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丝绸之路土遗址的病害及PS加固 被引量:78
1
作者 李最雄 赵林毅 孙满利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47-1054,共8页
中国丝绸之路土遗址遗存种类多、类型全、赋存环境复杂,其主要病害按保存环境分为两类:露天土遗址,主要有风蚀、雨蚀和裂隙;室内土遗址,主要有污染、风化和裂隙。以吐鲁番交河故城为例,研究保护加固技术,通过对PS处理前后遗址土样的X-... 中国丝绸之路土遗址遗存种类多、类型全、赋存环境复杂,其主要病害按保存环境分为两类:露天土遗址,主要有风蚀、雨蚀和裂隙;室内土遗址,主要有污染、风化和裂隙。以吐鲁番交河故城为例,研究保护加固技术,通过对PS处理前后遗址土样的X-衍射分析、结晶度测定、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方法的分析测试,探讨PS加固土遗址的机制,提出以PS为加固材料,对土遗址防风蚀、雨蚀的化学加固方法;对裂隙和危土体提出锚固和裂隙灌浆联合使用的加固技术,尤其是楠竹加筋复合锚杆解决了大体量松软危土体的锚固问题;对掏蚀缺损部分提出夯补及土坯砌补等加固工艺和方法。这些加固措施,基本解决了干旱土遗址的主要问题,提出的加固措施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土遗址 病害 保护 加固
下载PDF
两种土壤质量变化的定量评价方法比较 被引量:43
2
作者 刘世梁 傅伯杰 +2 位作者 陈利顶 丘君 吕一河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2-426,共5页
土地利用和管理在时空尺度上影响着土壤质量变化的方向和幅度,土壤质量评价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对了解土壤的变化非常重要,不同方法的比较分析可以了解方法本身的差异和优缺点。选取卧龙自然保护区6种典型的土地利用类型,以空间代替时间序... 土地利用和管理在时空尺度上影响着土壤质量变化的方向和幅度,土壤质量评价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对了解土壤的变化非常重要,不同方法的比较分析可以了解方法本身的差异和优缺点。选取卧龙自然保护区6种典型的土地利用类型,以空间代替时间序列的方式,研究森林次生演替,人工林种植及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采用了综合土壤质量指数法(QI)与土壤退化指数法(DI)两种定量研究方法。结果皆揭示灌丛有着较高的土壤质量值,依次为灌丛→自然林,次生林→撂荒地→人工林→坡耕地,坡耕地土壤质量值较低。为更好的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提出了QI的相对指数值(QI’),结果显示QI’和DI有着非常好的线性相关,退化指数法的方法简单,比较易用,而综合质量指数法有着较好的生态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质量 定量评价 管理 土地 开发利用 中国 生态学 退化
下载PDF
土壤退化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杨艳生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4-46,71,共4页
对土壤退化的基本概念,评价土壤退化的因子,以及它的组成系统和土壤退化图的图斑表示方法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土壤退化 退化评价 指标体系 图斑 土壤肥力
下载PDF
干湿循环作用下压实黄土强度劣化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2
4
作者 胡长明 袁一力 +2 位作者 王雪艳 梅源 刘政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804-2818,共15页
为了解干湿循环引起的压实黄土强度劣化规律,开展考虑干密度、干湿循环幅度、干湿循环下限含水量三种影响因素的干湿循环三轴试验,得到不同因素影响下的压实黄土强度劣化曲线。采用双曲线函数对劣化度进行拟合,定量分析干密度、干湿循... 为了解干湿循环引起的压实黄土强度劣化规律,开展考虑干密度、干湿循环幅度、干湿循环下限含水量三种影响因素的干湿循环三轴试验,得到不同因素影响下的压实黄土强度劣化曲线。采用双曲线函数对劣化度进行拟合,定量分析干密度、干湿循环幅度、干湿循环下限含水量对压实黄土强度劣化规律的影响,建立综合考虑三种影响因素的“压实黄土干湿循环强度劣化模型(CLDM)”,并通过SEM图像分析从微观结构角度对强度劣化进行解释。最终通过基于Python语言的二次开发将CLDM模型应用至有限元软件ABAQUS,实现了干湿循环作用下压实黄土填方边坡稳定分析,验证了CLDM模型在数值模拟中的适用性。研究结论可为压实黄土干湿循环强度劣化的分析以及填方边坡灾害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干湿循环 压实黄土 强度劣化 拟合分析 二次开发
原文传递
海水环境下水泥土强度衰减过程室内试验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闫楠 杨俊杰 +1 位作者 刘强 董猛荣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5-124,共10页
