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6年长期施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土壤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182
1
作者 臧逸飞 郝明德 +1 位作者 张丽琼 张昊青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45-1451,共7页
研究长期小麦连作施肥条件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土壤呼吸的变化及其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以陕西长武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应用氯仿熏蒸-K2SO4提取法、碱液吸收法和化学分析法分析了长达26a不同施肥处理农田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 研究长期小麦连作施肥条件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土壤呼吸的变化及其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以陕西长武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应用氯仿熏蒸-K2SO4提取法、碱液吸收法和化学分析法分析了长达26a不同施肥处理农田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和土壤呼吸之间的差异及其调控土壤肥力的作用。长期施肥及种植作物,均能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尤其是施用有机肥,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高于单施无机肥的处理,土壤呼吸量也提高15.91%—75.73%,而施用无机肥对于土壤呼吸无促进作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土壤呼吸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呈极显著相关。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土壤呼吸,氮磷肥与厩肥配施对提高土壤肥力效果最好。微生物量碳氮及土壤呼吸可以反映土壤质量的变化,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连作施肥 土壤微生物量碳 土壤微生物量氮 土壤呼吸
下载PDF
水稻土基底呼吸与CO_2排放强度的日动态及长期不同施肥下的变化 被引量:46
2
作者 郑聚锋 张旭辉 +1 位作者 潘根兴 李恋卿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5-494,共10页
土壤呼吸排放是陆地生态系统土气交换快速而活跃的途径之一,对大气CO2浓度的变化有显著的影响。本文对太湖地区一个代表性水稻土水稻收割后土壤基底呼吸CO2排放进行了昼夜观测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小区平均土壤呼吸与CO2排放速率... 土壤呼吸排放是陆地生态系统土气交换快速而活跃的途径之一,对大气CO2浓度的变化有显著的影响。本文对太湖地区一个代表性水稻土水稻收割后土壤基底呼吸CO2排放进行了昼夜观测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小区平均土壤呼吸与CO2排放速率在CO2-C12.2~25.2mg/(m^2·h)之间,日排放量在CO2-C327.2~604.1mg/(m^2·d)之间,低于文献报道的森林和草地及旱作农田的土壤呼吸;与长期有机,无机配施处理相比,长期单施化肥CO2日排放量提高了55%~85%,并且显著提高了土壤呼吸对土壤(5cm)温度的响应敏感性。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呼吸CO2排放强度与土壤微生物N(Nmic)、微生物C:N(Cmic/Nmic)和P的有效性有密切的关系;生物有效N和P的有效性显著地影响着土壤呼吸与CO2的生成和排放。本试验结果进一步支持了水稻土的固碳效应。但是:供试不同小区土壤呼吸排放强度的变异隐含着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可能使与高呼吸活性有关的微生物群落发生改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长期施肥 土壤基底呼吸 CO2排放 温度敏感性 养分有效性
下载PDF
氮肥对玉米生长季土壤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建敏 丁维新 蔡祖聪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025-2030,共6页
在玉米生长季,采用温室盆栽试验,利用分根箱法和根去除法,研究了氮肥对土壤呼吸、土壤基础呼吸、根系呼吸和根际微生物呼吸的影响.试验设4个处理:不种植玉米不施氮肥(CKO)、不种植玉米施氮肥(CKN)、种植玉米不施氮肥(MO)和种植玉米施氮... 在玉米生长季,采用温室盆栽试验,利用分根箱法和根去除法,研究了氮肥对土壤呼吸、土壤基础呼吸、根系呼吸和根际微生物呼吸的影响.试验设4个处理:不种植玉米不施氮肥(CKO)、不种植玉米施氮肥(CKN)、种植玉米不施氮肥(MO)和种植玉米施氮肥(MN).结果表明:不种植玉米处理(CKN和CKO)土壤呼吸速率(土壤基础呼吸)为13.41~77.27 mg C.m-2.h-1,施用氮肥对土壤基础呼吸没有显著影响;种植玉米条件下,施氮处理(MN)的平均土壤呼吸速率为138.54 mg C.m-2.h-1,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MO),增幅达17.7%,尤其在玉米的抽穗期和开花期增幅明显.施氮肥处理土壤基础呼吸、根系呼吸和根际微生物呼吸对土壤呼吸的贡献率分别为36.2%、45.9%和17.9%,而不施氮肥处理分别为35.5%、36.9%和3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根系呼吸 根际微生物呼吸 土壤基础呼吸
