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种保水剂对砂土土壤持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周岩 武继承 +2 位作者 张彤 何方 杨永辉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8-81,92,共5页
以营养型抗旱保水剂、沃特保水剂和冬小麦矮抗58为试验材料,在延津县砂质潮土试验基地开展了2种保水剂不同用量(0、15、30、45、60kg/hm2)和不同生育期(拔节期和孕穗期)施用对麦田砂土土壤物理性质及其持水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施... 以营养型抗旱保水剂、沃特保水剂和冬小麦矮抗58为试验材料,在延津县砂质潮土试验基地开展了2种保水剂不同用量(0、15、30、45、60kg/hm2)和不同生育期(拔节期和孕穗期)施用对麦田砂土土壤物理性质及其持水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施用营养型抗旱保水剂,拔节期和孕穗期土壤容重分别平均减小3.1%、5.8%,土壤总孔隙度分别平均增大14.0%、7.3%,土壤含水量在拔节期增大,孕穗期减小,土壤持水性能在2个生育期都有所增强,并以45kg/hm2用量效果最好;施用沃特保水剂,孕穗期土壤容重平均减小5.1%,土壤孔隙度平均增大1.5%;而拔节期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变化不明显,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持水性能都随着用量的增加而增大,以30kg/hm2用量效果最好。孕穗期施用保水剂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比拔节期施用的效果好;2种保水剂以营养型抗旱保水剂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 保水剂 施用时期 土壤容重 土壤总孔隙度 土壤持水性能 土壤含水量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对陇中旱作农田水分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彭正凯 李玲玲 +5 位作者 谢军红 康彩睿 ESSEL Eunice 王进斌 頡健辉 沈吉成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022-4028,共7页
陇中旱农区生产力水平低而不稳,而保护性耕作措施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依托2001年建立在陇中旱农区的长期不同耕作措施的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水分入渗、蒸发、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该试验共设6个处... 陇中旱农区生产力水平低而不稳,而保护性耕作措施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依托2001年建立在陇中旱农区的长期不同耕作措施的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水分入渗、蒸发、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该试验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传统耕作(T)、免耕秸秆覆盖(NTS)、免耕(NT)、传统耕作+秸秆翻入(TS)、传统耕作+覆膜(TP)、免耕覆膜(NTP),春小麦和豌豆年间轮作.结果表明:与T处理相比,NTS处理的小麦地和豌豆地的土壤容重显著降低,总孔隙度显著增加.保护性耕作措施降低了豌豆地0~5 cm土壤渗吸率,NTS处理渗吸率比T处理降低56.2%.保护性耕作提高了土壤饱和导水率,无论小麦地和豌豆地,NTS均比T处理显著提高了饱和导水率,增幅为52.8%~107.1%.保护性耕作显著降低了作物生育期棵间蒸发量,NTP、TP、NTS比T处理降低了14.4%~50.8%,并减弱了雨后土壤蒸发.保护性耕作提高了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NTS、TP、NTP的产量比传统耕作提高了9.5%~62.8%,水分利用效率比传统耕作提高了0.4%~50.9%.因此,在陇中旱农区,保护性耕作措施可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增加作物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土壤容重 土壤总孔隙度 土壤渗吸率 饱和导水率 蒸发特征
原文传递
农牧交错带植被恢复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杨凤群 齐雁冰 +2 位作者 常庆瑞 姚亚庆 黄聪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7-62,共6页
以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的榆林市沙生植物园植被恢复30a的10种植被类型下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物理性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植被恢复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质,与流动沙地相比较,植被恢复后表层土壤容重降低了0.1-0.5g/c... 以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的榆林市沙生植物园植被恢复30a的10种植被类型下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物理性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植被恢复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质,与流动沙地相比较,植被恢复后表层土壤容重降低了0.1-0.5g/cm3,土壤总孔隙度提高了1%-10%,土壤颗粒组成虽然仍然呈现砂粒占绝对优势,但明显表现出细化的趋势,1-0.25mm含量明显降低,其它粒级含量呈不同程度的升高。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的改良作用差异显著,灌木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作用优于草本和乔木,其中柠条较其它植物种类可更好地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容重 总孔隙度 土壤颗粒组成 植被重建 农牧交错带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黄土坡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和总孔隙度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建国 刘淑珍 +1 位作者 宋述军 李勇 《山地学报》 CSCD 2002年第S1期119-124,共6页
