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刘英娜 冷冬妮 闵慧 《东南国防医药》 2009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研究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采用HE和免疫组化(EnVision法)观察13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结果13例患者中11例为女性,2例为男性,年龄12-65岁,平均32岁,随访8例,手术后均无复发。肿瘤平均直径约7 c... 目的研究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采用HE和免疫组化(EnVision法)观察13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结果13例患者中11例为女性,2例为男性,年龄12-65岁,平均32岁,随访8例,手术后均无复发。肿瘤平均直径约7 cm,有包膜。组织学上肿瘤呈实性或假乳头两种排列方式。免疫组化:β-catenin核阳性10例,α1-AT阳性13例,Vimentin阳性13例,CD10阳性10例,PR阳性9例,CKpan阳性2例,Syn阳性1例,CgA阳性1例。结论SPT是一种较少见的胰腺低度恶性肿瘤,须与胰腺其他多种肿瘤进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临床病理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病理分析及鉴别诊断初探 被引量:2
2
作者 杨东斌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35期10-12,共3页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病理和免疫学特征,以探讨鉴别诊断方法。方法:选取本院从2006年10月-2013年2月收治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32例,对其病理特征及免疫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肉眼见3.1~14.7 cm直径的肿物,平均(7.1±...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病理和免疫学特征,以探讨鉴别诊断方法。方法:选取本院从2006年10月-2013年2月收治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32例,对其病理特征及免疫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肉眼见3.1~14.7 cm直径的肿物,平均(7.1±3.2)cm。32例中,13例有完整包膜,3例有部分包膜,3例囊性,6例实性,7例囊实性,光镜下可见实性区、囊性区及假乳头区。免疫学资料显示,β-Catenin阳性率为93.75%,E-Cadherin均为阴性;细胞核阳性率为100%;胞质阳性率为81.25%;Vimentin均强阳性;NSE阳性率为90.63%;CD10阳性率为87.5%;CK18阳性率为96.88%;Syn阳性率为46.88%;Chr A31阴性率为96.88%。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应根据临床、病理特征、免疫学检测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胰腺肿瘤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上皮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涛 刘荣 +1 位作者 魏东 高春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2X期34-35,共2页
目的:总结25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上皮肿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具有临床症状或体征而就诊,14例查体发现后就诊。肿瘤位于胰腺头部的10例,颈部2例,体尾部13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明确诊断,16例有免疫... 目的:总结25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上皮肿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具有临床症状或体征而就诊,14例查体发现后就诊。肿瘤位于胰腺头部的10例,颈部2例,体尾部13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明确诊断,16例有免疫染色结果。10例行单纯肿瘤切除或剥除术,9例行肿瘤切除的同时切除脾脏,4例行胰十二指肠根治术,1例行胰体尾部肿瘤切除、胰体尾部空肠吻合术,1例行肿瘤部分切除。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上皮肿瘤好发于年轻女性患者,一般手术能够完整切除,具有很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胰腺手术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上皮肿瘤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96
4
作者 赵玉沛 胡亚 +4 位作者 廖泉 戴梦华 吴巍巍 蔡力行 朱预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 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对 2 0 0 0年 8月至 2 0 0 4年2月收治的 12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12例患者年龄 13 5 3岁 ,平均2 9 1岁 ,其中女性 11例 ,男性 1例。肿瘤位于胰头 6例 ... 目的 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对 2 0 0 0年 8月至 2 0 0 4年2月收治的 12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12例患者年龄 13 5 3岁 ,平均2 9 1岁 ,其中女性 11例 ,男性 1例。肿瘤位于胰头 6例 ,胰颈部 1例 ,胰体尾部 5例。无特异性临床表现。B超发现胰腺低回声实性或囊实性占位。CT检查发现胰腺低密度占位病变 ,增强扫描肿瘤周边出现明显不规则强化。血清肿瘤标记物均为阴性。 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3例行胰头肿物切除术及胰管空肠吻合术 ,1例行胰头肿物切除术 ,1例行胰腺节段切除术及远端胰管空肠吻合术 ,5例行胰体尾及脾切除术。对 10例患者进行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 14 3个月 ,均未发现肿瘤复发转移。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胰腺肿瘤 ,多发于青年女性 ,切除肿瘤后能获得良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肿瘤 乳头状瘤 胰头 诊断和治疗 胰管空肠吻合术 肿物切除术 发现 回声 低密度
原文传递
胰腺实性假乳头肿瘤的外科治疗(附21例报告) 被引量:51
5
作者 彭承宏 程东峰 +7 位作者 周光文 杨卫平 雷若庆 金晓龙 袁菲 陈琳 张圣道 李宏为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5-148,共4页
 目的 总结 2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肿瘤 (SPT)在本中心的外科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1例SPT并分成包膜完整组和无完整包膜组,经SAS6. 12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目前无肿瘤复发。肿瘤扩大切除术中各术式...  目的 总结 2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肿瘤 (SPT)在本中心的外科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1例SPT并分成包膜完整组和无完整包膜组,经SAS6. 12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目前无肿瘤复发。肿瘤扩大切除术中各术式的选择与肿瘤部位有显著性差别(P=0 .038);肿瘤包膜是否完整与病程(P=0. 029)、术中冰冻判断有恶性细胞 (P=0. 001)及肿瘤大小(P=0 .0004)有显著性差异;肿瘤包膜是否完整的判断结果直接影响所采取的手术方式 (P=0 .001)。结论 手术切除是治疗SPT的有效途径,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胰腺 外科治疗 术中 乳头 恶性细胞 包膜 冰冻 有效途径 显著性
