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低温热液矿床集中分布区的一些地质特点 被引量:39
1
作者 李朝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63-170,共8页
通过对我国西南地区低温热液矿床集中分布区的区域地质背景(包括基底、盖层、构造与地球物理特征)和一些低温热液矿床的地质特征的研究,重点对低温热液矿床集中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的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1)巨厚的地壳使温... 通过对我国西南地区低温热液矿床集中分布区的区域地质背景(包括基底、盖层、构造与地球物理特征)和一些低温热液矿床的地质特征的研究,重点对低温热液矿床集中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的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1)巨厚的地壳使温度高的地幔对容矿地层的面型影响不强烈,只是在一些切壳的深大断裂附近形成一些较高的地温场、小岩体和岩脉;(2)区内元古代基底区域变质作用不强,经受的温度、压力都不是很高,致使元古界岩石中的成矿元素没有大量被结晶(变质)分异作用排出,因而其成矿元素丰度较高;(3)新元古代—古生代巨厚的沉积盖层显示出该区长时间、大面积稳定下沉,岩浆活动(特别是侵入活动)不强烈;(4)盖层中大量含碳质细碎屑岩与碳酸盐岩石相间出现的岩性组合反映了海进海退、氧化还原的沉积环境变化,有利于成矿元素沉淀富集;(5)很多低温热液矿床成矿物质都来自深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热液矿床 集中分布区 热液矿床 地质特点
下载PDF
西南山地红外相机监测网络建设进展 被引量:28
2
作者 李晟 William J.McShea +7 位作者 王大军 申小莉 卜红亮 官天培 王放 古晓东 张晓峰 廖灏泓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49-1058,共10页
中国西南山地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区。西南山地红外相机监测网络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监测的区域性红外相机网络之一。该网络由北京大学牵头,始建于2002年,合作单位包括科研院所、高校、保护组织、政府部门、保护地管理机构等。网络主要覆... 中国西南山地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区。西南山地红外相机监测网络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监测的区域性红外相机网络之一。该网络由北京大学牵头,始建于2002年,合作单位包括科研院所、高校、保护组织、政府部门、保护地管理机构等。网络主要覆盖青藏高原东缘大横断山区域的秦岭、岷山、邛崃山、相岭、凉山、沙鲁里山、云岭7大山系。网络内目前共有41个监测样区,包括自然保护区、社区保护地、林场等多种类型。网络内监测样区均采用标准的网格化布设规程,采取统一数据结构与数据库结构、建立离散式数据库进行分散管理的总体架构,所有监测样区的数据库保持一致的结构和统一的核心字段,由每个监测样区建立并维护各自独立的数据库。截至2019年12月,网络内布设有效调查/监测位点5,738个,已处理数据中调查工作量(以有效相机日计)合计约120.74万天,积累红外相机照片/视频(删除连续空拍后)302.59万份,另有111.16万份待处理。共记录到分属7目21科的63种野生哺乳动物与分属10目35科的182种野生鸟类物种,其中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别有18与39种。西南山地网络今后的重点工作方向包括:(1)基于通用元数据结构建立统一的在线数据库平台;(2)加强网络内保护地数据管理与分析能力建设;(3)为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保护地管理提供持续支持;(4)针对野生动物种间关系、群落构建机制以及大型食肉动物的生态功能开展深入的动物生态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南山地 大横断山 生物多样性监测 红外相机 保护地网络 生物多样性平台
原文传递
川滇及其邻区中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孙继浩 帅向华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8,共8页
本文选取川滇及邻区作为研究区域,根据地震构造环境和震害分布特点,将该地区分为西南地区和盆地地区,选取该地区6级以上的典型历史震例,将其数字化得到等震线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统计回归分析,分别建立两个区域的地震烈度沿长轴与短... 本文选取川滇及邻区作为研究区域,根据地震构造环境和震害分布特点,将该地区分为西南地区和盆地地区,选取该地区6级以上的典型历史震例,将其数字化得到等震线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统计回归分析,分别建立两个区域的地震烈度沿长轴与短轴的衰减关系、各烈度面积与地震震级的关系、破裂长度与震级的关系。同时,综合利用上述关系建立不同的地震影响场分布计算模型,以进行震后快速评估等工作。其研究结果对于应急工作中的快速评估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盆地地区 中强地震 烈度衰减关系 烈度面积分布
下载PDF
