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构“社会翻译学”:名与实的辨析 被引量:85
1
作者 王洪涛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18,93,共5页
当前,随着社会学视阈下的翻译研究模式日渐兴起,"社会翻译学"作为翻译学与社会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已经开始萌生。作为建构社会翻译学的一种努力,本文以名实问题为核心,在"名"的层面上着重从认识论的角度揭示并论... 当前,随着社会学视阈下的翻译研究模式日渐兴起,"社会翻译学"作为翻译学与社会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已经开始萌生。作为建构社会翻译学的一种努力,本文以名实问题为核心,在"名"的层面上着重从认识论的角度揭示并论证了该学科存在的合理性、在实际研究中的有效性以及支撑其长期发展的科学性,同时在"实"的层面上从本体论的角度界定了该学科具体的研究对象,从方法论的角度阐述了其适用的研究方法,以期通过对其名与实的辨析促进社会翻译学学科基本理论框架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翻译学 翻译社会学 翻译学研究 社会学转向
原文传递
“社会翻译学”研究:考辨与反思 被引量:47
2
作者 王洪涛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13,共8页
当前,社会翻译学所引领的社会学路径翻译研究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一些富有争议的问题,主要涉及社会学路径翻译研究的学科称谓、研究类型、研究模式三个方面。本文以社会语言学、文学、社会学的学科原理为参照,从研究对象、研究性质... 当前,社会翻译学所引领的社会学路径翻译研究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一些富有争议的问题,主要涉及社会学路径翻译研究的学科称谓、研究类型、研究模式三个方面。本文以社会语言学、文学、社会学的学科原理为参照,从研究对象、研究性质、研究方法等层面对中西方社会学路径的翻译研究进行考据和反思,辨析了"社会翻译学"与"翻译社会学"两种学科称谓之间的差异,分析了社会翻译学是一种综合性研究而非外部研究的理据,同时剖析了社会翻译学研究模式的优点与弱点,以期引发更多关于社会翻译学理论建构的"元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翻译学 翻译社会学 综合性研究 研究模式 理论建构
原文传递
中国社会翻译学研究十年(2006—2016):思考、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洪涛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9-55,95,共7页
本文在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三个层面思考中国社会翻译学探索历程的基础上,对过去十年间中国学者的社会翻译学研究状况进行回顾和总结,然后以库恩历史主义科学哲学基本原理为参照,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和剖释,进而依据科学发展... 本文在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三个层面思考中国社会翻译学探索历程的基础上,对过去十年间中国学者的社会翻译学研究状况进行回顾和总结,然后以库恩历史主义科学哲学基本原理为参照,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和剖释,进而依据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从培育学术共同体和构建学科研究范式两个角度对社会翻译学的未来提出前瞻性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翻译学 翻译社会学 科学哲学 学术共同体 研究范式
原文传递
社会翻译学视阈中中国文学在英国传译的历时诠释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洪涛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6-151,共6页
本文在社会翻译学视阈中借鉴布尔迪厄反思性社会学的"场域"、"惯习"和"资本"等概念与理论,将中国文学在英国传译的萌芽、肇始、兴盛、沉寂、复苏及发展6个阶段还原至当时的国际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高度... 本文在社会翻译学视阈中借鉴布尔迪厄反思性社会学的"场域"、"惯习"和"资本"等概念与理论,将中国文学在英国传译的萌芽、肇始、兴盛、沉寂、复苏及发展6个阶段还原至当时的国际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高度语境化和深度历史化的方式对其进行"关系主义"解析,以诠释出不同阶段传译活动与当时社会文化之间的共变关系,进而揭示出中国文学在英国近四百年传译活动的整体运作轨迹与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翻译学 中国文学英译 场域 惯习 资本
原文传递