原文传递
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姚斌 张超兰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80-583,共4页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分别在不同时间取样分析,采用熏蒸-提取法测定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提取液中的有机碳采用总有机碳分析仪测定,提取液中的氮采用凯氏消煮法测定;采用直接吸收法滴定测定土壤呼吸作用。研究了阿特拉津、甲磺隆、丁草胺3...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分别在不同时间取样分析,采用熏蒸-提取法测定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提取液中的有机碳采用总有机碳分析仪测定,提取液中的氮采用凯氏消煮法测定;采用直接吸收法滴定测定土壤呼吸作用。研究了阿特拉津、甲磺隆、丁草胺3种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呼吸强度的影响,揭示了3种除草剂污染的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消长过程及土壤呼吸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在较高使用浓度胁迫条件下,培养前20d3种除草剂都明显减少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抑制土壤呼吸。但这种抑制效应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20d以后,它们对这些能表征土壤环境生态效应的生物学指标的影响随之降低。甲磺隆对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呼吸作用等生物学指标的影响大于阿特拉津和丁草胺也可能与它们在土壤中的降解速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微生物生物量碳 微生物生物量氮 土壤呼吸
下载PDF
免耕冬小麦田土壤微生物特征和土壤酶活性对水分调控的响应 被引量:19
5
作者 叶德练 齐瑞娟 +3 位作者 管大海 李建民 张明才 李召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12-1219,共8页
针对华北地区冬小麦的免耕农业管理方式,研究了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对小麦产量及产量因子、土壤基础呼吸、土壤微生物量氮(SMBN)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设常规灌溉(W1)、节水灌溉(W2)和无灌溉(W3)3个处理,小麦全生育期总灌水量... 针对华北地区冬小麦的免耕农业管理方式,研究了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对小麦产量及产量因子、土壤基础呼吸、土壤微生物量氮(SMBN)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设常规灌溉(W1)、节水灌溉(W2)和无灌溉(W3)3个处理,小麦全生育期总灌水量分别为150、75和0 mm。W1与W2处理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小,但W3显著降低小麦产量。水分胁迫对冬小麦拔节期和灌浆期的土壤基础呼吸和土壤微生物量氮影响较大,土壤基础呼吸表现为 W2和 W3低于W1,而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影响则表现为W1〉 W2〉 W3。随灌溉量的减少,土壤β-葡萄糖苷酶、多酚氧化酶和脲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冬小麦生长后期相比,土壤酶活性对水分的胁迫响应在生长前期更为敏感,其中0~10 cm土层的土壤酶活性受水分胁迫影响大于10~20 cm土层。研究结果表明,免耕条件下灌溉方式与灌溉量显著影响了土壤微生物活性,从而调节了冬小麦产量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水分胁迫 土壤酶活性 土壤基础呼吸 微生物量氮
下载PDF
土地耕作后微生物量碳和水溶性有机碳的动态特征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磊 张磊1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6-150,共5页
采用野外观测与室内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湿地土壤和垦殖10年的农田耕作后土壤呼吸通量、微生物量碳、土壤基础呼吸、土壤qCO2值、水溶性有机碳的动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小叶章湿地耕作后,土壤含水量明显下降(P〈0.05);... 采用野外观测与室内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湿地土壤和垦殖10年的农田耕作后土壤呼吸通量、微生物量碳、土壤基础呼吸、土壤qCO2值、水溶性有机碳的动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小叶章湿地耕作后,土壤含水量明显下降(P〈0.05);土壤CO2通量在最初的1-2d形成一个排放高峰,农田耕作土壤CO2通量一直显著高于未耕作土壤(P〈0.01)。农田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显著低于小叶章湿地(P〈0.001)。在耕作后最初的1~3d,湿地和农田土壤微生物量碳均没有显著的变化;之后,土壤微生物量碳迅速增加,显著高于未耕作土壤。观测时间内,耕作农田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始终显著高于未耕作土壤(P〈0.01)。垦殖10年农田土壤耕作后,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无显著影响。湿地耕作后。土壤水溶性有机碳迅速增加。在耕作后80d内,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未耕作土壤(P〈0.01)。之后,则低于未耕作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有机碳 微生物量碳 土壤基础呼吸 CO2通量
