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辽盆地南部深层系天然气成藏规律 被引量:55
1
作者 张玉明 李明 李瑞磊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41-848,共8页
松辽盆地南部深层系发育了既相互分割又有成因联系的断陷群,多具有生烃能力。以十屋、长岭断陷为例对松辽盆地南部深层系断陷群的天然气成藏规律进行分析,认为天然气成藏受控于烃源岩的分布与演化、大型构造带与沉积相带的配置关系及保... 松辽盆地南部深层系发育了既相互分割又有成因联系的断陷群,多具有生烃能力。以十屋、长岭断陷为例对松辽盆地南部深层系断陷群的天然气成藏规律进行分析,认为天然气成藏受控于烃源岩的分布与演化、大型构造带与沉积相带的配置关系及保存条件。深层系天然气的两期成藏,分别是登娄库期和嫩江期,晚期成藏是关键。中-高生烃强度区内的大型构造带对油气聚集成藏至关重要。大型构造带内的有利储集体和断裂控制了油气的局部富集;但由于缺乏邻近烃源岩的区域性盖层,保存条件不甚理想。烃源、构造、沉积、保存因素的互相配合可形成多种类型的复式油气聚集带。十屋断陷中央构造、东部秦家屯走滑构造、北部超覆尖灭复式油气聚集带及长岭断陷东部斜坡区东岭复式油气聚集带、中部低隆起复式油气聚集带是勘探的重点目标,长岭断陷西部陡坡区大型水下冲积扇是潜在的复式油气聚集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 深部层系 天然气 成藏规律 松辽盆地南部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坳陷期层序地层研究 被引量:36
2
作者 孙钰 钟建华 +3 位作者 姜在兴 于雯泉 操应长 饶孟余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7,共7页
在综合分析钻井、测井、地震等各种资料的基础上,对松辽盆地南部坳陷期的层序地层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此地区坳陷期的层序地层可划分为2个超层序,9个三级层序,其中三级层序的内部结构具有三分(低水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 在综合分析钻井、测井、地震等各种资料的基础上,对松辽盆地南部坳陷期的层序地层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此地区坳陷期的层序地层可划分为2个超层序,9个三级层序,其中三级层序的内部结构具有三分(低水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和二分(湖侵体系域、湖退体系域)两种。在层序的划分过程中建立了浅水区域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即暴露剥蚀面、河道冲刷面、地层叠加型式转换面及泥岩颜色突变面。将ΔlgR法和锰、铁元素法用于深水区域层序界面的识别,层序界面对应ΔlgR和w(Mn)/w(Fe)的低值,最大湖泛面对应ΔlgR和w(Mn)/w(Fe)的峰值。详细研究了二分层序和三分层序的层序特征,并阐述了其与油气的分布关系,即二分层序以下生上储型油藏组合为主,三分层序以上生下储型油藏组合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南部 坳陷期 层序地层 层序识别 层序特征 油气预测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火山岩储层主控因素 被引量:38
3
作者 侯启军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49-756,共8页
松辽盆地南部火山岩储层是由孔、缝、洞构成的多孔介质储层,其储集空间类型多样、结构复杂,储层物性在空间上变化大,非均质性强,相变快。在勘探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弄清楚火山岩储层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通过地质、测井和地震... 松辽盆地南部火山岩储层是由孔、缝、洞构成的多孔介质储层,其储集空间类型多样、结构复杂,储层物性在空间上变化大,非均质性强,相变快。在勘探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弄清楚火山岩储层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通过地质、测井和地震资料,结合现有勘探成果,分析发现松南地区火山岩储层发育的三级控制规律:①火山机构类型控制储层发育程度,流纹质火山机构储层物性最好;②火山机构-相带控制储层展布,火山口-近火山口相带物性最好;③成岩作用和构造裂缝控制储层有效性,隐爆角砾岩化作用、风化淋滤作用以及裂缝使储层物性变好。清楚认识火山岩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对储层预测及今后气田的有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南部 白垩系 营城组 火山岩储层 火山机构类型 主控因素
