 小麦是我国北方地区种植率较高的农作物之一,随着机械化技术的发展,小麦种植也从传统的人工种植向机械化方向发展。随着对机械化匀播无垄栽培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其作为一种新型种植技术,在农作物种植与发展方面有着显著优势。对小麦机械化匀播无垄栽培理论与技术进行分析,论述小麦行垄种植技术的发展历程,并在对小麦行垄种植技术局限性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小麦机械化匀播无垄栽培理论与技术进行实践,证实了其技术的可行性,为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机械化匀播 无垄栽培 理论 技术
下载PDF
兴安盟玉米保护性耕作模式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梁万卿 《现代农业》 2023年第3期87-91,共5页
为了遏制耕地退化,兴安盟农机技术推广科对农耕制度进行改革,将精耕细作改为少(免)耕法,即保护性耕作技术。自2020年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兴安盟大规模实施3年后,对改善耕地板结、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抗旱保墒能力都有了明显效果。本... 为了遏制耕地退化,兴安盟农机技术推广科对农耕制度进行改革,将精耕细作改为少(免)耕法,即保护性耕作技术。自2020年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兴安盟大规模实施3年后,对改善耕地板结、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抗旱保墒能力都有了明显效果。本文在黑土层流失原因,黑土地退化根源上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在黑土地保护起源上做了追溯说明;在连续实施多年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地块上,给出了耕地改善状况,生产成本结余情况的实验数据。文中通过“保护性耕作技术”与农艺要求的结合,列举了多种技术模式的试验示范方案,并对各种模式的工艺、程序、流程、要点、注意事项等都作了详细的阐述,同时,在多种方案对比中,分析了各种方案的优势、劣势以及在积温、光照、无霜期、降雨量等不同自然条件下的可行性,从中提出了适合本区域的最佳技术模式:“均行垄作模式”和“宽窄行垄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秸秆还田覆盖 免耕播种 技术模式 秸秆离田 土壤墒情 垄形
下载PDF
不同带宽与行距配置对垄作冬小麦农艺性状、品质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8
作者 李晓航 蒋志凯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6-434,共9页
为筛选出适宜强筋冬小麦高效的垄作栽培模式,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常规条播(TCK)、垄作2条带宽幅播种(T2)、垄作常规条播的3条带(T3)及垄作常规条播4条带(T4)不同结构配置处理方式对冬小麦群体分蘖、茎秆特性、光合特性、品质和水分利... 为筛选出适宜强筋冬小麦高效的垄作栽培模式,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常规条播(TCK)、垄作2条带宽幅播种(T2)、垄作常规条播的3条带(T3)及垄作常规条播4条带(T4)不同结构配置处理方式对冬小麦群体分蘖、茎秆特性、光合特性、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冬小麦整个生育时期T4处理下的分蘖数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成熟期时T2处理的冬小麦群体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4种处理下的叶面积指数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曲线波动,在孕穗期出现峰值。在花后7,14,21d,以及TCK处理下的光合作用参数显著低于T2、T3处理,但显著高于T4处理。垄作栽培有助于降低冬小麦株高、重心高度、节间长度,均显著低于TCK处理。随着垄台上冬小麦行距的减少,冬小麦的株高、重心高度、节间长度逐渐升高,三者均表现为T2<T3<T4。T2与TCK、T3、T4处理相比较,其籽粒产量分别提高3.0%、1.5%和14.0%,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4.2%、0.6%和10.1%。综上所述,T2是有利于强筋小麦稳产保质节水抗倒的较优栽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宽幅播种 垄作 农艺性状 光合特性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胡萝卜线播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探讨
9
作者 严仙丽 《中国农机装备》 2024年第8期27-30,共4页
胡萝卜是一种广泛种植的蔬菜,其丰富的营养成分赋予其“小人参”的美誉,预示着其广阔的种植潜力。近年来,胡萝卜线播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与应用,此技术相较于传统种植方法在提升产量与质量方面表现出色,同时有效增加了农户的... 胡萝卜是一种广泛种植的蔬菜,其丰富的营养成分赋予其“小人参”的美誉,预示着其广阔的种植潜力。近年来,胡萝卜线播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与应用,此技术相较于传统种植方法在提升产量与质量方面表现出色,同时有效增加了农户的经济收益。在深入分析胡萝卜生长环境条件要求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胡萝卜线播起垄机械化种植技术,旨在为胡萝卜的高效优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萝卜 起垄线播 栽培管理 推广措施
