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2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牧对草原土壤的影响 被引量:252
1
作者 高英志 韩兴国 汪诗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90-797,共8页
介绍了放牧对草原土壤物理性质 (容重、渗透率 )、化学性质 (有机质、N素 )和微生物的影响。由于草原土壤系统本身的复杂性、滞后性和弹性 ,放牧对土壤性质的影响不尽相同。一般而言 ,随放牧强度的增大 ,动物践踏作用的增强 ,土壤孔隙... 介绍了放牧对草原土壤物理性质 (容重、渗透率 )、化学性质 (有机质、N素 )和微生物的影响。由于草原土壤系统本身的复杂性、滞后性和弹性 ,放牧对土壤性质的影响不尽相同。一般而言 ,随放牧强度的增大 ,动物践踏作用的增强 ,土壤孔隙分布的空间格局发生变化 ,土壤的总孔隙减少 ,特别是大孔隙 (>5 0μm)和较大中等孔隙 (9~ 5 0μm)减少 ,使土壤容重增加 ,土壤的渗透阻力加大 ,土壤的保水和持水能力下降。但在有机质含量很低的沙质土壤中 ,超载过牧 ,造成有机质含量降低 ,土壤的团粒结构减少 ,稳定性团聚体减少 ,土壤结构遭到破坏 ,使得土壤容重反而降低。土壤有机质和放牧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 ,土壤有机质对放牧的响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包括植被和土壤的初始状况 ;环境因素 ,特别是水分和温度 ;放牧历史 (强度、频率、持续时间和动物类型 )。同时 ,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比含量高的土壤更易受放牧的影响 ,而使有机质发生变化。土壤微生物量碳是最具活性的土壤碳库 ,对环境的变化敏感 ,能较早地指示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当考虑时间尺度时 ,高强度放牧对土壤肥力有负面的影响 ,短期内 ,由于加速了养分的循环效率 ,产生有利的影响 ,但长期无管理的超载放牧必然造成系统物质 (资源 )输入和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 草原生态系统 土壤性质 养分循环 土壤微生物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被引量:194
2
作者 章家恩 刘文高 胡刚 《土壤与环境》 CSCD 2002年第2期140-143,共4页
选取了6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分别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及其与土壤养分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总量各有差异,具体表现为干鱼塘底泥>菜地>水稻田>果园>粮作旱地>荒草地;但从土壤微生... 选取了6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分别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及其与土壤养分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总量各有差异,具体表现为干鱼塘底泥>菜地>水稻田>果园>粮作旱地>荒草地;但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来看,则表现为粮作旱地>菜地>果园>荒地>水稻田>鱼塘底泥。土壤中微生物总量与微生物多样性指数二者的变化趋势不一致,因此评价土壤生物多样性指数应将二者结合起来。微生物数量与土壤大多数养分含量(除有效磷和全钾之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即土壤微生物数量随土壤养分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微生物数量 土壤肥力
下载PDF
土壤微生物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的作用 被引量:182
3
作者 吴建峰 林先贵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8-21,共4页
土壤微生物与植物的根系形成一个稳定的动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植物的根系为土壤微生物提供养分,土壤微生物反过来也促进了植物根系的发育,从而促进了植物的生长,从而促进了植物的生长。本文就土壤微生物生... 土壤微生物与植物的根系形成一个稳定的动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植物的根系为土壤微生物提供养分,土壤微生物反过来也促进了植物根系的发育,从而促进了植物的生长,从而促进了植物的生长。本文就土壤微生物生长特性,从7个方面阐述了土壤微生物对植物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植物 促生长作用 根系 抗逆性 腐殖酸
下载PDF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微生物生态效应及其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134
4
作者 滕应 黄昌勇 《土壤与环境》 CSCD 2002年第1期85-89,共5页
污染土壤微生物生物修复技术是一项非常有应用前景的环保新技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重金属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种群及生化过程的影响以及微生物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机理和修复研究进展,较全面的分析了重金属对土壤微生物的生态效应。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土壤 微生物生态效应 研究进展 生物修复 土壤污染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性质与玉米生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2
5
作者 梁金凤 齐庆振 +2 位作者 贾小红 宫少俊 黄元仿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45-950,共6页
