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行山南部苹果园土壤养分特征及其与果实品质关系的多元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韩建 霍增起 +3 位作者 尹兴 吉艳芝 张杰 张丽娟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9-74,共6页
试验选取太行山南部31个典型果园探究不同地形与产量条件下土壤养分特征并进行土壤养分与果实品质多元分析。结果表明:(1)太行山南部富士苹果园土壤养分总体处于适量及以上水平,仅丘陵、平原及中低产园土壤有效锰含量较低。(2)土壤有机... 试验选取太行山南部31个典型果园探究不同地形与产量条件下土壤养分特征并进行土壤养分与果实品质多元分析。结果表明:(1)太行山南部富士苹果园土壤养分总体处于适量及以上水平,仅丘陵、平原及中低产园土壤有效锰含量较低。(2)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均以山地园较高,分别为20.61,79.97mg/kg;土壤有效磷虽呈现平原﹥山地﹥丘陵趋势,但不同地形间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之间差异不显著。高产园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分别为76.89,51.15 mg/kg,显著高于低产园;土壤速效钾高产园为347.81 mg/kg,显著高于中低产园(154.97,132.10mg/kg);氮素水平在不同产量园未表现差异性。(3)山区园土壤有效锰含量达22.73mg/kg显著高于丘陵、平原园地;其他微量元素地形间园地差异不显著。不同产量园中土壤微量元素未有明显分异。(4)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和Vc在不同地形与产量园没有差异,丘陵与高产园具有较高的硬度,山地与低产园酸度较大,平原园果个较大。(5)土壤有机质与果实固酸比呈正相关;土壤有效铜与果实单果重、果形指数呈负相关,而与果实硬度和Vc呈正相关;土壤有效锰与Vc和果实硬度呈正相关;土壤有效锌与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 苹果 土壤养分 地形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太行山南段洞栖蝙蝠的分布及栖息地重要性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伟 王延校 +1 位作者 何新焕 牛红星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1-379,共9页
2009年8月至2010年9月,对太行山南段的洞栖蝙蝠及栖息地进行了调查,共调查洞穴38个,其中28个洞穴为首次调查,共观察到蝙蝠约17000只,隶属2科4属9种,其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是马铁菊头蝠。测量洞穴的总水平长度、最大宽度和最大高度,... 2009年8月至2010年9月,对太行山南段的洞栖蝙蝠及栖息地进行了调查,共调查洞穴38个,其中28个洞穴为首次调查,共观察到蝙蝠约17000只,隶属2科4属9种,其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是马铁菊头蝠。测量洞穴的总水平长度、最大宽度和最大高度,并以洞穴内蝙蝠的种群数量(Ai)与根据物种生存状态赋值的权重(Mi)乘积之和评估洞穴重要性。在调查的洞穴中,最重要的洞穴是黄楝树水渠,有8种约2500只蝙蝠在此繁殖和冬眠;其次是涧河洞,有5种约2100只蝙蝠在此繁殖和冬眠。基于洞栖蝙蝠种类和洞穴测量数据的聚类及主成分分析,探讨了太行山南段东西两侧洞栖蝙蝠的分布状况、不同类型栖息地之间的差异以及洞栖蝙蝠对栖息地的选择。太行山南段东西两侧洞栖蝙蝠的种类和种群数量差异不显著。冬眠洞穴的总水平长度、最大宽度、最大高度、郁闭度均显著大于非冬眠洞穴。影响蝙蝠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因子有地形因子、隐蔽因子和干扰因子,这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5.96%。目前,这些洞穴的保护现状均不理想,一些洞穴已经或正在被开发成旅游景点,这使该地区洞栖蝙蝠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本研究结果以期能为决策者在制定开发旅游策略时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南段 洞栖蝙蝠 栖息地
下载PDF
新乡南太行生态旅游资源及其维护 被引量:4
3
作者 丁桂芊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35-41,共7页
河南省新乡市境内的南太行山区,雄伟秀丽、风光迤逦、气候适宜,拥有珍稀的林木植被、洞穴岩溶、风景名胜、森林步道、康养休闲、文化遗产等旅游资源。但是由于生态维护相对滞后,导致了部分经济活动冲击生态环境,珍稀林木时有毁坏,景区... 河南省新乡市境内的南太行山区,雄伟秀丽、风光迤逦、气候适宜,拥有珍稀的林木植被、洞穴岩溶、风景名胜、森林步道、康养休闲、文化遗产等旅游资源。但是由于生态维护相对滞后,导致了部分经济活动冲击生态环境,珍稀林木时有毁坏,景区建设定位欠佳,以及在公共设施建设、生活垃圾处理、民间祭祀、户外踏青等行为方面造成对生态旅游资源的侵害。建议南太行地区转型生态经济,朝着生态管理法治化、公共设施生态化、景区开发生态化、传统文化生态化等方面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美学 旅游资源 生态文化 南太行 生态政策