原文传递
国内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180例临床荟萃分析 被引量:28
6
作者 井方方 赵君慧 +2 位作者 郭洋 毛志成 杜尕金措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98-102,共5页
目的汇总分析国内报道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胛P)病例,探讨国人SPTP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及诊治策略。方法以“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胰腺乳头状囊性肿瘤”、“胰腺乳头状上皮肿瘤”、“胰腺实质性囊性肿瘤”、“Frantz瘤”等为... 目的汇总分析国内报道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胛P)病例,探讨国人SPTP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及诊治策略。方法以“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胰腺乳头状囊性肿瘤”、“胰腺乳头状上皮肿瘤”、“胰腺实质性囊性肿瘤”、“Frantz瘤”等为检索词,电子检索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总结分析纳入文献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117篇文献1180例患者,其中女性1054例,男性126例,男女比例为1:8.37。发病年龄9~83岁,平均29岁。有详细临床资料者1172例,临床表现以腹部不适(526例,44.9%)、体检发现肿瘤就诊(464例,39.6%)、扪及腹部肿物(131例,11.2%)为主。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肿瘤直径1.3~30em,平均7.84em,位于胰头407例(36.8%),胰颈96例(8.7%),胰体尾部587例(53.1%)。1116例患者接受治疗,其中1107例(99.2%)行手术切除。病理检查628例(57.0%)为良性,306例(27.8%)表现为恶性行为,浸润性生长侵及周围器官及组织。随访977例,随访时间为1个月至13年,42例(4.3%)复发或转移,其中24例病死。结论SPTP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部分呈恶性表现,多发于年轻女性,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病理检查可确诊,手术治疗为首选,预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疾病特征 治疗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MSCT影像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赵昕 吕京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2期241-243,246,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多层螺旋CT影像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及MS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的影像特点。结果 9例均为中、青年女性,平均年龄26.6岁。...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多层螺旋CT影像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及MS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的影像特点。结果 9例均为中、青年女性,平均年龄26.6岁。2例位于胰头,1例位于胰体部,6例位于胰尾部。肿瘤体积较大,平均直径约8.4cm,边界清楚。CT表现为单发、外突性生长的囊实性肿块,其中5例以囊性成分为多,5例伴有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实性成分呈轻至中度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强化进一步增强,呈渐进性、填充式强化,但其强化程度始终低于正常胰腺实质。囊性部分无强化。9例均不伴有胆管及胰管扩张。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综合分析其影像表现对该病的正确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02例临床特点与治疗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李杰 白莉 +1 位作者 苏丹 孙曦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565-567,共3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0月-2010年6月诊治的102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02例中女性89例,男性13例,年龄9-71岁,平均29.27岁;肿瘤位于胰头34例,胰颈部19例,胰体...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0月-2010年6月诊治的102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02例中女性89例,男性13例,年龄9-71岁,平均29.27岁;肿瘤位于胰头34例,胰颈部19例,胰体尾部49例;99例行手术治疗,其中29例行单纯胰腺肿瘤切除,15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11例行胰腺肿物切除加胰肠吻合,26例行胰腺体尾切除,16例行胰腺体尾切除加脾切除,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加肝转移癌切除,1例仅剖腹探查;1例行放化疗,2例未经治疗。随访89例,平均随访26.98个月,1例复发转移死亡,1例未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病情较前进展,其余均未发现肿瘤复发转移。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好发于年轻女性,具有恶性潜能,其临床表现、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病理诊断可确诊。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预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临床特点 治疗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病理与免疫组化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冷冬妮 王海 +3 位作者 刘英娜 严晓昱 周航波 石群立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610-612,620,共4页
目的: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s of pancreas,SPT)的病理形态特征及组织起源。方法: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β-cate-nin、E-cad、Fli-1、CD56、α1-AT、Vim、NSE、CD10、PR、Syn、CgA及CKpa... 目的: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s of pancreas,SPT)的病理形态特征及组织起源。方法: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β-cate-nin、E-cad、Fli-1、CD56、α1-AT、Vim、NSE、CD10、PR、Syn、CgA及CKpan在35例SPT组织中的表达。结果:β-catenin核(质)阳性表达为86%、E-cad3%、Fli-141%、CD5654%、α1-AT94%、Vim100%、NSE89%、CD1086%、PR60%、Syn51%、CgA34%及CKpan31%。β-catenin与E-cad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catenin异常核表达与E-cad表达缺失存在相关性,两者在SPT特殊的假乳头形态的形成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多种抗体表达支持SPT起源于多潜能干细胞的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诊断 E-钙黏蛋白/病理学 β-连环素/病理学 组织起源/病理学