下载PDF
三峡水库泄水期消落带土壤微生物活性 被引量:18
7
作者 李飞 张文丽 +2 位作者 刘菊 夏会娟 王建柱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68-974,共7页
以三峡库区香溪河消落带土壤为对象,研究泄水期(5—8月)消落带不同海拔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活性,旨在揭示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质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降低、淹水强度增强,消落带土壤含水量增加,pH值上升,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微... 以三峡库区香溪河消落带土壤为对象,研究泄水期(5—8月)消落带不同海拔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活性,旨在揭示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质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降低、淹水强度增强,消落带土壤含水量增加,pH值上升,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微生物熵逐渐降低,土壤代谢熵显著增加,干湿交替区165m以下土壤代谢熵显著高于未淹没区175~185m。表明香溪河消落带低海拔土壤受江水淹没胁迫,pH值趋于碱性,土壤环境质量降低,不适宜微生物的生长。消落带各海拔土壤SOC、TN和C/N无显著差异;但干湿交替区土壤SOC、TN和C/N的变异系数降低,表明干湿交替是影响库区消落带土壤碳、氮分布的重要因子。相关分析显示,土壤C/N与SOC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香溪河消落带C/N的变化主要由SOC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水位消涨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代谢熵 土壤基础呼吸
原文传递
石灰组配有机改良剂对农田铅镉污染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曾秀君 黄学平 +3 位作者 程坤 何国庆 傅志强 赵雪莹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361-2369,共9页
农田铅(Pb)、镉(Cd)污染已成为危害全球土壤环境质量的主要问题之一,开展安全有效的Pb、Cd污染土壤修复材料研究对保障农产品安全及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探讨0.2%石灰配施不同剂量(1%、2%和5%)的腐殖酸或生物质炭对Pb... 农田铅(Pb)、镉(Cd)污染已成为危害全球土壤环境质量的主要问题之一,开展安全有效的Pb、Cd污染土壤修复材料研究对保障农产品安全及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探讨0.2%石灰配施不同剂量(1%、2%和5%)的腐殖酸或生物质炭对Pb、Cd污染土壤有效态Pb、Cd含量,以及对基础呼吸强度、微生物量碳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与CK(不施加改良剂,对照组)相比,两种组配改良剂处理均能显著降低污染土壤有效态Pb、Cd含量,以石灰配施5%生物质炭效果最佳,其有效态Pb、Cd含量较CK分别降低了96.30%和98.10%.②石灰配施腐殖酸或生物质炭均能显著提高土壤基础呼吸强度和微生物量碳含量.③两种组配改良剂处理均会促进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其中石灰配施2%生物质炭对土壤脲酶活性的促进作用最显著,较CK最大提高了47.42%;石灰配施5%生物质炭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促进效果最佳,较CK最大提高了113.56%.④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基础呼吸强度、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均与土壤有效态Pb、Cd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土壤蔗糖酶活性与土壤有效态Pb、Cd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研究显示,应用石灰配施腐殖酸或生物质炭对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有显著降低作用,对土壤微生物基础呼吸强度、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及相关土壤酶活性均有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 腐殖酸 生物质炭 土壤基础呼吸 土壤微生物量碳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重金属污染土壤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土壤微生物特征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江 张崇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36-1646,共11页
