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南地区异常地层压力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48
1
作者 王震亮 孙明亮 +2 位作者 耿鹏 宋岩 李耀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2-34,共3页
根据实测渗透层压力数据、计算的泥岩压力纵向分布、预测的不同层位异常压力分布 ,分析了准噶尔盆地南部砂、泥岩地层异常高压的分布特征。在综合压实曲线的对比基础上 ,分析了异常地层压力的成因。凹陷内渗透层异常高压非常发育 ,泥岩... 根据实测渗透层压力数据、计算的泥岩压力纵向分布、预测的不同层位异常压力分布 ,分析了准噶尔盆地南部砂、泥岩地层异常高压的分布特征。在综合压实曲线的对比基础上 ,分析了异常地层压力的成因。凹陷内渗透层异常高压非常发育 ,泥岩的地层压力分布既可与砂岩的实测压力相似 ,也可出现小于砂岩实测压力的现象 ,说明砂岩中的异常压力并非全由泥岩的欠压实作用引起。通过综合压实曲线的对比 ,可以确认不同井处的超压是否主要由压实作用引起。研究区异常压力的成因主要有压实与排水不平衡、构造挤压、高流体势承压、断层对水动力的垂向贯通 ,在不同地区 ,这 4个因素所起的作用大小有所差别。概括而言 ,西部地区超压的成因以压实作用为主 ,东部则与构造挤压、断层活动导致的水动力贯通等有关。图 2表 1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地层压力 发育特征 形成机理 准噶尔盆地南部 压力系数 综合压实曲线 油气地质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新生界沉积物重矿物分析与盆山格局演化 被引量:44
2
作者 方世虎 郭召杰 +3 位作者 贾承造 张志诚 王绪龙 王美娜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48-662,共15页
本文通过分析准噶尔盆地南缘野外剖面、部分钻井岩心和天山内部野外剖面的碎屑重矿物及其组合特征,探讨了准噶尔盆地中-新生代物源体系和盆山格局的演化。准噶尔盆地南缘至少存在3个物源体系,各物源体系的重矿物组合、含量及其反映的物... 本文通过分析准噶尔盆地南缘野外剖面、部分钻井岩心和天山内部野外剖面的碎屑重矿物及其组合特征,探讨了准噶尔盆地中-新生代物源体系和盆山格局的演化。准噶尔盆地南缘至少存在3个物源体系,各物源体系的重矿物组合、含量及其反映的物源属性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南部天山物源还存在东、西两部的差异。不同重矿物组合出现和不稳定重矿物的增加显示中-新生代存在3个构造活动相对活跃期,即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晚白垩世和晚新生代。早-中侏罗世天山内部发育多个分隔的小型盆地,盆地南部边界至少位于后峡附近,不存在地理分隔明显的天山;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是天山隆升、盆山格局发生转变的时期,博格达山逐渐构成盆地南缘的又一重要物源;白垩纪—古近纪盆山格局变化不大,新近纪以来的强烈挤压构造背景使得天山山脉快速隆升,盆山格局发生重大改变。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新生代构造相对活跃期和盆山格局演变与欧亚板块南缘发生的构造事件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矿物 天山造山带 盆山格局 准噶尔盆地南缘 中-新生代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控藏作用及大型油气藏勘探方向浅析 被引量:44
3
作者 郭召杰 吴朝东 +1 位作者 张志诚 陈伟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5-195,共11页