通过测定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总孔隙度、容重等物理性质,对延安梁峁山丘四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和总孔隙度的影响作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和总孔隙度的改善作用的大小顺序为草地>... 通过测定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总孔隙度、容重等物理性质,对延安梁峁山丘四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和总孔隙度的影响作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和总孔隙度的改善作用的大小顺序为草地>有林地>灌木林地>耕地。通过进一步分析四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中直径≤1mm有效根根量的分布特征,发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中,有效根根量的差异是造成这种不同影响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水稳性团聚体 总孔隙度 有效根根量 土壤容重
下载PDF
行间生草对红地球葡萄园树体及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魏志峰 郭景南 +2 位作者 高登涛 杨朝选 范庆锦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2-125,共4页
在夏季高温条件下,研究了葡萄园行间清耕及行间生白三叶草对红地球葡萄园树体生长及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为葡萄园行间生草提供试验依据。结果表明:生草处理的葡萄叶绿素(SPAD值)、叶面积、节间长、节间粗分别为35.53、366.80cm2、13.03c... 在夏季高温条件下,研究了葡萄园行间清耕及行间生白三叶草对红地球葡萄园树体生长及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为葡萄园行间生草提供试验依据。结果表明:生草处理的葡萄叶绿素(SPAD值)、叶面积、节间长、节间粗分别为35.53、366.80cm2、13.03cm、1.275cm,比清耕增加2.33%、0.55%、7.69%、6.25%,但差异不显著;夏季高温条件下,14:00-16:00时,生草处理对地表至地下10cm处的降温效果显著;生草处理0~10cm土壤容积含水量明显高于清耕处理,而30~40cm土壤容积含水量又略低于清耕处理;生草使土壤容重降低9.49%,总孔隙度提高4个百分点;生草还降低了葡萄叶片的温度及气孔导度。可见,葡萄园行间生草改善了土壤物理性状,促进了葡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园 行间生草 夏季高温 土壤物理性状 土壤容积含水量 土壤容重 土壤总孔隙度
下载PDF
免耕对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和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张福武 蔡立群 陈英 《甘肃农业科技》 2008年第8期9-11,共3页
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定西县团结乡进行了免耕与传统耕作对不同类型土地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对土壤容重的影响不大;免耕增加了土壤总孔隙度,其中水地增加0.22百分点,旱... 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定西县团结乡进行了免耕与传统耕作对不同类型土地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对土壤容重的影响不大;免耕增加了土壤总孔隙度,其中水地增加0.22百分点,旱地增加0.97百分点,中间类型土地增加0.40百分点,而传统耕作变化不显著。0~5cm土层水稳性团聚体,免耕水地增加0.09g/100g,旱地增加0.08g/100g,中间类型增加0.14g/100g;5~10cm土层水地增加0.13g/100g,旱地增加0.14g/100g,中间类型增加0.13g/100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土壤容重 总孔隙度 水稳性团聚体
下载PDF
树种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7种亚热带树种同质园试验
7
作者 郭冉 洪宗文 +4 位作者 袁亚玲 兰婷 游成铭 徐振锋 谭波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6-612,共7页