下载PDF
新乡南太行地区传统村落空间特征及环境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葛敬天 董璁 段威 《古建园林技术》 2023年第2期19-23,共5页
以新乡南太行地区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结合无人机航拍、文献查阅等方法,从整体视角对该地区村落空间的构成要素进行剖析,并探讨村落营建中的环境适应性。结果表明:1)村落选址多位于山麓或谷地;2)根据村落位置及街巷形态,可... 以新乡南太行地区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结合无人机航拍、文献查阅等方法,从整体视角对该地区村落空间的构成要素进行剖析,并探讨村落营建中的环境适应性。结果表明:1)村落选址多位于山麓或谷地;2)根据村落位置及街巷形态,可分为之字型、叶脉型、网格型三种类型;3)适应地形的山地建造方式有三种:层叠式、高台式、错层式;4)整体村落环境呈现“林-宅-田-水”四素同构的村落垂直景观模式;5)作为村落空间构成要素的“三生空间”相互关联,满足了人类的生存、安全、宜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太行 传统村落 空间结构 构成要素 环境适应性
下载PDF
太行山南缘构造地貌量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马骁 张亚丽 +2 位作者 武慧智 史鹏会 杨俊峰 《河南科学》 2021年第2期290-296,共7页
以太行山南缘为研究区,利用DEM数据并借助RS和GIS技术提取了太行山南缘的构造地貌参数.结果表明,其面积-高程积分值(HI)较高,平均为0.49,地面坡度较陡峭,平均坡度达19.68°,平均海拔962.75 m,最高处1676 m,且海拔在1100~1300 m的山... 以太行山南缘为研究区,利用DEM数据并借助RS和GIS技术提取了太行山南缘的构造地貌参数.结果表明,其面积-高程积分值(HI)较高,平均为0.49,地面坡度较陡峭,平均坡度达19.68°,平均海拔962.75 m,最高处1676 m,且海拔在1100~1300 m的山体占比最大;垂直剖面表明太行山南缘发育3级夷平面,一级夷平面海拔大于1400 m,二级夷平面在本区分布最广,海拔1100~1300 m,三级夷平面海拔800~1000 m,分别对应于北台期夷平面、太行期夷平面和唐县期夷平面.现今南太行地区普遍发育深切河曲,表明南太行地区第四纪以来发生了强烈构造抬升,处于地貌演化的幼年-壮年期,与地貌参数所体现的特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太行 DEM 构造地貌 夷平面
下载PDF
太行山东南麓断裂第四纪水平活动的地质地貌特征 被引量:7
6
作者 荆智国 刘尧兴 《山西地震》 2000年第2期13-17,共5页
在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的基础上 ,研究了太行山东南麓主要断裂的第四纪水平运动特征。通过调查流经大断裂两侧河流所产生的多种地质地貌变形 ,总结了断裂第四纪水平活动的地质地貌特征 。
关键词 断裂带 第四纪 地质演化 地貌特征 太行山
下载PDF
南太行山区聚落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子——以河南新乡地区为例
7
作者 葛敬天 张玥 +1 位作者 赵森 董璁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6-104,共9页
【目的】南太行山区是中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探究南太行山区聚落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对聚落的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提取聚落斑块,通过景观指数、最小累积阻力模型量化河南省新乡地区南太行山区聚落空间格局,并通过... 【目的】南太行山区是中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探究南太行山区聚落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对聚落的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提取聚落斑块,通过景观指数、最小累积阻力模型量化河南省新乡地区南太行山区聚落空间格局,并通过指标聚类分析聚落基本类型,再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索该地区聚落空间格局特征的影响因子。【结果】1)研究区内聚落空间格局特征存在显著地域性差异,聚落邻近水系及道路分布,平缓地带的聚落规模较大、密度高且形态较复杂,深山区聚落则规模小、密度低且形态较规则。2)区域内聚落可根据地形条件分为6类,其中小规模中密度条带型聚落数量在全域最多,是山区聚落中最常见的类型;数量中等的2类聚落规模较大、密度高、形状较复杂,多分布在山前平原、丘陵区及盆地;规模最大、密度较高且边缘规则的聚落数量最少,位于平原地带。3)降水、气温是影响聚落规模的主要因素,高程、人口规模、坡度、可达性、与水系和耕地的距离、耕地面积等也对聚落规模产生影响。其他体现聚落形状特征、邻近特征的景观格局指数的影响因子,大部分回归结果不理想,模型解释力较弱。【结论】研究基于地理网格精确描绘了南太行山区聚落的空间格局特征和基本类型,并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揭示了影响因子及其空间异质性。在推进乡村振兴时,应结合上述成果合理规划,确保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聚落 空间格局 影响因子 景观指数 聚类分析 地理加权回归 南太行山区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河南省南太行山区旅游生态效率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研究
