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长7段致密油成藏机理 被引量:30
1
作者 张忠义 陈世加 +6 位作者 杨华 付金华 姚泾利 喻建 杨智 张文正 邓秀芹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90-599,共10页
为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致密油成藏机理和分布特征,对长7段致密储集层沉积环境、岩石学特征、孔喉结构特征、运聚动力和成藏过程等进行系统分析。长7段致密油储集层主要为半深湖一深湖相砂质碎屑流沉积和三角洲前缘水下分... 为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致密油成藏机理和分布特征,对长7段致密储集层沉积环境、岩石学特征、孔喉结构特征、运聚动力和成藏过程等进行系统分析。长7段致密油储集层主要为半深湖一深湖相砂质碎屑流沉积和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场发射扫描电镜、CT扫描等高分辨率显微技术研究表明,致密油储集层物性差,发育微一纳米级孔喉,以粒间孔和长石溶孔为主,管束状和条带状孔隙是有利的储集空间。致密油储集层生烃和成藏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长7段优质烃源岩生烃增压动力强,成藏阶段储集层含油饱和度逾50%,随着动力的持续增加油气开始富集,含油饱和度可超70%。长7段致密油源储共生,烃类在高压驱动下,沿着相互叠置的相对高渗砂体、网状裂缝等输导体系运移,形成大面积连续或准连续分布的油气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三叠系长7段 致密油 成藏机理 运聚动力 源储配置
下载PDF
致密储层源储结构对储层含油性的控制作用——以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6~长8段为例 被引量:12
2
作者 姚泾利 曾溅辉 +2 位作者 罗安湘 杨智峰 邓秀芹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7-280,共14页
鄂尔多斯盆地长6~长8段致密油是中国典型的致密油分布区。源储紧密接触是致密油的典型特征与成藏条件。致密油层非均质性强,石油运移多以垂向短距离为主。已有研究表明,储层非均质性是影响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剩余油分布的重要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长6~长8段致密油是中国典型的致密油分布区。源储紧密接触是致密油的典型特征与成藏条件。致密油层非均质性强,石油运移多以垂向短距离为主。已有研究表明,储层非均质性是影响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剩余油分布的重要因素,但是目前对合水地区储层含油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很少。通过分析合水地区长6~长8段源储结构及其与含油性的关系,研究其对储层含油性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合水地区长6~长8段源储结构复杂,长7段为源储一体型岩性组合,可细分为源夹储型、源储互层型与储夹源型3种类型,长6与长8段为研究区主要储层,与烃源岩形成邻源型岩性组合,细分为源储接触型、源储过渡型与源储间隔型3种类型;长7段源夹储型岩性组合的含油性最好,长6与长8段源储接触型岩性组合的含油性最好,最有利于致密油聚集;长6~长8段形成干酪根网络→孔隙+微裂缝型、干酪根网络+构造裂缝→孔隙+微裂缝型两种石油运移通道组合,为致密油充注提供有利的通道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储结构 岩性组合 通道类型 含油性 致密储层 裂缝 合水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7段致密油充注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杨智峰 曾溅辉 韩菲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61-972,共12页
