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学活性的2,2’-二取代1,1’-联萘和间吡啶桥构筑的分子内双螺旋化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1
1
作者 安德烈 罗蜂 彭志鸿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4-39,共6页
通过光学活性的 2 ,2’-二取代 1 ,1’-联萘和间吡啶桥的连结 ,成功地合成了一种新型分子内双螺旋化合物 .其结构经 MS。
关键词 双螺旋分子 光学活性 1 1′-联萘 间吡啶桥 sonogashira偶合反应
下载PDF
戊二醛改性交联壳聚糖纳米纤维膜负载钯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子宁 应婷婷 +2 位作者 邵林军 水淼 齐陈泽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0-75,共6页
以壳聚糖(CS)为基体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PMAA)为共纺聚合物,通过静电纺丝和热交联技术制备了具有良好形貌和稳定性的交联壳聚糖/聚甲基丙烯酸(CS/PMAA)纳米纤维膜,然后采用戊二醛对纤维进行化学改性后用于负载钯催化剂.采用扫描电镜(S... 以壳聚糖(CS)为基体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PMAA)为共纺聚合物,通过静电纺丝和热交联技术制备了具有良好形貌和稳定性的交联壳聚糖/聚甲基丙烯酸(CS/PMAA)纳米纤维膜,然后采用戊二醛对纤维进行化学改性后用于负载钯催化剂.采用扫描电镜(SEM)表征纤维膜的微观结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钯催化中心在纤维膜上的分布;采用红外光谱(FT-IR)表征戊二醛改性后纤维膜的化学结构变化;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戊二醛改性对壳聚糖纤维膜与钯催化中心之间络合强度的影响.Sonogashira偶联反应催化结果显示,戊二醛改性有助于提高纤维膜负载钯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且该催化剂在重复使用9次后,催化反应转化率和产率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静电纺丝 sonogashira偶合反应 DFT
下载PDF
5,8-二(3,4-乙撑二氧噻基)-萘基喹喔啉与对苯乙炔交替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茹克亚木·买提斯迪克 希尔艾力·买买提依明 司马义·努尔拉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8-143,共6页
合成了一种新单体5,8-二(5′-溴-3,4-乙撑二氧噻基)-萘基喹喔啉,并通过Sonogashira偶合反应将此单体与带有不同长链烷氧基的对苯乙炔进行交替共聚,得到了聚[(2,5-二庚氧基-1,4-苯撑)乙炔撑-5,8-二(3,4-乙撑二氧噻基)-萘基喹喔啉]... 合成了一种新单体5,8-二(5′-溴-3,4-乙撑二氧噻基)-萘基喹喔啉,并通过Sonogashira偶合反应将此单体与带有不同长链烷氧基的对苯乙炔进行交替共聚,得到了聚[(2,5-二庚氧基-1,4-苯撑)乙炔撑-5,8-二(3,4-乙撑二氧噻基)-萘基喹喔啉](PI)和聚[(2,5-二十二烷氧基-1,4-苯撑)乙炔撑-5,8-二(3,4-乙撑二氧噻基)-萘基喹喔啉](PII)。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傅里叶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循环伏安和热重分析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共聚物PI和PII有相似的光学特性,均在490 nm处出现紫外-可见最大吸收峰,在613 nm处出现荧光最大发射峰;热稳定性和电化学活性较好;在-1.0~2.0 V出现电致变色现象,颜色由红色变为深蓝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基喹喔啉 3 4-乙撑二氧噻吩 sonogashira偶合反应 电荷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