下载PDF
2BYML-4型玉米垄作免耕播种机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6
10
作者 位国建 方会敏 +1 位作者 崔荣江 荐世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2-158,共7页
研制一种可一次性完成玉米根茬粉碎还田、起垄、施肥、精密播种联合作业的2BYML-4型玉米垄作免耕播种机,对其整机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通过理论计算确定了仿形机构、灭茬刀转速和控制系统的相关参数。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垄高、垄顶... 研制一种可一次性完成玉米根茬粉碎还田、起垄、施肥、精密播种联合作业的2BYML-4型玉米垄作免耕播种机,对其整机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通过理论计算确定了仿形机构、灭茬刀转速和控制系统的相关参数。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垄高、垄顶宽、垄间距合格率分别达到94.73%、90.64%和90.13%;粒距合格指数92.0%,标准差11.99,变异系数5.24%;漏播指数4%,重播指数4%;种子覆土深度合格率为88.3%,种下施肥合格率为89.7%,变异系数分别为9.71%和10.32%。该机田间作业垄形规则,种、肥田间分布均匀合理,其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组合,更好地满足了旱地农业保护性耕作要求并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机 耕播联合作业机 免耕防堵 玉米 垄作 保护性耕作 免耕播种机
下载PDF
麦后夏直播花生单粒精播适宜密度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中旭 李秋芝 +5 位作者 尹会会 商娜 李海涛 李彤 王士红 张晗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7期44-47,共4页
为明确麦后夏直播花生的最佳密度,试验采用裂区设计进行,其中主处理为垄作(LZ)和平作(PZ)两种种植方式,副处理为5个单粒精播密度[(19.5~25.5)万穴/hm^2],对照采用双粒播种,密度为15.0万穴/hm^2。垄作、平作均采用覆膜双行种植。结果表明... 为明确麦后夏直播花生的最佳密度,试验采用裂区设计进行,其中主处理为垄作(LZ)和平作(PZ)两种种植方式,副处理为5个单粒精播密度[(19.5~25.5)万穴/hm^2],对照采用双粒播种,密度为15.0万穴/hm^2。垄作、平作均采用覆膜双行种植。结果表明,垄作的主茎高、侧枝长分别比平作高2.3、1.1 cm,两种种植方式的主茎高、侧枝长都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增加,但是不同密度处理间的主茎高、侧枝长没有显著差异;总分枝数、有效分枝数随种植密度增大而减少,垄作总分枝数、有效分枝数分别比平作多0.7、0.6条;垄作单株果数比平作多1.1个、公斤果数少52.1个,两种种植方式单株果数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减少、公斤果数随种植密度加大而呈增加趋势;垄作百果重、出米率分别比平作多31.3 g、高4.4个百分点,两种种植方式百果重、出米率随种植密度加大而降低;不同种植方式间荚果产量差异极显著,垄作平均荚果产量5 929.1kg/hm^2,比平作增产19.54%,同一种植方式不同密度处理间荚果产量也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两种种植方式均是T2(21.0万穴/hm^2)、T3(22.5万穴/hm^2)密度处理产量居前2位,比对照增产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本地区花生麦后夏直播垄作覆膜、平作覆膜种植的最适宜密度范围是(21.0~22.5)万穴/hm^2,单粒精播最佳密度也为(21.0~22.5)万穴/hm^2,最佳种植方式是垄作覆膜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夏直播 单粒精播 密度 垄作 平作 覆膜
下载PDF
注灌施肥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崔云玲 张立勤 车宗贤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第2期7-10,共4页
在榆中县旱作区全膜双垄沟播栽培下,观察了不同注灌施肥处理对玉米产量及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肥条件对玉米产量均有一定的影响。基施N 180.00 kg/hm2、P2O5120.00 kg/hm2、ZnSO47.50 kg/hm2、K2O 30.00 kg/hm2,拔节... 在榆中县旱作区全膜双垄沟播栽培下,观察了不同注灌施肥处理对玉米产量及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肥条件对玉米产量均有一定的影响。基施N 180.00 kg/hm2、P2O5120.00 kg/hm2、ZnSO47.50 kg/hm2、K2O 30.00 kg/hm2,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各注水30 m3/hm2处理下玉米折合产量最高,为14157.6 kg/hm2。玉米抽雄期0~60 cm土层含水量各处理变化趋势相同,均表现为0~20 cm土层含水量较高,20~60 cm土层含水量相对较低,且相互间无明显差异。注水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膜双垄沟播 玉米 注灌施肥 产量 土壤水分