下载PDF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盆地断陷期构造转换及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36
4
作者 陈娟 张庆龙 +4 位作者 王良书 解国爱 徐士银 毕素萍 葛荣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27-1035,共9页
本文以平衡剖面理论为指导,对松辽盆地长岭断陷3条近东西走向的剖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岭断陷盆地在火石岭期初始张裂,沙河子期、营城期断陷强烈扩张,伸展速率均在沙河子期最大,分别为907.50m/Ma、1373.90m/Ma和1100.00m/Ma,两次... 本文以平衡剖面理论为指导,对松辽盆地长岭断陷3条近东西走向的剖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岭断陷盆地在火石岭期初始张裂,沙河子期、营城期断陷强烈扩张,伸展速率均在沙河子期最大,分别为907.50m/Ma、1373.90m/Ma和1100.00m/Ma,两次扩张末期都伴有构造反转。沙河子末期最大缩短量达2.11km,缩短率2.89%;营城末期最大缩短量达2.26km,缩短率3.21%。登娄库期断陷开始向坳陷转化,泉头期—嫩江期为断陷期后热冷却沉降,表现为弱伸展作用,随后进入嫩江末期以挤压作用为主的反转构造发育期。沙河子组、营城组既是主力源岩,又是优质盖层和储层,构成了近烃源自生自储式成藏组合。在沙河子末期、营城末期构造运动形成的大范围的低幅褶皱构造是成藏有利区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南部 长岭断陷 平衡剖面 构造转换 反转构造 油气成藏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泉四段扶余油层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喉结构特征 被引量:35
5
作者 操应长 葸克来 +3 位作者 朱如凯 张少敏 张响响 郑晓骄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17,共11页
综合运用铸体薄片观察、扫描电镜、高压压汞、恒速压汞及图像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松辽盆地南部泉四段扶余油层致密砂岩储层储集空间、储集物性、微观孔喉分布及不同尺度孔喉对储层物性的贡献等特征进行精细表征,并分析不同微观孔喉参数与... 综合运用铸体薄片观察、扫描电镜、高压压汞、恒速压汞及图像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松辽盆地南部泉四段扶余油层致密砂岩储层储集空间、储集物性、微观孔喉分布及不同尺度孔喉对储层物性的贡献等特征进行精细表征,并分析不同微观孔喉参数与储层物性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物性差、孔喉半径小;储集空间以粒内和粒间溶孔为主,含部分原生孔和黏土矿物晶间孔。储层孔隙半径分布差异不明显,而喉道半径与孔喉比分布差异较大;储层物性越好,喉道半径分布范围越宽,峰值喉道半径越大,并且右偏特征越明显;储层渗透率越高,对渗透率起主要贡献的孔喉半径越大;孔喉比分布与喉道半径分布呈现相反的特征。渗透率主要由岩石中少量的微米级孔喉贡献;纳米级孔喉所占体积很大,却只有较小的渗流能力,并且渗透率越低,纳米级孔喉所占的相对比例越大。微观孔喉结构参数对储层物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渗透率上,而对孔隙度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喉结构 孔喉参数 致密砂岩 泉四段 松辽盆地南部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深层火山岩、火山机构和火山岩相地质-地震综合识别 被引量:30