通过岩心观察、试油资料分析、岩石薄片鉴定、CT三维成像与主控因子分析等技术手段,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长7段)致密油的源—储组合特征,明确了致密油充注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发育源夹储、源—储互层与储夹... 通过岩心观察、试油资料分析、岩石薄片鉴定、CT三维成像与主控因子分析等技术手段,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长7段)致密油的源—储组合特征,明确了致密油充注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发育源夹储、源—储互层与储夹源3种源—储岩性组合类型;不同源—储岩性组合内部发育薄层、中厚层与厚层3类烃源岩;构造裂缝、层理缝与微观孔喉网络为长7段主要的源—储通道。烃源岩厚度与源—储岩性组合是影响致密油充注的主要因素,源—储通道的影响相对较弱。厚层优质烃源岩是致密油充注的物理基础,剩余压力为致密油充注的主要动力,源—储岩性组合是致密油充注的空间场所。中厚层烃源岩与源夹储及源—储互层型岩性组合发育的区域为致密油有利的充注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储组合 主控因素 致密油充注 鄂尔多斯盆地
原文传递
准噶尔盆地成藏动力学系统划分 被引量:24
4
作者 吴孔友 查明 +3 位作者 王绪龙 吴时国 张立刚 聂政荣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5-82,共8页
本文在对成藏动力学系统的概念重新描述的基础上,选择经历了多旋回构造与沉积演化的准噶尔盆地进行成藏动力学系统划分。准噶尔盆地发育6套烃源岩、多套储集层、2套区域性盖层和数个局部盖层,它们构成6套生、储、盖组合。同时,钻井揭示... 本文在对成藏动力学系统的概念重新描述的基础上,选择经历了多旋回构造与沉积演化的准噶尔盆地进行成藏动力学系统划分。准噶尔盆地发育6套烃源岩、多套储集层、2套区域性盖层和数个局部盖层,它们构成6套生、储、盖组合。同时,钻井揭示盆地超压发育,结合测井与地震资料,将地层压力在垂向上划分为2个常压系统和3个超压系统。该盆地垂向通道众多,构造活动期流体上下连通性好,整体可划为一个复杂的成藏动力学系统。然而,断裂活动具幕式特征,相对盆地演化史,大部分时期处于静止封闭状态。因此,进一步将准噶尔盆地划分为6个成藏动力学子系统:①二叠系自源超压半封闭型成藏动力学子系统;②三叠系他源超压半封闭型成藏动力学子系统;③侏罗系混源超压半封闭型成藏动力学子系统;④白垩系—侏罗系混源常压开放型成藏动力学子系统;⑤古近系—白垩系混源超压封闭型成藏动力学子系统;⑥新近系他源常压开放型成藏动力学子系统。不同的子系统,成藏条件、成藏动力和成藏规律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盖组合 地层压力系统 成藏动力学系统
下载PDF
百色盆地那读组层序分析与生储盖组合 被引量:19
5
作者 彭军 郑荣才 陈景山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6-111,共6页
通过野外露头、钻井岩心、测井曲线和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 ,在识别出 4类不同成因类型和规模的层序界面基础上 ,将百色盆地那读组划分为 1个超长期、5个长期和 16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并详细地讨论了层序与生储盖组合的关系 ,指出生储... 通过野外露头、钻井岩心、测井曲线和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 ,在识别出 4类不同成因类型和规模的层序界面基础上 ,将百色盆地那读组划分为 1个超长期、5个长期和 16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并详细地讨论了层序与生储盖组合的关系 ,指出生储盖组合特征与长期基准面旋回关系最为密切 ,有利储层发育位置主要出现在长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的早中期和下降半旋回的中晚期 ,转换面附近则是烃源岩和盖层的发育位置 ;各长期旋回层序的生储盖组合具不同特征 ,明显受基准面升降幅度、频率及其所影响的相组合、可容纳空间和A/S值变化控制 ;按生储盖组合在垂向和纵向上的配置关系 ,可划分为上生下储、下生上储、侧向运移等 3种基本组合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准面旋回 层序界面 层序分析 生储盖组合 那读组 百色盆地 烃源岩 盖层
下载PDF
藏北羌塘盆地成油气地质条件探讨 被引量:15
6
作者 易积正 邓光辉 张修富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41-146,共6页
从盆地演化的角度人手结合特提斯的变迁,讨论了羌塘盆地形成、发展及其消亡的历史.根据盆地内的地层和构造特征划分了沉积盆地演化的3个阶段、3种原型盆地,即早期冈瓦纳大陆边缘盆地,晚三叠世过渡性盆地,侏罗纪欧亚大陆边缘盆地.3种原... 从盆地演化的角度人手结合特提斯的变迁,讨论了羌塘盆地形成、发展及其消亡的历史.根据盆地内的地层和构造特征划分了沉积盆地演化的3个阶段、3种原型盆地,即早期冈瓦纳大陆边缘盆地,晚三叠世过渡性盆地,侏罗纪欧亚大陆边缘盆地.3种原型盆地反映3套含油气系统.晚侏罗世后开始形成构造盆地并产生构造圈闭.新生代的差异上升作用产生地貌盆地.沉积盆地、构造盆地及地貌盆地的连续性和统一性有利于油气的聚集和保存.重点讨论了侏罗系的生储盖条件及其组合和侏罗系变形特征.初步认为,羌塘盆地具丰富的烃源岩、良好的储集空间和较优越的封盖条件及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圈闭形成期与油气运移期匹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地质条件 羌塘盆地