针对滨海相软土场地形成的水泥土的强度衰减问题,采用天然海水作为腐蚀介质对水泥土进行一维浸泡试验,通过微型贯入试验、扫描电镜(SEM)试验、能谱(EDS)分析、X射线衍射(XRD)试验、离子含量及p H值测试等多种试验手段研究水泥土强度的... 针对滨海相软土场地形成的水泥土的强度衰减问题,采用天然海水作为腐蚀介质对水泥土进行一维浸泡试验,通过微型贯入试验、扫描电镜(SEM)试验、能谱(EDS)分析、X射线衍射(XRD)试验、离子含量及p H值测试等多种试验手段研究水泥土强度的分布规律和衰减过程。根据贯入阻力随贯入深度的变化规律将水泥土分为劣化层和未劣化层。结果表明:随着养护时间的增长和水泥掺入比的减小,水泥土的劣化深度不断增大,至360 d时最大劣化深度达到8.7mm;与未劣化层相比,劣化层的孔径增大,孔隙增多,水泥水化产物减少;水泥土的p H值和Ca^(2+)含量随着试样深度的增大而增大,Mg^(2+)、SO_4^(2-)、Cl^-含量随试样深度的增大而减小。经海水养护后,水泥土中Ca^(2+)含量沿试样深度方向的分布规律与强度变化规律相似。在本试验条件下,水泥土的强度衰减是海水中侵蚀性离子抑制水泥土强度增长过程和促使水泥土强度降低过程的共同结果,在此过程中Ca以离子形式溶出,最终导致水泥土的劣化深度不断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相软土 水泥土 劣化过程 微型贯入试验 海水环境
下载PDF
高寒植被生态系统变化对土壤物理化学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9
6
作者 王一博 王根绪 +1 位作者 张春敏 龙训建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21-927,共7页
在黄河源区选择典型样地,对土壤有机质(SOM)、全氮(N)等化学性状及土壤机械组成、容重和土壤导水率等物理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植被退化导致土壤物理化学性状显著退化.灌丛草甸草地土壤表层有机质(SOM)从179.58 g.kg-1降到49.48 g.kg... 在黄河源区选择典型样地,对土壤有机质(SOM)、全氮(N)等化学性状及土壤机械组成、容重和土壤导水率等物理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植被退化导致土壤物理化学性状显著退化.灌丛草甸草地土壤表层有机质(SOM)从179.58 g.kg-1降到49.48 g.kg-1,表层碱解N流失率为30%,退化嵩草草甸表层有机质SOM减少53%,碱解N损失率为28.4%.沼泽地有机质SOM减少了15.11 g.kg-1.退化后的土壤土层厚度变薄,土壤颗粒变粗,土壤水分分布和含量出现变化,土壤出现沙化,土壤容重增大,土壤导水率与植被盖度有很好的相关性.研究表明,高寒植被生态系统的变化引起了土壤理化特性的强烈变化,高寒土壤环境出现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植被 土壤环境 土地退化 土壤理化属性
下载PDF
西宁盐渍土地区混凝土劣化机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乔宏霞 朱彬荣 陈丁山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05-815,共11页
对不同组混凝土试件在多种情况下进行了耐久性试验,结合试验数据选取试件的相对质量评价参数和相对动弹性模量评价参数作为评价指标,探究了混凝土的表观损伤特征、相对质量及相对动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同时对不同组混凝土试件取样进行... 对不同组混凝土试件在多种情况下进行了耐久性试验,结合试验数据选取试件的相对质量评价参数和相对动弹性模量评价参数作为评价指标,探究了混凝土的表观损伤特征、相对质量及相对动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同时对不同组混凝土试件取样进行电镜扫描、EDS能谱分析及化学成分测定,以揭示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及损伤劣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相对质量评价参数和相对动弹性模量评价参数能直观地表征混凝土的劣化过程;西宁盐渍土地区混凝土的破坏形式为盐分的化学腐蚀和物理结晶,化学腐蚀对混凝土劣化具有加速效应,二者相互作用使混凝土发生了严重的破坏,主要的腐蚀产物有石膏、碳酸钙及硅灰石膏,特别地在西宁盐渍土地区混凝土发现了更为危害的硅灰石膏型硫酸盐侵蚀;西宁地区现场暴露混凝土已经受到盐渍土的侵蚀,其评价参数波动性变化,经过1 230d的试验还处于劣化初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盐渍土 硅灰石膏 硫酸盐侵蚀 现场暴露 劣化机理 耐久性
原文传递
冻融循环条件下水泥土损伤劣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侯淑鹏 陈礼仪 +2 位作者 王胜 万宇豪 丁修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4-127,132,共5页