6
作者 杨立英 李瑞磊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83-1090,共8页
松辽盆地南部深层发育2套火山岩,分布在下白垩统营城组下部和上侏罗统火石岭组中上部。东岭地区营城组为酸性岩,岩相以爆发相为主,占73%;火石岭组为中基性岩,可分为上下两段,岩相以喷溢相为主(上段占67%,下段占59%)。酸性岩在地震剖面... 松辽盆地南部深层发育2套火山岩,分布在下白垩统营城组下部和上侏罗统火石岭组中上部。东岭地区营城组为酸性岩,岩相以爆发相为主,占73%;火石岭组为中基性岩,可分为上下两段,岩相以喷溢相为主(上段占67%,下段占59%)。酸性岩在地震剖面上主要表现为透镜状、丘状反射特征,顶面为中强反射,内部为中强或弱反射,低频、杂乱、断续分布,具有明显的穿时现象。中基性岩在地震剖面表现为眼球状、丘状反射特征,顶部为强反射,与围岩呈超覆关系,内部为弱反射、蠕虫状、杂乱、低频、断续反射。利用拟声波曲线反演方法识别火山岩,其结果表明东岭地区火石岭组火山岩厚度受断层F1控制,在F1东侧薄,西侧厚,在SN109井区域最厚。利用构造趋势面分析和三维体切片技术可识别火山机构的火山锥。在东岭地区火石岭组发现2个火山锥发育区(以中部区域为主),该区火山锥面积为56 km2,最大幅度为547 m。利用倾角属性方法结合火山机构物理模型可识别出火山通道相和侵出相,波形分类方法可识别爆发相和喷溢相,结合两种方法可以准确地识别出火山岩相;其结果表明东岭地区火石岭组在中部区域喷溢相上部亚相和火山通道相发育。火山锥发育的区域是火山岩储层厚度发育的区域,同时岩相预测结果表明该区也是储层物性好的区域,所以东岭地区中部火山岩是勘探的有利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南部 火石岭组 营城组 火山岩储层 拟声波曲线反演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扶余油层低渗透油藏形成机制 被引量:28
7
作者 宋立忠 李本才 王芳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7年第2期57-61,共5页
从沉积储层特点、烃源岩超压、油气运移动力、油水分布特征等方面深入剖析了松辽盆地南部扶余油层的成藏机制,据此建立了扶余油层低渗透储层垂向输导、超压控藏大型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预测坳陷区扶余油层低渗透油藏的勘探潜力巨大,指... 从沉积储层特点、烃源岩超压、油气运移动力、油水分布特征等方面深入剖析了松辽盆地南部扶余油层的成藏机制,据此建立了扶余油层低渗透储层垂向输导、超压控藏大型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预测坳陷区扶余油层低渗透油藏的勘探潜力巨大,指导勘探取得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岩性油气藏 成藏机制 扶余油层 松辽盆地南部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油气系统特征 被引量:23
8
作者 王永春 黄志龙 刘宝柱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6-19,共4页
油气系统划分是油气系统特征描述和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在明确油气系统概念的基础上 ,按照一个盆地有几套成熟烃源岩就有几个油气系统的划分原则 ,根据松辽盆地南部有效烃源岩的发育和分布、油气分布和油气源对比成果 ,并结合盆地的构造... 油气系统划分是油气系统特征描述和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在明确油气系统概念的基础上 ,按照一个盆地有几套成熟烃源岩就有几个油气系统的划分原则 ,根据松辽盆地南部有效烃源岩的发育和分布、油气分布和油气源对比成果 ,并结合盆地的构造特征及储集层分布特征 ,将盆地南部中浅层划分为 2个油气系统和 1个复合油气系统。在详细分析 3个油气系统特征的基础上 ,得出以下结论 :K1qn—P G F Y油气系统烃源岩质量好 ,演化程度高 ,为成熟—高成熟的油气系统 ;K1n1 2 —H油气系统演化程度低 ,为低熟—成熟的油气系统 ;K1qn k1n1 2 —S复合油气系统为成熟的油气系统。图 6表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油气系统 地层特征 划分原则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泉头组—嫩江组层序地层与油气藏成因成藏组合 被引量:25
