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黔西南煤燃烧产物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富集规律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魏晓飞 张国平 +2 位作者 李玲 项萌 蔡永兵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57-1462,共6页
通过对黔西南高砷煤及燃烧产物(底灰、粗飞灰、细飞灰和烟气)中微量元素含量、水溶性及赋存状态的测定,分析了微量元素在燃煤产物中的分布特征及富集规律,探讨了燃煤过程中微量元素迁移转化机制.结果表明,As和Sb是黔西南高砷煤的主要危... 通过对黔西南高砷煤及燃烧产物(底灰、粗飞灰、细飞灰和烟气)中微量元素含量、水溶性及赋存状态的测定,分析了微量元素在燃煤产物中的分布特征及富集规律,探讨了燃煤过程中微量元素迁移转化机制.结果表明,As和Sb是黔西南高砷煤的主要危害元素,含量分别为(256±195)μg.g-1和(26±21)μg.g-1.根据元素在燃煤产物中富集程度的差异,将其分为4类:Ⅰ底灰富集型(Cr和W);Ⅱ均匀富集型(Cu和Ba);Ⅲ飞灰富集型(Mn和Mo);Ⅳ细飞灰超富集型(As、Cd、Sb和Pb).As的挥发性强于Sb和Pb.As在细飞灰上表现出强烈的富集;而Sb和Pb在原煤和燃烧产物中的分配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2=0.990 1,P<0.05).亲石元素容易在底灰沉积或组成飞灰颗粒基质,亲硫元素燃烧后易于吸附在飞灰颗粒表面.而飞灰颗粒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所吸附的微量元素含量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南 煤燃烧 颗粒物
原文传递
2006—2015年黔西南初夏短时强降水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芬 严小冬 +2 位作者 谷晓平 李腹广 周仕鹏 《暴雨灾害》 2017年第5期460-466,共7页
利用黔西南2006—2015年8县站5、6月逐小时降水量,对短时强降水特征及其与暴雨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黔西南初夏短时强降水呈现"东多北多西南少"的空间分布,发生频次最多的是望谟。20—30 mm·h^(-1)、40—50 m... 利用黔西南2006—2015年8县站5、6月逐小时降水量,对短时强降水特征及其与暴雨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黔西南初夏短时强降水呈现"东多北多西南少"的空间分布,发生频次最多的是望谟。20—30 mm·h^(-1)、40—50 mm·h^(-1)及大于50 mm·h^(-1)的短时强降水空间特征均表现为"东多西少",发生频次最多的都是望谟,30—40 mm·h^(-1)的短时强降水空间特征表现为"东北多西南少",发生频次最多的是晴隆;(2)近10年初夏短时强降水呈现波动,在2007年达到峰值,随后迅速下降,2009—2015年维持较为平稳的态势,在2011年达到最低值;(3)黔西南初夏短时强降水出现的主要时段在夜间,占所有短时强降水的79.1%,主要集中时段为夜间的20:00—04:00,在夜间的23:00—01:00达到峰值,白天为短时强降水的低发时段;(4)EOF第一特征向量场呈现出明显的全州一致同位相分布特征,第二特征向量场表现为南—北反向变化特征,第三特征向量场表现为东北—西南反向变化特征;(5)6月短时强降水发生频次占所有初夏短时强降水累计频次的69.5%,5月占30.5%,且无论任何级别的短时强降水6月发生的比例均明显高于5月;(6)短时强降水与暴雨关系密切,空间相似系数为0.9;近10年初夏169站次暴雨天气过程中有125次伴有短时强降水,近10年发生的239次短时强降水中,有229次造成了暴雨天气;暴雨日数与短时强降水频次相关系数为0.64,暴雨量与当日最大小时降水量的相关系数也达到0.53,均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初夏 暴雨 黔西南
下载PDF
黔西南暴雨多时间尺度特征及其天气学成因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王芬 孙旭东 +2 位作者 杨溢 黄琰 周仕鹏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5年第2期15-20,I0001,共7页