水泥土材料目前在寒区工程建设中被广泛应用,寒区气候温度交替变化,对水泥土各方面性能影响较大,因此,研究冻融循环条件下水泥土的损伤劣化特征对于寒区工程建设和工程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将取自新疆某边坡的原状土与普通水泥配制... 水泥土材料目前在寒区工程建设中被广泛应用,寒区气候温度交替变化,对水泥土各方面性能影响较大,因此,研究冻融循环条件下水泥土的损伤劣化特征对于寒区工程建设和工程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将取自新疆某边坡的原状土与普通水泥配制成水泥土,在冻结温度为-20℃、融解温度为20℃条件下分别进行0,3,9,15次冻融循环试验,不同循环次数后对水泥土试样进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和质量变化测定。在此基础上,采用扫描电镜分析水泥土的微观结构变化,探讨冻融循环条件下水泥土的损伤劣化机制。结果表明,水泥土的抗压强度和剩余质量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降低,水泥土抗压强度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可用关系式Rc=-0.11n+3.29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土 冻融循环 损伤劣化 力学特性 微观特征
下载PDF
石灰改良膨胀土重塑后抗剪强度特性及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边加敏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3-109,共7页
为研究石灰改良膨胀土重塑后的抗剪强度性能,进行了素土、石灰改良膨胀土及重塑石灰改良膨胀土3种土体在0,12.5,25,50,75,100,150 kPa下的直剪(快剪)试验。试验结果显示,重塑石灰改良膨胀土各上覆压力下的抗剪强度均低于石灰改良膨胀土... 为研究石灰改良膨胀土重塑后的抗剪强度性能,进行了素土、石灰改良膨胀土及重塑石灰改良膨胀土3种土体在0,12.5,25,50,75,100,150 kPa下的直剪(快剪)试验。试验结果显示,重塑石灰改良膨胀土各上覆压力下的抗剪强度均低于石灰改良膨胀土而大于素土。采用《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拟合土体的抗剪强度时,素土在低应力下的偏差最大,而石灰改良膨胀土最小,采用双直线法拟合时各应力段的抗剪强度值偏差最小。重塑石灰改良膨胀土的抗剪强度劣化系数随着上覆压力的增大而减小,且呈明显的2段。当上覆压力<25 kPa时,上覆压力对于土体性能劣化系数影响较大;当上覆压力>25 kPa时,抗剪强度性能劣化系数随着上覆荷载的增大而减小的幅度逐渐减小。重塑后石灰改良膨胀土土体的黏聚力大于素土而小于石灰改良膨胀土,内摩擦角大于素土及石灰改良膨胀土。从试验结论来看,在素土强度满足路堤填芯的情况下,重塑后的石灰改良弱膨胀土可以直接用于路堤填芯;但用于路堤表面填筑时,需要再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改良膨胀土 素土 重塑土 抗剪强度 劣化系数
下载PDF
水土流失是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 被引量:7
10
作者 彭珂珊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1年第2期25-31,共7页
阐述水土流失的基本概况、主要原因及其严重危害 ,提出应采取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水土流失 环境恶化 水土资源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土质 植被 地貌
下载PDF
江西省丘陵山区红壤非耕地土壤退化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蔚东 郑诗樟 +2 位作者 卢志红 王景明 陈淑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27-31,共5页
江西省内丘陵山地红壤非耕地主要有天然阔叶林、人工杉木林、人工马尾松林、人工油茶林和荒地。经过对这些非耕地土壤进行大量面上调查和定位研究后发现,除天然阔叶林外,这些非耕地土壤的退化现象极为普遍,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土壤剖... 江西省内丘陵山地红壤非耕地主要有天然阔叶林、人工杉木林、人工马尾松林、人工油茶林和荒地。经过对这些非耕地土壤进行大量面上调查和定位研究后发现,除天然阔叶林外,这些非耕地土壤的退化现象极为普遍,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土壤剖面的逆向发育、土壤质地突变、土壤养分状况和土壤物理性状的恶化。研究同时表明,导致土壤产生退化的主要原因为:1)林业生产过程中林木更新和营林技术粗放,2)林地投入少,3)陡坡开垦,4)人为采薪对地表有机物层的破坏。最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地 红壤非耕地 土壤退化
下载PDF
海相软土场地水泥土劣化机理室内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董猛荣 杨俊杰 +1 位作者 王曼 刘强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3-103,共11页