新生代以来准南前陆地区发育一系列冲断褶皱带,本文对该褶皱带的生长地层识别、地震剖面构造解析和平衡剖面恢复,并结合前人磁性地层学年龄结果,对准南冲断构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准南山前三排冲断褶皱带形成时间自天山向盆地逐... 新生代以来准南前陆地区发育一系列冲断褶皱带,本文对该褶皱带的生长地层识别、地震剖面构造解析和平衡剖面恢复,并结合前人磁性地层学年龄结果,对准南冲断构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准南山前三排冲断褶皱带形成时间自天山向盆地逐渐变新,其中第一排的构造发生时间为~7Ma,第二排构造为~2Ma,第三排构造在1Ma之后。系统的沉积层序分析表明,准南地区的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和圈闭条件均与天山南缘的库车地区差别不大(除盖层非盐岩层外),但是准南地区相对较晚的构造形成时间和双层滑脱层系(下滑脱层为中侏罗统的煤层,上滑脱层为安集海河组泥岩)的发育,可能是造成准南中上成藏组合没有形成大型油气藏的主要因素。本文提出,准南地区下部成藏组合(即被下白垩统区域盖层覆盖的上侏罗统储集层系)是源于侏罗系煤系地层的大型天然气藏形成的有利目标,应在今后的勘探中给予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前陆冲断带 油气聚集 大型油气藏 构造控藏作用
下载PDF
天山南缘与北缘前陆冲断带构造地质特征对比及油气勘探建议 被引量:37
4
作者 李本亮 陈竹新 +1 位作者 雷永良 张朝军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5-403,共9页
在区域构造、盆地演化与沉积充填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天山南、北缘地震大剖面进行了精细构造变形几何学与年代学的解析。揭示出中—新生代以来天山南、北缘虽然具有相似的构造演化过程、沉积充填特征和油气地质条件,但是受沉积地层介质... 在区域构造、盆地演化与沉积充填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天山南、北缘地震大剖面进行了精细构造变形几何学与年代学的解析。揭示出中—新生代以来天山南、北缘虽然具有相似的构造演化过程、沉积充填特征和油气地质条件,但是受沉积地层介质的力学性质差异和印—藏碰撞远距离效应的空间位置差异的影响,天山南、北缘新生代构造变形启动的时间与构造变形样式存在明显的差异,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油气聚集的不同。新生代天山隆升并向两侧扩展,冲断构造沿滑脱层向克拉通盆地内传播,构造形成的时间从造山带向克拉通方向依次变晚。库车前陆冲断带的构造变形时间早于准南,因此库车冲断带内构造圈闭的油气充注时间长、充满程度高,容易形成高丰度大型气藏。库车冲断带盐下发育多个切过中生界煤系烃源岩的逆冲断层,它们不仅控制了多个褶皱侧向上台阶状叠置,形成盐下堆垛的构造样式,而且成为深部中生界油气向浅层运移聚集的通道;膏盐岩保证了盐下构造圈闭的完整性和封盖条件。准南冲断带主要的构造变形样式是层间滑脱与构造位移量反向冲断的楔形构造,水平滑脱断层封隔了上、下含油气系统,限制深部油气向中浅层运移;大型背斜内部发育多个小型叠置的楔形构造,破坏了构造圈闭的完整性。因此准南山前东端隐伏的燕山期古构造与二、三排新生代构造核部以及库车秋里塔格西段中生界印支期古构造和克拉苏—依奇克里克新生代较早形成的构造带是成藏的有利部位;库车盐下储盖组合是油气富集的有效构造层,准南深层中生界中的大型、完整的构造圈闭是油气勘探大突破的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南 库车 前陆冲断带 构造地质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重矿物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被引量:34
5
作者 周天琪 吴朝东 +8 位作者 袁波 史忠奎 王家林 朱文 周彦希 姜晰 赵进雍 王军 马健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5-78,共14页
应用随机森林分类法对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2 418个样品的重矿物组合进行分类,确定了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具有同源特征的重矿物组合分布,在此基础上结合稳定重矿物指数(ZTR)、沉积环境特征、古流向、U-Pb锆石年龄以及微量元素分析,探... 应用随机森林分类法对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2 418个样品的重矿物组合进行分类,确定了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具有同源特征的重矿物组合分布,在此基础上结合稳定重矿物指数(ZTR)、沉积环境特征、古流向、U-Pb锆石年龄以及微量元素分析,探究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不同构造单元的物源体系演化特征。研究区侏罗系主要存在北天山、中天山、扎伊尔山、博格达山以及卡拉麦里山5个物源区,其中早侏罗世以北天山—中天山、卡拉麦里山以及扎伊尔山为主物源区,中侏罗世博格达山开始隆升并提供物源。