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瘤周水肿常规MRI纹理分析鉴别脑胶质母细胞瘤和单发转移瘤的价值 被引量:23
1
作者 王敏红 冯湛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56-760,共5页
目的探讨瘤周水肿常规MRI纹理分析鉴别脑胶质母细胞瘤和单发转移瘤的价值。方法2012年6月至2017年11月搜集在我院经病理或临床确诊为脑胶质母细胞瘤及单发转移瘤患者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包括T1WI、T2WI、液... 目的探讨瘤周水肿常规MRI纹理分析鉴别脑胶质母细胞瘤和单发转移瘤的价值。方法2012年6月至2017年11月搜集在我院经病理或临床确诊为脑胶质母细胞瘤及单发转移瘤患者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包括T1WI、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及T1WI增强。采用MaZda软件于4个序列肿瘤瘤周水肿最明显层面上手动勾画ROI,提取其纹理特征,包括平均值、方差、偏度、峰度和第1、10、50、90、99百分位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满足正态性和方差齐性检验的情况下)或秩和检验(不满足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时)比较二者直方图参数的差异,对有意义的参数进行基于logistic回归建模,并绘制ROC曲线评估其鉴别诊断效能。结果通过初步特征筛选,脑胶质母细胞瘤FLAIR序列偏度值(SkewFLAIR)为-0.358±0.432,脑单发转移瘤为-0.648±0.50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74,P=0.006);脑胶质母细胞瘤FLAIR序列峰度值(KurtFLAIR)为-0.384(-0.798,0.049),脑单发转移瘤为-0.089(-0.456,0.61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60,P=0.037),相应的logistic回归鉴别诊断模型敏感度为77.5%,特异度为94.3%,曲线下面积(AUC)为0.85。结论瘤周水肿常规MRI纹理分析可为鉴别脑胶质母细胞瘤和单发转移瘤提供可靠、可以量化的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单发转移瘤 瘤周水肿 磁共振成像 纹理分析
原文传递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颏下孤立性转移(附1例报告)
2
作者 童燕华 陈颖震 +5 位作者 王琼楣 王彩娇 朱晴 邬安妮 陆瑜 姚洁洁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179-181,共3页
孤立性颈部颏下结节在临床上比较罕见,容易漏诊,同时需要与头颈部的各种疾病作鉴别诊断。本文对民航上海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古北分院外科收治的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颏下孤立转移病人进行报道。病人因“自觉颏下结节较前增大... 孤立性颈部颏下结节在临床上比较罕见,容易漏诊,同时需要与头颈部的各种疾病作鉴别诊断。本文对民航上海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古北分院外科收治的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颏下孤立转移病人进行报道。病人因“自觉颏下结节较前增大”就诊。超声检查提示甲状腺和颏下均有可疑病灶。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结果提示恶性。手术切除及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后,病理结果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伴颏下孤立性转移。本文对该病例的临床诊疗经过进行报道,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避免漏诊,同时也要与其他颈部罕见疾病作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孤立性转移 颈部颏下
下载PDF
脑单发转移瘤的MRI征象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勇 罗丽 +1 位作者 宋震宇 黄冰峰 《西部医学》 2011年第9期1786-1788,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单发转移瘤的MRI征象。方法搜集35例经临床病理证实为脑单发转移瘤患者的MRI资料,对肿瘤部位、形态大小、信号表现、强化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大脑半球28例,小脑6例,脑室内1例。为巨块状、团块状、结节状肿块,囊实性17例,实... 目的探讨脑单发转移瘤的MRI征象。方法搜集35例经临床病理证实为脑单发转移瘤患者的MRI资料,对肿瘤部位、形态大小、信号表现、强化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大脑半球28例,小脑6例,脑室内1例。为巨块状、团块状、结节状肿块,囊实性17例,实性13例,囊性5例。T1WI囊壁和壁结节、实性瘤灶为等或稍低信号,T2WI为稍高信号;囊性成分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DWI肿瘤边界清楚,病灶呈低信号。增强后不规则环状强化22例,囊壁及壁结节明显强化;团块状、结节状明显强化13例。部分肿瘤周围水肿显著,10例表现为"小瘤灶、大水肿"。结论脑单发转移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 单发转移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增强液体衰减反转恢复联合减影技术对高级别脑胶质瘤及单发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刘金凯 廖雪燕 +2 位作者 唐平太 林祺 黄玲玲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9年第4期325-328,共4页