利用黔西南州8个台站1984-2013年逐日降水资料及美国国家大气中心和环境预报中心(NCEP/NCAR)的第二套再分析逐月资料,分析了近30年黔西南暴雨事件的多时间尺度气候特征,探讨了暴雨异常发生时的大气环流背景。结果表明:黔西南近30年平均... 利用黔西南州8个台站1984-2013年逐日降水资料及美国国家大气中心和环境预报中心(NCEP/NCAR)的第二套再分析逐月资料,分析了近30年黔西南暴雨事件的多时间尺度气候特征,探讨了暴雨异常发生时的大气环流背景。结果表明:黔西南近30年平均暴雨日数东西多中间少;暴雨日数具有下降趋势;2-12月黔西南均会出现暴雨,但主要出现在5-9月,6月暴雨日数达到峰值,有明显的单峰结构特征;MK突变检验及滑动t检验结果表明近30年黔西南暴雨日数不存在突变点。在暴雨偏多年,黔西南地区地面气压上升,有冷空气补充南下,500h Pa等压面略有上升,空气柱厚度略增加,700h Pa平均垂直速度为负值,低层存在上升气流,水汽通量散度为负值,水汽辐合有利于降水产生。在暴雨偏少年,黔西南地区地面气压偏少,500h Pa等压面下降,700h Pa平均垂直速度为正值,低层存在下沉气流,水汽通量散度为正值,水汽辐散不利于降水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多时间尺度 天气学成因 黔西南
下载PDF
燃煤过程中Au的散逸规律与影响因素研究——以黔西南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冉 桑树勋 +2 位作者 王文峰 易同生 赵霞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01-1705,共5页
运用中子活化分析法(INAA)、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AAN)、带能谱的扫描电镜(SEM-EDX)和电子探针(EMPA)等方法分析了21个黔西南地区原煤样、煤系围岩和夹矸中Au元素的含量,探讨了煤的静态燃烧过程(实验室灰化)中Au的逸散规律及主要影响... 运用中子活化分析法(INAA)、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AAN)、带能谱的扫描电镜(SEM-EDX)和电子探针(EMPA)等方法分析了21个黔西南地区原煤样、煤系围岩和夹矸中Au元素的含量,探讨了煤的静态燃烧过程(实验室灰化)中Au的逸散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燃煤过程中,原煤样中Au的损失率大于75%,属易挥发元素,但煤系围岩与夹矸中Au的损失率不到10%,属不挥发性元素。燃煤过程中影响原煤Au散逸的主要因素为煤中Au的赋存状态,研究区煤中Au主要以纳米金的形式存在,载体矿物为黄铁矿。由于纳米金熔点低,燃煤过程中随着黄铁矿的分解导致纳米金发生融解、归并而部分挥发。另外,燃煤过程中产生的飞灰(特别是未燃炭颗粒)也能大量吸附纳米金并导致Au的散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过程 散逸规律 影响因素 黔西南
下载PDF
黔西南高砷煤形成特殊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俊海 张双菊 聂爱国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2期54-57,共4页
本文以黔西南高砷煤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野外调研、采集代表性样品作相关分析测试、综合研究等手段重点从黔西南地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以及峨眉地幔岩浆活动——峨眉山玄武岩浆喷发带来成矿物质、峨眉地幔热柱活动形成晚二叠世黔... 本文以黔西南高砷煤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野外调研、采集代表性样品作相关分析测试、综合研究等手段重点从黔西南地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以及峨眉地幔岩浆活动——峨眉山玄武岩浆喷发带来成矿物质、峨眉地幔热柱活动形成晚二叠世黔西南岩相古地理格局、燕山期峨眉地幔热柱活动成就高砷煤的形成等方面认识、分析黔西南高砷煤的形成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砷煤 形成特殊性 峨眉地幔热柱活动 黔西南
下载PDF
