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对双侧头颈部软组织病变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唐震 吕春堂 +2 位作者 周中华 徐晓刚 刘军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48-251,共4页
目的:基于双侧头颈部软组织病变的临床不典型性,旨在探讨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其进行鉴别诊断的影像学依据。方法:对本组32例发生于双侧头颈部的软组织病变进行MRI检查,并与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本组32例的... 目的:基于双侧头颈部软组织病变的临床不典型性,旨在探讨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其进行鉴别诊断的影像学依据。方法:对本组32例发生于双侧头颈部的软组织病变进行MRI检查,并与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本组32例的MRI诊断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的符合率约为84%(27/32)。结论:MRI是对累及双侧头颈部软组织病变的重要检查手段,并能为明确其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 双侧 软组织病变 核磁共振 诊断
下载PDF
针刀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软组织病学探讨
2
作者 谭四兰 欧阳粤平 余满华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8期141-141,142,共2页
目的探讨针刀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软组织病学分析及效果。方法将87例患者,严格按照原发性痛经的诊断标准入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运用小针刀松解术及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对照组42例,应用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进行治疗。结果治疗... 目的探讨针刀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软组织病学分析及效果。方法将87例患者,严格按照原发性痛经的诊断标准入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运用小针刀松解术及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对照组42例,应用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59.5%。<0.01.说明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针刀松解软组织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针刀治疗 软组织病学
下载PDF
软组织肉瘤1118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方志伟 滕胜 +2 位作者 陈勇 薛瑞峰 陈静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305-307,共3页
目的:了解软组织肉瘤各病种发病情况及相对频率,并分析软组织肉瘤病理类型。方法:对1993-01-2006-12收治的原发软组织肉瘤1 1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而初步得到各病种发病情况、相对频率和组织病理类型。结果:依据病理分... 目的:了解软组织肉瘤各病种发病情况及相对频率,并分析软组织肉瘤病理类型。方法:对1993-01-2006-12收治的原发软组织肉瘤1 1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而初步得到各病种发病情况、相对频率和组织病理类型。结果:依据病理分型发病率较高者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滑膜肉瘤、脂肪肉瘤和横纹肌肉瘤,分别占所收治例数的35.24%、17.08%、16.28%和12.61%。软组织肉瘤可见于各个年龄阶段,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但各亚型均有各自的特点。软组织肉瘤发病率近年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结论:软组织肉瘤发病率较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在软组织肉瘤中发病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病理学 肉瘤/病理学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近端型上皮样肉瘤的临床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房新志 周梅 +1 位作者 赵峰 李依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近端型上皮样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分析了6例近端型上皮样肉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学及免疫组化表达特点。免疫组化染色采用SP法。所用一抗包括CK(AE1/AE3)、EMA、vimentin、desmin、S-100... 目的探讨近端型上皮样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分析了6例近端型上皮样肉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学及免疫组化表达特点。免疫组化染色采用SP法。所用一抗包括CK(AE1/AE3)、EMA、vimentin、desmin、S-100、CA125、β-catenin、HMB45、CD117、CD99、CD34、MSA等。结果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范围32~74岁(平均56岁)。临床上表现为近期迅速增大的软组织肿块并伴有疼痛及相应的功能障碍,肿块位于深筋膜或肌肉内。CT显示为软组织肿块影,密度与肌肉相近并有明显的不均匀强化;超声检查为实性低回声肿物,肿块内可见血流信号;MRI-T1加权显示等信号,MRI-T2加权显示高信号。肿块呈多结节状,缺乏包膜,直径3~25cm(平均7cm);切面灰白色及灰红色,质地偏软呈鱼肉样,灰白色区域质地偏韧。在组织学上,肿瘤主要由明显异型的上皮样细胞组成,上皮样细胞呈中等大小,或卵圆形,核仁明显,核分裂象易见,胞质嗜酸性,丰富,细胞界限不清,少部分细胞呈梭形并与上皮样细胞间有移行,此外还有部分瘤细胞为横纹肌样细胞,表现为核偏位,核形不规则,核仁不明显,胞质丰富,嗜酸性,并有核内包涵体;肿瘤坏死明显并侵及横纹肌、骨等周围组织。随访结果:3例病人术后复发,2例患者死于广泛转移。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主要表达EMA(6/6)、vimentin(6/6)、AE1/AE3(5/6)、CD99(5/6)、β-catenin(6/6)、CD34(4/6),而HMB45、S-100、CD117、CD31等均为阴性。结论近端型上皮样肉瘤是一中度恶性肿瘤,其组织学形态主要表现为上皮样细胞和横纹肌样细胞,需与具有类似细胞形态的多种肿瘤鉴别;结合免疫表型,对诊断很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病理学 肉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肉瘤样恶性间皮瘤的CT与MRI表现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国来 姚伟根 +1 位作者 徐园园 杨汉卿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421-424,共4页