社会翻译学视域下的译者能力及其结构探微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晓峰 马会娟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2-96,共5页
译者培养的核心应该是译者能力的培养。当下学术界和译者培养机构对译者能力的把握主要集中在离文本较近的译者翻译能力,对译者离文本较远的涉及社会、政治、文化、意识形态和译者自身身份意识方面的能力关注不够。文章认为,从社会翻译... 译者培养的核心应该是译者能力的培养。当下学术界和译者培养机构对译者能力的把握主要集中在离文本较近的译者翻译能力,对译者离文本较远的涉及社会、政治、文化、意识形态和译者自身身份意识方面的能力关注不够。文章认为,从社会翻译学出发探索译者能力结构会有更全面的把握。鉴于此,文章首先探讨借鉴社会学理论完成社会翻译学基本概念和原理架构,接着在此框架下界定面向职场的译者能力和具体能力结构,以丰富翻译教学研究,重构译者能力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翻译学 译者能力 译者能力结构
原文传递
社会翻译学视域下中国当代文学外译机制研究——以贾平凹《高兴》英译为中心 被引量:8
6
作者 冯正斌 唐雪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5-126,共12页
作为建构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力量,中国文学“走出去”浪潮席卷而来,我国众多作家及作品走出国门,享誉国际文坛。贾平凹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场域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其作品的英译活动受到学界广泛关注。2017年,《高兴》英译本由亚马逊... 作为建构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力量,中国文学“走出去”浪潮席卷而来,我国众多作家及作品走出国门,享誉国际文坛。贾平凹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场域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其作品的英译活动受到学界广泛关注。2017年,《高兴》英译本由亚马逊跨文化出版事业部向全球出版发行,就译介效果而言,堪称贾平凹小说海外传播的巅峰之作。本文结合海外销量、OCLC馆藏量及海外大众读者书评,探析贾平凹小说的译介与传播效果,并通过布迪厄社会实践论与拉图尔行动者网络理论考察《高兴》译介行为过程。研究发现,《高兴》项目发起网络、翻译生产网络、出版发行网络及评价网络的有效运行是译本海外传播的关键所在,可以为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高兴》 译介与传播 社会翻译学
下载PDF
“翻译社会学”与“社会翻译学”:基于社会学的翻译研究之学科名称辨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武光军 《山东外语教学》 2020年第5期113-119,共7页
从社会学视角切入翻译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翻译学领域出现的新的研究范式。目前,基于社会学的翻译研究在我国国内已取得较大进展,但该研究领域内出现了"翻译社会学"与"社会翻译学"两个学科名称术语混用的现... 从社会学视角切入翻译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翻译学领域出现的新的研究范式。目前,基于社会学的翻译研究在我国国内已取得较大进展,但该研究领域内出现了"翻译社会学"与"社会翻译学"两个学科名称术语混用的现象,不利于其自身的发展。通过对目前国内外该领域中术语使用情况进行考察及分析,本文建议未来采用"翻译社会学"为其命名。术语的统一有利于学科的定位、建构及系统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社会学 社会翻译学 学科名称 术语辨析
下载PDF
社会翻译学视域下《红高粱》两种英译比较研究及启示
8
作者 王晶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62-70,共9页
葛浩文英译的《红高粱》享誉海内外,人们想当然地视其为《红高粱》最早且唯一的英译本。事实上,此前已有中国译者翻译的《红高粱》英译本在国内出版。在社会翻译学理论观照下对《红高粱》两种英译进行综合对比考察,通过对翻译场域、译... 葛浩文英译的《红高粱》享誉海内外,人们想当然地视其为《红高粱》最早且唯一的英译本。事实上,此前已有中国译者翻译的《红高粱》英译本在国内出版。在社会翻译学理论观照下对《红高粱》两种英译进行综合对比考察,通过对翻译场域、译者惯习、翻译策略及译本特点的深入分析,探究两种英译成败背后彼此关联的各种因素及其运作规律与深层逻辑。研究发现中国文学作品“走出去”想要获得良好效果,既要保留原作的文化特色和文学价值,灵活处理文化差异,满足目标语读者阅读期待以传递文化共通性和文学魅力,又要在传播途径中寻找能够助力“走进”目标语读者的主流出版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高粱》英译 中国文学外译 比较研究 社会翻译学
下载PDF
概念史视角下“翻译行动者”的移译与嬗变
9
作者 王洪涛 霍梦曈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66-76,112,共12页