论黔西南地区民族生态文化遗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吴俊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21-24,共4页
黔西南地区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北部普安地区为寒冷的高原台地,南部为南北盘江河谷地带。改土归流前,居住在此区域的各族先民在与自然环境不断的适应过程中,最终形成和构建了一套适应这一地区自然生境的民族生态文化遗产。因此我们认为民... 黔西南地区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北部普安地区为寒冷的高原台地,南部为南北盘江河谷地带。改土归流前,居住在此区域的各族先民在与自然环境不断的适应过程中,最终形成和构建了一套适应这一地区自然生境的民族生态文化遗产。因此我们认为民族生态文化遗产是民族地区各族群自身的文化与所处的自然生境和社会环境通过族际互动而形成的一套人为生存信息体系。通过对黔西南地区民族生态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兼容性为个案研究进行解读,可以进一步推动人们认识民族地区的生态文化遗产与地理环境的兼容性,而且也有助于当代贵州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生态文化遗产 地理环境 黔西南地区 兼容性
下载PDF
晴隆锑矿床中萤石的稀土元素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70
7
作者 彭建堂 胡瑞忠 +1 位作者 漆亮 蒋国豪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7-287,共11页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黔西南晴隆锑矿床中萤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表明不同颜色、不同矿物组合的萤石的稀土元素含量变化较大 ,但具有固定的REE分配模式 ,以明显的负Ce异常、富MREE、分配曲线相对平缓为特征 ;这种配分模式主要是受其晶体...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黔西南晴隆锑矿床中萤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表明不同颜色、不同矿物组合的萤石的稀土元素含量变化较大 ,但具有固定的REE分配模式 ,以明显的负Ce异常、富MREE、分配曲线相对平缓为特征 ;这种配分模式主要是受其晶体化学因素的控制 ,而与溶液中REE络合物的稳定性关系不大。萤石的稀土元素组成与其矿物共生组合关系不大 ,但与其颜色关系较密切。萤石的Ce、Eu异常主要是受氧逸度的控制 ,流体源区的氧逸度较高 ,矿物沉淀场所的氧逸度相对较低 ,从而导致该矿中萤石呈明显的负Ce异常 ,或正或负的Eu异常。晴隆锑矿床形成于开放体系条件下 ,水 岩反应很可能是导致萤石发生沉淀的主要机制。萤石中的Ca部分来自茅口组灰岩 ,部分来自大厂层玄武岩 ;而矿化剂F可能主要来自外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锑矿床 贵州 水/岩反应 矿化剂
下载PDF
黔西南水银洞层控超大型卡林型金矿床成矿模式及成矿预测研究 被引量:59
8
作者 夏勇 张瑜 +4 位作者 苏文超 陶琰 张兴春 刘建中 邓一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73-1482,共10页
贵州省贞丰县水银洞金矿是一个近年来发现的、具较高品位、资源量已达超大型的层控卡林型金矿床。矿床受灰家堡背斜核部构造和有利岩性组合控制。金矿床具有低温成矿特征,出现去碳酸盐化、硅化、黄铁矿化和粘土化等围岩蚀变,特征的Au-As... 贵州省贞丰县水银洞金矿是一个近年来发现的、具较高品位、资源量已达超大型的层控卡林型金矿床。矿床受灰家堡背斜核部构造和有利岩性组合控制。金矿床具有低温成矿特征,出现去碳酸盐化、硅化、黄铁矿化和粘土化等围岩蚀变,特征的Au-As-Hg-Tl元素组合。成矿流体具有低温低盐度和较高压力和富挥发份的特点,均一温度在220℃左右,盐度在6%NaCl左右,压力为160±40MPa。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深部。高压和富挥发份促使成矿流体从深部迁移至控矿背斜核部,并由于构造作用挥发份的快速逃逸,压力骤降,促使流体快速卸载,金快速沉淀,形成水银洞超大型层控卡林型金矿床。根据找矿标志及成矿和找矿模型,进行了成矿预测研究并取得很好效果,使水银洞金矿新增储量数十吨,并且预示该类型金矿找矿远景巨大,已经成为黔西南第一个超大型层控卡林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控卡林型金矿床 成矿模式 成矿预测 水银洞 黔西南
