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lexible-die forming process with solid granule medium on sheet metal 被引量:13
1
作者 董国疆 赵长财 曹秒艳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9期2666-2677,共12页
Certain non-metallic granules (NMG)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t was proposed to conduct the volume compression experiments as well as those on the NMG physical properties at high stress levels. Then, no... Certain non-metallic granules (NMG)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t was proposed to conduct the volume compression experiments as well as those on the NMG physical properties at high stress levels. Then, not only the volume compression ratio curve but also the extended Drucker-Prager linear model were obtained. In addition, through the friction strength tests, parameters of the Mohr-Coulomb model were gained, which proved in basic agreement with those of the extended Drucker-Prager linear model. Additionally, curves of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the NMG and the sheet metal trader different pressures were also obtained. Based on the material performance experiments, numerical analysis in respect of flexible-die forming process with solid granule medium (SGM) was conducted. The die and device for experiments of solid granule medium forming (SGMF) on sheet metal were designed and manufactured. Typical parabolic parts were successfully trial-produced. The test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heet formability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for the extraordinary friction performance during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GM and the sheet metal surface. The process control and die structure are simple, and the shaped work-pieces enjoy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satisfactory surface quality and favorable die fitability, which offers a brand-new method and means for processing and preparation of sheet met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d granules medium forming DRAWING sheet metal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下载PDF
煤净化燃烧及伴生物产品化 被引量:5
2
作者 朱雪芳 《中国工程科学》 1999年第1期53-57,共5页
煤净化燃烧及伴生物产品化新工艺,是在电厂燃煤中加特制的掺烧剂共同粉磨产生亲合颗粒,喷入锅炉内进行亲合煅烧。保证供热发电的同时实现降低残炭、提高粉煤灰活性、固结脱硫、降低NOx、CO_2,并将全部固态伴生物在具有速烧速... 煤净化燃烧及伴生物产品化新工艺,是在电厂燃煤中加特制的掺烧剂共同粉磨产生亲合颗粒,喷入锅炉内进行亲合煅烧。保证供热发电的同时实现降低残炭、提高粉煤灰活性、固结脱硫、降低NOx、CO_2,并将全部固态伴生物在具有速烧速冷的燃煤锅炉内直接生成优质水泥熟料;实现基本消除燃烧的全部污染(气体和固体污染),且不产生二次污染,从而达到清洁生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化燃烧 伴生物产品化 速烧速冷 固结脱硫 亲合颗料 亲合煅烧 掺烧剂
下载PDF
Process of back pressure deep drawing with solid granule medium on sheet metal 被引量:8
3
作者 董国疆 赵长财 曹秒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7期2617-2626,共10页
The experimental die apparatus of the solid granules medium forming on sheet metal was designed and manufactured.Typical parts,such as conical,parabolic,cylindrical and square-box-shaped components,were successfully t... The experimental die apparatus of the solid granules medium forming on sheet metal was designed and manufactured.Typical parts,such as conical,parabolic,cylindrical and square-box-shaped components,were successfully trial-produced as well.