通过种植前对土壤进行不同耕作处理试验,探讨不同耕作方式和耕作深度(30 cm,35 cm,45 cm)对土壤理化性状及玉米(Zea mays L)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耕作方式对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土壤微生物总量、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表现为:... 通过种植前对土壤进行不同耕作处理试验,探讨不同耕作方式和耕作深度(30 cm,35 cm,45 cm)对土壤理化性状及玉米(Zea mays L)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耕作方式对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土壤微生物总量、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表现为:深松耕作>传统耕作>免耕。其中,深松耕作对表层土壤(0~25 cm)容重降低作用大于深层土壤(25~45 cm);对增加土壤含水量、增加土壤微生物总量、促进玉米根系生长方面的作用,深层土壤大于表层土壤;从不同耕作深度进行比较,深松45 cm>深松35 cm>深松30 cm>传统耕作,即耕作越深,对土壤物理性状和作物根系生长影响越大。不同耕作处理间玉米产量无显著性差异。综合研究区的土壤性质、作物生长、自然环境等因素,雨养农区可采用免耕—深松的循环耕作模式,改良土壤性质,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松 免耕 土壤容重 根长密度 土壤微生物
下载PDF
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土壤微生物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89
6
作者 龙健 李娟 +1 位作者 江新荣 黄昌勇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97-602,共6页
通过研究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微生物区系、土壤酶活性和土壤生化作用强度 ,分析了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斯特森林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随着喀斯特森林退化程度的加剧 ,土壤微生物总数下降、各主要生理类群数... 通过研究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微生物区系、土壤酶活性和土壤生化作用强度 ,分析了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斯特森林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随着喀斯特森林退化程度的加剧 ,土壤微生物总数下降、各主要生理类群数量均呈下降趋势 ,土壤酶活性减弱 ,土壤生化作用强度降低 ,对环境反应敏感 ,可作为反映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 喀斯特森林 土壤微生物 生化活性
下载PDF
覆膜对春小麦农田微生物数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86
7
作者 宋秋华 李凤民 +2 位作者 王俊 刘洪升 李世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125-2132,共8页
研究了黄绵土区不同覆膜时期对旱作麦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与土壤碳、氮、磷含量的关系。丰水的 1 999年 ,土壤微生物数量增长早 ,延续时间长 ,覆膜 60 d微生物数量最高 (3 3 .93 8× 1 0 6 /g dry soil) ,其次为全程覆膜 (3 2 .2 5... 研究了黄绵土区不同覆膜时期对旱作麦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与土壤碳、氮、磷含量的关系。丰水的 1 999年 ,土壤微生物数量增长早 ,延续时间长 ,覆膜 60 d微生物数量最高 (3 3 .93 8× 1 0 6 /g dry soil) ,其次为全程覆膜 (3 2 .2 5 9× 1 0 6 ) ;干旱的 2 0 0 0年微生物平均数量只有 1 999年的 3 6.5 % ,在后期有一定降水后微生物数量才出现高峰 ,以全程覆膜数量最高(1 4.83 6× 1 0 6 ) ,覆膜 60 d次之 (1 1 .5 2 9× 1 0 6 )。 1 999年各类群微生物数量同土壤有机碳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2 0 0 0年相关系数几乎全面下降 ,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 ,甚至微生物总量同土壤有机碳之间都已不再显著相关。 1 999年土壤全氮同氨化细菌、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解磷细菌及微生物总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 ,2 0 0 0年只与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微生物总数显著负相关。土壤速效磷含量在 1 999年与解磷细菌显著负相关 ,而在 2 0 0 0年相关已不再显著。两年试验结束后 ,全程覆膜处理有机质下降 2 1 .2 % ,覆膜 60 d处理下降 1 7.2 % ,覆膜 3 0 d和不覆膜处理下降相对较小 (4 .3 %和 6.7% )。由于施用化肥 ,土壤全氮有明显升高。速效磷在 1 999生长季和随后的休闲期都有升高 ,在干旱的 2 0 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 春小麦 农田微生物数量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 半干旱黄土高原区 有机质 养分
下载PDF
长期免耕稻田的土壤微生物与肥力关系研究 被引量:68
8
作者 肖剑英 张磊 +1 位作者 谢德体 魏朝富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2-85,共4页
对经过 10年自然免耕后稻田的基本肥力特征、主要微生物类群的数量以及水稻农艺性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土壤肥力方面 ,该免耕方式能提高土壤肥力 ,垄作和厢作的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以及有机质显著比常规平作高 ,且上层 (0~ ... 对经过 10年自然免耕后稻田的基本肥力特征、主要微生物类群的数量以及水稻农艺性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土壤肥力方面 ,该免耕方式能提高土壤肥力 ,垄作和厢作的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以及有机质显著比常规平作高 ,且上层 (0~ 7.5cm)和下层 (7.5~ 30cm)的肥力水平差异不显著 ,但仍有上层高于下层的规律 ;微生物特征方面 ,各处理细菌数量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但免耕处理的微生物生长条件较稳定 ,季节性不明显 ;自生固氮菌与纤维素分解菌之间相互促进 ,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自然免耕能提高作物产量 ,减少杂草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稻田 自然免耕 土壤微生物 肥力