下载PDF
黔西南白层超基性岩墙锆石SHRIMP 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研究 被引量:43
9
作者 陈懋弘 章伟 +3 位作者 杨宗喜 陆刚 侯可军 刘建辉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0-250,共11页
文章对黔西南白层地区出露的燕山期超基性岩墙进行了单颗粒锆石SHRIMP 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研究,获得A、B两组不同的锆石年龄。A组锆石呈不规则粒状,具不完整的宽大条带,12颗锆石的SHRIMP U-Pb年龄加权平均值为(84±1)Ma,代表了... 文章对黔西南白层地区出露的燕山期超基性岩墙进行了单颗粒锆石SHRIMP 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研究,获得A、B两组不同的锆石年龄。A组锆石呈不规则粒状,具不完整的宽大条带,12颗锆石的SHRIMP U-Pb年龄加权平均值为(84±1)Ma,代表了超基性岩墙的侵位年龄;锆石Hf原位分析表明,176Hf/177Hf从0.282561到0.282719,εHf(84Ma)平均为-3.61,表明岩浆源区主要以富集地幔为主,并受到部分地壳物质的混染。B组锆石晶形完整,具典型的中酸性岩浆型振荡环带,3颗锆石的SHRIMP U-Pb模式年龄为409~450Ma。176Hf/177Hf从0.282379到0.282440,εHf(t)平均为-3.77,均低于A组锆石,属于捕获锆石。据此认为84Ma左右由于华南岩石圈伸展,软流圈地幔上涌,导致岩石圈富集地幔部分熔融,熔体上升过程中与409~450Ma左右形成的少量地壳岩石发生混染,随后快速侵位冷凝而形成基性-超基性岩墙。白层地区84Ma的超基性岩浆活动是整个华南西部燕山晚期(80~90Ma)岩浆活动的一部分。右江褶皱带周缘的燕山晚期岩浆活动主要与大规模的Sn、W、Ag、Cu、Pb、Zn等矿床有关,但右江褶皱带内部的燕山晚期岩浆活动是否与以卡林型金矿为代表的低温热液矿床有成因上的联系,尚需更多矿床年代学资料的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超基性岩 白层 黔西南
下载PDF
滇东—黔西南泥盆纪构造格局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被引量:23
10
作者 郑荣才 张锦泉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4期51-60,共10页
滇东-黔西南泥盆纪时位于古特提斯洋东缘,构造格局可划分为特提斯洋板块的哀牢山大洋裂谷系,扬子板块的滇东南-黔南被动陆缘裂谷系和滇东北-黔南陆内裂谷系三个构造单元。三裂谷系中发育有三个性质和内部结构不同的沉积盆地。盆地中晚... 滇东-黔西南泥盆纪时位于古特提斯洋东缘,构造格局可划分为特提斯洋板块的哀牢山大洋裂谷系,扬子板块的滇东南-黔南被动陆缘裂谷系和滇东北-黔南陆内裂谷系三个构造单元。三裂谷系中发育有三个性质和内部结构不同的沉积盆地。盆地中晚古生代沉积建造和火山活动受盆内同沉积断裂拉张和走滑控制,在每一盆地中泥盆纪沉积相展布格局和岩相古地理演化与裂谷系中同沉积断裂活动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盆纪 构造格局 岩相 古地理
下载PDF
黔西南隐伏岩体圈定与金矿物源探讨 被引量:22
11
作者 王亮 龙超林 刘义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02-712,共11页
黔西南金矿勘查已升级至国家战略层面,弄清其成因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运用区域重磁资料,对区内深部基底物质进行研究,通过对浅、深部隐伏岩体圈定及地质-重力模型异常拟合计算,结合区域地质、矿产及化探资料,提出金矿成矿物源,主要... 黔西南金矿勘查已升级至国家战略层面,弄清其成因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运用区域重磁资料,对区内深部基底物质进行研究,通过对浅、深部隐伏岩体圈定及地质-重力模型异常拟合计算,结合区域地质、矿产及化探资料,提出金矿成矿物源,主要有两种供给方式,一种为前人的由表层沉积岩提供矿源层,一种为本研究提出的由深部以中生代花岗岩或变质基底(含基性-超基性岩浆岩类参与)提供矿源层。厘定了12处浅部隐伏岩体异常区,分离出4大深部岩浆岩块体。研究成果基本反映了区内的客观地质现象和地质作用结果,为研究区金矿勘探提供相关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基底 煌斑岩 密度 地质-地球物理模式 金矿物源 黔西南