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changing trends of the cross-section shape and the wall thickness during the process,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shape of the free deformation zone of the sheet metal,which is the most critical thinning area,can be described as an approximately spherical cap.According to this forming feature,back pressure deep drawing technology with solid granules medium on sheet metal was proposed to restrain drastic thinning at the bottom of the part through the joint friction effect of solid granules medium,the back pressure tringle and the sheet metal.Therefore,the deep drawing limit of the sheet metal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In order to fabricate thin-walled rotary parts with great drawing ratio and complex cross-sections,a finite element model based on the material property test of the solid granules medium was established to optimize the scheme of the back pressure deep drawing.The effects on the forming performance of sheet metal from back pressure load and the approach of blank holding control were analyzed through this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d granules medium forming DRAWING sheet metal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坎地沙坦酯固体分散体颗粒溶出度的测定 被引量:4
4
作者 朱燕妮 傅璐仙 +2 位作者 徐飞瑶 张戈辉 范长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3期127-129,共3页
目的建立用于测定坎地沙坦酯固体分散体颗粒溶出度的高效液相测定方法。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溶出度测定法二法,以乙腈-水-冰醋酸(57∶43∶1)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测定溶出液的浓度。结果所得溶液线... 目的建立用于测定坎地沙坦酯固体分散体颗粒溶出度的高效液相测定方法。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溶出度测定法二法,以乙腈-水-冰醋酸(57∶43∶1)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测定溶出液的浓度。结果所得溶液线性范围为0.42~67.20 mg/L(A=29.436 3C+31.424 4,r=0.999 8),平均回收率99.7%(RSD=0.3%)。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坎地沙坦酯速释、缓释颗粒及片剂的溶出度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坎地沙坦酯 高效液相色谱法 溶出度 固体分散体 颗粒
下载PDF
Flexible die drawing of magnesium alloy sheet by superimposing ultrasonic vibration 被引量:3
5
作者 曹秒艳 李建超 +1 位作者 苑亚宁 赵长财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63-171,共9页
Combining solid granule medium forming technology with ultrasonic vibration plastic forming technology, ultrasonic vibration granule medium forming (UGMF) technology was proposed. To reveal the effect of ultrasonic ... Combining solid granule medium forming technology with ultrasonic vibration plastic forming technology, ultrasonic vibration granule medium forming (UGMF) technology was proposed. To reveal the effect of ultrasonic vibration on flexible-die deep drawing, an ultrasonic vibration with a frequency of 20 kHz and a maximum output of 1.5 kW was on the solid granule medium deep drawing of AZ31B magnesium alloy sheet.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ultrasonic vibration promotes the pressure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of the granule medium and the formability of the sheet. The forming load declines with the ultrasonic amplitude during the drawing process as a result of the combined influence of the "surface effect" and the "softening" of the "volume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sonic vibration magnesium alloy sheet deep drawing solid granules
下载PDF