西南干旱对哀牢山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及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杞金华 章永江 +4 位作者 张一平 刘玉洪 鲁志云 武传胜 温韩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877-2885,共9页
为探讨2010年初西南干旱对这一地区原生植被林冠和凋落物量的影响,以及这一地区凋落物量和气候条件之间的关系,对比研究了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010年和一般年份的凋落物特征以及各层的叶面积指数,并分析了凋落物量和气候因子之间的... 为探讨2010年初西南干旱对这一地区原生植被林冠和凋落物量的影响,以及这一地区凋落物量和气候条件之间的关系,对比研究了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010年和一般年份的凋落物特征以及各层的叶面积指数,并分析了凋落物量和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2010年凋落物总量和往年相比无显著差异,但是叶凋落总量、旱季凋落物总量、旱季叶凋落量为历年来最高,其中旱季叶凋落物量比一般年份平均高35.2%(0.81t/hm2)。而2010年附生苔蘚年凋落量为历年来最低。2010年最旱月的乔木层和灌木层叶面积指数和2005同期相比无显著差异,但是草本层叶面积指数却极显著低于2005年同期。因此,2010年初西南干旱尽管使哀牢山常绿阔叶林旱季落叶增加,但还没有到显著影响冠层叶面积指数的程度。而草本层和附生苔藓的生长则受到了干旱事件的显著影响。此外,哀牢山常绿阔叶林年总凋落量和年降水量显著正相关,而和年均温却不相关,表明该亚热带森林凋落物量主要由降水而非温度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特大干旱 凋落物量 叶面积指数 降水量
下载PDF
中国西南岩溶地区环境问题分析及其对策 被引量:8
5
作者 喻劲松 梁凯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19,共3页
西南岩溶山区的石漠化是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生态建设所面临的一个根本性的地域环境问题 ,研究西南岩溶地区的环境问题并寻找相应对策 ,对我国西部大开发尤其是对西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述了我国西南岩溶地区严重的环... 西南岩溶山区的石漠化是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生态建设所面临的一个根本性的地域环境问题 ,研究西南岩溶地区的环境问题并寻找相应对策 ,对我国西部大开发尤其是对西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述了我国西南岩溶地区严重的环境问题 ,然后从自然和人文因素的角度对造成此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最后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问题 石漠化 对策 中国西南 岩溶地区
下载PDF
中国西南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区位优势与发展机遇 被引量:7
6
作者 孙恒忠 汪欢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8-22,共5页
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突出了中国西南特殊的沿边区位、沿海区位、沿江区位和地缘区位优势,给中国西南赢来了贸易创造、贸易扩大、规模经济、竞争促进、引进外资和地缘经济等发展机遇。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区位优势 发展机遇 中国西南 贸易创造 引进外资 地缘经济
下载PDF
秦汉时西南地区外来移民的迁徙特点及在边疆开发中的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古永继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9-94,143,共7页
秦汉数百年间,西南地区步入自身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通过各种途径进入西南地区的外来移民具有鲜明的迁徙特点,他们在促使当地人口增长、支持郡县设置、引进先进技术、传播封建文化、推动边疆开发和疆域形成以及稳定当地局势等历史进程... 秦汉数百年间,西南地区步入自身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通过各种途径进入西南地区的外来移民具有鲜明的迁徙特点,他们在促使当地人口增长、支持郡县设置、引进先进技术、传播封建文化、推动边疆开发和疆域形成以及稳定当地局势等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 西南 移民 边疆开发 特点
下载PDF
西南地区烟草潜在适生区预测 被引量:1
8
作者 孙佳照 冉渝澳 +1 位作者 冯俊 丁伟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7-44,61,共9页