【目的】通过了解树种差异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为亚热带人工林树种优化及土壤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以亚热带同质园7个阔叶树种,即大叶樟(Cinnamomum septentrionale)、桤木(Alnus cremastogyne)、油樟(Cinnamomum longepani... 【目的】通过了解树种差异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为亚热带人工林树种优化及土壤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以亚热带同质园7个阔叶树种,即大叶樟(Cinnamomum septentrionale)、桤木(Alnus cremastogyne)、油樟(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um)、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红椿(Toona ciliate)和香椿(Toona sinensis)为研究对象,在立地5 a后(2015-2020年)测定不同树种人工林和邻近撂荒地各土层(0~10、10~20和20~30 cm)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坚实度和抗剪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①相较于撂荒地,树种显著影响0~30 cm土壤容重、0~10 cm和20~30 cm土壤坚实度和总孔隙度、20~30 cm土壤抗剪强度;②油樟、大叶樟、天竺桂和香樟4种樟属植物表层土壤容重整体高于其他树种,但土壤总孔隙度则相反;③土壤容重、土壤坚实度和土壤抗剪强度总体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变化范围分别为1.22~1.54 g/cm^(3)、143.9~335 N/cm^(3)和0.49~2.25 kg/cm^(2),土壤总孔隙度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变化范围为47.26%~52.55%;④土层深度显著影响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坚实度和抗剪强度,树种和土壤层次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土壤总孔隙度。【结论】树种可能通过改变凋落物输入和根系活动影响土壤理化性质,种植樟属植物可改善土壤物理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质园 土壤容重 土壤总孔隙度 土壤坚实度 土壤抗剪强度
下载PDF
山西葛铺煤矿矿区土壤水分和结构变化浅析 被引量:5
8
作者 赵陟峰 郭建斌 +1 位作者 郭汉清 景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4-216,共3页
对岚县葛铺煤矿项目区堆土场、排渣场与耕地3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和土壤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耕地各层含水量中层最高,上层次之,下层最低;堆土场由于土层均一,各层含水量变化相对稳定;排渣场含水量表层较大,下层先减后增渐趋... 对岚县葛铺煤矿项目区堆土场、排渣场与耕地3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和土壤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耕地各层含水量中层最高,上层次之,下层最低;堆土场由于土层均一,各层含水量变化相对稳定;排渣场含水量表层较大,下层先减后增渐趋稳定。容重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孔隙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呈递减趋势。同一深度容重,排渣场>堆土场>耕地;同一深度孔隙度,耕地>堆土场>排渣场。此外,还提出了适当的水土保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土壤含水量 土壤容重 土壤孔隙度
下载PDF
免耕覆盖对玉米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马浩 李娟 +1 位作者 牛岩 李劲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7期142-145,共4页
[目的]研究渭北旱塬免耕结合不同覆盖对春玉米产量和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以期对该区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先玉335为供试材料,以传统耕作不覆盖为对照,通过大田试验测定和分析了免耕不覆盖、免耕秸秆覆盖、免耕地膜覆盖和免... [目的]研究渭北旱塬免耕结合不同覆盖对春玉米产量和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以期对该区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先玉335为供试材料,以传统耕作不覆盖为对照,通过大田试验测定和分析了免耕不覆盖、免耕秸秆覆盖、免耕地膜覆盖和免耕地膜秸秆双元覆盖下土壤容重、孔隙度、含水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免耕覆盖处理能够不同程度降低20~40 cm土层土壤容重,显著提高春玉米播前0~8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免耕地膜秸秆覆盖和免耕地膜覆盖较对照春玉米播前0~3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增加63.7和62.5 mm,水分利用效率提高69.7%和22.4%。[结论]渭北旱塬地区春玉米种植适宜免耕地膜秸秆双元覆盖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免耕 产量 容重 孔隙度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黑河上游天老池流域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物理性质异质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阳 王超 +1 位作者 赵传燕 柳逸月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17,99,共6页
