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耕作措施对旱地土壤有机碳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42
1
作者 逄蕾 黄高宝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0-113,共4页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探讨了黄土高原旱地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有机碳的存在形式、转化过程以及有机碳各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免耕可以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作物秸秆的保留与否主要影响土壤全碳(TOC)的变化。免耕秸秆覆盖(NTS)极显著提高...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探讨了黄土高原旱地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有机碳的存在形式、转化过程以及有机碳各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免耕可以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作物秸秆的保留与否主要影响土壤全碳(TOC)的变化。免耕秸秆覆盖(NTS)极显著提高了表层TOC含量,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秸秆还田17个月就可使表层土壤TOC含量增加20.77%。传统耕作不覆盖(T)和传统耕作结合秸秆还田(TS)等耕作措施会破坏土壤结构,不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不同处理间的土壤焦磷酸钠提取态碳(SPPC)含量差异不显著,SPPC的含量占TOC的比例随耕作措施和土壤性质的不同变幅很大,从23.70%到50.60%不等。NTS处理的SPPC含量最高,NT处理的SPPC含量最低,说明免耕秸秆覆盖有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而单纯免耕、不归还秸秆不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土壤热水溶性碳水化合物(HWCC)的积累量是NTS>NT>TS>T,说明免耕秸秆覆盖有利于土壤活性有机质的产生和积累,有利于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能够给土壤微生物提供大量能源物质,有利于土壤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耕作措施 土壤全碳 焦磷酸钠提取态碳 热水溶性碳水化合物
下载PDF
不同土壤耕作措施与秸秆还田对稻麦两熟制农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短期影响 被引量:47
2
作者 杨敏芳 朱利群 +3 位作者 韩新忠 顾克军 胡乃娟 卞新民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87-1393,共7页
通过2年(2009-2011年)大田试验,研究不同耕作措施和秸秆还田及其交互效应对稻麦两熟制农田0~7、7~14和14~21 cm 3个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组分(易氧化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处理各... 通过2年(2009-2011年)大田试验,研究不同耕作措施和秸秆还田及其交互效应对稻麦两熟制农田0~7、7~14和14~21 cm 3个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组分(易氧化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处理各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均显著高于无秸秆还田处理;0~7 cm土层,翻耕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显著高于旋耕处理,旋耕处理易氧化有机碳含量高于翻耕处理;7~14 cm土层,旋耕处理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翻耕处理;14~21 cm土层,翻耕处理土壤总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均显著高于旋耕处理;翻耕加稻麦两季秸秆均还田处理的总有机碳含量均高于其他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耕作措施 土壤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
原文传递
关中平原作物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47
3
作者 李硕 李有兵 +2 位作者 王淑娟 师江澜 田霄鸿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15-1222,共8页