目的探讨增强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联合减影技术检测瘤周水肿区强化情况对高级别胶质瘤及单发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30例高级别胶质瘤和30例单发转移瘤的磁共振成像(MRI)资料,将FLAIR增强序列减... 目的探讨增强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联合减影技术检测瘤周水肿区强化情况对高级别胶质瘤及单发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30例高级别胶质瘤和30例单发转移瘤的磁共振成像(MRI)资料,将FLAIR增强序列减影处理后,应用χ2检验统计二者瘤周水肿区的强化差异.独立样本t检验检测增强FLAIR和增强T1WI两序列间瘤周水肿区信号强度差异.结果高级别胶质瘤瘤周水肿区强化例数明显多于单发转移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论高级别胶质瘤还是单发转移瘤,增强FLAIR序列瘤周水肿区与白质、灰质、脑脊液的CR值均高于增强T1WI序列,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FLAIR联合减影技术为高级别胶质瘤及单发转移瘤的鉴别诊断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减影技术 FLAIR 单发转移瘤 瘤周水肿区
下载PDF
结、直肠癌术后孤立性肺转移 被引量:3
5
作者 吴宁 石木兰 +1 位作者 陈雁 吕宁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74-276,共3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后肺孤立性转移瘤的影像表现,与原发肺癌的鉴别。材料与方法:31年间13例结、直肠癌术后肺孤立肿物,均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证实。转移性腺癌11例13次,原发肺癌2例。结、直肠癌切除与肺转移瘤切除间隔时...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后肺孤立性转移瘤的影像表现,与原发肺癌的鉴别。材料与方法:31年间13例结、直肠癌术后肺孤立肿物,均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证实。转移性腺癌11例13次,原发肺癌2例。结、直肠癌切除与肺转移瘤切除间隔时间为3~96个月,中位33个月。均有正侧位胸片,病灶体层和CT各6例。结果:肿物直径1.5~8.5cm(中位3.4cm),类圆形3例,椭圆形8例10个,浅分叶10例;边缘光整8例10个,不光整3例,毛刺1例。平片密度均匀11例次。6例CT中5例见肿物位于肺外周;发现瘤内弥漫性斑片状钙化1例,不均匀低密度区、毛刺、胸膜凹陷各3例。结论:(1)结、直肠癌术后孤立性肺转移以边缘光整的圆/椭圆形肿物为多;(2)少数可表现为与肺原发癌相似;肿物内可有弥漫钙化;(3)CT对于确定肿物部位、数目、密度、边缘形态明显优于平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直肠肿瘤 手术后 肺转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孤立性肾上腺转移瘤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黄邵洪 李昀 +3 位作者 张健 谷力加 张军航 荣健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合并孤立性肾上腺转移瘤患者预后及其影响因子。方法:回顾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1—01—01—2010—12—31收治的NSCLC合并孤立性肾上腺转移瘤患者住院及随访资料,...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合并孤立性肾上腺转移瘤患者预后及其影响因子。方法:回顾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1—01—01—2010—12—31收治的NSCLC合并孤立性肾上腺转移瘤患者住院及随访资料,用Kaplan-Meier法及Cox模型分析生存情况,筛选临床基线、治疗方式、病理类型、原发灶及转移瘤特征等预后影响因素。结果:NSCLC合并孤立性肾上腺转移的患者共计22例,总体中位生存时间11个月(9.4~12.6个月),1年生存率51.4%(29.6%~73.2%)。10例患者接受了肺部病灶及肾上腺转移瘤切除术,12例患者采取保守治疗,手术组与保守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9和1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9。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ECOG评分患者间存在生存差异,各分值对应中位生存期为0分14个月,1分11个月,2分8个月,3分6个月,P=0.024。多因素分析显示,仅ECOG评分进入Cox比例风险方程,P=0.033,RR=1.95。结论:ECOG评分及病理类型可能是孤立性肾上腺转移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对于ECOG评分差、合并N。纵隔淋巴结转移者,手术治疗应慎重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肺肿瘤 肾上腺切除 孤立性转移瘤 生存率 预后因素
原文传递
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及孤立转移灶患者综合治疗的预后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陈颖 雷玉洁 +2 位作者 马千里 叶联华 黄云超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85-89,共5页
