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常生活视野中的旅游社区空间再生产研究——基于列斐伏尔与德塞图的理论视角 被引量:128
1
作者 孙九霞 周一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75-1589,共15页
在空间与旅游地空间的相关研究中,社区居民及其日常生活所扮演的角色未得到充分的重视。而本文试图转向微观层面,关注空间演化中居民与日常生活的力量。研究以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核心区马降龙村为例,运用观察法与... 在空间与旅游地空间的相关研究中,社区居民及其日常生活所扮演的角色未得到充分的重视。而本文试图转向微观层面,关注空间演化中居民与日常生活的力量。研究以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核心区马降龙村为例,运用观察法与访谈法,探索由旅游发展所推动的旅游社区空间再生产的现象与特征。基于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论"与德塞图的"日常生活实践"理论,讨论在空间再生产的过程中,居民如何通过日常生活,对抗政府与景区管理主体构想的空间表征,体现具有反抗性的表征空间。研究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反抗性的表征空间表现出嵌入、抵制、进攻性抵制、反噬、再生等形式。现阶段,低度开发水平下居民与政府及景区管理主体的对抗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长期看来景区组织与居民角色的特性,以及对土地的掌控保障了反抗潜力的延续。而旅游社区的空间秩序最终将在所有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协商中形成。旅游发展中居民扮演的角色影响其协商能力,造成不同的行动机制与意义。旅游社区空间活力最终在多主体、多目标的空间生产过程中激发,这一过程始终展现出日常生活的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社区 社会空间 空间再生产 表征空间 日常生活实践
原文传递
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助力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23
2
作者 谢璐 韩文龙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6-105,共10页
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新动能和新活力。数字经济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范畴,即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关系,城市与农村的关系,农民和市民的关系,农... 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新动能和新活力。数字经济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范畴,即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关系,城市与农村的关系,农民和市民的关系,农村治理和城市治理的关系。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助力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就是通过社会再生产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的数字化赋能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新动能和新活力;通过数字化治理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治理新途径。面对城乡融合发展中城乡二元体制制约和数字技术变革带来新挑战的双重困境,需要准确把握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助力城乡融合发展的五大实践路径,即加快建设“互联互通”的数字基础设施、共同和有计划地利用数字生产力、以数字化驱动制度改革、以数字化变革推动“赋权赋能”和以数字化治理推动数字乡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乡融合 社会再生产 治理数字化
原文传递
数字经济时代技术变革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121
3
作者 王梦菲 张昕蔚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2-58,共7页
技术变革作为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催化剂,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得以长久进行的基本条件。当前,中国经济进入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通用性技术的发展,技术变革正更广泛地作用于人类的生产... 技术变革作为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催化剂,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得以长久进行的基本条件。当前,中国经济进入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通用性技术的发展,技术变革正更广泛地作用于人类的生产生活过程。本文以马克思生产力理论为起点,在分析传统技术变革的基础上,结合数字技术的新特征,对数字经济时代社会再生产过程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梳理。研究表明,通用性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赋能,正在重塑传统的生产模式,使整个生产过程朝网络化、协同化、生态化方向演变,其在加速物化劳动替代活劳动进程的同时亦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非均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变革 数字经济 生产过程 社会再生产
原文传递
课外补习、学习成绩与社会再生产 被引量:83
4
作者 薛海平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2-43,共12页