下载PDF
柴窝堡盆地石油地质特征与油气勘探前景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俊明 窦松江 肖建玲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84-388,共5页
柴窝堡盆地具前震旦系结晶基底,二叠系至第四系组成盆地盖层。从石油地质特征分析,柴窝堡盆地具一定的成藏条件,主要烃源岩为上二叠统芦草沟组,储集层主要为芦草沟组砂岩或砂砾岩,上覆红雁池组-仓房沟群为良好的盖层。燕山运动和喜山运... 柴窝堡盆地具前震旦系结晶基底,二叠系至第四系组成盆地盖层。从石油地质特征分析,柴窝堡盆地具一定的成藏条件,主要烃源岩为上二叠统芦草沟组,储集层主要为芦草沟组砂岩或砂砾岩,上覆红雁池组-仓房沟群为良好的盖层。燕山运动和喜山运动为圈闭形成和定型期,大量排烃期是侏罗纪—白垩纪,油气生成、运移期匹配较好。本区发育3大套生储盖组合,从构造上分析芨芨槽子古隆起周围及雷家沟构造带深部的芦草沟组有利生油区,物性较好,为油气运移指向,是下一步勘探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柴窝堡盆地 石油地质 勘探前景 烃源岩 生储盖 圈闭
下载PDF
雪峰山西侧地区海相油气勘探前景初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卓皆文 汪正江 +4 位作者 王剑 谢渊 杨平 刘建清 赵瞻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8,共8页
通过对雪峰山西侧地层叠覆关系、沉积序列、层序地层和旋回沉积特征等油气地质的调查研究,表明雪峰山西侧盆地演化与四川盆地一样,均经历了从被动陆缘(Z-O1)→类前陆(O2-S)→克拉通-大陆边缘盆地(D-T2)→内陆湖盆(T3-J)和山间盆地(K-Q)... 通过对雪峰山西侧地层叠覆关系、沉积序列、层序地层和旋回沉积特征等油气地质的调查研究,表明雪峰山西侧盆地演化与四川盆地一样,均经历了从被动陆缘(Z-O1)→类前陆(O2-S)→克拉通-大陆边缘盆地(D-T2)→内陆湖盆(T3-J)和山间盆地(K-Q)5个演化阶段;发育9个区域性平行不整合和1个角度不整合,构成5个构造层,即①南华系—震旦系;②下古生界;③上古生界—下中三叠统;④上三叠统—下中侏罗统;⑤上白垩统及其以上。总体构造活动性不强,对油气长期保存和演化有利。5个构造层孕育了4个一级生储盖组合,其中Ⅰ、Ⅱ为有利组合。因此,该地区原生油气地质条件优越,但后期改造较强,特别是侏罗纪末期的燕山运动以来的造山和隆升剥蚀量大,是该区海相下组合油气勘探的制约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峰山西侧 海相下组合 层序地层 生储盖组合 沉积构造演化
下载PDF
喀什坳陷石油地质特征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溪滨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85-289,共5页
从基底性质、盖层特征、构造、沉积发展等方面对喀什坳陷的石油地质特征进行了概述。指出,坳陷内局部构造十分发育,地面及钻井油气显示丰富,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侏罗系为主力生油层,其次为上白垩统一下第三系生油岩;储层主要有... 从基底性质、盖层特征、构造、沉积发展等方面对喀什坳陷的石油地质特征进行了概述。指出,坳陷内局部构造十分发育,地面及钻井油气显示丰富,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侏罗系为主力生油层,其次为上白垩统一下第三系生油岩;储层主要有上侏罗统库孜贡苏组、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砂砾岩及下第三系碳酸盐岩;盖层主要为上白垩统一下第三系古新统、中新统泥岩和膏泥岩层。在坳陷内既可寻找侏罗系自生自储油藏,也可寻找以中侏罗统杨叶组为生抽层以白垩系为储油层的古生新储油气藏,同时也可寻找以第三系为油源的原生油气藏及次生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什坳陷 石油地质 油藏 储油层
下载PDF
潜江盐湖盆地生储盖组合特征 被引量:7
10
作者 童小兰 卢明国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1期92-96,共5页