研究了重金属污染裸地植被恢复4、5、6a和7a后的植物凋落物积累量、土壤化学特征、重金属含量与土壤微生物特征。结果表明:与未恢复裸地相比,植被恢复显著地提高了根际土壤中的有机碳(18.6—31.1g·kg^-1)、总氮(0.88—1.5... 研究了重金属污染裸地植被恢复4、5、6a和7a后的植物凋落物积累量、土壤化学特征、重金属含量与土壤微生物特征。结果表明:与未恢复裸地相比,植被恢复显著地提高了根际土壤中的有机碳(18.6—31.1g·kg^-1)、总氮(0.88—1.56g·kg^-1)和总磷(0.34—0.39g·kg^-1)含量(P〈0.05);上述指标以及植物凋落物积累量没有随植被恢复年龄增加而提高。植被恢复地土壤pH、重金属铅、锌、铜的总量和DTPA(diethylenetriaminepentaacetic acid)可提取量均显著地高于未恢复裸地(P〈0.05),并且随植被恢复年龄增加呈现出一致提高的趋势。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在5个研究样地中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最大值均出现在样地RV(恢复5a)(127.34mg·gdw^-1和2.45mg·gdw^-1),然后在样地RVI(恢复6a)和RVII(恢复7a)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微生物量氮在4个恢复样地中变化显著(P〈0.05)。土壤微生物基础呼吸和功能多样性最大值发生在样地RVI(59.10mg·gdw^-1和3.14),随后在样地RVII中略有下降(P〉0.05)。未恢复裸地的土壤微生物对羧酸和胺类化合物利用率显著大于4个恢复样地(P〈0.05),对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聚合物和杂合物的利用率显著低于4个恢复样地(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未恢复裸地的CLPP(community level physiological profiles)指纹与恢复样地存在显著差异(P〈0.05),4个恢复样的CLPP指纹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裸地 植被恢复 土壤微生物量 土壤基础呼吸 功能多样性
下载PDF
腾格里沙漠植被重建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高艳红 张志山 +1 位作者 刘立超 贾荣亮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26-633,共8页
植被重建是防止和控制沙漠化的有效措施之一。为探讨腾格里沙漠植被重建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利用Li-6400-09土壤呼吸室于2007年观测了1989年建立的植被重建区和流沙区土壤呼吸差异,并采用根系隔离法区分了植被重建区的土壤基础呼吸和根际... 植被重建是防止和控制沙漠化的有效措施之一。为探讨腾格里沙漠植被重建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利用Li-6400-09土壤呼吸室于2007年观测了1989年建立的植被重建区和流沙区土壤呼吸差异,并采用根系隔离法区分了植被重建区的土壤基础呼吸和根际呼吸。结果表明,植被重建18a显著影响了该区土壤CO2的释放过程,总土壤呼吸速率由流沙区的CO20.107±0.008μmolm-2s-1显著增加到植被区CO20.483±0.033μmolm-2s-1,而且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季节波动。植被重建不但导致根际呼吸速率增加,而且影响了土壤基础呼吸速率。此外,植被重建区灌木的缀块状分布格局和养分的空间异质性导致了土壤呼吸的空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格里沙漠 植被重建 土壤呼吸 土壤基础呼吸 根际呼吸
下载PDF
铅污染水稻土的微生物活性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江遐 杨肖娥 +1 位作者 何振立 陈声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98-1201,共4页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受外源铅污染(0 ̄1 200 mg.kg-1)种植水稻后的青紫泥的微生物量碳、基础呼吸作用、代谢商及土壤脲酶、脱氢酶的变化,分析了外源铅污染的水稻土微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随培养时间延长,水稻土生物量碳呈下降趋势...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受外源铅污染(0 ̄1 200 mg.kg-1)种植水稻后的青紫泥的微生物量碳、基础呼吸作用、代谢商及土壤脲酶、脱氢酶的变化,分析了外源铅污染的水稻土微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随培养时间延长,水稻土生物量碳呈下降趋势,基础呼吸作用随铅浓度升高而加强;土壤代谢商随铅浓度升高变化趋势不同;土壤脲酶、脱氢酶活性随铅处理浓度升高明显受抑制;土壤有效铅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及土壤脲酶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污染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土壤基础呼吸作用 脲酶 脱氢酶
下载PDF
氮肥施用对玉米根际呼吸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耀鸿 朱红霞 +4 位作者 李映雪 黄宾宾 彭晓丹 左小瑞 余焰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33-2039,共7页
