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M对土壤物理性状影响的试验研究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140
1
作者 员学锋 汪有科 +1 位作者 吴普特 冯浩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7-40,共4页
通过试验模拟,研究了关中土娄土中施加聚丙烯酰胺(PAM)后对土壤基本物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经PAM处理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均高于对照,在同一施用方式下,有随PAM浓度的加大其含量呈上升趋势。同时,PAM可有效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 通过试验模拟,研究了关中土娄土中施加聚丙烯酰胺(PAM)后对土壤基本物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经PAM处理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均高于对照,在同一施用方式下,有随PAM浓度的加大其含量呈上升趋势。同时,PAM可有效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饱和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研究结果还表明,PAM施用量过大时会降低土壤的渗透性。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PAM的改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研究 土壤物理性状 机理分析 聚丙烯酰胺(PAM)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 田间持水量 试验模拟 施用方式 上升趋势 土壤容重 研究结果 含水量 渗透性 施用量 含量 塿土 改土 保水
下载PDF
深松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根系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14
2
作者 齐华 刘明 +5 位作者 张卫建 张振平 李雪霏 宋振伟 于吉琳 吴亚男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91-196,共6页
通过对不同深松方式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根系分布状况的分析,结果表明,隔行深松(T1)与行行深松(T2)不仅可有效打破犁底层,10~30 cm土壤容重和土壤紧实度显著降低,且T2对土壤容重和紧实度的降低作用大于T1;深松增强了土壤的透水性和蓄水... 通过对不同深松方式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根系分布状况的分析,结果表明,隔行深松(T1)与行行深松(T2)不仅可有效打破犁底层,10~30 cm土壤容重和土壤紧实度显著降低,且T2对土壤容重和紧实度的降低作用大于T1;深松增强了土壤的透水性和蓄水能力,2种深松方式土壤水分差异并不显著;由于犁底层的存在,不深松(CK)的根系大部分集中在0~20 cm土层范围,且该土层的根干质量、根长密度和根系体积均明显大于T1和T2,而单株根系伤流强度则明显小于T1和T2;深松处理的根系不仅能更好地向深层土壤下扎,而且向植株两侧扩展的范围变大,20~50 cm土层根干质量、根长密度和根系体积T1与T2均明显高于CK;并且T1>T2。深松后倒伏率降低,对增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T1与T2间产量差异并不显著。增产的主要原因是深松显著提高了百粒质量,但对穗粒数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通过垄间隔行深松可以构建良好的耕层结构,有利于根系的固定和下扎,使根系更好地吸收水分和养分,倒伏率降低、产量增加的同时,较行行深松减少了机械动力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深松方式 土壤物理性状 根系分布
下载PDF
不同耕作深度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烤烟根系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57
3
作者 童文杰 邓小鹏 +3 位作者 徐照丽 马二登 晋艳 李军营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64-1472,共9页
为探讨不同耕作深度对烤烟产量产值的影响,揭示烟田深耕增产增效机理,以烤烟‘K326’品种为材料,基于田间定位试验,设置对照翻耕20 cm(GS20)、翻耕30 cm(GS30)和翻耕40 cm(GS40)3个处理,研究不同耕作深度对烟叶产量产值、烟田土... 为探讨不同耕作深度对烤烟产量产值的影响,揭示烟田深耕增产增效机理,以烤烟‘K326’品种为材料,基于田间定位试验,设置对照翻耕20 cm(GS20)、翻耕30 cm(GS30)和翻耕40 cm(GS40)3个处理,研究不同耕作深度对烟叶产量产值、烟田土壤物理性状和烤烟根系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深耕措施对改良土体结构、促进土壤蓄水、优化烤烟根系构型和增加烟叶产量产值有较好效果。深耕处理显著降低亚表层20~40 cm土壤容重,同时显著增加该土层土壤总孔隙度和土壤毛管孔隙度。其中,与GS20处理相比,GS30和GS40处理土壤容重分别降低8.4%和9.4%,总孔隙度分别提高15.6%和13.1%,毛管孔隙度分别提高25.8%和24.8%。与对照GS20相比,GS30和GS40处理显著增加团棵期表层0~20 cm土壤含水量,显著增加旺长期、成熟期亚表层20~40 cm土壤含水量。深耕处理不仅显著增加烤烟根系绝对量,还促进根系向深层土壤生长,提高烤烟根系根深指数。其中,GS30和GS40处理根系生物量鲜重分别比GS20高31.2%和89.2%,根深指数分别提高7.6%和4.5%。与对照GS20相比,GS30和GS40处理烟叶产量分别提高7.0%和27.3%,均价分别提高1.8%和6.2%,上等烟比例分别提高10.4%和24.4%,产值分别提高9.0%和35.1%,其中GS40与GS20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发现,深耕措施首先作用于土壤容重、空隙等物理结构,然后影响烟田土壤蓄水储熵,促进烤烟早生快发,优化烤烟根系空间分布构型,进而作用于地上部形态建成,最终影响烟叶产量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耕 烤烟 土壤物理性状 根系空间分布 产量产值