潜江盐湖盆地是我国内陆独一无二的高盐度盐湖沉积盆地。本文在分析其岩性韵律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潜江盐湖生储盖组合特征。研究表明,潜江凹陷潜江组是在干湿频繁交替的古气候条件下,在高盐度、强蒸发、还原—强还原水体中,由北部单向... 潜江盐湖盆地是我国内陆独一无二的高盐度盐湖沉积盆地。本文在分析其岩性韵律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潜江盐湖生储盖组合特征。研究表明,潜江凹陷潜江组是在干湿频繁交替的古气候条件下,在高盐度、强蒸发、还原—强还原水体中,由北部单向碎屑物源及凹陷周缘卤水与盐源补给形成的盐系地层,岩性组合的有序变化形成了多套生储盖组合系统,不但反映出潜江盐湖沉积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而且具有十分优越的成油气地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湖 潜江凹陷 生储盖组合 湖北
下载PDF
综合物探资料在油气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蒲丹 雷宛 +2 位作者 李怡 王凯 陈思宇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25,119,共9页
分析XF山西侧地区的深部构造特征、电性层与断裂的展布及圈定有利油气构造带,为含油气远景评价和选择有利区块提供依据,综合MT电法、重力和磁法资料,并以物性资料为基础,石油地质理论为依据,提出综合物探资料在XF山西侧油气地质—地球... 分析XF山西侧地区的深部构造特征、电性层与断裂的展布及圈定有利油气构造带,为含油气远景评价和选择有利区块提供依据,综合MT电法、重力和磁法资料,并以物性资料为基础,石油地质理论为依据,提出综合物探资料在XF山西侧油气地质—地球物理解释中的综合解释方法.通过对重磁电资料与石油地质资料的联合正反演综合解释,分析剖面中生界和古生界地层垂向分布,确定研究区电性层的展布、断裂及下组合有利生储盖组合的综合物探异常特征.结果表明:物探剖面中、东段最多发育3套电性层,西段可完整发育5套电性层,震旦系—寒武系地层发育厚度较大,构造变形相对较弱,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从而验证地球物理综合解释方法在XF山西侧地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碳酸盐岩 非地震技术 地球物理综合解释 生储盖组合 油气远景评价
下载PDF
哈萨克斯坦楚-萨雷苏盆地热兹卡兹甘地区石油地质特征及含油气远景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海平 傅恒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0-26,共7页
本文以石炭系为主要研究目的层,综合地层、构造、油气等研究成果,从目的层生烃条件、储集条件及生储盖组合等方面评述了研究区石油地质条件。下石炭统烃源岩为研究区主要烃源岩,分布广、厚度较大,有机质丰度较高、成熟度较高,生烃潜力较... 本文以石炭系为主要研究目的层,综合地层、构造、油气等研究成果,从目的层生烃条件、储集条件及生储盖组合等方面评述了研究区石油地质条件。下石炭统烃源岩为研究区主要烃源岩,分布广、厚度较大,有机质丰度较高、成熟度较高,生烃潜力较大;储层主要发育孔隙型和裂缝型两种类型;盖层主要为石炭系和二叠系。结合生、储、盖条件综合分析,研究区发育4套生、储、盖组合,并根据各构造单元油气的地质条件,将研究区划分为两个远景区:西部坳陷带(特斯布拉克坳陷和科克潘索尔坳陷北部)和东部隆起带(萨雷苏隆起和塔斯金隆起北部),4个最有利局部构造:西背斜、克济尔卡克、塔拉普及中萨雷苏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地质特征 生-储-盖组合 石炭系 哈萨克斯坦
下载PDF
重磁电资料在XF山西侧油气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蒲丹 雷宛 +2 位作者 李怡 王凯 陈思宇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3年第4期497-504,共8页
为了解XF山西侧地区的深部构造特征,电性层与断裂的展布情况以及圈定有利油气构造带,为含油气远景评价和选择有利区块提供依据,本文综合MT电法、重力和磁法资料,并以物性资料为基础,石油地质理论为指导,对重磁电资料与石油地质资料进行... 为了解XF山西侧地区的深部构造特征,电性层与断裂的展布情况以及圈定有利油气构造带,为含油气远景评价和选择有利区块提供依据,本文综合MT电法、重力和磁法资料,并以物性资料为基础,石油地质理论为指导,对重磁电资料与石油地质资料进行了联合正反演综合解释,对剖面中生界和古生界地层垂向分布进行了深入研究,确定了本区电性层的展布、断裂及有利生储盖组合的综合物探异常特征,结果表明:物探剖面中、东段至多发育三套电性层,而西段可完整发育五套电性层,震旦系—寒武系地层发育厚度较大,构造变形相对较弱,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从而验证了该套综合解释方法在该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海相碳酸盐岩 重磁电综合解释 生储盖组合 油气远景评价
下载PDF
西藏岗巴-定日盆地找油前景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小平 朱剑如 祁开令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58-162,共5页