下载PDF
杨树混交林地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的变异研究 被引量:63
9
作者 孙翠玲 郭玉文 +2 位作者 佟超然 徐兰成 王珍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88-497,共10页
对北京大兴县林场和河南省民权国营林场2块试验林,面积分别为1.86hm ̄2和3.2hm ̄2,连续四年(1992-1995)进行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定位观测和定量分析,研究杨树不同混交模式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异及其... 对北京大兴县林场和河南省民权国营林场2块试验林,面积分别为1.86hm ̄2和3.2hm ̄2,连续四年(1992-1995)进行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定位观测和定量分析,研究杨树不同混交模式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异及其对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和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杨树混交可以提高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5种处理间存在差异(P=79%)。(2)不同混交处理,土壤酶活性存在差异(P=87%),其中转化酶、磷酸酶在A、C处理中增长较明显;5种酶活性之间差异极显著(P>99%)。(3)杨树混交林的土壤营养元素、土壤微生物、酶活性与林地生产力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交林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杨树
下载PDF
杉木连栽土壤微生物及生化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62
10
作者 杨玉盛 邱仁辉 +1 位作者 俞新妥 黄宝龙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7,共7页
通过对杂木林、一代、二代及三代杉木人工林的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及生化作用强度研究表明:随着杉木林取代杂木林及杉木连续栽植代数的增加,土壤微生物总数下降、各主要生理类群数量均呈下降趋势,土壤酶活性减弱,土壤生化作用强... 通过对杂木林、一代、二代及三代杉木人工林的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及生化作用强度研究表明:随着杉木林取代杂木林及杉木连续栽植代数的增加,土壤微生物总数下降、各主要生理类群数量均呈下降趋势,土壤酶活性减弱,土壤生化作用强度降低。土壤微生物学活性降低是杉木连栽后土壤肥力衰退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连栽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杂木林
下载PDF
杨树人工林连作土壤中酚酸积累规律及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80
11
作者 谭秀梅 王华田 +1 位作者 孔令刚 王延平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19,共6页
对大田不同连作类型黑杨人工林根际土壤取样,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土壤中酚酸物质的含量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第一代、第二代连作I-69杨和I-69更替连作三代林林地土壤中均含有对羟基苯甲酸、苯甲酸、香草醛、阿魏酸、肉桂酸5种酚... 对大田不同连作类型黑杨人工林根际土壤取样,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土壤中酚酸物质的含量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第一代、第二代连作I-69杨和I-69更替连作三代林林地土壤中均含有对羟基苯甲酸、苯甲酸、香草醛、阿魏酸、肉桂酸5种酚酸类物质;第二代和更替三代林土壤中酚酸总含量分别是第一代林的137.87%和64.18%,差异显著;5种酚酸物质中阿魏酸含量逐代降低,苯甲酸和肉桂酸含量则逐代增加,对羟基苯甲酸和香草醛的含量则表现为更替三代林低于二代连作林。外源引入酚酸物质后,5种酚酸对真菌、放线菌、氨化细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均有影响。微生物数量随不同酚酸处理浓度增加呈现先增加随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但对羟基苯甲酸各浓度处理对真菌、放线菌和氨化细菌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唯独对纤维素分解菌为刺激作用;香草醛各浓度对放线菌均表现为抑制作用,阿魏酸和肉桂酸对纤维素分解菌均为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杨树人工林 连作 酚酸 土壤微生物
下载PDF
有机农业施肥方式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8
12
作者 李东坡 武志杰 陈利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99-101,共3页
综述了国内外有机农业施肥方式对培肥土壤及土壤主要微生物活性的影响,有机农业施肥方式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调控微生物种群结构,提高土壤有益微生物种群数量,土壤微生物量C、N含量倍数增加。阐明施用有机肥料对维持土壤微生物多样... 综述了国内外有机农业施肥方式对培肥土壤及土壤主要微生物活性的影响,有机农业施肥方式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调控微生物种群结构,提高土壤有益微生物种群数量,土壤微生物量C、N含量倍数增加。阐明施用有机肥料对维持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稳定性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方式 土壤微生物活性 有机农业 施用 土壤微生物数量 培肥土壤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增加 国内外 展望
下载PDF