8
作者 王万同 周苗苗 +1 位作者 兰嘉琦 史轩轩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3-150,共8页
采用Super-SBM模型,将旅游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纳入指标体系,对河南省南太行山区2001—2020年的旅游生态效率(TEE)进行测算,并对其空间格局及演变特征进行分析,运用面板Tobit模型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探讨其影响机制。结果表... 采用Super-SBM模型,将旅游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纳入指标体系,对河南省南太行山区2001—2020年的旅游生态效率(TEE)进行测算,并对其空间格局及演变特征进行分析,运用面板Tobit模型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探讨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纳入ES后,全区TEE均值增加了0.053,约4/5的县区TEE均出现不同幅度的增加,约2/3的县区TEE位次出现改变,修武县尤为突出;(2)2001—2020年全区TEE处于较高水平,时空演变上表现为由“单峰”向“双峰”再向“单峰”的发展趋势,整体呈现“单峰”特征,峰值出现在2008年。TEE高值区由两端向中部聚集,再向北部转移,再随机分布;(3)旅游能源消耗和城镇化率对该区TEE呈显著负向作用,森林覆盖率及公路网密度对TEE呈现正向作用,其影响力存在空间异质性和一定的波动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生态效率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河南省南太行山区
下载PDF
南太行黄连木群落特征及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2
9
作者 梅继林 苏晓迪 +3 位作者 张硕 焦春雨 朱学灵 刘勇 《四川林业科技》 2023年第1期77-83,共7页
群落结构特征可以反映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群落稳定性和发展更新趋势。通过调查分析南太行山区典型样地中的群落物种多样性、径级结构特征及种群分布格局,发现调查区内乔木层的黄连木重要值最高为59.20,成为该区的优势种。黄连木种群的径... 群落结构特征可以反映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群落稳定性和发展更新趋势。通过调查分析南太行山区典型样地中的群落物种多样性、径级结构特征及种群分布格局,发现调查区内乔木层的黄连木重要值最高为59.20,成为该区的优势种。黄连木种群的径级结构与整个调查区的群落径级结构均呈现典型的倒“J”型,属于种群增长型,即群落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能力,且黄连木更新能力更强。调查区中的黄连木、栓皮栎等主要优势种呈现聚集分布,其他树种随机分布,而黄连木的方差均值比率(v/m)、聚集指数(Ci)分别高达262.37和261.37,在该调查区的所有乔木树种中聚集程度最大。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树种,黄连木自我更新能力较高、适应性更强,并在南太行山区形成以黄连木为主要优势种的落叶阔叶混交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太行山区 黄连木 重要值 物种多样性 径级结构 空间分布格局
下载PDF
太行山南麓冻土气候特征及与温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强军 刘婉莉 +1 位作者 张喻君 牛晨煜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72-181,共10页
【目的】了解太行山南麓季节性冻土的气候特征。【方法】利用1960~2019年山西省太行山南麓晋城市的5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最大冻土深度、气温及地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M-K突变检验及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晋城市最大冻土深度的时空... 【目的】了解太行山南麓季节性冻土的气候特征。【方法】利用1960~2019年山西省太行山南麓晋城市的5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最大冻土深度、气温及地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M-K突变检验及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晋城市最大冻土深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浅层地温的相关性。