将水泥土和周围土体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室内化学分析试验得到了离子浓度的时空分布规律,并从腐蚀离子干预水化反应进程和分解水化产物两个过程揭示了海相软土场地水泥土劣化机理。Ca^2+由水泥土向土体中扩散,Mg^2+、SO42^-及Cl^-从土体... 将水泥土和周围土体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室内化学分析试验得到了离子浓度的时空分布规律,并从腐蚀离子干预水化反应进程和分解水化产物两个过程揭示了海相软土场地水泥土劣化机理。Ca^2+由水泥土向土体中扩散,Mg^2+、SO42^-及Cl^-从土体向水泥土扩散;随着水化反应的进行,Ca^2+不断生成,水泥土中足够多的Ca^2+是保证水化反应进行并维持水化产物稳定的必要条件,Ca^2+不断向土体扩散是水泥土劣化的原因之一;水泥土内部的SO42^-及Cl^-在浓度较低(分别低于9和15 g/L)时有利于水泥土强度的提高,浓度较高时则导致水泥土发生胀裂;水泥土中Mg^2+的存在会阻碍水化产物的生成并分解水化产物,但浓度较低(低于3 g/L)时,影响不明显;土体中Mg^2+、SO42^-及Cl^-浓度高于水泥土中的浓度,在水泥土表层与水化产物反应生成胶结性差及膨胀性高的物质,促使水泥土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软土 水泥土 劣化机理 离子浓度 时空分布规律
下载PDF
Sources and Ecological Risks of Heavy Metals in Soils Under Different Land Uses in Bangladesh 被引量:6
13
作者 Mohammad Saiful ISLAM Mohammad Kawser AHMED +1 位作者 Mohammad Habibullah AL-MAMUN Shah Mohammad Asraful ISLAM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5期665-675,共11页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fluenced by both natural and anthropogenic factors, significantly reduces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this study, Cr, Ni, Cu, As, Cd, and Pb in eight different land-use soils from Patuakhal...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fluenced by both natural and anthropogenic factors, significantly reduces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this study, Cr, Ni, Cu, As, Cd, and Pb in eight different land-use soils from Patuakhali District in Bangladesh were assessed. Concentrations of Cr, Ni, Cu, As, Cd, and Pb in soils were 1-87, 5-271, 4-181, 0-80, 0.2-24.0, and 5-276 mg kg-1, respectively, measured using a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er. The enrichment factor, pollution load index (PLI), and contamination factor (CJ) of metal i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ecological risk posed by metals in soils. The PLI ranged from 0.78 to 2.66, indicating baseline levels to progressive deterioration of soil due to metal contamination. However, C;of Cd ranged from 1.8 to 12.0, which showed that the studied soils were strongly impacted by Cd. Considering the severity of the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of a single metal, the descending order was Cd > As > Pb > Cu > Ni > Cr. Soils under all land uses showed moderate to very high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 CONTAMINATION FACTOR degree of CONTAMINATION enrichment FACT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POLLUTION load index soil deterioration soil POLLUTION
原文传递