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4年数据(CEPS 2014),研究了我国初中在校生的影子教育活动,深入探讨了课外补习、学生成绩与社会再生产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城市、排名靠前学校、家庭资本多、成绩好的初中学生更可能接受课外补习;采用PSM研究方... 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4年数据(CEPS 2014),研究了我国初中在校生的影子教育活动,深入探讨了课外补习、学生成绩与社会再生产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城市、排名靠前学校、家庭资本多、成绩好的初中学生更可能接受课外补习;采用PSM研究方法发现初中生参加学术类课外补习有助于提高语文、数学、英语各单科成绩,但对各单科成绩提升幅度有较大差异;未参加学术类课外补习初中生语数外各科潜在补习收益均高于参加课外补习组的补习收益。本研究政策启示是:课外补习已经成为继学校教育之外另一种教育社会再生产的新机制,且课外补习正日益强化学校教育社会再生产功能,对义务教育公平和正常社会流动构成了严重挑战。政府需要改变课外补习放任自流或引导不力的状况,高度重视课外补习与学校教育体系的联动关系,采取措施抑制课外补习社会再生产作用并促进教育跨越代际效应功能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教育 课外补习 学习成绩 社会再生产 倾向得分匹配法
下载PDF
家庭资本、影子教育与社会再生产 被引量:53
5
作者 薛海平 李静 《教育经济评论》 2016年第4期60-81,共22页
文章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4年数据(CEPS2014),研究了我国初中在校生的影子教育活动,深入探讨了家庭资本、影子教育与社会再生产的关系。结果表明:家庭资本对我国初中生影子教育机会获得有重要影响,家庭资本多的初中生获得影子教育机... 文章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4年数据(CEPS2014),研究了我国初中在校生的影子教育活动,深入探讨了家庭资本、影子教育与社会再生产的关系。结果表明:家庭资本对我国初中生影子教育机会获得有重要影响,家庭资本多的初中生获得影子教育机会更多且对影子教育的投资更大。家庭资本优势转化为子女的学校和影子教育双重机会优势,从而导致高中和高等教育的社会分层,最终引发不同家庭资本学生在就业机会和就业结果上的社会分层。在家庭资本代际继承过程中,学校教育和影子教育均发挥了重要的通道作用,从而建立起了学校教育和影子教育双重社会再生产机制。在这种双重社会再生产机制下,社会阶层将不断被复制,社会流动将被阻断,最终导致阶层固化,难以实现正常的社会流动。为此,政府需要改变影子教育放任自流或引导不力的状况,高度重视影子教育在家庭资本代际继承中的通道作用,向家庭资本低且成绩落后初中生提供政策支持以抑制影子教育社会再生产作用并促进教育跨越代际效应功能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资本 影子教育 社会再生产 教育公平
原文传递
家庭资本与教育获得:基于影子教育中介效应分析 被引量:37
6
作者 薛海平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9-78,共10页
影子教育正日益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并可能成为家庭资本影响学生教育获得的新中介,但鲜有实证研究探讨影子教育在家庭资本与教育获得之间的中介效应问题。本文构建了家庭资本影响子女教育获得的联合社会再生产理论模型,并利用中国教育... 影子教育正日益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并可能成为家庭资本影响学生教育获得的新中介,但鲜有实证研究探讨影子教育在家庭资本与教育获得之间的中介效应问题。本文构建了家庭资本影响子女教育获得的联合社会再生产理论模型,并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4年数据检验了影子教育在家庭资本影响初中学生教育获得过程中的中介效应,揭示了学校教育和影子教育联合社会再生产的作用机制。为了限制家庭资本对教育获得的影响,政府应该向成绩落后且家庭资本欠缺的初中生提供政策支持以削弱影子教育在家庭资本与学生教育获得之间中介作用,促进教育跨越代际效应功能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资本 教育获得 影子教育 社会再生产 中介效应
下载PDF
陪读妈妈:性别视角下农村妇女照料劳动的新特点——基于陕西省Y县和河南省G县的调查 被引量:34
7
作者 吴惠芳 吴云蕊 陈健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8-38,共11页
随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不断深入、城乡教育资源与教育质量差距的持续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通过把孩子送进城镇学校以满足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并由此衍生出"陪读妈妈"群体。通过对陕西省Y县和河南省G县的调查,本文... 随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不断深入、城乡教育资源与教育质量差距的持续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通过把孩子送进城镇学校以满足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并由此衍生出"陪读妈妈"群体。通过对陕西省Y县和河南省G县的调查,本文呈现了陪读妈妈的生活状况,并从性别视角及照料劳动视角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讨论。研究发现,陪读以农村家庭劳动性别分工的重组为前提。陪读妈妈被固化在无酬照料劳动中,为劳动力市场所排斥,更要依赖孩子学习成绩决定其再生产劳动的价值。在城市场域中,陪读妈妈出轨与婚姻破裂的个别事件被放大,其群体被污名化,成为被区分的群体和政府治理的对象。当下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与劳动体制使以家庭为基础的照料劳动女性化的意识形态得到进一步固化,不仅影响了妇女发展,而且阻碍了性别平等议程与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陪读妈妈 照料劳动 性别角色 社会再生产
原文传递
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30
8
作者 韩文龙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8-108,共11页