目的观察以外科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对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伴远处孤立转移灶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至2008年3月期间42例经病理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切除原发灶和在3月内出现孤立转移病灶的临床资料.比较非小细胞... 目的观察以外科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对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伴远处孤立转移灶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至2008年3月期间42例经病理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切除原发灶和在3月内出现孤立转移病灶的临床资料.比较非小细胞肺癌不同病理类型、原发肿瘤的T分期、术后淋巴结病理N分期、转移灶直径长轴及不同转移部位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生存时间及生存率:42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7.1个月,1 a生存率、2 a生存率、5 a生存率分别为57.1%,38.0%,16.6%;原发肿瘤分期:T1+T2期患者预后明显好于T3+T4期患者(P<0.05);术后原发灶淋巴结分期:N0+N1期患者预后明显优于N2+N3期患者(P<0.05);转移灶直径:转移灶直径<25 mm预后好于转移灶直径>25 mm(P<0.05);病理类型:不同病理类型之间预后没有明显差别(P>0.05);转移部位:不同转移部位之间预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外科手术结合同期放化疗等综合治疗能延长NSCLC伴孤立转移灶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孤立转移灶 综合治疗 预后
下载PDF
肺癌切除术后肺内孤立性转移复发灶的射频消融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松宽 杨光钊 +1 位作者 胡叶明 陆海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18期23-26,共4页
目的探究分析肺癌切除术后肺内孤立性转移复发灶的射频消融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8月收治的95例肺癌切除术后肺内孤立性转移复发灶患者,将所选患者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7),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放疗化疗治... 目的探究分析肺癌切除术后肺内孤立性转移复发灶的射频消融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8月收治的95例肺癌切除术后肺内孤立性转移复发灶患者,将所选患者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7),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放疗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效果,随访6个月调查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射频消融过程均顺利完成,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经对症治疗后均逐渐消失,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40%,高于观察组(P<0.05);随访结果中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消融治疗肺癌切除术后肺内孤立性转移复发灶的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肺切除 孤立性转移 射频消融 复发 生存质量
下载PDF
胸部孤立性转移瘤X线表现与临床特点
9
作者 王怀娥 荆霞 曲桂连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4年第11期901-903,共3页
目的 :探讨胸部转移瘤的X线特点 ,提高对胸部孤立性转移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近 10年来我院经病理或临床观察证实的 4 8例胸部孤立性转移瘤X线胸片 ,对其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 4 8例孤立性转移瘤中 4 0例肿瘤X线... 目的 :探讨胸部转移瘤的X线特点 ,提高对胸部孤立性转移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近 10年来我院经病理或临床观察证实的 4 8例胸部孤立性转移瘤X线胸片 ,对其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 4 8例孤立性转移瘤中 4 0例肿瘤X线表现为圆形、边缘光滑、密度均匀阴影。病变边缘呈浅分叶状 4例 ,3例边缘有毛刺、分叶。 4 8例中发现转移瘤最早者为查出原发肿瘤前 2年 ,最迟者是原发肿瘤术后 17年 ,4例在证实原发肿瘤的同时发现肺内病灶 ,其余均在半年至 5年内不等。发生部位包括肺内 4 4例 ,纵隔内 1例 ,胸膜 3例。结论 :胸部孤立性转移瘤缺乏临床症状 ,有时难与原发性肿瘤鉴别 ,其特点为病变多呈圆形、密度均匀、边缘光滑 ,右肺多于左肺 ,好发于肺外围。恶性肿瘤术后应常规定期胸部X线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转移瘤 胸部 X线诊断