“翻译行动者”承载着翻译活动中各行动者与社会的动态联结,是当代译学研究的重要概念。论文借助概念史的研究路径,探析从agent到“翻译行动者”这一跨语言、跨学科的概念移译、嬗变与构建过程,发现agent以“社会行动者”含义嫁接于翻... “翻译行动者”承载着翻译活动中各行动者与社会的动态联结,是当代译学研究的重要概念。论文借助概念史的研究路径,探析从agent到“翻译行动者”这一跨语言、跨学科的概念移译、嬗变与构建过程,发现agent以“社会行动者”含义嫁接于翻译产业中的“代理人”角色,二者在翻译学的“社会学转向”中逐渐发展、融合为“翻译行动者”概念。考察人类与非人类“翻译行动者”需针对不同的研究问题选取相应的研究方法。在当前数智翻译技术兴起的背景下,“翻译行动者”概念为考察机器与人工智能翻译的角色与功能,解决由此引发的社会伦理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行动者 社会翻译学 人工智能 翻译技术 概念史
下载PDF
社会翻译学视域下杜甫诗歌典 故英译对比研究 ——以许渊冲与宇文所安为考察中心
10
作者 冯正斌 赵慧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 2024年第1期251-262,共12页
诗歌作为我国古典文学精粹,凝结着深沉丰厚的中华文化,其外译传播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选取许渊冲与宇文所安杜诗译本,以典故为视点,借助社会翻译学中的“惯习”概念,从译者、策略、副文本三个角度分析探讨二人译者... 诗歌作为我国古典文学精粹,凝结着深沉丰厚的中华文化,其外译传播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选取许渊冲与宇文所安杜诗译本,以典故为视点,借助社会翻译学中的“惯习”概念,从译者、策略、副文本三个角度分析探讨二人译者行为规律。研究发现:许渊冲和宇文所安的前导惯习及职业惯习深刻影响了其译者惯习的形成与发展,许渊冲“求美”及宇文所安“忠实”的译者惯习致使二人在英译杜诗典故的过程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译者行为倾向:许渊冲追求美感,重在传递诗歌情感,贴近读者;宇文所安追求全面严谨,重在传递客观信息,贴近原作。本研究旨在从个案现象中提炼经验,以期为中国古典诗歌的译介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诗典故英译 社会翻译学 许渊冲 宇文所安
下载PDF
中国古典文论在西方英译与传播的理论思考--社会翻译学的观察、主张与方略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洪涛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8-45,191,共9页
本文立足社会翻译学的理论框架,借鉴布尔迪厄、拉图尔、卢曼等当代西方社会学家的理论思想,综合分析中国古典文论在西方英译与传播活动所涉及的宏观、中观、微观等因素与译前、译中、译后各环节,揭示了其中的主要关系与基本规律。基于... 本文立足社会翻译学的理论框架,借鉴布尔迪厄、拉图尔、卢曼等当代西方社会学家的理论思想,综合分析中国古典文论在西方英译与传播活动所涉及的宏观、中观、微观等因素与译前、译中、译后各环节,揭示了其中的主要关系与基本规律。基于以上考察,文章依据社会翻译学的基本原理,秉持其关系主义方法论与整体论原则,就中国古典文论在西方英译与传播实践中的译者构成、原作遴选、英译策略、译作在西方的传播与接受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对策性的主张与方略,以期促进中国古典文论在西方的有效英译与深入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文论 社会翻译学 翻译与传播 中国文学“走出去”
原文传递
布迪厄社会学理论视角下《台北人》的英译及传播探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宋仕振 王洪涛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14-20,共7页
《台北人》是中国台湾作家白先勇的代表作之一,其英译由作者白先勇与同事叶佩霞和编辑高克毅合作完成。基于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分别从惯习、资本和场域三个层面对《台北人》的英译及传播历程进行分析。首先考察白先勇文学惯习和译者惯... 《台北人》是中国台湾作家白先勇的代表作之一,其英译由作者白先勇与同事叶佩霞和编辑高克毅合作完成。基于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分别从惯习、资本和场域三个层面对《台北人》的英译及传播历程进行分析。首先考察白先勇文学惯习和译者惯习的形成及其在翻译活动中的介入,分析合译者叶佩霞和高克毅各自的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及其对翻译过程的影响,并探讨《台北人》译本在不同文学场域中的播迁,以期透视该作实现成功英译和传播的过程及其背后的社会运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思性社会学 社会翻译学 《台北人》 白先勇
下载PDF
社会翻译学的理论借鉴与创新 被引量:1
13
作者 傅敬民 李亚峰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13,共7页