下载PDF
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48
4
作者 张辉 李维炯 倪永珍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3-277,共5页
进行了化肥、传统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有机无机复合肥和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的田间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可以提高冬小麦产量,比其它处理高11.73%~105.80%,差异极显著。(2)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可降... 进行了化肥、传统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有机无机复合肥和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的田间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可以提高冬小麦产量,比其它处理高11.73%~105.80%,差异极显著。(2)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可降低土壤pH值和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总孔隙度。(3)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可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与不施肥处理比较,土壤细菌增加了165.38%,真菌增加了189.47%,放线菌增加了48.72%,总量增加了104.07%,其增加量高于其它处理。土壤蔗糖酶、脲酶、磷酸酶活性也都有明显提高,促进了土壤有机质的分解转化和速效养分的释放。(4)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提高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全量养分 速效养分
原文传递
黄河上游玛曲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地土壤物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37
5
作者 魏强 王芳 +3 位作者 陈文业 朱丽 李广宇 戚登臣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21,共6页
对黄河上游玛曲5种不同退化高寒草地土壤物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0—30cm土层范围内,不同退化高寒草地间土壤容重、孔隙度、持水量和贮水量差异显著;土壤容重随草地退化程度和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其变动范围分别为1.085~... 对黄河上游玛曲5种不同退化高寒草地土壤物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0—30cm土层范围内,不同退化高寒草地间土壤容重、孔隙度、持水量和贮水量差异显著;土壤容重随草地退化程度和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其变动范围分别为1.085~1.447g/cm3和1.111~1.248g/cm3;土壤总孔隙度、最大持水量和总贮水量随草地退化程度的加重而不断减少,变动范围分别为46.214%~58.162%,26.765%~52.369%,1386.420~1744.872t/hm2,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减少,变动范围分别为52.783%~57.285%,40.504%~50.057%,527.833~572.852t/hm2;土壤入渗性能随草地退化程度的加重先减少后增大,大小依次为中度退化草地<轻度退化草地<重度退化草地<未退化草地<极度退化草地;土壤入渗过程表明,未退化草地土壤透水性良好,土壤涵养水源功能较强,而重度退化草地土壤透水性较差,土壤涵养水源功能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曲 高寒草地 退化 土壤物理特性
下载PDF
黄土高原4种植被类型对土壤物理特征及渗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36
6
作者 吴江琪 马维伟 +1 位作者 李广 陈国鹏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3-138,共6页
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李家堡乡的荒草地、文冠果林地、沙棘林地和柠条灌丛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4种植被类型土壤的物理特征及其渗透特征。结果表明: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大体呈增加趋势,而土壤各... 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李家堡乡的荒草地、文冠果林地、沙棘林地和柠条灌丛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4种植被类型土壤的物理特征及其渗透特征。结果表明: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大体呈增加趋势,而土壤各孔隙度和通气度呈下降趋势。4种植被类型中荒草地的土壤容重最大,孔隙度及通气度最小,而柠条灌丛的土壤容重最小,孔隙度及通气度最大。