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俄罗斯的中国形象到中国的俄罗斯形象——基于国家形象学研究的考察 被引量:2
1
作者 史旭超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11-115,120,共6页
中俄两国互视与国家形象变迁具有深刻的时代特点和现实影响。西方国家的中国形象深刻地影响着俄罗斯的中国形象;俄罗斯自身民族身份认同的模糊性导致了俄罗斯中国形象的朦胧性;“中国威胁论”的复活和中国社会转型的成功使俄罗斯将中国... 中俄两国互视与国家形象变迁具有深刻的时代特点和现实影响。西方国家的中国形象深刻地影响着俄罗斯的中国形象;俄罗斯自身民族身份认同的模糊性导致了俄罗斯中国形象的朦胧性;“中国威胁论”的复活和中国社会转型的成功使俄罗斯将中国视为潜在的敌手,但同时也是学习的榜样。基于这些因素,俄罗斯对中国的认知总体上呈现出一种非常矛盾的心态。中国的俄罗斯形象则表现出一种鲜明的政治性特点,中俄关系变迁主导着俄罗斯国家形象的总体走向。同时,公众主观认识和浓郁的苏联情结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俄罗斯国家形象的演变。中俄国家形象的变迁启示我们既要带领人民创造一种幸福安康的、真实的中国形象,也要向国际社会积极传达中国声音,从内到外,树立一个积极正面的、敢于担当的大国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形象 俄罗斯形象 中国形象 中俄关系 苏联情结
下载PDF
论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的苏联情结 被引量:2
2
作者 陶文昭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9-23,共5页
苏联情结是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发展思想背后一种浓郁而深厚的情感。20世纪50年代后毛泽东的心头萦绕着苏联的巨大背影,对苏联既爱之深,又恨之切。这种情结源于苏联在国际共运中的历史地位、苏联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支持以及中国社会主义... 苏联情结是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发展思想背后一种浓郁而深厚的情感。20世纪50年代后毛泽东的心头萦绕着苏联的巨大背影,对苏联既爱之深,又恨之切。这种情结源于苏联在国际共运中的历史地位、苏联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支持以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理论的不足。毛泽东的苏联情结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冷静探索,造成了一些误判和误断。直到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中国发展实力的增强、独立自主和理论成熟,才逐渐淡去了苏联情结,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苏联情结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下载PDF
后苏联时代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的少数民族政策 被引量:2
3
作者 奥莱格·琶鲎蘑夫 李燕飞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19年第3期55-63,共9页
对民族/国家边界再生的认知是一个封闭的自我指涉过程,它产生于自身的内部操作,而不是通过信息的输入/输出与其他对象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以后苏联时代俄罗斯对远东和西伯利亚的民族政策为例,来阐明这一过程不仅是谈判或社会建设的结果,... 对民族/国家边界再生的认知是一个封闭的自我指涉过程,它产生于自身的内部操作,而不是通过信息的输入/输出与其他对象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以后苏联时代俄罗斯对远东和西伯利亚的民族政策为例,来阐明这一过程不仅是谈判或社会建设的结果,而且是一种认知结构与民族/国家群体之间形成的复杂的相互关系。同时也阐释了俄罗斯民族政策在社会中产生失望的背景下,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形成的原因。表明失望的期望作为政治意识形态回归国家话语后,有助于维护政府的合法性、国家/民族观念的合法性,并激励社会继续进行国家建设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政策 俄罗斯远东 后苏联时代 民族 心理特征综合体
下载PDF
二战后苏联的军事工业转型与军事工业综合体的形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广翔 齐石 《军事历史研究》 CSSCI 2022年第1期100-114,共15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核武器以及运载和发射核武器的导弹、战略轰炸机、核潜艇等战略武器装备系统的研制过程中,苏联军事工业逐渐实现了从以发展常规机械化武器装备为核心到发展核武器和战略武器装备为核心的转型。在转型的过程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核武器以及运载和发射核武器的导弹、战略轰炸机、核潜艇等战略武器装备系统的研制过程中,苏联军事工业逐渐实现了从以发展常规机械化武器装备为核心到发展核武器和战略武器装备为核心的转型。在转型的过程中,苏联军事工业生产形式、行政管理体制以及军事学术和军队组织都相应地发生了改变。同时,苏联的对外军事技术合作和武器装备贸易,推动着苏联军事工业规模的扩大和军事工业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将军事工业部、军事部门和国家的政治、经济机关紧密联结在一起。在这些围绕军事工业发展的转变中,来自政治、经济和军事等部门的相关机构和人员共同组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网络,共同推动苏联国家和社会的各种资源通过军事工业的运转和发展,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各种形式的国家军事力量,苏联军事工业综合体由此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 军事工业转型 军事工业综合体 核工业 战略武器 华沙条约组织