土壤物理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土壤层的水文特征,而不同植被类型对于土壤物理性质的改造会导致不同区域土壤层蓄水保土功能表现出较大差异。以祁连山黑河流域上游的天老池小流域为研究区域,研究青海云杉、祁连圆柏、亚高山草甸、灌木... 土壤物理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土壤层的水文特征,而不同植被类型对于土壤物理性质的改造会导致不同区域土壤层蓄水保土功能表现出较大差异。以祁连山黑河流域上游的天老池小流域为研究区域,研究青海云杉、祁连圆柏、亚高山草甸、灌木和干草原5种植被对于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青海云杉林土壤的容重最小,孔隙度最大,颗粒组成主要以粉粒为主。干草原和草甸草原土壤的容重最大,孔隙度最小;同一种植被类型在不同坡位的容重和总孔隙度大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各植被类型上中下坡位均表现出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容重增大,总孔隙度减小的趋势。(2)研究区草甸草原0—20cm的土壤物理性质具有相似性,20—50cm土壤层的物理性质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容重 总孔隙度 机械组成 黑河上游 植被类型
下载PDF
接种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智炫 胡瑞文 +3 位作者 刘卉 向德明 周清明 黎娟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71-576,共6页
为了探讨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以湘西定位试验田烤烟根际土壤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接种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后对不同时期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总孔隙度及三相比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烤烟根际土壤... 为了探讨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以湘西定位试验田烤烟根际土壤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接种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后对不同时期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总孔隙度及三相比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主要对烤烟生育中后期时土壤物理特性影响较大,能降低土壤容重和固相比,提高土壤总孔隙度;接种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有利于烤烟生育后期时土壤田间持水量的提高,当土壤田间持水量整体处于较高水平时(19%~20%),接种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对土壤田间持水量影响较小,而当土壤田间持水量整体处于较低水平时(14%~18%),接种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后能缓解土壤田间持水量降低的趋势;另外,接种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液相及气相比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容重 田间持水量 总孔隙度 三相比
原文传递
蓝莓根际土壤物理性状研究
12
作者 陈珣 裴文琪 +3 位作者 刘成 龚娜 刘国丽 肖军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72-174,共3页
以5年生长势强和弱的蓝莓植株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环刀联合法、干筛法、湿筛法,研究了蓝莓植株根际土壤容重、土壤总孔隙度和土壤结构对蓝莓植株长势的影响。结果表明:蓝莓长势与土壤总孔隙度呈正相关,而与土壤容重呈负相关;长势强... 以5年生长势强和弱的蓝莓植株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环刀联合法、干筛法、湿筛法,研究了蓝莓植株根际土壤容重、土壤总孔隙度和土壤结构对蓝莓植株长势的影响。结果表明:蓝莓长势与土壤总孔隙度呈正相关,而与土壤容重呈负相关;长势强的蓝莓根际土壤>0.25mm团粒所占比重大于长势弱的蓝莓根际土壤,结构保持率也明显大于长势弱的蓝莓根际土壤;长势强与长势弱蓝莓根际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土壤结构分析各指标在0.05和0.01水平存在显著和极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根际土壤 土壤容重 土壤总孔隙度 土壤结构 影响
原文传递
青海省大通水源涵养林物理性质研究
13
作者 孙永红 《青海农林科技》 2015年第3期31-34,54,共5页
在青海省大通县宝库河流域三趟沟选择7种不同林分的林地,分析不同林分之间土壤容重、土壤总孔隙度的的差异。并对青海云杉纯林、青海云杉华北落叶松混交林、杂灌丛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容重、总孔隙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林地类型对土壤容... 在青海省大通县宝库河流域三趟沟选择7种不同林分的林地,分析不同林分之间土壤容重、土壤总孔隙度的的差异。并对青海云杉纯林、青海云杉华北落叶松混交林、杂灌丛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容重、总孔隙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林地类型对土壤容重和土壤总孔隙度的影响是极显著的;对容重而言,青海云杉纯林、青海云杉华北落叶松混交林的差异极显著,杂灌丛不显著;对总孔隙度而言,青海云杉纯林、青海云杉华北落叶松混交林、杂灌丛的差异极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容重 土壤总孔隙度 土层深度 大通县
下载PDF
皆伐对杉木林土壤物理性质的短期影响
14
作者 王敏 列淦文 +2 位作者 黄香兰 叶龙华 吴敏 《湖南林业科技》 2012年第3期18-21,45,共5页