为研究氮肥施用对玉米根际呼吸和土壤基础呼吸温度敏感性的影响,采用动态密闭气室红外CO2分析法,于2010年进行田间试验,该试验设4个处理:裸地不施氮肥(CK)、裸地施氮肥(CK-N)、种植玉米不施加氮肥(M)、种植玉米施加氮肥(M-N),观测玉米... 为研究氮肥施用对玉米根际呼吸和土壤基础呼吸温度敏感性的影响,采用动态密闭气室红外CO2分析法,于2010年进行田间试验,该试验设4个处理:裸地不施氮肥(CK)、裸地施氮肥(CK-N)、种植玉米不施加氮肥(M)、种植玉米施加氮肥(M-N),观测玉米田土壤呼吸各组分的日变化规律,同时观测土壤温度、气温等环境因子。结果表明,不种植玉米处理(CK和CK-N)土壤呼吸速率(土壤基础呼吸)为0.57~1.23μmol·m-2·s-1,施加氮肥对土壤基础呼吸没有显著影响;种植玉米条件下,施氮处理(M-N)的季节平均土壤呼吸速率为3.14μmol·m-2·s-1,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M),增幅达31.9%。CK和CK-N处理的土壤基础呼吸温度敏感系数Q10分别为1.20、1.25,而不施氮和施氮条件下玉米根际呼吸的Q10值则分别为1.27、1.49。施加氮肥导致玉米根际呼吸温度敏感性明显增强(Q10值增大),而土壤基础呼吸的温度敏感性则无明显变化,两种效应的叠加使得种植玉米土壤的总呼吸速率温度敏感性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根际呼吸 土壤基础呼吸 温度敏感性
下载PDF
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基础呼吸及代谢熵的变化 被引量:13
13
作者 魏媛 张金池 +1 位作者 俞元春 喻理飞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97-801,共5页
以不同植被恢复阶段的土壤样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生物培养法、生化活性试验法及氯仿熏蒸法分析了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不同层次、不同生境、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基础呼吸及代谢熵(qCO2)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 以不同植被恢复阶段的土壤样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生物培养法、生化活性试验法及氯仿熏蒸法分析了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不同层次、不同生境、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基础呼吸及代谢熵(qCO2)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基础呼吸及qCO2存在较大差异。随着退化喀斯特植被的恢复,土壤基础呼吸明显增强,表现为乔木群落阶段>灌木群落阶段>草本群落阶段>裸地阶段,但qCO2明显下降,反映出土壤质量在逐渐恢复;土壤基础呼吸及qCO2在土壤剖面上均表现明显的垂直变化特征,即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具体表现为A层>B层的特点;土壤基础呼吸及qCO2的变化特征在不同生境间表现为:除裸地恢复阶段外,其它三个阶段总体上表现为石沟比石槽和土面两个小生境偏大的特点,这是因为石沟生境的特点有利于微生物类群及土壤动植物群体的繁殖;根际和根外变化明显,表现为根际>非根际。因此,创造了更好的土壤条件更有利于退化喀斯特植被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喀斯特植被 恢复序列 土壤基础呼吸 qCO2
原文传递
长期平衡施肥对潮土微生物活性和玉米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俊华 胡君利 +4 位作者 林先贵 戴珏 王军涛 崔向超 钦绳武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66-772,共7页
利用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平衡长期定位试验地,研究氮磷钾平衡施肥(NPK)与缺素施肥(NK、PK、NP)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呼吸强度以及玉米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发现,与不施肥对照(CK)相比,NPK处理玉米根... 利用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平衡长期定位试验地,研究氮磷钾平衡施肥(NPK)与缺素施肥(NK、PK、NP)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呼吸强度以及玉米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发现,与不施肥对照(CK)相比,NPK处理玉米根系与茎叶生物量、籽粒产量以及植株氮磷钾吸收量均大幅提高,NP处理次之,PK与NK处理则无显著影响;同一处理玉米茎叶与根系养分含量接近,而籽粒的全氮和全磷含量较高、全钾含量偏低;与NPK处理相比,缺施氮、磷或钾肥均直接导致玉米植株相应养分的明显亏缺或其他养分的过量富集,但在根系、茎叶和籽粒部位的累积情况存在一定差异。与CK相比,所有施加磷肥的处理(NPK、NP、PK)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脱氢酶、转化酶、脲酶与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和土壤基础呼吸强度均显著升高(p<0.05),土壤微生物代谢熵则显著下降(p<0.05),而缺施磷肥的NK处理除显著提高脲酶活性外(p<0.05),对其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平衡施肥在促进土壤微生物繁育和保育微生物代谢活性以及促进作物生长和保证养分吸收等方面显得非常重要,而缺素施肥中以缺施磷肥的不利影响最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土壤酶活性 土壤基础呼吸强度 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 土壤微生物代谢熵