社会翻译学是新兴的现代翻译研究领域。它从翻译研究立场出发,主要借鉴社会学相关理论与方法,探索翻译与社会的复杂关系。长期以来,翻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都处于失衡状态。本文指出,翻译与社会之间的失衡关系,一方面源自翻译与社会各自... 社会翻译学是新兴的现代翻译研究领域。它从翻译研究立场出发,主要借鉴社会学相关理论与方法,探索翻译与社会的复杂关系。长期以来,翻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都处于失衡状态。本文指出,翻译与社会之间的失衡关系,一方面源自翻译与社会各自所拥有的资本以及所处的系统位置,另外一方面也源自符号暴力,尤其是翻译研究话语的屈从性符号表征。翻译研究历来将自己放置于边缘性位置,依附于其他学科的发展,缺失自我创新的原动力。有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审视翻译与社会、翻译研究与社会学的失衡关系,探讨社会翻译学的理论借鉴与创新发展议题。本文认为,社会翻译学的理论借鉴,不能只是局限于对社会学概念、理论的挪用或套用,而是需要系统了解社会学相关概念、理论的根源及其应用边界,基于解释和解决翻译研究的现实问题和实践成果对相关社会学概念、理论加以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翻译学 社会学理论 翻译 社会
原文传递
国内社会翻译学研究现状述评 被引量:5
14
作者 汪宝荣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 2019年第1期68-78,共11页
本文旨在对过去10年国内的社会翻译学研究现状进行述评,兼评国内出版的第一本专题论文集。国内社会翻译学研究的起步比西方晚了约10年,虽然取得了令人欢欣鼓舞的成绩,但有待改进、提升和拓展的空间很大,突出表现在应用的社会学理论较单... 本文旨在对过去10年国内的社会翻译学研究现状进行述评,兼评国内出版的第一本专题论文集。国内社会翻译学研究的起步比西方晚了约10年,虽然取得了令人欢欣鼓舞的成绩,但有待改进、提升和拓展的空间很大,突出表现在应用的社会学理论较单一、理论及方法论更新不够及时;有的译介或综述文章不够全面、准确、深入,容易误导参引者;总体上尚处于积极引介国外成果为主、创造性应用西方理论为次的阶段,尤其原创性、实证性研究和结合中国翻译实践的理论建构亟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翻译学研究 中国 现状 述评
原文传递
社会实践与行动者网络理论相结合的社会翻译学新视角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红华 刘毓容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125-132,共8页
基于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的翻译研究虽然突破了以往翻译研究中的一些局限,但其自身也存在一定缺陷,如其“场域”概念界限模糊,“惯习”概念具有“决定论”倾向,“场域-资本-惯习”分析框架无法解释非译者行为产生的结果等。如仅借鉴社会... 基于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的翻译研究虽然突破了以往翻译研究中的一些局限,但其自身也存在一定缺陷,如其“场域”概念界限模糊,“惯习”概念具有“决定论”倾向,“场域-资本-惯习”分析框架无法解释非译者行为产生的结果等。如仅借鉴社会实践理论来研究翻译现象,会导致译者行为研究出现片面性。将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与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相结合的社会翻译学新视角,能使中观“翻译网络”与宏观“翻译场域”相互补充,以“译者能动性”弥补“译者惯习”之“决定论”局限,使翻译研究采用行动者与过程相结合的研究模式,从而为译者行为研究提供更科学、更系统的理论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迪厄 社会实践理论 拉图尔 行动者网络理论 社会翻译学 译者行为
下载PDF
聚焦网络运作模式展望中国文学外译——《中国文学译介与传播模式研究:以英译现当代小说为中心》评介
16
作者 冯正斌 吴康明 《外国语文研究》 2023年第2期103-107,共5页
中国文学译介与传播模式是影响文学译本接受效果的关键因素,受到不同社会主体的综合影响。《中国文学译介与传播模式研究:以英译现当代小说为中心》一书从社会翻译学视角出发,依托第一手翻译史料,翔实考察中国现当代经典小说英译本的发... 中国文学译介与传播模式是影响文学译本接受效果的关键因素,受到不同社会主体的综合影响。《中国文学译介与传播模式研究:以英译现当代小说为中心》一书从社会翻译学视角出发,依托第一手翻译史料,翔实考察中国现当代经典小说英译本的发起、翻译和传播模式,横向对比分析各类模式的优劣之处。该书发现,译者惯习、资本竞争与场域态势综合影响译介与传播行动者网络的运作,从“由谁发起+由谁出版”的运作机制切入,推导各行动者的独特作用,并提出针对性的译介传播行动方略,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现实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 译介与传播模式 社会翻译学 现当代小说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月亮和六便士》两个汉译本译者风格研究