桉树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类群的生态分布规律 被引量:50
13
作者 李志辉 李跃林 +2 位作者 杨民胜 朱日光 李前华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4-28,共5页
为了探讨湘南丘陵低山区桉树林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方法 ,研究了资兴市桉树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类群分布规律 .结果表明 :资兴市桉树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主要集中在 0~ 2 0 cm的土层中 ,随土层加深 ,其数量迅速减少 ;在深度... 为了探讨湘南丘陵低山区桉树林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方法 ,研究了资兴市桉树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类群分布规律 .结果表明 :资兴市桉树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主要集中在 0~ 2 0 cm的土层中 ,随土层加深 ,其数量迅速减少 ;在深度为 0~ 70 cm的土层中 ,同一类群的微生物数量变动范围较大 ,其中好气性细菌为 3 .0 9× 10 5 ~ 6.5 8× 10 5 个· g- 1 ,真菌为 4.43× 10 4~ 3 .5 3× 10 6个·g- 1 ,放线菌为 7.5 0× 10 2~ 1.60× 10 3个· g- 1 ,厌气性细菌为 4.73× 10 3~ 6.0 9× 10 4个·g- 1 ,自生固氮菌为 2 .5 0× 10~ 6.0 0×10 2 个· g- 1 ;资兴市林科所桉树人工林林地微生物数量最多 ,其总数达 4.0 1× 10 6 个· g- 1 ;好气性细菌和固氮菌与速效氮呈极显著相关 ,厌气性细菌与速效钾呈显著相关 ,固氮菌也与速率磷有显著相关关系 ,真菌与速效钾有一定程度的负相关 ,钙元素对土壤微生物活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 土壤微生物 生态分布 土壤肥力
下载PDF
京郊日光温室土壤微生物状况和酶活性 被引量:56
14
作者 张国红 任华中 +3 位作者 高丽红 张福墁 曹之富 张振贤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447-1452,共6页
对京郊8个蔬菜主产区县,25个有代表性的日光温室的土壤进行分层取样,用相应的培养基培养,测定分析其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0~20cm表土层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酶活性明显高于20~40cm亚表层土;表层的... 对京郊8个蔬菜主产区县,25个有代表性的日光温室的土壤进行分层取样,用相应的培养基培养,测定分析其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0~20cm表土层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酶活性明显高于20~40cm亚表层土;表层的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大部分土壤酶活性表现为1月份大于5月份;随着种植年限增加,多数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土壤酶活性呈增加趋势,但3~4年增势变缓。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碱性、中性、酸性磷酸酶和脲酶之间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真菌数量和上述酶(除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讨论和分析了影响土壤微生物和相关酶活性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土壤微生物数量 土壤酶活性 正相关关系 酸性磷酸酶 过氧化氢酶 相关酶活性 分层取样 测定分析 人为因素 种植年限 土壤细菌 主产区 代表性 培养基 表层土 表土层 5月份 1月份 放线菌 蔬菜 脲酶
下载PDF
Effects of vegetation type o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catabolic diversity assessed by polyphasic methods in North China 被引量:61
15
作者 HAN Xue-mei WANG Ren-qing +3 位作者 LIU Jian WANG Meng-cheng ZHOU Juan GUO Wei-hu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1228-1234,共7页
Soil microbes play a major role in ecological processes and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aboveground plant communit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vegetation type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microbial c... Soil microbes play a major role in ecological processes and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aboveground plant communit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vegetation type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th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were assessed by plate counts, phospholipid fatty acid (PLFA) and Biolog microplate techniques in five plant communities, i.e., soybean field (SF), artificial turf (AT), artificial shrub (AS), natural shrub (NS), and maize field (MF) in Jinan, Shandong Province, North Chin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lant diversity had little discernible effect on microbial biomass