下载PDF
脊柱原发肿瘤和孤立转移瘤全脊椎整块切除6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丁江平 王斌 +3 位作者 张振云 牛奔 王新安 李宗健 《新疆医学》 2016年第3期305-309,共5页
目的探讨全脊椎整块切除在脊柱肿瘤治疗临床应用中的适应症、安全性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脊柱外科于2009-2014年收治的6例行后路瘤椎全脊椎整块切除脊柱重建术的胸椎和腰椎肿瘤患者,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45-72岁(平均64岁);T8... 目的探讨全脊椎整块切除在脊柱肿瘤治疗临床应用中的适应症、安全性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脊柱外科于2009-2014年收治的6例行后路瘤椎全脊椎整块切除脊柱重建术的胸椎和腰椎肿瘤患者,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45-72岁(平均64岁);T8乳腺癌转移瘤伴不全性截瘫1例,T10、L1肺癌转移瘤2例,T12原发性骨巨细胞瘤1例,T10甲状腺癌转移瘤伴不全性截瘫1例,恶性黑色素细胞瘤T8转移1例;6例患者中甲状腺癌、乳腺癌者行根治术后1年,肺癌者肺叶切除术后2年和5年,局部均无复发,除脊柱转移外未发现其他部位远处转移灶。对比观察实施手术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疼痛评分、脊柱稳定性的改变、神经功能改变及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中术后对肿瘤切缘和肿瘤切除标本均行病理检查。结果6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5个月,其中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5个月、27个月死亡。其余患者至末次随访肿瘤原发灶和手术部位无复发。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4例患者术后恢复至E级,2例至D级,JOA评分改善率为84.5%。结论全脊椎整块切除术仍适用于脊柱原发肿瘤和孤立转移性肿瘤的治疗,并能达到脊柱恶性肿瘤边缘切除和脊髓神经根彻底减压、提高肿瘤切除率,降低复发率、延长生存期的目的。但须术前充分评估患者肿瘤原发灶性质、转移灶特点、全身状况和生存期预测,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原发肿瘤 脊柱孤立转移瘤 全脊椎切除
下载PDF
孤立性肺转移瘤的外科治疗(附17例分析)
11
作者 金庆文 张熙曾 +1 位作者 白仁华 张建国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63-365,共3页
本文报告了自1975年6月~1990年12月对17例孤立性肺转移瘤手术治疗的初步临床结果。认为,其原发瘤来自女性生殖系统者居多,占65%。原发肿瘤术后定期胸部X线检查对本病诊断有决定性意义。手术治疗的重要问题是对病人的选择。对原发肿瘤... 本文报告了自1975年6月~1990年12月对17例孤立性肺转移瘤手术治疗的初步临床结果。认为,其原发瘤来自女性生殖系统者居多,占65%。原发肿瘤术后定期胸部X线检查对本病诊断有决定性意义。手术治疗的重要问题是对病人的选择。对原发肿瘤组织学条件好,治疗后局部情况稳定,肺内转移局限并能耐受手术者,手术切除是有益的。本组3年、5年生存率均为66.6%。并提出了对肺转移瘤的切除做为肿瘤的减量或减症的手术概念。转移瘤的肺门,纵隔累犯明显影响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肿瘤转移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基于多参数MRI影像组学特征融合模型鉴别高级别胶质瘤与单发性脑转移瘤 被引量:10
12
作者 徐向东 梁芳蓉 +6 位作者 韦瑞丽 吴嘉良 张婉丽 王琳婧 杨蕊梦 甄鑫 赖胜圣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3-59,65,共8页
目的 探索基于多参数MRI影像组学特征融合的新型预测模型在高级别胶质瘤(high-grade glioma, HGG)和单发性脑转移瘤(solitary brain metastasis, SBM)中的鉴别价值。材料与方法 收集121名(61名HGG和60名SBM)患者的多参数MRI扫描图像,在... 目的 探索基于多参数MRI影像组学特征融合的新型预测模型在高级别胶质瘤(high-grade glioma, HGG)和单发性脑转移瘤(solitary brain metastasis, SBM)中的鉴别价值。材料与方法 收集121名(61名HGG和60名SBM)患者的多参数MRI扫描图像,在常规轴位MRI图像[T1WI、T2WI、T2加权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2-weighted 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T2_FLAIR)和T1WI增强图像(post-contrast enhancement T1WI, CE_T1WI)]上勾画了肿瘤实性强化部分的体积(tumor volume of enhancement region, VOI)。通过合并HGG和SBM的类别信息,对不同MRI序列提取的影像组学特征进行融合,并定量比较了不同MRI序列及其组合的性能。结果 从T1WI和T2_FLAIR序列中提取的图像特征的融合比来自其他单一序列或组合的特征具有更显著的预测性能,实现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46、86.4%、84.1%和88.7%的良好鉴别性能。