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地区文化演艺与旅游流耦合协调度实证研究 被引量:67
1
作者 张琰飞 朱海英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2-187,共6页
依据文化演艺与旅游流耦合协调的机理,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西南地区各地文化演艺和旅游流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其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西南地区文化演艺和旅游流发展水平都在逐步提升,但两个系统的耦... 依据文化演艺与旅游流耦合协调的机理,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西南地区各地文化演艺和旅游流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其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西南地区文化演艺和旅游流发展水平都在逐步提升,但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等级依然偏低;同步性分析显示,文化演艺发展整体滞后于旅游流,成为耦合协调等级偏低的重要原因。所以,西南地区文化演艺发展要进一步挖掘旅游流形成的客源市场,进而实现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演艺 旅游流 耦合协调度 区域差异 西南地区
原文传递
中国西南地区家养动物起源和传播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2
作者 朱旭初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0-155,共16页
以畜牧业为重心的生业研究是西南地区史前考古研究内容中的重要一环。本文将回顾西南地区家养动物研究历程,归纳新石器时代至汉代西南地区考古遗址出土6种家养动物(猪、狗、牛、羊、马、鸡)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认为未来西南地区动... 以畜牧业为重心的生业研究是西南地区史前考古研究内容中的重要一环。本文将回顾西南地区家养动物研究历程,归纳新石器时代至汉代西南地区考古遗址出土6种家养动物(猪、狗、牛、羊、马、鸡)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认为未来西南地区动物考古研究中可以进一步开展以下工作:完善各地理小区域内不同时段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的基本信息;准确鉴定种属,运用系列判断标准判别家养动物属性;丰富家养动物利用方式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动物考古 家养动物
原文传递
西南地区铁路建设中的智能化物流组织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奎 周乐 +2 位作者 范继斌 郭建宁 刘峤 《铁道经济研究》 2021年第6期33-37,共5页
我国西南地区各种地貌形态分布复杂,铁路施工建设难度极大,工程物资供应和物流保障任务重要而且艰巨。通过分析西南地区铁路物流组织系统的智能化需求和传统物流组织系统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以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统一为目标的数... 我国西南地区各种地貌形态分布复杂,铁路施工建设难度极大,工程物资供应和物流保障任务重要而且艰巨。通过分析西南地区铁路物流组织系统的智能化需求和传统物流组织系统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以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统一为目标的数字化供应链建设思路。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完成了软件功能架构和物理架构设计,研发了相应的人工智能算法软件和智能技术装备,实现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物流组织系统赋能,为西南地区铁路建设中的智能化物流组织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铁路建设物流 人工智能 智能化物流组织 软件平台设计 数字化供应链
下载PDF
西南地区3种典型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差异 被引量:1
4
作者 勾昕 万秀美 +1 位作者 廖昕荣 刘迅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8期151-155,159,共6页
为探明喀斯特地区土壤的性质,以贵州省石阡县本庄镇的杉木、杨树2种人工林以及该区域重要经济林李子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土层轻重组有机碳浓度、有机碳含量以及有机碳在轻组中分配比例等在3种人工林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杨树人工林0... 为探明喀斯特地区土壤的性质,以贵州省石阡县本庄镇的杉木、杨树2种人工林以及该区域重要经济林李子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土层轻重组有机碳浓度、有机碳含量以及有机碳在轻组中分配比例等在3种人工林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杨树人工林0~10cm土层轻组有机碳浓度最高,为227.56g/kg,而杉木最低,为154.48g/kg;杨树和杉木人工林0~10cm土层轻组有机碳含量分别为1.21g/kg和1.22g/kg,显著高于李子人工林的0.78g/kg;在0~10cm土层,杉木人工林轻组有机碳的分配比例显著高于其他2种人工林类型;0~10cm和10~20cm土层,杉木人工林重组有机碳含量分别为9.74g/kg和8.17g/kg,显著低于其他2种人工林。对于0~10cm土层,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和含量较低,其碳汇功能较差,李子人工林在0~20cm土层林累积的有机碳较多,但相比其他2种人工林,其分解的速率也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密度组分 轻组有机碳 西南地区人工林
下载PDF
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关键区视热源特征与中国西南春旱的联系 被引量:34
5
作者 过霁冰 徐祥德 +1 位作者 施晓晖 徐杰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00-909,共10页
利用1955-2010年地面气象站积雪深度、降水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采用统计相关,异常指数与相关矢等计算方法,对2010年西南春旱区域性特征、青藏高原积雪视热源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了西南春旱典型区域,获得了影响西南地区春季降水的... 利用1955-2010年地面气象站积雪深度、降水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采用统计相关,异常指数与相关矢等计算方法,对2010年西南春旱区域性特征、青藏高原积雪视热源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了西南春旱典型区域,获得了影响西南地区春季降水的青藏高原积雪视热源关键区。对高原积雪关键区积雪深度与该区域大气视热源的相关性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青藏高原积雪关键区2月的视热源代表性最好。重点分析了青藏高原积雪关键区2月大气视热源与后期西南严重春旱区降水的异常指数年际变化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冬季青藏高原积雪关键区积雪浅、整层大气视热源偏高,有利于西南地区春季出现干燥的偏北气流,导致我国西南地区春雨异常偏少。青藏高原积雪关键区视热源对我国西南春旱预测具有明显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积雪深度 视热源 西南春旱
下载PDF
西南少数民族曲艺研究现状与前瞻 被引量:4
6
作者 韩利 谭勇 《民族学刊》 CSSCI 2017年第3期84-89,126-127,共8页
作为中国曲艺重要的组成部分——西南少数民族曲艺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审美独特、文化内涵极其丰富,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血脉不可或缺的传承载体。因历史原因和它的口头性特征,以及某些民族文字的缺失,在理论方法和个案研究等方面长期... 作为中国曲艺重要的组成部分——西南少数民族曲艺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审美独特、文化内涵极其丰富,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血脉不可或缺的传承载体。因历史原因和它的口头性特征,以及某些民族文字的缺失,在理论方法和个案研究等方面长期以来都处于研究者寥寥,甚至无人问津的状态。本文拟回顾、梳理、总结建国以来西南少数民族曲艺研究成果,简介曲种,分析其独特性,探讨如何进一步充实、丰富少数民族曲艺研究的学术内容,为推动西南少数民族曲艺的健康发展、丰富中华艺术文化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典艺 曲艺 民族艺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