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具有鲜明山地种植特征。为了研究该地区烟草潜在适生区,对西南地区191条有效烟草种植分布位点气候数据进行分析,采用最大熵模型Max Ent结合Arc Map明确影响典型烟草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预测西南地区烟草潜在适生区。... 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具有鲜明山地种植特征。为了研究该地区烟草潜在适生区,对西南地区191条有效烟草种植分布位点气候数据进行分析,采用最大熵模型Max Ent结合Arc Map明确影响典型烟草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预测西南地区烟草潜在适生区。结果表明,经过训练后Max Ent模型AUC值为0.950。最干季度平均温度(℃)、最干月份降水量(mm)和最暖季度降水量(mm)3个生物气候因素是影响西南地区烟草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贡献率分别为40.5%、30.3%和12.9%。云南省、贵州省和重庆市全域为烟草适生区。四川省西部、西北部存在较大面积低度适生区及不适生区。此外发现西藏林芝地区和山南地区存在高度适生区,阿里地区西南部存在少量中度适生区。气候生态位预测表明西南地区烟草高度适生区面积约为5.229×10^(5) km^(2)。我国西南地区仍有部分烟草适宜种植区域有待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西南地区 气候生态位 潜在适生区
下载PDF
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国大西南先导区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光辉 林埜垚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4-79,共6页
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大西南先导区构建的必要性,以及现今在西南先导区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可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国西南先导区的构建和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使今后大西南先导区能够持续且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西部大开发 西南 先导区
下载PDF
基于村寨特色旅游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实践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光明 陈旭川 《中国发展》 2017年第5期63-67,共5页
旅游精准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议题之一。实践证明,发展旅游精准扶贫能实现人与生态系统和谐发展,有效解决贫困问题。该文以丽江束河古镇为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束河古镇旅游精准扶贫现实状态,探寻当地旅游精准扶贫新模式,最后... 旅游精准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议题之一。实践证明,发展旅游精准扶贫能实现人与生态系统和谐发展,有效解决贫困问题。该文以丽江束河古镇为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束河古镇旅游精准扶贫现实状态,探寻当地旅游精准扶贫新模式,最后给出旅游精准扶贫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西南片区民族村寨实现旅游精准扶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民族村寨 旅游精准扶贫
下载PDF
西南地区跨区随迁子女的语言使用与语言适应 被引量:1
11
作者 段俊霞 张梦珂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15-21,共7页
跨区随迁子女的语言使用总伴随着语言适应而发生。以成都、重庆两地跨语言区随迁子女的语言调查数据为基础,对西南地区跨区随迁子女的语言使用与适应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该地区跨区随迁子女在语言能力上虽然单语或单言仍占主导,但是... 跨区随迁子女的语言使用总伴随着语言适应而发生。以成都、重庆两地跨语言区随迁子女的语言调查数据为基础,对西南地区跨区随迁子女的语言使用与适应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该地区跨区随迁子女在语言能力上虽然单语或单言仍占主导,但是双语或多语交叉混用现象已经开始出现;在语言使用上无论场合正式与否,普通话都已成为主流语言,家乡方言受交流对象的限制一般用于家庭及与同乡同学的交流之中,西南官话也逐渐在日常交流中使用;在语言适应期上普通话明显优于西南官话。性别、迁移时间等则是影响跨区随迁子女语言使用与适应的重要因素,并在统计学上呈现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使用 语言适应 西南地区 跨语言区 随迁子女
下载PDF
西南地区强震前后地壳变形异常强度场特征研究
12
作者 牛安福 张晶 +1 位作者 延旭东 吉平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69,共9页
采用标准化的 F统计量给出了异常强度的定量描述方法 ,在变形监测台点比较密集的西南地区构造了变形异常强度场。通过对异常特征空间分布随时间演化图像及强地震前后变形异常分布图像的研究 ,讨论了地震成组活动模式下变形空间分布的特... 采用标准化的 F统计量给出了异常强度的定量描述方法 ,在变形监测台点比较密集的西南地区构造了变形异常强度场。通过对异常特征空间分布随时间演化图像及强地震前后变形异常分布图像的研究 ,讨论了地震成组活动模式下变形空间分布的特点及变形异常分布的非均匀性特征。探讨了变形异常集中区与平静区 (变形空区 )与地震活动空区之间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变形 异常强度 强地震 西南地区 空间分布 地震前兆