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主要存在西部、中部及东部3个汇水区。准噶尔盆地南缘西部早侏罗世物源主要来自北天山及扎伊尔山,而中—晚侏罗世均以扎伊尔山为主物源区。准噶尔盆地南缘中部早侏罗世主物源区逐渐由北天山后退至中天山,西山窑组主物源区又重新从中天山回至北天山,头屯河组以及齐古组沉积时期均以北天山为主物源区。准噶尔盆地南缘东部早侏罗世—西山窑组沉积时期主要物源来自卡拉麦里山以及中天山,少量来自北天山;西山窑组沉积时期博格达山开始隆升并提供少量物源,头屯河组沉积时期博格达山隆升为主物源区,少量物源来自中天山;随博格达山进一步隆升,齐古组沉积时期中天山物源供给受阻,物源主要来自博格达山以及北天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侏罗系 源-汇系统 物源 重矿物组合 层次聚类-随机森林分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新生界粘土矿物分布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1
6
作者 张立强 罗晓容 +2 位作者 刘楼军 何登发 向宝力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3-375,共13页
根据粘土矿物的相对含量研究了准噶尔盆地南缘新生界砂岩粘土矿物类型、组合特征及纵、横向分布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划分出无序伊/蒙混层型、部分有序伊/蒙混层型、伊利石+伊/蒙混层型、蒙皂石型以及含坡缕石型等5类粘土矿物组合。... 根据粘土矿物的相对含量研究了准噶尔盆地南缘新生界砂岩粘土矿物类型、组合特征及纵、横向分布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划分出无序伊/蒙混层型、部分有序伊/蒙混层型、伊利石+伊/蒙混层型、蒙皂石型以及含坡缕石型等5类粘土矿物组合。按照伊/蒙混层相对含量的变化,粘土矿物纵向上演化呈正常转化型(伊/蒙混层相对含量降低)、反向转化型(伊/蒙混层相对含量增加)和“S”型(伊/蒙混层相对含量呈曲线变化)3种形式。平面上,伊/蒙混层和伊利石这两类主要粘土矿物从湖盆的边缘向中心分别呈现减少和增多的趋势,湖盆边缘相带以无序伊/蒙混层型、蒙皂石型和含坡缕石型为主,湖盆中心则为部分有序伊/蒙混层型和伊利石+伊/蒙混层型组合等类型。上述分布规律的控制因素主要有沉积环境、构造运动及层序发育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矿物 分布规律控制因素 准噶尔盆地南缘 新生界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芦草沟组油页岩地质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31
7
作者 高智梁 康永尚 +1 位作者 刘人和 拜文华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9-193,共5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芦草沟组油页岩主要发育于博格达山北麓,位于准噶尔盆地和博格达山构造转换带.研究区内芦草沟组油页岩含油率和厚度分布差异性较大,有机质类型以腐泥-腐殖腐泥型为主,整体上可采性较好.大型开阔湖盆沉积环境有机质产量大... 准噶尔盆地南缘芦草沟组油页岩主要发育于博格达山北麓,位于准噶尔盆地和博格达山构造转换带.研究区内芦草沟组油页岩含油率和厚度分布差异性较大,有机质类型以腐泥-腐殖腐泥型为主,整体上可采性较好.大型开阔湖盆沉积环境有机质产量大,缺氧还原性水体环境是研究区油页岩矿主要控矿因素.博格达山隆升及大型逆冲推覆带和强烈褶皱有效抑制了油页岩有机质热演化进程,是本区油页岩成矿重要条件.综合油页岩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控制因素,认为在叠合盆地内,原陆内坳陷基础上发育的局部构造隆升带是油页岩发育有利前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油页岩 成因类型 地质特征 主控因素
下载PDF
准南中段煤层气富集条件及成藏模式研究 被引量:30
8
作者 伏海蛟 汤达祯 +1 位作者 许浩 王若仪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4-98,11,共6页