土壤水分物理特征值为柠条灌丛最大,文冠果林和沙棘林次之,荒草地最小;柠条灌丛0—40cm土层土壤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小持水量、最大蓄水量、排水能力比荒草地分别高出了23.00%,22.51%,15.02%,12.76%,61.28%,且方差分析表明差异显著。4种植被类型的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符合对数曲线,各土层土壤的渗透性系数R^2为0.937 9~0.986 9,且F检验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与荒草地相比,柠条灌丛的入渗速率和水源涵养功能显著高于荒草地,能更好地改变土壤物理特征,应该增加柠条灌丛林的营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类型 黄土丘岭沟壑区 土壤物理特征 渗透特征
下载PDF
行间生草对葡萄园土壤水分含量及贮水量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4
7
作者 惠竹梅 李华 +1 位作者 周攀 岳泰新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2-68,共7页
研究葡萄园生草对土壤水分影响,可为葡萄园生草在半干旱地区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在葡萄园种植多年生白三叶草、紫花苜蓿和高羊茅,采用TRIME-FM时域反射仪对生草葡萄园0~80cm土层进行土壤水分定位观测,采用环刀法对0~60cm土层... 研究葡萄园生草对土壤水分影响,可为葡萄园生草在半干旱地区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在葡萄园种植多年生白三叶草、紫花苜蓿和高羊茅,采用TRIME-FM时域反射仪对生草葡萄园0~80cm土层进行土壤水分定位观测,采用环刀法对0~60cm土层土壤物理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生草可改善葡萄园土壤物理性状,使0~60cm土壤容重平均降低8.5%~9.8%,总孔隙度提高11.5%~13.9%。在不同降水年份,葡萄园行间生草均使土壤含水量降低,在2006及2007年,生草使0~8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平均降低幅度分别为2.3%~7.5%及10.7%~15.9%,在冬季贮水量不足、春季干旱的年份土壤含水量降低幅度较大。生草种类不同,对土壤贮水量及增减量的影响存在差异,紫花苜蓿区土壤贮水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园 行间生草 土壤水分 土壤物理性状
下载PDF
高寒草甸不同类型草地土壤机械组成及肥力比较 被引量:31
8
作者 王长庭 王根绪 +2 位作者 刘伟 马力 胡雷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0-165,共6页
研究了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不同类型草地土壤机械组成和土壤养分变化特征,并用相关分析探讨了土壤理化特征、土壤机械组成对不同草地类型群落物种组成、生物量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草地类型土壤机械组成分布大致是矮嵩草草甸:粉粒>... 研究了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不同类型草地土壤机械组成和土壤养分变化特征,并用相关分析探讨了土壤理化特征、土壤机械组成对不同草地类型群落物种组成、生物量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草地类型土壤机械组成分布大致是矮嵩草草甸:粉粒>细砂粒>粘粒>粗砂粒;高山嵩草草甸:细砂粒>粉粒>粘粒>粗砂粒;藏嵩草沼泽化草甸:细砂粒>粉粒>粘粒>粗砂粒;金露梅灌丛:粉粒>粘粒≥细砂粒>粗砂粒。矮嵩草草甸、高山嵩草草甸为粉砂质粘壤土,藏嵩草沼泽化草甸为壤土,金露梅灌丛为壤质粘土。矮嵩草草甸、高山嵩草草甸和金露梅灌丛土壤颗粒分布相对比较均匀(除藏嵩草沼泽化草甸外),主要集中在<0.5mm的范围内,土壤粘粒含量普遍大于20%。土壤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以及土壤物理特征均影响着高寒草甸不同草地类型土壤质量和土壤结构。土壤结构和养分状况是判断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生态功能维持的关键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机械组成 土壤物理特征 土壤养分
原文传递
立式深旋松耕对西北半干旱区土壤水分性状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9
9
作者 张绪成 马一凡 +3 位作者 于显枫 侯慧芝 王红丽 方彦杰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6-165,共10页
合理耕作可增强土壤水分供给能力和促进作物根系发育,进而提高作物抗旱性和生产力,将是进一步挖掘半干旱区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潜力的有效途径。在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于2016-2017年设置定位试验,在全膜覆盖垄作模式下设计立式深... 合理耕作可增强土壤水分供给能力和促进作物根系发育,进而提高作物抗旱性和生产力,将是进一步挖掘半干旱区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潜力的有效途径。在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于2016-2017年设置定位试验,在全膜覆盖垄作模式下设计立式深旋松耕40cm(VRT)、深松耕40cm(DLT)和传统旋耕15cm(TT)3个处理,测定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饱和含水量、毛管含水量以及田间持水量和萎蔫系数、生育期土壤含水量、马铃薯产量等,计算土壤有效贮水量、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研究立式深旋松耕对土壤物理性状、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VRT显著降低了0~40cm土层的土壤容重,较DLT和TT分别下降了10.8%~25.3%和11.2%~24.8%;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分别提高了12.3%~23.7%和29.7%~46.6%,饱和含水量和土壤毛管含水量分别增加了26.1%~54.4%和38.8%~82.9%,萎蔫贮水量下降了11.0%~49.0%。