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态足迹的西南喀斯特山区生态适度人口研究——以贵阳市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魏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75-180,共6页
城市的发展,在客观上存在一个适度、合理的人口承载量。一个城市生态适度人口的确定,取决于区域生态承载力与区域人口对生态资源的需求。笔者应用生态足迹方法,通过对贵阳市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计算来研究贵阳市人口规模的生态容纳... 城市的发展,在客观上存在一个适度、合理的人口承载量。一个城市生态适度人口的确定,取决于区域生态承载力与区域人口对生态资源的需求。笔者应用生态足迹方法,通过对贵阳市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计算来研究贵阳市人口规模的生态容纳量。结果表明,贵阳市目前已经出现过度人口和生态赤字,人地矛盾比较突出,目前的人口规模非常不合理。因此,贵阳市需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对耕地实行严格的保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等,从而增强生态承载力,减少生态赤字,缓解区域环境承载的人口压力,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模型 西南喀斯特山区 生态适度人口 贵阳市
下载PDF
产业结构演变下西南喀斯特地区产业生态效率时空演变——以贵州省为例
2
作者 杨廷锋 吴显春 尚海龙 《宁夏农林科技》 2023年第2期64-68,共5页
运用基于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方法,分析贵州省产业结构演变下产业生态效率时空变化。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贵州省产业结构由“一二三”阶段演变到“二一三”“二三一”阶段以及“三二一”阶段,产业生态效率的增长率分别为8.2%、8.1%、14.1%... 运用基于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方法,分析贵州省产业结构演变下产业生态效率时空变化。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贵州省产业结构由“一二三”阶段演变到“二一三”“二三一”阶段以及“三二一”阶段,产业生态效率的增长率分别为8.2%、8.1%、14.1%,整体平均增长率为10.1%,与全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第一产业的生态效率平均增长率为9.4%,第二产业的生态效率平均增长率为8.2%,第三产业生态效率平均增长率为10.6%。在1986—2019年间,贵州省各市(州)产业生态效率不断增加,产业生态效率与产业生态效率增长率存在一定差距,总体差距呈现减少趋势。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新时期贵州省经济发展的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生态效率 生态足迹模型方法 产业结构演变 西南岩溶石山地区 贵州省
下载PDF
中国西南喀斯特山区国土空间利用变化的人文驱动框架构建 被引量:3
3
作者 万将军 邓伟 +1 位作者 张继飞 宋雪茜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59-865,共7页
喀斯特山区是一种特殊的山地国土空间类型,系统识别其国土空间变化的人文驱动因素及作用机制,对于合理调控喀斯特山区人类活动的空间作用强度具有重要意义。喀斯特山区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差且高度脆弱,土地利用的空间异质性和尺度关联性... 喀斯特山区是一种特殊的山地国土空间类型,系统识别其国土空间变化的人文驱动因素及作用机制,对于合理调控喀斯特山区人类活动的空间作用强度具有重要意义。喀斯特山区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差且高度脆弱,土地利用的空间异质性和尺度关联性强,非理性人类活动导致局部地区人地关系矛盾趋于尖锐化。通过论证,提出了社会经济、文化民俗、政策制度和人口变化是喀斯特山区国土空间利用变化的四大人文驱动因素,解析了喀斯特山区国土空间利用变化的多维人文因素作用方式。从土地管理者和土地使用者博弈的视角,遵循"驱动因素辨识—决策分析过程—行为作用结果—反馈路径环节"的思路,构建了喀斯特山区国土空间利用变化的人文驱动框架,为喀斯特山区国土空间优化和管控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山区 国土空间 驱动框架 多维人文因素
下载PDF
中国西南岩溶地区环境问题分析及其对策 被引量:8
4
作者 喻劲松 梁凯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19,共3页
西南岩溶山区的石漠化是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生态建设所面临的一个根本性的地域环境问题 ,研究西南岩溶地区的环境问题并寻找相应对策 ,对我国西部大开发尤其是对西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述了我国西南岩溶地区严重的环... 西南岩溶山区的石漠化是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生态建设所面临的一个根本性的地域环境问题 ,研究西南岩溶地区的环境问题并寻找相应对策 ,对我国西部大开发尤其是对西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述了我国西南岩溶地区严重的环境问题 ,然后从自然和人文因素的角度对造成此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最后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问题 石漠化 对策 中国西南 岩溶地区
下载PDF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地下水资源可持续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博 郭俊 +3 位作者 李恒凯 丁坚平 文雪峰 吴彦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24,共5页
西南岩溶山区碳酸盐岩布露广泛,岩溶发育较强烈,强烈的岩溶化作用形成地表、地下双层空间结构,造成区域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在对岩溶山区水文地质、社会经济以及区域环境的相关资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从地下水资源条件、地下水资源开发... 西南岩溶山区碳酸盐岩布露广泛,岩溶发育较强烈,强烈的岩溶化作用形成地表、地下双层空间结构,造成区域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在对岩溶山区水文地质、社会经济以及区域环境的相关资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从地下水资源条件、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生态环境条件4个方面出发,选取了28项指标,同时结合模糊层次分析方法探讨一种岩溶山区地下水可持续指标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以贵州威宁地区为实例,对该地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评价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岩溶山区 地下水可持续性评价 模糊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