原文传递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和MRI征象及病理回顾 被引量:9
10
作者 周洁 曾旭文 +3 位作者 梁治平 陈淮 陈松 钟敏之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8期1-3,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和MRI征象,提高对该病影像征象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4年间于我院经手术后病理确诊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15例患者的CT及MRI图像,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肿瘤以囊性成分为主型5例,实...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和MRI征象,提高对该病影像征象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4年间于我院经手术后病理确诊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15例患者的CT及MRI图像,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肿瘤以囊性成分为主型5例,实性成分为主型3例,囊实性比例相间型7例。其中2例病灶可见出血,3例病灶可见钙化。CT平扫肿瘤实性部分CT值平均(37.56±9.53)Hu;增强动脉期平均(54.5±9.75)Hu;门脉期平均(72.0±17.1)Hu,呈渐进性强化。囊性部分平扫平均(24±12.52)Hu;增强扫描无强化。MRI上肿瘤实性成分T1WI呈等/稍低信号,T2WI呈等/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呈延迟强化趋势。囊性成分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肿瘤包膜在T1WI及T2WI上均呈低信号,增强扫描呈延迟强化。2例肿瘤内出血病灶在T1WI上可见环样、云絮样高信号,相应区域在T2WI上呈低信号。3例肿瘤内钙化在T1WI及T2WI上均呈低信号。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MRI征象有一定的特征性,术前如能抓住该病的特征性影像表现,对其定性诊断有很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性假乳头状瘤 胰腺 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被引量:9
11
作者 龙江 傅德良 +4 位作者 杨峰 金忱 虞先浚 徐近 倪泉兴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10月间20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中女性18例,男性2例,平均年龄29.5岁。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主要为上腹部疼痛不适... 目的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10月间20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中女性18例,男性2例,平均年龄29.5岁。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主要为上腹部疼痛不适、腹胀和腰背痛。术前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B超发现胰腺低回声实性或囊实性占位,边界清,内部回声不均匀;CT检查肿瘤多为囊实性占位,实质部分为低密度影,边界清楚,增强后肿瘤周边或实质内出现不规则强化。20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完整切除肿瘤,术后病理证实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随访时间为4—54个月,平均25.1个月,所有患者均存活,无复发或转移表现。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是一种少见的胰腺肿瘤,多发生于年轻女性,正确的诊断和根治性手术切除可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诊断 治疗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原文传递
Synchronous intraoperative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for multiple liver metastasis and resection of giant 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s of the pancreas 被引量:6
12
作者 LI Jia-xin WU Hong +2 位作者 HUANG Ji-wei Pankaj Prasoon ZENG Yo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9期1661-1663,共3页
The 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s of the pancreas (SPTP) are rare tumors, which are commonly found in adolescent women. Radical surgical resection of the primary tumor or metastases is the standard treatment for SPTP... The 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s of the pancreas (SPTP) are rare tumors, which are commonly found in adolescent women. Radical surgical resection of the primary tumor or metastases is the standard treatment for SPTP and could achieve long-term survival. We reported a case of a 20-year-old female with multiple liver metastases of SPTP, and performed surgical resection for primary tumor 14 cm in diameter and 2 major liver metastases (both 5 cm in diamete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 for small lesions and one major liver metastase 6 cm in diameter successfully. No evidence of recurrence in situ or in the liver was found by computed tomography (CT) scan 3 months after the operation. RFA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unresectable multiple liver metastases of SPT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ESECTION 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s of the pancreas liver metastases