与TT相比,DLT降低了20~40cm土层的土壤容重和萎蔫贮水量,显著提高了饱和含水量、毛管含水量、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基于土壤物理性状和水分特性的优化,VRT在0~40cm土层的有效贮水量显著高于DLT和TT,分别增加了34.3%~136.9%和44.6%~75.2%,DLT较TT在20~40cm土层也有显著增加。较高的土壤有效贮水量促进马铃薯生长,并显著提高块茎产量,VRT分别较DLT和TT增产24.8%~156.8%和47.8%~41.0%,水分利用效率(WUE)分别提高18.9%~92.3%和19.2%~26.6%,干旱年份(2016)的增加幅度显著高于正常降水年份(2017)。因此,立式深旋松耕显著优化了土壤的水分特性,提高了土壤有效水含量,促进马铃薯发育,提高块茎产量和WUE,这一效果在干旱年份尤为明显,是适合于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抗旱增产、水分高效的耕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深旋松耕 土壤物理性状 土壤有效贮水量 马铃薯 块茎产量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
下载PDF
高分子聚合物对土壤物理及坡面产流产沙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7
10
作者 冯浩 吴淑芳 吴普特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6年第1期15-19,共5页
为研究高分子聚合物对土壤改良和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选择聚丙烯酸、聚乙烯醇、脲醛树脂3种高分子聚合物,通过室内试验和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以不同浓度施入土壤,观察其对土壤物理及坡面产流产沙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3种高分子... 为研究高分子聚合物对土壤改良和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选择聚丙烯酸、聚乙烯醇、脲醛树脂3种高分子聚合物,通过室内试验和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以不同浓度施入土壤,观察其对土壤物理及坡面产流产沙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3种高分子聚合物均是较好的土壤结构改良剂,经聚合物处理后的土壤水稳性团粒含量平均增加17.27%,渗透性能提高41.81%,密度减小11.18%,土壤持水能力较对照提高2.8倍。2)坡地喷施上述高分子聚合物能显著推迟产流时间,降低产流速度,与对照相比,施加聚合物的坡地减少径流量42.05%、土壤侵蚀量58%以上。3)根据其对土壤改良、减流减沙、防治土壤侵蚀效果的影响,确定3种高分子聚合物最佳施用浓度范围分别为116-145mL/m^3,36~40g/m^2,180.0.240.0mL/m^2,其中聚丙烯酸为作用效果最显著的高分子聚合物。上述3种高分子聚合物在改良土壤,防治水土流失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今后还需对其效果持续性、最佳施用量等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聚合物 土壤物理特性 人工降雨 产流产沙
下载PDF
宁夏盐池地区3种林分枯落物层和土壤水文效应 被引量:27
11
作者 邓继峰 丁国栋 +4 位作者 吴斌 张宇清 赵媛媛 高广磊 王新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8-114,共7页
以宁夏盐池县2种人工林(新疆杨和樟子松)和1种天然林(花棒)林分为研究对象,以定量评价其枯落物和土壤的水文功能为目的,通过标准地调查、土壤物理性质及持水能力测定和入渗实验,对林地枯落物和土壤水分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新疆杨... 以宁夏盐池县2种人工林(新疆杨和樟子松)和1种天然林(花棒)林分为研究对象,以定量评价其枯落物和土壤的水文功能为目的,通过标准地调查、土壤物理性质及持水能力测定和入渗实验,对林地枯落物和土壤水分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新疆杨林分枯落物储量最大,为7.86 thm2;樟子松林分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持水量最高,为23.73和18.26 thm2,相当于2.37和1.83 mm的水深。2)樟子松林地土壤具有较好的水源涵养能力,土壤的最大持水量为349.12 thm2,相当于34.91 mm的水深,其有效持水量为85.75 thm2,是花棒的3.24倍,相当于8.58mm的水深。3)利用幂函数,无论是对枯落物吸水速度与浸泡时间还是对不同降雨条件下土壤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进行拟合,均有较高的拟合系数。4)利用Philip入渗方程对各林地1 m土壤深度入渗进行拟合,得到了不同林地土壤的入渗特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落物 土壤物理性质 水文效应
下载PDF
海拔对毛竹林土壤物理性质和水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12
作者 陈双林 杨清平 +1 位作者 郭子武 邹跃国 《林业科技开发》 2010年第1期60-64,共5页