下载PDF
2BQLM-3型垄作免耕播种施肥机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史春生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08年第4期53-54,共2页
根据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需要,研究设计了2BQLM-3型垄作免耕播种施肥机,并介绍了该机的主要结构设计,以及主要参数的确定方法,为垄作免耕播种施肥机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农业工程 垄作免耕播种施肥机 保护性耕作 设计 结构 参数 研究
下载PDF
磷肥施用量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红丽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第6期25-27,共3页
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磷肥施用量对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磷素积累和分配及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P2O5为150 kg/hm^2、200 kg/hm^2时,籽粒产量较对照分别增加12.37%、13.64%,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完熟期玉米植株各器... 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磷肥施用量对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磷素积累和分配及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P2O5为150 kg/hm^2、200 kg/hm^2时,籽粒产量较对照分别增加12.37%、13.64%,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完熟期玉米植株各器官磷素积累量随施磷量增加而相应增加,但分配比例差异不显著,籽粒磷素积累量最大,占植株磷总量的61.7%-64.5%。磷肥农学利用率、磷肥偏生产力、磷肥表观利用率和生理利用率均随磷肥施用量的增加显著下降。综合各因素,P2O5用量为150 kg/hm^2时可达到高产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全膜双垄沟播 产量 磷肥施用量 磷肥利用率
下载PDF
陇东旱塬区14个高粱新品种(系)在两种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引种表现 被引量:5
15
作者 郑琪 柳发财 +3 位作者 张铠鹏 石晓瑛 柳金良 孙志强 《甘肃农业科技》 2016年第8期32-38,共7页
以高粱品种平杂8号和平杂6号为对照,对引进的14个粒用高粱新品种(系)在陇东旱塬区全膜双垄沟播和露地宽窄行种植2种模式下进行了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鉴定。结果表明,供试高粱品种(系)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比露地宽窄行种植提前成熟11~16 d,... 以高粱品种平杂8号和平杂6号为对照,对引进的14个粒用高粱新品种(系)在陇东旱塬区全膜双垄沟播和露地宽窄行种植2种模式下进行了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鉴定。结果表明,供试高粱品种(系)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比露地宽窄行种植提前成熟11~16 d,株高、穗粒重、千粒重等农艺性状和产量指标均高于露地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时,以吉杂123折合产量最高,为14 363.70 kg/hm^2,较平杂8号(CK1)、平杂6号(CK2)分别增产25.65%、18.35%;吉杂133折合产量次之,为13 908.89 kg/hm^2,较平杂8号(CK1)、平杂6号(CK2)分别增产21.67%、14.61%。在露地宽窄行种植条件下,以吉杂127折合产量最高,为8 154.81 kg/hm^2,较平杂8号(CK1)、平杂6号(CK2)分别增产44.91%、24.92%;JN2折合产量次之,为8 144.44 kg/hm^2,较平杂8号(CK1)、平杂6号(CK2)分别增产44.73%、24.76%;吉杂133、吉杂123折合产量较高,分别为7 695.56、7 546.67 kg/hm^2,较平杂8号(CK1)和平杂6号(CK2)分别增产36.75%、34.11%和17.88%、15.60%。可见,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时表现最好的品种(系)有吉杂123、吉杂133,折合产量均达13 900 kg/hm^2以上,露地种植表现最好的品种(系)有吉杂127、JN2、吉杂133和吉杂1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品种(系) 种植模式 全膜双垄沟播 陇东旱塬区 产量 引种