原文传递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 被引量:6
13
作者 储云绵 车旭 +3 位作者 兰忠民 陈应泰 汤小龙 王成锋 《中国医刊》 CAS 2015年第4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 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the pancreas,SPTP)的临床特点、外科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外科手术治疗的72例SPTP患者资料。结果72例患者均获得手术切除,术式包括Whipple术、胰体尾联合...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 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the pancreas,SPTP)的临床特点、外科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外科手术治疗的72例SPTP患者资料。结果72例患者均获得手术切除,术式包括Whipple术、胰体尾联合脾切除术、胰腺区段切除术和肿瘤局部切除术,其中61例病理诊断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11例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癌( solid-pseudopapillary carcinoma of the pancreas, SPCP)。术后出现胰漏7例,消化道出血1例,经治疗后恢复出院。术后随访2个月至10年,6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均无瘤生存;1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癌中2例患者术后发生肝转移死亡,随访时间为26~108个月,平均80.5个月。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恶性程度较低,其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癌更为罕见。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式,根治性切除是预后良好的关键,故应力争根治性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 诊断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及手术可行性评价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金坤 叶兆祥 +2 位作者 白人驹 高春涛 潘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392-1396,共5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特征,以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并为手术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20例,男2例,女18例,年龄12~73岁,平均年龄(30.3±16.2)岁,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多...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特征,以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并为手术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20例,男2例,女18例,年龄12~73岁,平均年龄(30.3±16.2)岁,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多期动态增强检查,分析肿瘤的CT表现,并与术中实际情况进行对照。结果:CT平扫:20例肿物均表现为较大的胰腺肿块,其中13例明显突出于胰腺轮廓外;肿块呈类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边缘较清楚;13例为囊实性,3例为囊性,4例为实性;其中9例肿物内可见钙化。14例肿块位于胰头,其中4例胰管轻度扩张,1例明显扩张,均未见胆管扩张。1例伴肝转移。CT增强:3例囊性肿物的囊壁及分隔可见强化;17例实性及囊实性肿物的实性部分平扫为等密度或较低密度,增强后均有强化,动脉期强化程度均较低,平均CT值(51.45±10.63)HU,静脉期和实质期强化程度较动脉期提高,平均CT值分别约(82.05±22.04)HU和(81.83±19.86)HU,并与动脉期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t_1=-7.34,P=0.000和t_2=-7.36,P=0.000),但静脉期和实质期强化CT值无差别(t_3=-0.15,P=0.880)。所有20例肿瘤均已行手术切除,其中包括肝转移灶。结论:结合患者年龄、性别和临床表现特点,CT检查多能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做出正确诊断,鉴于肿瘤多为低度恶性或良性,一般均可行手术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X线 体层摄影术 手术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被引量:6
15
作者 匡天涛 楼文晖 +4 位作者 王单松 许雪峰 倪晓凌 吴文川 靳大勇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8-291,共4页
目的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诊治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至2008年4月手术切除的42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特征、手术、病理情况及生存状况。结果1999年1月至2008年4月我院共手术切除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42例,... 目的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诊治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至2008年4月手术切除的42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特征、手术、病理情况及生存状况。结果1999年1月至2008年4月我院共手术切除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42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37例;平均年龄37.6岁;胰头肿瘤18例,胰体尾24例;首发症状以腹痛最为多见(47.6%),28.6%患者无症状;MRI诊断正确率达93%(14/15);胰十二指肠切除10例,胰体尾加脾切除20例,肿瘤摘除术8例,保留脾胰体尾切除3例,节段胰腺切除1例;术后总并发症率38.1%,无再手术及围手术期死亡病例;肿瘤平均直径6.1cm,34例实性肿瘤,6例为囊实性,2例为囊性;部分病例出现血管、神经侵犯;3例失访,其他均存活,平均随访时间38.6个月,其中4例术后出现肝转移,3例行介入栓塞治疗,1例行肝叶切除。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是一种好发于年青女性的低度恶性肿瘤,正规胰腺切除预后良好,应避免肿瘤摘除术;术后必须长期随访,如出现肝转移,采取介入栓塞或转移灶切除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诊断 治疗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原文传递