but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evenness of utilized substrates in Biolog microplate. Legumes could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number of cultural microorganisms, microbial biomass, and community catabolic diversity. Except for SF dominated by legumes, the biomass of fungi and the catabolic diversity of microbial community were higher in less disturbed soil beneath NS than in frequently disturbed soils beneath the other vegetation types. These results confirmed that high number of plant species, legumes, and natural vegetation types tend to support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with higher function. The present study also found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number of cultured bacteria and catabolic diversity of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Different research methods led to varied results in this study. The combination of several approaches is recommended for accurately describ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many resp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OG LEGUME microbial biomass plant diversity phospholipid fatty acid (PLFA) soil microbes
下载PDF
不同复垦模式及复垦年限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61
16
作者 樊文华 白中科 +2 位作者 李慧峰 乔俊耀 许建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30-336,共7页
为了研究不同复垦年限及复垦植被模式对复垦土壤生物肥力的影响,通过野外调查和采样分析,对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不同复垦年限及复垦植被模式下和原地貌(对照)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和真菌3种微生物的数量及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从微... 为了研究不同复垦年限及复垦植被模式对复垦土壤生物肥力的影响,通过野外调查和采样分析,对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不同复垦年限及复垦植被模式下和原地貌(对照)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和真菌3种微生物的数量及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从微生物总数来看,随着复垦年限的增加,微生物总数呈增加的趋势,复垦13a的土壤微生物总数达到了624.35×105~1448.19×105cfu/g,平均可达1183.01×105cfu/g(除自燃地外),最高的和原地貌已相当。2)在不同复垦年限及复垦模式复垦地0~20cm表层土壤微生物三大类区系组成中,细菌数量占绝对优势(95%以上),放线菌数量次之,真菌数量最少。3)不同复垦植被配置方式对复垦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增加作用不同。在同一地点不同复垦模式复垦7a的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的变化趋势是紫穗槐>沙枣>沙棘。不同复垦模式复垦13a,从微生物角度评价它们的生态效益是:云杉×油松×落叶松>刺槐×油松×榆树>刺槐×柠条>冰草×刺槐×柠条。4)从土壤微生物与复垦土壤养分的相关系数来看,细菌数量和微生物总数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复垦模式 复垦年限 露天煤矿
下载PDF
巨桉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类群的生态分布规律 被引量:42
17
作者 冯健 张健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422-1426,共5页
研究了四川省洪雅县巨桉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类群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洪雅县巨桉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各样地均以秋季最多,达到17.42×106CFU·g-1,春季次之,夏季最少.土壤微生物主要集中在0~20cm... 研究了四川省洪雅县巨桉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类群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洪雅县巨桉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各样地均以秋季最多,达到17.42×106CFU·g-1,春季次之,夏季最少.土壤微生物主要集中在0~20cm的土层,随着土层的加深,微生物数量迅速减少;在0~60cm土层,同一类群微生物数量变动范围较大,其中好气性细菌0.31×106~14.39×106CFU·g-1,放线菌0.06×106~0.79×106CFU·g-1,真菌0.02×106~0.07×106CFU·g-1,厌氧细菌0.05×106~3.22×106CFU·g-1.巨桉人工林地微生物以细菌为主要类群,占微生物总数的92.83%以上,其次是放线菌和真菌,其微生物组成结构合理.与青冈次生林和农耕地相比,巨桉人工林地微生物数量远远高于青冈次生林地,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生长.细菌生理类群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达到0.773和1.8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桉人工林 土壤微生物 生态分布