岗巴-定日盆地是在稳定的大陆边缘发展起来的.其中古生界为一套稳定的深海、浅海相碳酸盐岩及碎屑岩沉积,老第三纪则接受了一套残留海盆相的碳酸盐岩沉积.由于海水的频繁进退,构成了多套生储盖组合.侏罗纪、白垩纪及老第三纪生储盖条件... 岗巴-定日盆地是在稳定的大陆边缘发展起来的.其中古生界为一套稳定的深海、浅海相碳酸盐岩及碎屑岩沉积,老第三纪则接受了一套残留海盆相的碳酸盐岩沉积.由于海水的频繁进退,构成了多套生储盖组合.侏罗纪、白垩纪及老第三纪生储盖条件较好,具有较理想的成油地质条件.后期改造不太强烈,保存有较好的局部构造,且多为背斜、断鼻、断块.保存条件各异,东部比西部好.研究表明,该盆地是一个具有一定前景的含油气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样式 油气聚集 盆地 西藏 油气藏 找油
下载PDF
云南思茅盆地二叠纪层序格架与生储盖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牟传龙 谭钦银 余谦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3-37,共5页
根据层序界面的特点、凝缩段的组成,思茅盆地二叠系可分为2个Ⅱ级层序、9个Ⅲ级层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层序格架与油气生储盖的关系可分为2个二级层序界面为一构造侵蚀不整合层序界面,是极好的储集场所。此时西部盆地中沉积物已经变质... 根据层序界面的特点、凝缩段的组成,思茅盆地二叠系可分为2个Ⅱ级层序、9个Ⅲ级层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层序格架与油气生储盖的关系可分为2个二级层序界面为一构造侵蚀不整合层序界面,是极好的储集场所。此时西部盆地中沉积物已经变质,与生储盖关系不大;而东部地区以开阔碳酸盐台地为主,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以形成储集层为主。第2个二级层序由海侵-高位体系域所构成。海侵体系域由龙潭组下部所组成,在普洱西部崖子以西为深水盆地(含斜坡)环境,以东为浅海环境,邻近东部古陆区为滨海环境。无论盆地或浅海,岩性以深灰—灰黑色泥岩为主,生烃性能极好。高位体系域可以分为早期高位体系域和晚期高位体系域。早期高位体系域由龙潭组上部层位组成,西为浅海相砂岩、火山岩等,可作储层;东为滨海平原,下部以深灰、灰黑色泥岩为主,是很好的生油岩,上部以砂岩为主夹火山岩,可作为储集层。晚期高位体系域西部为长兴组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可作为储层之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纪 层序格架 生储盖 思茅盆地 云南
下载PDF
伊洛瓦底盆地沙林凹陷石油地质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荣新 卢立泽 +3 位作者 闫志军 钱利 曹剑 李珑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5年第2期25-28,146,共5页
通过对伊洛瓦底盆地区域地质分析和沙林凹陷石油地质条件分析,认为凹陷油气成藏条件优越,始新统三角洲前缘亚相泥页岩和沼泽亚相煤系泥岩具有较强的生烃能力,为油气富集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并与逆冲断裂带共同控制了油气田的分布;良... 通过对伊洛瓦底盆地区域地质分析和沙林凹陷石油地质条件分析,认为凹陷油气成藏条件优越,始新统三角洲前缘亚相泥页岩和沼泽亚相煤系泥岩具有较强的生烃能力,为油气富集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并与逆冲断裂带共同控制了油气田的分布;良好的生储盖配置、继承性圈闭及由断层、渗透层和不整合面共同构成的油气输导体系,为油气的聚集提供了运移通道和空间;良好的成藏配置关系形成了始新统-渐新统/中新统下生上储型成藏组合,主力含油砂体形成多重层状油气藏,待发现的始新统自生自储成藏组合主要位于逆冲断层下盘。凹陷北部D区块已在始新统塔本组发现该套成藏组合,沙林凹陷内具有相同的地层和构造圈闭特征,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洛瓦底盆地 沙林凹陷 石油地质 生储盖组合 成藏组合
下载PDF
印尼SP区块层序地层研究与勘探目标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洪国良 薛良清 +4 位作者 孔丽萍 孔炜 杨福忠 余辉龙 杨敏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7年第3期72-76,共5页