川中丘陵区土壤养分时间变异特征研究——以中江县玉兴镇为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柳 胡玉福 +2 位作者 许宗林 夏建国 邓良基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57-1062,共6页
结合地形监测了四川盆中丘陵区的典型浅丘1985~2005年间土壤养分变异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存在一定的水土流失;2005年相比1985年,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磷的含量都明显增加,其中速效磷的涨幅最突出,增幅为665.18%,碱解氮和速效钾的变... 结合地形监测了四川盆中丘陵区的典型浅丘1985~2005年间土壤养分变异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存在一定的水土流失;2005年相比1985年,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磷的含量都明显增加,其中速效磷的涨幅最突出,增幅为665.18%,碱解氮和速效钾的变化特征基本一致,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总体分别下降了0.99%和5.23%;从浅丘不同地形部位之间差异上看,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磷含量都呈现冲沟>丘顶>丘坡的特征,丘坡的碱解氮、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变化幅度均较大,其中碱解氮下降28.09%、速效钾下降14.29%,速效磷则增加2568.18%;丘坡和冲沟的土壤退化指数介于0.2%~5%,土壤未见退化,而丘顶的土壤退化指数则在-0.14%~0.45%之间,前期有退化趋势,至1995年,由于植树造林和水土保持等工作的加强其退化趋势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丘陵区 土壤养分 时间变异 土壤质量 土壤退化指数
原文传递
海洋环境下复合镍铁渣粉水泥土的强度劣化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峰 童生豪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2-109,共8页
采用实验室模拟的方法,研究海洋环境对掺复合镍铁渣粉水泥土强度的影响。本文将镍铁渣粉和矿粉混合后,作为掺和料掺入到水泥土中。通过海洋环境侵蚀分析、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SEM和EDS试验分析,研究了海洋环境对复合镍铁渣粉水泥土的... 采用实验室模拟的方法,研究海洋环境对掺复合镍铁渣粉水泥土强度的影响。本文将镍铁渣粉和矿粉混合后,作为掺和料掺入到水泥土中。通过海洋环境侵蚀分析、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SEM和EDS试验分析,研究了海洋环境对复合镍铁渣粉水泥土的表观特征、强度性能及微观形貌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海洋环境对水泥土的表观结构具有侵蚀作用,同时对其强度也具有劣化作用,而且随着侵蚀时间的增加海洋环境对其侵蚀劣化作用越来越强;水泥土中掺入的复合镍铁渣粉能发挥出微集料效应和活性效应,因而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复合镍铁渣粉不仅能提升水泥土的强度,同时能降低海洋环境对其表观结构的侵蚀,缓解海洋环境对其强度的劣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土 复合镍铁渣粉 强度劣化 微观结构 侵蚀
原文传递
冻融循环条件下棉花秸秆纤维水泥土抗压强度劣化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吴发红 孙浩 +1 位作者 刘超 嵇蔚冰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0-43,共4页
农作物秸秆纤维作为优良的加筋材料,具有生态环保,价格低廉等优势,在岩土工程中已有一定的应用。研究了冻融循环条件下棉花秸秆纤维水泥土的抗压强度劣化性能,并对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养护7 d棉花秸秆纤维水泥土经过15次冻融循环,... 农作物秸秆纤维作为优良的加筋材料,具有生态环保,价格低廉等优势,在岩土工程中已有一定的应用。研究了冻融循环条件下棉花秸秆纤维水泥土的抗压强度劣化性能,并对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养护7 d棉花秸秆纤维水泥土经过15次冻融循环,抗压强度降低了50.03%;养护28 d进行20次冻融循环,抗压强度降低了48.82%;棉花秸秆纤维水泥土强碱环境是造成秸秆纤维降解的原因之一;棉花秸秆纤维降解,导致纤维表面和水泥晶体作用力不断衰减,与土体内部水泥晶体的连接也随之衰减,从而锚固作用下降,造成纤维水泥土强度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秸秆纤维 水泥土 劣化 冻融
下载PDF
南、北盘江流域(贵州部分)土地退化类型及机理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家维 《贵州林业科技》 2005年第4期6-10,共5页