下载PDF
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土壤微生物特征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7
18
作者 万水霞 唐杉 +4 位作者 蒋光月 李帆 郭熙盛 王允青 曹卫东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9-117,共9页
为了探讨紫云英绿肥与化肥配施对稻田土壤培肥的微生物机制,本研究以7年肥料定位试验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肥对安徽沿江双季稻区稻田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碳氮、微生物熵及水稻产量的影响,探讨施用紫云英绿肥对稻田土壤的培肥... 为了探讨紫云英绿肥与化肥配施对稻田土壤培肥的微生物机制,本研究以7年肥料定位试验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肥对安徽沿江双季稻区稻田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碳氮、微生物熵及水稻产量的影响,探讨施用紫云英绿肥对稻田土壤的培肥效果。结果表明,1)与不施肥相比,长期施用紫云英可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总数量(58.09%~86.86%),尤其是增加了细菌数量(77.93%~112.76%),土壤微生物总数量及细菌数量均于G3F1处理(70%化肥配施22500kg/hm2紫云英)达最大值(288.26×104和263.95×104 CFU/g)。2)施用紫云英可有效增加土壤微生物量。其中,70%化肥配施中高量紫云英的处理与CK相比,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微生物量氮(SMBN)、微生物熵(qMB)分别增加了102.77%~113.94%、172.53%~185.17%、69.47%~84.65%;与100%化肥相比,SMBC、SMBN、qMB分别增加27.74%~34.77%、74.14%~82.22%、20.50%~31.29%。(3)施用紫云英处理的水稻产量与100%化肥处理相当或稍有提高,但明显高于70%化肥和CK处理。与CK相比,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可提高产量46.22%~51.44%。因此,化肥减量30%配施15000~30000kg/hm2紫云英可以提高安徽沿江双季稻区水稻产量,本试验以施加22500kg/hm2的紫云英产量最高(增产率达51.44%),同时,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微生物熵及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改善稻田土壤生物学性状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稻田土壤 土壤微生物 水稻产量
下载PDF
玉米连作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主要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56
19
作者 邢会琴 肖占文 +2 位作者 闫吉智 马建仓 孟嫣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77-1780,共4页
为确定河西地区玉米(Zea mays)连作的主要障碍因子,对不同连作年限的玉米田土壤微生物种群和土壤主要养分进行了常规分析。结果表明,在0~20cm土层深处,细菌随连作年限增加呈递减趋势,与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即速效磷和有机... 为确定河西地区玉米(Zea mays)连作的主要障碍因子,对不同连作年限的玉米田土壤微生物种群和土壤主要养分进行了常规分析。结果表明,在0~20cm土层深处,细菌随连作年限增加呈递减趋势,与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即速效磷和有机质均随连作年限的增加而显著减少(P<0.01);而真菌数量随连作年限的增加而增加,与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放线菌数量在不同连作年限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碱解氮和速效钾在不同连作年限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说明玉米连作导致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失衡,有益微生物数量减少,土壤真菌化现象严重,积累了大量植物病原菌,造成土壤主要养分减少,病害发生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连作 土壤微生物 土壤主要养分 连作障碍
下载PDF
微生物对分解底物碳氮磷化学计量的响应和调节机制 被引量:56
20
作者 周正虎 王传宽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20-630,共11页
微生物分解者的生存和生长策略、群落结构和功能会随着底物化学计量特征而改变,从而强烈地影响底物的分解速度和元素的周转速率,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功能过程。深入理解微生物生理代谢活动和群落结构与陆地生态系统过程之间的联系及其对... 微生物分解者的生存和生长策略、群落结构和功能会随着底物化学计量特征而改变,从而强烈地影响底物的分解速度和元素的周转速率,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功能过程。深入理解微生物生理代谢活动和群落结构与陆地生态系统过程之间的联系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反馈机理是生态学和全球变化生物学领域值得关注的重大科学命题。该文基于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和代谢理论,首先介绍微生物在陆地生态系统碳氮磷循环中的作用;然后综述微生物对分解底物化学计量变异性的响应和调节的4种主要机制:(1)调整微生物自身化学计量特征;(2)调整微生物群落结构;(3)产生特定的胞外酶以获取受限制的资源;(4)改变碳氮磷元素利用效率。最后,通过分析当前研究不足,提出该领域亟需关注的科学问题有:(1)综合阐明微生物对底物化学计量变化响应的各种机制及其相对重要性;(2)探索全球变化对微生物驱动的碳氮磷循环的影响;(3)探索微生物对底物化学计量变化适应对策的时空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化学计量 土壤微生物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内稳性 碳利用效率 养分利用效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