下载PDF
生物质炭长期施用对旱地红壤微生物特性及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陶朋闯 陈效民 +4 位作者 靳泽文 张晓玲 韩召强 任晓明 杨罗斌 《土壤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23-1428,共6页
为了解生物质炭施于旱地红壤较长时间后对土壤物理、化学及微生物特性的影响,以江西典型旱地红壤为对象,采用田间长期定位试验的方法观察了不同用量生物质炭(0、2.5、5、10、20、30 t hm^(-2)和40 t hm^(-2))在施用4年后旱地红壤基础理... 为了解生物质炭施于旱地红壤较长时间后对土壤物理、化学及微生物特性的影响,以江西典型旱地红壤为对象,采用田间长期定位试验的方法观察了不同用量生物质炭(0、2.5、5、10、20、30 t hm^(-2)和40 t hm^(-2))在施用4年后旱地红壤基础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土壤基础呼吸强度及微生物商、微生物代谢熵等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质炭4年后,旱地红壤pH、有机碳、全氮、微生物生物量碳和生物量氮均随生物质炭施用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土壤容重、微生物碳氮比呈下降趋势。以生物质炭用量40 t hm^(-2)时的改良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土壤容重显著(P<0.05)降低了0.17 g cm-3,微生物碳氮比显著降低了7.97,土壤pH、有机碳、全氮、微生物生物量碳和生物量氮分别显著提高了6.1%、47%、21.5%、43.3%和162.6%。试验证明施用生物质炭较长时间后对旱地红壤的改良效果依旧良好,并且生物质炭施用量越高,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特性的影响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微生物生物量碳 微生物生物量氮 土壤基础呼吸强度
原文传递
茶园与相邻林地土壤有机碳及基础呼吸的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9
16
作者 范利超 韩文炎 +1 位作者 李鑫 李治鑫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49-1157,共9页
对茶园及相邻林地土壤基础呼吸的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试图寻求其与土壤有机碳(SOC)、水溶性有机碳(WS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的关系。结果表明茶园和林地土壤有机碳、土壤呼吸积累量、水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均随着土壤... 对茶园及相邻林地土壤基础呼吸的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试图寻求其与土壤有机碳(SOC)、水溶性有机碳(WS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的关系。结果表明茶园和林地土壤有机碳、土壤呼吸积累量、水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且茶园均值大于林地。在0~100 cm土壤层次内,茶园土壤质量敏感性指标(WSOC/SOC)平均值、代谢熵(q CO2)平均值均大于林地,微生物熵(q MBC)平均值小于林地。茶园和林地土壤基础呼吸速率与SOC、WSOC及MBC呈显著正相关,向后筛选回归模型表明对茶园土壤基础呼吸的影响作用依次为SOC>MBC>WSOC,对林地土壤基础呼吸的影响作用则为WSOC>SOC>MBC。茶园土壤代谢作用强于林地,但茶园有机碳库的稳定性比林地差,不利于土壤有机碳库的积累,为促进茶叶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茶园土壤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施肥和耕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有机碳 水溶性有机碳 微生物生物量碳 土壤基础呼吸 垂直分布
下载PDF
祁连山地区不同植被生态系统固碳价值量估算及时空演变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曾攀儒 张福平 +3 位作者 冯起 魏永芬 黄良红 李玲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48-1358,共11页
基于改进的CASA模型测算祁连山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物质量,并进一步基于光合作用方程式、碳循环过程模型估算了研究区2005年、2010年、2015年植被、土壤固碳量及价值,旨在定量分析该区域不同植被生态系统植被、土壤固碳价值时空... 基于改进的CASA模型测算祁连山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物质量,并进一步基于光合作用方程式、碳循环过程模型估算了研究区2005年、2010年、2015年植被、土壤固碳量及价值,旨在定量分析该区域不同植被生态系统植被、土壤固碳价值时空演变情况,为制定更科学合理的碳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祁连山地区2005-2015年植被、土壤固碳价值呈递增趋势,2005年、2010年、2015年植被、土壤固碳价值分别为515.95、356.56亿元;491.05、404.36亿元;581.55、465.65亿元,土地类型的改变使得植被、土壤固碳分别增长12.72%、30.39%。从空间分布上看,东部植被、土壤固碳量明显高于西部,林地固碳能力最高,单位面积固碳量为10.19t·hm^-2。草地是研究区分布最广的植被,且其对该地区植被、土壤固碳贡献比为51.13%、49.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P估算 祁连山地区 固碳价值量 光合作用 土壤基础呼吸