为了对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地区煤层气成藏条件开展系统性研究,通过对该区主力煤层(厚度大于5 m)的含气性、埋深、顶板封盖以及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评价区具备良好的煤层气成藏富集条件。此外,综合评价区构造与水文地质条件... 为了对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地区煤层气成藏条件开展系统性研究,通过对该区主力煤层(厚度大于5 m)的含气性、埋深、顶板封盖以及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评价区具备良好的煤层气成藏富集条件。此外,综合评价区构造与水文地质条件提出了宽缓褶皱、北倾单斜以及叠瓦状扇式构造3种煤层气富集成藏模式,并对这3种成藏模式的煤层气富集成藏过程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科研单位优选煤层气勘探目标区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煤层气富集规律 煤层气成藏模式 水文地质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天然气成因类型与气源 被引量:28
9
作者 陈建平 王绪龙 +4 位作者 倪云燕 向宝力 廖凤蓉 廖键德 赵长毅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61-473,共13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很多背斜构造均发现了天然气,但对不同背斜构造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缺乏系统对比研究,特别是最近获得高产的高泉背斜高探1井,天然气类型与来源不清楚。系统梳理和对比该区天然气组分与碳氢同位素组成特征,深入分析... 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很多背斜构造均发现了天然气,但对不同背斜构造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缺乏系统对比研究,特别是最近获得高产的高泉背斜高探1井,天然气类型与来源不清楚。系统梳理和对比该区天然气组分与碳氢同位素组成特征,深入分析天然气成因类型,探讨天然气来源。结果表明,南缘地区天然气以湿气为主,少量干气;南缘中西段天然气碳同位素组成较重而氢同位素组成较轻,东段天然气碳氢同位素组成均较轻;南缘地区天然气属于淡水—微咸水沉积有机质热成因天然气,可以分为煤型气、混合气与油型气3类,且以煤型气和混合气为主。侏罗系煤系为南缘地区主要的天然气源岩,二叠系湖相和上三叠统湖相—湖沼相烃源岩也是重要的天然气源岩。南缘西部天然气来源于侏罗系煤系和二叠系湖相烃源岩,中部天然气主要来源于侏罗系煤系烃源岩,部分来源于二叠系/三叠系烃源岩,东部天然气主要来源于二叠系湖相烃源岩。南缘西部高泉背斜高探1井清水河组油气藏天然气是煤型气和油型气的混合气,侏罗系和二叠系烃源岩的贡献约各占一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天然气 氢同位素 碳同位素 成因类型 气源判识 侏罗系 煤系地层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油气成藏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28
10
作者 魏东涛 赵应成 +4 位作者 阿不力米提 陈涛 杨海波 吴梁宇 李世宏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9-350,共12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构造演化与成藏过程复杂。为深化对这种复杂性的认识,以给区域油气勘探和基础石油地质研究提供参考信息,针对区域构造上存在东西分段、南北分带的特点,从不同角度详细分析了不同区段油气成藏的特征及其差异,包... 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构造演化与成藏过程复杂。为深化对这种复杂性的认识,以给区域油气勘探和基础石油地质研究提供参考信息,针对区域构造上存在东西分段、南北分带的特点,从不同角度详细分析了不同区段油气成藏的特征及其差异,包括烃源、储层、圈闭、输导、保存、成藏模式和主控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区段的油气藏分布层位和成藏特征均不同,展示出油气成藏的差异性。其中,东段阜康断裂带主要是二叠系(包括侏罗系)的油气聚集于侏罗系储层中,成藏主控因素是圈闭、保存条件和储层;中段山前冲断带主要是侏罗系和二叠系(包括白垩系)的油气聚集于古近系和白垩系储层中,成藏主控因素是烃源岩、油源断裂和储层;西段四棵树凹陷地区主要是侏罗系(包括古近系)的油气聚集于古近系—新近系和白垩系储层中,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是运移通道和储层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 差异性 前陆冲断带 准噶尔盆地南缘