数字经济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新经济形态。在新发展阶段,数字经济是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在数字经济时代,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正在实现数字化变革。其中,数字生产... 数字经济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新经济形态。在新发展阶段,数字经济是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在数字经济时代,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正在实现数字化变革。其中,数字生产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力,数字流通力提升了资本周转与价值实现的效率,数字分配力的普惠效应可以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数字消费力将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和进一步扩大内需。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数字经济体,为了进一步培育数字经济竞争力,需要通过强化反垄断保持数字经济活力,通过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治理数字化和数据价值化这"四化"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通过形成"四位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数字经济创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高质量发展 社会再生产
原文传递
论社会记忆再生产的基本结构 被引量:28
9
作者 丁华东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1-128,共8页
社会记忆再生产是对社会记忆进行一系列施加影响的行为、过程和结果。从再生产角度开展社会记忆研究,可以深化社会记忆资源、再生产过程、再生产结果之间的关联性思考,建构整体性分析框架,同时有助于分析社会记忆的生产、加工、分配和... 社会记忆再生产是对社会记忆进行一系列施加影响的行为、过程和结果。从再生产角度开展社会记忆研究,可以深化社会记忆资源、再生产过程、再生产结果之间的关联性思考,建构整体性分析框架,同时有助于分析社会记忆的生产、加工、分配和消费行为。社会记忆再生产的基本结构,可以解析为形式再生产、内容再生产、意义再生产。其中,形式再生产是对记忆事项存在形式的再次转化,内容再生产是对记忆事项内容的重新叙述,意义再生产是对记忆事项意义的时代阐释。它们各具特点,并由此呈现出诸多复杂的社会记忆研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记忆 再生产 记忆事项 结构分析
下载PDF
“不稳定无产者”研究谱系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27
10
作者 苏熠慧 姚建华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8-108,共11页
斯坦丁新著《不稳定无产者:新危险阶级》中使用了一个重要的学术概念“不稳定无产者”,来描述全球化经济下新的劳动形式和劳动者的新状态。学者们对斯坦丁“不稳定无产者”概念存在批评,却认为“不稳定性”研究本身对于中国劳动研究有... 斯坦丁新著《不稳定无产者:新危险阶级》中使用了一个重要的学术概念“不稳定无产者”,来描述全球化经济下新的劳动形式和劳动者的新状态。学者们对斯坦丁“不稳定无产者”概念存在批评,却认为“不稳定性”研究本身对于中国劳动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中国劳动政治研究中,引入“不稳定性”的视角,可以带来两个新的发现:一是国家和制度因素在中国劳动者“不稳定性”的非线性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二是中国劳动政治向社会再生产领域转移的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 不稳定无产者 中国劳动政治 社会再生产
下载PDF
区隔的童年:城市儿童与乡村流动儿童的课余世界 被引量:26
11
作者 高雪莲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4-33,共10页
对北京市普通工薪阶层家庭与流动农民工家庭儿童的课余世界进行田野对比考察发现:城市父母注重以家庭、学校及培训机构三者相结合的文化逻辑方式对儿童进行"协作培养",而农民工家庭由于缺乏竞争性文化资本,只能以"散养&q... 对北京市普通工薪阶层家庭与流动农民工家庭儿童的课余世界进行田野对比考察发现:城市父母注重以家庭、学校及培训机构三者相结合的文化逻辑方式对儿童进行"协作培养",而农民工家庭由于缺乏竞争性文化资本,只能以"散养"的方式任由子女"自然成长";乡村流动儿童受到了学校主流教育和"影子教育"的双重排斥,并在其获得的弱势教育和社会阶层固化之间构成了因果逻辑关系;"影子教育"维持和强化了城市儿童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现象,间接固化了中国城乡社会生活的断裂状态;文化资本与"影子教育"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共同完成了不平等的社会再生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资本 影子教育 课外补习 课余世界 社会再生产
下载PDF
补习教育的地域延展及其社会效应分析 被引量:23
12
作者 陈全功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46,共5页
当前,补习教育主要有非正式组织的家教和机构化的校外培训两种形式。它在全球迅速蔓延,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从城市到乡村,都可以看到课外补习现象。它的规模存在地区间的差异,凸显了社会不平等状况。它具有社会复制和社会分层两大... 当前,补习教育主要有非正式组织的家教和机构化的校外培训两种形式。它在全球迅速蔓延,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从城市到乡村,都可以看到课外补习现象。它的规模存在地区间的差异,凸显了社会不平等状况。它具有社会复制和社会分层两大负面效应,是维护和加剧社会不平等的一个具体通道。虽然各国政府对补习教育的态度和政策响应各异,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的发展已不可阻挡,理应得到有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习教育 地域延展 社会复制 社会分层 政策响应
原文传递
何以破解特困地区合作社的集体行动困境——基于社会资本视阈的多案例分析 被引量:21
13
作者 张正岩 王志刚 +1 位作者 孙文策 宁兆硕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7-96,共20页