以关中平原持续4年的小麦、玉米(麦玉)秸秆还田中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了麦玉秸秆9种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总有机碳(TOC)、活性有机碳(LOC)含量和活性有机碳分配比例(LOC/TOC)、总有机碳储量(SCS)及碳库管理指数(CPMI)的影... 以关中平原持续4年的小麦、玉米(麦玉)秸秆还田中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了麦玉秸秆9种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总有机碳(TOC)、活性有机碳(LOC)含量和活性有机碳分配比例(LOC/TOC)、总有机碳储量(SCS)及碳库管理指数(CPMI)的影响.结果表明:麦玉秸秆还田均可显著提高土壤(0~30 cm)TOC、LOC含量和SCS,且土壤有机碳主要集中于耕层(0~20 cm);麦玉秸秆双季还田的TOC、LOC含量和SCS显著高于单季还田和双季均不还田,其中,与双季均不还田相比,小麦秸秆粉碎还田-玉米秸秆深松还田的TOC、LOC含量和SCS提高幅度最显著.在0~10和10~20 cm土层中,小麦秸秆粉碎还田-玉米秸秆深松还田的CPMI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中,小麦秸秆粉碎还田较其不还田可使CPMI提高19.1%和67.9%,玉米秸秆深松还田较其不还田可提高22.6%和32.4%.相关性分析显示,CPMI较LOC/TOC更能有效表征0~3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的固持和转化关系.从提高本地区土壤有机碳固持量角度来看,小麦秸秆粉碎还田-玉米秸秆深松还田为最佳还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土壤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碳储量
原文传递
耕作措施对旱作农田土壤颗粒态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25
4
作者 武均 蔡立群 +2 位作者 张仁陟 齐鹏 张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28-736,共9页
为了探明耕作措施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以连续进行17年的不同耕作措施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利用碘化钠重液分组法,探索了传统耕作(T)、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免耕(NT)、免耕+秸秆覆盖(NTS)4种耕作措施对陇中黄... 为了探明耕作措施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以连续进行17年的不同耕作措施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利用碘化钠重液分组法,探索了传统耕作(T)、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免耕(NT)、免耕+秸秆覆盖(NTS)4种耕作措施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游离态颗粒有机碳、闭蓄态颗粒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和矿质结合态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随土层加深而降低,游离态颗粒有机碳、闭蓄态颗粒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的含量和占土壤总有机碳的比例均随土层加深而降低,而矿质结合态有机碳含量和占土壤总有机碳比例则随土层加深而增加。在0~40 cm各土层,各处理土壤颗粒态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54.02%~76.78%)均高于矿质结合态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31.78%~46.11%)。较之T处理,TS和NTS处理均不同程度提升土壤游离态颗粒有机碳、闭蓄态颗粒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的含量和占土壤总有机碳的比例,其中NTS处理的提升效果最显著,TS处理次之。虽然NT、TS、NTS处理可提升土壤矿质结合态有机碳含量,但T处理下的矿质结合态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高于NT、TS和NTS处理。耕作模式和秸秆添加模式均对土壤总有机碳、游离态颗粒有机碳、闭蓄态颗粒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和矿质结合态有机碳的提升具有显著效应,但秸秆添加模式的效应高于耕作模式。同时,免耕模式仅对0~10 cm各土层土壤总有机碳的提升效应达到显著水平,对0~20 cm各土层土壤碳组分的提升效应均达显著水平,而添加秸秆对0~40 cm各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和各组分均发挥着显著提升效应。综合来看,免耕配合秸秆还田可以提升土壤活力,促进土壤固碳,有利于该区构建环境友好型和可持续发展型农业生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中黄土高原 旱作农田 秸秆还田 土壤总有机碳 颗粒态有机碳 矿质结合态有机碳
下载PDF
贵州高原草海湿地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与酶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24
5
作者 夏品华 喻理飞 +3 位作者 寇永珍 邓欢 刘金波 郭光霞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79-1485,共7页
基于时空替代的研究方法,对贵州草海湿地土壤有机碳和氧化还原酶活性分布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土壤总有机碳(TOC)和可溶性有机碳(DOC)与土壤酶活性、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退化梯度湿地土壤中有机碳存在较大的差异,沿着退化梯... 基于时空替代的研究方法,对贵州草海湿地土壤有机碳和氧化还原酶活性分布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土壤总有机碳(TOC)和可溶性有机碳(DOC)与土壤酶活性、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退化梯度湿地土壤中有机碳存在较大的差异,沿着退化梯度表层土壤TOC、DOC含量和脱氢酶(DHA)活性逐渐降低(p<0.05),而多酚酶(PPO)活性逐渐升高(p<0.05);在垂直剖面上,原生湿地(CH1)和轻度退化湿地(CH_2)土壤TOC先增加后减少,而沼泽化湿地(CH3)和草甸湿地(CH_4)土壤TOC无明显的分层和富聚现象;相关性分析表明,TOC、DOC与PPO显著负相关(p<0.01),而PPO与土壤含水率(WHC)、总氮(TN)和硝酸盐(NO-3-N)含量等显著负相关(p<0.01),与pH显著正相关(p<0.01).以上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和酶活性的变化是对湿地退化的响应,湿地退化碳库的损失与PPO活性增加有关,而WHC、TN、NO-3-N和pH是影响PPO活性分布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总有机碳 可溶性有机碳 多酚酶活性 草海湿地 土壤碳库