下载PDF
煤层气选区评价方法探讨——以准噶尔盆地南缘为例 被引量:25
11
作者 王安民 曹代勇 魏迎春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50-958,共9页
煤层气选区评价历来是煤层气勘探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评价方法的选择关系到能否准确命中目标靶区,近年来的选区评价方法从定性评价逐渐发展为定量评价。以准噶尔盆地南缘为评价区,从定性—半定量—定量评价的思路方法着手,首先选取了典... 煤层气选区评价历来是煤层气勘探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评价方法的选择关系到能否准确命中目标靶区,近年来的选区评价方法从定性评价逐渐发展为定量评价。以准噶尔盆地南缘为评价区,从定性—半定量—定量评价的思路方法着手,首先选取了典型的5种评价方法,系统地论述了其在煤层气评价选区中的利弊,发现定性评价方法仍有着其广泛运用的空间,虽然现有的定量评价方法进一步降低了主观因素影响,但这5种评价方法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主观性、经验性判断。在对这5种方法进行异同点总结的基础之上,笔者进一步引进了主成分分析法这一定量评价方法,避免了主观因素影响,优选出四工河—大黄山区段为有利区段,与前述5种方法结果相同,表明主成分分析法运用于煤层气选区评价是合理可靠的,完全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成为其选区评价的最大优点。在综合分析了各评价方法的优缺点之后,提倡运用初步定性判断—定量评价研究—定性评价验证的思路来进行煤层气的选区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选区评价 方法探讨 主成分分析 准噶尔盆地南缘
下载PDF
构造楔形体的识别与勘探--以准噶尔盆地南缘为例 被引量:25
12
作者 管树巍 李本亮 +2 位作者 何登发 John H. Shaw 陈竹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9-137,共9页
构造楔形体的形成需要两个条件,一是两条相互连接的断层,二是这两条断层的位移传递方向相反。当反向传递的位移量切割了上覆地层,通常在楔形体前翼形成具指示意义的背斜构造,此类背斜可作为判断深部构造楔形体存在的直接依据。准噶尔盆... 构造楔形体的形成需要两个条件,一是两条相互连接的断层,二是这两条断层的位移传递方向相反。当反向传递的位移量切割了上覆地层,通常在楔形体前翼形成具指示意义的背斜构造,此类背斜可作为判断深部构造楔形体存在的直接依据。准噶尔盆地南缘3排背斜内带的构造楔形体模式非常典型,并表现为"混序"的特征。在山前深部楔形体沿侏罗系西山窑组煤层向北扩展过程中,部分位移量沿构造楔顶部的反冲断层向南消减,并切割上覆地层形成第一排背斜带,另一部分位移量则继续向北传递,在断坡位置引发褶皱变形,形成第二排和第三排背斜带。在总位移量保持稳定的前提下,这3排背斜带在走向上的此消彼长反映了位移量在南、北两个方向上的转换。准噶尔盆地南缘第二、三排背斜带中—新生界内部发育多个小型的构造楔形体,这些互相叠置的楔形构造横向延伸不大,但有可能构成独立的成藏系统,具有不同的油气水特征,从而造成同一个背斜带不同部位的含油气性迥异。在油气勘探中应通过加强地震采集、处理和解释攻关,力求精细刻画各个楔形构造在三维空间的展布,再针对已落实的楔形体展开钻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楔形体 等倾角区 轴面 位移量 准噶尔盆地南缘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深层下组合侏罗系油气成藏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邵雨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6-94,共9页