结论 基于多参数MRI影像组学特征的融合模型通过整合肿瘤的多序列MR图像信息,可以实现对HGG和SBM的无创、高效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高级别胶质瘤 单发性脑转移瘤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MK值、FA值在鉴别高级别胶质瘤与转移瘤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海南 何广明 +2 位作者 吴辉 陈志远 李旭丰 《罕少疾病杂志》 2016年第5期1-2,5,共3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KI)MK值、FA值在鉴别高级别胶质瘤与转移瘤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5年12月肿瘤科收治的21例高级别胶质瘤和18例转移瘤患者,将其分别记为胶质瘤组和转移瘤组,两组患者均行常规MRI扫描、DKI序列,... 目的分析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KI)MK值、FA值在鉴别高级别胶质瘤与转移瘤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5年12月肿瘤科收治的21例高级别胶质瘤和18例转移瘤患者,将其分别记为胶质瘤组和转移瘤组,两组患者均行常规MRI扫描、DKI序列,选择肿瘤实质区和肿瘤周围水肿区作为感兴趣区(ROI),将所得图像传至工作站进行软件处理,并分别测量不同区域的平均峰度(MK)值、各向异性(FA)值,运用统计学数据分析软件比较两组ROI检测值的差异。结果肿瘤实质区上两组的FA、MK值相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瘤周水肿区上两组FA值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能较好的显示组织纤维束的破坏程度。胶质瘤组瘤周水肿区MK值(0.512±0.054)较转移瘤组(0.441±0.048)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KI序列上FA值能较好的反映肿瘤组织结构及破坏程度等特征,结合ROI测量的MK值能为鉴别高级别胶质瘤和转移瘤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KI 高级别胶质瘤 单发脑转移瘤 鉴别
下载PDF
胃癌单个淋巴结转移规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韩涛 梁寒 +3 位作者 王晓娜 张汝鹏 丁学伟 刘翔宇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66-269,共4页
目的分析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以指导临床规范化治疗。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9年7月至2004年6月间经手术治疗、清扫淋巴结数大于或等于10枚、术后病理证实仅有1枚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淋巴结... 目的分析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以指导临床规范化治疗。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9年7月至2004年6月间经手术治疗、清扫淋巴结数大于或等于10枚、术后病理证实仅有1枚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淋巴结跳跃与非跳跃转移、横向与非横向转移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结果全组65例患者共检出淋巴结1415枚.平均21.8枚/例;单个淋巴结转移率的分布从多到少依次为N0.3(30.8%)、No.4(21.5%)、No.6(15.4%)、No.7和No.8(均为6.2%)、No.1和No.2及N0.5(均为4.6%)、No.12(3.1%)和No.14及No.16(均为1.5%);其中跳跃转移20.0%(13/65),横向转移42.2%(19/45)。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跳跃性转移仅与肿瘤大小有关(X2=4.447,P=0.035):淋巴结横向转移与各临床病理因素均无关。但淋巴结跳跃与非跳跃转移、横向与非横向转移间患者的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结论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总体遵循由远及近的转移顺序.但跳跃转移和横向转移方式也占有一定比例.对于胃癌淋巴结跳跃转移和横向转移的高危患者.术中应加强相应区域淋巴结清扫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结转移 单个 淋巴结转移 跳跃 淋巴结转移 横向
原文传递
基于磁共振影像组学特征分类胶质瘤和单发性脑转移瘤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嘉懿 王宝 +2 位作者 刘英超 史勇红 宋志坚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33-939,共7页
目的应用临床常规3T磁共振T1、T2和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成像分析胶质瘤和单发性脑转移瘤的影像组学特征差异,探讨肿瘤区域不同方向以不同角度构建的纹理特征对区别两种肿瘤的意义,寻找一种可行的胶质瘤和单发性脑转移瘤高精度分类... 目的应用临床常规3T磁共振T1、T2和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成像分析胶质瘤和单发性脑转移瘤的影像组学特征差异,探讨肿瘤区域不同方向以不同角度构建的纹理特征对区别两种肿瘤的意义,寻找一种可行的胶质瘤和单发性脑转移瘤高精度分类方法。方法 43例胶质瘤患者和年龄、性别匹配的45例单发性脑转移瘤患者,从肿瘤区域轴状面、冠状面和矢状面方向的每1层构建不同角度的影像组学灰度共生矩阵,计算相应的纹理空间关系特征(包括对比度、相关性、能量和同质性);使用Wilcoxon秩和检验选择特征并降低冗余;所选特征经SVM线性核分类器分类,实现两种肿瘤的诊断。