下载PDF
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发展趋势 被引量:39
13
作者 李梦先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6年第3期19-22,共4页
分析了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的基本特征和石漠化状况;并对影响石漠化发展趋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西南岩溶地区 石漠化 形势分析
下载PDF
泛亚高铁建设对中国西南边疆地区与中南半岛空间联系的影响 被引量:39
14
作者 马颖忆 陆玉麒 +1 位作者 柯文前 陈博文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25-837,共13页
泛亚高铁建设是中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手段,能够助推中国与中南半岛及东南亚地区的跨境合作。从可达性变化和空间格局演变两方面,探讨了泛亚高铁建设对中国西南(陆域)边疆地区与中南半岛空间联系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铁建设... 泛亚高铁建设是中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手段,能够助推中国与中南半岛及东南亚地区的跨境合作。从可达性变化和空间格局演变两方面,探讨了泛亚高铁建设对中国西南(陆域)边疆地区与中南半岛空间联系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铁建设带来可达性在全局和局域层面显著的时空收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区域内部的相对差异情况,使各区域享受交通的便捷程度更趋均衡;对区内国土面积、人口与GDP等的服务水平提升并呈现国别分异的层次结构特征;凸显高铁过境市州尤其是昆明的区位优势,以及高铁中线建设对区域一体化的推动作用;强化了中国西南边疆尤其是过境市州与中南半岛的空间联系强度,并形成昆明(曲靖)—曼谷,昆明(曲靖)—河内围合的"^"型主导联系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亚高铁 空间联系 可达性 西南边疆 中南半岛
原文传递
西南岩溶区生态地质环境特点及生态恢复重建策略 被引量:23
15
作者 韦复才 周游游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2-287,共6页
西南岩溶区生态地质环境具有水热充沛、矿产和旅游资源丰富,但存在地上地下双层岩溶空间结构和山高水深、地形陡峻、土壤贫瘠等两重性的特点,在人为活动的干扰影响下很容易导致生态退化,产生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本文在充... 西南岩溶区生态地质环境具有水热充沛、矿产和旅游资源丰富,但存在地上地下双层岩溶空间结构和山高水深、地形陡峻、土壤贫瘠等两重性的特点,在人为活动的干扰影响下很容易导致生态退化,产生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本文在充分论述了西南岩溶区生态地质环境的这种特点的基础上,通过生态系统退化过程的机理分析,提出了岩溶生态系统退化是脆弱的岩溶生态地质环境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的成因观点,以及以将人为活动限制在岩溶生态系统环境承载允许的范围之内作为前提条件,并辅以因地制宜开发水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立体化生态农业、挖掘地方经济增长潜力、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及生态移民等工程措施的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岩溶区 生态系统 生态退化 生态重建
下载PDF
西南岩溶地区不同含水介质地球物理勘查技术 被引量:23
16
作者 武毅 孙银行 李凤哲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1年第3期278-284,共7页
针对西南岩溶地区表层带岩溶水、管道型岩溶水(溶洞、暗河、管道等)、构造裂隙岩溶水等不同类型地下水赋存介质特点,通过适宜的地球物理方法使用条件以及找水特点的分析,提出不同含水介质中寻找地下水地球物理勘查要解决的地质问题、拟... 针对西南岩溶地区表层带岩溶水、管道型岩溶水(溶洞、暗河、管道等)、构造裂隙岩溶水等不同类型地下水赋存介质特点,通过适宜的地球物理方法使用条件以及找水特点的分析,提出不同含水介质中寻找地下水地球物理勘查要解决的地质问题、拟采用的综合物探方法,分别总结出了它们的电性参数(或曲线)的响应特征,形成了不同含水介质的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组合方案。最后通过实例验证其实用性,并对在西南岩溶地区地下水地球物理勘查工作中积累的技术经验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岩溶地区 表层岩溶 暗河管道 断层储水构造 地下水地球物理勘查技术
下载PDF
西南喀斯特地区农村特色生态经济模式探讨——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为例 被引量:17
17