国内外油气勘探当前正逐步向(超)深层拓展,在此背景下,准噶尔盆地南缘深层下组合侏罗系正成为该盆地油气勘探的一个重要领域,但其成藏研究因勘探程度较低而开展工作较少。为给深化区域油气勘探及国内外同类研究提供参考新信息,本文从烃... 国内外油气勘探当前正逐步向(超)深层拓展,在此背景下,准噶尔盆地南缘深层下组合侏罗系正成为该盆地油气勘探的一个重要领域,但其成藏研究因勘探程度较低而开展工作较少。为给深化区域油气勘探及国内外同类研究提供参考新信息,本文从烃源岩和成藏主控因素两方面开展了油气成藏研究。首先从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三方面,结合地质背景评价了侏罗系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发现这是一套质量良好的烃源岩,既可生油,也可生气。其次,以区内研究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西湖1井为例,通过分析油气地球化学特征,揭示了侏罗系烃源岩成油成气的有效性。成藏分析发现,侏罗系所生油气能否大规模有效成藏的影响因素很多,油气充注不足和储层物性较差是今后勘探需要重点考虑的关键成藏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侏罗系 深层下组合 油气成藏 油气地球化学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勘探的3个潜在领域——来自构造模型的论证 被引量:23
14
作者 管树巍 陈竹新 方世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7-44,共8页
将定量化构造解析技术引入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地震精细解释与三维地质建模中,提出并论证了未来油气勘探的3个潜在领域:①叠加楔形体,主要发育在第2排背斜带核部,由相互叠置的第三系构造楔组成,通常造成同一背斜的不同部位出现不同的油气... 将定量化构造解析技术引入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地震精细解释与三维地质建模中,提出并论证了未来油气勘探的3个潜在领域:①叠加楔形体,主要发育在第2排背斜带核部,由相互叠置的第三系构造楔组成,通常造成同一背斜的不同部位出现不同的油气水特征;②深层中生界构造,由白垩系和侏罗系内的断层转折褶皱组成,与上覆第三系构造楔是不同层次和不同序次的冲断构造;③横向转换构造,主要发育于第2排背斜带,由相邻背斜之间的构造转换作用形成。上述3类构造的识别和落实应立足于有针对性的地震部署和成像处理,如果埋藏较深,则需要通过建立三维介质模型,基于地层力学结构计算构造内部应变状态,以评估深部储集层构造裂缝发育方位、发育强度和发育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形体 深层构造 构造转换带 恢复应变 准噶尔盆地南缘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若干不整合界面的厘定 被引量:21
15
作者 白斌 周立发 +5 位作者 邹才能 朱如凯 刘昊伟 刘哲 高建平 杨文静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0-280,共11页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及邻区18条野外地质剖面岩层岩性及产状的分析,识别出下石炭统齐尔古斯套群与上石炭统柳树沟组之间、中二叠统红雁池组与上二叠统泉子街组之间、下三叠统上仓房沟群与中上三叠统小泉沟群之间、中上三叠统小泉沟群...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及邻区18条野外地质剖面岩层岩性及产状的分析,识别出下石炭统齐尔古斯套群与上石炭统柳树沟组之间、中二叠统红雁池组与上二叠统泉子街组之间、下三叠统上仓房沟群与中上三叠统小泉沟群之间、中上三叠统小泉沟群与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之间、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与中侏罗统头屯河组之间、上侏罗统喀拉扎组与下白垩统之间、上白垩统东沟组与古新统紫泥泉子组之间、中新统塔西河组与上新统独山子组之间及上新统独山子组与第四系之间9个区域不整合界面,大多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测井曲线、地震剖面等地球物理证据及泥岩样品主微量元素、砂岩碎屑成分、碎屑岩微量元素、砂岩重矿物成分等地球化学证据证明了这9个不整合界面的存在,为准确合理划分研究区构造层序及构造阶段、确定研究区不同阶段成盆作用及改造作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不整合面 复合叠合盆地 地球物理证据 地球化学证据