17
作者 郭茜 梁满玲 《西部学刊》 2023年第24期42-45,共4页
基于自建的《月亮和六便士》两译本英汉平行语料库,采用语料库研究方法,从语言特征层面和非语言特征层面探究两个译者的译本风格。发现在语言特征层面,傅惟慈译本词汇丰富,词汇密度大于李继宏译本。而李继宏译本虽然词汇密度低,但四字... 基于自建的《月亮和六便士》两译本英汉平行语料库,采用语料库研究方法,从语言特征层面和非语言特征层面探究两个译者的译本风格。发现在语言特征层面,傅惟慈译本词汇丰富,词汇密度大于李继宏译本。而李继宏译本虽然词汇密度低,但四字成语使用频繁。傅译本句法复杂度高,长句多;李译本短句多,句式灵活多变,更易读。在非语言特征层面,两个译本的序言和注释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对比两位译者风格上的差异,有助于从社会翻译学角度解读译者风格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亮和六便士》 平行语料库 译者风格 社会翻译学
下载PDF
布尔迪厄社会学理论视阈下的玄奘译场运作模式分析
18
作者 杨冰玉 王洪涛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 2023年第1期197-208,共12页
玄奘的佛经汉译事业对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和其后的中国翻译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权力场域与玄奘共同组织的译场在其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布尔迪厄的社会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综合考察玄奘的翻译实践在唐初社会历史语境中... 玄奘的佛经汉译事业对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和其后的中国翻译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权力场域与玄奘共同组织的译场在其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布尔迪厄的社会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综合考察玄奘的翻译实践在唐初社会历史语境中的展开过程,以及不同行动者在翻译活动中发挥的作用。有鉴于此,本文以布尔迪厄社会学理论为框架,探索唐初权力场域对玄奘译场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的关键影响,考察译场中持有不同类型资本行动者之间的竞争情况,并分析玄奘的译者惯习与译场运作模式之间的关系,以期对现代集体翻译活动提供一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经翻译 玄奘 译场 布尔迪厄 社会翻译学
原文传递
社会翻译学方法论--基于本体论、认识论与学科性质的体系建构
19
作者 王洪涛 柳娟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19,共6页
社会翻译学方法论体系的建构是社会翻译学研究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社会翻译学的方法论由其本体论与认识论决定,同时又需与其自身的学科性质契合。本文回顾了社会翻译学方法论发展的三个阶段,剖析了当前其方法论建设的不足,进而基于社... 社会翻译学方法论体系的建构是社会翻译学研究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社会翻译学的方法论由其本体论与认识论决定,同时又需与其自身的学科性质契合。本文回顾了社会翻译学方法论发展的三个阶段,剖析了当前其方法论建设的不足,进而基于社会翻译学的本体论、认识论与学科性质,建构以方法论原则、一般研究方法和具体研究方法为基本框架的社会翻译学方法论体系,以期促进社会翻译学的学科建设,推动社会翻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翻译学 方法论体系 方法论原则 研究方法
原文传递
社会翻译学的价值功用与应用前景
20
作者 胡牧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25,共6页
社会翻译学经过近50年的发展,已“名”副其“实”地成为翻译学的重要分支,彰显了中外学术共同体秉持的价值取向。社会翻译学在本质上具有社会性与关联性,便于通过“全过程研究”模式拓展翻译实践的多元价值。研究发现,以中国经验、语境... 社会翻译学经过近50年的发展,已“名”副其“实”地成为翻译学的重要分支,彰显了中外学术共同体秉持的价值取向。社会翻译学在本质上具有社会性与关联性,便于通过“全过程研究”模式拓展翻译实践的多元价值。研究发现,以中国经验、语境为背景,社会翻译学的本土化建构,兼具理论与应用价值,能够有效地描述与预测翻译实践在不同时期对社会发展进程的推进作用,能够丰富翻译学体系内涵的多样性,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翻译学 价值功用 全过程研究 本土化建构 应用前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