下载PDF
黔西南卡林型金矿矿田控矿构造类型及成矿流体特征 被引量:21
12
作者 吴松洋 侯林 +4 位作者 丁俊 吴伟 秦凯 张锦让 朱斯豹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407-2424,共18页
黔西南地区是我国卡林型金矿重要的矿集区,滇黔桂"金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区内金矿的主控矿构造可归纳为三类:不整合型、断层型以及不整合和断层复合型。前人分别针对三类构造中的流体开展了研究,但由于缺乏系统对比研究... 黔西南地区是我国卡林型金矿重要的矿集区,滇黔桂"金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区内金矿的主控矿构造可归纳为三类:不整合型、断层型以及不整合和断层复合型。前人分别针对三类构造中的流体开展了研究,但由于缺乏系统对比研究,在成矿流体特征及来源方面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次研究在结合前人已获稳定同位素结果的基础上,选取了水银洞、丫他等典型矿床,针对三类构造中成矿期脉体进行流体包裹体以及H-O-C-S同位素研究,探讨其成矿期成矿流体特征以及来源。不整合型构造中流体包裹体可见气液两相包裹体(W型)以及含CO_2三相包裹体(C型),复合型构造和断层型构造主要以气液两相包裹体(W型)为主。不整合型气液两相包裹体(W型)均一温度集中在180~220℃之间,流体盐度范围为0.70%~6.50%Na Cleqv,密度0.78g/cm^3;复合型构造中W型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63~323℃,盐度0.30%~9.00%Na Cleqv,密度平均为0.73g/cm^3;断层型构造中W型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140~176℃,盐度为0.90%~9.30%Na Cleqv,密度平均为0.74g/cm^3。在均一温度-盐度图中未发现温度或盐度异常端元,指示三类构造中流体是一个连续演化的过程。结合激光拉曼光谱分析,CO_2、CO、CH_4等气体的减少指示了在由深到浅的演化过程中成矿流体发生了沸腾作用。不整合型构造中方解石δ^(13)CV-PDB值为-8.78‰~1.69‰,δ^(18)OSMOW值为8.01‰~23.08‰;复合型构造方解石中δ^(13)CV-PDB范围为-7.93‰~0.00‰,δ^(18)OSMOW为9.44‰~16.09‰;断层型构造方解石中δ^(13)CV-PDB范围为-1.06‰^-4.46‰,δ^(18)OSMOW=12.33‰~22.58‰。从数据投点结果来看,成矿流体中碳主要来源于深部和沉积地层,且从不整合型构造到断层型构造,深部贡献渐弱而地层贡献渐强。根据计算,不整合型构造流体中δD_(H_2O)值范围为-32.30‰^-97.40‰,δ^(18)OH_2O值为-1.28‰~12.40‰;复合型构造中δD_(H_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矿构造 流体包裹体 稳定同位素 卡林型金矿 黔西南
下载PDF
黔西南煤层主要伴生矿物中汞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15
13
作者 张军营 任德贻 +3 位作者 许德伟 刘建荣 董兵 张春燕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39-542,共4页