下载PDF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后茬免耕栽培效应综述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祎鸿 孙多鑫 +1 位作者 柴宗文 郑有才 《甘肃农业科技》 2013年第1期52-54,共3页
根据相关文献,从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后茬免耕栽培对土壤环境、作物生长要素、生产成本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全膜双垄沟播 玉米茬 免耕栽培 效应 旱作农业
下载PDF
窄畦窄行穴播大豆群体生理指标及光分布特点 被引量:4
17
作者 林国强 黄建成 +2 位作者 陈志雄 胡润芳 徐树传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56-59,共4页
采用大区对比法对窄畦窄行穴播大豆各生育阶段群体生理指标及冠层光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宽畦宽行穴播相比,窄畦窄行穴播大豆群体LAI高,叶片功能期长,相对光强高;在鼓粒期(R5),降低了叶片密集点所处的高... 采用大区对比法对窄畦窄行穴播大豆各生育阶段群体生理指标及冠层光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宽畦宽行穴播相比,窄畦窄行穴播大豆群体LAI高,叶片功能期长,相对光强高;在鼓粒期(R5),降低了叶片密集点所处的高度,减小了叶片密集度和消光系数,改善了整个冠层的光照条件,提高了净光合生产率,积累了更多的干物质,从而使籽粒产量提高了1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窄畦窄行 穴播 叶面积指数 光照强度
下载PDF
单体仿形双行绿豆播种机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3
18
作者 林在隆 魏云山 周学超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5-158,共4页
为满足北方旱坡丘陵地区绿豆大垄双行栽培的农艺技术要求,设计了一种单体仿形双行绿豆播种机。该机采取单体独立悬挂结构设计,通过仿形连接装置连接多个单体施肥播种机,具有在旱坡丘陵地播种深度一致、适应能力强的特点;设计了精量播种... 为满足北方旱坡丘陵地区绿豆大垄双行栽培的农艺技术要求,设计了一种单体仿形双行绿豆播种机。该机采取单体独立悬挂结构设计,通过仿形连接装置连接多个单体施肥播种机,具有在旱坡丘陵地播种深度一致、适应能力强的特点;设计了精量播种、大垄双行种植结构,在实现节本增效的同时,使田间植株分布更加合理。试验结果表明:单体仿形双行绿豆播种机作业后,可实现大垄双行种植,双行间距为60~80mm;播种平均深度为33.8mm,施肥平均深度为65.8mm,种肥间距为45.6mm,株距为147mm。该机可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精量播种、覆土及镇压等作业,作业质量符合绿豆种植农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播种机 单体仿形 精量播种 大垄双行
下载PDF
化控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柳燕兰 马明生 郭贤仕 《甘肃农业科技》 2017年第10期12-14,共3页
为探讨化学调控技术提高玉米产量的内在机理,研究了叶面配合喷施磷酸二氢钾和DA-6对玉米穗部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配合喷施DA-6和磷酸二氢钾使玉米秃顶长缩短,穗粗、行粒数、穗粒数增加,从而提高了产量。苗期喷施的效果好于... 为探讨化学调控技术提高玉米产量的内在机理,研究了叶面配合喷施磷酸二氢钾和DA-6对玉米穗部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配合喷施DA-6和磷酸二氢钾使玉米秃顶长缩短,穗粗、行粒数、穗粒数增加,从而提高了产量。苗期喷施的效果好于抽雄期喷施,且以苗期喷施DA-6 75g/hm^2、抽雄期追施磷酸二氢钾3 750 g/hm^2的处理穗部性状表现最好,折合产量最高,为12 762.44 kg/hm^2,较对照不施生长素增产13.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化控技术 DA-6 磷酸二氢钾 全膜双垄沟播 产量
下载PDF
山槐垄播不同密度对苗木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逄宏扬 李雪 +1 位作者 龙作义 杨燕超 《林业勘查设计》 2009年第2期49-51,共3页
山槐(Maackia amurensis Rupr.)是东北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通过对不同育苗密度的山槐苗木的茎干、叶形态、叶生物量、根系生长、单株生物量等特性与每米生物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山槐垄播育苗密度以70株/m时为最佳,这时在苗高、地径、株... 山槐(Maackia amurensis Rupr.)是东北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通过对不同育苗密度的山槐苗木的茎干、叶形态、叶生物量、根系生长、单株生物量等特性与每米生物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山槐垄播育苗密度以70株/m时为最佳,这时在苗高、地径、株叶面积、茎重、根重、叶重、全重和每米生物量等都高于其它密度,是育苗的最佳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槐 垄播 育苗密度 苗木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