原文传递
纳版河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总有机碳以及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20
6
作者 吴秀坤 李永梅 +2 位作者 李朝丽 王自林 范茂攀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11,共6页
近年来,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碳循环备受关注。土壤活性有机碳变化可以作为土壤碳变化的指示指标。文章以自然林、玉米地、水稻田、不同种植年限橡胶林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纳版河流域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对土壤总有机碳(TOC)、土... 近年来,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碳循环备受关注。土壤活性有机碳变化可以作为土壤碳变化的指示指标。文章以自然林、玉米地、水稻田、不同种植年限橡胶林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纳版河流域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对土壤总有机碳(TOC)、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土壤可溶性总碳(DOC)、土壤易氧化碳(ROC)以及土壤颗粒有机碳(POC)在土壤中的质量分数及其分配比例的影响。结果显示:较之自然林(ck),玉米地的TOC、SMBC、DOC、ROC以及POC质量分数分别显著下降了35.04%、42.86%、42.33%、34.39%以及45.91%(P<0.05);水稻田的TOC、SMBC、DOC、ROC以及POC质量分数分别显著下降了38.46%、57.90%、58.56%、27.14%以及39.94%;1、5、10、15、20 a以及25 a橡胶林TOC以及SMBC质量分数均显著降低,TOC质量分数降幅分别为29.05%、24.78%、20.08%、20.08%、23.07%以及34.18%,SMBC质量分数降幅分别为53.44%、43.17%、66.68%、23.84%、30.96%以及27.25%;1、5、10 a以及15 a橡胶林DOC质量分数分别显著下降了47.24%、27.91%、71.35%以及21.77%;一年以及五年橡胶林ROC质量分数分别显著下降14.35%和22.81%;1、5、10、15、20 a以及25 a橡胶林POC质量分数分别显著下降了29.39%、38.54%、22.48%、22.42%以及23.71%;水稻田、1、5 a以及10 a橡胶林SMBC的分配比例显著降低了31.36%、34.16%、24.20%以及58.18%;水稻田、玉米地、1 a、5 a橡胶林DOC的分配比例显著降低了32.92%、11.55%、25.91%以及64.28%;玉米地以及5 a橡胶林POC的分配比例显著降低了16.74%以及18.29%。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TOC与POC之间呈显著(P<0.05)正相关关系;SMBC与DOC之间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ROC与POC之间极显著正相关;SMBC以及DOC均与土壤pH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TOC、ROC以及POC均与土壤表层5 cm平均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地利用方式由自然林向农用地(玉米地和水稻田)和橡胶林的转变降低了土壤的碳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总有机碳 土壤微生物量碳 土壤可溶性总碳 土壤易氧化碳 土壤颗粒有机碳
下载PDF
苏南丘陵不同林龄杉木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变化特征 被引量:20
7
作者 李平 郑阿宝 +4 位作者 阮宏华 李莉 沈玉娟 赵琦齐 谢涛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78-783,共6页
对江苏苏南地区不同林龄阶段杉木人工林土壤总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易氧化碳及其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林龄增加,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过熟林阶段最高、中龄林阶段最低,水溶性有机碳... 对江苏苏南地区不同林龄阶段杉木人工林土壤总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易氧化碳及其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林龄增加,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过熟林阶段最高、中龄林阶段最低,水溶性有机碳与易氧化碳含量总体表现出与总有机碳较为一致的变化特征,二者占总有机碳的比例没有稳定变化。2种活性有机碳之间、活性有机碳与总有机碳、全氮、碳氮比呈显著相关,与全硫、土壤水分、pH、容重相关关系不显著,但在不同林龄阶段的表现有所不同。杉木林土壤有机碳在不同林龄阶段可能对森林碳循环起着不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龄 杉木人工林 土壤总有机碳 土壤活性有机碳
原文传递