在毛竹分布南缘的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气候过渡区,选择土壤类型、坡度、坡向、经营水平等一致的3个海拔梯度毛竹林,对土壤物理性质和水分特性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相同海拔梯度毛竹林随土层的加深,土壤容重、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 在毛竹分布南缘的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气候过渡区,选择土壤类型、坡度、坡向、经营水平等一致的3个海拔梯度毛竹林,对土壤物理性质和水分特性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相同海拔梯度毛竹林随土层的加深,土壤容重、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饱和持水量、田间持水量、粘粒和砂粒含量增大,而毛管孔隙度和粉粒含量减小;海拔对毛竹林3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影响不显著,而土壤非毛管孔隙度、饱和持水量随海拔升高而显著增大;不同海拔梯度毛竹林30 cm土层的土壤微结构颗粒组成为砂粒>粉粒>粘粒,粘粒、粉粒含量随海拔升高而减小,砂粒含量趋于增大;试验区随海拔的升高,土壤物理性质和水分特性趋于有利于毛竹林生长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海拔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水分特性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对茶园土壤物理性状及茶叶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4
13
作者 苏有健 王烨军 +4 位作者 张永利 丁勇 罗毅 宋莉 廖万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723-3729,共7页
研究了免耕、旋耕和深松3种耕作方式对茶园土壤紧实度、土壤含水率、土壤容重、茶叶产量构成因素及茶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耕作方式对土壤容重和土壤紧实度的影响效果为深松〉旋耕〉免耕.旋耕和深松能够打破粘盘层,降低深层土壤... 研究了免耕、旋耕和深松3种耕作方式对茶园土壤紧实度、土壤含水率、土壤容重、茶叶产量构成因素及茶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耕作方式对土壤容重和土壤紧实度的影响效果为深松〉旋耕〉免耕.旋耕和深松能够打破粘盘层,降低深层土壤紧实度.0-30 cm耕层深松土壤容重较免耕下降16.4%土壤紧实度下降13.4%-27.5%;深松可以显著增加土壤的储水空间进而增强土壤持水能力.扩大土壤水库容,深松15-30 cm层含水量与免耕相比增加7.7%.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孔隙度影响不大.旋耕和深松方式下土壤比表面积增加土壤气体和液体的比例均明显升高.茶叶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均为"双峰"型,气孔因素是导致"午休"的主要原因.在深松方式下,茶树叶片蒸腾速率降低,芽叶密度增加,百芽干质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升高茶叶产量分别比免耕和旋耕增加17.6%和6.8%.深松是皖东地区茶园较为适宜的耕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耕作方式 土壤物理性状 茶叶产量
原文传递
祁连山林草复合流域灌木林土壤水文效应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金铭 张学龙 +3 位作者 刘贤德 王顺利 车宗玺 葛双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9-172,181,共5页
对祁连山林草复合流域5种主要灌木类型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研究,对其持水能力的各项指标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表明:5种灌木林类型的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持水量分别在56.96-199.69 t/hm^2和41.26-123.74 t/hm^2,其土壤的最大持水... 对祁连山林草复合流域5种主要灌木类型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研究,对其持水能力的各项指标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表明:5种灌木林类型的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持水量分别在56.96-199.69 t/hm^2和41.26-123.74 t/hm^2,其土壤的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持水量也分别为1839.20-3909.00 t/hm^2和518.5-1265.50 t/hm^2。5种灌木林的持水能力顺序为吉拉柳灌丛〉鲜黄小檗灌丛〉箭叶锦鸡儿灌丛〉金露梅灌丛〉甘青锦鸡儿灌丛。土壤的贮水量占总蓄水量的92%以上,水源涵养功能以土壤层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流域 水源涵养 枯落物 持水能力 土壤物理性质
下载PDF
泥石流多发区小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15
作者 张淑娟 王道杰 +2 位作者 梅永丽 常士秋 王海帆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57-262,共6页