目的探讨肉瘤样恶性间皮瘤的CT与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肉瘤样恶性间皮瘤的CT与MRI资料。5例发生在胸膜,1例发生在腹膜。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1例行MRI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 5例胸膜肉瘤样恶性间皮瘤全... 目的探讨肉瘤样恶性间皮瘤的CT与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肉瘤样恶性间皮瘤的CT与MRI资料。5例发生在胸膜,1例发生在腹膜。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1例行MRI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 5例胸膜肉瘤样恶性间皮瘤全部发生在左胸,广泛不规则胸膜增厚、胸腔积液。其中,3例形成巨大软组织肿块,平扫密度不均,增强明显不均匀强化;1例伴纵隔多发淋巴结肿大。1例腹膜肉瘤样恶性间皮瘤表现为大量腹腔积液,腹膜不规则增厚,形成巨大软组织肿块,平扫密度不均,增强不均匀强化,腹腔、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MRI表现为不规则软组织肿块,T1加权像(T1 weighted imaging,T1WI)等低信号、T2抑脂高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ighted imaging,DWI)高信号,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 CT与MRI表现能较准确显示肉瘤样恶性间皮瘤的病变特征,对定性诊断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放射摄影术 软组织肿瘤/病理学 间皮瘤/放射摄影术 间皮瘤/病理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几种女性生殖道软组织肿瘤的病理诊断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兆祥 《肿瘤防治杂志》 2004年第1期107-110,共4页
介绍几种新近被认识的女性下生殖道软组织肿瘤 (包括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浅表性宫颈阴道肌纤维母细胞瘤、浅表性血管黏液瘤、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细胞性血管纤维瘤和颗粒细胞瘤 )的病理诊断及其鉴别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病理学 生殖器肿瘤 女性 病理学 诊断 鉴别 综述文献
下载PDF
巨细胞纤维母细胞瘤误诊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7
作者 杜洪 梁颜笑 +1 位作者 李雯 许进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652-654,共3页
目的 :观察巨细胞纤维母细胞瘤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特点 ,并探讨其鉴别诊断及组织来源。方法 :对 1例巨细胞纤维母细胞瘤进行光镜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肿瘤细胞主要由具有轻至中度异型性的梭形细胞组成 ,呈束状或波浪状排列 ,间质粘液... 目的 :观察巨细胞纤维母细胞瘤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特点 ,并探讨其鉴别诊断及组织来源。方法 :对 1例巨细胞纤维母细胞瘤进行光镜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肿瘤细胞主要由具有轻至中度异型性的梭形细胞组成 ,呈束状或波浪状排列 ,间质粘液样变及胶原化。本病主要的形态特征性为 :出现独特的不规则分布的裂隙或假血管腔 ,内衬多核巨细胞 ,免疫组化 Vimentin、CD34呈阳性表达。结论 :巨细胞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好发于儿童的中间性的软组织肿瘤 ,具有局部复发倾向 ,与成人的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可能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病理学 诊断 鉴别 免疫组织化学 皮肤纤维肉瘤/诊断
下载PDF
消瘀止痛膏治疗大鼠软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冯芳军 杨毓华 苏荣梅 《中医正骨》 2002年第3期3-5,共3页
为探讨消瘀止痛膏对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机理 ,验证其临床效果 ,用自制撞击器在大鼠小腿中部外侧连续打击 3次 ,造成急性软组织挫伤的动物模型。选用 6 0只健康大白鼠 ,造模后随机分为中药组、红花油组、模型对照组 ,以损伤症侯指数、... 为探讨消瘀止痛膏对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机理 ,验证其临床效果 ,用自制撞击器在大鼠小腿中部外侧连续打击 3次 ,造成急性软组织挫伤的动物模型。选用 6 0只健康大白鼠 ,造模后随机分为中药组、红花油组、模型对照组 ,以损伤症侯指数、血浆粘度、组织学及形态计量学分析等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实验观察 ,结果显示 ,中药组在损伤症侯指数、血浆粘度、组织学方面均优于红花油组和对照组。说明消瘀止痛膏具有抑制创伤局部无菌性炎症反应、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促进伤区血肿吸收和组织修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损伤 中医药疗法 消瘀止痛膏 病理学
下载PDF
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软组织创伤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刘静 蒋明 +3 位作者 洪文跃 李展振 姜波 龙亨国 《浙江临床医学》 2003年第3期165-166,共2页
目的 观察中药离子导入对实验兔创伤软组织的病理学影响 ,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同样条件饲养家兔24只 ,雌雄不限 ,体重2.5~3.0kg,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只。制作创伤模型 ,实验组应用中药离子直流电局部导入 ,对照组采用常规电... 目的 观察中药离子导入对实验兔创伤软组织的病理学影响 ,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同样条件饲养家兔24只 ,雌雄不限 ,体重2.5~3.0kg,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只。制作创伤模型 ,实验组应用中药离子直流电局部导入 ,对照组采用常规电疗 ,伤后1、2、3周分别切取创伤组织 ,采用组织切片法观察两组创伤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由丹参、川芎、延胡索[1]等提取的中药成份经直流电导入可明显调节毛细血管活性 ,减少组织渗出 ,促进纤维组织增生 ,组织修复明显快于对照组。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离子导入 治疗 软组织创伤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皮肤软组织偶发分支杆菌暴发感染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余英豪 韩明其 +2 位作者 王德春 黄金生 曾玲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1期2431-2433,共3页
目的:对一起因肌肉注射引起的59例偶发分支杆菌(MF)暴发感染病例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方法:采用细菌学检验、组织病理学观察,PCR-膜芯片反向斑点杂交技术等方法进行诊断,结合化疗和外科治疗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结... 目的:对一起因肌肉注射引起的59例偶发分支杆菌(MF)暴发感染病例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方法:采用细菌学检验、组织病理学观察,PCR-膜芯片反向斑点杂交技术等方法进行诊断,结合化疗和外科治疗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39/45例(81.3%)标本中分离出快速生长MF。5/5例石蜡组织PCR-膜芯片反向斑点杂交阳性。54份活检标本组织学改变多样化,但有其独特表现。按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3~4种进行治疗,疗程648个月,患者全部治愈。结论:本组为迄今最大宗的皮肤软组织MF暴发感染的病例报告,根据临床病理特点、细菌学鉴定及反向斑点杂交可以对本病做出正确诊断,治疗上则强调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感染/病因学 软组织感染/微生物学 软组织感染/病理学 注射 肌肉内/副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