苏北沿海不同林龄杨树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特征 被引量:20
8
作者 谢涛 王明慧 +4 位作者 郑阿宝 徐长柏 王国兵 葛之葳 阮宏华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1-58,共8页
为阐明苏北沿海不同林龄杨树(黑杨派无性系I-72杨)人工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选择5种不同林龄(4、8、12、15、20年生)的杨树人工林,测定其0~10、10~25、25~40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及其... 为阐明苏北沿海不同林龄杨树(黑杨派无性系I-72杨)人工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选择5种不同林龄(4、8、12、15、20年生)的杨树人工林,测定其0~10、10~25、25~40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及其主要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不同林龄的土壤总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均随着土层加深而递减,随着林龄的增加,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其中,15年生最大,4年生最小;水溶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总体趋势与总有机碳一致,二者占总有机碳的比例随林龄增加而增大;2种活性碳之间、活性碳与总有机碳、全氮、C/N、pH、土壤容重存在显著相关,与土壤全硫、土壤湿度关系不显著。研究表明,苏北沿海地区杨树人工林随着林龄的增大,其活性碳含量的变化存在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不同林龄杨树人工林的碳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龄 杨树人工林 土壤总有机碳 土壤活性有机碳
原文传递
长期施肥下褐土易氧化有机碳及有机碳库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17
9
作者 史康婕 周怀平 +2 位作者 杨振兴 解文艳 程曼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42-552,共11页
本研究探讨了24年长期施肥对褐土土壤有机碳(TOC)、有机碳储量(TOCs)、净固碳效率(NCSE)和碳库管理指数(CPMI)的影响,为评价褐土土壤碳库变化与质量及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以褐土肥力与肥料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通过9个处理[A组:... 本研究探讨了24年长期施肥对褐土土壤有机碳(TOC)、有机碳储量(TOCs)、净固碳效率(NCSE)和碳库管理指数(CPMI)的影响,为评价褐土土壤碳库变化与质量及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以褐土肥力与肥料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通过9个处理[A组:不施肥处理(N_0P_0、CK);B组:单施无机肥处理(N_1P_1、N_2P_2、N_3P_3和N_4P_4);C组: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处理(N_2P_1M_1、N_3P_2M_3和N_4P_2M_2);D组:单施高量有机肥处理(M_6)]测定土壤TOC与易氧化有机碳(ROOC)含量,并计算TOCs、NCSE及CPMI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在不同土层不同时期施用较高量有机肥配施无机肥及施用高量有机肥(N_3P_2M_3、N_4P_2M_2和M_6)均可提高TOC和ROOC含量,且随土层深度加深提升作用减弱。TOCs、NCSE与0~20 cm土层TOC含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施用高量有机肥(C组、D组)可有效提高TOCs,A组、B组的TOCs均值分别比C组、D组低76.77%与17.36%。长期施肥处理可提高NCSE,尤其是施用有机肥处理可显著提高NCSE。NCSE为D组>C组>A组=B组;D组NCSE为1 152.27 kg·hm^(-2)·a^(-1),是C组的2.51倍,B组的16.20倍。与试验前相比,C组和D组的CPMI无显著变化,且C组与D组间差异不显著,但A组与B组比试验前降低16.38~40.02。与A组(CK)相比,B组中N1P1处理与C、D组处理显著影响CPMI,提高了23.30~45.67。在0~40 cm土层CPMI与ROO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CPMI可以很好地指示有机碳的变化。可见,施用高量有机肥或者较高量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可极显著提高褐土土壤TOCs、NCSE和CPMI,即施用高量有机肥或者较高量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N_3P_2M_3和N_4P_2M_2)有利于褐土有机碳的固存,可减少无机肥的施用量,使土壤性质向良性方向发展,培肥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有机肥 有机碳储量 碳库管理指数 净固碳效率 土壤有机碳 易氧化有机碳
下载PDF
间伐对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翟凯燕 马婷瑶 +3 位作者 金雪梅 袁在翔 陈斌 关庆伟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09-615,共7页