9
作者 刘鸿友 沈安江 +1 位作者 王艳清 陆俊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69-473,共5页
通过对松辽盆地南部白垩系泉头组—嫩江组层序地层分析揭示,青二段顶至青三段底及嫩一、二段为湖域范围最广的两个时期,分别与两个二级旋回的凝缩段(CS1、CS2)相当,也是松辽盆地南部两套区域性烃源岩和区域性盖层发育的时期。这两套区... 通过对松辽盆地南部白垩系泉头组—嫩江组层序地层分析揭示,青二段顶至青三段底及嫩一、二段为湖域范围最广的两个时期,分别与两个二级旋回的凝缩段(CS1、CS2)相当,也是松辽盆地南部两套区域性烃源岩和区域性盖层发育的时期。这两套区域性盖层将泉三、四段至嫩江组油层自然地划分为上、中、下3套有成因联系的油气成藏组合:泉三、四段至青一、二段为下部成藏组合,青三段至姚家组为中部成藏组合,嫩江组为上部成藏组合,同一成藏组合具共同的区域性盖层。同传统年代划分方案相比,新的划分方案以层序地层学为基础,以成藏控制因素———区域性盖层为划分依据,这对松辽盆地南部油气藏的进一步勘探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层序地层学 区域性盖层 油气成藏组合 泉头组-嫩江组
下载PDF
松辽南部大情字井地区断裂构造特征及其控油作用 被引量:25
10
作者 李建忠 杨涛 +1 位作者 王立武 江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8-20,共3页
根据松辽盆地南部大情字井地区的三维地震和钻探资料,分析断裂构造特征及其控油作用。该地区发育北东和北西向两组断裂系统,其中北东向的中央断裂带是具有左行走滑性质的基底主断裂,控制北北西和北西向次级断层发育。中央断裂带以西发育... 根据松辽盆地南部大情字井地区的三维地震和钻探资料,分析断裂构造特征及其控油作用。该地区发育北东和北西向两组断裂系统,其中北东向的中央断裂带是具有左行走滑性质的基底主断裂,控制北北西和北西向次级断层发育。中央断裂带以西发育3条北西向浅层断裂带,呈垒堑相间的构造格局;中央断裂带以东浅层断层不发育,为西南倾的平缓斜坡带。断裂是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控制着局部构造圈闭的形成并为岩性圈闭提供侧向遮挡条件。中央断裂带通过控制其两侧断层发育程度和变形样式控制油气分布总体特征:其以西地区以构造及构造 岩性油藏为主,油气分布于3个断垒带;以东地区以岩性油藏为主,大面积含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南部 长岭凹陷 大情字井地区 断裂构造 岩性油藏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埋藏史 被引量:27
11
作者 郭巍 于文祥 +1 位作者 刘招君 马琳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3-360,共8页
盆地沉降史和埋藏史分析是油气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松辽盆地南部测井资料,在地层剥蚀量计算的基础上,开展了沉积速率、沉降速率和埋藏史研究。沉积速率和沉降速率模拟结果表明:沙河子组、营城组沉积速率和沉降速率最高,泉头组、明... 盆地沉降史和埋藏史分析是油气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松辽盆地南部测井资料,在地层剥蚀量计算的基础上,开展了沉积速率、沉降速率和埋藏史研究。沉积速率和沉降速率模拟结果表明:沙河子组、营城组沉积速率和沉降速率最高,泉头组、明水组较高,而登娄库组、青山口组、姚家组、四方台组较低。埋藏史研究结果表明:沙河子组—营城组时期,具有快速沉降、快速沉积和快速埋藏特征;营城组末期遭受剥蚀,地层缺失和剥蚀自西向东有增大的趋势;登娄库组—明水组时期,埋藏史特征表现为较快速的沉降、沉积和埋藏;姚家组以下的地层保存相对完整,嫩江组上部—明水组地层剥蚀较大,东南隆起区基本缺失嫩江组三段—明水组;古近纪—新近纪,总体特征是缓慢抬升,之后缓慢下降、缓慢沉积、缓慢埋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南部 埋藏史 剥蚀量 沉积速率 沉降速率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断陷层碎屑岩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以长岭断陷龙凤山次凹为例 被引量:26