颗粒料质量流量测量误差动态估算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丁永前 丁为民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314-317,共4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冲量原理测量固体颗粒物料实时物料速度和质量流量的方法,同时给出了一种可动态估算速度和质量流量测量误差的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并采用大豆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测量误差估算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所设计的实... 提出了一种利用冲量原理测量固体颗粒物料实时物料速度和质量流量的方法,同时给出了一种可动态估算速度和质量流量测量误差的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并采用大豆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测量误差估算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所设计的实验条件下,估算的质量流量相对误差最大值为4.00%,平均相对误差为1.44%;估算的速度相对测量误差最大值为9.69%,平均相对误差为5.03%,动态测量精度和总质量计量精度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颗粒料 质量流量 动态测量 误差估算 冲量法
下载PDF
固态制剂制粒过程控制
7
作者 王孟刚 《黑龙江科学》 2018年第24期160-161,共2页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于各类药品的需求量也不断加大,对于制药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固体制剂,固体制剂与其他形态的制剂相比,有着诸多优点,比如:制造成本低、便于储存、运输、药物起效快等。但...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于各类药品的需求量也不断加大,对于制药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固体制剂,固体制剂与其他形态的制剂相比,有着诸多优点,比如:制造成本低、便于储存、运输、药物起效快等。但是,要想真正做好固体制剂的研发和生产工作,需要诸多努力。对于固体制剂来说,制粒的生产过程是关键的环节。如果制粒过程出现问题,就很难生产出合格的固体制剂。因此,应对固态制剂制粒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分析固态制剂制粒过程控制的几个方面,分析如何做好固态制剂制粒过程控制工作,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关部门和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制剂 制造颗粒 控制
下载PDF
板料固体颗粒介质成形新工艺及其数值模拟 被引量:18
8
作者 赵长财 李晓丹 +1 位作者 董国疆 王银思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11-215,共5页
在板料成形技术中,板料软模成形是板料成形工艺中发展最快的工艺。但传统的板料软模成形工艺存在着许多缺点。为此,提出了既能克服现有软模成形工艺的缺点,又汲取各自优点的新的软模成形工艺——板料固体颗粒介质成形新工艺。板料固体... 在板料成形技术中,板料软模成形是板料成形工艺中发展最快的工艺。但传统的板料软模成形工艺存在着许多缺点。为此,提出了既能克服现有软模成形工艺的缺点,又汲取各自优点的新的软模成形工艺——板料固体颗粒介质成形新工艺。板料固体颗粒介质成形新工艺是采用固体颗粒介质代替刚性凸模(或弹性体、液体)的作用对板料进行软模成形的先进工艺。该工艺具有模具结构简单,零件表面质量好,能够有效提高板材成形极限,节省多套模具和设备等优点。应用本工艺成功试制出深曲面类典型零件。通过将固体颗粒介质作为连续体介质处理,建立了子午面为抛物线形件的有限元模型。模拟和实测结果对比表明,应用连续体材料模型的模拟结果和实测结果较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颗粒介质 成形 有限元模拟
下载PDF
钛合金机头罩固体颗粒介质成形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鹏亮 张志 曾元松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0-63,共4页
固体颗粒介质板材成形是采用固体颗粒介质代替刚性凸模(或弹性体、液体)的作用对板材进行软模成形的工艺,由于固体颗粒介质具有很强的耐热性能,特别适用于钛合金薄壁零件的成形。针对TC1钛合金机头罩的零件特点,采用该工艺方法设计一套... 固体颗粒介质板材成形是采用固体颗粒介质代替刚性凸模(或弹性体、液体)的作用对板材进行软模成形的工艺,由于固体颗粒介质具有很强的耐热性能,特别适用于钛合金薄壁零件的成形。针对TC1钛合金机头罩的零件特点,采用该工艺方法设计一套胀形模具,并通过胀形实验成功制造出符合设计要求的机头罩零件。结果表明,固体颗粒介质成形可解决复杂型面、薄壁、筒状钛合金零件难成形的问题,成形零件精度高,且表面质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颗粒介质 钛合金 机头罩 板材成形
原文传递
管板材SGMF工艺传压介质的物理性能试验 被引量:10
10
作者 董国疆 赵长财 +1 位作者 曹秒艳 郝海滨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1-75,共5页
固体颗粒介质成形工艺(SGMF)是采用固体颗粒代替刚性凸模(或凹模)的作用,对板材、管材等毛坯进行拉深、胀形的半模成形工艺。该工艺不同于传统的软模成形的重要区别是,其采用固体颗粒作为传力介质改变而导致成形规律与众不同。深入探索... 固体颗粒介质成形工艺(SGMF)是采用固体颗粒代替刚性凸模(或凹模)的作用,对板材、管材等毛坯进行拉深、胀形的半模成形工艺。该工艺不同于传统的软模成形的重要区别是,其采用固体颗粒作为传力介质改变而导致成形规律与众不同。深入探索固体颗粒介质的物理特性,是实现应用该工艺进行实际生产的重要理论依据。文章通过试验,分析了不同粒径GM固体颗粒介质高压下的基本物理性能,得出GM颗粒介质体积压缩率曲线,并给出幂指函数本构关系方程;得出了GM颗粒之间及GM颗粒与板材之间在不同压力状态下的摩擦系数曲线;分析得到GM颗粒介质在轴线方向和底面上的压力传递规律,并给出了数学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颗粒介质 体积压缩率 摩擦系数 传压规律
下载PDF
镁合金板材颗粒介质拉深工艺参数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11