以南京市溧水区林场间伐9年后的29年生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间伐强度(对照:0%;弱度间伐:25%;中度间伐:45%;强度间伐:65%)对土壤3种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其在总有机碳中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样地相比,中度间伐显著提高... 以南京市溧水区林场间伐9年后的29年生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间伐强度(对照:0%;弱度间伐:25%;中度间伐:45%;强度间伐:65%)对土壤3种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其在总有机碳中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样地相比,中度间伐显著提高了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强度间伐显著降低了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土壤颗粒有机碳与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对间伐的响应与总有机碳规律一致,土壤轻组有机碳含量在3种间伐强度下显著降低,表现为强度间伐<弱度间伐<中度间伐<对照;土壤颗粒有机碳、轻组有机碳及易氧化有机碳在总有机碳中的比例分别为30.83%~64.59%、10.40%~26.92%、3.61%~4.62%。3种间伐强度显著降低了土壤轻组有机碳在总有机碳中的比例,对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在总有机碳中的比例无显著影响,中度间伐显著降低了土壤颗粒有机碳在总有机碳中的比例。中度间伐利于土壤总有机碳的积累,且土壤有机碳稳定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林 间伐强度 土壤总有机碳 土壤活性有机碳
原文传递
长期定位秸秆还田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皇甫呈惠 孙筱璐 +2 位作者 刘树堂 贾志越 赵洪翠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3-159,共7页
为合理利用秸秆并进行碳固定,在青岛农业大学长期定位秸秆还田试验站开展田间试验,设置5个处理,包括相同施氮条件下小麦、玉米两季秸秆还田(WCN)和一季小麦秸秆还田(WN),小麦玉米两季秸秆还田(WC),对照(CK)及单施有机肥处理(M),测定玉米... 为合理利用秸秆并进行碳固定,在青岛农业大学长期定位秸秆还田试验站开展田间试验,设置5个处理,包括相同施氮条件下小麦、玉米两季秸秆还田(WCN)和一季小麦秸秆还田(WN),小麦玉米两季秸秆还田(WC),对照(CK)及单施有机肥处理(M),测定玉米-小麦轮作收获后土壤中的总有机碳、土壤的活性碳组分(轻组有机碳、颗粒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土壤团聚体、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土壤总有机碳及各活性碳组分含量均表现为M>WCN>WN>WC>CK,其中M处理和WCN处理总有机碳含量在小麦季和玉米季较对照分别提高了99.78%,117.94%和84.73%,98.03%,差异显著;土壤水稳性团聚体0.25~2.00 mm粒级占比、团聚体几何平均直径、平均质量直径及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亦表现为M>WCN>WN>WC>CK,与对照相比,M处理和WCN处理在0.25~2.00 mm粒级占比提高了10.2,9.6百分点,几何平均直径和平均质量直径分别提高了53.1%,45.8%和10.9%,5.4%,各粒级有机碳含量分别提高129.9%~330.2%,69.0%~188.4%。综上,有机肥处理及两季秸秆还田配施氮肥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及各活性有机碳含量,有利于土壤大团聚体的形成,提高了团聚体稳定性和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土壤总有机碳 土壤活性碳组分 土壤团聚体
下载PDF
川中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胡玉福 彭佳佳 +1 位作者 蒋双龙 马可雅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1-225,231,共6页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样品采集、室内分析与统计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川中丘陵区枇杷园、葡萄园、水田、旱地等4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特征,结果表明,土壤TOC、DOC、ROC、MBC含量均表现为枇杷园>葡萄园>水田>旱地的特征...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样品采集、室内分析与统计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川中丘陵区枇杷园、葡萄园、水田、旱地等4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特征,结果表明,土壤TOC、DOC、ROC、MBC含量均表现为枇杷园>葡萄园>水田>旱地的特征,其差异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其中枇杷园和葡萄园土壤TOC、DOC、ROC、MBC含量显著高于水田和旱地,水田又显著高于旱地;土壤TOC、DOC、ROC、MBC含量均表现为随土层剖面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土壤DOC/TOC值和ROC/TOC值呈现出旱地>葡萄园>枇杷园>水田的特征,其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土壤MBC/TOC值表现为葡萄园>枇杷园>旱地>水田的特征,其中0-20cm土层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ROC/TOC值和MBC/TOC值呈现出逐渐降低的特征,DOC/TOC值呈现出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增加的特征。4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DOC、ROC、MBC和TOC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总有机碳 溶解性有机碳 易氧化有机碳 微生物量碳 川中丘陵区