在对珠江上游南、北盘江流域(贵州部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流域土地退化成因,原生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只是导致土地退化的一个方面,而人为活动才是土地退化的主要因素。根据土地退化的成因、结果,将珠江上游南、北盘江流域(贵州部分)土... 在对珠江上游南、北盘江流域(贵州部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流域土地退化成因,原生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只是导致土地退化的一个方面,而人为活动才是土地退化的主要因素。根据土地退化的成因、结果,将珠江上游南、北盘江流域(贵州部分)土地退化划分为:土壤侵蚀、石漠化、土地贫瘠、土壤污染、土壤破坏五种类型,并提出了退化土地的管理及恢复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盘江 土地退化 类型 机理
下载PDF
复合盐溶液浸泡下玄武岩纤维混凝土耐腐蚀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操镜 王成 +3 位作者 葛广华 董茹艳 王洪宇 亓泽霖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31,共8页
为探究南疆地区不同掺量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耐腐蚀性能,结合该地区的盐渍土壤环境,采用该地区既有结构所常用的强度等级C35混凝土,在混凝土中分别掺入体积掺量为0%、0.1%、0.2%、0.3%的玄武岩纤维,开展MgSO_(4)+Na_(2)SO_(4)+NaCl复合... 为探究南疆地区不同掺量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耐腐蚀性能,结合该地区的盐渍土壤环境,采用该地区既有结构所常用的强度等级C35混凝土,在混凝土中分别掺入体积掺量为0%、0.1%、0.2%、0.3%的玄武岩纤维,开展MgSO_(4)+Na_(2)SO_(4)+NaCl复合盐溶液浸泡下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耐腐蚀性能试验研究,选取试件的相对质量和相对弹性模量为主要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当玄武岩纤维掺量为0.3%时,试件的相对质量、相对弹性模量的波动幅度较其他掺量试件的波动幅度小,说明此时混凝土抗复合盐溶液侵蚀的性能得到增强;由试件的微观结构分析可知,混凝土在MgSO_(4)+Na_(2)SO_(4)+NaCl复合盐溶液侵蚀下,其主要生成的产物为钙矾石和石膏,玄武岩纤维的掺入减少了腐蚀产物的生成,与其宏观指标变化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土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 复合盐溶液侵蚀 长期浸泡 腐蚀劣化
原文传递
水泥加固腐蚀性土强度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闫楠 郑晨 +1 位作者 白晓宇 张明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1期23-33,共11页
中国幅员辽阔,具有大面积的盐碱地、有机质土,地下咸水区也分布较广。且随环境的恶化及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推进,除去天然腐蚀性土外越来越多的土地受到污染变为腐蚀性土。对腐蚀性土进行改性处理及达到二次利用的目的,多采用硅酸盐水泥对... 中国幅员辽阔,具有大面积的盐碱地、有机质土,地下咸水区也分布较广。且随环境的恶化及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推进,除去天然腐蚀性土外越来越多的土地受到污染变为腐蚀性土。对腐蚀性土进行改性处理及达到二次利用的目的,多采用硅酸盐水泥对其进行固化。水泥加固腐蚀性土多用于其原腐蚀环境中,易使加固体发生劣化,强度衰减情况较为显著。对不同性质的腐蚀性土进行分类并对其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对水泥加固腐蚀性土强度变化机理进行论述,总结影响水泥加固腐蚀性土强度变化的因素。对有关水泥加固腐蚀性土强度特征问题研究不足之处进行讨论,为水泥土加固腐蚀性土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土加固体 腐蚀性土 有机质 劣化 强度衰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中国水土流失危机对策初探 被引量:3
20
作者 熊星灿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88-91,共4页
针对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现实 ,分析了其产生的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 ,论述了水土流失所造成的种种危害 ;同时简明扼要地提出了整治方法。
关键词 水土流失 环境恶化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中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