下载PDF
铅污染对青紫泥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江遐 杨肖娥 陈声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82-185,189,共5页
土壤微生物量碳、基础呼吸作用、土壤代谢商是表征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并且与土壤本身的理化性质有关.脱氢酶活性是土壤微生物种群及其活性的重要敏感性指标之一.通过室内培养,研究了不同铅添加水平(200~1 200 mg/kg)对青紫泥田微生物... 土壤微生物量碳、基础呼吸作用、土壤代谢商是表征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并且与土壤本身的理化性质有关.脱氢酶活性是土壤微生物种群及其活性的重要敏感性指标之一.通过室内培养,研究了不同铅添加水平(200~1 200 mg/kg)对青紫泥田微生物生物量碳及土壤基础呼吸作用、土壤代谢商、土壤脱氢酶的影响.研究表明:随培养时间延长,青紫泥田生物量碳呈下降趋势,基础呼吸作用随铅浓度升高而加强.土壤代谢商随培养时间延长变化趋势不同.外源铅胁迫下土壤脱氢酶活性随铅处理浓度升高明显受抑制.相关分析表明,土壤铅含量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脱氢酶在不同培养时期相关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污染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土壤基础呼吸作用 代谢商 脱氢酶
下载PDF
喀斯特峡谷区不同恢复阶段土壤微生物量及呼吸商 被引量:8
19
作者 崔晓晓 罗惠宁 +1 位作者 俞元春 舒洪岚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7-120,139,共5页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微生物呼吸及微生物商值(微生物商qMB、微生物呼吸商qCO2)是土壤质量的敏感性指标。对喀斯特峡谷区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微生物呼吸及其qMB、qCO2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微生物呼吸及微生物商值(微生物商qMB、微生物呼吸商qCO2)是土壤质量的敏感性指标。对喀斯特峡谷区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微生物呼吸及其qMB、qCO2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微生物呼吸及qMB均表现为从退耕地到草本群落下降,从草本到灌木群落上升,从灌木到乔木群落略微上升或者趋于稳定;qCO2的变化规律与它们相反。在同一恢复阶段,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微生物呼吸,qMB值均随土层加深而减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微生物呼吸及其qMB、qCO2与土壤总有机碳、全氮、全磷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p<0.05),可用来评价土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峡谷区 不同恢复阶段 土壤微生物量 土壤基础呼吸
下载PDF
富里酸对土壤中DnBP的降解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厶瑶 李玉双 +4 位作者 侯永侠 宋雪英 徐硕 魏建兵 赵晓旭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3-320,共8页
为探究富里酸对有机污染物DnBP的降解和土壤微生物活性的作用,采用土壤培养试验,研究了FA对土壤中DnBP的降解动力学过程及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FA的添加缩短了DnBP的降解半衰期,FA各处理组的半衰期为对照处理的48.1%~67.... 为探究富里酸对有机污染物DnBP的降解和土壤微生物活性的作用,采用土壤培养试验,研究了FA对土壤中DnBP的降解动力学过程及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FA的添加缩短了DnBP的降解半衰期,FA各处理组的半衰期为对照处理的48.1%~67.7%;FA促进了土壤的基础呼吸,40mg g-1处理组促进作用最强,最大CO2释放量为空白对照组的40.87倍;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则表现出了低浓度FA(10~20mg g-1)促进,高浓度FA(40~160mg g-1)抑制的变化趋势;FA对土壤脱氢酶活性主要表现为促进作用,40~160mg g-1FA对脱氢酶活性促进作用显著。相关分析结果表明FA用量与土壤中DnBP降解率呈正相关,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呼吸强度、脱氢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FA用量与土壤中DnBP降解率之间有较强的直接效应,还与土壤呼吸强度、土壤酶之间存在间接效应,从而影响DnBP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类 富里酸 土壤基础呼吸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