作者 胡宝清 陈振宇 饶映雪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84-691,共8页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层薄、地表漏水、旱涝等灾害频繁,生态环境非常脆弱,近现代以来水土流失日益加剧,以"石漠化"为特征的土地退化日趋蔓延。通过喀斯特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认为围绕现阶段生态环境退化加速...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层薄、地表漏水、旱涝等灾害频繁,生态环境非常脆弱,近现代以来水土流失日益加剧,以"石漠化"为特征的土地退化日趋蔓延。通过喀斯特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认为围绕现阶段生态环境退化加速、土地生产力低、经济发展落后、人口增长与劳动力素质低下等问题,必须正确处理好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根据各个地区的生态经济状况,结合不同模式实施所采取主要技术路线的差异,把西南喀斯特地区农村特色生态经济建设实践总结为10种主要模式。并选取广西都安县作为典型研究区,探讨西南喀斯特地区典型农村特色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模式 西南喀斯特地区 都安
下载PDF
西南地区水土流失区划 被引量:13
18
作者 柴宗新 《山地研究》 CSCD 1995年第2期121-127,共7页
这里所说的西南地区指的是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位于长江、珠江等江河上游,总土地面积112.51万(km) ̄2。当地受自然和人类活动因子影响,水土流失比较严重。首先分析了西南地区水土流失的特征;然后计算了各县的幅员面积... 这里所说的西南地区指的是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位于长江、珠江等江河上游,总土地面积112.51万(km) ̄2。当地受自然和人类活动因子影响,水土流失比较严重。首先分析了西南地区水土流失的特征;然后计算了各县的幅员面积侵蚀模数,并根据其大小编制了水土流失强度图;再参照地貌、岩性、人口密度及工矿建设程度等,进行了水土流失区划。西南地区共划分为3个一级区,14个二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区划 土壤侵蚀
下载PDF
数字鸿沟对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8
19
作者 康军 李建军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3-198,共6页
基础教育质量受制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衍生于区域经济差距的数字鸿沟,成为了教育不均衡加剧的关键因素。对西南地区的农村而言,数字鸿沟现象是由于基础设施不到位所致,但同时也是传统文化面对外部冲击下产生的内生性的调适与规避现象。... 基础教育质量受制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衍生于区域经济差距的数字鸿沟,成为了教育不均衡加剧的关键因素。对西南地区的农村而言,数字鸿沟现象是由于基础设施不到位所致,但同时也是传统文化面对外部冲击下产生的内生性的调适与规避现象。因此,除了要利用好智能时代提供的信息资源和技术便利条件之外,还要理解西南民族地区的农村师生以及家庭是如何理解数字平台、信息平台的,并尽可能地借助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方式让数字平台真正融入义务教育阶段当中,继而创造良好的基础教育环境为弥补区域文化教育差异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民族地区 农村基础教育 数字鸿沟
原文传递
1998-2012年中国西南岩溶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靖娟利 王永锋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3-167,共5页
基于1998—2012年长时间序列SPOT-VEGETATION植被指数数据集,采用最大值合成法、变化矢量分析法、一元线性回归变化斜率法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对我国西南岩溶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SPOT-VEGETATION植被... 基于1998—2012年长时间序列SPOT-VEGETATION植被指数数据集,采用最大值合成法、变化矢量分析法、一元线性回归变化斜率法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对我国西南岩溶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SPOT-VEGETATION植被指数数据可以较好地在宏观尺度上监测西南岩溶区的植被覆盖状况;(2)1998—2012年,西南岩溶区NDVI年均最大值呈上升趋势,整体上植被覆盖情况得到改善,约71.85%的区域植被覆盖情况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主要集中分布在贵州、云南和广西;局部地区植被覆盖情况恶化,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基本不变的区域约占总面积的27.62%;(3)近14a的变化矢量分析结果显示高变化和中变化的区域合计占54.17%,两个7a相比,1999—2005年的变化大于2006—2012年,前者是后者的1.82倍;(4)变化斜率法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对西南岩溶区植被覆盖状况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南岩溶区 SPOT-VEGETATION 变化矢量分析 趋势分析 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