12
作者 秦都 黄桂雄 +3 位作者 李瑞磊 朱建峰 陈杏霞 徐文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2-61,共10页
以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龙凤山次凹为例,通过对烃源岩、储层、盖层及成藏输导匹配等成藏条件进行分析,认为长岭断陷具备良好的生、储、盖等基本石油地质条件,发育断裂—砂体的垂向和侧向双重输导体系,深层构造定型时间早于主成藏期,有... 以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龙凤山次凹为例,通过对烃源岩、储层、盖层及成藏输导匹配等成藏条件进行分析,认为长岭断陷具备良好的生、储、盖等基本石油地质条件,发育断裂—砂体的垂向和侧向双重输导体系,深层构造定型时间早于主成藏期,有利于油气运移聚集成藏。长岭断陷营城组碎屑岩天然气成藏主要有4个基本控制因素:深洼区沙河子组及营城组烃源岩质量及热演化程度控制了油气源条件;优势沉积微相控制有利砂体分布,储层物性决定了油气富集程度,次生孔隙发育对含气性贡献较大;营城组上部稳定的泥岩盖层与晚期断裂的组合控制保存条件,决定了油气主要富集层系;成藏期构造背景下断裂—砂体输导体系有效性控制了油气运移方向。研究认为,长岭断陷层碎屑岩领域具有"洼陷区供烃、断裂—砂体双重输导、构造—盖层控制聚集"的天然气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南部 长岭断陷 龙凤山次凹 碎屑岩 天然气 成藏条件 主控因素
下载PDF
致密油流动孔隙度下限——高压压汞技术在松辽盆地南部白垩系泉四段的应用 被引量:25
13
作者 公言杰 柳少波 +3 位作者 朱如凯 刘可禹 唐振兴 姜林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81-688,共8页
以松辽盆地南部让字井斜坡区白垩系泉头组四段致密层密闭取心井30块样品为研究对象,根据高压压汞实验和氦气测定孔隙度,以及含油饱和度数据分析,确定其致密油流动孔隙度下限及流动孔隙度控制因素。将油藏条件毛管压力与压汞实验得到的... 以松辽盆地南部让字井斜坡区白垩系泉头组四段致密层密闭取心井30块样品为研究对象,根据高压压汞实验和氦气测定孔隙度,以及含油饱和度数据分析,确定其致密油流动孔隙度下限及流动孔隙度控制因素。将油藏条件毛管压力与压汞实验得到的毛管压力进行换算,可计算不同油藏注入压力条件下的流动孔隙度,通过求取含油样品流动孔隙度最小值与不含油样品流动孔隙度最大值,确定研究区含油样品的流动孔隙度下限为3.2%,对应油藏条件下注入压力为0.35 MPa,高于此注入压力致密油可发生有效流动与聚集。致密层流动孔隙度与孔喉比呈负相关,储集层孔喉连通性变差时,需要更高注入压力流动孔隙度才能达到3.2%;流动孔隙度达到3.2%所需注入压力与储集层质量系数呈较好负相关性,随着储集层质量系数增加,流动孔隙度达到3.2%需要的注入压力有降低趋势。基于致密油流动孔隙度下限和油藏条件下注入压力,建立了致密油有效聚集判别图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南部 白垩系 致密油 孔隙度下限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区深层构造特征与天然气聚集 被引量:24
14
作者 张玮 李洪革 李明杰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92-598,共7页
在充分利用二维地震大剖面、三维地震资料以及钻/测井信息的基础上,结合高精度重、磁、电信息,系统地解剖了长岭断陷的区域地质结构,认为长岭断陷区为非单一简单断陷,而是由多个主次断陷组成的复式断陷群,且与北部的古龙断陷连为一体。... 在充分利用二维地震大剖面、三维地震资料以及钻/测井信息的基础上,结合高精度重、磁、电信息,系统地解剖了长岭断陷的区域地质结构,认为长岭断陷区为非单一简单断陷,而是由多个主次断陷组成的复式断陷群,且与北部的古龙断陷连为一体。在连片工业制图的基础上,进行了构造单元及区带划分,分析了主要断裂的几何学及运动学特征,认为乾安断裂、前神字井断裂、黑帝庙断裂、孤西断裂、孤店断裂、大安断裂、哈尔金断裂与顾家店—伏龙泉断裂控制了长岭断陷的地层发育及断陷结构,其中乾安断裂、前神字井断裂、黑帝庙断裂为最主要的控凹断裂。研究了断陷构造演化,将其分为断陷基底形成期、断陷发育期及断陷改造期等3个阶段。在油气地质条件分析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类型天然气的成藏特征,认为深层烃类气为煤型气,主要来自受断陷沉积控制的沙河子组和火石岭组,深层二氧化碳气为无机成因,主要来源于深层地幔,同时指出了有利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岭断陷 地质结构 断裂 天然气 有利区带 松辽盆地南部 煤型气