将黔西南煤层中不同成因的7种主要矿物分离,对其进行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利用冷原子吸收光谱测定煤及矿物中汞的含量;并结合矿物包裹体测温和硫同位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黔西南煤层中汞主要分布于矿物中。不同成因黄铁矿中... 将黔西南煤层中不同成因的7种主要矿物分离,对其进行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利用冷原子吸收光谱测定煤及矿物中汞的含量;并结合矿物包裹体测温和硫同位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黔西南煤层中汞主要分布于矿物中。不同成因黄铁矿中汞含量明显不同,后期低温热液成因的黄铁矿中汞含量(22.5×10^(-6))>>结核状黄铁矿中的(3.51×10^(-6))>块状黄铁矿中的(2.97×10^(-6))>后期淋滤成因黄铁矿中的(1.80×10^(-6))。煤中后期低温热液成因的黄铁矿脉中汞(22.5×10^(-6))和方解石脉中汞(11.9×10^(-6))含量高,煤层所含方解石中含汞量较高以前未见报道。黔西南煤层中,原生成因的汞含量很低,后期淋滤成因的汞含量占较大比例,特别是后期低温热液成因的汞是部分煤中汞最主要来源,通过洗选可大大降低煤燃烧过程中汞的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晚二叠世 赋存状态 煤矿床 伴生矿物
下载PDF
泥堡金矿床载金含砷黄铁矿的微量元素LA-ICP-MS原位测定及其对矿床成因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18
14
作者 张锦让 侯林 +2 位作者 邹志超 朱斯豹 吴松洋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93-505,共13页
泥堡金矿床为黔西南地区新近发现的又一个重要的卡林型金矿床,显微镜下观察和电子探针分析显示,含砷黄铁矿是其主要的载金矿物。在详细的野外调研和室内观察的基础上,将该矿床中的载金含砷黄铁矿分为3种类型,即环带状含砷黄铁矿(PyⅠ)... 泥堡金矿床为黔西南地区新近发现的又一个重要的卡林型金矿床,显微镜下观察和电子探针分析显示,含砷黄铁矿是其主要的载金矿物。在详细的野外调研和室内观察的基础上,将该矿床中的载金含砷黄铁矿分为3种类型,即环带状含砷黄铁矿(PyⅠ)、胶状含砷黄铁矿(PyⅡ)和生物结构状含砷黄铁矿(PyⅢ)。电子探针和LA-ICP-MS原位主微量元素测定结果显示,PyⅠ明显存在继承核和增生环带,内核富S、Fe,贫Au、As、Ag、Cu等中低温成矿元素,为沉积成因或成矿前热液成因黄铁矿;增生环带则相对贫S、Fe,富Au、As、Ag、Cu等中低温成矿元素,为主成矿期热液成因黄铁矿。PyⅡ和PyⅢ均为均质结构,具有富Au、As、Ag、Cu等中低温成矿元素及贫S、Fe的特点,类似PyⅠ的增生环带,应与PyⅠ的增生环带为同一成因类型,可能是同期形成的。毒砂中普遍富As,而贫Au、Ag、Hg、Cu等元素,应为成矿热液晚期的结晶产物。综合分析认为,泥堡金矿床载金矿物的结晶顺序为:贫砷的沉积成因或早阶段热液成因黄铁矿(PyⅠ内核)→含砷黄铁矿颗粒+含砷黄铁矿环带(PyⅠ增生环带)→毒砂。矿床中Au、Ag、As、Cu等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燕山晚期的岩浆热液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 含砷黄铁矿 微量元素 泥堡金矿床 黔西南
下载PDF
黔西南水银洞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陈本金 温春齐 +3 位作者 霍艳 曹盛远 宋发治 周玉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5-51,共7页
水银洞金矿床是黔西南典型的特大型卡林型金矿床之一。但其成矿流体来源尚有争议。通过对水银洞金矿床脉石英和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的温度与压力、盐度与密度、包裹体成分和包裹体H和O同位素等方面的研究,指出水银洞卡林型金矿床成矿流... 水银洞金矿床是黔西南典型的特大型卡林型金矿床之一。但其成矿流体来源尚有争议。通过对水银洞金矿床脉石英和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的温度与压力、盐度与密度、包裹体成分和包裹体H和O同位素等方面的研究,指出水银洞卡林型金矿床成矿流体属中低温(96.7220℃)、低盐度(NaCl)0.635%9.861%,平均值为4.282%±2.260%、中等密度(0.7250.977 g/cm3,平均值为0.910±0.061 g/cm3);脉石英阶段流体水化学类型属Cl--Na+型或SO42--Cl-Na+型,方解石阶段属SO42--Cl--Ca2+型。成矿流体压力可能为高-超高压(160±40 MPa);成矿流体主要是大气降水形成的地下热水,可能有部分岩浆热液的掺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 卡林型金矿床 贵州水银洞