下载PDF
陆相前陆盆地层序结构特征研究-以准噶尔南缘晚期前陆盆地为例 被引量:18
16
作者 纪友亮 安爱琴 朱如凯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7-243,251,共8页
陆相前陆盆地层序地层学是目前层序地层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和方向。准噶尔南缘为一两期叠加的复合再生型前陆盆地,综合地震、测井、钻井、露头资料对晚期前陆层序进行了划分,共划分出1个一级层序,3个二级层序,5个三级层序以及15个四... 陆相前陆盆地层序地层学是目前层序地层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和方向。准噶尔南缘为一两期叠加的复合再生型前陆盆地,综合地震、测井、钻井、露头资料对晚期前陆层序进行了划分,共划分出1个一级层序,3个二级层序,5个三级层序以及15个四级层序。依据前陆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的旋回性及层序的内部发育特征,将各个二级层序划分出4个体系域。建立了准南前陆盆地层序地层模式,探讨了构造活动的层序地层响应。构造活动控制层序界面的形成,一次逆冲末期的回弹隆升和下一次逆冲引起的变形是形成构造层序界面的主要原因。随着造山带前缘推覆的不断向前发展,前陆盆地的沉降中心和沉积中心向斜坡带方向迁移。构造层序的发育具有旋回性和阶段性,每一层序始于沉降速率迅速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格架 叠置样式 构造作用的沉积响应 前陆盆地 准噶尔盆地南缘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白垩系原油成藏特征 被引量:17
17
作者 魏东涛 贾东 +3 位作者 赵应成 曹剑 杨海波 陈涛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9-408,I0005,共11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的油气勘探与石油地质研究长期以来以二叠系和侏罗系含油气系统为主。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之上,从烃源岩、油源和油气运聚三方面,首次比较系统地剖析了本区的白垩系原油成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白垩系烃源岩的生烃和... 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的油气勘探与石油地质研究长期以来以二叠系和侏罗系含油气系统为主。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之上,从烃源岩、油源和油气运聚三方面,首次比较系统地剖析了本区的白垩系原油成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白垩系烃源岩的生烃和油气聚集中心位于玛纳斯—呼图壁一带,烃源层系最大厚度可超过250m,有机质类型以Ⅰ—Ⅱ1型为主,在古近纪末进入成熟排烃阶段,是本区不可忽视的一套重要烃源岩。白垩系原油纵向上主要聚集于古近系安集海河组到白垩系吐谷鲁群储层流体系统,可能存在三期油气运聚,第一期在早更新世晚期,以流体系统内部的白垩系原油运聚成藏为主,第二期是在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期,白垩系原油,以及成熟度相对较低的古近系原油在此流体系统内部发生混合,第三期在晚更新世末期,以油气(并以侏罗系天然气为主)在垂向上沿断层的调整为特征,最终形成了复杂的多源、多层系油气分布态势。综合认为,需要充分重视白垩系原油在本区的勘探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前陆盆地 白垩系 油气运聚成藏 油气地球化学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二叠—三叠纪原型盆地性质与沉积环境演化 被引量:17
18