以泥石流多发区云南东川阿旺小河流域为研究区域,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流域内4种主要土地利用方式(林地、灌丛、草地、耕地)对土壤物理性质、抗冲能力、养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颗粒级配组... 以泥石流多发区云南东川阿旺小河流域为研究区域,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流域内4种主要土地利用方式(林地、灌丛、草地、耕地)对土壤物理性质、抗冲能力、养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颗粒级配组成差异不明显,土壤含水量、容重、总孔隙度差异明显;含水量表现为林地>草地>灌丛>耕地,容重表现为灌丛>草地>耕地>林地,孔隙度表现为林地>耕地>草地>灌丛;4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抗冲性能不同,但变化趋势相似,并且抗冲系数的大小为林地>草地>灌丛>耕地;在土壤养分的7种指标中,除水解氮含量在不同利用类型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指标有显著差异;从土壤物理性质与养分特征的相关分析中可知,含水量与其他因子的关系最为密切。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林地的蓄水保土效益最佳,而耕地的蓄水保土效益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多发区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物理性质 抗冲性能 养分特征
下载PDF
流溪河小流域3种林分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 被引量:20
16
作者 邱治军 曾震军 +2 位作者 周光益 杨松 谭斌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2-66,共5页
采用环刀法测定了流溪河流域常绿阔叶林、毛竹林和荔枝林的0~60cm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结果表明:(1)3种林分的土壤密度都是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其大小分别为荔枝林1.45g/cm3、阔叶林1.22g/cm3、竹林1.11g/cm3。(2)3种林分0~60cm... 采用环刀法测定了流溪河流域常绿阔叶林、毛竹林和荔枝林的0~60cm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结果表明:(1)3种林分的土壤密度都是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其大小分别为荔枝林1.45g/cm3、阔叶林1.22g/cm3、竹林1.11g/cm3。(2)3种林分0~60cm土壤孔隙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竹林土壤的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最大,荔枝林和阔叶林的总孔隙度相差不大;非毛管孔隙度分别为阔叶林11.51%、竹林7.38%、荔枝林5.91%。(3)3种林分0~60cm土壤的蓄水能力大小分别为阔叶林63.39mm、竹林41.86mm、荔枝林33.96mm;3种林分的排水能力大小分别为阔叶林65.44mm、竹林43.59mm、荔枝林34.68mm。因此,流溪河流域不同林分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存在明显的差异:竹林在密度、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指标上优于阔叶林和荔枝林,而阔叶林则在土壤蓄水、排水指标上优于竹林、荔枝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物理性质 水源涵养 流溪河小流域 常绿阔叶林 毛竹林 荔枝林
下载PDF
林床清理对落叶松(Larix gmelinii)人工林土壤呼吸和物理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王文杰 刘玮 +2 位作者 孙伟 祖元刚 崔崧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750-4756,共7页
林下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的利用是当今森林资源利用的热点,通过林床清理可以获得廉价可再生生物质资源,但其对林分土壤碳收支的影响尚不清楚。运用红外气体分析法(IRGA法)连续两年观测了林床清理对落叶松(Larix gmelinii)人工林土壤呼吸及... 林下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的利用是当今森林资源利用的热点,通过林床清理可以获得廉价可再生生物质资源,但其对林分土壤碳收支的影响尚不清楚。运用红外气体分析法(IRGA法)连续两年观测了林床清理对落叶松(Larix gmelinii)人工林土壤呼吸及物理性质的影响,并估算了林床清理生物质资源利用对落叶松人工林碳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床清理能够降低落叶松人工林的土壤呼吸,2a的平均值由2.20μmol·m-2s-1降低到1.18μmol·m-2s-1,平均降低幅度1.02μmo·lm-2s-1,年呼吸总量由41.2mol·m-2a-1降至22.4mol·m-2a-1,而且,使土壤呼吸Q10值从2.33降低到2.22,R0值从0.61μmol·m-2s-1降至0.36μmo·lm-2s-1;林床清理能够使林床土壤温度冬季低于对照,而夏季则有相反趋势,清理使得林床土壤湿度变化幅度加大,而且秋季和春季较对照低,而夏季偏高;林床清理使得表层土壤容重要比对照未清理样地高53%(p<0.05),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比未处理样地低49.5%(p<0.001),毛管孔隙度较对照未清理降低约15%(p<0.001)。林床清理导致林下生物质资源所储藏的碳非呼吸性释放约175.0mo·lm-2,当考虑到林床清理导致的土壤呼吸的降低作用时,所测定的2a内土壤净碳支出由175.0mol·m-2降低至137.4mol·m-2。林床清理措施增加生物质资源利用和其所导致的土壤呼吸释放减少,能够减少非再生资源利用导致的碳释放压力。但仍然需要注意到林床清理使得土壤物理结构发生改变,可能不利于落叶松的生长和落叶松林生态系统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床清理 生物质资源利用 落叶松人工林 土壤呼吸 土壤物理性质
下载PDF