作者 曹秒艳 赵长财 董国疆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992-2999,共8页
为提高镁合金板材拉深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固体颗粒介质成形(Solid granules medium forming,SGMF)工艺的镁合金板材差温拉深工艺。以单向拉伸试验获取的AZ31B镁合金板材真应力—应变曲线和颗粒材料性能试验构建的介质线性Drucker-Prage... 为提高镁合金板材拉深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固体颗粒介质成形(Solid granules medium forming,SGMF)工艺的镁合金板材差温拉深工艺。以单向拉伸试验获取的AZ31B镁合金板材真应力—应变曲线和颗粒材料性能试验构建的介质线性Drucker-Prager本构模型为基础,采用有限元法对板材拉深成形进行热力耦合数值模拟并进行试验验证,研究压边力、压边间隙和温度对板材拉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压边间隙和压边力联合控制比单纯控制压边力或是压边间隙更能有效地提高板材拉深性能;AZ31B镁合金板材在拉深过程中对温度有较强敏感性,板材变形温度为250~300℃,颗粒介质与其温差100~150℃时,板材达到最佳拉深性能;颗粒介质能够对工件筒壁部位提供轴向摩擦力,该摩擦力能有效提高材料拉深性能并保证板厚的均匀性,这是SGMF工艺的优势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B镁合金 固体颗粒介质成形 差温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热熔制粒在口服固体制剂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朱海彦 方增军 +1 位作者 孙杰 张曼红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22-629,共8页
目前,多种不同的热熔制粒方法在颗粒剂、片剂、胶囊剂等口服固体制剂的制备中得以应用。本文综述了热熔制粒法的特点、设备、黏合剂、应用、发展趋势、产业化的关键问题及解决途径,重点介绍了具有不同溶解性、起关键作用的低熔点黏合剂。
关键词 热熔制粒 低熔点黏合剂 速释固体分散体 水分散粒剂 缓控释制剂
原文传递
SPE-HPLC法测定菊延保康颗粒剂中3种丹参酮的含量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蕾 朱霁虹 +1 位作者 李永庆 刘文英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菊延保康颗粒剂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含量的方法。方法:选用酸性氧化铝固相萃取小柱对样品进行纯化。采用c18色谱柱(4.6 mm×250mm,5 μm),以甲醇-水(72:28)为流动相,流速为1.2 mL·min-1,检测波长...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菊延保康颗粒剂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含量的方法。方法:选用酸性氧化铝固相萃取小柱对样品进行纯化。采用c18色谱柱(4.6 mm×250mm,5 μm),以甲醇-水(72:28)为流动相,流速为1.2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进样量依次在0.011-2.70,0.011-2.75,0.015-3.80μg的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依次为0.9996,0.9999,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6%,98.4%,99.4%(n=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HPLC法 菊延保康颗粒剂 丹参酮 含量测定 色谱条件 固相萃取
下载PDF
镁合金板材的固体颗粒介质拉深工艺参数 被引量:9
14
作者 赵长财 曹秒艳 +2 位作者 肖宏 董国疆 郝海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91-999,共9页
提出基于固体颗粒介质成形(SGMF)工艺的镁合金板材差温拉深工艺,并展开试验研究。通过对AZ31B镁合金薄板进行差温拉深成形试验,研究了成形温度、拉深速度、压边力、压边间隙、凹模圆角和润滑条件对拉深性能的影响,确定AZ31B镁合金板料... 提出基于固体颗粒介质成形(SGMF)工艺的镁合金板材差温拉深工艺,并展开试验研究。通过对AZ31B镁合金薄板进行差温拉深成形试验,研究了成形温度、拉深速度、压边力、压边间隙、凹模圆角和润滑条件对拉深性能的影响,确定AZ31B镁合金板料最佳成形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该工艺可显著提高镁合金板材的成形性能,成形温度及拉深速度对板料拉深性能影响较大,板料最佳成形温度区间为290~310℃,颗粒介质与板料理想温差为110~150℃;压边力和压边间隙对拉深性能产生联合影响;此外,凹模圆角和润滑条件也对拉深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当上述工艺参数达到最佳值时成功拉深出极限拉深比(LDR)为2.41的工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B镁合金 固体颗粒介质成形 差温 拉深性能
下载PDF
固体颗粒介质的管材成形新工艺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长财 李晓丹 +1 位作者 王银思 董国疆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6-59,共4页
介绍了一种新的成形技术,即固体颗粒介质的管材成形新工艺,并通过试验对该工艺的工艺过程、成形特点进行了论述。试验结果表明,该新成形技术与传统其他常规工艺相比,具有模具成本低、零件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的特点。该工艺的提出为... 介绍了一种新的成形技术,即固体颗粒介质的管材成形新工艺,并通过试验对该工艺的工艺过程、成形特点进行了论述。试验结果表明,该新成形技术与传统其他常规工艺相比,具有模具成本低、零件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的特点。该工艺的提出为解决复杂形状、高强度、低塑性、难变形管材精密成形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颗粒介质 胀形 管材 钢球
下载PDF
板材固体颗粒介质成形新工艺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长财 李晓丹 +2 位作者 王银思 董国疆 任学平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15,共5页