增强CT在鉴别乏血供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及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圣杰 刘昌贺 +1 位作者 李衡 吴清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11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增强CT在鉴别乏血供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non-hyper-PNETs)及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8例non-hyper PNETs与22例SP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对两组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病灶大小、位... 目的探讨增强CT在鉴别乏血供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non-hyper-PNETs)及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8例non-hyper PNETs与22例SP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对两组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病灶大小、位置、形态、边界、质地、“浮云征”、钙化、胰胆管扩张、胰周侵犯或转移等影像特征进行分析;并对两组病灶的各期CT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non-hyper-PNETs与SPT两组患者的发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09.2岁vs 42.710.3岁,P=0.017);与non-hyper-PNETs组比,SPT组更容易表现为边界清晰,“浮云征”及钙化出现频率更高,而胰周侵犯或转移出现频率更低(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肿瘤边界、“浮云征”、钙化、胰周侵犯或转移及上述征象联合建模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5、0.722、0.677、0.644、0.914;联合建模后,模型在两组病变中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为83.3%、86.4%。结论SPT组较non-hyper-PNETs组患者更年轻;肿瘤边界、“浮云征”、钙化、胰周侵犯及转移有助于两者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胰腺 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联合胰体尾加脾切除治疗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杰 彭承宏 邓侠兴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6-77,共2页
1病历简介 病人女性,24岁。因“体检发现胰腺占位性病变4个月”于2009年5月收入院。外院CT示:胰头及胰腺体尾部见囊实性团块状影.最大者8cm×8.5cm。考虑实性假乳头状瘤,建议行全胰切除,即来我院复查收治入院。
关键词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胰十二指肠切除
原文传递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天宇 孙家邦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6-158,161,共4页
目的评价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措施和预后。方法对我院自1980年4月至2005年7月收治的8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年龄18—34岁,平均24.5岁,均为女性。4例因触及上腹部包块就诊,2例有腹... 目的评价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措施和预后。方法对我院自1980年4月至2005年7月收治的8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年龄18—34岁,平均24.5岁,均为女性。4例因触及上腹部包块就诊,2例有腹胀症状,2例无症状。B超发现胰腺低回声实性或囊实性占位。CT发现胰腺低密度占位性病变,增强扫描肿瘤周边或实质内出现不规则强化。血清肿瘤标记物均为阴性。肿瘤位于胰头部5例,胰体尾部3例。肿瘤的平均直径为6.2cm(4—8cm)。5例行Whipple手术,3例行胰体尾切除术,术后未进行放、化疗。8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7.25年(3—25年),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好发于青年女性。手术切除可治愈,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腺肿瘤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 CT 表现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广辉 石士奎 +3 位作者 谢宗玉 沈俊杰 陈岩 汪红梅 《解剖与临床》 2013年第5期367-370,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SPTP)的CT特征及病理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SPTP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例、女5例,平均年龄24.5岁。所有患者均进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病灶位于胰头2例,胰体1例,胰尾3例;胰尾3例中,1例发生肝脾...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SPTP)的CT特征及病理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SPTP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例、女5例,平均年龄24.5岁。所有患者均进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病灶位于胰头2例,胰体1例,胰尾3例;胰尾3例中,1例发生肝脾多发转移,1例发生肝脏多发转移。总结其CT表现及病理学表现特征。结果:CT平扫病灶大小约3 cm ×5 cm~11 cm ×10 cm,呈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囊实性肿块,均可见包膜;1例病灶周缘可见细条状及斑点状钙化,2例病灶内可见斑片状出血灶。增强扫描病灶实性部分呈渐进性持续强化,可见特征性表现“浮云”征。所有病例均未见胆管或胰管扩张。6例病变病理检查均显示肿瘤有完整或不完整的纤维包膜,瘤组织由实性区、假乳头区混合组成,瘤细胞形态较一致,部分区域有出血、坏死及退行性变。结论:SPTP好发于青年女性,其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多期增强扫描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肿瘤细胞以纤细的纤维血管为轴心形成特征性的分支状假乳头状结构是其组织病理学特征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CT 病理
原文传递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松 陈晓荣 +4 位作者 夏进东 张珊珊 万华 罗春霞 宋亚兵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50-152,156,共4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组10例SPTP均行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结果:CT平扫肿瘤呈囊实性,大部分体积较大,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强化,静脉期强化高于动脉期,但其强化程度仍低于...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组10例SPTP均行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结果:CT平扫肿瘤呈囊实性,大部分体积较大,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强化,静脉期强化高于动脉期,但其强化程度仍低于胰腺正常组织,肿瘤的假包膜完整,强化明显,密度高于或与胰腺组织相似。结论:SPTP在静脉期强化高于动脉期,为该病特征性的CT表现,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SPTP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