大青山主要植被类型土壤物理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陈晓燕 田有亮 +2 位作者 包志刚 何炎红 郭连生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0-34,共5页
对大青山5种主要植被类型土壤物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0—100cm土层范围内,土壤石砾含量(粒级≥1mm)、土壤容重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土壤总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和最大持水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除辽东栎—虎榛子混交林外... 对大青山5种主要植被类型土壤物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0—100cm土层范围内,土壤石砾含量(粒级≥1mm)、土壤容重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土壤总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和最大持水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除辽东栎—虎榛子混交林外,乔木林地土壤石砾含量、土壤容重较灌木林地小,土壤总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和最大持水量较灌木林地大。土壤饱和导水率平均值排序为:虎榛子灌丛林>山杨天然林>白桦天然林>油松人工林>辽东栎—虎榛子混交林。0—60cm土层饱和蓄水量山杨天然林最大达3550.36t/hm2,辽东栎—虎榛子混交林和虎榛子灌丛林较小,分别为2319.85t/hm2和2271.87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青山 植被类型 土壤物理特性
下载PDF
不同厚度地膜多年覆盖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唐文雪 马忠明 魏焘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6-41,共6页
为了明确覆盖不同厚度地膜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大田定位试验的方法,在甘肃省河西绿洲灌区进行了连续3 a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0~40 cm土层,随着地膜厚度增大,土壤紧实度和土壤体积质量呈降低趋势。0.006、0.010、0.... 为了明确覆盖不同厚度地膜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大田定位试验的方法,在甘肃省河西绿洲灌区进行了连续3 a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0~40 cm土层,随着地膜厚度增大,土壤紧实度和土壤体积质量呈降低趋势。0.006、0.010、0.012 mm厚度地膜覆盖条件下土壤体积质量比CK(0.008 mm厚)降低-0.76%、1.25%、2.43%。在苗期和拔节期,地膜厚度为0.006 mm时,玉米节根数、根干质量、地上部干质量、株高及叶面积显著小于CK。地膜厚度为0.010和0.012 mm时,随地膜厚度增加,玉米节根数、根干质量、地上部干质量、株高及叶面积均呈增大趋势,但与CK差异不显著。随玉米生育进程的推进,地膜厚度对玉米株高及叶面积影响减小,但对地上部干质量的影响仍显著。地膜厚度在0.006~0.012 mm范围内,随地膜厚度增加,3 a平均产量呈增加趋势。0.006 mm厚度覆膜条件下平均产量比CK显著降低,降低幅度为7.48%,0.010、0.012 mm厚度覆膜条件下产量比CK增产,增产幅度仅为1.18%、3.26%,产量差异不明显。综合考虑土壤物理性状、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等因素,建议在农业生产中推广使用厚度0.008 mm以上的地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 多年覆盖 土壤 产量 玉米
下载PDF
鼠类活动对高寒草甸初级生产力和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孙飞达 龙瑞军 路承香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5-229,共5页
以高原鼠兔有效洞口作为调查对象,研究了高原鼠兔洞穴密度对三江源区高寒草甸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以及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草地鼠洞密度的增大,地上、地下生物量呈"V"字型变化趋势,先剧烈下降后缓慢上升,满足... 以高原鼠兔有效洞口作为调查对象,研究了高原鼠兔洞穴密度对三江源区高寒草甸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以及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草地鼠洞密度的增大,地上、地下生物量呈"V"字型变化趋势,先剧烈下降后缓慢上升,满足二次函数关系,样地Ⅰ(近似零密度)生物量最大;地下生物量主要分布在0-10 cm土层,随着鼠洞密度的增大有向表层聚集的趋势,生长旺盛期更为明显;8月地上、地下及其总生物量显著高于6月(P<0.05),各月地下生物量远远大于地上生物量(P<0.01),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满足二次函数关系。土壤含水量、容重和pH值与鼠洞密度没有直接的线性关系,但含水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容重和pH值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土壤各因子与不同土层满足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鼠兔 鼠洞密度 高寒草甸 初级生产力 土壤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