结果在分类胶质瘤和单发性脑转移瘤时,多模态多方向组合特征的精确性、召回率、F1分值和准确性分别是0.8857、0.9114、0.8944和0.8922;该组合特征在SVM线性核分类器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602;并将45例单发性脑转移瘤患者中的40例正确分类;43例胶质瘤患者中的39例正确分类。结论肿瘤区域的多模态多方向组合特征经SVM线性核分类器分类,可以鉴别胶质瘤和单发性脑转移瘤,这可作为第2意见,有效协助医生做出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单发性脑转移瘤 影像组学 灰度共生矩阵 Wilcoxon秩和检验 主成分分析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肺外恶性肿瘤的部位和病理类型与其肺内孤立性病灶性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成洲 肖湘生 +3 位作者 李玉莉 刘士远 李惠民 张庆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1-126,共6页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的肺外恶性肿瘤与其肺内孤立性病灶(ETM SPL)为转移、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和良性病灶的相关性。 资料与方法 搜集经证实的ETM SPL 103例,回顾性分析不同部位的肺外原发肿瘤病理类型与肺内孤立性病灶性质,结合肺内病灶...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的肺外恶性肿瘤与其肺内孤立性病灶(ETM SPL)为转移、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和良性病灶的相关性。 资料与方法 搜集经证实的ETM SPL 103例,回顾性分析不同部位的肺外原发肿瘤病理类型与肺内孤立性病灶性质,结合肺内病灶的CT形态学特征等多因素统计学分析,评价其与肺内病灶性质的相关性和诊断意义。 结果 103例中原发性支气管肺癌48例,孤立性转移瘤48例,良性病灶7例。除2例炎性肉芽肿经临床证实外,其余均经病理证实。14例头颈部肿瘤中肺部孤立性病灶8例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4例为转移癌,2例为肺结核。14例乳腺癌中,肺内病灶11例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2例为转移癌,炎性肉芽肿1例。食管癌6例,其肺内病灶5例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1例为良性病灶。贲门、胃和十二指肠癌17例,肺内病灶12例为原发性肺癌,5例为转移性癌。18例大肠癌中,肺内病灶13例为转移癌,4例为原发性肺癌,1例为炎性肉芽肿。8例肾细胞癌中 7例肺内病灶为转移,1例为右上肺泡细胞癌。肝细胞癌(5例)、胆总管高分化腺癌(1例)和胰头癌(1例),除1例肝左叶原发性肝腺癌患者,其右上肺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外,其余均属转移癌。4 例骨肉瘤和 1 例左大腿横纹肌肉瘤,除1例为错构瘤外,其余均为肺内孤立性转移瘤。6例淋巴瘤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外恶性肿瘤 肿瘤部位 病理类型 肺内孤立性病灶 肿瘤转移 CT表现
下载PDF
基于距匹配及判别表征学习的多模态特征融合分类模型研究:高级别胶质瘤与单发性脑转移瘤的鉴别诊断
17
作者 张振阳 谢金城 +3 位作者 钟伟雄 梁芳蓉 杨蕊梦 甄鑫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45,共8页
目的探索基于距匹配及判别表征学习的多模态特征融合分类模型在鉴别高级别胶质瘤(HGG)与单发性脑转移(SBM)中的鉴别能力和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了121例患者(61例HGG和60例SBM)的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图像,在T1W1、T2W1、T2加权液体... 目的探索基于距匹配及判别表征学习的多模态特征融合分类模型在鉴别高级别胶质瘤(HGG)与单发性脑转移(SBM)中的鉴别能力和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了121例患者(61例HGG和60例SBM)的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图像,在T1W1、T2W1、T2加权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2_FLAIR)和T1WI增强图像(CE_T1WI)4种常规轴位MRI图像上勾画目标感兴趣区域(ROI),并使用开源影像组学工具Pyradiomics从4个MRI序列分别提取影像组学特征。使用本研究提出的基于距匹配及判别表征学习的多模态特征融合分类模型对4个MRI序列的影像组学特征进行融合并得到分类模型。采用五折交叉验证方法和特异性(SPE)、灵敏度(SEN)、准确率(ACC)、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该分类模型的鉴别性能。将本研究所提模型与其他特征融合分类模型对于HGG与SBM的鉴别能力进行定量比较,同时对本研究提出特征融合方法得到的融合特征进行样本散点可视化实验,验证本研究所提出的多模态特征融合分类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五折交叉验证结果显示本研究所提出的基于距匹配及判别表征学习的多模态特征融合分类模型在鉴别高级别胶质瘤与单发性脑转移瘤中的SPE、SEN、ACC、AUC分别为:0.871、0.817、0.843、0.930,且特征融合方法在可视化实验中具有优秀的表现。结论基于距匹配及判别表征学习的多模态特征融合分类模型在鉴别高级别胶质瘤与单发性脑转移瘤中的应用具有优秀的鉴别能力和较高的应用价值。同时,与其他特征融合分类模型相比,本研究提出的分类模型在HGG与SBM的鉴别分类任务中具有较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融合 共享表征学习 判别分析 高级别胶质瘤 单发性脑转移瘤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影像组学和语义特征对高级别胶质瘤和转移瘤的鉴别研究