提出了板材固体颗粒介质成形新工艺,即采用固体颗粒介质代替刚性凸模(或弹性体、液体)的作用对板料进行软模成形的工艺。通过成形试验,对板材固体颗粒介质成形新工艺的工艺过程、成形特点进行了论述,并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和模拟结果表... 提出了板材固体颗粒介质成形新工艺,即采用固体颗粒介质代替刚性凸模(或弹性体、液体)的作用对板料进行软模成形的工艺。通过成形试验,对板材固体颗粒介质成形新工艺的工艺过程、成形特点进行了论述,并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和模拟结果表明,应用固体颗粒介质成形工艺可以极大限度地发挥板料的成形性能,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序,可以一次成形深拉深件,且表面质量好,成品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颗粒介质 拉深 板料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固体颗粒介质成形工艺几何参数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银思 赵长财 +3 位作者 孙超 董国疆 郝海滨 任学平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5-120,共6页
提出了固体颗粒介质成形新工艺,并自行设计制造了板料成形试验模具与装置,成功试制出子午面为抛物线形与锥形两种典型曲面类零件。通过对成形件外轮廓的测量分析知,固体颗粒介质板材成形过程中,自由变形区的形状可用圆函数非常精确的表... 提出了固体颗粒介质成形新工艺,并自行设计制造了板料成形试验模具与装置,成功试制出子午面为抛物线形与锥形两种典型曲面类零件。通过对成形件外轮廓的测量分析知,固体颗粒介质板材成形过程中,自由变形区的形状可用圆函数非常精确的表示。通过圆函数变形模型,推导出两种典型零件成形中压头压入行程与板料最大变形量的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颗粒介质 拉深 胀形 板料 变形模型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热灵颗粒中连翘苷的含量 被引量:5
18
作者 况夏 王太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1574-1575,共2页
目的:建立以C18固相萃取小柱纯化清热灵颗粒中连翘苷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DikmaDiamonsilTMC18,流动相为乙腈-水(30:7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30nm,柱温为30℃.结果:连翘苷检测浓度在10.0~200.0μg/m... 目的:建立以C18固相萃取小柱纯化清热灵颗粒中连翘苷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DikmaDiamonsilTMC18,流动相为乙腈-水(30:7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30nm,柱温为30℃.结果:连翘苷检测浓度在10.0~20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8.1%(RSD=1.91%).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样品净化完全,杂质干扰小,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 清热灵颗粒 连翘苷 含量
下载PDF
固体颗粒介质拉深新工艺及成形模具设计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凌云 袁海环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3-95,共3页
鉴于传统的充液拉深中存在液体介质密封困难、装置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以固体颗粒代替液体介质的新工艺,通过对拉深过程中筒壁的受力分析得出固体颗粒介质拉深新工艺可以有效的减小成形过程中筒壁的拉应力,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成形极限。自... 鉴于传统的充液拉深中存在液体介质密封困难、装置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以固体颗粒代替液体介质的新工艺,通过对拉深过程中筒壁的受力分析得出固体颗粒介质拉深新工艺可以有效的减小成形过程中筒壁的拉应力,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成形极限。自行设计了试验模具,通过对LY12M板料的拉深试验,验证了固体颗粒介质拉深新工艺的可行性,试验获得的极限拉深系数达到了0.51,优于传统刚性模拉深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颗粒 拉深 模具设计
下载PDF
圆筒件固体颗粒介质成形壁厚及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董国疆 赵长财 +2 位作者 曹秒艳 郝海滨 杨东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1992-1998,共7页
固体颗粒介质板材成形工艺是采用固体颗粒介质代替刚性凸模(或弹性体、液体)的作用对板料进行软模成形的工艺。基于对固体颗粒介质材料性能的试验和研究,设计制造了板料成形试验模具与装置,通过成形试验成功试制出圆筒形零件。通过试验... 固体颗粒介质板材成形工艺是采用固体颗粒介质代替刚性凸模(或弹性体、液体)的作用对板料进行软模成形的工艺。基于对固体颗粒介质材料性能的试验和研究,设计制造了板料成形试验模具与装置,通过成形试验成功试制出圆筒形零件。通过试验,得出圆筒形零件成形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壁厚变化规律,自由变形区的形状变化可用圆曲线的函数模型精确描述。通过将固体颗粒介质作为连续体介质处理,建立了板材成形的有限元模型。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对比显示,应用连续体材料模型的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较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颗粒介质 拉深 板料 有限元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