下载PDF
黔西南铊矿床(点)赋矿地层中成矿元素的若干地球化学问题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陈代演 王华 任大银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07-314,共8页
本文以地球化学过程基本定律为指导,根据区域和矿区外围八条剖面169件样品的分析数据,采用柯尔莫各洛夫非参数正态检验法,对黔西南铊矿床(点)赋矿地层中成矿元素Tl、An、Hg、Sb、As、Pb、Zn的丰度值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 本文以地球化学过程基本定律为指导,根据区域和矿区外围八条剖面169件样品的分析数据,采用柯尔莫各洛夫非参数正态检验法,对黔西南铊矿床(点)赋矿地层中成矿元素Tl、An、Hg、Sb、As、Pb、Zn的丰度值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簇群分析探讨了各赋矿地层中的元素组合规律;引入后期作用叠加强度系数,对各地层的含矿性进行了评价,指出本区的峨眉山玄武岩组、龙潭组、长兴-大隆组以及夜郎组第一段,不仅是本区键(包括部分重要金汞锑砷)矿床的主要赋矿地层,而且也是这些矿床(点)成矿物质的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铊矿床 赋矿地层 成矿元素 地球化学
下载PDF
黔西南区旧司组黑色页岩地球化学及储层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秦文 唐显贵 +1 位作者 秦琴 高为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2期181-186,共6页
黔西南区下石炭统旧司组泥页岩分布面积广、层段发育厚,具有较好的页岩气产储条件.通过地球化学分析认为:旧司组黑色页岩有机质类型以Ⅱ型为主,有机碳质量分数分布在0.05%~5.76%,平均为1.25%,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威宁、水城和睛隆地区... 黔西南区下石炭统旧司组泥页岩分布面积广、层段发育厚,具有较好的页岩气产储条件.通过地球化学分析认为:旧司组黑色页岩有机质类型以Ⅱ型为主,有机碳质量分数分布在0.05%~5.76%,平均为1.25%,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威宁、水城和睛隆地区,且旧司组下段的有机碳质量分数比上段高;有机质总体演化程度较高,处于过成熟生干气阶段.储层物性显示:旧司组黑色页岩的脆性矿物体积分数大于50%,黏土矿物体积分数在30%左右,易于压裂,开采条件好;孔隙类型主要为溶蚀孔、有机孔、晶内孔缝,孔隙体积以中孔体积为主;孔隙度为2.69%,渗透率为0.019 1×10^-3 μm^2,比表面积为7.091m^2/g,储集物性具有低孔隙、特低渗透的特征.岩石微裂缝和水介质对岩石抗压、抗拉强度有一定影响.综合分析地球化学和储层特征认为,有利区主要分布在水城—晴隆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质体反射率 储层特征 黑色页岩 旧司组 黔西南区
下载PDF
滑脱构造与黔西南地区金矿浅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毛健全 杜定全 +1 位作者 潘年勋 余大龙 《贵州工学院学报》 1990年第3期44-49,共6页
己被国内地质学界广为重视的黔西南地区微粒侵染型金矿,矿床的分布和富集严格受低角度断层控制。笔者从地壳内多层滑脱的观点出发,结合研究区的典型矿床实例,将该区域内不同矿区,不同控矿特征的金矿床,纳入地壳浅部多层滑脱构连的统一... 己被国内地质学界广为重视的黔西南地区微粒侵染型金矿,矿床的分布和富集严格受低角度断层控制。笔者从地壳内多层滑脱的观点出发,结合研究区的典型矿床实例,将该区域内不同矿区,不同控矿特征的金矿床,纳入地壳浅部多层滑脱构连的统一模式中进行讨论,并据此对深部原生矿产富集的有利部位进行了预测分析。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黔西南地区地壳浅层构造的理论分析,为该区的金矿普查与勘探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地质构造 滑脱构造 黔西南
下载PDF