下载PDF
间伐对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张宇辰 彭道黎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61-968,共8页
土壤活性有机碳在土壤总有机碳中所占比例很小,具有不稳定性、易移动、易矿化、易氧化和易分解等特点,对维持土壤碳库平衡有重要意义,是评价土壤肥力与质量的重要指标.在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设置4种间伐强度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样地,测... 土壤活性有机碳在土壤总有机碳中所占比例很小,具有不稳定性、易移动、易矿化、易氧化和易分解等特点,对维持土壤碳库平衡有重要意义,是评价土壤肥力与质量的重要指标.在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设置4种间伐强度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样地,测定土壤总有机碳及5种活性有机碳含量,比较分析间伐对其含量及分配比例的影响.结果显示,14%和28%间伐强度提高了土壤总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各组分的含量,重度间伐对各指标含量影响不同.颗粒有机碳、轻组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可溶性有机碳的分配比例分别为6.50%-16.78%、1.43%-3.46%、14.00%-20.91%、0.98%-1.98%、0.65%-0.90%.间伐降低了颗粒有机碳、轻组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的分配比例,提高了微生物量碳和可溶性有机碳的分配比例.本研究表明间伐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其分配比例的影响与间伐强度有关,其中28%中度间伐对其含量的影响最为显著;适度间伐可提高土壤总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各组分的含量,加快活性有机碳各组分间的周转,因此可加强土壤有机碳库的稳定性,改善土壤肥力与质量,促进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图1表3参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伐强度 华北落叶松 土壤总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 分配比例
原文传递
不同海拔梯度川滇高山栎林土壤颗粒组成及养分含量 被引量:15
14
作者 胡宗达 刘世荣 +2 位作者 史作民 刘兴良 何飞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共6页
分析卧龙自然保护区皮条河上游巴郎山3个海拔梯度川滇高山栎林的土壤颗粒组成、总有机碳含量和全氮含量。结果表明:巴郎山川滇高山栎林土壤颗粒组成以粉粒为主,属中质地土壤;3个海拔梯度表层土(0~15cm)土壤总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高于亚... 分析卧龙自然保护区皮条河上游巴郎山3个海拔梯度川滇高山栎林的土壤颗粒组成、总有机碳含量和全氮含量。结果表明:巴郎山川滇高山栎林土壤颗粒组成以粉粒为主,属中质地土壤;3个海拔梯度表层土(0~15cm)土壤总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高于亚层土(15~30cm);在表层土壤中总有机碳含量随海拔增加呈现由低到高,再变低的趋势,亚层土则随海拔升高呈增加趋势;表层和亚层土壤全氮含量均随海拔降低而减少;巴郎山高山栎林土壤碳氮比值较小,平均为12.77;在2个土层中,总有机碳含量与全氮含量的相关性随海拔梯度递减由极显著正相关(P<0.01)到不相关;表层土壤中总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在海拔3549m处与粗粉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粘粒呈显著负相关(P<0.05),3091m处与粗粉粒含量正相关性显著(P<0.05),2551m处与细砂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亚层土壤全氮含量只在海拔2551m处与细粉粒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滇高山栎 海拔梯度 土壤颗粒 总有机碳 全氮 相关分析
下载PDF
上海崇明东滩两种典型湿地土壤有机碳汇聚能力差异及成因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艳丽 肖春玲 +5 位作者 王磊 张文佺 张士萍 王红丽 付小花 乐毅全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10-1316,共7页
通过分析上海崇明东滩南部冲刷带芦苇型砂壤土(A区)和东北部淤涨带芦苇/米草型粘土(B区)的有机碳含量和植被输入量,研究了异质性湿地土壤的有机碳汇聚能力,并从异质型土壤的微生物活性和理化性质的差异角度分析了造成土壤有机碳汇聚能... 通过分析上海崇明东滩南部冲刷带芦苇型砂壤土(A区)和东北部淤涨带芦苇/米草型粘土(B区)的有机碳含量和植被输入量,研究了异质性湿地土壤的有机碳汇聚能力,并从异质型土壤的微生物活性和理化性质的差异角度分析了造成土壤有机碳汇聚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A区土壤平均总有机碳含量仅为B区的46.10%(P<0.05),而A区地上部分的年均植物量仅比B区低9.16%,说明A区湿地土壤有机碳的输出量大于B区.A区细菌总数比B区高3.82倍(P<0.05),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活性分别比B区高46.81%和34.33%(P<0.05),且土壤微生物呼吸强度也高于B区.说明A区土壤的微生物碳代谢能力较强是导致其土壤有机碳保留能力较弱的重要原因.A区砂壤土粒间孔隙较大、土壤通气透水性较好、含水率与含盐量较低,有利于微生物生长,促进了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而B区的芦苇/米草型粘土的含水量和含盐量高、微生物活性弱,有机碳氧化分解能力较低,具有较高的有机碳汇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明东滩 潮滩湿地 土壤总有机碳 细菌总数 酶活性 土壤呼吸