18
作者 徐子超 张娅 +5 位作者 柳青 史朝霞 王静 卫宏洋 彭兴珍 宗会迁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3-109,123,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结合传统MRI序列及增强检查,提取多模态高通量影像组学特征并联合语义特征,使用不同的机器学习分类器构建不同的模型并绘制列线图来鉴别高级别胶质瘤(high-grade glioma,HGG)和单发性脑转移瘤(solitary brain metastasis,... 目的本研究旨在结合传统MRI序列及增强检查,提取多模态高通量影像组学特征并联合语义特征,使用不同的机器学习分类器构建不同的模型并绘制列线图来鉴别高级别胶质瘤(high-grade glioma,HGG)和单发性脑转移瘤(solitary brain metastasis,SBM)。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对101名患者的多参数MR图像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由两位资深医师标定肿瘤感兴趣区,然后对每个序列分别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后进行组合,共提取428组影像组学特征。为消除人为标定差异,进行组内相关系数一致性检验,并运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算法选取最具相关性的特征,然后进一步通过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算法筛除冗余特征。本研究采用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随机森林及K近邻四种算法建立分类模型。结合放射科医生评估的七项语义特征,通过卡方检验和多因素分析去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语义特征。然后结合组学特征建立综合模型并绘制列线图。最终,评价各模型的诊断能力,以确定最优分类器。结果HGG及SBM患者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中LR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最高,训练集与测试集分别为0.90和0.90。语义特征建立的模型中随机森林模型性能最好,训练集和测试集AUC分别为0.82和0.87。语义特征联合影像组学评分后采用逻辑回归建立的模型性能最好,训练集和测试集AUC分别为0.91和0.92。结论本研究使用影像组学机器学习分类器并联合其他图像语义特征绘制列线图对HGG及SBM进行鉴别,这是一种非侵入性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为临床决策和实践提供了较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胶质瘤 单发性脑转移瘤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语义特征 列线图
下载PDF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and solitary lymph node metastasis 被引量:3
19
作者 Chun-Qiu Chen Xiao-Jiang Wu +4 位作者 Zhen Yu Zhao-De Bu Ke-Qiang Zuo Zi-Yu Li Jia-Fu J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3年第46期8611-8618,共8页
AIM: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of solitary lymph node metastasis(SLNM)and age with patient survival in gastric cancer(GC).METHODS:The medical records databases of China’s Beijing Cancer Hospital at the Peking Un... AIM: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of solitary lymph node metastasis(SLNM)and age with patient survival in gastric cancer(GC).METHODS:The medical records databases of China’s Beijing Cancer Hospital at the Peking University School of Oncology and Shanghai Tenth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Tongji University were searched retrospectively to identify patients with histologically proven GC and SLNM who underwent surgical resection between October 2003 and December 2012.Patients with distant metastasis or gastric stump carcinoma following resection for benign disease were excluded from the analysis.In total,936 patients with GC+SLNM were selected for analysis and the recorded parameters of clinicopathological disease and follow-up(range:13-2925 d)were collected.The Kaplan-Meier method was used to stratify patients by age(≤50 years-old,n=198;50-64 