黔西南高砷煤成因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谢宏 聂爱国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14,共5页
根据野外地质特征,结合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结果,探讨了黔西南高砷煤的成因。高砷煤的形成,受岩浆岩、岩性、岩相古地理以及地质构造等诸多控矿因素的制约。高砷煤的形成经历了矿源层形成、龙潭煤系形成、含矿热液形成以及沉积-改造... 根据野外地质特征,结合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结果,探讨了黔西南高砷煤的成因。高砷煤的形成,受岩浆岩、岩性、岩相古地理以及地质构造等诸多控矿因素的制约。高砷煤的形成经历了矿源层形成、龙潭煤系形成、含矿热液形成以及沉积-改造成矿等4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砷煤 成因 黔西南
下载PDF
黔西南土壤养分与烤烟糖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韦燕 常乃杰 +10 位作者 胡向丹 朱经伟 刘青丽 李志宏 郭亚利 陈曦 张恒 艾栋 王新修 边立丽 张云贵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010-2018,共9页
【目的】黔西南烤烟还原糖(RS)和总糖(TS)含量过高是影响其品质的两个重要原因。我们研究了该地区土壤养分对烟叶总糖和还原糖的贡献,为通过施肥提高黔西南烟区的烤烟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黔西南州晴隆、普安、兴仁、兴义、... 【目的】黔西南烤烟还原糖(RS)和总糖(TS)含量过高是影响其品质的两个重要原因。我们研究了该地区土壤养分对烟叶总糖和还原糖的贡献,为通过施肥提高黔西南烟区的烤烟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黔西南州晴隆、普安、兴仁、兴义、贞丰和安龙6个县(市)烟草种植集中连片区,确定典型烟田,采集土壤样品和对应的烤后烟叶样品,测定土壤大、中、微量养分含量以及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黔西南州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总体偏高;植烟区土壤酸碱性处于中性至弱碱性,土壤有机质、碱解氮、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铁和有效锰含量丰富,速效钾、有效磷、有效铜、有效锌、有效硼和有效钼含量适宜,但存在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烟叶总糖和还原糖与土壤养分显著相关,其中,烟叶总糖与土壤速效钾(AK)、有效锌(Zn)和有效硼(B)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有效钼(Mo)呈极显著正相关;烟叶还原糖与土壤速效钾(AK)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有效锌(Zn)和有效硼(B)呈显著负相关,与有效铜(Cu)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锰(Mn)呈显著正相关。烟叶总糖和还原糖与土壤养分的回归方程分别为TS=31.69−1.78Zn+17.05Mo+1.09Cu+0.003Mg−0.01AK和RS=25.12−0.01AK+1.39Cu+6.91Mo。土壤速效钾、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钼和交换性镁为影响烟叶总糖含量的重要指标,土壤速效钾、有效铜和有效钼是影响烟叶还原糖含量的重要指标。通径分析表明,土壤养分含量对烟叶糖含量既有正面(促进)也有负面(制约)作用。【结论】对黔西南州烟叶糖含量贡献较大的土壤养分是速效钾、有效镁、有效铜、有效锌和有效钼。在速效钾和有效锌相对丰富的情况下,土壤速效钾含量和有效锌含量会抑制烤后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的积累,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土壤养分 还原糖 总糖 黔西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