作者 庞志超 焦悦 +5 位作者 袁波 王家林 魏凌云 唐雪颖 周彦希 吴朝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13-1838,共26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简称"准南")二叠—三叠纪原型盆地性质与沉积环境演化一直以来备受争议。通过准南6个地层小区18条典型剖面野外实测、岩相和沉积环境分析以及区域地层对比,认为准南西部(88°E以西)和准南东部(88°E以... 准噶尔盆地南缘(简称"准南")二叠—三叠纪原型盆地性质与沉积环境演化一直以来备受争议。通过准南6个地层小区18条典型剖面野外实测、岩相和沉积环境分析以及区域地层对比,认为准南西部(88°E以西)和准南东部(88°E以东)二叠—三叠纪在岩石组合、地层序列、沉积特征和沉积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准南西部以碎屑岩、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组合为特征;准南东部以碳酸盐岩、火山岩和碎屑岩组合为特征。准南西部早—中二叠世地层普遍缺失或被埋藏,晚二叠世—早三叠世为陆相冲积扇—扇三角洲的粗碎屑岩沉积,中—晚三叠世发育滨浅湖相细碎屑岩。准南东部晚石炭世发育深水浊流,早—中二叠世以滨浅海相细碎屑岩为主,中二叠世后期以芦草沟组潟湖相油页岩和碳酸盐岩发育为特征;晚二叠世,普遍进入河湖相演化阶段,以细至粗碎屑岩为主;中—晚三叠世发生湖泛,主要发育三角洲和滨浅湖相碎屑岩。研究表明,准南及邻区二叠—三叠纪为裂谷盆地,经历了断陷—坳陷沉积演化阶段,准南西部和东部伸展程度的差异性导致沉积特征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岩石类型 沉积环境 裂谷盆地 断陷—坳陷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三叠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7
19
作者 康素芳 向宝力 +2 位作者 廖健德 阿布力米提.依明 孙平安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3-53,共11页
准噶尔盆地三叠系是否发育有效烃源岩一直具有不确定性。为解决这种不确定性提供参考,以盆地南缘地区三叠系暗色泥岩为例,通过进行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研究了有机质的丰度、类型和成熟度,并初步评价了其生烃潜力。结果表明,三叠系暗色泥... 准噶尔盆地三叠系是否发育有效烃源岩一直具有不确定性。为解决这种不确定性提供参考,以盆地南缘地区三叠系暗色泥岩为例,通过进行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研究了有机质的丰度、类型和成熟度,并初步评价了其生烃潜力。结果表明,三叠系暗色泥岩有机质丰度达到了中等到好烃源岩标准;有机质来源以高等植物为主,类型为III型,也有少量II型有机质样品;有机质热演化进入成熟演化阶段,凹陷区和冲断带下盘可达到高过成熟演化;因此,三叠系是潜在的烃(特别是气)源岩,这在今后的油气勘探中值得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三叠系 烃源岩生烃潜力 有机地球化学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油气成藏过程——以齐古油田为例 被引量:16
20
作者 胡瀚文 张元元 +2 位作者 卓勤功 贾承造 郭召杰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6-467,共12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的二叠系—侏罗系含油气系统为该盆地的重要勘探领域,潜力大,但对其油气成藏过程的认识仍存在分歧。通过分析原油性质,并应用流体包裹体观察、测温和盆地模拟以及储层颗粒荧光等多种技术方法,解析南缘山前齐古油田的油气... 准噶尔盆地南缘的二叠系—侏罗系含油气系统为该盆地的重要勘探领域,潜力大,但对其油气成藏过程的认识仍存在分歧。通过分析原油性质,并应用流体包裹体观察、测温和盆地模拟以及储层颗粒荧光等多种技术方法,解析南缘山前齐古油田的油气充注过程。结果表明南缘齐古油田原油密度大且含蜡量高,气洗特征显著;不同层位储层中烃类族组分分异的现象明显。早期低成熟度的油气在~100Ma充注于下侏罗统储层,在~45Ma充注于中侏罗统储层,形成自生自储的古油藏。晚新生代(~7Ma)是齐古油田的主要成藏期,在断裂的作用下,古油藏被调整,深部高成熟度的原油和天然气沿断裂运移,二叠系—侏罗系储层发生气洗作用,导致不同层位储层内的油气分布复杂。由于齐古背斜下白垩统区域盖层缺失和断裂沟通地表,导致浅部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储层油气严重散失,油气藏被破坏;而在中下侏罗统局部盖层的保护下,二叠系—下侏罗统油气藏得以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类流体特征 油气成藏 齐古油田 准噶尔盆地南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