【结果】近60 a来晋城市最大冻土持续时间一般为当年11月到次年3月,季节性特征明显,且最大冻土深度的平均值和极值都随纬度增加而变大。最大冻土深度年变化以-1.48 cm/10a的速度显著变小,平均气温以0.28℃/10a的速度增加,两者呈现剪刀差的态势;最大冻土深度变差系数在0.21~0.29之间,稳定性较好;最大冻土深度与气温及浅层地温均呈负相关。60 a晋城市冻土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气候趋势率分别为1.52 d/10 a和-3.14 d/10a。M-K突变检验表明,各指标均有突变发生;最大冻土深度的周期主要为7~10a;冻土持续时间为127.6 d,气候趋势率为-3.2 d/10a,呈缩短的趋势。【结论】太行山南麓最大冻土深度呈显著变浅的趋势,其与气温及浅层地温均呈负相关,具有明显的周期变化特征和突变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南麓 最大冻土深度 温度 M-K检验 气候趋势率
下载PDF
太行山中南部造林树种适宜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娟 《山西林业科技》 2014年第3期11-14,共4页
笔者对太行山中南部主要乔灌木树种的分布及适宜性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太行山中南部造林过程中不同海拔梯度阳坡、阴坡适宜的针叶树种、阔叶树种、灌木树种的生长适宜性呈现出:耐阴、耐寒、喜湿的树种分布在阴坡且垂直分布跨度大,多... 笔者对太行山中南部主要乔灌木树种的分布及适宜性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太行山中南部造林过程中不同海拔梯度阳坡、阴坡适宜的针叶树种、阔叶树种、灌木树种的生长适宜性呈现出:耐阴、耐寒、喜湿的树种分布在阴坡且垂直分布跨度大,多度值较高;耐旱、耐热、不耐涝的树种分布在阳坡且垂直分布跨度大,多度值较高的分布规律。并提出了<1100 m,1 100 m^1 400 m,1 400 m^1 700 m,>1 700 m 4个海拔梯度按阳坡、阴坡划分的8个立地类型适宜的乔灌木树种,为太行山中南部造林树种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中南部 树种 海拔 坡向 适宜性
下载PDF
南太行山区旅游产业扶贫绩效评价及协调度研究——以辉县市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江书军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30-36,共7页
旅游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在提升贫困人口参与能力、促进当地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实现2020年脱贫目标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文章在对现有旅游扶贫成效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构建旅游产业扶贫绩效评价... 旅游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在提升贫困人口参与能力、促进当地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实现2020年脱贫目标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文章在对现有旅游扶贫成效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构建旅游产业扶贫绩效评价体系,并以南太行山区辉县市为例,在绩效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之间的协调度,测算了辉县市旅游扶贫绩效协调度,并提出了实现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太行山区 辉县市 旅游产业扶贫 绩效评价 协调度
下载PDF
鲁西南辐射雾和平流雾过程分析
13
作者 郭建民 《宁夏农林科技》 2012年第12期256-259,共4页
利用NCAR/NCEP再分析资料,研究了鲁西南平流雾和辐射雾过程的多种要素特征,结果表明太行山对鲁西南雾过程影响较大,平流雾与辐射雾相比,低层上升运动较强,逆温层较深厚。
关键词 鲁西南 平流雾 辐射雾 太行山
下载PDF
南太行——中条山植物区系地理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镱锂 黄劲松 +1 位作者 王荷生 陈家治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9,共9页
南太行—中条山地区是中国种子植物区系研究薄弱地区之一。本区约有种子植物1627种,隶属618属142科。通过该区种子植物各类地理成分分析及与相关地区的比较,得出:本地区植物区系具有温带区系特点,又具有温带向亚热带区系过渡性质,是华... 南太行—中条山地区是中国种子植物区系研究薄弱地区之一。本区约有种子植物1627种,隶属618属142科。通过该区种子植物各类地理成分分析及与相关地区的比较,得出:本地区植物区系具有温带区系特点,又具有温带向亚热带区系过渡性质,是华北植物区系分区南部亚区的一条重要界线。该地区存在许多古老及残遗植物,表明该区系起源古老,同时也是产生新分化的中心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植物 地理 南太行 中条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