原文传递
俄罗斯人的“苏联情结”
5
作者 胡银银 曾空 《决策与信息》 2018年第4期117-123,共7页
苏联解体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巨大震动。近年来俄罗斯民众和国家领导人对苏联解体前后肆意抹黑和否定本国历史的现象表示不满,要求尊重事实,重新审视苏联历史。俄罗斯人怀念辉煌的苏联时代,有着浓厚的"苏联情结"。"苏联情结... 苏联解体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巨大震动。近年来俄罗斯民众和国家领导人对苏联解体前后肆意抹黑和否定本国历史的现象表示不满,要求尊重事实,重新审视苏联历史。俄罗斯人怀念辉煌的苏联时代,有着浓厚的"苏联情结"。"苏联情结"主要表现为重新看待苏联、重新评价斯大林、重新缅怀十月革命、重新确定国歌军旗和追责苏联解体始作俑者等方面。俄罗斯严重的社会危机、大国地位的衰落以及国民被唤醒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是"苏联情结"产生的原因。"苏联情结"的产生,并不意味着俄罗斯放弃了资本主义道路,但却寄寓了俄罗斯对重现大国风采的强烈期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人 苏联情结 十月革命 苏联解体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下载PDF
中央苏区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与发展——基于“地缘情结”的观察与思考
6
作者 梁君思 郑礼肖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773-776,共4页
地缘作为传统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是分析和理解中央苏区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视角。知识分子群体内在的"地缘情结"推动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共知识分子或离城返乡革命,或离乡参加革命,并最终汇集成为中央苏... 地缘作为传统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是分析和理解中央苏区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视角。知识分子群体内在的"地缘情结"推动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共知识分子或离城返乡革命,或离乡参加革命,并最终汇集成为中央苏区时期苏维埃革命运动的星火燎原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苏区 知识分子群体 地缘情结
下载PDF
俄苏文学为什么比我们走得更远——从《艾特玛托夫在中国》谈起
7
作者 江龙 宋德发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51-53,共3页
中国当代文学究竟缺少了什么?以俄苏文学作为参照,或许能够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从俄苏文学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俄苏文学的很多重要特质,如纯净、忏悔叙事、宗教情结等,却被我们忽略,甚至被当成反面教材加以批评.中国当代文学要想... 中国当代文学究竟缺少了什么?以俄苏文学作为参照,或许能够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从俄苏文学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俄苏文学的很多重要特质,如纯净、忏悔叙事、宗教情结等,却被我们忽略,甚至被当成反面教材加以批评.中国当代文学要想走得更远,也许需要走到俄罗斯文学那里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苏文学 纯净 忏悔叙事 宗教情结
下载PDF
乌拉尔军事工业综合体是苏联国防工业的基础
8
作者 А.В.斯佩兰斯基 张广翔 《军事历史研究》 2015年第5期25-35,共11页
乌拉尔地区的国防工业制造了各类枪械、火炮设备、坦克、核弹药及其运载工具,在苏联军事工业综合体的建设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这些工厂的设计局网罗了一大批出色的武器发明家和军事生产组织者,发明了大量的新型武器。苏联强大的军事工... 乌拉尔地区的国防工业制造了各类枪械、火炮设备、坦克、核弹药及其运载工具,在苏联军事工业综合体的建设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这些工厂的设计局网罗了一大批出色的武器发明家和军事生产组织者,发明了大量的新型武器。苏联强大的军事工业综合体提高了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增强了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威慑力,影响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维护了国家的团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 乌拉尔 军事工业综合体 国防工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