原文传递
生物炭与微生物菌剂配施对土壤生物和化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赵晓军 李丽 +3 位作者 张璇 张海平 王紫微 印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5期109-112,共4页
[目的]研究生物炭和微生物菌剂配施对土壤生物特性以及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方法]研究添加生物炭、生物炭和微生物菌剂配施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活性有机碳含量、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以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变化。[结果]单施生物... [目的]研究生物炭和微生物菌剂配施对土壤生物特性以及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方法]研究添加生物炭、生物炭和微生物菌剂配施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活性有机碳含量、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以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变化。[结果]单施生物炭能够显著增加土壤总有机碳含量,较单施化肥增加了32.9%。生物炭和微生物菌剂配施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酶活性、微生物数量以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提高效果最好,可溶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分别较单施化肥增加了43.0%、74.3%和99.8%;脲酶、蔗糖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较单施化肥增加了56.2%、20.8%、14.6%和13.1%;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较单施化肥提高了190%、21.1%和72.7%。[结论]该研究为提高植烟土壤有机养分含量和微生物活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微生物菌剂 土壤总有机碳 土壤活性有机碳 土壤生物特性
下载PDF
不同树龄香榧土壤有机碳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雨洁 王斌 +3 位作者 李正才 黄盛怡 原雅楠 秦一心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17-1525,共9页
该研究以浙江省诸暨市的香榧国家森林公园5个树龄段(0~50、50~100、100~300、300~500和500a以上)的香榧(Torreyagrandis)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集土壤样品,分析其0~20、20~40、40~60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TOC)、易氧化碳(ROC)、轻组有机质... 该研究以浙江省诸暨市的香榧国家森林公园5个树龄段(0~50、50~100、100~300、300~500和500a以上)的香榧(Torreyagrandis)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集土壤样品,分析其0~20、20~40、40~60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TOC)、易氧化碳(ROC)、轻组有机质(LFOM)及土壤养分含量,探讨不同树龄香榧土壤有机碳变化规律,为香榧林的土壤质量评价与持续利用,以及香榧古树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树龄香榧土壤的总有机碳、易氧化碳和轻组有机质含量均随香榧树龄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300~500a生的数值最大,但易氧化碳与轻组有机质含量在各树龄间的差异不明显。(2)不同树龄香榧土壤中易氧化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总体表现为:50~100a>0~50a>100~300a>300~500a>500a以上(0~20cm土层除外)。(3)各树龄段香榧土壤易氧化碳和轻组有机质含量与土壤总有机碳之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树龄段香榧土壤总有机碳、各活性有机碳组分与全氮(TN)、水解性氮(AN)、有效磷(AP)之间的相关性较好(0~50a生除外),与速效钾(AK)、交换性钙(Ca)和交换性镁(Mg)之间的相关性较差(500a以上除外);500a以上香榧土壤总有机碳、各活性有机碳组分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龄 香榧 土壤总有机碳 土壤活性有机碳
下载PDF
红松针阔混交林林隙土壤总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的时空异质性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石亚攀 陈立新 +3 位作者 段文标 张雪 徐非 刘晓锐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6-192,共7页