下载PDF
松南下白垩统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规律 被引量:24
15
作者 何兴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5-80,共6页
通过总结近年来的油气勘探开发成果 ,阐述了松辽盆地南部下白垩统天然气成藏的基本石油地质条件 ,即以湖相暗色泥岩及煤系地层为源岩 ,储集体类型以水下扇三角洲和三角洲相砂体为主 ,局部或层间盖层对下白垩统中天然气的聚集形成了有效... 通过总结近年来的油气勘探开发成果 ,阐述了松辽盆地南部下白垩统天然气成藏的基本石油地质条件 ,即以湖相暗色泥岩及煤系地层为源岩 ,储集体类型以水下扇三角洲和三角洲相砂体为主 ,局部或层间盖层对下白垩统中天然气的聚集形成了有效的封盖。在纵向上 ,划分出下部、中部、上部 3个天然气成藏组合 ,中、上部成藏组合在成因上依附于下部成藏组合 ,是下部组合气藏经改造破坏后再次运移的结果。烃源、构造、圈闭和保存条件是下白垩统天然气藏形成及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平面上 ,下白垩统天然气聚集以断陷为中心 ,呈相对独立的含气单元 ,在断陷内 ,气藏从断陷中心至分隔断陷的凸起带呈气→ (油 )气→油环带分布 ;纵向上 ,天然气富集于 3个层位 ,即中部组合的泉头组下部的农安气层、登娄库组的小城子气层及下部组合中的营城组五家子气层 ,具有跨越式多期成藏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南部 下白垩统 天然气 成藏规律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中浅层油气藏的成藏史 被引量:20
16
作者 刘宝柱 孙万军 +1 位作者 陈少军 苗洪波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1期87-91,共5页
利用圈闭形成时间法、生排烃时间法、油藏饱和压力法及储集层流体包裹体方法等综合评判了松辽盆地南部中浅层油气藏的成藏期;将埋藏史与生排烃的配置关系相结合来分析油气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松辽盆地南部中浅层油气藏具有多期成... 利用圈闭形成时间法、生排烃时间法、油藏饱和压力法及储集层流体包裹体方法等综合评判了松辽盆地南部中浅层油气藏的成藏期;将埋藏史与生排烃的配置关系相结合来分析油气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松辽盆地南部中浅层油气藏具有多期成藏的特征,主要成藏期发生在嫩江期末、明水期末及第三纪,每一期都有对应的油气藏分布。综合分析的结果认为英台—四方坨子、华字井阶地、海坨子南及乾安凹陷等地区是下一步勘探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成藏期 流体包裹体 松辽盆地 储集层 圈闭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致密油源岩下限与分级评价标准 被引量:22
17
作者 卢双舫 黄文彪 +9 位作者 李文浩 薛海涛 肖佃师 李吉君 王民 王伟明 陈方文 张俊 邓守伟 唐振兴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73-480,共8页