合作社根植于农村地缘性的社会网络,网络中的利益相关者依赖最多的便是社会资本。本文突破现有文献的研究局限,基于社会资本理论,通过对贵州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三家合作社案例的比较分析,考察了合作社社会资本对社员参与集体行动效率的... 合作社根植于农村地缘性的社会网络,网络中的利益相关者依赖最多的便是社会资本。本文突破现有文献的研究局限,基于社会资本理论,通过对贵州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三家合作社案例的比较分析,考察了合作社社会资本对社员参与集体行动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资本所蕴含的关系网络和社会规范促动合作社产生了高水平的稳定性信任,能有效化解社员“合而不作”的动机,避免合作社集体行动困境的产生;社会网络是合作社实现“里应外合”的特殊资源,不同的网络关系强度和网络结构特征催生出不同状态的信任供给;高质量的正式制度可以维系网络关系产生的信任,并协同非正式规范对社员的制度信任观起到强化作用;制度的有效执行可进一步拓宽社员的网络边界,促进合作社的社会信任实现稳中有增;合作社积极参与乡村公共事务,增加对社员的人文关怀,有助于合作社信任半径的延伸和凝聚力的增强。为此,政府部门要明确自身“真帮扶、严督导”的角色定位,一方面帮助合作社进行外部网络拓展,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合作社的监测评价。合作社则在完善并高效执行制度的同时,注重发挥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努力营造良好的共情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困地区 合作社 社会资本 集体行动困境
原文传递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视阈下中国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徐志向 丁任重 张敏 《政治经济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0-63,共24页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表明,社会再生产顺利实现的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离不开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的动态匹配以及各要素和阶段的连续循环周转与世界市场。中国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质在于修复社会再生产的失衡,关键是要加快...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表明,社会再生产顺利实现的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离不开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的动态匹配以及各要素和阶段的连续循环周转与世界市场。中国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质在于修复社会再生产的失衡,关键是要加快提高中高端消费资料生产部门的产品增速。当前,在具备优越经济条件的同时,依然在产业结构升级、要素流动、分配异质性、扩大消费等方面存在困境。只有抓住新一轮技术革命的重要机遇,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方向,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在更高水平上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才能推动实现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驱联动"的社会再生产动态匹配式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再生产 新发展格局 消费结构 动态匹配
原文传递
论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实践特征与当代趋势 被引量:17
15
作者 丁华东 张燕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共5页
档案记忆再生产作为社会再生产的重要方式之一,在生产过程上包括生成、加工、展演、消费四个阶段,在生产对象上包涵档案记忆的文本、内容和意义三个层面。作为一项文化实践活动,档案记忆再生产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即往返重复的绵延性、... 档案记忆再生产作为社会再生产的重要方式之一,在生产过程上包括生成、加工、展演、消费四个阶段,在生产对象上包涵档案记忆的文本、内容和意义三个层面。作为一项文化实践活动,档案记忆再生产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即往返重复的绵延性、记忆重构的更新性、恪守真实的客观性。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当代趋势体现为:数字化与媒介化;加速化与深度化;大众化与社会化;资本化与消费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记忆 社会再生产 社会记忆
原文传递
市民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距离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毅杰 王开庆 韩允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8-92,共5页
基于2007年末对南京市民的问卷资料,从社会距离的角度分析市民对流动儿童的态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与市民对流动农民的态度相比,市民对流动儿童的态度分化相对较大;市民对流动农民的态度会再生产或复制到流动儿童群体,不仅产生对流动... 基于2007年末对南京市民的问卷资料,从社会距离的角度分析市民对流动儿童的态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与市民对流动农民的态度相比,市民对流动儿童的态度分化相对较大;市民对流动农民的态度会再生产或复制到流动儿童群体,不仅产生对流动儿童的歧视和排斥,而且还会映射到流动儿童的认知上,使流动儿童产生自我和社会认知的游离,导致这一群体的边缘性再生产,使其感受着作为"外来人"的身份尴尬和充当边缘人的迷茫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 流动儿童 社会距离 再生产
原文传递
数字技术赋能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机理研究——基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视角 被引量:13
17
作者 吴宸梓 白永秀 《当代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3-134,共12页