印尼SP区块西北部的沉积充填可以划分为两套二级层序(即古近纪断陷层序和新近纪坳陷层序)和6套三级层序。古近纪断陷层序形成于盆地裂谷期,主要发育湖相沉积,沉降中心位于工区的西北部;新近纪坳陷层序形成于盆地的坳陷期,主要以海相沉... 印尼SP区块西北部的沉积充填可以划分为两套二级层序(即古近纪断陷层序和新近纪坳陷层序)和6套三级层序。古近纪断陷层序形成于盆地裂谷期,主要发育湖相沉积,沉降中心位于工区的西北部;新近纪坳陷层序形成于盆地的坳陷期,主要以海相沉积为主,沉降中心转移到工区的东南部。本区主要发育3套生储盖组合,其中断陷层序发育两套,坳陷层序发育一套。通过对地震资料和石油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对本区的勘探目标进行了优选。最新的钻探结果表明下部断陷层序取得了有意义的油气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区块 断陷层序 坳陷层序 生储盖组合 勘探目标
下载PDF
试论泌阳断陷陆相层序水进体系域的油气地质意义
18
作者 郭文平 胡受权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2期47-52,共6页
泌阳断陷湖盆陆相层序水进体系域以退积型扇三角洲为其沉积主体 ,靠近构造枢纽的陡坡带边缘 ,冲积扇相域越来越窄 ,而向盆内则由滨浅湖逐渐过渡为半深湖。断陷湖盆水体属水进型湖泊。水进体系域中油气潜在储集体包括冲积扇的辫状河道砂... 泌阳断陷湖盆陆相层序水进体系域以退积型扇三角洲为其沉积主体 ,靠近构造枢纽的陡坡带边缘 ,冲积扇相域越来越窄 ,而向盆内则由滨浅湖逐渐过渡为半深湖。断陷湖盆水体属水进型湖泊。水进体系域中油气潜在储集体包括冲积扇的辫状河道砂体及扇三角洲的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和前缘席状砂体。但由于它们形成的古环境及物理化学条件的不同 ,其砂砾岩中所含粘土矿物类型及数量亦有显著差异 ,对其储集性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地质 生储盖组合 储集性能 扇三角洲 水进体系域 陆相层序 泌阳断陷
下载PDF
广覆式生烃理念在辽河东部凸起油气成藏中的应用
19
作者 于鹏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4-30,7,共7页
从烃源岩地层展布特征、生烃特征及影响生烃因素等方面分析辽河东部凸起古生界烃源岩,指出石炭—二叠系的煤系地层具有广覆式生烃特点,为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源岩基础。从生储盖组合关系的角度将东部凸起油气藏类型划分为新生古储... 从烃源岩地层展布特征、生烃特征及影响生烃因素等方面分析辽河东部凸起古生界烃源岩,指出石炭—二叠系的煤系地层具有广覆式生烃特点,为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源岩基础。从生储盖组合关系的角度将东部凸起油气藏类型划分为新生古储、自生自储和上生下储3种类型。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有2个:一是距离源岩较近的砂岩储层最易成藏;二是断裂相对不发育的区带使早期形成油气藏更易于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东部凸起 古生界烃源岩 生储盖组合类型 广覆式生烃 成藏条件 主控因素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沉积体系演化与煤成气藏 被引量:28
20
作者 汪正江 陈洪德 张锦泉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8-23,共6页
笔者在研究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沉积体系的基础上 ,对晚古生代生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形成与展布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沉积体系对煤成气藏的控制作用 ;并认为盆地内部晚古生代煤成气藏是地层封闭的岩性气藏 ,储集体的分布主要受河流 三... 笔者在研究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沉积体系的基础上 ,对晚古生代生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形成与展布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沉积体系对煤成气藏的控制作用 ;并认为盆地内部晚古生代煤成气藏是地层封闭的岩性气藏 ,储集体的分布主要受河流 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控制 ,特别是山 2期和盒 9期的河流 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控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沉积体系 煤成气藏 储集层 盖层 生烃源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