在小兴安岭原始红松针阔混交林内选择3个代表性的林隙作为试验样地,采用网格法布设采样点。在生长季节内,对表层土壤(0-20cm)总有机碳(TOC)和易氧化有机碳(EOC)的含量进行连续测定。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分... 在小兴安岭原始红松针阔混交林内选择3个代表性的林隙作为试验样地,采用网格法布设采样点。在生长季节内,对表层土壤(0-20cm)总有机碳(TOC)和易氧化有机碳(EOC)的含量进行连续测定。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两者的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土壤TOC和EOC随时间变化显著,8月份含量均较高,不同林隙间变化规律不同;土壤TOc(变异系数CV为28.7%~41.8%)和EOC(CV为21.0%~61.6%)均存在空间异质性,其变异均属于中等程度变异;结构比显示它们均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结构比〉75%),主要由结构性因素引起;等值线图表明,林隙表层土壤TOC和EOC具有块状或连续分布的特点,不同林隙间差异较大,TOC的空间分布格局随时间变化较大,而EOC的分布格局相对稳定,受地形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针阔混交林 林隙 土壤总有机碳 土壤易氧化有机碳 时空异质性
下载PDF
管理措施对绿洲农田土壤总有机碳及易氧化有机碳季节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杨玲 张前兵 +3 位作者 王进 罗宏海 张亚黎 张旺锋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5期549-555,共7页
研究了新疆干旱区绿洲棉田不同管理措施对土壤有机碳及易氧化有机碳变化的影响,揭示棉田土壤质量的变化,以期为棉花合理施肥及提高农田土壤肥力,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在棉花播种前较低,花铃期有机... 研究了新疆干旱区绿洲棉田不同管理措施对土壤有机碳及易氧化有机碳变化的影响,揭示棉田土壤质量的变化,以期为棉花合理施肥及提高农田土壤肥力,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在棉花播种前较低,花铃期有机碳含量有所增加,至收获期达到最大值;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在棉花播种前较低,在花铃期达到最大值,而在收获期明显降低。不同农业管理措施下,不同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均表现出土壤上层最高、随土层深度增加呈降低的趋势。不同灌溉方式下,滴灌棉田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含量提高,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增加,而漫灌棉田增加了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农田 棉花 土壤有机碳 易氧化有机碳 管理措施
下载PDF
云南哀牢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土壤碳分布特征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双梅 刘宪斌 +5 位作者 李红梅 董文彩 沈健萍 包金美 梁芳 鲁美 《中国农学通报》 2022年第8期88-95,共8页
通过调查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类属性土壤碳在2种不同类型土壤剖面中的分布规律,分析和探讨原生土和淤积土在森林土壤碳循环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地点位于云南省哀牢山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原生林生态系统,以海拔高度较高... 通过调查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类属性土壤碳在2种不同类型土壤剖面中的分布规律,分析和探讨原生土和淤积土在森林土壤碳循环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地点位于云南省哀牢山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原生林生态系统,以海拔高度较高的上游森林原生土和海拔高度较低的下游灌草淤积土为采样点,沿着土壤剖面分层取样,重点研究土壤剖面根层(0~45 cm)土壤中全碳、活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可溶性碳和水溶性碳的垂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过程中所调查的5类不同属性土壤碳在两种不同类型土壤剖面中均呈衰减指数式分布。土壤全碳、活性有机碳和水溶性碳在淤积土中的平均含量均显著高于原生土;土壤微生物量碳在2种类型土壤剖面中的平均含量差异不显著;而土壤可溶性碳在淤积土中的含量显著低于原生土,说明在哀牢山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原生林生态系统中原生土和淤积土在储存不同属性土壤碳和碳循环方面发挥着不同作用。本研究结果充分证明不同属性土壤碳在同一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不同类型土壤剖面中虽然垂直分布规律一致,但是平均储量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这为全球热带和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碳库不同属性土壤碳的估算和不同类型土壤碳循环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全碳 土壤活性有机碳 土壤微生物量碳 土壤可溶性碳 土壤水溶性碳 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原生土 淤积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