城乡融合发展是解决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根本之策,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数字技术以其高通用性、高渗透性、高共享性等属性快速渗透城乡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有助于打通城乡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城乡融合发展是解决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根本之策,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数字技术以其高通用性、高渗透性、高共享性等属性快速渗透城乡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有助于打通城乡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存在的诸多堵点,畅通城乡经济循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以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四环节的辩证关系原理为指导,从数字技术赋能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的内涵入手,阐释数字技术赋能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的数字化变革,探讨数字技术在城乡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上赋能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从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升级、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盘活城乡商品和要素流通以及促进城乡消费协同升级等方面提出数字技术赋能城乡融合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构建和谐健康的城乡关系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城乡融合 社会再生产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世界再生产体系研究:理论模型与经验证据 被引量:16
18
作者 乔晓楠 张月莹 吴雨婷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26,共24页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系统阐述了社会再生产理论,但是该理论以封闭经济为前提假设。本文将封闭经济拓展为开放经济,引入国际贸易,进而分别从国家和世界两个维度考察世界再生产体系。在国家维度,国际贸易的存在将显著改变一国两大部类之...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系统阐述了社会再生产理论,但是该理论以封闭经济为前提假设。本文将封闭经济拓展为开放经济,引入国际贸易,进而分别从国家和世界两个维度考察世界再生产体系。在国家维度,国际贸易的存在将显著改变一国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关系。在世界维度,各国在世界两大部类生产中所扮演的国际分工角色将决定其国际贸易特征。基于上述理论,本文进一步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对世界再生产体系进行测度,并且以2000和2009年为例考察了世界再生产体系的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再生产 世界再生产 国际贸易 国际分工
原文传递
家庭资本对初中生参加课外补习活动影响实证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李静 薛海平 《基础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3-52,共10页
本文使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执行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4年数据(CEPS2014),从家庭资本的角度系统分析了家庭的各个资本对于学生参加课外补习情况的影响。本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家庭资本对学生是否选择参加课外... 本文使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执行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4年数据(CEPS2014),从家庭资本的角度系统分析了家庭的各个资本对于学生参加课外补习情况的影响。本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家庭资本对学生是否选择参加课外补习的影响,采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家庭资本对家庭的学生课外补习费用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样本中家庭资本越高,学生参加课外补习的概率就越高;家庭课外补习费用支出也越高;经过结论的分析,家庭资本对于学生参加课外补习有着重要作用,课外补习维持和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现象,成为家庭资本在代际间传递的重要手段。据此本文提出:政府应提高主流教育的质量,抑制学生课外补习需求,对家庭资本较差的学生给予优惠政策等政策建议,以此来调节课外补习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外补习 家庭资本 教育公平 社会再生产
下载PDF
节日传承与假日制度中的国家角色 被引量:16
20
作者 高丙中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27-31,共5页
首先把国家最重要的角色定位于共同体的社会再生产,然后简述中国在现代处理传统节日与假日制度之关系的历史,在明确文化自觉和认同文化的概念的条件下,提出节日地图的绘制问题,并借此讨论国家如何通过节日文化来经营国家的领土和民族的... 首先把国家最重要的角色定位于共同体的社会再生产,然后简述中国在现代处理传统节日与假日制度之关系的历史,在明确文化自觉和认同文化的概念的条件下,提出节日地图的绘制问题,并借此讨论国家如何通过节日文化来经营国家的领土和民族的时间,以便国家担当起共同体的社会再生产的政治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日民俗 文化自觉 认同文化 社会再生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