years-old,n=321;≥65 years-old,n=446)and by metastatic lymph node ratio[MLR<0.04(1/25),n=180;0.04-0.06(1/25-1/15),n=687;≥0.06(1/15),n=98]for 5-year survival analysis.The significance of intergroup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urvival curves was assessed by a log-rank test. RESULTS:The 5-year survival rate of the entire GC+SLNM patient population was 49.9%.Stratification analysi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urvival time(post-operative days)according to age:≤50 yearsold:950.7±79.0 vs 50-64 years-old:1697.8±65.9 vs≥65 years-old:1996.2±57.6,all P<0.05.In addition,younger age(≤50 years-old)correlated significantly with mean survival time(r=0.367,P<0.001).Stratification analysis also indicated an invers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creasing MLR and shorter survival time:<0.04:52.8%and 0.04-0.06:51.1%vs≥0.06:40.5%,P<0.05.The patients with the shortest survival times and rates were younger and had a high MLR(≥0.06):≤50 years-old:496.4±133.0 and 0.0%vs 50-65 years-old:1180.9±201.8 and 21.4%vs≥65 years-old:1538.4±72.4 and 37.3%,all P<0.05.The same significant trend in shorter survival times and rates for younger patients was seen with the mid-range MLR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TRIC cancer solitary LYMPH NODE metas-tasis Age METASTATIC LYMPH NODE ratio Survival
下载PDF
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对不典型肝脓肿与单发肝转移瘤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旭 韩鼎盛 +4 位作者 黎雅琳 张嘉诚 黄婷婷 周彦汝 张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57-1163,共7页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对不典型肝脓肿(AHA)和单发肝转移瘤(SHM)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9月—2023年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36例AHA和48例SHM的影像及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肝脏...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对不典型肝脓肿(AHA)和单发肝转移瘤(SHM)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9月—2023年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36例AHA和48例SHM的影像及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肝脏扩散加权成像(DWI)和Gd-EOB-DTPA增强MRI扫描。比较两组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指标。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出AHA的独立预测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独立因素及其联合预测AHA的诊断效能。结果AHA组多见DWI非环形高信号(33/36)、肝胆期病灶边缘非缺损区(32/36)(OR=9.308,95%CI 2.508~34.537);SHM组多见DWI靶样高信号(22/48)、肝胆期病灶边缘缺损区(36/48)(OR=24.000,95%CI 7.031~81.921;P均<0.05)。DWI非环形高信号(OR=5.467,95%CI 1.206~24.789)、肝胆期病灶边缘非缺损区(OR=18.611,95%CI 5.254~65.922)是诊断AHA的独立预测因素(P均<0.05),DWI非环形高信号、肝胆期病灶边缘非缺损区及两者联合诊断AHA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8、0.819和0.860;准确度分别为66.7%、80.9%和83.3%。结论Gd-EOB-DTPA增强MRI对AHA与SHM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DWI非环形高信号联合肝胆期病灶边缘非缺损区能够提高AHA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典型肝脓肿 单发肝转移瘤 钆塞酸二钠 肝胆特异期 扩散加权成像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