用环刀采集皆伐半年后的杉木林皆伐迹地土壤剖面0~5、5~10、10~15、15~20、20~25、25~30、30~35、35~40、40~45、45~50、65~70和90~95 cm土层的土样,测定其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和毛管持水量等。... 用环刀采集皆伐半年后的杉木林皆伐迹地土壤剖面0~5、5~10、10~15、15~20、20~25、25~30、30~35、35~40、40~45、45~50、65~70和90~95 cm土层的土样,测定其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和毛管持水量等。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皆伐迹地的土壤容重和毛管孔隙度增加,非毛管孔隙度波动性下降,总孔隙度和毛管持水量下降后微升;与杉木林地表土层的土壤相比,皆伐迹地表土层土壤的容重、孔隙度和毛管持水量均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林 皆伐 土壤容重 毛管孔隙度 非毛管孔隙度 总孔隙度 毛管持水量
下载PDF
稻棉轮作的生态经济效益与土壤改良
15
作者 李学垣 张光远 +1 位作者 徐凤琳 陈明亮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29-238,共10页
江汉平原黄棕壤、灰潮土及其相应水稻土上的田间试验和土壤理化分析结果表明:稻棉轮作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显著、有利于土壤环境和肥力状况的改善。与未稻棉轮作的相比,稻棉轮作的经济纯收入增加10.96%—14.50%,田间杂草和作物病害大... 江汉平原黄棕壤、灰潮土及其相应水稻土上的田间试验和土壤理化分析结果表明:稻棉轮作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显著、有利于土壤环境和肥力状况的改善。与未稻棉轮作的相比,稻棉轮作的经济纯收入增加10.96%—14.50%,田间杂草和作物病害大为减少。稻棉轮作中水改旱后,土壤中非晶形铁、铝含量分别减少16.8%—8.3%,7.4%—6.6%;土壤复合体中紧结态腐殖质碳含量较多,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状况;原土复合度、1.00—0.01 mm团聚体、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和有效孔隙度分别增加6.92%—2.47%、15.29%、5.91%—9.96%、81.48%—52%、85.19%—220.51%;土壤速效水含量增加,迟效和无效水含量减少,比水容量在低吸力阶段增加,在高吸力阶段变小,水分释放和供应能力增强;腐殖质易矿化和可供氮组分的比重增加。而旱改水后非晶形铁量增加26.2%;有利于腐殖质的活化和游离态有机质的积累以及复合体中硫、磷、松结态腐殖质碳含量增加;表土层的1.00—0.01 mm团聚体、总孔隙度、通气孔隙、有效和无效毛管孔隙度减少,饱和导水率减少43.09%—3.56%。稻棉轮作中土壤有机质、碳、氮、磷、硫的转化、土壤微团聚体、孔隙状况、导水性、持水性、供水性的变化,既有利于旱作物生长,也有利于水稻生长。文章还就稻棉轮作的实施条件和周期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棉花 轮作 土壤 生态
下载PDF
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土壤结构和紫花苜蓿产量的影响
16
作者 周旭姣 张晓娟 +3 位作者 吕陇 徐彦花 柳小妮 王琦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3年第6期81-93,共13页
【目的】探寻我国半干旱黄土高原区紫花苜蓿可持续生产的适宜有机覆盖垄沟集雨种植模式。【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布置大田试验,以平作(FP)为对照,研究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连续种植第5年不同秸秆炭覆盖量(0、30和60 t/hm^(2))和不同垄沟... 【目的】探寻我国半干旱黄土高原区紫花苜蓿可持续生产的适宜有机覆盖垄沟集雨种植模式。【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布置大田试验,以平作(FP)为对照,研究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连续种植第5年不同秸秆炭覆盖量(0、30和60 t/hm^(2))和不同垄沟比(垄宽∶沟宽分别为30∶60、45∶60和60∶60(cm∶cm))对种植沟和集雨垄表层土壤结构和紫花苜蓿产量的影响。【结果】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显著降低沟和垄中表层土壤容重,显著提高同土层土壤孔隙度和改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随垄沟比增加,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土壤结构影响不显著;随秸秆炭覆盖量增加,土壤容重和广义土壤结构系数(TSPI)呈减小趋势,土壤孔隙度呈增加趋势,>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WR0.25)和紫花苜蓿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与FP相比,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紫花苜蓿全生育期实际干草产量提高3.6%~24.0%。与0和60 t/hm^(2)秸秆炭覆盖量相比,30 t/hm^(2)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具有较低土壤容重、较高土壤孔隙度和较好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其土壤三相结构分布接近理想状态,促使紫花苜蓿产量提升。【结论】当秸秆炭覆盖量为30 t/hm^(2)和垄沟比为30∶60时,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紫花苜蓿产量提升效果最佳。未来生物炭应用长期时间尺度内土壤结构变化规律与紫花苜蓿根系构型间关系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垄沟集雨 水稳性团聚体 容重 孔隙度 三相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