以松辽盆地南部为研究区,基于物质平衡法对源岩的排烃强度进行定量评价,利用PetroMod软件的超压模块对源岩内超压进行评价。通过建立源岩排烃强度与残余有机碳含量及超压的关系,根据拐点确定出岩石排烃量2 mg/g、残余有机碳含量0.8%、超... 以松辽盆地南部为研究区,基于物质平衡法对源岩的排烃强度进行定量评价,利用PetroMod软件的超压模块对源岩内超压进行评价。通过建立源岩排烃强度与残余有机碳含量及超压的关系,根据拐点确定出岩石排烃量2 mg/g、残余有机碳含量0.8%、超压1 MPa为致密油源岩的下限,提出岩石排烃量8 mg/g、残余有机碳含量2.0%、超压7 MPa为致密油优质源岩的界限。据此,将致密油源岩划分为优质源岩(Ⅰ类)、低效源岩(Ⅱ类)、无效源岩(Ⅲ类)。利用致密油源岩的下限及分级评价标准对松辽盆地南部致密油有利区分布范围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优质源岩对致密油分布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优质源岩发育区及邻近层位是致密油富集的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烃源岩 分级评价 排烃 超压 松辽盆地南部
下载PDF
新型羧甲基胍胶超高温压裂液在松辽盆地南部深层火山岩气井的应用 被引量:22
18
作者 张应安 刘光玉 +1 位作者 周学平 刘琴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9年第4期70-73,共4页
松辽盆地南部深层火山岩气井长深5井储层埋藏深达5200m,温度高达183℃,针对该储层特点,室内进行了超高温低伤害压裂液的配方试验,合成了高温交联剂和高温增效剂,并进行了新型羧甲基胍胶超高温压裂液体系的性能评价。室内实验结果表明,... 松辽盆地南部深层火山岩气井长深5井储层埋藏深达5200m,温度高达183℃,针对该储层特点,室内进行了超高温低伤害压裂液的配方试验,合成了高温交联剂和高温增效剂,并进行了新型羧甲基胍胶超高温压裂液体系的性能评价。室内实验结果表明,羧甲基胍胶压裂液具有耐高温(180℃)、低浓度、低残渣、低伤害、低摩阻的特点。该压裂液体系在长深5井现场应用,压裂施工取得成功,压后获得了很好的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温 羧甲基胍胶压裂液 深井 火山岩气井 压裂 松辽盆地南部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青山口组湖相风暴沉积 被引量:17
19
作者 孙钰 钟建华 +1 位作者 姜在兴 饶孟余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16,共5页
用岩心观察、粒度分析、薄片鉴定等方法,研究了松辽盆地南部青山口组湖相风暴沉积。结果表明,本区风暴沉积具有:a.丘状交错层理、冲刷面、渠模、截切构造、泄水构造及生物扰动成因等沉积构造;b.以跳跃总体为主、悬浮总体不发育的粒度特... 用岩心观察、粒度分析、薄片鉴定等方法,研究了松辽盆地南部青山口组湖相风暴沉积。结果表明,本区风暴沉积具有:a.丘状交错层理、冲刷面、渠模、截切构造、泄水构造及生物扰动成因等沉积构造;b.以跳跃总体为主、悬浮总体不发育的粒度特征;c.典型的“似鲍玛序列”。风暴沉积物源来自于西部斜坡区的(扇)三角洲及滨浅湖滩坝沉积,按其沉积特征及与物源的关系,又可进一步分为原地风暴岩和异地风暴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岩 沉积特征 沉积序列 青山口组 松辽盆地南部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砂岩型铀矿成矿主控因素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20
20
作者 赵忠华 张振强 +1 位作者 于文斌 董清水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2012年第4期199-202,226,共5页
松辽盆地南部是砂岩型铀矿勘查的重点区,已发现中型铀矿床1个,具备较好的成矿潜力。目的层姚家组、泉头组可识别4种主要沉积相和12种沉积亚相。铀矿体主要产于辫状河河道亚相和冲积扇扇中亚相砂体中。断裂构造对铀成矿具控制作用。油(煤... 松辽盆地南部是砂岩型铀矿勘查的重点区,已发现中型铀矿床1个,具备较好的成矿潜力。目的层姚家组、泉头组可识别4种主要沉积相和12种沉积亚相。铀矿体主要产于辫状河河道亚相和冲积扇扇中亚相砂体中。断裂构造对铀成矿具控制作用。油(煤)气藏作用是铀成矿的必要条件。铀矿主控矿因素为辫状河道沉积砂体、断裂反转构造形成的剥蚀天窗、后生氧化与油(煤)气还原作用。建立了8条找矿标志,优选出白兴吐—架玛吐、协尔苏—金宝屯I级成矿远景区2片,杨大城子、交力格—包日温都Ⅱ级成矿远景区2片。勘查表明,上述两个I级成矿远景区内已取得突破性找矿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南部 有利砂体 断裂构造 油气还原 找矿标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