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我国治安志愿者制度及其完善 被引量:7
1
作者 邱煜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25-132,共8页
我国治安志愿者制度正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当前存在制度保障不足,公众参与热情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政府支持不足等问题。限制我国治安志愿者制度推进的因素主要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治安志愿活动所处的初级阶段、公安... 我国治安志愿者制度正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当前存在制度保障不足,公众参与热情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政府支持不足等问题。限制我国治安志愿者制度推进的因素主要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治安志愿活动所处的初级阶段、公安机关认识不够、有效沟通平台缺乏、激励体系不完善等。对此,应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支持、帮助治安志愿组织的发展,规范治安志愿者的招募、培训、管理制度,设立治安志愿者服务网站,构建多元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安 志愿服务 治安志愿者
下载PDF
香港社区矫正介绍及其对内地的借鉴 被引量:3
2
作者 陈立峰 高晓峰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71-74,共4页
社区矫正制度是非监禁性的刑罚的方式。文章通过介绍香港的社区矫正制度,结合内地的具体情况,探求其对内地的借鉴意义,并对内地社区矫正制度的架构作了简单的设想。
关键词 社区矫正 社会服务令 缓刑监督
下载PDF
“社会服务令”相关问题探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马婷婷 罗鹏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5期85-88,共4页
所谓社会服务令就是指地方法院以判决的方式,判处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在一定时间内,必须为社会提供一定无偿劳动。社会服务令在法律上的定位有多种模式,既可以作为附加刑,也可以作为法定的非刑罚处置措施。恢复性正义的复归,社区保护理... 所谓社会服务令就是指地方法院以判决的方式,判处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在一定时间内,必须为社会提供一定无偿劳动。社会服务令在法律上的定位有多种模式,既可以作为附加刑,也可以作为法定的非刑罚处置措施。恢复性正义的复归,社区保护理念的确立是社会服务令的基础,实施社会服务令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有效力的法律出台以前,不宜扩大社会服务令的适用对象,建议对未成年犯罪人员尝试适用社会服务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服务令 内涵 基础 意义 设想
下载PDF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公共安全体系构建
4
作者 王焱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5-10,共6页
中国目前的社会公共安全体系已经不适应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和社会公众的要求 ,有效的体系是国家体制与公共服务体制的统一体 ,而市场化和社会化是当前公共安全工作发展的趋势。社会公共安全体系发展趋势应以我国社区治安为基础 ,发挥公... 中国目前的社会公共安全体系已经不适应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和社会公众的要求 ,有效的体系是国家体制与公共服务体制的统一体 ,而市场化和社会化是当前公共安全工作发展的趋势。社会公共安全体系发展趋势应以我国社区治安为基础 ,发挥公众和社会组织的功能 ,重新整合公共安全要素 ,在中国公共行政制度创新的压力下 ,构建一个政府管理与公众参与相结合、社会化和市场化相结合的新型社会公共安全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公共安全 公共服务 社区治安 社区警务
下载PDF
农村公共服务需求特征研究——基于新疆北疆地区的典型性调查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霞 蒲春玲 +1 位作者 李雪艳 孟梅 《山东农业科学》 2010年第7期110-113,共4页
农村公共服务的供求平衡问题一直是新农村建设所关注的焦点,新疆农村公共服务"供不应求"与"供非所求"现象同时存在,如何提高供给的针对性和瞄准度,是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关键。本研究以北疆... 农村公共服务的供求平衡问题一直是新农村建设所关注的焦点,新疆农村公共服务"供不应求"与"供非所求"现象同时存在,如何提高供给的针对性和瞄准度,是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关键。本研究以北疆地区的28个县市61个行政村149位农户基本生产、生活公共需求的典型性调查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受访者对各项公共服务的需求强度,分析与评价调查区农民公共需求的位序与结构特征,提出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构建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议,以期为新疆北疆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农村公共产品 社会服务 需求位序
下载PDF
关于济南市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雅维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28-30,共3页
济南市在2003年开始搞未成年人罪犯社区矫正的试点,在调研中发现3年来社区矫正的探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的优势十分突出,同时也发现未成年人罪犯社区矫正作为一项系统、庞大的社会制度,还需要相应的法律支持,专业化... 济南市在2003年开始搞未成年人罪犯社区矫正的试点,在调研中发现3年来社区矫正的探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的优势十分突出,同时也发现未成年人罪犯社区矫正作为一项系统、庞大的社会制度,还需要相应的法律支持,专业化的工作人员,更广泛的社会参与和更宽容的社会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罪犯 社区矫正 社会服务令 调查研究
下载PDF
从人的社会生活需要看社会建设的基本任务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晓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4期88-92,共5页
社会生活是人们生活一个重要方面,根据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联系和交往的性质,可以把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大体上划分为社会服务需要、社会参与需要和社会秩序需要三个基本的方面,相应地作为满足社会生活需要的社会建设的任务也主要包括... 社会生活是人们生活一个重要方面,根据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联系和交往的性质,可以把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大体上划分为社会服务需要、社会参与需要和社会秩序需要三个基本的方面,相应地作为满足社会生活需要的社会建设的任务也主要包括社会服务条件、社会参与条件和社会秩序条件三个基本方面的任务,当前要着力做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基本公共服务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活 社会服务 社会参与 社会秩序 公共服务
下载PDF
AI赋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传播及评价
8
作者 苏新宁 何一民 +17 位作者 杨红艳 周维东 徐继敏 刘明 彭国莉 王竹 徐亮 韩普 蒋勋 胡琳 夏琬钧 周佩 李西臣 肖磊 韩毅 王丹 唐普 刘选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1-12,共12页
人工智能正在改变整个人类社会,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促进科技创新与发展,是各行各业“新质化”的促进剂。人工智能可为哲学社会科学提供高效的研究工具和研究场景,将深刻影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传播及评价的方方面面。加速人工智能在哲... 人工智能正在改变整个人类社会,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促进科技创新与发展,是各行各业“新质化”的促进剂。人工智能可为哲学社会科学提供高效的研究工具和研究场景,将深刻影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传播及评价的方方面面。加速人工智能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传播及评价领域的深入应用,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效率,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与发展,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是当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为推进AI赋能哲学社会科学(AI4SS),2024年9月28日,由西华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协会主办,西华大学学术期刊部、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学术成果分析与应用研究中心承办的“AI赋能社科研究与评价天府论坛”在西华大学举行。来自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与科研机构的20位专家学者,从不同学科、研究领域出发,就人工智能赋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传播及评价进行了深入交流。文章为20位专家学者在论坛上所作报告的主要观点。这些报告议题包括AI赋能人文社科研究方法的变革,法学、教育学、经济学、图书情报学、新闻传播等社会学科视域下的人工智能,AI辅助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伦理,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大宗商品价格风险监测、大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应用,AI赋能学术期刊出版与传播,AI赋能哲学社会科学评价新模式、新平台、新场景,等等。这些议题共同描绘了一个由AI技术驱动的多学科融合与创新的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数智时代 AI4SS 哲学社会科学 学术研究 学术传播 学术评价 学术伦理 人文危机 预印本评价 知识服务 智能评价 智能外包 医疗健康 国家金融安全 高阶思维能力 法学 教育学 经济学 图书情报学 新闻传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